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oc

锅炉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oc
锅炉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

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 589-1996

Directives of thermal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for coal fired boiler in power pla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电站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要求,试验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670t/h等级及以上容量的煤粉锅炉。对670t/h以下容量的锅炉,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5048-85 防潮包装规定

GB6388-86 运输包装收货标志

GB7350-87 防水包装技术条件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GJ116-9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JJG001-91 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SD268-88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3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

防止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爆炸和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它包括燃料安全系统和燃烧器控制系统。

3.2 燃料安全系统 fuel safety system(FSS)

当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的措施或装置。

3.3燃烧器控制系统 burner control system(BCS)

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3-04批准 1996-06-01实施

3.4 快速减负荷 run back(RB)

针对机组主要辅机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即当机组部分主要辅机(如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发生故障时,快速降低机组负荷以适应辅机出力的保护措施。根据辅机故障情况,可有不同工况的RB(如25%RB或50%RB)。

3.5火焰检测器 flame detector

检测火焰信号强弱并输出可用电信号的设备。

4 技术要求

4.1总的要求:

4.1.1锅炉制造厂在设计锅炉设备及其系统时,应同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安全及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以此用书面文件提出参数测点布置及控制和保护的要求,并成套供应必要的检测控制设备。

4.1.2 随本体供应的检测元件、仪表及控制设备,应选用通用产品,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体工程中,业主和制造厂应协调仪表设备的类型,尽可能做到同一

工程中的统一。在没有国家通用产品可选用的情况下,锅炉制造厂应成套供应经实践证明质量可靠、性能符合工艺要求的产品。选用的仪表不应含有水银等有毒物质。不得选用国家宣布淘汰的产品。

4.2 除另有协议外,锅炉制造厂应成套供应满足机组启停与运行中安全监视和经济运行所必须的、安装在本体范围内的仪表、取源部件、检测元件(包括传感器)、安全保护装置、调节阀门和挡板,以及与检测元件或传感器相连的特殊仪表等。

4.3 汽包水位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4.3.1 就地汽包水位计应安全可靠、便于观察、指示正确,宜采用双色水位计;

4.3.2 同一汽包上两端就地水位计指示的相互偏差不得大于20mm;

4.3.3远传的汽包水位的测孔应不少于五对,并配供一次阀门和平衡容器,平衡容器类型应与电气补偿方法相匹配。测点位置应能真实反映汽包内的实际水位,防止水流、汽流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虚假水位现象。

4.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检测控制装置应包括:

4.4.1 就地轴承温度计、温度检测元件及温度开关;

4.4.2 带间隙调整的预热器还应提供间隙过大的报警装置(或接点);

4.4.3 调节径向密封间隙的装置;

4.4.4 提供主、副电动机的联锁条件和主、副电动机故障报警保护的要求;

4.4.5 停转报警装置。

4.5 锅炉炉膛压力测点布置在左右侧。对每个压力测点,均应在炉膛上单独开测孔,每侧压力测孔不少于五个,并应给出炉膛压力正常值、报警值及保护动作值。炉膛压力测孔离吹灰器距离应大于2m。

4.6 燃烧器上应考虑有火焰检测器的合适安装位置,以保证火焰检测器能在全负荷范围内正确地检测火焰。燃烧器在任何摆动角度下,不应影响油点火器的进退,不应影响火焰检测器的正常工作。火焰检测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应由锅炉厂和FSSS装置制造厂协商确定。

4.7 670t/h煤粉锅炉应有装设摄像机监视全炉膛火焰的监视孔及安装部件,并设有安装和检修摄像机的平台,具体要求由锅炉厂和火焰监视工业电视制造厂协商解决。

4.8锅炉应配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装置)可由FSSS装置制造厂提供或由锅炉厂配供。

4.8.1 容量为670t/h等级的锅炉应具有:

a)全炉膛火焰监视保护功能;

b) 炉膛压力(正、负压)保护功能;

c) 炉膛吹扫闭锁功能;

d) 除就地点火功能外,还必须有远方点火功能以及单个点火器的顺序吹扫功能。

4.8.2容量为1000t/h等级及以上的锅炉应具有:

a)单个燃烧器的火焰监视和灭火保护功能;

b) 炉膛压力(正、负压)保护功能;

c) 炉膛吹扫闭锁及燃油泄漏试验功能;

d) 除就地点火功能外,还必须有远方点火功能以及单个点火器顺序吹扫功能;

e)当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根据负荷(在不投油稳燃负荷范围内)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f) 当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单套制粉系统正常顺序启停及“快速减负荷”(RB)时自动停止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4.9 随本体供应的二次风分风门、周界风门及其执行机构、电动阀门应质量好,并能保证远方操作时关得严、打得开。随阀门带的行程开关应能可靠动作,能适应各种现场运行环境,严密性好,能正确反映阀门打开和阀门关闭状态。

