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的实测与分析

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的实测与分析
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的实测与分析

教室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

的实测与分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张虹霞郭全史永征

摘要:本文对于某教室采暖期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调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对所采集样本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得出了影响其空气品质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的超标,换气次数的不足以及教室人数的超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的重点在于实验和样本分析的过程及方法,用数据说明该如何改善教室的空气品质,并指出改善后达到的较理想状态,从而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室二氧化碳浓度空气品质换气次数满座率

1 前言

中小学生教室室内空气品质(IAQ)一直备受关注,为此,国家颁布了《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1998),大学生教室室内空气品质同样重要,大学生在校生活的很多时间是在教室内度过,但目前尚没有针对大学生教室的卫生标准。因此,本文以下所做分析均以GB/T 17226-1998及《室内空气品质标准》GB/T 18883-2002为依据。引起室内空气品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另一类是空气的温、湿度,换气次数。为了解大学教室中在上课期间的空气品质,笔者对某大学的教室进行了空气中CO2浓度的实地测试。被测教室位于某教学楼五层(顶层),此教室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教室物理模型

另外,该教室附近无明显污染源;近三年之内没有进行过室内装修及桌椅的更换;教室座位数为129座;五扇普通单层玻璃钢窗,对开式,尺寸为234cm×170cm,窗缝总长度64.5m;两个普通木门,对开式,尺寸为238cm×120cm。

2 测试仪器及测试系统

研究资料表明室内的污染物有上百种,有的浓度很低,不会影响人类的工作和学习,就此教室而言,主要检测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用设备为EC9820型二氧化碳在线分析仪,如图2所示。

图2 EC9820型二氧化碳分析仪

EC9820型二氧化碳分析仪由微机控制,采用非分散红外相关(GFC)光学测量技术,可精确、稳定地测量二氧化碳浓度,使CO和H2O的干扰降到最小。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在测试前,仪器稳定工作后,分别使用NO气体和浓度为2890ppm的CO2标准气对仪器进行了标定。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技术参数表

量程显示自动量程0—3000ppm,分辨率0.1ppm

模拟输出从0 - 100ppm,至0 - 3000ppm 0—满量程;给出0%,5%,及10%的补偿。为用户确定的2个满量程值之间自动量程

噪声(在零点时) 0.1%浓度读数

最低检测限 2ppm或0.2%

零漂固定温度时取决于时间,24小时:≤10ppm 30天:≤10ppm

温度变化每度0.2%

标漂温度变化每度0.2%,24小时:0.5%浓度读数 30 天:0.5%浓度读数滞后时间 <

20秒

上升/下降时间 95%最终读数 < 60秒(1slpm),使用卡尔曼活性过滤器精度 3000ppm量程时 10ppm或1%浓度读数

采样流速 1slpm

–零气流向零气口需加大到2slpm

零气供给仪器的零气(无CO2)流速10—15psi,0.5slpm

样气压力压力变化5%, <1%读数变化

使用温度 5 - 40℃

相对湿度10 - 80%,无冷凝

干扰频率 H2O及CO几乎无干扰

根据《室内空气品质标准》GB/T 18883-2002中的规定:采点的数量根据检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的情况而定,以期能正确反应室内污染物的水平。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 m2的房间设3~5个点;100m2以上的至少设5个点。被测教室面积大于100 m2,因此选择五个采集点,在房间对角线上均匀布置。采点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

m。

图3 教室内部的管路布置图

管路共装有5个针型阀,用以调节5个测点的流量,使各测点流量达到一致。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

图4 管路示意图

运用连续测量方式,每天的测量时间是:7:30-12:00,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为进行温、湿度的测试,在教室中安装了温湿度自记仪。

3 测试数据。

因为教室三年之内无装修工程,墙面、桌椅等均较旧,所以甲醛等一系列由装修导致

的化学污染物可忽略不计。教室安排的上课时间见表2。

表2 作息时间表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时间8:00-8:40 8:45-9:35 9:55-10:40 10:45-11:30

3.1 二氧化碳浓度

测试过程中,室外的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值为726ppm 。

下面列举四种状态的数据:教室满座率分别为:0.18,0.5, 0.91时的数据(图4),以及一组较理想的数据(图5)。超出3000ppm 的数据无法保证其正确性。由于测试时间位于采暖季,因此,测试时教室门窗均处于关闭状态。课间休息时,教室门全部开启,但窗户仍处于关闭状态。

数据1:满座率为0.18;室外风速:微风。 数据2:满座率为0.5;室外风速:微风。 数据3:满座率为0.91;室外风速:5-6级。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数据4的实测:

数据4:满座率为0.88,室外风速:3-43.2 教室中温湿度测试数据见表3和图7:

表3 温湿度数据表

图7 温湿度样本图

《室内空气品质标准》GB/T 18883-2002中规定:冬季采暖期室内温度标准值为16℃~24℃;湿度标准值为30%~60%,由此可知,上述实验数据均在《室内空气品质标准》的控制范围之内,毋需改善。

4 数据分析

根据《室内空气品质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0.10%,即1000PPM ;根据《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1998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0.15%,即1500ppm 。根据以上测试数据及相关标准可以看出:

4.1 室外环境的影响。

数据1、2、3分别在9:00、7:50、7:55之后二氧化碳浓度超标,但满座率最高的数据3却不是最早超标的,其原因在于测量数据3时,室外恰为风沙天气,室外大风引起窗缝渗透作用加强,从而导致该数据超标时间延迟。由此可见: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仅跟室内人员密度、门窗的开启程度有关,而且与室外的天气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室外风速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4.2 课间。

