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历来就是语言学家研究的话题之一。不同阶段,在不同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方法。近年来随着认知隐喻学理论形成和不断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一样,应作为外语学习重点,它对语言能力的掌握及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关于隐喻能力研究蓬勃发展,成果层出不穷。其研究内容大多数从英语教学角度探讨发展隐喻能力来推进教学改革的问题[1],教师在基础课,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隐喻能力[2],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及设计评价体系应体现培养隐喻能力的要求[3],二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对外语教师新要求[4],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及学习者认知规律探讨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如何主动积极培养自身隐喻思维能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使整个英语教与学达到较为理想效果。

1认知隐喻论简介

把隐喻研究突破传统修辞学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5]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存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他们对隐喻的定义为:隐喻本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他们认为隐喻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构成,即以一个比较熟悉易理解的源域向一个不被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它是人类将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活动”[6]。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是通过大量的生活语料来说明隐喻普遍存在性。人们日常生活的隐喻性表达其基础为概念隐喻,即约定俗成的常规隐喻,是人类历史长期演变的认知结果,也是我们概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这三种隐喻共同特点就是以人们生活经历为基础,用一种熟知的领域经验去构建和理解另一个未知的抽象的领域知识,渗透了人们的思想,认知角度及世界观、人生观,广阔生活背景知识。形成隐喻思维习惯,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2隐喻能力

“隐喻能力”这一概念由丹尼斯提出,“学好一种语言的关键是要达到概念流利即要发展将语言的词、句子等表层结构和底层概念匹配起来的能力”[7],利托莫对“隐喻能力”提出了

四个方面,“使用隐喻的创造性,理解隐喻的熟练度,理解新隐喻的能力,理解隐喻的速度”[8]。对于隐喻能力的重要性,国内学者王寅指出“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由隐喻的性质所决定的。隐喻能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的理解、学的隐喻。而且还包括创造性的使用隐喻能力;更高目标还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9]。这也正是他提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原因所在。胡壮麟也认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0]。可见培养隐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英语学习中学习者有意识的培养隐喻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理解创造隐喻而且可以形成目的语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下面就英语学习者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提高隐喻能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讨论:

2.1提高隐喻意识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生活语言事实研究为基础指出隐喻无处不在,那么英语学习者应在学习中及生活中提高隐喻意识。龚玉苗认为,“隐喻意识指学习者对隐喻形式及功能的察觉程度和敏感程度”[11]。笔者认为,隐喻意识即学习者有意识形成隐喻思维的习惯。从隐喻形式上认识到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一种具有想象力的推理,在我们理解现实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存在我们的思维,概念语言中,对于我们理解经验,建构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解释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9]。在学习词汇、句子等基础知识时,利用隐喻机制掌握一词多义;学习语篇时,分析其内在隐喻连贯机制,同时要注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无论是电影还是广告都渗透人们隐喻思维能力的智慧;就其形成机制而言,认识到其背后认知文化及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就其功能而言,隐喻是人类长期认知体验结果,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在无形中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是学习英语极其有力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并深刻理解形成这种思维文化根源,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2课内学习中培养隐喻能力

很多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各方面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作为英语学习者,除了教师有意识指导外,作为学习主体者在培养听说读写语言能力时要积极主动地形成隐喻思维习惯,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收稿日期:2011-05-05修回日期:2011-06-25

作者简介:裴晓科,女,河北武安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裴晓科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同时隐喻的使用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标志。该文以认知隐喻论为基础,探讨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指出英语学习者应利用隐喻认知功能,以隐喻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各方面培养自身隐喻能力真正学好一门外语。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英语学习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1)10-0347-02

347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语言学研究

2011年10月

1)听说读写能力基础词汇学习中

语言如果是一座大厦,语法是其结构,词汇则为砖石,大厦要又高又稳首先要有足够砖石。因此拥有大量词汇对掌握一门外语重要性则不言而喻。面对英语庞大的词汇量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基本范畴词汇基础之上,要积极主动地运用隐喻思维对其多义性延伸机制理解加强训练,通过联想、想象、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掌握一词多义,深刻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条件下其隐喻性关联,从而减少惯用法所造成的困难,不仅为阅读写作翻译打下基础,而且极大地提高隐喻能力。

