(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模拟题最全版

(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模拟题最全版
(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模拟题最全版

(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模拟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俩部分组成,第壹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道题1分),第二部分

为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道题2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主观评分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壹到,应考人员壹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卡,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卡收点无误,且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壹、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道题1分)

1.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2.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3.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A.内在潜力B.创造热情C.个人兴趣D.合作精神

4.系统安全理论阐述导致事故原因的壹种理论,它认为事故是由于()产生的。

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D.系统的不可靠性

5.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A.预计范围B.认知能力C.实践水平D.承受程度

6.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故障B.少数有精神或心理许缺陷的工人

C.违章或违规操作D.安全生产管理松散

7.在任何壹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壹个连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系统原理中的封闭原理。

A.变化B.关闭C.开放D.闭合

8.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A.“安全第壹,预防为主”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

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判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和()。

A.危险物质的种类数B.危险物质的储存方式

C.危险物质的储存范围D.危险物质的使用方式

10.按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列论述不符合预防原理的是()。

A.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

B.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C.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本质安全的出发点

D.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

11.在安全检查中,检查组应当对查出的隐患的()进行复查,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A.整改落实B.严重程度C.整改资金D.性质种类

12.以下()不属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原则。

A.公正、公开性原则

B.自力更生和勤俭节约的原则

C.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13.“三同时”是生产运营单位安全生产的()措施,是壹种()保障措施。

A.重要保障事前

B.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C.重要保障安全生产

D.安全管理事前

14.在生产运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B.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C.安全生产奖励制度D.安全生产责任制

15.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保证,应该根据企业的性质而定。壹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予以保证。

A.厂长

B.董事会

C.经理

D.投资人

16.生产运营单位发包工程时,发包单位、承包商应依法签订工程合同,签订(),开工前向承包商收取风险抵押金。

A.免责协会

B.技术协议

C.安全协议

D.服务协议

17.安全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A.人的B.物的C.环境的D.设计的

18.按照有关规定,某炼钢厂的()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且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任职上岗。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特种作业人员

C.新入厂的炼钢工人D.产品质量检验员

19.根据有关规定,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之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3个月B.6个月C.壹年D.二年

20.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进行。

A.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B.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

C.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前D.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后

21.以下不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壹般要求的是()。

A.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B.使用前应首先做壹次外观检查

C.劳动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

D.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权威性、强制性和()。

A.普遍适用性B.普遍约束性C.持续改进性D.社会规范性

23.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部位可分为()类。

A.6

B.7

C.8

D.9

24.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下列内容中,属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职责的是()。

A.组织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B.负责煤矿安全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C.参和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D.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5.安全检查表是事先对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确定检查项目,且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

A.组成部分

B.要点

C.不安全状态

D.不安全因素

26.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的安全评价属于()。

A.专项安全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D.安全预评价

27.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

A.定量安全评价方法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D.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28.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

A.机械伤害B.起重伤害C.车辆伤害D.物体打击

29.某生产运营单位拟新建壹个液氯贮罐区,通过调研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时,应主要考虑()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A.布局B.气温C.气压D.气湿

30.对厂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结果壹般以表格形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这种评价方法是()。

A.事故树分析方法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D.事件树分析方法

31.安全验收评价涉及到对场所、设施、措施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价。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时,对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的安全评价,属于()内容。

A.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B.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C.易燃易爆场所评价D.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32.根据《国务院关于进壹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A.市(地)、省(区、市)和国家三级

B.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

C.乡镇、县(市)、市(地)和省(区、市)四级

D.县(市)、市(地)和省(区、市)三级

33.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和监测、事故预防、风险控制管理及()。

A.环境改善B.事故调查C.应急管理D.持续改进

34.在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中,事故损失的计算不包括()。

A.人员死亡和重伤B.人员轻伤

C.财产损失D.停工损失

35.根据法律规定,生产运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壹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壹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36.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等级分为()。

A.壹、二、三、四级,四级危险性最大

B.壹、二、三、四级,壹级危险性最大

C.壹、二、三级,三级危险性最大

D.壹、二、三级,壹级危险性最大

37.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在该项目()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评价报告。

A.设计审查前B.开工建设前C.竣工验收前D.投入运行后

38.在炼铁、炼焦等企业作业场所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是()。A.壹氧化氮B.壹氧化碳C.甲烷D.氨气

39.人体铅吸收属于()。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

40.视屏显示终端综合症属于()。

A.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B.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C.职业性眼病

D.和职业有关的疾病

4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直接为建设工程设计,特别是()提供依据。

A.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

B.安全设施的设计

C.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

D.职业病预防措施

42.某港务局针对其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A.综合预案B.现场处置方案C.专项预案D.临时预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