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测试阶段的输出文档 软件测试资料大全

各个测试阶段的输出文档 软件测试资料大全
各个测试阶段的输出文档 软件测试资料大全

主要是各个测试阶段的输出文档:1、单元测试计划/设计/执行阶段,需要输出以下文档:单元测试计划

单元测试方案

单元测试用例

单元测试日报

单元测试报告

2、集成测试计划/设计/执行阶段,需要输出以下文档:集成测试计划

集成测试方案

集成测试用例

集成测试日报

集成测试报告

3、系统测试计划/设计/执行阶段,需要输出以下文档:系统测试计划

系统测试方案

系统测试用例

系统测试日报

系统测试报告

计划和方案有什么区别?方案中应该包含测试用例吗?另:方案是不是也可以叫做测试指导书?

测试计划:需要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组织、测试任务划分、测试失败/通过的标准、挂起恢复的条件、时间安排、资源安排、风险估计和应急计划等;

测试方案:侧重于规划测试活动的技术因素。如:确定被测特性、测试组网、测试对象关系图、测试原理、测试操作流程、测试需求、工具的设计、测试用例的设计(只是说明用例的设计原则,具体的用例设计应该在用例文档指出)、测试数据的设计等等;

测试指导书:指测试过程文档,用来定义测试过程中的阶段、活动、输入输出、角色职责、模板、工具等等。

《软件测试技术》期末A卷及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 1.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软件缺陷修复费用最低() (A)需求分析(编制产品说明书)(B)设计 (C) 编码(D)产品发布 2.单元测试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调用者的模块是() (A) 父模块(B)子模块 (C)驱动模块(D)桩模块 3.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4.侧重于观察资源耗尽情况下的软件表现的系统测试被称为() (A)强度测试(B)压力测试 (C) 容量测试(D)性能测试 5.必须要求用户参与的测试阶段是()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 (C) 确认测试(D)验收测试 6.软件测试员究竟做些什么。() (A)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 (B)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 (C)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D)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将其得以修复 7.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果图法是建立在决策表法基础上的一种白盒测试方法; (B)等价类划分法是边界值分析法的基础; (C)健壮性等价类测试的测试用例要求在有效等价类中取值; (D)在任何情况下做黑盒测试皆应首先考虑使用错误推断法。 8.不属于单元测试内容的是() (A)模块接口测试(B)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C) 路径测试(D)用户界面测试 9.划分软件测试属于白盒测试还是黑盒测试的依据是() (A)是否执行程序代码 (B)是否能看到软件设计文档 (C)是否能看到被测源程序 (D)运行结果是否确定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测试文档的是() (A)测试计划(B)测试用例 (C) 程序流程图(D)测试报告 11.几乎没有产品计划、进度安排和正规的开发过程的软件开发模式是() (A)大棒模式(B)边写边改模式 (C) 瀑布模式(D)快速原型开发模式 12.如果某测试用例集实现了某软件的路径覆盖,那么它一定同时实现了该软件的() (A)判定覆盖(B)条件覆盖 (C) 判定/条件覆盖(D)组合覆盖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软件测试范文软件测试需要些文档

软件测试范文软件测试需要些文档 1、测试方案(主要设计怎么测试什么内容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经过分析,在这里可以得到相应的测试用列表) 2、测试执行策略(可以主要包括哪些可以先测试,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测试之类的), 3、测试用例(主要根据测试用例列表,写出每一个用例的操作步骤和紧急程度,和预置结果), 4、BUG描述报告(主要可以包括,测试环境的介绍,预置条件,测试人员,问题重现的操作步骤和当时测试的现场信息), 5、整个项目的测试报告(从设计和执行的角度上来对此项目测试情况的介绍,从分析中总结此次设计和执行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努力的地方和对此项目的一个质量评价)。 那测试用例要怎么写?从哪得来的那 摘要

测试报告是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本文提供测试报告模板以及如何编写的实例指南。 关键字 测试报告缺陷 正文 测试报告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出物,优秀的测试经理应该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写能力,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 下面以通用的测试报告模板为例,详细展开对测试报告编写的具体描述。 PARTⅠ首页 0.1页面内容:

密级 通常,测试报告供内部测试完毕后使用,因此密级为中,如果可供用户和更多的人阅读,密级为低,高密级的测试报告适合内部研发项目以及涉及保密行业和技术版权的项目。 XXXX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报告编号 可供索引的内部编号或者用户要求分布提交时的序列号 部门经理 ______项目经理______ 开发经理______测试经理______ XXX公司 XXXX单位(此处包含用户单位以及研发此系统的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先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软件测试技术》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5空,分数为30分) 1、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至少被执行一次。 2、黑盒测试的具体技术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 3、黑盒测试又称之为功能测试。 4、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5、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逻辑覆盖又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判断/条件覆盖。 6、根据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义,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划分3大类白盒 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和测试管理工具。 7、软件测试是为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8、测试用例是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 9、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大类。 10、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1、边界值分析法属于黑盒测试。 12、单元测试是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指导,测试源程序代码。 13、集成测试以概要设计说明书指导,测试软件结构。 14、确认测试以需求分析说明书为指导。 15、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维护。

16、代码复审属于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程序。 17、集成测试把模块组成成系统的测试方式:一次性集成测试和。 18、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增量式集成测试 20、Junit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 java 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 21、在Junit中3.8中testXXX()测试方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public , void 和无方法参数。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分数为3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白盒测试?(C)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2. 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C) A.基于基本路径 B.控制流 C.基于用户需求测试 D.逻辑覆盖3.在Assert类中断言对象为NULL是_____。(C)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assertNull D.fail 4.___________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产品满足需求。(A) A.系统测试B.集成测试 C.单元测试D.功能测试 5.在Assert类中断言两个对象相等是_____。(A)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assertSame D.fail 6.有一组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被测试用例的分支覆盖至少被执行一次,它满足的覆盖标准___________。(B)

软件测试计划文档

测试计划

目录 1.概述 (1) 1.1产品简介 (1) 1.2围 (1) 1.3限制条件 (1) 1.4参考文档 (1) 2.约定 (2) 2.1测试目标 (2) 2.2接收标准 (2) 2.3资源和工具 (2) 2.3.1资源 (2) 2.3.2工具 (2) 2.4送测要求 (2) 2.5编号规则 (2) 3.测试种类及测试标准 (3) 3.1测试种类 (3) 3.2测试方法及标准 (3) 3.2.1功能测试 (3) 3.2.2业务测试 (3) 3.2.3压力测试 (3) 3.2.4安装测试 (3) 3.2.5验收测试 (3) 4.测试重点及顺序 (4) 4.1预测风险 (4) 4.2测试重点 (4) 4.2.1功能测试 (4) 4.2.2业务测试 (4) 5.暂停标准和再启动要求 (5) 6.测试任务和进度 (6) 7.测试提交物 (7)

1.概述 1.1产品简介 本次开发是在销售助手一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续开发,包括新增客服功能模块、解决一期遗留的售前部分问题、完成必要的库房管理功能。二期结束后产品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销售管理软件。 1.2围 本测试计划是针对<销售助手二期概要设计说明书>中规定容的测试计划,包括: ?改进后的报价书 ?改进后的客户关怀 ?销售机会中新增加的客户反馈 ?销售机会中新增加的客户组织分析 ?销售机会中改进的竞争管理(待定) ?销售机会中改进的联系人 ?改进后的产品和价格配制器 ?新增的销售知识库 ?新增的联系活动管理 ?新增的客户请求模块 ?新增的客服活动模块 ?新增的客服合同模块 ?新增的客服计划模块 ?新增的客服知识库模块 ?新增的完成关联任务模块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日历浏览数据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报表功能 ?公共部分新加或改进的个人事务中心 1.3限制条件 本测试计划受限于产品开发人员提交测试的容和时间的事实。根据开发人员提交模块的实际情况,本计划会做出相应修改。 1.4参考文档

软件测试基本点(参考文件资料资料资料)

一、功能测试 1、对话框测试输入进行测试。包括日文字符、英文字符、数字字符、特殊字符、及几种字符的组合。 2、对界面可操作按钮进行测试。包括【新增(N)】【保存(S)】【修改(M)】【查询(A)】【打印(P)】【退出(X)】。同时需要对鼠标右键的菜单进行测试。 3、数据保存测试。将1 和2 进行组合。 4、必要条件控制测试。在做了3 时将必要条件(如:a、编号、姓名不可为空b、编号、姓名不可重复)控制测试联合起来。 二、图形界面测试 1.窗体是否能够基于相关的输入或菜单命令适当的打开 2.窗体是否能够改变大小、移动和滚动 3.窗体的数据是否能够利用鼠标、功能键、方向箭头和键盘操作 4.当窗体被覆盖并重新调用后,窗体是否能够正确再生 5.窗体相关的功能是否可以操作 6.是否显示相关的下拉菜单、工具条、滚动条、对话框、按钮、图标和其他控制,既能正确显示又能调用 7.显示多窗体时,窗体名称是否能够正确表示 8.活动窗体是否能够被反显加亮 9.多用户联机时所有窗体是否能够实时更新 10.鼠标无规则点击时是否会产生无法预料的结果 11.窗体声音及提示是否符合既定编程规则 12.窗体是否能够被关闭 13.窗体控件的大小、对齐方向、颜色、背景等属性的设置值是否和程序设计规约相一致 14.窗体控件布局是否合理、美观 15.窗体控件 TAB 顺序是否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6.窗体焦点是否按照编程规范落在既定的控件上 17.窗体画面文字(全、半角、格式、拼写)是否正确 18.鼠标有多个形状时是否能够被窗体识别(如漏斗状时窗体不接受输入)