2)听说读写能力关键阅读写作中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笔者认为都是对语篇整体布局的把握。词义、短语的发展离不开隐喻的的发展,而隐喻对语篇连贯则起到隐性衔接作用。“由于隐喻具有表象性、情意性加之内容的丰富性与解读自由性,因此,隐喻思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思维的精髓和地道的语言形式”[2],“隐喻把语篇编成一个个有活力的有机整体,并使之有一个整体性的内核,构成语篇之内所有要素的约束力量,贯穿于语篇进展的始终起到提纲挈领,统规形式的功能”[12]。因此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有意识地通过文中本体喻体的互动挖掘文章背后丰富含义,进而正确理解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观点。“在写作中,应大胆展开想象力,尝试着在表达中心概念时,先确定一个中心隐喻,其余词汇都围绕这个中心隐喻来展开,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隐喻语义场,形成一个语义链,从而使各个喻体之间具有关联性,最终产生语篇整体上衔接性”[13]。其实这也可以推理在阅读中,很多文章富含丰富主题意义,也是通过隐喻性语言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外语学习者不妨在阅读写作中有意识培养这方面训练提高隐喻能力。

2.3课外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培养隐喻能力

1)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著作及诗歌

文学作品表达着不同的主题,诸如情感、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展现了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生活等整个时代背景。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一种语言也就是熟悉融入它的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则是融入其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需说明一点是不仅读外国作品及外国诗歌也要多读我们母语著作,“一些认知科学家研究证明,汉语属于形象思维这对隐喻思维习惯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学习外语时,我们应利用现有的较为发达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母语隐喻认知机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外语习得中来,以达到促进外语中隐喻认知机制形成的目的,这是培养隐喻可以借用的方法”[9],而且,“即便为了学好目的语文化,也应该首先具备足够的母语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学习目的语文化时有很好的理解力,才能在对比中深刻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内涵和两种文化差异所在”[14]。所以,通过英汉两语言对比理解形成差异机制何在,这对我们深入了解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不同也十分有意义,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目的语隐喻思维同时也加强学习者文学修养。

2)多看外国电影,欣赏外国歌曲

如果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的凝缩版,那电影则是其现实生活版,歌曲则是表达思想、情感等生活的乐符。欣赏外国电影,聆听外国歌曲也是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重要途径。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言语

思维及日常交际受文化约束,同时也受着不同文化模式相互碰撞与融合影响。隐喻性语言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人们世界观及现实经历,有助于学习者深刻了解目的语认知机制,那么电影及歌曲欣赏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透视其文化及思维途径,电影通过一个故事,一种社会现象,一段对话等则可以透视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及文化价值观等,如美剧《六人行》它是美国人日常普通生活写照,展现他们在情感,工作,利益与地位等方面的处事方式及人生态度,可以让学习者在他们的生活中欣赏真善美并比较与本国人民日常生活思想行为的差异所在,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歌曲一般虽仅仅几百个字,却折射出外国人对生活感受方式与思考角度,这都是通过隐喻性语言表达的,学习者可以挖掘这些隐喻性语言表达的背后深层含义进而透视目的语文化,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提高隐喻能力同时也加强听说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3结束语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青睐,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师能力要求之一。外语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更应提高隐喻意识在学习中形成隐喻思维习惯提高隐喻能力,从而更好理解创造隐喻,习得目的语思维方式,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参考文献:

[1]陈海燕.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教研,2008(30).

[2]鞠晶.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3]罗明江,孙娇夏.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

[4]熊锟.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London: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Danesim.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 -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neglected dimension [C]//Alatis,Jamese.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992:Language,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Washington,D: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3.

[8]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2).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2006(1).

[12]王松鹤,于广.语篇的形与神—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J].外语学刊,2009(6).

