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5, 4, 62-69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11820.html,/journal/cmp

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11820.html,/10.12677/cmp.2015.42007

Effect of Diagonal Hopping and

Nearest-Neighbor Coulomb Interaction in

Square Hubbard Clusters

Yongzheng Wu1, Cong Mei1, Yun Gao2, Zhongbing Huang1*

1Faculty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2Facult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Email: *huangzb@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11820.html,

Received: May 3rd, 2015; accepted: May 22nd, 2015; published: May 26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1182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the high-Tc cuprates, the nanoscale electronic stat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com-plex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ng mechanism. In this work, numerical exact diagonalizatio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agonal hopping t' and near-est-neighbor Coulomb interaction V on the electron pair binding energy, spin and charge gaps and corresponding crossover temperatures in the square Hubbard cluster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 extends the regime of U in which electron, spin and charge pairings are formed, and corresponding crossover temperature increased. On the contrary, V exhibits opposite effects com- pared to t'. When V approaches to the energy scale of effective attraction induced by U, electron pairing is completely destroyed.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 can help the formation of super-conducting state, while V will suppress the superconductivity.

Keywords

High-Tc Cuprates, Square Hubbard Cluster, Electron Pairing, Spin and Charge Pairing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

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吴永政1,梅聪1,高云2,黄忠兵1*

*通讯作者。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1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2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Email: *huangzb@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11820.html,

收稿日期:2015年5月3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15年5月26日

摘要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纳米尺度的电子态对理解这类材料的复杂物理特性和非常规超导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数值精确对角化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度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t'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 对电子对束缚能、自旋和电荷能隙及其对应跨越温度的物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角跃迁t'有效地扩展了电子配对、自旋和电荷配对的哈伯德U参数区间,升高了它们对应的跨越温度;与此相反,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显著地缩小了电子配对、自旋和电荷配对的哈伯德U参数区间,并降低了它们对应的跨越温度。当V与哈伯德U产生的有效电子吸引相互作用能量尺度相当时,在整个U值区间不能形成稳定的电子配对态。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t'有利于形成电子配对的超导态,而V将抑制超导态的形成。

关键词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四方哈伯德团簇,电子配对,自旋和电荷配对

1. 引言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属于典型的低维(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对其正常态性质和非常规超导机理的理解是当今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个难题。人们普遍认为该类材料的物理行为可以根据掺杂的莫特(Mott)绝缘体来加以描述。随着掺杂载流子性质(空穴或者电子)和浓度的变化,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存在电荷和自旋自由度的相互竞争、多种不同的长程和短程自旋关联、电荷有序、以及d波超导电性等复杂的相图。近年来,中子散射、角分辨光电子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呈现出纳米尺度的非均匀特性[1],包括条纹电荷序[2]、棋盘电荷序[3]、非公度电荷序[4]等。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澄清纳米尺度的电子态对于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物理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四方哈伯德团簇(图1实线围成的正方形)是构成CuO2平面(由图1所示点线连接而成)的基本结构单元,因而研究其自旋和电荷关联特征有助于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纳米尺度的电子态[5]。

A.N. Kocharian等人在考虑图1所示近邻电子跃迁t和在位哈伯德U的情况下,研究了四方哈伯德团簇的自旋-电荷分离、相分离、电子配对涨落、以及赝能隙等物理特性[6]-[11]。研究结果表明当平均电子数3

N=和4

N=的相N=且U小于临界值U c = 4.584 t时,电子趋于形成配对状态,并导致出现2

分离状态;而当U大于U c时,体系趋于形成自旋–电荷分离的莫特–哈伯德绝缘态。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仅证实关联电子系统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复杂的物理行为,而且成功地解释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观测到的重要实验现象。

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次近邻格点间电子跃迁t′(或者称为对角跃迁,如图1所示)对其磁性和d 波超导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前期关于二维哈伯德模型的量子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发现t′抑制了反铁磁自旋涨落[12]。此外,大量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对多电子体系的电荷和自旋关联、以及电子配对态等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Onari等人对二维扩展哈伯德模型的研究发现V将引起电荷涨落的增强,从而使得电子配对的对称性发生改变,而且在4

=时甚至导致电荷密度波的出现[13]。

V U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Figure 1. Square Hubbard clusters and

the connected CuO 2 plane

图 1. 四方哈伯德团簇及其连接而成

的CuO 2平面

为了进一步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纳米尺度上的物理特性,本文采用数值精确对角化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四方哈伯德团簇中t ′和V 对电子对束缚能、自旋和电荷能隙、及其对应跨越温度的物理影响。

2. 模型和物理量

我们研究的四方哈伯德团簇如图1中实线围成的正方形所示,其哈密顿量表达为:

()()??,,,....i j i j i j i i j i i j

j H t c c h c t

c c h c U n n V n n σσσσσ↑↓′=?+++++∑∑∑∑ (1)

这里,i j 和,j 分别代表近邻和次近邻的一对格点i 与j ,并约定每对只求和一次,也即描述从格点j 向格点i 的跃迁,i 向j 的跃迁用它的厄米共轭..h c 表示。t 和t ′分别表示近邻和次近邻跃迁积分,?i i i n c c σσσ=表示自旋为σ电子密度算符,U 和V 分别表示在位哈伯德与近邻库仑相互作用强度。本文中我们取近邻跃迁积分t 作为能量单位。

