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风险管理报表

作业风险管理报表
作业风险管理报表

作業風險管理報表

作業風險存在於機構中任何角落,其控管實為部門管理階層之主要職責。基於瞭解並協助降低風險、確認效率,以及專注於降低風險活動之目的,隨著作業風險小組日益發展,風險資訊的彙總與傳達已成為其重要執掌項目。有關作業風險管理,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內容提到:

Principle3: Information flows within the banking organization play a key role i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n effective operational risk framework.

Communication flows within the bank should establish a consistent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culture across the bank. Reporting flows should enable senior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onal risk and also enabl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oversee senior management performance.

一些有關作業風險的獨特要素,使得機構整體風險之傳達更加複雜。

不同於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作業風險需要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的組合資訊,以協助資深管理階層瞭解風險概況暨專注於相關決策。

●資訊來自於組織內的任何人,且實際地影響組織內每一個人。

●不同於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其使用者眾多,包括專門委員、專家,

以及職員。

●不同類型的股東需要不同的資訊。業務經理(Business manager)熱衷於

確切的資料與行動,諸如實際損失事件、風險衡量,以及自我評估的

特定調查結果。執行經營階層(Executive management)眼光較為廣泛,

需要更多樣化的資訊,以專注於主要議題與應採取行動。

任何管理資訊軟體應符合特定準則:

●應能以圖表表示並容易閱讀。雖然圖表有助於掌握重點,其背後分析

與建議卻是更加重要。

●資訊傳達的方式應專注於最重要的議題。

●資訊明細程度應依使用者量身訂做。明細資訊應限於資訊產生者與使

用者,或做為補充附錄。

●資訊應該及時與精確。

●一些分析工具(如六個準差)可以做為作業風險管理與經營程序/如品

質管理(process mapping/quality)間的連結,兩者應該具有一致的衡量

方法,在經營上發展出共同的語言,以避免在分析及報告的工作上重

覆性。

管理報表程序彙整如圖一。業務部門執行自我評估、蒐集案例資料,以及衡量暨分析風險動因與指標。此即良善業務管理,且其履行應與任何公司風險管理功能獨立實施。畢竟,業務部門應對其本身風險與相關降低風險措施負責。

圖一作業風險管理報表程序

業務部門

對於上述程序,風險作業管理小組可進行個別業務部門無法提供的加值服務。此小組的主要角色,在於內部地針對各部門暨外部資源,彙整所有業務方面資訊,以告知資深經營階層,並進行各項結果、趨勢,以及標竿結果的獨立分析。核心小組能夠報導外部事件資訊,以及個別業務部門可能尚未得知的最佳實務。它能質疑損失的上升趨勢、推演出好結果的解釋(如實踐六標準差的效益)、或檢驗各部門類似程序的損失率,並找出符合巴塞爾協定的內部模型方法。

作業風險資訊應同時分發至部門與資深主管,協助其政策、資源,以及風險融資策略等相關決策。大部分資訊起源於部門功能,無論是個別業務單位或程序。作業單位應兼以個別暨機構之一份子的角度,檢視其資訊。當然,資深主管們均關注機構整體風險概況,包括作業風險委員會、類似單位,以及其他相關權責主管等。上述委員會通常由特別挑選的部門主管、風險管理、稽核、資訊技術、作業,以及相關職員等組成。

接下來則是各種類型報表的實例,每一類報表包含業務單位層次之資訊以及機構彙總資訊。的確,所有報表均需要按機構之組織架構量身訂做,並應具有適當的支持性明細。

評估程序(Assessment Processes)

自我評估由各業務部門執行,其結果將予以彙總為組織與相關作業項目之定性風險資訊。這些結果通常以風險地圖(risk maps)、圖表、議題,以及提案等方式加以傳達。

風險地圖

典型的風險地圖,是將風險標示於損失(serverity)與次數(frequency)為數軸的二維平面,原始資料可能是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或是損失案例資料庫之結果,以顯現內生風險(inherent risk)或經控制改善後之風險。倘若將此平面由中心點區分為四個象限(即高損失/高次數、高損失/低次數、低損失/高次數、低損失/低次數),在高損失/高次數區域的風險非常嚴重,極需採取行動加以矯正。低損失/高次數風險構成預期損失的基礎,低次數/高損失經常使管理階層無法安眠,也是複雜分析、或有計畫、以及保險政策的主題,低風險─低損失案件可透過管理加以改善,惟改善方案常因所費不貲而被視為業務成本。

自我評估成果

就彙總層次而言,各部門與主要風險種類之結果,通常採紅、黃、綠指標型式,如圖二所示。方格中之箭頭傳達該類風險未來趨勢,其他有效工具包括將所有發現彙製為「機構面臨前十大風險表(Top 10 list of risks facing the institution)」,並提供顯著缺陷與趨勢之相關描述。