三、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常用的测试方法如下: 1.页面链接检查: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正确。 2.相关性检查:删除/增加一项会不会对其他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 3.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如update, cancel, delete, save 等功能是否正确。 4.字符串长度检查: 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 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会不会出错. 5.字符类型检查: 在应该输入指定类型的内容的地方输入其他类型的内容(如在应该输入整型的地方输入其他字符类型),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类型,会否报错. 6.标点符号检查: 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 7.日文字符处理: 在可以输入日文的系统输入日文,看会否出现乱码或出错. 8.检查带出信息的完整性: 在查看信息和update 信息时,查看所填写的信息是不 是全部带出.,带出信息和添加的是否一致 9.信息重复: 在一些需要命名,且名字应该唯一的信息输入重复的名字或ID,看系 统有没有处理,会否报错,重名包括是否区分大小写,以及在输入内容的前后输入空格,系统是否作出正确处理. 10.检查删除功能:在一些可以一次删除多个信息的地方,不选择任何信息,按”delete”,看系统如何处理,会否出错;然后选择一个和多个信息,进行删除,看是否正确处理. 11.检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 检查添加和修改信息的要求是否一致,例如添加要求必填的项,修改也应该必填;添加规定为整型的项,修改也必须为整型. 12.检查修改重名:修改时把不能重名的项改为已存在的内容,看会否处理,报错.同时,也要注意,会不会报和自己重名的错. 13.重复提交表单:一条已经成功提交的纪录,back 后再提交,看看系统是否做了处理。 14.检查多次使用back 键的情况: 在有back 的地方,back,回到原来页面,再back,重复多次,看会否出错.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模板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模板 1. 引言 1.1 目的和作用 本规范规定一组软件测试文件。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一个独立的、关键的阶段,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检测出错误的几率,使测试能有计划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地进行,就必须要编制测试文件。而标准化的测试文件就如同一种通用的参照体系,可达到便于交流的目的。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作为对测试过程完备性的对照检查表,故采用这些文件将会提高测试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能见度,极大地提高测试工作的可管理性。 1.2 适用对象及范围 本规范是为软件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维护人员、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审计人员、客户及用户制定的。 本规范用于描述一组测试文件,这些测试文件描述测试行为。本规范定义每一种基本文件的目的、格式和内容。所描述的文件着重于动态测试过程,但有些文件仍适用其它种类的测试活动。 本规范可应用于数字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它的应用范围不受软件大小、复杂度或重要性的限制,本规范既适用于初始开发的软件测试文件编制,也适用于其后的软件产品更新版本的测试文件编制。 本规范并不要求采用特定的测试方法学、技术及设备或工具。对文件控制、配置管理或质量保证既不指明也不强制特定的方法学。根据所用的方法学,可能需要增加别的文件(如“质量保证计划” )。 本规范既适用于纸张上的文件,也适用于其它媒体上的文件。如果电子文件编制系统不具有安全的批准注册机制,则批准签字的文件必须使用纸张

2. 引用标准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 定义本章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关键术语。 3.1设计层design level 软件项的设计分解(如系统、子系统、程序或模块)。 3.2通过准则pass criteria 判断一个软件项或软件特性的测试是否通过的判别依据。 3.3软件特性software feature 软件项的显著特性。(如功能、性能或可移植性 等)。 3.4软件项software item 源代码、目标代码、作业控制代码、控制数据或这些项的集 合。 3.5测试项test item 作为测试对象的软件项。 4. 概述 4.1 主要内容本规范确定了各个测试文件的格式和内容,所提出的文件类型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说明和测试报告。 测试计划描述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资源和进度。它规定被测试的项、被测试的特性、应完成的测试任务、担任各项工作的人员职责及与本计划有关的风险等。 测试说明包括三类文件: (1)测试设计说明:详细描述测试方法,规定该设计及其有关测试所包括的特性,还规定完成测试所需的测试用例和测试规程,并规定特性的通过准则。 (2)测试用例说明:列出用于输入的具体值以及预期的输出结果,并规定在使用具体测试用例时,对测试规程的各种限制。将测试用例与测试设计分开,可以使它们用于多个设计并能在其它情形下重复使用。