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自旋和电荷之间的相互竞争、多种竞争序、以及超导状态出现在靠近电子半填充的低掺杂区域,因而我们将集中分析当平均电子数3N =(对应于在4N =的半填充系统中加入一个空穴)时四方哈伯德团簇的物理特性。为了考察加入的空穴是否形成配对状态,我们定义如下的电子对束缚能:

()()()32,4,23,E T E T E T ?=+? (2)

式中(),E N T 表示平均电子数为N 温度为T 时系统的总能量。当电子对束缚能30?<时,加入的空穴易于形成配对状态,同时平均电子数3N =的体系趋于相分离为4N =(半填充)和2N =(加入两个空穴)的非均匀分布状态,相应于图1中不同的四方团簇具有不同的电子数。

定义有限温度下的化学势如下[6]:

()()()1,;,;T E M M T E M M T μ+′′=+? (3)

()

()(),;1,;T E M M T E M M T μ?′′=?? (4) 式中(),;E M M T ′表示上下电子分别 为M 和M ′时的系统总能量,()T μ+和()T μ?代表体系电子数为

N M M ′=+时,增加或者减少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对于我们研究的情况,1M =,2M ′=,

3N =。注意公式(1)采用的是巨正则系综、而公式(3)和(4)采用的是正则系综。根据上述两个化学势,电荷能隙可以表示为[6]: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c T T μμ+??=? (5)

与电荷能隙相类似,在一定温度下,我们定义自旋能隙为两种不同自旋位形的能量差[6]:

()(),,,,s E N S T E N S T ′?=? (6)

这里,3N =,S 和S ′分别对应于体系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和第一激发态的总自旋值。

3. 计算结果和讨论分析

我们首先考察对角跃迁t'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 对电子配对的影响。由图2(a)可以看出3?为负值对应的最大U c 随着t ′的增加逐渐向右移动,导致电子配对的U 值区间不断扩大,而且当U > 1.5时,3?随着t ′的增加逐渐降低。由图2(b)可以看出3?为负值对应的最小U o 和最大U c 随着V 的增加分别向右和向左移动,导致电子配对的U 值区间缩小,而且在整个U 值区间,3?随着V 的增加逐渐升高。我们还发现当V > 0.05时,在整个U 值区间3?皆为正值。图2(a)和图2(b)表明t ′有利于电子形成配对态,而V 将显著抑制电子形成配对态。图2(c)和图2(d)分别表示t ′ = 0.2和V = 0.04时,温度对电子对束缚能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当U < 4.0时,电子对束缚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电子配对受到热涨落的削弱。

图3表示温度T = 0.001、对角跃迁t ′取不同值时,自旋和电荷能隙随U 的变化关系,其中U c 代表电荷能隙由负变正对应的临界哈伯德相互作用强度。在0c U U <<区间,负的电荷能隙意味着电子形成配对状态,正的自旋能隙意味着配对电子处于总自旋为0的自旋单重态。当c U U <时,我们发现自旋能隙与电荷能隙的绝对值相等,即s c ?=?。该行为与U 取负值(相互吸引哈伯德模型)时的结果类似,表明电子间形成相干配对,从而容易产生超导状态。而当c U U >时,四方哈伯德团簇处于12S =的未饱和铁磁态,正的s ?和c ?表示在12S =和32S =态之间存在自旋能隙,且单粒子激发需要提供有限能量,因而该区域可以称为自旋液体态。由图3可以发现,从0.0t ′=增加到0.2t ′=的过程中,c U 随着t ′的增大而增大,表明t ′扩展了电子配对的U 值区间。

Figure 2. Curve: The electron pair binding energy as a function of U . (a) and (b) corres-

pond to different t' or V at T = 0.001. (c) t' = 0.2, T = 0.001 and 0.05; (d) V = 0.04, T =

0.001 and 0.05

图2. 电子对束缚能随哈伯德U 的演化曲线。(a)和(b)分别对应于温度T = 0.001,t'

或者V 取不同值;(c) t' = 0.2, T = 0.001和0.05;(d) V = 0.04, T = 0.001和0.05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图4表示温度T = 0.001、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 取不同值时,自旋和电荷能隙随U 的变化关系,其中U o 和U c 代表电荷能隙取负值对应的最小和最大临界哈伯德相互作用强度。与图3类似,在o c U U U <<区间,电子间形成相干配对状态,而当c U U >时,四方哈伯德团簇处于自旋液体态。当o U U <时,零自旋能隙和有限电荷能隙表明系统处于哈伯德-莫特绝缘体状态。由图4还可以发现,从0.0V =增加到0.04V =

Figure 3. Curve: The charge gap c ? and spin gap s ? as a function of U . T = 0.001,

and t ′ increases from 0.0 to 0.2

图3. 电荷能隙c ?和自旋能隙s ?随哈伯德U 的演化曲线。温度T = 0.001,t ′从0.0

增加到0.2

Figure 4. Curve: The charge gap c ? and spin gap s

? as a function of U . T = 0.001,

and V increases from 0.0 to 0.04. The inset figure shows the behavior for U < 5

图4. 电荷能隙c ?和自旋能隙s ?随哈伯德U 的演化曲线。温度T = 0.001,V 从0.0

增加到0.04。内图显示U < 5的部分曲线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的过程中,U o 随着V 的增大向右移动,而且c U 随着V 的增大却向左移动,表明V 显著缩小了电子配对的U 值区间。