4.10 应根据炉型结构配供优质的执行器。执行器能适应锅炉运行区域的恶劣环境,不应卡涩,行程开关动作可靠,位置反馈信号应与阀位对应。

4.11随本体配供的吹灰器及控制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4.11.1 操作灵活、动作可靠,推进、返回过程中不得卡涩,应能正确发出状态信号。

4.11.2 行程开关的选择应符合IP55防护等级,保证严密性好、耐高温。

4.11.3 对控制装置要求:

a) 电源为交流220/380V,50Hz;

b)说明控制器(如PLC)的选择原则及环境温度要求;

锅炉控制系统简介

锅炉控制系统简介 本锅炉控制系统设计遵循先进、可靠、安全、经济、适用、开放的原则。系统控制器采用DCS、计算机系统,能实现锅炉及辅机的热工控制、电气检测、联锁保护、自动调节及控制等,实现锅炉房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 系统组成及技术要求 1系统组成 锅炉采用DCS控制系统集中监控,在锅炉房就地控制室内布置锅炉控制设备。整个锅炉系统的监视及控制功能将通过DCS控制系统实现,DCS将对锅炉系统所有被控对象进行监控,包括闭环控制、设备启、停控制,设备启停状态、远方/就地切换、主要工艺参数的监视(数据采集、LCD画面显示、参数处理、越限报警、制表打印等),并完成设备的连锁保护。机组正常运行时,运行人员主要在锅炉房就地控制室中通过LCD液晶显示器、键盘、鼠标来完成锅炉系统控制功能,只有非正常状态下,运行人员通过就地手操进行控制。 锅炉控制系统采用一套带冗余配置的DCS系统控制器及操作员站,实现对锅炉系统的集中监控,能对锅炉系统进行按键操作的全自动启动和停止的控制。控制系统由下述几部分组成: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及电动执行器等。同时系统能实现 对重要设备的手/自动切换和必要的手操功能。 锅炉自动调节系统包含下列项目: a 汽包水位自动调节; b 炉膛压力自动调节; c 蒸汽温度自动调节; DCS控制系统按dcS系统进行设计,其系统的配置及主要特性如下: 2、控制方式 采用集控、单机控制方式,集控方式下可以通过操作员站

的键盘和鼠标,对主、辅机设备进行启停,并由联锁功能;对各调节回路进行手动和自动控制;在手动方式下,通过备用操作盘启停设备和用硬手操对调节回路进行控制。系统主要运行在集控方式,只有控制系统故障时才在单机方式下运行。 集控方式下控制的设备有:引风机,鼓风机,给煤机,给水泵等。集控方式下的调节回路有:锅炉喂煤调节,炉膛负压调节,主蒸汽温度自控调节、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等。 3、主要画面监视及操作功能: 流程图参数显示 调节回路操作显示 电机控制显示 顺序启停操作 事件、报警显示 趋势记录显示保护报警显示 信号一缆表显示报表打印

智能检测系统

1.智能检测装置:主要形式: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和智能检测系统; 2.非电量检测:温度检测(热电式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微波测温仪)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计,压电式压力计,电容式压力计,霍尔式压力计)流量检测(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物位检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物位传感器,微波界位计)成分检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半导体式气敏传感器) 3.流量检测:流量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体积或质量,因此,流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分为: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流量检测包括:○1.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它能检测具有一定电导率的酸碱盐溶液,腐蚀性液体以及含有固体颗粒(泥浆,矿浆)的液体流量。○2.超声波流量传感器: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在流体中传输时,在静止流体和流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从而求得流体的流速和流量。○3.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是将一根多模光纤垂直的装入管道,当液体或气体流与其垂直的光纤时,光纤受到流体涡流的作用而振动,振动的频率域流速有关,测出该频率就可确定液体的流速。 4.智能仪器:就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单元,兼有检测、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化测量仪器;按实现方式划分,智能仪器有非集成智能仪器和集成智能仪器两种形式;构成:(1).硬件:传感器、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标准通信接口;(2).软件:监控程序、接口管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功能:具有逻辑判断、决策和统计处理功能;具有自诊断、自校正功能;具有自适应、自调整功能;具有组态功能;具有记忆、存储功能;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特点:高精度、多功能、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良好的网络通信能力、自适应性强、高性价比;发展趋势:多功能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 5. 非集成智能仪器:也称为微机嵌入式智能仪器,即将传统的传感器、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标准数据通信接口、人机界面和外设接口等分离部件封装在一起,组合为一个整体而构成;特点:一般为专用或多功能产品,具有小型化、便携式、低功耗、易于密封、适应恶劣环境、低成本; 6.虚拟仪器: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为依托,增加必要的硬件设备,通过计算机软件使其具备各种仪器的功能;由信号采集与控制单元、数据分析与处理单元、数据表达与输出单元等三大部分组成。特点:增强了传统仪器的功能、软件就是仪器、自由定义仪器,仪器开放灵活、开发费用更低,技术更新更快; 7.虚拟仪器总线:VXI总线将传统的消息基仪器和寄存器基仪器统一在同一环境下,不仅为各个仪器模块提供了定时和同步的能力,而且还提供了开放的,标准化的高速处理器总线。使用户开发虚拟仪器更为灵活,效率更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8.现场总线:一种安装在制造和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双向传输和多种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与集成。含义表现在六个方面:(1)现场通信网络与信息传输的数字化(2)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互连(3)互操作性(4)分散功能块(5)通信线供电(6)开放式互连环境;现场控制总线的特点和优势:特点:(1)1对N结构减少传输电缆、节约硬件设备(2)可靠性高(3)可控性好(4)互换性好(5)互操作性好(6)分散控制(7)统一组态;优势:(1)增强了现场级信息集成能力(2)开放式、互操作性、互换性、可集成性(3)系统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4)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现场总线通信协议一般由底层到上层可分为现场设备层、过程监控层和企业管理层三个层次。现场总线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1)星状结构(2)树状结构(3)环状结构;现场总线的数据通信模式有三种:对等式、主从式、客户/服务器式。典型的现场总线:(1)CAN(控制局域网)(2)Lon Works(局域操作网)(3)Profibus(过程现场总线)(4)HART(5)FF(6)Ethernet(工业以太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method 线性系统理论Linear system theory 362秋 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Robotic contr ol and autono mous system 543春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Computer con trol system th 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543春 自动测试理论Automatic me asurement the ory 543春 运筹学Operation res earch 543秋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System engin eering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543春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 f complex sy stems 543秋 非 学位课现代控制理论 专题 Special topic of modern co ntrol theory 362 鲁棒控制系统Robust contro l systems 362春 最优控制Optimal contr ol 362春 自适应控制Adaptive Con trol 362春