小课间时间为:8:40~8:45;10:40~10:45,大课间时间为:9:35~9:55。

数据2、3中,小课间的浓度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27.8ppm/min 、340.3ppm/min ,大课间的浓度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22.4ppm/min 、175.9ppm/min 。由此可知,无论小课间还是大课间,数据3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平均下降速度均比数据2快得多,究其原因,是由于数据3室外有大风。因此,室外风速是影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速度的主要因素。

4.3 课后(11:30以后)。 因为室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所以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很慢,对于数据1,因下课后关闭门窗,故到12:00浓度未下降到标准以下;对于数据2、3,下课后开启前后门,数据2下降到标准以下的时间是11:40;而对于数据3,虽然当天室外风速较高,12:00时仍没有回落到标准以下,这是由于人员过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缘故。

4.4 换气次数的计算。

利用气体衰减法的换气次数公式(《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1998)如下:

()()[]t //303.20201K K K K Lg E ??×= (1)

式中:E——每小时换气次数;

K1——试验开始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K2——试验终了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K0——室外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一般在无风(室外风速0.5m/s以下)天气进行。在课业结束时师生全部退出后,利用教室中蓄积的二氧化碳气或人工放出二氧化碳,按一定时间(15min、30min、45min)测定开放气窗(或关闭气窗)前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计算出教室换气次数。

因此,选择数据1和数据2进行换气次数的计算,选择数据1(关闭前后门)、数据2(开启前后门)中11:30~12:00时段,可得二者的换气次数分别为:0.62;3.45。根据《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1998之规定:中学教室换气次数不得低于4次。所以开启前后门时,其换气次数与《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的规定很接近,因此可有如下结论:未安装或无条件安装通风系统的教室,若保持前后门开启,则可基本满足换气要求。

4.5 满座率。

从前三组数据整体来看,满座率越高的状态二氧化碳浓度也越高,升高较快,下降较慢。因此人员满座率也是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规定,普通教室的人均占有面积为1.12m2,被测教室面积为104.5m2,则规定人数为93,规定满座率为0.72。

综上,下面列出一组较为理想的数据:室外风速3-4级,课间保持前后门开启,为减小对上课的影响,课上只开后门,满座率为0.88。教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见上图5。

5 结论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危害很大,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并且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有关教室空气中CO2浓度对学生脑力作业能力影响的研究表明,空气清洁度的不同对学生计算、完成作业效果影响明显,随着空气CO2浓度的增加,学生脑力作业能力明显下降。可以认为,空气污浊是引起学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至关重要。

目前,大学中大多数教室未安装通风系统,为降低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前后门开启状态,并在课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迅速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2.建议学校在排课时尽量减少上课人数,分班授课,使教室满座率保持不超过0.72,从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

3.可在教室内布置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既美观,又能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氧气,加速稀释二氧化碳的浓度。

满足以上条件,则室内空气品质即可得到大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S].

[2]. GB/T 18204.24-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S].

[3].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S].

[4]. 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S].

[5].解进祥,褚柏,刘彦青,等.教室空气中C02浓度对学生脑力作业能力的影响-教室换气研究之二[J].中国学校卫生,1994,01.

教室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的实测与分析

作者:张虹霞, 郭全, 史永征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145303.html,/Conference_7398315.aspx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方案模板

****公司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验 证 方 案 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验证 二〇一六年三月

验证报告会签单 验证报告审批单

****公司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方案 目录 一、验证概述、范围、术语 二、验证目的 三、验证实施方式 四、验证依据及标准 五、验证分工职责及计划 六、验证项目 6.1验证依据、采用文件验证及系统技术资料确认 6.2测点终端安装数量及位置确认; 6.3性能确认 6.3.1采集、传送、存储数据以及报警功能的确认; 6.3.2监测设备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确认; 6.3.3系统与温湿度调控设施无联动状态的独立安全运行性能确认;6.3.4系统在断电、计算机关机状态下应急性能确认 6.3.5防止用户修改、删除、反向导入数据等功能确认。 七、偏差处理 八、验证结论 九、评价及预防措施 十、再验证(定期验证、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验证)

****有限公司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报告 一、验证概述、范围、术语 1.1验证概述: 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SP)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并已于2015年6月25日起正式实施,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及其相关附录《验证管理》第六条规定的要求,企业在储存药品的仓库的设备中应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对温湿度监测系统进行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及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验证即成为药品批发企业运行符合新修订规范的必然选择。该系统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要求: 1.1.1系统应当对药品储存过程的温湿度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记录。 1.1.2系统由测点终端、管理主机、不间断电源以及相关软件等组成。各测点终端能 够对周边环境温湿度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送和报警;管理主机能够对各测点终端监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记录,并具备发生异常情况时的报警管理功能。 1.1.3系统温湿度数据的测定值应当按照《规范》第八十五条的有关规定设定。 1.1.4系统应当自动生成温湿度监测记录,内容包括温度值、湿度值、日期、时间、 测点位置、库区等。 1.1.5系统温湿度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测量范围在0℃~ 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相对湿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5%RH。 1.1.6系统应当自动对药品储存过程中的温湿度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和记录。系统应 当至少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在药品储存过程中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当监测的温湿度值超出规定范围时,系统应当至少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1.1.7当监测的温湿度值达到设定的临界值或者超出规定范围,系统应当能够实现就 地和在指定地点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采用短信通讯的方式,向至少3名指定人员发出报警信息。当发生供电中断的情况时,系统应当采用短信通讯的方式,