对于一个无相互作用多电子体系,电子的电荷和自旋激发具有相似的特征,即不产生自旋–电荷分离。然而在相互作用系统中,情况会有所不同,电子的电荷自由度可能会与它的自旋自由度产生分离。图5给出t ′取不同值时的T-U 相图。图中Fermi liquid, MH insulator ,charge pairing ,和spin pairing 分别代表费米液体,莫特–哈伯德绝缘体、电荷配对、以及自旋配对相.电荷配对临界温度p c T 和自旋配对临

界温度p s T 可以从相应的能隙为零条件(()0p c c T ?=

和()0p s s T ?=)得出,而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T c 同样根据电荷能隙为零的条件给出。在费米液体区,自旋和电荷能隙皆为零,而在莫特–哈伯德绝缘体区,系统处于电荷能隙有限但自旋能隙为零的自旋–电荷分离态。在温度低于p c T 而高于p s T 时,电荷形成配对而自旋能隙为零,表明系统处于自旋–电荷分离态。在临界温度p s T 以下,电荷配对与自旋配对同时形成,即自旋和电荷自由度同时发生凝聚,从而可以导致图1中CuO 2平面内超导态的形成。由图5可以发现,p s T 曲线随着t ′的增加扩展到更大的U c ,且在同一U 值p s T 随着t ′的增加而升高,该结果进一步证明t ′有助于形成电子配对的超导态。

图6给出V 取不同值时的T-U 相图。图中各相与图5给出的结果相同,电荷配对临界温度p c T 和自旋配对临界温度p s T ,以及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T c 同样根据电荷和自旋能隙为零的条件给出。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V 的增大,电荷配对及自旋配对相应的U 值区域急剧缩小,且在同一U 值p s T 随着V 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该结果进一步证明V 对超导态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当0.05V ≈时,自旋能隙区将从相图中消失,表明系统不能形成稳定的电子配对态。

4. 结论

为了深入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在纳米尺度的电子态性质,我们采用数值精确对角化方法研究了

Figure 5. Curve: T-U phase diagram at t ' = 0.0, 0.1, 0.2. The curves with filled-symbols,

open-symbols, and without symbols represent the boundaries of charge pairing, spin pairing,

and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respectively. U c denotes the maximum U with spin pairing

图5. t ' = 0.0, 0.1, 0.2时对应的T-U 相图。实心符号、空心符号、无符号曲线分别代表电

荷配对、自旋配对、以及金属-绝缘体转变的相边界。U c 代表自旋配对的最大U 值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Figure 6.Curve: T-U phase diagram at V = 0.0, 0.02, 0.04. The curves with filled-symbols,

open-symbols, and without symbols represent the boundaries of charge pairing, spin pairing,

and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respectively. U o and U c denote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U

with spin pairing

图6.V = 0.0, 0.02, 0.04时对应的T-U相图。实心符号、空心符号、无符号曲线分别代表

电荷配对、自旋配对、以及金属–绝缘体转变的相边界。U o和U c代表自旋配对的最小

和最大U值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t′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对电子对束缚能、自旋和电荷能隙及其对应跨越温度的物理影响。我们考察了系统在低温T = 0.001和有限温度下,且平均电子数3

N=时的电子配对、自旋和电荷配对等物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角跃迁t'有利于形成电子配对的超导态,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V将显著抑制超导态的形成。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物理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174072,91221103)资助的课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agotto, E. (2005) Complex in strongly correlated electronic systems. Science, 309, 257-262.

[2]Tranquada, J.M., Sternlieb, B.J., Axe, J.D., Nakamura, Y. and Uchida, S. (1995) Evidence for stripe correlations of

spins and holes in copper oxide superconductors. Nature, 375, 561-563.

[3]Hanaguri, T., Lupien, C., Kohsaka, Y., Lee, D.-H., Azuma, M., Takano, M., Takagi, H. and Davis, J.C. (2004) A

“checkerboard” electronic crystal state in lightly hole-doped Ca2-xNaxCuO2Cl2. Nature, 430, 1001-1005.

[4]Ghiringhelli, G., Le Tacon, M., Minola, M., Blanco-Canosa, S., Mazzoli, C., Brookes, N.B., De Luca, G.M., Frano, A.,

Hawthorn, D.G., He, F., Loew, T., Moretti Sala, M., Peets, D.C., Salluzzo, M., Schierle, E., Sutarto, R., Sawatzky, G.

A., Weschke, E., Keimer,

B. and Braicovich, L. (2014) Long-Range Incommensurate Charge Fluctuations in

(Y,Nd)Ba2Cu3O6+x. Science, 337, 821-825.

[5]Schumann, R. (2002) Thermodynamics of a 4-site Hubbard model by analytical diagonalization. Annales de Physique

(Leipzig), 11, 49-87.

[6]Kocharian, A.N., Fernando, G.W., Palandage, K. and Davenport, J.W. (2006) Exact study of charge-spin separation,

四方哈伯德团簇中对角跃迁和近邻库仑相互作用的物理影响

pairing fluctuations, and pseudogaps in four-site Hubbard clusters. Physical Review B, 74, Article ID: 024511.