圖二自我評估彙總

綠燈紅燈黃燈

議題追蹤

風險議題可透過內部自我評估過程、稽核,或是管理者加以引發,其主要結果將是明定權責的方案具體化,另外其內容也包括主要議題的持續更新、專案進度,以及逾期工作時程(aging of overdue task)。

主要方案

與作業風險有關之方案狀態─如系統目標、程序改良整合等內容應適時予以更新。

事件(Events)

事件意指提供風險分析與數量化之歷史基礎之內部或外部作業損失。

損失事件

藉由損失類別與業務部門別分析,損失事件資料庫之彙總統計呈現總損失與平均損失之趨勢,任何顯著的改變將加以特別註明。

重大內部風險事件

任何顯著的損失、意外,或威脅將予以揭露並討論─事件本身、成因、未來發生機率、以及預防未來再次發生的行動步驟。

外部事件

任何攸關外部損失的產業趨勢、法規訊息、競爭者或其他風險因素之分析,如作業風險資料交換協會(Operational Risk Data Exchange Association)便是以提供該類訊息為目的而成立。

業務矩陣(Business Metrics)

風險與品質指標

其意將業務與支援功能的實際風險之失數量化,例如錯誤率與失控紀錄。彙總性指標、相關準則、任何超額量的原因,以及趨勢等都是後續追蹤的重點。有些指標專供特定業務單位或程序,惟有些則具有共同性,可以加以合併揭露。資本(Capital)

作業風險資本需要整合統一計算,且通常每年至少更新一次,但許多機構是按月加以更新。

資本水準

作業風險資本水準應考量風險種類、業務部門,以及採趨勢。

壓力/情境測試(Stress/scenario tests)

該測試方法在資本模型、模型假設及其敏感度…等。揭露這些結果的方法,可以將各種測試依高低順序排列、製成圖表並檢視。

結論

任何有效的報表應包括結果分析、事件相關的客觀事實,可行的趨勢以及標竿(benchmark)等。標竿可以是外部公司或內部業務間的比較。無論如何,分析人員會專注於最大風險、分析並矯正問題以降低次數/損失,並改善品質、改善行為誘因、使管理當局相信透過作業風險管理程序可增加機構價值。

資料來源:J oseph Sabatini and Michael Haubenstock, ‘Management Reporting of Operational Risk’, RMA Jo urnal, July 2002.

风险管理报告举例

风险管理报告 (举例) 编写: ××× 风险管理参加人员:××××××××× 日期: 年月日 评审: ××× 日期: 年月日 批准: ××× 日期: 年月日

更改履历 目录 第1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产品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风险管理的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章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章风险评价准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损害的严重度的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危害发生概率的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风险评价准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4章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5章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及其危害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6章风险估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7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8章上市后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金融风险管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考试题目 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 1、风险:风险是一种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风险常指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模型风险: 模型风险是指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不完全相符的风险。一般的经济风险往往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模型风险。根据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差异的来源,可将模型风险分为结构风险、参数风险、滞后期限风险和变量风险。 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件或决策结果可能性完全或部分不确知。根据人们对可能性确知程度的高低,可将不确定性分为完全确定性、不完全确定性和完全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不确定性是指对于未来的收益和损失等经济状况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 2、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3、债券久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麦考雷提出的。他在研究债券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到期期限(或剩余期限)并不是影响利率风险的唯一因素,事实上票面利率、利息支付方式、市场利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风险。基于这样的考虑,麦考雷提出了一个综合了以上四个因素的利率风险衡量指标,并称其为久期。久期表示了债券或债券组合的平均还款期限,它是每次支付现金所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每次支付的现金流的现值占现金流现值总和的比率。久期用D表示。久期越短,债券对利率的敏感性越低,风险越低;反之

风险管理试题加答案

《项目风险管理》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的是(D) A.客观性B.多样性C.规律性D.以上都正确 2.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的工作是( B ) A.风险识别B.风险估计 C.风险处理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3.运用某种有偿方式将风险转移给资金雄厚的机构,从而改变风险承担主体,是指( A ) A.风险转移B.风险规避 C.风险缓解D.风险自留 4.在风险管理的(A)过程,我们会用风险的分类作为输入。 A.风险识别 B.风险定性分析 C.风险定量分析D.风险应对规划 5.当(C)时候,需要制定附加风险应对措施。 A.WBS发生变化 B.成本基准计划发生变化 C.预料之外的风险事件或影响大于预期影响 D.项目计划于更新 6.在以下可用于风险识别的历史信息中,最不可靠的是(D)A.项目档案B.商业数据库 C.项目小组知识D.以上都可作为风险识别的历史信息7.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B) A.概率分析B.敏感分析 C.德尔菲技术D.效用理论 8.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A) A.识别、评价、制订对策和控制B.识别、规划、控制和评估 C.要素识别、缓解管理和对策D.评价、回避、接受和缓解 9.下列(D)工具最适合衡量计划进度风险. A.CPM B.决策树C.WBS D.PERT 10.在风险应对控制中,纠错行动主要由(A)组成 A.执行己计划的风险应对B.改变进度和成本基准计划 C.更新概率和价值的估算D.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11.下列哪项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D) A.广泛性B.信息依赖性 C.全生命周期性D.以上都正确 12.项目风险评价的依据是(D ) A.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管理计划 B.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手册、组织管理知识 C.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手册、项目范围说明书 D.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和估计的成果、项目进展状况、项目类型13.敏感性分析程序是(B) A.确定分析指标、计算影响程度、选择不确定因素、寻找敏感因素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表最全版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表