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学号: 姓名: 班级: 【实验方法】 偶合分光光度法 【实验原理】 在PH 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 【实验试剂】 1、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g/L):称取5g对氨基苯磺酰胺(H2NC6H4SO3NH2),溶于350 mL盐 酸溶液中。用纯水稀释至500 mL。 2、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1.0g/L):又名NEDD溶液,称取0.2g盐酸N-(1-萘基)- 乙二胺(C10H7NH2CHCH2·NH2·2HCl),溶于200 mL纯水中。储存于冰箱中。可稳定数周,如试剂颜色变深,应弃去重配。 3、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ρ(NO2-N)=μg/mL】 【实验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50 mL具塞比色管: 30支 3、5 mL刻度吸管:10支 4、1mL比色皿:1个 【分析步骤】 1、取50mL水样置于比色管中。 2、取50mL比色管7支,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氮标准液0mL、、、、、、,用纯水稀释至50mL。 3、向水样及标准色列管中分别加入1 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min~8min。加 入 mL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立即混匀。 4、于540nm波长,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在10min至2h内,测定吸光度。

5、绘制标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数据分析】 ρ(NO2-N)=m/V 注:ρ(NO2-N)——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亚硝酸盐氮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温湿度传感器介绍

DWTHI100-S02 无线多功能综合传感器 一、产品介绍 1.1产品概述 ●本产品可以实时、准确的测量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和照度,它能使用户对现 场环境实现远程的数据采集和监测,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突出便利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本产品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无线信号传输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好、测量 精度高、安装便捷、防水等特点,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产品。 ●本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仓储管理、生产制造、气象观测、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等 领域。 1.2 产品外观 1.3技术参数 1. 温度测量范围:-40℃~+125℃; 2. 温度测量精度:±0.3℃±2.5%(rdg-25℃); 3. 绝对湿度测量范围:1%RH~100%RH; 4. 绝对湿度测量精度: <10%RH:±1.8%RH±20%(rdg-20%RH); 10%RH~90%RH:±1.8%RH

>90%RH:±1.8%RH±20%(rdg-90%RH); 5. 工作环境温度:-20℃~+80℃; 6. 信号调制方式:GFSK; 7. 工作频率:2.45GHz; 8. 无线通讯距离:>300米(2.45GHz、开阔地); 9. 测量周期:30s(3.6V、典型值); 10.平均功耗:<7μA(3.6V); 11.电池寿命:≥6年; 12.外壳材料:增强型耐高温ASA树脂; 13.外形尺寸:45 mm×24 mm×18.5mm; 14.重量:25g(含天线); 15.防护等级:IP34; 16.安装方式:螺丝固定或无痕泡棉双面胶粘贴。 1.4应用场所 1、机房、厂房、仓库、无菌室; 2、温室大棚、智能大棚; 3、图书馆、档案馆、文物馆; 4、生物制药; 5、食品加工、储存场所; 6、医卫场所; 7、气象站; 8、智能楼宇; 9、其它需要监测温、湿、照度的场所。 1.5产品尺寸

温湿度监控系统

温湿度监控系统 目录 行业需求 系统概况 行业需求 系统概况 展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性能设备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温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 温湿度采集系统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石家庄恒必达科技基于这种对温湿度测控的需求而设计开发了温湿度监控系统。 环境温湿度的监控包括以下步骤:感应环境温湿度;判断感应到的温湿度是否异常;若感应到的温湿度异常,判断异常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异常超过预设时间,则输出异常信号至主控机;异常报警;判断异常是否处理完毕;以及若异常处理完毕,解除报警。并可以利用控制器和主控机来达到机房温湿度的远程控制,从而实现环境温湿度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编辑本段 行业需求

食品行业:温湿度对于食品储存来说至关重要,温湿度的变化会带来食物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档案管理:纸制品对于温湿度极为敏感,不当的保存会严重降低档案保存年限。 温室大棚:植物的生长对于温湿度要求极为严格,不当的温湿度下,植物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动物养殖:各种动物在不同的温度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高质高产的目标要依靠适宜的环境来保障。 药品储存: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药品保存必须按照相应的温湿度进行控制。 石家庄恒必达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HBD-300温湿度监控系统: 系统功能 1、如实采集和记录各空间温度/温湿度情况。 2、所有的温度/温湿度数据采集和记录到一台主机计算机上,数据可以按照使用人员的要求定时自动记录并长期保存。 3、授权用户可查询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打印等操作。 4、在出现异常数据的时候,可进行多种方式的报警,如:电脑图文报警、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 5、使用网络版软件,局域网内的远程计算机在经过授权后,可以共享温湿度数据。 6、可连接控制模块,在温湿度超出设定值后报警同时自动启动控制模块来进行降温除湿等工作。 系统组成 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通讯转换部分、上位机管理软件和控制模块(可选)组成。 1、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检测并采集各控制点温湿度数据。 2、数据通讯转换器:负责温湿度数据采集数据的信号转换。 3、软件部分:软件部分负责对所有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并执行各项管理功能。 4、控制部分:执行远程控制指令。 系统特点