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Optimal estim ate and syste m identificati on 362春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 ol 362秋 非线性控制系统Nonlinear con trol systems 362春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 ems 362春 PETRI网Petri net362秋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Artificial intel lig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362春 智能化方法与技术Intelligent me thod and tech nology 362 模糊理论与应用Fuzzy theory and applicatio ns 362春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Fuzzy logic c ontrol system 362春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 al network 362秋 遗传算法与进化算法Genetic and e volutional alg orithm 362春 实时控制系统Real-time con trol systems 362秋 机器人视觉Robotic visio362春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指导书 课题名称: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0831 姓名 cmy ~ 设计日期至 指导教师 ly ? 2010、11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指导书 2010、11 一、设计课题: ! 锅炉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锅炉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典型的控制对象,而组态控制技术是当今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本课题采用组态王组态软件设计上位机监控画面,实时监控液位参数,并采用实时趋势曲线显示液位的实时变化。由此组成一个简单的液位控制系统。 二、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组态软件、PLC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理解、掌握工业中最常用的PID控制算法,有利于进一步加深《自动控制原理》、《组态软件》和《过程控制》等课程的理解,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三、设计内容: 掌握锅炉生产工艺,实现锅炉自动控制的手段,利用“组态王”软件做出上位机监控程序,具体有主监控画面、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掌握PID参数调整方法。 — 四、设计要求及方法步骤: 1.设计要求: (1)监控系统要有主监控画面和各分系统的控制画面,包括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等。 (2)各控制画面要有手/自动切换。

(3)掌握PID控制算法。 2.运用的相关知识 (1)组态控制技术。 (2)过程控制技术。 ~ 3.设计步骤: (1)熟悉、掌握锅炉的生产工艺。 (2)设计各分系统的控制方案。 (3)构思系统主监控画面和分画面,包括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等。 (4)编写设计论文。 五、设计时间的安排: 熟悉题目、准备资料 1周 @ 锅炉控制系统的工艺了解 1周 监控画面的设计 2周 控制算法的编制和系统调试 3周 论文的编写 2周 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1周 六、成绩的考核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包括相关资料的整理,然后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审阅学生设计的全部资料并初步通过后,学生方可进入毕业答辩环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指导教师有权要求学生重做。 … 答辩时,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讲解,然后进行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 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理论基础、设计水平、论文质量和答辩的情况综合考虑而定。 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评定。