[13]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

[14]叶慧君.关于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48

第九讲高中英语翻译技巧与能力训练(上)[讲义]

高考英语翻译技巧与能力训练 高考英语中的翻译(中译英)题要求考生能应用所学过的语法和词汇来准确地表达思想,是一种要求相当高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把中文的句子译成通顺的、语法结构正确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句子,并能准确地传达中文句子中的每一个信息。该题型全面地考查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对学生的动词时态、语态、名词的单复数、冠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应用能力,还对学生的词组、句型、句子结构等进行了全面考查。翻译不仅在高考英语主观题中占不小的比例,而且翻译能力还直接影响考生在作文中的表现。 高考评分标准: 1.每题中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错误每两处扣一分;2.语法错误(包括时态错误)每处扣一分;3.译文没用所给的单词扣一分。 如何才能提高中译英水准,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呢?考生除了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外,关键还在于学会总结规律,找准中译英的切入点。 一、分析句子结构、寻找合适的句型 中文必须仔细读,一定要看的就是题目给我们的关键字或关键的词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ey words。尤其是最后两句翻译句子,它们大都在句子结构上提高了难度。读什么?读出句子结构:对于简单句,辨别出主谓宾,分清定语、同位语和状语;对于并列句,记住两个语法意义上独立的分句,须由连词连接起来;对于复合句,须区分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状语从句。一般来说,中译英的句型可分为三大类:1.简单句;2.并列句;3.复合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非谓语动词及其他一些特殊结构。回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时,也不难发现试题中考了一些特殊句式。如:It句型(近几年考得较为频繁)、倒装句、with结构。 例1: 昨天我的电脑坏了。(wrong) 解析:本题考查:1)简单句There be结构;2)wrong的用法;3)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译句: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computer yesterday. 例2: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彼此埋怨,而是互相帮助。(not…but) 解析:本题考查:1)复合句: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2)not…but结构;3)“彼此埋怨”的英文翻译。 译句:When(we are)in difficulty/When we meet with difficulties/When we have difficulties ,what we need is not to blame each other but to help each other. 例3:我们能做什么来阻止这种疾病蔓延呢?(prevent) 分析:如果有学生没有读全中文原句的话,就很有可能看成是以前所做的“我们要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疾病的蔓延”,而译为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扣分,就太不应该了。 译句: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 例4:他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驾驶执照。(likely) 译句:He is likely to get the driving license with his own efforts. 分析:有些学生一看到有可能,就会想到自己比较熟悉的possible,想当然地翻译成It is possible that…的结构。其实,学生对likely这个key word的使用也是会的,完全能够使用be likely to do或It’s likely th at…的结构。 例5:上海近几年经历了许多变化,如今已成为世界闻名的经济中心。(go through) 分析:乍一看,学生很容易轻易下笔,Shanghai has gone through…,it has become…,这已成为很多学生的一个习惯,句子和句子中随便用逗号隔开,英语不像中文,必须要考虑到句子的结构,逗号也不能随意使用。而此句中,就要想到用并列句中的连接词and来连接两个成分。

论文:浅析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策略

论文:浅析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策略摘要:翻译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要全面提升英语翻译能力,需要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掌握熟练的翻译技巧。 关键字:英语翻译能力;提升;障碍;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除了文化因素外,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的展开叙述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及其相应的策略。 一、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 1.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误会 英语翻译就是汉语和英语相互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体现了跨文化现象。具体来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而这些层面的差异性往往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的误会。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信封的写法,在中国,习惯的书写顺序是国名,省、市、县、街道,最后才是收信人姓名。而在西方国家信封的书写顺序恰好相反。因此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注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 英语翻译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翻译者要正确地领悟原文的意思,其次要通过译文将原文确切的表达出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因此翻译者需要牢固地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翻译者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翻译者的词汇量太少,经常背了忘,而又不重视巩固复习,或者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此外,语法掌握也不扎实,对一些基本的句型模棱两可,不能正确理解更不会运用。 二、提升英语翻译能力的具体策略 1.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英语的学习中,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不仅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的学习获取英语文化知识。 首先,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知识。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词汇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词汇正确的拼写和准确的发音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恰当的运用词汇和组织词汇。因此,在背诵英语词汇意思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词汇产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了解习语、谚语和成语这一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感情色彩以及

(全英文论文)结构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分析《等待》的悲剧 2、(英语毕业论文)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3、(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开题报告+论文) 4、(英语毕业论文)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5、(英语毕业论文)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6、(英语毕业论文)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7、(英语毕业论文)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8、(英语毕业论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9、(英语毕业论文)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开题报告+论文) 10、(英语毕业论文)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浪漫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1、(英语毕业论文)《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12、(英语毕业论文)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13、(英语毕业论文)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 1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5、(英语毕业论文)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 16、(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7、(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18、(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19、(英语毕业论文)追寻荆棘的女人——浅析《荆棘鸟》中梅吉的形象 2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的叙事技巧