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天成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储存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建设服务方案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北京龙鼎金陆简介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亦庄开发区,是国家计量院高级工程师及地方传感器协会副会长联合成立的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公司从成立伊始一直脚踏实地的努力为国人创造“质好而不贵”的国货精品,打造以自主创新为龙鼎企业特色的产业价值链,塑造龙鼎金陆LD的这一民族品牌,并一定坚信会成为振兴民族传感器事业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面旗帜来迎接国际化的 挑战。 近年来,公司又荟萃了环材料学、力学等多种学科的精良人材,不但吸取了日本株式会社共和电业、美国KULITE公司的箔式传感器、扩散硅传感器的制造技术,而且凭借雄厚的技术、科技开发力量及精湛的生产工艺水平,研制、开发、制造上百种称重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智能仪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制造、内燃机、电机、冶金、化工、食品、医疗、航空航天、各大科研所、院校、交通、能源、机械制造、建材等领域。 公司全体员工以热情周到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深得用户的好评和信赖。北京龙鼎金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的光临与指导,同时也希望各界人士对我司做深入的监督,以便我们随时的纠正我们的不足,力争向您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良好的信誉、周到的服务、可靠的质量铸造国货精品是我们一贯的宗旨 以创新技术、优化管理和齐心协力提升品质来嬴取客户信赖是我们的根本 二、我们的优势 北京龙鼎金陆作为一家药品储运温湿度监测系统研发、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各类涉药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专业专注 公司深入研究药品产业政策及行业管理特点,专注服务于药品监管部门与药品相关企业。 公司建立了具备行业资格准入要求的人员队伍,温湿度监管平台及温湿度监

Co2浓度监测

Co2浓度监测 产品简介 冷链设备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是青岛正茂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分布散、要求精度高的冷链设备工作时的内部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远程监控,而专门开发的一种监控管理系统。作为专业的工业级冷链设备集中管理系统,它可以更方便地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多区域的冷链设备的温度,实现无线采集,实时记录温度变化,自动生成温度曲线图,设备启停曲线,打印、数据输出,温度超限报警 我们的实力 公司拥有一批强大的高科技研发人才,致力于工业无线传感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公司向来以“服务为先,品质至上”为经营理念,依靠资深的专业技术力量,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的全方位配套服务。自创立至今,正茂科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顾问式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现已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联盟。公司冷链设备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全国各型冷链工程的方方面面。 系统特点 ●无线采集:运用当今最流行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度传感设备的无线采集,通过远程电脑获取 数据,并通过监控软件进行分析、预警、自动打印。 ●组网传输:信号采用先进组网无线传输技术,克服距离障碍、信号无衰减,无串扰,抗干扰强。 ●远程访问:完全B/S架构,纯.NET开发技术,远程查看、操作控制,只需录入网址即可轻松实现。 ●实时监控:采用自动化无线监控功能,每天24小时实时监控,避免了人工监控可能出现的监控不 及时、不准确,设备长时间非正常运转等问题。 ●报警功能:超过预设值系统自动报警,报警方式主要有声音报警、手机短信报警、邮件报警、模 块不采集报警等。各监控点报警方式配置灵活,同一监测点可以分时段、分人员报警,便于交接 班管理。 ●测温准确、安装简单:测温范围在-200℃~125℃内可任设,测量精度达±0.1℃,测量温度准确 度±0.2℃,测温间隔时间在1秒以上任设。数据无线上传,无需单独穿墙布线,安装方便简单。 ●自动开关控制:远程自动控制制冷系统开关,远程调试制冷状态及参数。实现压缩机、冷风 机启停历史记录的查询及频率分析。 ●自动打印:定时自动打印功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任意设定打印时间,及打印内容。

实验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二氧化碳分子量的 测定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实验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分子量的原理、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佛加德罗定律。 2、掌握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3、进一步练习使用启普气体发生器和电子天平称量的操作。 实验原理 1、阿佛加得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摩尔数相同。根据阿佛加德罗定 律,只要在同温、同压下,比较同体积的两种气体(设其中之一的分子量为巳知)的质量,即可测定气态 物质的分子量。 本实验是把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其平均分子量为相比,此时有: m空气/ M空气 = m CO2 / M CO2, 即 M CO2= m CO2·M空气/ m空气其中, M空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 R T 3、制备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因为大理石中含有硫,所以在气体发生过程中有硫化氢、酸雾、水汽产生。此时可通过硫酸铜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无水氯化钙除去硫化氢,酸雾和水汽。 实验内容 1、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净化 2、第一次称量 取一个洁净而干燥的锥形瓶,选一个合适的瓶塞塞入瓶口,并在塞子上做一记号,以固定塞子塞入瓶口的位置,在电子天平上称量质量m A:m A=m空气+m锥形瓶+m瓶塞 3、收集二氧化碳 在启普发生器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净化、干燥后导入锥形瓶中。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略重于空气,所以必须把导管伸入瓶底。收集满气体后,轻轻取出导气管,用塞子塞住瓶口(应与原来塞入瓶 口的位置相同)。 4、第二次称量: 在电子天平上称量二氧化碳、锥形瓶、瓶塞总质量m1: m1=m co2+m锥形瓶+m瓶塞 5、平行称量重复3、4步操作,得m2 m2=m co2+m锥形瓶+m瓶塞 6、将4、5的称量值即m1、m2求平均值m B。 m B= m co2平均+m锥形瓶+m瓶塞 7、在锥形瓶内装满水,塞好瓶塞,注意橡皮塞进入的高度与记号相齐。 8、第四次称量 在台秤上称取水+锥形瓶+瓶塞的质量为 m c: m c=m水+m锥形瓶+m瓶塞 数据处理 根据阿佛加得罗定律: m空气/ M空气 = m CO2 / M CO2, 即 M CO2=m CO2·M空气/ m空气 其中, M空气= 即 M CO2= .m CO2/ m空气 (1) 那么, m空气=?