智能照明系统检测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检测,安装,调试与验收 系统硬件,软件,中央工作站检测 1.中央工作站应尽量与BA系统集成,实现照明系统的中央检测功能,根据需要, 实现必要的中央联动控制。 1.系统控制回路应与电源回路严格分开,控制回路的工作电压为超低安全电压 DC24V,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人体接触到的开关、感应器等设备都是安全电压。 系统的拓扑结构应清晰,容量易于扩展。 2.系统能够实现多点控制,包括就地控制、中央管理室的集中控制。 3.系统应能够实现中央计算机的监测和必要的联动控制。 4.控制回路总数可扩展,每条线路可连接64个总线装置,系统所使用的总线装 置可多达12000个。 5.控制面板要求带LED显示,可实现多种功能:开关、场景选择等,能实现至 少8种场景的快捷控制;一位、四位和八位等规格,带夜间背光功能。并能实现就地的编程控制。有开关状态指示; 6.双值驱动器 a)驱动器具备开关状态显示信号、系统状态提示信号等,并且有手动开关 可以控制。 b)驱动器模块就应为标准DIN导轨安装,驱动器尺寸与微型断路器尺寸相 似,便于配电箱统一安装。 c)应有分组及延时开灯功能,以防止灯集中启动时的浪涌电流。 7.系统应具有功能强大的接口软件,能方便的与BAS系统集成。 8.系统编程软件应采用完全图形化的方式,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主要用 于对系统元件进行参数设定。监控软件应将系统中各个回路的状态实时反映在图形化界面上,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控制各个回路。另外应可根据编好的时间程序自动控制照明。 9.应提供满足系统运行功能、二次开发、维修维护以及符合开发系统标准的系 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应用编程软件包等全套软件。 10.系统平台应按实时、多用户和多进程对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系统将拥有事件驱动顺序以及优化结构装配,以便系统能在正常巡检控制的同时及时响应处理实时

电锅炉房的电气设计

概述 电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可靠、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型电加热设备。利用它可以将电网夜间低谷电力用于加热水并保温储存, 供白天使用或供热。对于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力,增加电力有效供给,提高电网的负荷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电锅炉突出优点如下: 1电锅炉全套设备占地面积小,不需烟囱、燃料渣堆放场所。产品成套组装岀厂, 大大节省基建投资及安装费用 2 热效率高,输送方便,损失很小。电锅炉运行热效率在 95%以上。启停调节方便,比煤锅炉、油锅炉更能节约能源 。电热锅炉与 其它锅炉运行费用比较见表 1。 几种锅炉运行费用比较表表1 电锅炉房的电气设计 日期:2005-05-17 作者:解克勤 在现场只需接上电源,水管,即可投入运行,可

注:供暧面积以1 0 0 0 0 M2,采暧以每天10小时计算,采暧季为4个月。因各地区电价参数不同,此表数据仅供参考 3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 一般电锅炉都采用自动控制,快速平稳地控制电加热管组的循环投切。并且具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 压力超限保护、水位过低保护等多项保护功能。产品实现了机电一体化,不需专职锅炉运行工、节省费用,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事故。 4 保护环境、造福大众 电锅炉不会排岀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无黑烟、灰尘,没有废物需要处理,无噪声、无污染,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最 为优越。 5 适用范围广 电锅炉产品规格品种多,可满足各种用途、各种环境和各种条件下的需要。还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加工订货。 二电锅炉房的主要设备 电锅炉房的主要设备有:电锅炉本体,电锅炉电控柜,蓄热水箱、蓄热水泵、循环水泵、补水泵及其控制箱,软水器等。 电锅炉本体主要由钢制壳体、电加热管、进岀水管及检测仪表等组成。电锅炉的加热方式有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和电阻加热方式两种。由于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因而热效率较低,约为96 %。而电阻加热方式热效率高,可达98 %。电阻加热方式即采用 电阻式管状电热元件加热,在结构上易于叠加组合,控制灵活,更换方便。目前电锅炉基本上都采用电阻式管状电热元件加热。 采用电阻式管状电热元件加热方式,其电气特点是锅炉中的水不带电。但当电热元件漏水或爆裂时,也会使锅炉中的水带电,即称之 为漏电。另外,受电热元件绝缘导热层的绝缘程度的影响,电热管也存在着一定的漏电电流。按照国家标准,漏漏电流应不大于0.5mA。因此,电气线路上都应设漏电保护。 电加热管是电锅炉的心脏,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电锅炉性能的好坏。电加热管一般选用管状形式,由金属管、电热丝、弓I岀棒、 连接座和填料等组成。一般情况下,电加热管使用寿命在10000-30000 小时。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电加热管的材料,表面热负荷和用户的运行管理水平。电加热管为镍铬不锈钢管材,表面热负荷为6-9 W/cm2 。此外,电加热管的额定电功率也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在额定工况下,根据国标规定,电功率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 5 %。 电加热管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三相,对称地接成星形(Y)或三角形(△)「根据容量大小分成两组或多组。图1为750kW 电锅炉主接线原理图 电锅炉的控制技术。从电气角度来讲,电锅炉是一台大功率的电力调功设备,锅炉的输岀功率越高,电功率的输岀也就越大。电功率的输出调节分有级功

智能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概要

智能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实现检测系统的智能化,是获得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以及提高分辨率和适应性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智能检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一般结构,阐述了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讨论了信号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最后,以加速度传感器在车辆载荷检测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智能检测与信号处理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智能检测;信号处理;加速度传感器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easuring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realization of Intellectualized detection is not only the way to gain higher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precision, but all so the trend to improve resolution and adapt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sha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ral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detec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ensor are expoun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im and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e discussion. At last, application of acceleration sensor in vehicles load measurement based on capacitances is took as the example to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detection system in the engineer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detection; signal diagnose; acceleration sensor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正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被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它融合了人工智能原理及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理论等等,使检测系统不但能自校正、自补偿,自诊断,还具有了特征提取、自动识别、冲突消解和决断等能力 [1]。智能检测和信息处理技