[7]Kocharian, A.N., Fernando, G.W., Wang, T., Palandage, K. and Davenport, J.W. (2007) Exact thermodynamics of

pairing and charge-spin separation crossovers in small Hubbard nanoclusters. Physics Letters A, 364, 57-65.

[8]Kocharian, A.N., Fernando, G.W., Palandage, K. and Davenport, J.W. (2007) Electron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pairing

instabilities in inhomogeneous bipartite and nonbipartite nanoclusters. Physics Letters A, 373, 1074-1082.

[9]Fernando, G.W., Kocharian, A.N., Palandage, K., Wang, T. and Davenport, J.W. (2007) Phase separation and electron

pairing in repulsive Hubbard clusters. Physical Review B, 75, 085109.

[10]Kocharian, A.N., Fernando, G. W., Palandage, K. and Davenport, J.W. (2008)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pairing insta-

bilities and spin-charge separation in bipartite and nonbipartite nanoclusters: Exact results. Physical Review B, 78, Ar-ticle ID: 075431.

[11]Kocharian, A.N., Fernando, G.W., Palandage, K. and Davenport, J.W. (2009) Spin-charge separation and electron

pairing instabilities in Hubbard nanoclusters. Ultramicroscopy, 109, 1066-1073.

[12]Huang, Z.B., Lin, H.Q. and Gubernatis, J.E. (2001) Quantum Monte Carlo study of spin, chrage, and pairing correla-

tions in the t-t'-U Hubbard model. Physical Review B, 64, Article ID: 205101.

[13]Onari, S., Arita, R., Kuroki, K. and Aoki, H. (2004) Phase diagram of the two-dimensional extended Hubbard model:

Phase transitions between different pairing symmetries when charge and spin fluctuations coexist. Physical Review B, 70, Article ID: 094523.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商镇中学孙永红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养成教育,既贯彻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一、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立即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接着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大气压将为你解开这个谜,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拿出来,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的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还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 二、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践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他电学实验。此外,小实验、小制作也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自制电磁铁”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物理学史作业 2012届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姓名赵孟冬 学号 08103137 院系数理信息学院 专业物理学 指导教师余国祥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科学。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理论的基础,更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特别是他把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来研究物理规律使物理学开始走上了真正的科学道路。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规律的发现,无不有坚实的实验基础,而且在物理学史上,许多关键的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诉诸实验。本文介绍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四个着名的实验以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物理实验;发展;作用 目录 摘要 (2) 引言 (4) 1. 发现新事物.探索新规律 (4) . X射线的发现 (4) X射线的发现的过程 (4) 产生的影响 (5) 2. 验证物理理论 (5)

. 光电效应的研究 (5) 光电效应的发现 (6) 勒纳德的新发现 (6) 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 (6) 研究光电效应的意义 (7) 3. 测定物理常量 (7) . 基本电荷的测定 (7) 汤森德电解法 (7) 汤姆逊的膨胀云室法 (8) 威尔逊的平板电极法 (8) 密立根的水珠平衡法 (8) 密立根油滴平衡法 (8) e的精确值 (9) 4. 推广应用新技术 (9) . 核磁共振 (9) 从核磁矩的研究谈起 (9) 珀塞尔小组的共振吸收实验 (9) 布洛赫的核感应实验 (10) 实际中的应用 (12) 参考文献 (12) 引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来重要作用。在物理学的工作者中有90%从事实验工作。而从伦琴获得诺贝尔奖以来的一百年,176位获奖的物理学家中有67%

物理实验的作用

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事实证明,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我们长期徘徊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老路中,把演示实验甚至学生实验课作为讲读课来上,根本谈不上什么探索性、开放性的实验课,从根本上有悖于新课标的要求,导致在物理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产生了“四难”情绪,即难听、难学、难考、难用。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其重要途径就是实验教学,在此我想谈谈实验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和兴趣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多种奇异的物理现象,能折射出五彩斑斓的美丽图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鸡蛋放入水中要下沉,这是学生们常见的现象,可是当教师把鸡蛋放入装有浓盐水的玻璃水槽中时,鸡蛋竟浮在水面上,这时再往水槽中加一些清水,鸡蛋又会下沉,然后再加些细盐并轻轻搅拌,如果浓度适中的话,鸡蛋竟会停留在盐水中间。当学生们看到这些现象,就渴望知道“为什么”,这样引入就会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感知和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概念和规律难以理解和掌握。对于这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和规律,教师应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断,这样问题会变得简单明了。如学习滑轮一节,对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倍数关系,学生很不好理解,教师可发给每个实验小组一把刻度尺、滑轮、钩码、细绳,让他们实际测量,这样会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加深印象。 三、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我国近些年来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敢对身边的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会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化的重要手段。例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桌子上不同型号的小灯泡,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1)灯泡为什么能发光?(2)灯泡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3)灯泡有电阻吗?(4)灯泡的灯丝与定值电阻有什么不同?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最终指向课堂所要探究的问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理情境的设计,搭好台阶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实验创设情境: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墙壁上,然后教师再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像清晰地成在墙壁上。有了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的猜想也就不再会漫无边际,在课堂上学生的猜想和他说出的猜想依据会不时给教师带来惊喜。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猜想实验方案的设计就是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现有的实际条件来制定完成实验目的的具体计划。这个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所以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包括器材的选择、器材的装配、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计划、科学探究方法的选取、实物的简化等。