风险评价的目的 风险评价目的是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目的。 风险评价组织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风险评价程序 1、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公司存在的危害形式及所在部位进行识别和分析。从企业从事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中选取分析对象,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 2、确定风险评价范围 3、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4、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性的判断准则,对己确定的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作业活动等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等级 5、评价过程如下图所示:

风险评价范围Array 通过全公司存在的危害形式和存在的场所, 作业活动。见下表 风险评价方法 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风险评价方法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

析法(SCL)和预危险性分析法(PHA)。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一项系统的分析程序,它将普遍接受的安全健康原则和惯例纳入特定的作业,在JHA分析过程中,对每一项基本的工作步骤都要,以便识别潜在危害,找出做这项工作的最安全途径。这一程序用的其它说法是工作安全分析(JSA)和工作危害分解。 工作危害分析(JHA)较适用于检修、入罐(釜)清洗、折除等作业活动。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基于经验的方法。由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并以提 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较适用于关键装置的风险评价。 3、预危险性分析法(PHA) 预危险性分析法是在项目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概念或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害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预危险性分析法可对现有及已建成的装置进行粗略的危害和潜在的事故分析。 预危险性分析法(PHA)较适用于重点部位(岗位)的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见1)、事故后果严重性(见2)的判断准则,来确定各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作业活动发生事件的可能性(L)和事故后果严重性(S),由下式计算风险度(R):

风险管理报告(例子)

风险管理文档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风险管理计划 编制人: 编制日期:

1、范围: 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用和处置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 2、职责与权限的分配 2.1总经理为风险管理提供适当的资源,对风险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保证给风险管理、实施和评定工作 分配的人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2.2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 风险分析评价的有关记录,并编制风险管理报告。 2.3质量部、、销售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从产品实现的角度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以及生产 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进行风险评价,必要时进行新一轮风险管理活动。 2.4技术部和评审组成员定期对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审,并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2.5办公室负责对所有风险管理文档的整理工作。 3、风险分析 3.1参加风险分析的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销售部等,技术部主要分析设计开发阶段已知和 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生产部主要分析产品生产阶段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和销售部主要分析产品生产后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技术部负责收集各部门分析的结果并按照16号令的要求和YY/T0316:2008附录E.1的资料对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进行分类,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与实施并编制成相应的表格。 3.2风险分析内容包括: 1)可能的危害及危害事件序列 2)危害发生及其引起损害的概率 3)损害的严重度 3.3在产品设计开发初始阶段由于对产品设计细节了解较少,采用PHA(初步危害分析)技术对产品进行危害、危害处境及可能导致的损害进行分析。 3.4在设计开发成熟阶段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及失效模式、效应和危害分析(FMECA)对

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核1-4次完整答案(DOC)

风险管理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为(C)。 A.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C.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B.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D.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2.(A)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C)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A.回避策略 B.抑制策略 C.转移策略 D.补偿策略 4.下列各种风险管理策略中,采用(A)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最为直接、有效? A.风险分散 B.风险对冲 C.风险转移 D.风险补偿 5.依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的贷款为(C)。 A.关注类贷款 B.次级类贷款 C.可疑类贷款 D.损失类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ABC)。 A.国家金融风险 B.金融机构风险 C.居民金融风险