环境温湿度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摘要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监测问题,采用单片机不仅具有监测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幅度的提高监测质量。本文设计了单片机构成的环境温度、湿度参数实时监测装置,本装置以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采用独特的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采用湿敏电容HS1101对湿度参数进行采集。LCD液晶显示屏对于当前的温度值和湿度值进行实时的显示,可以方便用户直观的了解所测得的温度、湿度环境参数值。用户可使用按键根据自身要求设定温湿度上下限,同时,报警装置可依据用户的设定针对温湿度超限情况进行报警。 关键词:温湿度监测;超限报警;LCD显示 Abstract MCU is always used in industry measurement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With MCU, it can be more convenient and simple to complete the measurement efficiently. The paper designs a real-tim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device based on MCU. The device adopts AT89C52 as the control. The device also make use of DS18B20 to obtain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ignal and HS1101 to gain the analogue humidity signal. In the design, LCD is used to display the

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概要

智能温湿度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系统概述 (2) 1.1系统建设目标 (2) 1.2系统设计原则 (2) 1.3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概述 (2) 2. 多功能厅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 (5) 2.1、silverlight版网络实时监控系统 (5) 2.2、C/S版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5) 2.3、远程控制模块系统 (5) 3. 各子系统的功能以及设计方案 (6) 3.1、silverlight版网络实时监控系统 (6) 3.1.1功能描述: (6) 3.1.2系统特点 (6) 3.1.3主要功能简介 (8) 3.1.3.1实时显示数据和状态 (8) 3.1.3.2 TCP远程访问控制 (9) 3.1.3.3 TCP查看历史温湿度记录 (10) 3.2、C/S版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11) 3.2.1 功能描述 (11) 3.2.2 系统特点 (11) 3.3、远程控制模块系统 (12) 3.3.1功能描述: (12) 3.3.2主要设备简介: (13)

1.系统概述 1.1系统建设目标 此次工程项目是承担智能温湿度系统的设计、施工。包括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控制模块系统。其他子系统在本系统的设计中要达到提供的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 1.2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型性原则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整个系统能体现当今会议技术的发展水平。 2.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 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4.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5.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1.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 代理商,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 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 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1.3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概述 本系统针对多个库房内温度、湿度的集中监测和管理,是一套可无人值守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记录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系统能对所有库房的温湿度进

新版GSP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验证方案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验证方案 目的 建立库房温湿度验证方案,证明库房温湿度系统是否可以自动运行及监测,24小时内库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规定要求。 范围 适用于仓库常温库、阴凉库、冷库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验证。 责任 验证领导小组成员、项目验证小组成员、与验证项目相关人员。 依据 2013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规程 1 概述:商品在贮存的过程中,有温湿度的要求,仓库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是否符合商品贮存的要求,需进行验证。 1.1 公司现有常温度、阴凉库,冷库位于仓库区,用于存放公司购进的商品。对于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是否能达到规定的自动运行、监测、并使温度和湿度达到规定要求,需验证。 2 验证目的 2.1 检查资料和文件是否符合GSP管理要求。 2.2 检查并确认库房空调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3 检查并确认库房空调运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 检查并确认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仓储要求。 3 验证小组成员情况 3.1 验证小组成员

3.2 验证小组职责 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3.2.2 负责按批准的验证方案组织、协调各项验证工作,并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3.2.3 负责验证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并对各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3.2.4 负责组织、协调完成各项因验证而出现的变更工作。 3.2.5 负责验证报告的起草、审核与批准,并出具验证结果评定及结论。 4 验证实施的必备条件 4.1、系统条件:空调系统安装完好,能正常运行。 4.2、文件要求:已制订相应岗位的设备操作程序及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3、仪表校验:用于校验库房的温湿度检测仪需经过合法的校验,并具有合格证书。 4.4、环境卫生:成品阴凉库的清洁卫生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5、人员培训:参加验证人员应经过验证专项培训工作。 5 验证可接受标准 5.1 阴凉库温度控制范围:<20℃;常温库温度控制范围:0~30℃;冷库温度控制范围2~10℃。 5.2库房的湿度控制范围:35%-75%。 6 验证日期进度表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实验教案 化学一班申伟静郝冬丽冬冬徐亚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测定二氧化碳含量的简单方法; 2、掌握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老师讲解理解二氧化碳在整个环境中作用。 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对实验的观察、比较能力。 2、学习掌握如何使用针筒和使用玻璃仪器要注意事项; 3、感悟用分类、对比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验初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同学认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围绕探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学习定量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含量的方法,认识空气中二氧化碳组成及表示方法,增进对二氧化碳的理解。增加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已知 1、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关于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2、学生通过对实验前的预习掌握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学生在学习中,知道了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在生活中应用。 4、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保护环境重要意义。 未知 1、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不规操作,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还可能损坏仪器。 2、学生在生活中虽然知道环保知识,但付诸实践上仍然不知如何做。 3、学生缺少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变化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都需要一直观察严谨的态度。 四,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的实验步骤 难点:实验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通过实验学会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通过教学讲解实验操作知道测量二氧化碳含量的原理二,实验原理 向滴有酚酞的氨水入CO2: CO2 + 2NH3H2O === (NH4)2CO3 CO2 + (NH4)2CO3 + H2O === 2NH4HCO3 pH==8 溶液红色无色 计算公式 N1x ==0.033%N2 三,实验步骤: 1, ,2,装药品:10ml带有酚酞的稀氨水溶液(已配好)3,抽气 4,排气,重复操作,记录次数N,记录在下表 N1是实验室抽气的次数 N2是空旷地点抽气的次数

ASTM D513-02 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总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中文版)