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翻译能力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5478520.html, 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翻译能力培养 作者:冯云菊岳元玉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7期 【摘要】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体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重视不够、对翻译在听、说、读、写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翻译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甚少的。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翻译能力,促进“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的和谐发展,是高校英语老师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本人认为可以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注重文化差异分析这几个方面对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 【关键词】翻译教学能力培养文化差异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1.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与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大量的英语翻译练习中学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语言知识,同时在大量的汉英互译练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能够熟练转换汉语与英语这两种思维。 同时,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生在听、说练习中可以借助翻译获得准确信息,通过翻译理解听到的内容,锻炼了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写作与阅读练习中,学生往往在无意识中对看到的英语进行了翻译。翻译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能否准确获得原文表达的信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对英语原文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无所适从,往往不能很好的抓住英文中体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英语翻译教学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更加准确的抓取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其一,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通过大量的翻译训练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在翻译过程中,能够透过原文中的句子以及词汇的含义理解特殊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其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翻译训练讲解可以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汉语与英语这两个语言在在文化内涵上的独特特征,在英语学习中有意识的积累与英汉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最终提高英语的掌握程度。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浅议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文档资料

浅议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很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学生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p广博的文化知识?p熟练的翻译技巧?p正确的翻译观念和严谨的翻译态度。因此,要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p掌握好汉语和英语的基础知识 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从根本上讲,这个过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深刻地理解原文;二是如何用译文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者要较好地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 从语言学角度讲,英语和汉语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形合和意合的区别。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即英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连接词来完成。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即汉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语义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成。例如“他今天没来,母亲住院了”(Hedidnotcometodaybecausehis mother was hospitalized),在这个例子中,汉语原文在表达因果关系时,没有使用任何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但是读者一看就能理解。然而,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必须加上连接词because,否则就会出现语法错误。二?p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翻译材料涉及面极广,学生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具体来说,文学性的翻译需要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科技翻译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样在翻译时才不会被句子的字面意义所迷惑。如“I decidedto sit at his feet”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决定坐在他的脚上”,但实际上,“sit at his feet”是一个习语,表示“拜他为师”。 三?p培养严谨的翻译态度 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复杂,词汇意义也复杂多变,在翻译中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尽量避免错误,避免粗枝大叶,望文生义。此外,学生在翻译时还应多关注细节,如单词的拼写?p标点符号?p小词等。例如,“中国政府”应该翻译成Chinese government还是the Chinese government这

英语翻译中的隐喻

一、科技英语中的隐喻 (一)隐喻 从词源角度看。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理查德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汉语分别将此称为“喻体”与“本体”。关于隐喻,Webster B New World Dictionary作了这样的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nt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这一解释简明扼要,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兰个不同的时期: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列20世纪30年代。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大约从20世纪3O年代到70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到了7O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有人将其称为“隐喻狂热”时代。与国外近几年的“隐喻热”相比,我国的隐喻研究就显得十分单薄。对隐喻的定义历来有广义和抉义之分,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莱考夫等人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宽泛的。他们把换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成隐喻。 (二)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创造一些新词或原有词语赋予新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隐喻化(metaphorization),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二是不少科技术语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展了它的含义。 l、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 大量科技术语是通过隐喻产生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科技领域,从而具有新的科技意义。以“head”为例。“Head”原本指代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字典中定义为“身体的一部分,包括眼、鼻、嘴和脑”;而在科技英语中,“head”指“磁盘的磁头”。对于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单词“head”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又如,“memo~”(记也是个常用词,用于计算机,根据其类似的功能。成了接受、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存储器”。 2)一个领域的术语,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例如.Information Highway 息高速公路),是把运输领域的概念形象地应用到信息领域。再如:“lay by”这个词最初用于航运,是指河流或运河的一段宽阔水域。船只可以在那里停泊。