软件测试技术 B卷 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A)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B)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证明程序是正确的 (D)调试程序 2. 下列___不属于测试原则的内容( D ) (A)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 (B)完全测试程序是不可能的 (C)测试无法显示潜伏的软件缺陷(D)找到的缺陷越多软件的缺陷就越少 3. 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A ) (A)编制说明书(B)设计 (C)编码(D)测试 4. 修复软件缺陷费用最高的是____阶段:( D ) (A)编制说明书B)设计 (C) 编写代码(D)发布 5. 白盒测试是根据程序的__C__来设计测试用例,黑盒测试是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A)功能 (B)性能 (C)内部逻辑 (D)内部数据 6. 条件覆盖的目的是( A ) (A)使每个判定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B)使程序中的每个判定至少都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 (C)使程序中的每个判定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值至少满足一次。 (D)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 一个程序中所含有的路径数与____有着直接的关系。( A ) (A) 程序的复杂程度 (B) 程序语句行数 (C)程序模块数 (D)程序指令执行时间 8. 动态黑盒子测试:( D ) (A)直接测试底层功能、过程、子程序和库(B)可估算执行测试时代码量和具体代码 (C)从软件获得读取变量和状态信息的访问权(D)测试的是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行为 9. 在自低向上测试中,要编写称为___B_的模块来测验正在测试的模块。 (A) 测试存根(B) 测试驱动模块 (C)桩模块 (D) 底层模块 10. 下列___不是软件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D ) (A)速度快、效率高 (B)准确度和精确度高 (C)能提高测试的质量(D)能充分测试软件 11. 配置测试( C ) (A) 是指检查软件之间是否正确交互和共享信息 (B) 是交互适应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C) 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来测试软件操作的过程 (D) 检查缺陷是否有效改正 12. 下列各项中___不是一个测试计划所应包含的内容( B )

软件测试文档

1.测试分类 1.1.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在所有单元、集成测试后,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总体测试。 1.2.确认测试 模拟用户运行的业务环境,运用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软件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软件特性(功能、非功能)上的。从测试原理上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1.3.白盒测试 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1.4.黑盒测试 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 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 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和正确的输出。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法。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5.灰盒测试 灰盒测试就像黑盒测试一样是通过用户界面测试,但是测试人员已经有所了解该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甚至于还读过部分源代码。 因此测试人员可以有真对性地进行某种确定的条件/功能的测试。从软件特性上分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6.功能测试 是指为了确保软件系统功能实现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其他特性而进行的测试。 性能测试:是指为了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状况,和预测软件系统性能趋势而进行的测试和分析。 END

软件测试验收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718软件测试验收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测试验收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软件测试、验收报告 1引言 1.1目的 说明编制本测试验收报告的主要目的。 1.2背景 列出本项目的委托单位、承办单位及其主管部门。 1.3参考资料 a)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分析设计说明书; d)本文档中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软件开发规范)。 列出这些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 1.4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的定义、缩写词的原文。 2软件测试 2.1动态、静态数据特性 把本项测试中得到的动态、静态的输入/输出数据的结果同动态/静态的输入/输出的期望结果进行比较,列出发现的问题。

软件测试报告的参考文件

软件测试报告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任务编号/序号:工作名称: 程序(ID):程序名称: 编程员:测试完成日期:年月日测试工程师:测试完成日期:年月日 1、安装: 是否(1)程序运行环境已经正确设定□□ 2、程序代码检查: (1)程序单位首部有程序说明和修改备注□□ (2)变量、过程、函数命令符合规则□□ (3)程序中有足够的说明信息□□ (4)修改注释符合要求□□ (5)类库的使用符合要求□□ 3、画面及报表格式检查: (1)画面和报表格式符合规定需求□□ (2)程序命名符合格式需求□□ (3)画面和报表的字段位置和宽度与设计文档一致□□ 4、功能测试: (1)多画面之间切换正确□□ (2)功能键、触发键、按钮、菜单、选择项功能正确□□ (3)数据项关联及限制功能正确□□

(4)设计文档规定的其它功能 测试内容: 5、正确性测试: (1)读/写/删除操作结果正确 (2)各种组合条件之查询或报表正确 (3)设计文档规定的其它操作 测试内容: □ □ 6、可靠性测试: (1)非法键容错测试 (2)异常字符容错测试 (3)程序负作用检查 (4)残留文件检查 7、效率测试: 单用户(机型) □ □ 多用户(终端数)□ □ (1) 输入画面效率测试: 延迟时间: □ □ □ □ (2) 报表及查询效率测试: 最小报表时间:□ □ □ □ 最大报表时间:□ □ □ □ 8、多用户测试: 终端数: □ □ (1)随机测试: □ □ □ □ □ □ □ □ □ □ □ □ □ □