2.金融风险的特征是(ABCD)。 A.隐蔽性 C.加速性 D.企业金融风险B.扩散性D.可控性 3.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的(AC),从而导致呆坏帐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A.逆向选择 B.收入下降 C.道德风险 D.逆向撤资 4.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ABCD)。 A.保证各种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稳健安全 B.保证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贯彻执行 C.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和较高效率 D.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5.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可以根据市场效率的高低将资本市场分为(BCD)。 A.无效市场 B.弱有效市场 C.强有效市场 D.中度有效市场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明理由) 1.风险就是指损失的大小。 错误理由:风险是指产生损失后果的不确定性(×) 2.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价格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错误理由:主要表现出金融的自由化、金融行为的证券化和金融的一体化特征 3.风险分散只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正确依据:风险分散只能降低非系统风险; 风险转移可以转移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 风险对冲不仅对冲非系统风险也可以对冲系统风险; 风险规避就直接避免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风险管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风险管理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多数纯粹风险属于( ) A.经济风险 B.静态风险 C.特定风险 D.财产风险 2.以下属于投机风险的是( ) A.交通事故 B.买卖股票 C.地震 D.火灾 3.保险属于( ) A.避免风险 B.自留风险 C.中和风险 D.转移风险 4. 安装避雷针属于( ) A.损失抑制 B.损失预防 C.风险避免 D.风险转移 5.医生在手术前要求病人家属签字的行为属于( ) A.风险避免 B.风险隔离 C.风险转移 D.风险自留 6.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创立者是( ) A.哈顿 B.海因里希 C.加拉格尔 D.马歇尔 7.在风险事故发生前达成的借贷协议属于( ) A.内部借款 B.特别贷款 C.应急贷款 D.抵押借款 8.营业中断损失属于( ) A.直接损失 B.间接损失 C.责任损失 D.额外费用损失 9.当保险方与被保险方对合同的理解不一致时,对合同的解释应有利于( ) A.保险方 B.第三方 C.被保险方 D.具体情况具体确定 10.关于团体保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险金额无上限 B.增加了逆选择 C.对团体的性质有要求 D.不能免体检 11.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处理 D.风险管理决策 12.选择保险人时,以下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费率高低 B.规模大小 C.偿付能力 D.折扣多少 13.以下属于特定风险的是() A.战争 B.通货膨胀 C.自然灾害 D.偷窃 14.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单一风险单位因单一事故所致的最大损失称为() A.最大可能损失 B.最大预期损失 C.损失期望值 D.年度最大可能损失 15.企业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组织是()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得产生始于商业银行得诞生。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得认识与管理却与其年龄极不相称。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得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得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与声誉风险。它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称为商业银行面临得三大主要风险。我国目前采用得也就是这一定义。?1、操作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银行业不断有大案曝光,均给商业银行造成了严重得损失。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相比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外部欺诈方面,我国操作风险高发得就是人员风险。违规操作、内外勾结导致得操作风险在国内更多.国内操作风险得另一个“多发地带”就是IT系统,由于银行对信息技术得依存度已相当高,一旦IT系统出现问题,商业银行可能面临业务瘫痪得局面,国内很多银行在过去得几年中都曾出现过业务系统故障,在影响业务运行得同时,也损害了银行声誉。我们不得不承认,操作风险已成为直接威胁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得重大风险.?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得现状 对操作风险来说,尽管这一概念得提出已有很长得历史,但把操作风险作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进行风险管控得时间并不长。由于对操作风险得认知比较晚,因此,国际银行业

在操作风险方面得研究远不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那样深入,各国对操作风险得概念定义也不统一,对于操作风险得管理实践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将操作风险作为独立得风险进行专门管理仅短短几年得时间。目前,尽管操作风险为银行业普遍认知,但它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操作风险得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业界对于操作风险得定义、衡量标准、计量技术等尚未达成共识,没有可以公开获取得数据库、缺乏成熟得控制技术与相应软件。从操作风险得计量方法瞧,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与高级计量法。不同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得量化工作比较困难,如高级计量法非常复杂,对银行得要求很高,其中最主要得就是需要非常详细得数据储备,国际上采用得并不多。国内大多数银行采用得就是标准法,即按照银行得产品线,分别计算出每个产品线上发生操作风险得概率。这些都导致操作风险管理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3、加强操作风险研究,探索适合国情得操作风险管理模式 操作风险与生俱来得内生性、具体性、模糊性、多样性与不对称性等特征表明,操作风险与具体得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得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频率最高、损失程度最大得操作风险事件类型就是内部欺诈,其根源在于我国银行业

金融风险管理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系统性金融风险 2.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3.正确。心理学中的“乐队车效应”是指在游行中开在前面,载着乐队演奏音乐的汽车,由于音乐使人情绪激昂,就影响着人们跟着参加游行。在股市中表现为,当经济繁荣推动股价上升时,幼稚的投资者开始拥向价格处于高位的股票,促使市场行情飙升。 4.错误。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而风险是一个二维概念,它表示了损失的大小和损失发生概率的大小。 5.A(本题目有错别字,内存,应改为内在) 6.A 7.略。提示:金融风险的定义。 8.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汇率的变动不以任何金融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普遍性:每一个具体行业、每一种金融工具、每一个经营机构和每一次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风险、扩张性:美国次贷危机将整个世界拖入金融海啸、多样性与可变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影响风险的因素变得多而复杂、可管理性:运用恰当手段可套期保值达到避险的目的;金融风险的当代特征:高传染性:由于金融的高度自由化和一体化,美国次贷危机成为引发欧债危机的导火线、“零”距离化: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相继倒下、强破坏性:由于金融深化,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以及2009年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截至2012年仍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9.按照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金融衍生品价格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或操作风险;政策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其他形态的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环境风险、关联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主体划分:金融机构风险;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产生根源划分:客观金融风险;主观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 10.金融风险的效应可以划分为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