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姓名邓花蝶 学号 1209403047 专业年级 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耿平 2015年 9 月 1 日

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求刚体的转动惯量 摘要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学科,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常都 会将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而,在物理学中,我 们通常都会遇到很多难题,比如解积分困难等。因此当前我们在对物理学 的学习中,就要将定积分应用到其中。定积分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微元法是将物理问题抽象成定积分非常实用 的方法。本文主要利用"微元法"的思想求物理学中几种常见均匀刚体的 转动惯量。 关键词 定积分;物理应用;微元法; 转动惯量;均匀刚体 The application of definite integral in physics ——For the moment of inertia of rigid body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physics is a comprehensive high disciplin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e will usually make the classroom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ctivity of organic unifies in together, however, in physics, we often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solving integral. So in physics learning, we should apply definite integral to it. The integr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mathematics,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physics. The differential method is a practical method that physical problems are abstracted integral.In this paper, using the ideas of "micro element method" to solve inertia of several common uniform rigid body in physics.

2021高考复习:静电场考点突破微专题3 库仑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静电场考点突破微专题3 库仑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一知能掌握 1.电场力做功的计算 (1)由公式W=Fl cosα计算,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可变形为:W=qEl cosα. (2)由W=qU来计算,此公式适用于任何形式的静电场. (3)由动能定理来计算:W电场力+W其他力=ΔE k. (4)由电势能的变化来计算:W AB=E p A-E p B. 2.几种功能关系 (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3)除重力外,其他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4)所有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几点注意 (1)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将引起电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发生转化,电荷的机械能不再守恒.但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2)要搞清几个功能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3)库仑力是变力,库仑力做功不能直接计算,掌握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电势相等的两点间,库仑力做功为零。 4.库仑力作用下电荷运动问题的分析思路(力学方法、电学问题) (1)选对象。恰当选取研究对象,用“隔离法”或“整体法”进行. (2)析动力、析功能。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能量转化分析。,注意库仑力的特点. (3)列方程。列平衡方程,牛顿运动定律方程,运动学方程、功能关系方程、能量守恒定律方程、辅助方程,注意电荷间的库仑力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 (4)求结果。注意正负,对结果进行检查并讨论。 二探索提升 题型一库仑力作用下的运动分析 【典例1】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固定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现给小球B一个垂直AB连线方向的速度V0,使其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则( ) A.若A、B为同种电荷,B球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B.若A、B为同种电荷,B球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Array C.若A、B为异种电荷,B球可能做加速度和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

思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引言: 物理学从本质上看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离开了物理实验,就无法了解物理学。正因为如此,在物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对于物理实验历来十分重视,无论从实验的设计、仪器的制作和调试,还是到实验过程的控制、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各个环节,都强调一丝不苟。想比之下,对于与此有关联的思想实验却介绍不多。因此,对物理学中的思想试验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横向的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物理学的研究和教学。 二、思想实验的一般考察 伽利略是位近代物理学的先驱者。他对物理学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中,他发现的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为近代物理学提供了两快坚固的基石。伽利略的成功,得益于他率先采用了科学的物理实验,更得益于他独创的物理实验与思想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伽利略的出色工作,表明了他既是一位物理学的大师,也是一位进行思想实验的先驱。 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力和运动等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认识,一直受到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束缚。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有无,是由它是否受力以及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的;地面上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重物下落较快,轻物下落较慢,对此也曾有人反对过他的错误说法,但都因为没有确切的实验和理论的认证,所以没有被人重视。第一个成功的打破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权威的正是伽理略。伽利略巧妙地运用思想实验否定了这一统全欧洲近两千年的错误理论。 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重成正比。伽利略在他的著作《关于两种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中写道:“我十分怀疑亚里士多德曾用实验验证过。当两个石头,一个的重量是另一个的10倍,从同一高度,如100库比特,下落时,其速度的差别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前者着地时,后者还不超过10库比特。”加利略紧紧抓住这一疑点,设计了思想实验来进行分析和论证。他指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成立的话,即重物比轻物体下落得快,那么,当重物体和轻物体绑在一起下落时,由于快的受慢的阻碍而减慢。慢的受快的驱使而加快,其结果绑在一起的物体下落速度一定介于原来两个物体的速度之间,即小于原来重物体下落的速度。但是,两个物体绑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复合体,它比原来的重的物体还要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复合体下落的速度要大于原来重物体下落的速度,这就和上面的结论相矛盾了。由此可知,重物体下落不会比轻物体下落的快,二者下落的速度应该是相等的。正是这一思想实验,坚定了伽利略落体实验的信心和决心。 在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定律之后,伽利略进一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定量研究。他根据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性观察结果:速度越来越快的基础上,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在1590—1592年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落体实验。但在当时的测试条件下,不可能立即用实验来证实这一假设,伽利略便用思想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他借助于数学,求出了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即:s/t2=常量.这时不包括任何速率,只要直接测定s和t就行了。 但是,物体的自由下落还是太快了,在当时无法精确测定。伽利略想用不太快的运动来测量,即用斜面代替落体实验,经过多次的反复实验测定,得到如下结果: (1)当斜面倾角固定时,球滚过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平方之比为一常数,即:s/t2=c. (2)改变斜面的倾角,s/t2的值随之改变,但小球通过的距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关系不变,变化的仅是比例常数。 伽利略用思想实验把这个结果推向极端——当倾角为90o时。即物体作自由落体时,这个论断也成立。他由此得出结论,自由下落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定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