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溶解量和总量的测量方法 1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用于指导测定如二氧化碳(CO2)、碳酸、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在水中的总量和溶量: 测量范围章节范围 方法A(气体感应电极) 2-800 毫克/升8-15 方法B(CO2发生库仑滴定) 5-800毫克/升16-24 1.2 本标准也可用于对样品微粒中的碳酸盐进行二氧化碳含量测定 1.3方法A适用于各种天然水和盐水 1.4方法B适用于天然水、盐水以及在16.4节中所描述的各种工业水 1.5使用者有责任确保采用这些水体测试方法对未测试母体水样所得到的结果的有效性。 1.6几种标准测量方法1988年被废止,其历史信息见附录X1。 1.7该标准不支持所有安全考虑的表述,如果有的话,应该与它的使用联系起来。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一套适当的安全和健康实施程序并可以在使用前预先做一些相应、局部的调整。 2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 D1066 蒸汽取样的实施标准 D1129 与水相关的专用术语 D1192 密闭管蒸汽取样与水取样设备指南 D1193 试剂用水规格说明 D1293 水PH的测定方法 D2777可行的测试标准D19对水的测量的精确度和偏差的判断实施标准 D3370 密闭管水取样的实施标准 D5847 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水质分析,书面质量控制规格实施标准 E200 化学分析中试剂溶液的配制、贮存的标准化及实施标准 3 专用术语 3.1 注释参照专用术语D1129,对这些测量方法中所用的术语进行定义

4 用途及重要性 4.1 二氧化碳是动植物呼吸最主要的产物,有机物质和部分矿物质分解也产生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约为0.04体积%,除去在异常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分解区的地方外,地表水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都低于10毫克/升,但是地下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可能达到几百毫克/升。 4.2当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时,它会对水处理系统产生很强的腐蚀作用,尤其在蒸汽冷凝系统这特别是一项麻烦,水处理系统中部分CO2的溢出,将破坏碳酸盐的溶解平衡,从而导致局部表面产生方解石覆盖物。热水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写照,由于存在有微弱的侵蚀和覆盖平衡,水处理系统中一定要重视控制好CO2及其相类似的气体含量。城市供应中蒸汽冷凝的最后阶段进行水软化和胺中和时,采用再碳酸化也就是这一目的。 5 试剂的纯度 5.1在所有测试中使用标准化学试剂。除非有别的说明,所有的试剂都应遵守美国化学委员会 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这些规范可以从中得到5别的等级的试剂可使用,但首先必须弄清楚试 剂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才允许使用,从而不会降低测试精度。 5.2除非有别的说明,参考的水应当被认为是平均试剂水,遵守D1193规程,类型Ⅰ。另外在其它的测定方法中需要的去CO2水,可以参考规程E200中的第8.2章。 6注意事项 6.1注意――二氧化碳气体在样品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很容易从溶液中逃溢,由于碳酸钙微弱的分解,导致溶液中温度和压力发生改变,所以样品中CO2浓度增加是可能的。 7 取样 7.1 根据规程D1066、D1192和规程D3370上说明进行取样。 7.2 如果过滤样品微粒中含有碳酸盐,那么仅测量CO2溶量。当从试验瓶中取出部分含有微粒的 样品时,试剂瓶应该先摇晃或者让微粒均匀分布来保证所取的样品有代表性。取样后,样品中的微粒形态随温度、pH等变化而改变。这些微粒再样品测试时必须包括在内。样品过滤均质化过程中需小心防止CO2损失.如果不是要求除掉潜在的干扰微粒,样品不要过滤。 7.3用一种坚固的、抗化学作用的玻璃瓶子来取样。 7.4 将取样瓶完全灌满,使其在瓶盖下不留任何空间,将样品在低于取样温度下存放,直至检测。 测试方法A—气体感应电极法

温湿度检测系统

DH11数字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 1.1.1项目背景介绍 随着单片机和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检测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参考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并采用数字化单总线技术的温度测控系统应用于仓库车间的的设计方案,根据实用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在单总线上传输数字信号。即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解决传输模拟量误差大的问题,以及采用高技术的无线收发模块来代替之前大量的电缆,具有更好的经济与实用价值。 1.1.1功能要求 采用8051单片机和DHT11传感器设计一个数字温-湿度测量系统,温湿度测量范围为-20~100℃相对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同时二极管作为工作正常指示灯和出错指示灯。 1.1.2 硬件电路设计 图1.1温湿度检测原理示意图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型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使其成为给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

最佳选择。产品为4针单排引脚封装,连接方便。 技术参数 供电电压: 3.3~5.5V DC 输出:单总线数字信号 测量范围:湿度20-90%RH,温度0~50℃ 测量精度:湿度+-5%RH,温度+-2℃ 分辨率:湿度1%RH,温度1℃ 互换性:可完全互换, 长期稳定性:<±1%RH/年 图1.2DH11通讯过程 图1.3部分硬件

冷链温湿度监控方案

CCTS冷链监控系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代社会对医药行业的质量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药品冷链全程化储运尤为重要。依据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的相关规范,结合国家药品监管的要求和政策,从药品监管的安全性与国家药品管理相关政策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顺利通过GSP认证等方面考虑,建立一套智能化、可视化、稳定可靠的冷链监控系统势在必行。

冷链监控系统——系统简介CCTS冷链监控系统主要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各种冷链货品的温CCTS.. 湿度实时监测。该系统温湿度采集器将采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无线管理主机,管理主机对数据进行打包,利用GPRS、TCP/IP或者WIFI通讯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由对应的管理软件进行数据解析、数据存储等操作。在存在异常情况的情况下,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CCTS冷链监控系统——硬件组成 冷链监控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组成部分有:智慧温湿度采集CCTS.. 卡、智能无线管理主机、NFC移动终端、NFC读写终端、便携打印机组成。采用高精度传感芯片、多级数据加密处理,完善的产品体系,保障了数据信息的精确采集、稳定传输、有效应用。提高监控效率,保证冷链环境下物品的质量安全。