风险管理周报样表

风险管控周报(2012.4.1-4.8) 实施阶段 描述 车站主体围护桩120米施工,车站北侧、东段边坡最高处达7米。 风险源识 别1、吊装作业 2、临时用电 3、边坡加固 4、深基坑开挖 风险管控措施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的措施: 1、加强吊装作业人员安全意思培训。 2、安排专职电工随时检查用电设施。 3、挂网、打锚杆喷射混凝土进行加固,同时做围挡,防止人员坠落。 4、基坑开挖中,禁止闲杂人员靠近,安放警示标牌。 监理人员监管措施(工作内容、时间、负责人员) 1、检查吊装设备是否合乎规范要求,检查吊装作业人员操作是否规范。 2、检查临时用电、用火是否符合规范。 3、安排专职监理定时巡视检查工地。 4、检查高边坡及周边情况 风险管控落实情况及需改进工作描述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及问题分析: 1、每周开专题安全会。 2、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定时巡检工地。 3、专职电工定时巡检临时用电、电力设施安全 4、对已浇筑的灌注桩采用复合板遮挡,并放置警示标牌。 监理人员监管工作实施情况及问题分析: 1、定时巡检工地,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2、检查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定时巡检用电、用火安全情况。 3、安排监理员对深基坑开挖、浇筑进行全程旁站。 4、定时检查高边坡及周边情况。 下周风险源初步分析描述1、吊装作业 2、临时用电、用火施工作业 3、深基坑开挖 总监代表总监签字 编制说明:1、本周报风险源识别可参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参见附件一、二)进行细化,监理项目部针对危险源清单编制监理管控措施,并按周进行落实,对本周内未完成事宜将作为下周管控重点。 2、文件可加页。

某银行风险管理报告(DOC)

某银行风险管理报告 一、近年来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 (3)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 (3) 2、改善审计监督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5) 3、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6) 二、风险管理体系 (9) 1、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 (9)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10) 3、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11) 4、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委员会 (11) (1)行长 (11) (2)管理层下设专门委员会 (12) 5、其他 (13) (1)总行风险管理板块 (13) (2)审计部 (15) (3)监察室及保卫部 (16) (4)业务条线风险管理 (16) (5)分行风险管理架构 (17) 三、主要风险管理 (19) 1、信贷风险管理 (19) (1)信贷政策及指引 (20) (2)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 (20) 2、市场风险管理 (33) (1)利率风险管理 (34)

(2)汇率风险管理 (35) 3、流动性风险管理 (35) 4、操作风险管理 (37) (1)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 (37) (2)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38) (3)本行的流程银行建设,强化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39) 5、合规风险管理 (39)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41) 1、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 (41) 2、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先进风险文化 (42) 3、大力推广内部评级法,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42) 4、进一步落实、推进、完善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 (42) 5、明确管理思路,切实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 (42) 6、进一步强化对会计领域的操作风险管理 (43) 7、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和创新资产保全工作 (43) 8、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 (43) 9、推进流程银行建设 (43) 10、重视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44) 本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有效的内部控制持续改善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全行在合理的风险水平下安全、稳健经营。

【实用资料】金融风险管理作业1完整答案.pdf

金融风险管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为(C)。 A.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B.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C.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D.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2.(A)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C)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A.回避策略 B.抑制策略 C.转移策略 D.补偿策略 4.下列各种风险管理策略中,采用(A)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最为直接、有效? A.风险分散 B.风险对冲 C.风险转移 D.风险补偿 5.依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的贷款为(C)。 A.关注类贷款 B.次级类贷款 C.可疑类贷款 D.损失类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ABC)。 A.国家金融风险 B.金融机构风险 C.居民金融风险 D.企业金融风险 2.金融风险的特征是(ABCD)。 A.隐蔽性 B.扩散性 C.加速性 D.可控性 3.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的(AC),从而导致呆坏帐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A.逆向选择 B.收入下降 C.道德风险 D.逆向撤资 4.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ABCD)。 A.保证各种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稳健安全 B.保证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贯彻执行 C.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和较高效率 D.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5.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可以根据市场效率的高低将资本市场分为(BCD)。 A.无效市场 B.弱有效市场 C.强有效市场 D.中度有效市场