锅炉安全控制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43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锅炉安全控制技术正式 样本

锅炉安全控制技术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 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常见的锅炉设备的主要工艺流 程如图18—1所示。由图可知,燃料和热空气按一定 比例送入燃料室燃烧,生产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系 统,产生饱和蒸汽Ds。然后经过热器,形成一定气 温的过热蒸汽D,汇集至蒸汽母管。压力为户M的过 热蒸汽经控制供给负荷设备用。与此同时,燃烧过程 中产生的烟气,除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外,最后 经引风机送往烟囱,排人大气。 锅炉是工厂重要的动力设备,其要求是供给合格 的蒸汽,使锅炉发汽量适应负荷的需要。为此,生产

过程的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必须严格控制。锅炉设备是一个复杂的被控对象,主要参数变量是负荷、锅炉给水、燃料量、减温水、送风和引风等。主要输出参数变量是汽包水位、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炉膛负压、过剩空气(烟气含氧量)等。锅炉对象简图如图18—2所示。 这些参数变量之间相互关联。如果蒸汽负荷发生变化,必将会引起汽包水位、蒸汽压力和过热蒸汽温度等的变化。燃料量的变化不仅影响蒸汽压力,同时还会影响汽包水位、过热蒸汽温度、过剩空气和炉膛负压;给水量的变化不仅影响汽包水位,而且对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等亦有影响;减温水的变化会导致过热蒸汽温度、蒸汽压力、汽包水位等的变化。所以锅炉设备是一个参数且相互关联的被控对

智能家居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监测控制系统的设 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 1.1智能家居监测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由现在科技的发展可推知未来智能家居将向固定终端控制、智能手机控制、无线与有线网络控制系统方向发展。 (1)终端控制,在现在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和快速发展的今天,未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走进千家万户将不只是一个设想,通过一个终端控制屏实现对家庭内部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的智能监测和控制。 (2)智能手机,手机的出现实现了以前只有在小说和神话中才能实现的顺风耳和千里传音,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将手机的应用提高到了另一个平台。不论人们在何时何地在做什么事基本上都是离不开智能手机,为此将智能手机应用于智能家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也是智能家居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此手机不仅仅是打电话、发信息和上网的娱乐工具,而且还是随时随地掌控家居内的一切,如防火防盗等的不二选择。通过将智能家居的客户端软件嵌入到智能手机中,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对家庭内部的远程监测与控制。 (3)无线与有线控制系统有机融合。 1.1.1智能家居的国内外现状 (1)国内现状 我国的智能家居从1994年萌芽至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是继房地产行

业后又一大发展热潮,随着软件协议与硬件技术开始不断的融合,各大行业进军智能家居市场,我国的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较国际国外智能家居行业起步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是对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智能家居还是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的。如: ①海尔公司推出的e家庭,以电脑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种家庭用电设备联系起来,利用海尔推出的手机作为远程控制器,使一些用电设备实现远程和智能控制成为可能。 ②另外,清华同方研发的e-home,使用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基于国际成熟的智能家居技术,针对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造,可谓是为整个中国家庭量身制作的。 但是就目前智能家居的发展状况来看,整个智能家居市场只适合中高消费人群,远远还未走进千家万户,中国智能家居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和成本还有待改善。随着国内各大软、硬件机构正在积极渗入智能家居行业,为智能家居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展望我国的智能家居前途将是一片大好。 (2)国外现状 国外智能家居起步较早,从1984年美国出现第一栋智能建筑以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和退广智能家居,而且现在智能家居技术已相当成熟,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家居有: ①美国推出的X-10系统,该系统不是使用一般数字设备控制的信号线利用低电平传输信息,而是利用电力线作为控制的网络平台,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实现。这套的功能较为强大,而且不需要额外的布线,安装时也省去了在墙上打孔等的不便,因此实现起来是很容易被广泛的家庭接受,操作起来

燃气热水锅炉控制方案要求

燃气热水锅炉控制 方案要求

基于PLC的锅炉供热控制系统及节能管理平台的设计需求 一、需求目的: 一个锅炉监控系统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各种设备状态和系统状态的采集; (2)锅炉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 设备状态的采集主要是锅炉输出的状态点,循环泵和补水泵给出的状态点,以及水箱等设备的状态点。锅炉的状态点主要包括锅炉的运行状态点、水箱的液位状态点、锅炉故障状态点、锅炉出水温度、锅炉回水温度、锅炉排烟温度;循环泵、补水泵以及电动调节阀等辅助其工作的变频设备的状态点。 系统状态的采集主要分为一次侧和二次侧。一次侧是锅炉到换热器之间的水循环系统,二次侧是到末端的水循环系统主要是指换热器循环系统。一次侧采集的状态包括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压力、烟温及燃烧机的工作状态及水箱水位、;二次侧采集的状态包括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压力;还有室外温度的采集,即可根据室外温度实现锅炉监控系统的自动控制。 锅炉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主要是对锅炉本体的启停控制和