定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 目录: 一.摘要 二.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 三.液体的侧压力 四.引力问题 五.转动惯量

摘要: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很多伟大的成就,建立了经典物理理论,比如: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另外,在数学上也有伟大的成就,创立了微积分。 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微积分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用"微元"与"无限逼近",好像一个事物始终在变化你很难研究,但通过微元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那就可以认为是常量处理,最终加起来就行。 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总称。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无限就是极限,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看待问题。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高中物理中,微积分思想多次发挥了作用。

定义: 设函数f(x)在[a,b]上有界,在[a ,b]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a=X0

第1讲 库仑定律与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

第1讲库仑定律与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 【方法指导】 库仑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1)同一直线上三自由电荷的平衡问题. 同一直线上的三个自由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时,每个电荷受到的合力均为零,根据平衡方程可得,电荷间的关系为:“两大夹小”、“两同夹异”、“近小远大”. (2)不共线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带电体在多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可用共点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正交分解法、合成法等。 【对点题组】 1.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 .根据F =k q 1q 2 r 2,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C .若点电荷q 1的电荷量大于q 2的电荷量,则q 1对q 2的静电力大于q 2对q 1的静电力 D .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定律 2.两个半径为R 的带电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当两球心相距3R 时,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为( ) A .F =k q 1q 2 3R 2 B .F >k q 1q 2 3R 2 C .F <k q 1q 2 3R 2 D .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 1、q 2、q 3固定在一直线上,q 2与q 3间距离为q 1与q 2间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 ) A .(-9)∶4∶(-36) B .9∶4∶36 C .(-3)∶2∶(-6) D .3∶2∶6 4.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的小球a 放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欲使球a 能静止在斜面上,需在MN 间放一带电小球b ,则b 应( )

专题1.1+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热点题型+Word版含解析

库仑定律阐述了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此类问题的考题,常有两类题型,一是只在库仑(电场)作用下的带电体的平衡,二是除电场力外,结合其他力作用下的带电体的平衡高考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 1. 在同一直线上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 (1)条件:每个点电荷受到的两个库伦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规律:“三点共线”三个点电荷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两同夹异”—正、负电荷相互间隔:“两大夹小”——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近小远大”——中间电荷靠近电荷量较小的电荷 2.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多个电荷的平衡问题 (1)根据题干条件,恰当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利用F=Eq或 r q q K F 22 1 求出每个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3) 根据平衡条件。利用相似三角形法、图解法、正交分解法等列式求解 3. 多个带电体的库仑力求解 当多个带电体同时存在时,每两个带电体间的库仑力仍遵守库仑定律。某一带电体同时受到多个库仑力作用时,可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题型1 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典例1】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一直线上,q2与q3间距离为q1与q2间距离的2倍,每个 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 ) A.(-9)∶4∶(-36) B.9∶4∶36 C.(-3)∶2∶(-6) D.3∶2∶6 【答案】 A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电+Q,B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

荷C ,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 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 ) A .正, B 的右边0.4 m 处 B .正,B 的左边0.2 m 处 C .负,A 的左边0.2 m 处 D .负,A 的右边0.2 m 处 【答案】C 【解析】要使三个电荷均处于平衡状态,必须满足“两同夹异”“两大夹小”的原则,所以选项C 正确。 2. 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 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 A. 3kq 3l 2 B.3kq l 2 C.3kq l 2 D. 23kq l 2 【答案】B 题型2 库仑力与其他力作用下的平衡 【典例2】 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的小球a 放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欲使球a 能静止在斜面上,需在MN 间放一带电小球b ,则b 应( ) A .带负电,放在A 点 B .带正电,放在B 点 C .带负电,放在C 点 D .带正电,放在C 点 【答案】C

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一)物理实验的作用 1.为发展物理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检验物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 3.开拓物理应用的新领域。 (二)、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定理的理解。 2.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3.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 (三)、中学物理实验方式 1.演示实验 2.边教边实验(课堂实验) 3.分组实验 4.课外实验与制作 演示实验 (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指课堂上主要有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有时也可以请学生充当助手或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 1.演示实验作用 (1)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掌握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有关物理现象或过程生动、深刻的印象。 (3)教师演示对学生实验技能和素养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2.演示实验分类

(1)引入课题演示。 (2)建立概念和规律的演示。 (3)深化与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演示。 (4)应用物理知识的演示。 (二)演示实验在设计和表演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演示实验。 2.安全可靠,确保演示成功。 (1)演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 (2)坚持科学性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3)为了确保演示成功,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并进行试做。 3.简易方便。 演示实验要求简易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由演示现象导出结论时,解说推理简单。 4.现象清楚、明显、直观。 (1)明显 (i)仪器尺寸要足够大。 (ii)物理过程变化要显著,“可见度”要高。 (iii)要使被观察的主体对比强烈,以利于学生看准目标。 (iv)演示的仪器放在适当高度的方位。 (v)注意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发展过程。 (2)直观