金融风险管理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_D_____就是指管理者通过承担各种性质不同得风险,利用它们之间得相关程度来取得最优风险组合,使加总后得总体风险水平最低. A、回避策略B、转移策略 C、抑制策略D、分散策略” 2、“流动性比率就是流动性资产与_______之间得商。 A、流动性资本B、流动性负债 C、流动性权益 D、流动性存款" 3、“资本乘数等于_____除以总资本后所获得得数值 A、总负债B、总权益 C、总存款 D、总资产” 4、“狭义得信用风险就是指银行信用风险,也就就是由于______主观违约或客观上还款出现困难,而给放款银行带来本息损失得风险。 A、放款人 B、借款人 C、银行D、经纪人” 5、“_______理论认为,银行不仅可以通过增加资产与改善资产结构来降低流动性风险,而且可以通过向外借钱提供流动性,只要银行得借款市场广大,它得流动性就有一定保证。 A、负债管理 B、资产管理 C、资产负债管理D、商业性贷款" 6、“所谓得“存贷款比例"就是指___________。 A、贷款/存款 B、存款/贷款 C、存款/(存款+贷款) D、贷款/(存款+贷款) 7、“当银行得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市场利率得上升会_______银行利润;反之,则会减少银行利润.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银行得持续期缺口公式就是______________。( A ) A.B、C、D、 9、“________,又称为会计风险,就是指对财务报表会计处理,将功能货币转为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账面损失得可能性。 A、交易风险 B、折算风险 C、汇率风险 D、经济风险” 10、“为了解决一笔贷款从贷前调查到贷后检查完全由一个信贷员负责而导致得决策失误或以权谋私问题,我国银行都开始实行了________制度,以降低信贷风险。 A、五级分类 B、理事会 C、公司治理 D、审贷分离” 11、证券承销得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在证券承销完成之后,证券得__________不按时向证券公司支付承销费用,给证券公司带来相应得损失。 A、管理人B、受托人C、代理人D、发行人 12、“________就是以追求长期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得互助基金。为了达到这个目得,它主要投资于未来具有潜在高速增长前景公司得股票.

风险管理作业及答案

作业一: 1、在金融实践中,泰勒级数仅可以对单一资产价值变化进行近似(估计),不能对组合资产价值在风险因素变化时进行近似(估计)。( X ) 2、就风险观点来审视“五十步笑百步”和俄罗斯轮盘赌中就只有不利的偏离。( V ) 3、企业由于某种产品存在的风险而决定不生产该产品;由于医疗事故频繁的索赔导致在这些领域中的从业者匮乏,或有些人干脆选择放弃自己的从业志向。我们称这种风险管理方法为风险避免。( V ) 4、控制损失的途径有:一是改变损失频率;二是改变损失程度。(V ) 5、改变风险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对损失的改变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其二是不改变损失(保持损失不变)而直接改变风险。( V ) 6、人们基本上都是自动地购买汽车保险或房产保险。这些自动购买保险的行为并不完全是自觉的,而是对风险的本能反应。( X ) 7、风险是一个事前概念,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V ) 8、Fama在1976年对分析单位组合的风险与风险单位数量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实证工作表明,当风险单位数量达到10~15时,风险的分散性即比较理想。( V )9、监管资本是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要求,其计算方法由各商业银行自行确定。( X )10、经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收益率时剔除了风险因素。( X ) 11、经济资本能够用于弥补银行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X )非

预期 12、风险的非保险财务安排的方法并不试图改变风险,而是自风险导致的损失发生时,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拿来补偿损失,使企业能够尽快恢复生产。( V )13、不确定结果的标准差通常用来刻画其不确定程度,标准差越大表明不确定性越大,即出现较大收益或损失的机会增大。( V ) 14、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消除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X ) 15、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值(期望值、数学期望)是一种对随机变量比较恰当的度量方法。但是,均值不是随机变量度量的惟一方式。而且在有些时候,特别是在一些离散情况下,用均值来描述一个随机变量并不恰当。此时,可能用中位数或模数来度量随机变量更合理。( V ) 风险转移:是指银行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某种交易活动,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从而避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风险管理:是以最小的代价降低纯粹风险的一系列程序。 基本风险:是指其损害波及社会的风险。基本风险的起因及影响都不与特定的人有关,至少是个人所不能阻止的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即造成损害可能性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 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 投机风险:是指既可能造成损害,也可能产生收益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3

