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马上就要进入初三下学期了,同学们该如何展开了对历史的复习呢?虽然是开卷考,但是考下来的分数总是不高,是不是找不到复习的窍门。掌握复习方法是尤为重要的,针对学科的特点,老师们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小技巧。今天,我们将选取历史的一些要点,与考生分享。

用时间“串”出历史

在复习中考历史的时候,考生要落实基础知识,构建时间体系,也就是用时间作为线索,像串项链一样地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串联起来。中国古代的时间可以用朝代来进行划分,同时还需要注意将各朝代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原始社会属于石器时代,夏、商、周(西周、东周)则属于青铜时代,从秦朝一直到清朝中国则都属于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代。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按照发生的时间排列的,从这四次战争中可以整理出中国社会从开始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一直到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知识点,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各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相关知识点进归纳整理,形成系统记忆。

相同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复习,同时还可以将这四个“变革”的领导人、政治目的及变革的结果进行“打包”复习。

一层一层细化复习

历史复习更需要知识的整理,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网络。除了用时间作为线索之外,也可以将历史划分成各个时期进行复习。比如在复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分成四个时期来复习,即北伐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这四个时期为框架,框架中需要加入复习的就是各个时期发生的时间、时期内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该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这种一层一层细化复习的方法需要考生自己在复习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上面的例子是从时间角度进行的,当然了,考生还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整理,比如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同样是按照上面的四个时期进行归纳,可以得出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阶段,跟随着知识点记忆的还有这四个阶段产生的主要矛盾原因。

以点辐射面地复习

历史复习最忌讳的就是按照提纲去死记硬背,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进行历史知识的系统整理记忆,同时还要能活学活用历史知识。部分历史考题是密切联系时政的,尤其是在材料题中出现的最多,所以一些热点和焦点事件还需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加以关注。

中国史热点如民族融合、重农抑商、农民起义、史学双璧、侵华战争、近代探索、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世界史热点如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经济危机、两次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冷战等。这些历史知识点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不仅要记忆,还要懂得去理解这个知识点,以该知识点为中心,复习的时候要全面辐射到该知识点的所有内容,形成该知识点的一个“面”,这样,考试时碰到相关材料题才不会手足无措地不知道该如何去解答。

找合适方法记忆知识

许多的历史事件都有相同的发生规律,它们之间所不同的就是表现方式,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找出这样的规律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帮助记忆。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这一点入手,考生可以找出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却不同,英国和法国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美国用了国家独立的方式;俄国和日本用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而德国则采用了统一战争的方式。

考题中有的不少小知识点考核,这些小知识点也是考生记忆最清楚的,但问题就出在小知识点数量多容易记,但考生容易产生混淆,答题时最容易出错。在历史复习中有不少知识点是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的,有时候在关键词记忆中还能找出有趣的排列,比如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考生只需记住一、二、三、四就可以了,引申出来的知识点就是一个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两个集团(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巴尔干)、打了四年(1914-1918),这样记忆深刻还不容易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