各种电动阀门的控制。将锅炉房内各个设备、仪器仪表、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模块组成在线监控系统,经过完成对锅炉房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从而实现锅炉房的全自动控制,能够安全启停机组,达到无人值守。 供热管网经过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应实现以下目的: (1)监控各管网节点的实时数据,为系统管理和科学管理进行调度提供参数数据; (2)系统平衡功能计算,供热管网内的热水流动需要一定的水泵做功来完成,不合理的管网设计和建造将带来极大的能源浪费,经过对管网的相关部位的压力检测、增设压力调节阀,对管网的各部分压力进行合理的平衡分配(水平衡、热平衡等),能够大大地降低管网水泵的能源消耗; (3)异常报警,做到对管网异常及时准确响应; (4)能够监测各个主、支线管网,重要客户的实时用气量、对水、电、气实时采集,以便监管和控制。 二、燃气锅炉供热控制系统硬件部分: 1、PLC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西门子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燃气报警器、火焰监视器、水位传感器等组成;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发展的前沿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代码:081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实验技术,了解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研究方向 01、光电检测技术;02、环境监测领域微信号处理;03、变流电源及控制技术;04、光电信号检测技术;05、自然交互、手写签名身份认证;06、智能检测技术 三、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学、自动控制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

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 (论文研究工作成果应及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责任人身份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一项)。 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代码:0811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现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技术,了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系统、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研究方向 01、人机接触交互;02、农业信息技术;03、智能机器人 三、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学、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

锅炉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 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 589-1996 Directives of thermal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for coal fired boiler in power pla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电站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要求,试验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670t/h等级及以上容量的煤粉锅炉。对670t/h以下容量的锅炉,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5048-85 防潮包装规定 GB6388-86 运输包装收货标志 GB7350-87 防水包装技术条件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GJ116-9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JJG001-91 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SD268-88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3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 防止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爆炸和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它包括燃料安全系统和燃烧器控制系统。 3.2 燃料安全系统 fuel safety system(FSS) 当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的措施或装置。 3.3燃烧器控制系统 burner control system(BCS) 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3-04批准 1996-06-01实施 3.4 快速减负荷 run back(RB) 针对机组主要辅机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即当机组部分主要辅机(如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发生故障时,快速降低机组负荷以适应辅机出力的保护措施。根据辅机故障情况,可有不同工况的RB(如25%RB或50%RB)。 3.5火焰检测器 flame detector 检测火焰信号强弱并输出可用电信号的设备。 4 技术要求 4.1总的要求: 4.1.1锅炉制造厂在设计锅炉设备及其系统时,应同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安全及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以此用书面文件提出参数测点布置及控制和保护的要求,并成套供应必要的检测控制设备。 4.1.2 随本体供应的检测元件、仪表及控制设备,应选用通用产品,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体工程中,业主和制造厂应协调仪表设备的类型,尽可能做到同一

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1、实时数据采集 能够对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各种运行数据(包括总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省煤器进出口水温度﹑压力烟气温度、除尘器进出口烟气温度压力、鼓引风压力、炉膛温度压力含氧量、煤层厚度、室外温度、鼓引风炉排电机频率速度电流状态、除渣除尘状态) 等信号通过总线进行动态采集,控制中心能够实时监控到锅炉本体﹑锅炉上煤﹑除渣等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 2、完整的报警机制 当锅炉调节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或报警时,上位机人机界面自动接受控制系统器发送报警信号,将报警状态及异常点在上位机上进行显示,并诊断提出相应问题大概原因,提供相应的处理办法提示,系统自动能把报警分为高中低三种报警级别,低级别的报警只做提示用,当发生低级别报警时不影响燃烧自动调节,中级别报警发生时需要做相应处理,高级别报警发生时系统能立即连锁停炉,并发出尖锐声光报警和相关提示信息,等待工程师处理后再次投入运行,所有报警系统会自动的写入永久数据库备份,供以后随时查询和故障诊断和决策处理。 报警内容有: 系统报警 包括DCS控制器自诊断硬件或致命软件命令错误