冷链监控系统——软件平台CCTS冷链监控系统软件部分主要组成有:冷链监控云平台、智CCTS.. 慧冷链APP。通过一体化平台建设,整合仓库、物流车辆冷链环境监测数据,配套先进的云端数据汇总、分析、处理软件,同时分别提供PC端监控软件和移动端监控App,实现对整个冷链环境过程实时化科学管理。

GSP冷链监控系统——完全满足相关标准CCTS标准的一套软硬件结合冷链监控系统是完全遵循国家新版CCTSGSP.. 的物联网监测系统,采用超高精度的传感芯片、精细化产品设计,设备采集精度超越国家GSP相关标准,满足需要严格遵循GSP相关要求的各类应用环境。

解读-关于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硬件要求

关于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硬件要求 及验证的检查要点 一、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组成必须有测点终端、管理主机、不间断电源、计算机终端及相关的软件。 各测点终端能够对周边环境温湿度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递和报警。 管理主机能够对各测点终端监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记录,并具备发生异常情况时的报警管理功能。 电脑主机不得作为温湿度监控系统的管理主机。 二、温湿度监测记录 系统应当自动生成温湿度监测记录,内容包括温度值、湿度值、日期、时间、测点位置、库区或运输工具类别等。 三、系统要求: 1、系统应保持独立、安全运行,不得与温湿度调控设施设备联动,防止温湿度调控设施设备异常导致系统故障的风险; 2、系统应当保持独立地不间断运行; 3、系统应当与企业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对接,自动在计算机终端中存储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实时数据查询和历史数据查询; 4、监测数据应当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按日备份。 四、系统关联布局图及功能介绍 手机平台管理主机 终端库车箱要求配备专用管理主机,安装监控平台。 监测终端的要求及系统功能要求: 一是终端安装的合理位置,二是数据采集分析功能,三是数据实时上传,四是报警功能。

报警必须达到如下功能: 1、实时就地报警, 2、平台终端报警, 3、手机短信输出报警。 关键是实现这些功能的软件设计。 常见的造假几种方式: 校准参数造假(供应商必须关闭窗口,不得开放给用户)。 最高限度设置(看超级用户能否打开后台修改数据)。 数据的反向导入(查数据的规律性和时间节点的逻辑性)。 五、检查要求 1、测点安装的设计方案 ①按照精确制图比例制作的仓库平面图。 ②各库区测点终端安装布点的过程计算及结果(前提是核实平面图与企业实际相符)。 ③查计算机监控平台界面,核查与仓库布点位置相对应的测点终端。 ④现场抽查核对布点的位置及数量,重点检查冷库、冷藏车和冷藏箱/保温箱。 2、企业对布点方案的测试与确认: 能够准确反映布点方案的测试和确认。 ①企业应当有相应的测试及确认技术文件。 ②对应附录第十三条应当有各库区的布点位置及数量方案。 ③文件中应当有温度分布测试数据。 ④根据测试数据来确定各库区测点终端布点的合理位置。 附录3第二条检查要求: ①查系统界面,查历史记录和实时记录,核对记录的项目和参数。库房测温湿度、冷藏车和保湿箱主要看温度。 ②实时的概念:同步通讯、同步显示。系统界面能够实时反映各测点终端的数据变化。关键点是数据的实时传输功能。 实时监测的功能和特征:采、传、记、报。 实时采集、实时记录、实时上传、实时报警。 系统构成,查技术资料。

GSP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

GSP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使用说明 前言 我司GSP自动监控系统是基于Windows平台下开发的自动化监控系统,拥有强大的多线程,多核处理器,系统稳定性高。适用于Win2000XP、Win2003、Vista、Win7操作系统。 基础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数据显示、超线自动报警、实时记录监控数据和报警数据、实时曲线图、历史数据查询打印、自动生成历史曲线图、历史数据导出、数据自动备份、系统运行日志、用户权限管理。 支持多种数据采集通讯方式,如RS232、485、422、无线电台、TCP以太网、GPRS远程无线通讯。 系统要求 CPU:主频2.1G以上 内存:1G以上 硬盘空间:可用空间不小于1G

基本功能操作说明: 一、主界面 软件主界面,采用温度、湿度组合方式进行显示,显示更直观有序。 二、用户登陆: 默认用户密码:0000,选择用户登陆(如图,初始密码为0000)注意: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第一次登录后修改系统操作员密码,

并妥善保存其密码,选择【自动登陆】后,下一次用户可以直接进入系统,无需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不建议选择【自动登陆】。 三、修改公司名称和标题: 主要修改主界面的显示标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写。

四、退出系统: 退出系统时系统会有提示,询问用户是否真想退出,防止用户无意中退出系统,并且如果选择退出时输入密码选项,在退出系统时,还提示输入密码,密码验证后才能退出系统。