论英语习语中的隐喻

一、引言 隐喻传统上属于文学和诗学研究的范畴,近年来随着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隐喻研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作为英语语言精华的习语,其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是英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思维方式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英语习语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意义往往是十分委婉而隐蔽的。因此,人们在学习习语时不能仅仅记住并模仿运用,还应该了解习语的深层结构,特别是英语习语中的隐喻意义,从而培养和提高创造性地使用英语习语的能力。 二、理论知识简介(一)关于隐喻的基本知识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三种主要理论。 “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发源于古典修辞学……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还分别开启了西方隐喻研究的浪漫主义与古 典主义传统。”[1]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两部著作 中提出了隐喻的定义,并论述了隐喻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的隐喻研究处于相对低潮,当时的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表达风格,失去了其哲学意义。16至 19世纪的隐喻研究在前一阶段积累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 步发展。研究者们以诗学领域的研究为突破口,为20世纪隐喻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上半叶隐喻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语言学上,20世纪下半叶的隐喻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语言学、诗学、认知哲学等各个领域都成绩斐然。其中布莱克发表的《隐喻》一文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从布莱克开始,隐喻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 注。” [2]西方隐喻研究史上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理论:比较论(comparative theory )、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 )和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y )。 比较论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基本模式为A 是B ,认为“隐喻可以看成缩短了的明喻”,[3]表达的意思为“A 在某些方面像B ”。替代论的基本模式也是A 是B ,但在这一模式中,一个陌生的词代替了自有的词,即表达的意思为A 是C 。对比较论的质疑导致了互动论的产生,这一理论是由布莱克在理查兹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布莱克认为“隐喻性的陈述并不是对形式上的明喻或其他本义陈述的替代,它有着 自己独特的作用和结果。” [4] (二)关于英语习语的基本知识 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精华所在。每一条习语似乎都有自己特定的形式,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使用禁忌,这就要求使用者正确把握其意义。 1.英语习语的定义 对于英语习语的定义,历来不同的学者都曾做过总结。有的学者强调习语构成词的数量;有的学者强调习语结构的固定性;还有的学者强调习语语义的单一性,但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说,“习语是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 是其构成词各意义的简单相加。” [5]2.英语习语的来源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和历史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表达方式,其来源涉及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的习语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这类习语是人们根据自身生活和工作经验总结而成的,反映了社会传统和习俗,如表示“死”的委婉表达“kick the bucket ”。据说旧时人在悬梁自尽时常先站在一个倒置的水桶(bucket )上,然后把 收稿日期66 作者简介李玲(),山东省临沂市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外语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论英语习语中的隐喻 李玲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隐喻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语言精华的英语习语也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因此, 研究习语中的隐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学习者了解英语习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习语;隐喻;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 (2008)-07-0110-02 2008年第7期(总第289期) 湘潮(下半月)2008年7月 :2008--:1982-:110

考研英语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考研英语: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在英语翻译备考中,许多人总想一步登天,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的孟老师在此着重强调,须知任何能力(包括英语翻译在内)的提升必定要经过反复练习的过程。当然,练习是有方法可循的,比如系统学习翻译的方法、原理、固定句式和译法、多学习比较优秀的译文等等。 要做好翻译其实并不是机械地在大量的词库句库中搜求配对,片面追求字面的精准,而是对信息的传达。这就要求译者不仅对源语言有准确的理解,并且对于目标语言也要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很多时候你能明白一整段的意思,却觉得不能自如组织成书面汉语,是因为其实你的汉语表达能力也不够。 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建议可以从经典作品的译本和各大电影字幕组的翻译作品中学习。前者的翻译作品比较严谨传神;后者则生动俏皮,富有时代气息。在学习这些资料时,并不是说某句英文只有资料里的一种翻译方法,以后碰到这句话就直接照搬照抄译文,资料只是辅助,要学习的是其中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不要太拘泥于所谓的翻译理论。语法和理论都是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更新的,比如当下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词汇,必须与时俱进。 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要彻底读懂文章想表达的思想,甚至尝试去体会原作者的想法,才能翻译出更贴切、更符合原文的译文。 所以,总结起来,你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语法学好,能正确理解句子; 第二,接受系统的翻译训练,学会翻译方法; 第三,就在提高汉语能力形成地道的表达 你可以一边学习方法和原理、多加练习,一边做语言功底上的积累,才谓标本兼治的“有效”;至于“快速”,其实是你有多勤奋的问题——假设可以使你熟能生巧、从量变达到质变的那个量是一定的。 现在的你达到那个阶段了呢??? 综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高分技巧,技巧就是牢固的知识点和强悍的答题思路,预祝所有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Study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and Its Effect on EFL Reading 2 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 3 广告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4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5 论美国精神在《阿甘正传》中的反映 6 “A Rose for Emily” 中 “Rose” 寓意的新解 7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8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9 从小说《德克拉》试论吸血鬼文化 10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11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12 浅谈数字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3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Kinesics in English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 14 Gothic Roma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Romance -- A Case Study of The Castle of Otranto 15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 16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17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18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19 废墟之鹰——《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形象之分析 20 英汉广告文化和翻译 21 论《儿子与情人》中 “花”的象征意义 22 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 23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24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 25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 26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27 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围城》中隐喻及其翻译研究 28 电影片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9 从目的论看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英语专业论文翻译教学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翻译教学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目前已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翻译是逻辑活动的产物,本文从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阐释了活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并进一步探讨翻译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 一、引言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一踏入校门便把考研作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而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也是持续增长。2011年研究生报考结束后,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2011年全国151万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增幅达7.9%。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客观上要求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英语专业教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翻译教师也不例外。 二、当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界一般有着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先入之见,虽然文秋芳等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先入之见,但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英语专业学生在