自动启动燃烧失败 通讯建立连接失败 数据报警 炉膛温度超高低报警 炉膛负压超高低报警 锅炉出口温度超高低报警 锅炉出口压力超高低报警锅炉回水温度﹑压力超高低报警 引风机风压高低报警 鼓风机风压高低报警 高级别报警 引风机变频器(电流﹑电压﹑故障)超速等报警 连锁控制保护报警 鼓风机变频器(电流﹑电压﹑故障)超速等报警 上煤系统综合保护报警 炉排机变频器(电流﹑电压﹑故障)超速等报警 除渣系统综合保护报警 3、循环水控制系统 循环水是锅炉系统与外界交互的接口,循环系统通过泵不断的把热水源源不断的输送给用户或热站,把经过热释放后的二次低温水循环到锅炉系统再加热。我们采用保持循环水进、出口温差恒定,通过改变循环流量来控制热负荷的方式,是一种新方式。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复习

考试形式:闭卷(120分钟) 时间:18周周四下午7、8节 考试题型:选择(10×2)、填空(20×1)、名词解释(5×4)、简答(4×5)、计算(2×10) 内容: 第一章: 1、检测:检查和测量。可分为在线检测和离线检测 2、智能三个基本要素为推理、学习和联想。 3、智能检测就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仪器,实现检测过程智能化和 自动化。 4、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指能自动获取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和策 略,采用实时动态建模、在线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对被测对象(过程)实现检测、监控、自诊断和自修复。 5、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输入、接口、计算机、输出 和执行器六部分组成。 6、智能检测与控制的几种典型应用方式:用于数据采集与处理、 用于生产控制、用于生产调度管理 7、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化、智能化、系统化及标 准化、仪器虚拟化、网络化。 第二章 1、动态信号的分类图2-1

2、最基本的几种检测方法:直接检测法、间接检测法、比较检测 法。 3、测量仪表主要功能变换功能、传输功能、显示功能。 4、测量仪表的静态特性:刻度特性、灵敏度、线性度(非线性误 差)、分辨力、迟滞性、零漂和温漂。(定义)p20-22 5、测量仪表的动态特性也称动态响应,指当被测对象参数随时间 变化很迅速时,测量仪表的输出指示值与输入被测物理量之间 的关系。基本方法:列写仪表的运动方程,求出传递函数,然 后进行特性分析。 6、测量仪表通常包括4个组成环节:变换器、标准量具、比较器、 读数装置(显示器) 7、信号不失真—指被测信号的波形通过检测系统,其波形形状不 发生改变。 8、测量系统构成敏感元件、变量转换环节、变量控制环节、数据 传输环节、数据显示环节、数据处理环节。 9、电气测量仪表的连续或间接性自检、自校正,多采用以下三种 方法:计算机分析自检法、叠加信号自检法、自动周期性自检 法。 10、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如何接受一路或多路信号,并保持信号 不失真。 11、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并恢复原来物理 量形式。

锅炉外部检验方案

锅炉外部检验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检验工艺适用于《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监察范围内锅炉的运行状态下外部检验(下称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是在停炉定期内部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运行状态下的锅炉安全状况进行检验。同时对在岗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能检查。 检验人员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锅炉检验师证”或“锅炉检验员证 2.检验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称《条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蒸规》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水规》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简称《管理规则》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简称《规则》。 《工业锅炉水质》 3.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3.1检验员应将检验日期事先通知使用单位,请使用单位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3.1.1受检单位必须准备好锅炉技术资料、锅炉登记簿、锅炉使用登记证、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安全阀检验报告、当班操作人员的操作证等。 3.1.2检验时,使用单位的锅炉管理人员、司炉班长以及锅炉维修人员应到现场配合检验。 3.1.3被检锅炉必须处在运行状态中。 3.2检验员应根据使用单位日常管理、锅炉运行情况,结合锅炉房综合治理的需要进行外部检验。 3.3检验员应准备好检验的工具、护具、记录簿等。 3.4在检验中,司炉人员应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不得出现异常情况,以保证外部检验正常进行。 3.5在检验中,在场有关人员要配合并协助检验,同时要接受检验员的检查、考核;司炉人员要执行检验员的操作指令。 3.6 应急救援按《锅炉检验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4.检验工艺 4 图4-1 4.2检验项目表如表4-1所示

燃气蒸汽锅炉DCS控制系统

河南xxx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房3台10T蒸汽锅炉自控系统 控 制 方 案 xxxx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概述 xxxx电气有限公司是暖通、供暖节能、锅炉、热能设备等领域自动化控制的高科技股份制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锅炉电脑控制器厂家。 xx公司于1995年在全国率先推出锅炉电脑控制器,至今已发展到全系列燃煤、燃油(气)和电热锅炉的电脑控制、PLC控制、小型和大型DCS控制和供暖节能控制,控制锅炉的吨位达到150t/h,并且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目前xx公司产品已遍布全国,部分出口国外,近1000家国内锅炉厂和11家外资锅炉厂配套使用,已成为我国锅炉控制的主流产品和著名品牌,是中国锅炉行业“工业锅炉控制标准”起草单位。 公司资质: 中国锅炉行业“工业锅炉控制标准”起草单位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高新区企业 计算机软件企业 中国锅炉行业协会团体会员 二、控制对象和设备 10T燃油气两用饱和蒸汽锅炉3台,每台包括: ●程控器外置式燃烧器1台;风机功率12KW, ●给水泵2台,功率15kw(一主一备); ●循环泵 ●节能泵 由上述设备组成锅炉补水及蒸汽负荷输出系统。 三、关于标准 1、目前尚无锅炉控制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我公司执行的是xxxx公司企业标准Q/3201RTG01-2000,是 目前国内唯一具有企业标准的锅炉电脑控制厂家。 2、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装置的行业标准正在制定中,我公司为该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 3、本控制方案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及xxxx公司企业标准编制,全面满足招标方要求。 四:系统设计原则 我方在进行本控制系统设计时,将严格遵循以下系统设计原则: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第二版) 复习题答案