作业风险管理报表

作業風險管理報表 作業風險存在於機構中任何角落,其控管實為部門管理階層之主要職責。基於瞭解並協助降低風險、確認效率,以及專注於降低風險活動之目的,隨著作業風險小組日益發展,風險資訊的彙總與傳達已成為其重要執掌項目。有關作業風險管理,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內容提到: Principle3: Information flows within the banking organization play a key role i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n effective operational risk framework. Communication flows within the bank should establish a consistent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culture across the bank. Reporting flows should enable senior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onal risk and also enabl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oversee senior management performance. 一些有關作業風險的獨特要素,使得機構整體風險之傳達更加複雜。 不同於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作業風險需要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的組合資訊,以協助資深管理階層瞭解風險概況暨專注於相關決策。 ●資訊來自於組織內的任何人,且實際地影響組織內每一個人。 ●不同於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其使用者眾多,包括專門委員、專家, 以及職員。 ●不同類型的股東需要不同的資訊。業務經理(Business manager)熱衷於 確切的資料與行動,諸如實際損失事件、風險衡量,以及自我評估的 特定調查結果。執行經營階層(Executive management)眼光較為廣泛, 需要更多樣化的資訊,以專注於主要議題與應採取行動。 任何管理資訊軟體應符合特定準則: ●應能以圖表表示並容易閱讀。雖然圖表有助於掌握重點,其背後分析 與建議卻是更加重要。 ●資訊傳達的方式應專注於最重要的議題。 ●資訊明細程度應依使用者量身訂做。明細資訊應限於資訊產生者與使 用者,或做為補充附錄。 ●資訊應該及時與精確。 ●一些分析工具(如六個準差)可以做為作業風險管理與經營程序/如品 質管理(process mapping/quality)間的連結,兩者應該具有一致的衡量 方法,在經營上發展出共同的語言,以避免在分析及報告的工作上重 覆性。 管理報表程序彙整如圖一。業務部門執行自我評估、蒐集案例資料,以及衡量暨分析風險動因與指標。此即良善業務管理,且其履行應與任何公司風險管理功能獨立實施。畢竟,業務部門應對其本身風險與相關降低風險措施負責。

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报告 文件编号:S/FX-C30-02-2012 A/0 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XXXXXXXXXX 带针编写: 审核: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概述 1.1 产品介绍 1.2 风险管理的范围 第2章风险分析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第3章风险评价准则 3.1 损害严重度的估计准则 3.2 危害发生概率的估计准则 3.3 风险评价准则 4 第4章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 第5章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及其危害分析 第6章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第7章综合剩余风险的评价 第8章上市后信息

第1章概述 1.1 产品介绍 1.1.1 产品描述(包括规格型号、组件描述) 本公司生产的“义鑫”牌“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以下简称“XXX”)属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的第Ⅲ类医疗器械。 XXX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在未破坏产品初包装的条件下,灭菌后的XXX使用有效期为三年。 XXX主要由注射针、外套、卡环、活塞、芯杆、按手、针帽等部分组成(见图1)。标尺只有两个标记,零刻度线和公称容量刻度线(即总容量刻度线)。 自毁型固定剂量XXX示意图 1─针帽/端帽;2─注射针;3─零刻度线;4─外套;5─卡环;6─公称容量刻度线;7─活塞;8─基准线;9─外套卷边;10─芯杆;11─按手;12─端部(若有)XXX按公称容量分可以分为0.1 mL、0.3 mL、0.5mL和1mL。 1.1.2 产品预期用途 在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人体注射,是一种在抽吸液体疫苗或在注入液体疫苗后立即注射用的手动注射器,并且在达到预定的注射剂量后自动失效,从而确保此类注射器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而造成的交叉感染。 1.1.3产品使用方法 撕开单包装,取下注射针保护套即可使用。 XXX吸取剂量时,一次性抽够预定剂量,排除管内空气。本产品与医疗临床上所使用的常规注射器使用方法基本相同,无需专门的培训,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即可。 1.2 风险管理的范围 1.2.1 覆盖的产品范围及其附件范围 1) 主要组成范围有:外套、芯杆、卡环、活塞、针座、针管、针帽 2) XXX有说明书、合格证、质量追踪卡。 1.2.2 风险管理的医疗器械寿命周期阶段范围 1)产品实现阶段:包括设计开发、采购、制造、包装、灭菌。 2)交付过程:包括运输和贮存,本产品无安装过程。 3)交付后阶段:包括使用过程,本产品无维修保养过程。 4)报废(失效)后的处理。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重要名词 答案略 二、单项选择 1-5 C B D A A 6-10 C A C C C 11-15 D A B D A 16-20 B C D D D 21-25 B B B B 三、多项选择 1. BCD 2. ACDE 3. ADE 4. ABCDE 5. ABDE 6. BCDE 7. AD 8. ABCE 9. ABCDE 10. ACDE 11. ACE 12. ABCDE 13. ACDE 14. AB 15.ABC 16. ACE 17. ABC 18.ABCDE 四、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五、简答题 答案略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重要名词 答案略 二、单项选择 1-5 A C C AD 6-10 C B D D B 11-15 A A C C D 16-18 A D A 三、多项选择 1. A B C D 2. A B C DE 3. ABCDE 4. ABCD 5. ABCDE 6. ABCDE 7. ABCD 8. ADE 9. ACDE 10. ACE 四、判断题 1-5 ×√××× 6-8 ×√× 五、简答题 答案略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重要名词 答案略 二、单项选择 1-5 ACBBB 6-10 ADBCD 11-15 DBBAC 16-21 DDABAB 三、多项选择 1. ABCE 2. AD 3. BCDE 4. BDE 5. BE 6. CD 7. BCDE 8. ABCDE 9. BDE 10. ABDE