本科学习阶段思辨能力的提高上不及其他文科的学生,这足以说明本科阶段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各语种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998年出台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并指出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的任务之一便是“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新《大纲》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为贯彻和落实《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即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新《大纲》尤其强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提

试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1期 Jun2012 [摘要]论文探讨了隐喻能力的定义,提出可以通过掌握多义词学习、谚语和习语的理解、文化教学和语篇分析来提高隐喻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英语词汇学习。 [关键词]隐喻能力;词汇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145-02试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蒲婷艳 (华商学院,广东增城511300) 词汇是语言的信息载体,是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 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的英语词汇大概以500000个来计算,与此同时,大量的新词汇又被创造出来描述人们遇到的新事物、新经历。但是这种扩大不是任意的,是建立在人隐喻认知方式上的。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将认知隐喻理论引入英语词汇学习,从认知视角学习词汇,以培养隐喻能力,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一、隐喻能力的内涵 对于隐喻能力的内涵,国内外语教育研究者给出了的阐释。littlemore对隐喻能力作了详尽且合理的探讨,将之定义为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英语产生的独创能力、理解一个隐喻多层含义的能力、正确理解原创性隐喻的能力和轻松、准确、及时理解隐喻的能力。我国学者胡壮麟曾指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见,隐喻能力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学习者是否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标志。在以往的语言学习中,许多学习者没能意识到隐喻在思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合规律认识不足,简单认为这类现象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加以分析就推入到惯用法或固定搭配当中,死记硬背,导致背而不熟、记而不牢、用而不活。 二、隐喻能力的培养 隐喻是通过始源域的具体概念来认知目标域的抽象概念的一种映射。人类总是参照具体、较熟悉的始源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抽象的、不熟悉的目标域,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推理模式,并形成了概念认知的隐喻对应。有了概念隐喻及其通过映射形成的对应,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知、理解词汇。所以从理论上说,隐喻的认知功能对词汇记忆和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为词汇的隐喻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1.学习词义,培养隐喻能力意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中很多词汇的词义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经隐喻的催化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如“头”(head)本义是身体上部的头骨,包括了口、眼、耳、鼻和脑,可以引申为抽象意义的某个位置或地方的领导(the head of a state,the head of a government etc.),又被引申为物体的顶部或上端(the head of a pin,the head of a mountain),还可以用来表示空间概念(the head of Mississippi)。 这些引申意义是如何从一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所想表达的事物的认知域的呢?头的位置处于身体的上方,它是我们智力的起源,组织和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我们利用事物的相关性进行联想,“the head of Mississippi”可能指的是密西西比河在地理位置上最高那个点,如果我们在这个最高点切断了水源,其他的地区就会干旱然后消失。这与人体的头部和其他身体部分关系是一样的。当我们直立的时候,头是身体最高的部分,如果把头切断了,其余的身体部分也会随之死亡。由此我们可知,隐喻普遍存在于英语词汇中,除了一词多义外,英语词汇中各种构词法,如前缀、后缀、派生及合成等都具有一定的隐喻性。我们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以及抽象概念表达的隐喻性,不断地培养隐喻意识,进而生成外语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2.注重西方习语,培养隐喻能力 不同语言的习语提炼自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理解和正确使用习语都是很大的挑战。 表1英汉习语对比 众所周知,牛的胃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用牛饮来形容可以容纳很多水。但是西方国家却不这样认为,他们 145 ··