1、检测仪表有哪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答: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放大机构+显示器。1.传感器直接与被测量对象相联系,感受被测参数的变化,并将被测参数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便于进行测量和显示的信号输出。2.变放大机构将感受件输出的信号直接传输给显示器或进行放大和转换,使之成为适应显示器的信号。 2、检测仪表的常用技术性能有哪些? 答:精度、变差、灵敏度和灵敏限、线性度、死区 3、按误差的来源分类,有哪几类?各类有何特点? 答:1检测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 疏忽误差 系统误差的误差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便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随机误差既不能用实验方法消除,也不能修正,虽然他的变化无一定规律可循,但是在多次重复测量时,总体服从统计规律。 疏忽误差是指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得的值明显偏离其真值,既不具有确定分布规律,也不具有随机分布规律的误差,疏忽误差是由于测试人员对仪器不了解或因思想不集中,粗心大意导致错误的读数,使测量结果明显的偏离了真值的误差。 4 * 、说明弹簧管压力表的具体结构;使用中如何选择? 答:弹簧压力表也由外壳部分、指针、刻度盘。弹簧管、弯管、和传动机构等六个主要部分主成。弹簧管的内腔为封闭形式,外界压力作用于弹簧管外侧,使弹簧管变形,由传动机构带动指针转动指出环境压力。 压力表的选用原则:主要考虑量程、精度和型 5 * 、常用热电偶有哪几种?比较说明其主要的特点。 答:常用热电偶有:S (铂铑— 铂)、K (镍铬—镍硅)、E (镍铬—铜镍)三种 S 型的特点是熔点高,测温上限高,性能稳定、精度高、100度以下热电势极小,所以可不必考虑冷端温度补偿,价昂,热电势小,线性差,只适合于高温域的测量;K 型特点是热电势大,线性好,稳定性好,价廉,但材料较硬、在1000度以上长期使用会引起热电势漂移,多用于工业测量;E 型特点,热电势比K 型热电偶大50% 左右,线性好,耐高湿度,价廉,但不能用于还原性气氛,多用于工业测量。 6*、热电偶使用中为何常用补偿导线?补偿导线选择有什么条件? 答:使用补偿导线的作用,除了将热电偶的参考端从高温处移到环境温度相对稳定的地方外,同时能节约大量的价格较贵的金属和性能稳定的稀有金属,使用补偿导线也便于安装和线路铺设,用较粗直径和导电系数大的补偿导线代替电极,可以减少热电偶回路电阻以便于动圈式显示仪表的正常工作和自动控制温度。 条件:○ 1补偿导线的热电特性要与热电偶相同或相近;②材料价格比相应热偶低,来源丰富。 使用补偿导线注意问题:1、补偿导线只能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与热电偶的热电势相等或相近2、不同型号的热电偶有不同的补偿导线3、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接口处要保持同温度4、补偿导线有正、负级,需分别与热电偶正、负极相连 5、补偿导线的作用只是延伸热电偶的自由端,当自由端的温度不等于0时,还需进行其他补偿和修正。 7*、热电偶冷端温度有哪些补偿方法? 答: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1、补偿导线法;2、计算修正法;3、自由端恒温法;4、补偿电桥法;5、仪表零点调整法 8*、常用热电阻有哪些?写出各分度号。 答:常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Pt10、Pt100),铜电阻(Cu50、Cu100) 9、热电偶测温系统组成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用热电偶组成一个温度检测系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热电偶直接与显示仪表相连,显示仪表显示被测温度值,二是、热电偶先接到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变送器输出的标准信号与被测温度呈线性对应关系,并送到显示仪表显示温度值。对于第一种情况,显示仪表必须要与热电偶配套使用。对于第二种情况,温度变送器也必须要和热电偶配套使用,必须包含与热电偶对应的自由端温度补偿器,补偿器产生的电势连同热电偶一齐作为显示仪表的输入信号,由于热电势与温度之间是一个非线性关系,因此显示表的标尺上的温度刻度也是非线性的。 10 * 、写出节流式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表示什么? 流量方程:P A q v ?=102ραε P A q m ?=102ραε α:流量系数 ε:可膨胀系数 ρ:节流前密度 0A :接流体开孔面 P ?:差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