输入密码并且正确后才可以推出该自动监控系统软件。 五、选择基本设置。

数据采集间隔:数据采集间隔是指监控软件向温湿度监测设备定时发送数据请求命令的周期,单位可以是秒、分钟、小时。根据监测点的多少调节数据采集间隔,一般情况无需用户调节该选项,采用默认60秒即可。 数据保存间隔:是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及状态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的周期,利于数据长久保存,可虑到数据容量、数据的完整性及数据与温湿度监测设备的一致性系统采用默认数据保存间隔为10分钟,10分钟也满足GSP要求,不建议用户修改该选项,确实需要修改间隔,请联系该系统技术人员。 冷藏车数据保存间隔:根据GSP要求,冷藏车监测数据保存间隔要求间隔短,我们采用默认2分钟记录间隔,能够很好满足GSP 要求,同时能够保证数据的规律性,不建议用户修改该选项,确实需要修改冷藏车的数据保存间隔,请联系该系统技术人员。 报警记录间隔:报警记录间隔是指在某个监测点在报警期间对数据的记录间隔,GSP要求在报警期间加快报警数据记录频率,该项默认采用2分钟记录间隔,用户无需修改。 允许通讯失败次数:由于通讯本身存在线路不通的现象,该参数就是说明在通讯连续失败几次就认为确实线路有问题,需要检查线路或设备,软件会提示通讯异常,一般也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采用默认4次比较合理。 六、报警设置

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SK-600-CO2)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O2、CO2S、CO2、CO2、CO2、SCO2、CO2、CO2、NCO2、CO2、ClCO2、CO2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二氧化碳CO2传感器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二氧化碳CO2传感器(SK-600-CO2)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二氧化碳CO2检测仪二氧化碳CO2变送器二氧化碳CO2探测器二氧化碳CO2探头便携式二氧化碳CO2探 头二氧化碳CO2检测装置) 特点 ■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 ■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 ■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 ■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免开盖,红外遥控器操作,单人可维护 ■本地报警指示,一体化声光报警器(选配) ■仪器具有超量程、反极性保护,能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 ■丰富的电气接口,可供用户选择 ■通过ATCO2、UL、CSA等认证,具有国际化高端品质 (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应用有:二氧化碳CO2报警装置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二氧化碳CO2检测模块二氧化碳CO2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二氧化碳CO2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二氧化碳C O2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二氧化碳CO2检测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器固定式二氧化碳CO2检测仪等产品模式) 东日瀛能科技二氧化碳CO2探头厂家二氧化碳CO2探头价格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SK-600-CO2 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二氧化碳CO2报警器SK-600-CO2 ■检测气体:二氧化碳CO2 ■检测原理:电化学原理、催化燃烧原理 ■检测范围:0-10ppm、0-20ppm、0-50ppm、0-200ppm、0-5000pp等任意可选 ■分辨率:0.1ppm、0.1ppm、0.2ppm、1ppm、25ppm等可选 ■检测方式:扩散式、泵吸式可选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输出信号:用户可根据实际要求而定,最远可传输2000米(单芯1mm2屏蔽电缆) ①两线制4-20mA电流信号输出(三线制可选) ②RS-485数字信号输出,配合RS232转接卡可在电脑上存储数据(选配) ③2组继电器输出:无源触电容量220VAC3A,24VDC3A(选配) ④报警信号输出:现场声光报警,报警声音:<90分贝(选配) ■检测精度:≤±2%(F.S) ■重复性:≤±1% ■零点漂移:≤±1%(F.S/年) ■报警方式:声、光报警

医药冷链温湿度监测系统介绍

医药冷链温湿度监测系统 服务方案

目录 一、医药冷链温湿度监测系统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组件及功能 (3) (一)系统组成简介 (3) (二)系统功能 (5) 三、系统参数 (5) 四、温湿度监测设备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特殊优势 (6)

医药冷链温湿度监测系统服务方案 一、系统组件及功能 (一)系统组成简介 温湿度监测系统主要由库房温湿度监测系统、运输车辆温湿度监测系统、冷藏箱用温湿度监测系统组成。 1.库房温湿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网线将终端机与管理机连接,将所有库区的温湿度数据实时上传至主控电脑。具体内容已在服务方案中详。 2.运输车辆温湿度监测系统 运输车辆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以下设备:车载移动管理基站、车载温湿度

监测终端、专用直流转换电源、GPRS通讯模块及药品储运温湿度动态监测软件组成。 1)车载移动管理基站 车载移动管理基站(放置在驾驶室)主要是巡检车厢内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并自动保存,通过内置的天线、移动通讯模块及GPRS网络将温湿度数据实时上传至企业端主控电脑;如有超限数据,基站会自动发出报警声并发送超限报警短信。 2)车载温湿度监测终端 车载温湿度监测终端主要是通过外置智能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运输车辆厢内的温湿度,并将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传送至移动基站。如有超限信息,监测终端将就地发出报警声音。 3. 冷藏箱用温湿度监测系统 1)箱载移动管理基站 基站通过射频无线通讯自动巡检各冷藏箱内的温湿度数据,如有超限信息基站可自动发出报警声音,可自动记录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数据,并可通过GPRS 将所记录的数据实时传送至企业端主控电脑。冷藏箱专用温湿度电子标签,放置于冷藏箱内,自动监测并记录冷藏箱内的温湿度数据,分为实时回传和批量导出两种。 A.数据实时回传方式:冷藏箱温湿度监测RFID卡可以自动监测温湿度数据,并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将记录的数据发送至箱载移动管理基站,基站再通过GPRS实时上传至主控电脑。 B.数据批量导出方式:冷藏箱温湿度监测RFID卡自动监测箱内温湿度数据,并自动保存与设备内。用户可在货物配送完毕后,使用主用数据传输线将数据批量导入电脑查看并保存。 2)冷藏箱温湿度监测RFID卡 数据批量导出方式:冷藏箱温湿度监测RFID卡自动监测箱内温湿度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