英文小说中隐喻的汉译

英文小说中隐喻的汉译 摘要:隐喻常常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情达意,是文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此,隐喻相应地在文学翻译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隐喻翻译效果的优劣对整部作品译文质量和艺术效果有着很大的直接影响。本论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理解隐喻,探索英文小说中隐喻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隐喻;英文小说;翻译方法 一、引言 在文学作品中,隐喻这种修辞手法表达出的语言比平铺直叙更有文学色彩和感染力,与此同时读者可以获取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隐喻性的语言往往成为作者传达情感、展现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隐喻相应地在文学翻译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隐喻翻译效果的优劣对整部作品译文质量和艺术效果有着很大的直接影响。对于文学作品的译者来说,能否在准确翻译原文的同时成功地传递出隐喻的含义,使读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喻意,也成为翻译作品传神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隐喻的定义和要素 (一)隐喻的定义 人们对隐喻的传统看法是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替代或者比较的方式,也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没有指明两个事物的共同点,而是用一个具有形象意义的词来直接称为。隐喻和明喻不同,它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所以又称暗喻。表达方法通常为:A是B。 (二)隐喻的要素 隐喻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是对喻体比喻的对象,喻体用来类比本体,基本上是人们所熟悉的人或物,喻义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性。想要充分的理解隐喻,需要明白本体与喻体的类似性是意义转换的前提,喻体的性质在阴雨中映射到本体上面。 三、英文小说中隐喻的翻译 纽马克 (Newmark) 指出:“隐喻的翻译展现了翻译家们各种选择方式,因此对隐喻的翻译是所有语言翻译的缩影,在对隐喻翻译的时候,译者可以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隐喻可否保留,(2)如何传达喻体形象(转换或放弃),(3)修辞手法的表现方式,(4)隐喻的含义应该清楚的表达。基于上述因素,在翻译隐喻的时候,译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直译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和人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具有相似性,所以不同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基于这些相似之处,人们往往会选择相同的相同的喻体。在这种情况下,直译可在例如一个好的翻译方法,即在翻译中,喻体形象和修辞意义以及隐喻方法都可以保留。例如:The ghostly winter silence had given way to the great spring murmur of wakening life. This murmur arose from all the land, fraught with the joy of living. 译文:那阴森可怖的严寒寂静让位于复苏万物的伟大春天的低语,这种低语来自整个大地,充满着生活的欢乐。在英文原文中,春天被比作人的“清醒”和“低语”。直译既保持了本体的形象和特征又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二)转换 有的时候汉语和英语之间虽然有共性,但是对隐喻直译会比较生硬,容易让读者迷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转换成明喻,使喻义更加清楚易懂。如: She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 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从事英文护理文献翻译的人,特别是初学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强自身基本素养 所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应该具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之外,译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关于英语水平,应注意打牢基础,扩大词汇量,广泛阅读,能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训练同时并进,较之单攻翻译能更快提高英语水平。在汉语修养方面,应加强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知识的研修,多阅读、多写作、多练习修改文章。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要努力精通本职业务,多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经常阅览国内、外护理专业期刊,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2、在翻译实践中锤炼

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要提高翻译能力,无异于想学游泳却又不下水一样。当然,实践也要讲究科学性。初学者若无行家的指点,是先找一些难度切合自己水平且有汉语译文的材料进行翻译练习。自己的译文写成后同人家的译文相对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准确,其次看看自己的表达是否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从中找到不足。随着水平的提高,可找些比较简单的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进行翻译,以后逐步过渡到英文护理文献的翻译。坚持循序渐进多翻译多投稿,定会硕果累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能坚持每天都多少搞点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大有长进。 3、向他人学习并勇于创新 初学翻译的同志一方面可多读些英汉对照类阅读材料或有汉语注释的英语读物;另一方面还可根据译文类杂志上提供的某篇译文的原文出处去查找到相应的原文,继而进行对照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学习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译表达等方面的长处,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如果是自己选材进行翻译,当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要虚心向他人求教。另外经常阅读一些有关翻译技巧的书籍,也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翻译过程中,既不能拘泥于别人提供的译文,也不能受囿于以往形成的条条框框。随着翻译能力的不