库仑力

库仑力 1.(93A)真空中两个同性点电荷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2.(95B)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二者的距离保持一定。若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的库仓力将增大到原来的( ) A.3倍 B.6倍 C.9倍 D.3倍 3.(96B)真空中放置两个点电荷,电量各为q1与q2,它们相距r 时静电力大小为F,若将它们的电量分别减为q1/2和q2/2,距离也减为r/2,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是( ) A.F/2 B.F C.2F 4.(96B)将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它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A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A.q/F B.F/q C.q D.F+q 5.电容器是电器设备中的一种重要元件,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决定于() A、它所带电量 B、它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C、两板的正对面积,两板相隔的距离以及两板间的电解质 D、两板的材料 6.(96A)电容的单位是( ) A.库仑 B.法拉 C.伏特 D.安培 7.(97)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3倍,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 A.F/9 B.F/3 C.F D.3F 8.(98)真空中有相隔距离为r的两个点电荷,它们分别带4q和3q的电量,其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r不变,而将它们所带电量分别改变为2q和6q,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应为( ) A.F/2 B.2F C.4F D.F 9.(99)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F B.3F C.F/3 D.F/9 10.(00)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q2,相距为l,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 () A.若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距离变为2l,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2F B.若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距离变为l/2,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4F C.若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电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4F D.若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电量都变为原来的1/2倍,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4F 11.(00)真空中有一个电场,在这个电场中的某一点放入电量为5.0×10-9C的点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3.0×10-4N,那么这一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A.8.0×10-5N/C B.6.0×104N/C C.1.7×10-5N/C D.2.0×10-5N/C 12.(02春)真空中有两个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若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二倍,则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F B.2F C.F/2 D.F/4 13.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 A.2F B.F/2 C.4F D.F/4 1

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山西大同大学题目:理想试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院系:物电学院 专业:物理学 班级:12级物理三班 学号:120702011315 姓名:李青林 指导老师:李萍 完成日期:

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李青林 摘要:“理想试验”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关键词:

1.引言:物理学中常常为了验证一个理论或便于研究,除了建立 “理想模型”,还常常应用“理想试验”。物理实验的构成要 素也同其它自然科学实验一样,是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三者组成。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实验者通过自己有目的活动,借助实验手段,观察和研究实验对象,演绎客观变化的过程。理 想试验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对新理论的建立,对已有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物理实验论文就是表述这一过程及这一过程的结论。理想实验是人们在以认识的自然规律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思维中,把 客观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加以理想化和纯化,抽象或塑造出来 的理想化过程的“实验”。它属于思想上的实验,不是实际的、 真的实验。理想实验完全克服了实际实验的局限性,超越了当时 的科学技术和发展水平。用理想实验研究物理学中的问题,在原 有物理科学技术和发展水平。用理想实验研究物理学中的问题, 在原有物理科学实验事实基础上,以物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研究的物理条件和对象加以理想化,完全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干扰,使研究对象的主要特性及其运动规律充 分暴露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发展中,理想实验不论对经典 物理学的建立,还是对现代物理学的建立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理想试验的概念 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 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理想实验不是在现实中进行实验,而是在想象中、思维中进行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随意遐想,而是在真实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突破主观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思维中塑造理想过程,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而揭示物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它具有真实实验的一些特点,有不同于实际试验。 3理想实验的发展史 “理想实验”虽然不是一种真实的实验操作,但它可作为进一步 推进科学研究活动向前发展的手段,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研究方法,由此而得到的结论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足够的生活情景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严重缺少生活经验,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的理解相关概念,而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实验创设较为理想的物理情景。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物理实验为学生创建一个感性,生动,形象的物理场景,很容易将学生从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学生通过多实验的观察,很快就获得了相关感性材料,为理解和掌握好教材内容准备了条件,从而对学生正确地形成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尽管如此,在应试教育还占主要地位的今天,试验在不少学校被淡化了,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概括起来也就是两大原因:教学设施落后,仪器设备不齐全,也就是硬件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地域,城乡的差异造成的;再就是硬件设备,但软件没跟上,集中体现在实验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由于在教学中没能将实验重视起来,其弊端日益显现: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只能只是纸上谈兵,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抽象的理论反感,慢慢步入学困生的行列,以至学无所成。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如何能够让实验教学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呢?基于以上的分析,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在我国还有很多农村中学,特别是偏远的地区,教学设施落后,实验器材短缺,有的学校虽然有,但也年久,不能再用,这样一来,实验根本无法进行,所以应该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实验室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大力投入,这些问题也正不断的得到了解决。其实重要的还是加强管理,也就是软件建设。如果把实验室比作电脑的话,那么管理制度就好比是驱动电脑运行的软件,如果没有软件,电脑就是一堆废铁,据了解不少学校现在的实验室就是“废铁”了,把它作为摆设,他能发挥的作用也就是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针对以上情况,制度尤为重要,我觉得实验室应配专门的实验员,负责实验开展:课前教师只要将需要做的实验类型及内容交到实验室,实验人员就会及时准备,这样可以减轻授课教师课前的劳动量,其实有许多教师就是怕麻烦而放弃实验的,让教师不再为实验而发愁,这样还能在实验后让仪器得到有序的整理,调试,以备再次使用。另外,在每周设立实验室开放日,安排相关教师轮流值班,确保课外实验能有序进行,把实验室的功能最大化。 二,针对实验类型,采取适当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类型主要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小实验。每一类实验都有其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针对特点张开教学: 1.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里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试验中去,让他们在试验中加深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去体味成功的喜悦。当然也可能会有失败带来的沮丧,因此在学生演示的同时,教师要加以适当的提醒与指导。 2.学生分组实验:主要是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这类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试验室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这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多年的教学,有不少同学实验做完了,但不知道结论,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对于一些探究实验,就让学生按照猜想去进行试验,一定不能强行地让他们如何去做,给他们留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探究