CC 继续教育风险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_风险管理概述1: 下列标准中不属于风险管理标准的是(): AS/NZS 4260 ISO 31000:2009 ISO 31010:2009 ISO Guide 73:2009 2: 我国的GB/T24353-2009与ISO的哪一个标准相接近()? ISO 31000:2009 ISO DIS 31000 ISO 31010:2009 ISO FDIS 31000 3: 我国的GB/T23694-2009与ISO的哪一个标准相接近()? ISO Guide 73:2009 ISO 31000:2009 ISO Guide 73:2004 ISO 31010:2009 4: 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很多益处,但下列提法中不妥的是() 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达成组织设定的经营目标 提高利益相关者的信心和信任 为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45 50 55 10 : ISO 31000:2009在引言中说:实施并保持与本国际标准相一致的风险管理可以使组织能够获得()项帮助。这也是组织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所在。 11 15 16 17 第2章_术语和定义 1: ISO Guide 73:2009中把术语分为三类,下列哪一个描述是不正确的()与风险相关的术语 与风险管理相关的术语 与风险评估相关的术语 与风险管理过程相关的术语 2: 下列名词不属于风险管理术语的是(): 概率 风险值 风险感知 建立环境 3: 风险感知就是()

风险评价 风险应对 8: 下列关于“风险管理过程”描述最准确的是()。 风险管理过程由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监测与评审等子过程构成 风险管理过程由建立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监测与评审等子过程构成 风险管理过程由沟通与咨询、建立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监测与评审等子过程构成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独立于组织的其他过程 9: 风险管理计划可以应用到():I、特点产品;II、特定项目;III、特定过程;IV、组织的一部分II、IV I、II、IV II、III、IV 以上全是 10 对“风险”术语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风险的大小就是可能性与影响后果的乘积 风险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正面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 风险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第3章_风险管理原则1: ISO31000标准提出了()项风险管理原则 八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C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度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报告 XXXX年XX月

XXXX年度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报告 一、风险控制效果评审范围及目的 我公司一年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目的。 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 公司成立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 靠依据。 三、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 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安全目标。具体如下:

(一)夯实基础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查出公司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存在的不足,排出整改进度表,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整改,完善各类检查表、完善各种记录台帐、完善危险作业票证、修订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在规范各种制度、票证、台帐记录的同时,加强监督执行力度,逐步使各级组织和人员把执行规范标准变为一种习惯,并将风险管理日常化,在每项作业前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过程监控。 1、以生产现场为重点,加强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公司以生产现场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现场人、物、环境的管理,认真落实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关联性作业协调指挥,规范信息沟通联络、跨区域作业监护制度。危险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作业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作业过程中若有变更,必须履行变更手续。严格生产现场动火作业、可燃气体管道设备检修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审批,并随时进行复查,保证危险作业安全可控。为了确保检修作业安全,加强各车间与检修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跨区域作业证的基础上,还必须执行检修作业条件确认和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项目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具备检修条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报告程序,明确操作风险报告路线及各部门和岗位报告职责,防范、降低和处臵经营过程中各类操作风险,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和?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制度对涉及的重要概念定义如下: ( 一 操作风险。本制度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一致,即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二)操作风险损失。操作风险损失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事件。操作风险事件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操作风险损失的、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有关的事件。根据是否造成损失, 操作风险事件可以分为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操作风险非损失事件。其中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是指已经产生损失或根据合理估计有可能会有损失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操作风险非损失事件是指没有产生损失并且根据合理估计也不太可能会发生实际损失的操作风险事件。

(四)操作风险报告。操作风险报告指各报告单位根据规定的要求、时间和程序,对操作风险事件和操作风险整体状态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的书面文件,包括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和操作风险综合报告。

(五)报告单位。报告单位指根据本制度规定有义务进行操作风险报告的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 (六)业务管理部门。指各项产品或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第 三条操作风险报告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操作风险状况,严禁隐瞒、歪曲风险事实。(二)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分析和报告操作风险状况,确保报告的时效性。(三)全面性原则:要全面反映所辖范围内各类操作风险事件,对风险成因、现状、影响等要进行综合分析。 (四)有效性原则:操作风险提出的应对措施要务求实效,切实可行。(五)保密性原则:严禁将操作风险事件及处理情况透露给行外人员或与此项工作无关的人员。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 (一)负责审议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 (二)负责审批高级管理层报告的特别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处臵方案;(三)负责审议操作风险报告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第 五条总行高级管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