科技新闻英语中隐喻的应用特点

科技新闻英语中隐喻的应用特点 发表时间:2010-10-18T08:36:29.937Z 来源:《学园》2010年第7期上供稿作者:孙洪英[导读] 隐喻不仅存在于文学及日常语言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隐喻也被广泛应用于科技英语文本中。 孙洪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隐喻不仅存在于文学及日常语言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隐喻也被广泛应用于科技英语文本中。本文总结了 2009的 VOA慢速科技英语,探讨隐喻性语言在科技新闻中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科技新闻隐喻特点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7-0041-01 【Abstract】As EST is increasingly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metaphor not only occurs in literary language as well as in precise 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discourses. The author favors to choose VOA of 2009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metaphor in EST News. 【Key words】Technology News Metaphor Features 科技英语作为科技语言的一个分支,隐喻必然在其词汇和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词根据隐喻机制被创造出来,人类根据隐喻用其较为熟悉领域的经验来说明和解读较为陌生领域;另一方面,隐喻促使科技术语的词义和用法得以扩充和拓展。此外,新闻还要满足以下几点:(1)大众性。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的媒介,其语言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2)趣味性。不仅要求报道内容,而且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新词和临时生造的词可使文章更加活泼生动;(3)节俭性。它是精炼语言的重要手段。 一外形相似 White House officials also say Mr. Obama will go to Capitol Hill on Sunday to meet with Democratic lawmakers on efforts to advance health care reform.(Dec 9) 白宫实际就是美国政府,由其建筑的颜色而得名。 二位置相似 1.Competition to work at a top hospital can be fierce.(Jun 2) 2.One of the scientists says the past six years have shown the lowest Arctic sea ice cover ever measured.(Nov 26) 3.Unemployment is rising and will likely reach a historic peak of nearly 10 percent next year.(Sep 18) 4.H.I.V. is short for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he experts say estimates of new H.I.V. infections are down by about fifteen percent in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Desert. And, new infections have decreased almost twenty-five percent in East Asia.(Dec 8) “竞争是方向”、“权利是方向”以及“疾病是方向”,人们很容易理解高为优秀,高为竞争激烈,高为病情严重。 三结构相似 1.NTT DoCoMo is pouring billions of dollars into building a 3G empire that it hopes will eventually spread across the globe.(Sep 18) 2.Scarpetta said:“Part of the stimulus packages have been additional resources for labor markets and social policies.”(Sep 1 投资一个新的领域类似建立一个新的帝国,一系列的措施类似一个完整的包裹,这些人们熟悉的语言恰好满足了新闻的特点,大众性、趣味性。 四功能相似 1.The humble algae could lead be a revolutionary tool in the battle against climate change.(Sep 4) 2.OECD unemployment division chief Stephan Scarpetta says the number of jobless among the OECD’s 30 member countries is expected to climb even higher next year.(Sep 18) 3.Tornadoes form when winds blow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meet in the cloud and begin to turn in circles.(Jun 9) 4.Satellite images show an ice bridge that held a huge Antarctic ice shelf in place recently broke apart.(May 动物也有类似于人的身份;企业的成长类似人类的运动,如爬山;自然的现象类似人类日常动作或是一种事物。 五特性相似 1.Tornadoes can also destroy anything in their path.(Jun 9) 2.Australia is preparing to introduce technology that allows algae to capture half or more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emitted by a power station.(Sep 4) 3.As well as Australia, the pioneering algae technology is also being tes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Sep 4) 4. 根据某些事物本身特性,比如温室、先行者来解释科学现象或发现,易于被大众接受本文作者尝试采用隐喻作为教授科技英语语篇的手段,挖掘学生的隐喻智力,力图探索科技隐喻成果应用于教学。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其“实用性”即语言交流的工具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收听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和文献及科技新闻,提高阅读和翻译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信息”。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 J].现代外语, 1997(4) [2]Kuhn, Thomas, Samuel. Metaphor in Science. In A: Ortony(eds.). 1993 [3]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