高考物理电场精讲精练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和动力学问题

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和动力学问题 考向1:“三个自由点电荷平衡”的问题 (1)平衡的条件:每个点电荷受到另外两个点电荷的合力为零或每个点电荷处于另外两个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为零的位置. (2) 例题1. 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 的点电荷A 、B ,A 带电+Q ,B 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 ,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 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 ) A .正电荷,在 B 的右边0.4 m 处 B .正电荷,在B 的左边0.2 m 处 C .负电荷,在A 的左边0.2 m 处 D .负电荷,在A 的右边0.2 m 处 解析:选C.要使三个电荷均处于平衡状态,必须满足“两同夹异”、“两大夹小”的原则,所以C 正确. 例题2.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 和C 围绕B 做匀速圆周运动,B 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 、C 和B 的距离分别是L 1和L 2.不计三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则A 和C 的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应是( ) A.? ????L 1L 22 B .? ????L 2L 12 C.? ?? ??L 1L 23 D.? ?? ??L 2L 13 解析: 选C.根据B 恰能保持静止可得k q A q B L 21 =k q C q B L 22; A 做匀速圆周运动, k q A q B L 21-k q C q A (L 1+L 2)2 =m A ω2 L 1, C 做匀速圆周运动,k q C q B L 22-k q C q A (L 1+L 2)2=m C ω2 L 2, 联立解得A 和C 的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之比应是? ????L 1L 23,选项C 正确. 考向2: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解决库仑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方法步骤 库仑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与纯力学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在原来受力的基础上多了电场力.具体步骤如下:

定积分在物理上的应用(学习资料)

授课题目定积分在物理上的应用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用定积分解决物理学上的变力做功以及液体压力问题。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定积分方法分析变力做功和液体压力。教学难点:定积分的元素法以及物理量的计算公式。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属于好坏差别很大,有的接受新知识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根本听不懂,基 于这些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我以板书教学为主,多媒 体教学为辅,把概念较强的课本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 教材分析本次课是学生学习完定积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后的学习,定积分的元素法在几何和 物理上的应用为学生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做了很好的 铺垫。将来把元素法的思想推广到多元函数后,其应用 范围将会更宽更广。所以无论从内容还是数学思想方面, 本次课在教材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根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次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讲与练互相结合,以教师的引导和讲 解为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 积极性。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相结合。

课程资源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 dx x F dW )(= ?=b a dx x F W )( ,求电场力所做的功。 处处移动到从距离点电荷直线下,一个单位正电荷沿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作用、在一个带例)(1b a b a q <+为时,由库仑定律电场力原点解:当单位正电荷距离r 2r q k F = dr r kq dW 2=则功的元素为: 所求功为 )11(]1[2b a kq r kq dr r kq W b a b a -=-==? 例2、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气体,由于气体的膨胀,把容器中的一个面积为S 的活塞a 移动到b 处(如图),求移动过程中气体压力所做的功。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 由波义耳---马略特定律知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即xS k V k p == ,故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为 x k S p F =?= x a b x x x d +q +o r a b r r d r +1+S o x a b x x d x +

论文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李银花清徐县中学校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故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实验兴趣能力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规律都是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在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总结得来的。而实验能力又是高考重点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要求考生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仪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故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可见,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

兴趣是推动人类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的知识都感到新鲜。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激发其学习动机,把这种滞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潜在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超乎学生的意料之外。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发掘学生主动探索其中奥秘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对学习物理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了其学习兴趣。特别是演示实验,生动、直观、形象,极易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以及学好物理可以产生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一篇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在有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问:现在是九点一刻,再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重合?中国学生听后赶忙拿出纸和笔进行计算,而国外学生则不慌不忙地抬起手臂,将腕上手表的时针和分针调至重合,可想而知,中国学生费半天劲,结果还

浅谈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南位初中:毛致江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强调这一观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实验教学得到逐步加强,但是总体来说,在普通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薄弱环节,它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教育观和实验素质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对教师和实验人员而言,有必要改变教育观念,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1.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施有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2.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概

念体系和教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形成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样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学必须以概念、规律为核心,因为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理论的重要部分,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的物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形成概念和认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这些过程和方法不仅对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来说很重要,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与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实验的过程来学习科学方法,对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验应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 3.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物理教学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条:①培养科学的价值观;②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③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能力。离开了物理实验,这三条目的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例如,从掌握物理知识来说,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