测试次数:□□ (2)共享测试:□□ (3)同步测试:□□ 9、其它测试: 测试内容:□□测试备忘: . 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标准和测试用例汇总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三、开发—测试流程

程序员 测试员BUG管理 关闭BUG 得到BUG 修改BUG 版本更新新的开发任务 得到新版本 提交新BUG 验证BUG 执行新的测试任务BUG审核 定期检查、审核BUG 定期编译 说明: 1、新版本提供时间,由程序员与测试员按实际情况协调; 2、BUG 审核的范围包括对BUG 的抽查;对标注为不修改或待讨论BUG 的管理; 3、软件涉及到功能性修改时,应该先提供修改设计说明,讨论通过后方可进行修改。 四、测试角色与职责 角色 职责范围 管理 负责测试全过程组织管理 分析 负责进行测试分析、编写测试用例 执行 执行测试任务 文档管理 负责对测试文档、开发文档管理 五、BUG 主要参数 1、当前状态 记录BUG 的状态,包括已修改、未修改、已验证。 2、严重程度 BUG 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死机,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悬挂 级别二:主要功能丧失,导致严重的问题,或致命的错误声明

软件测试用例(标准参考)

{ 项目名称} { 测试用例标题} 机构公开信息

版本历史

目录 0. 文档介绍 (5) 0.1文档目的 (5) 0.2文档范围 (5) 0.3读者对象 (5) 0.4参考文献 (5)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5)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6)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6)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6)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6)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6) 1.5接口测试用例 (6)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7) 2. 功能测试用例 (8)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8)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8)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 2.5功能测试用例 (8) 3. 健壮性测试用例 (9) 3.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9)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9) 3.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9) 3.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9) 3.5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9) 4. 性能测试用例 (10) 4.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0) 4.2测试范围与目的 (10) 4.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0) 4.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0) 4.5性能测试用例 (10) 5. 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11)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1) 5.2测试范围与目的 (11)

5.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1) 5.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1) 5.5测试人员分类 (11) 5.6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11) 6. 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12) 6.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2) 6.2测试范围与目的 (12) 6.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2) 6.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2) 6.5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13) 7. 压力测试用例 (13) 7.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3) 7.2测试范围与目的 (13) 7.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3) 7.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3) 7.5压力测试用例 (14) 8. 可靠性测试用例 (14) 8.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4) 8.2测试范围与目的 (14) 8.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4) 8.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4) 8.5可靠性测试用例 (15) 9. 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15) 9.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5) 9.2测试范围与目的 (15) 9.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6) 9.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6) 9.5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16) 附录:评审意见 (16)

软件测试简历参考

简历 姓名: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91年11月 电话:xx E-mail:xx Q Q:xx 户籍所在地: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___·教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7月——2014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___·工作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07-2013.08广州第九艺术科技有限公司游戏测试 ◆游戏更新版本的测试任务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与执行 ◆执行测试用例,提交缺陷报告 ___·项目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个人博客 开发工具:PHP+MySQL。 项目描述:利用PHP开发技术及MySQL为后台数据库,结合JavaScript和HTML,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个人博客系统,用户可以在前台写日志、浏览日志,发表评论等。管理员通过浏览器登录后台可以进行公告管理、用户管理。 ___·专业技能&&语言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熟悉软件测试的理论及流程。 熟悉软件缺陷管理流程,熟练使用Testdirect。 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 熟悉静态网页的编写,使用PHP、DreamWeaver制作过一个个人网站。 有一定的编程语言基础(C++,PHP,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26337.html,),能熟练运用SQL语句。 英语等级:大学英语考试四级 ___·兴趣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爱文体类活动足球,游泳与旅游等。 喜欢推理与逻辑思考的相关书籍与电影。 ___·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软件测试文档模版

整理文本 RUP模版------《测试计划》 <项目名称> 测试计划 版本<1.0> [注:以下提供的模板用于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其中包括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样式=InfoBlue)显示的文本,它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发布此文档之前应该将其删除。按此样式输入的段落将被自动设置为普通样式(样式=Body Text)。] [要定制Microsoft Word 中的自动字段(选中时显示灰色背景),请选择File>Properties,然后将Title、Subjec t 和Company 等字段替换为此文档的相应信息。关闭该对话框后,通过选择Edit>Select All(或Ctrl-A)并按F9,或只是在字段上单击并按F9,可以在整个文档中更新自动字段。对于页眉和页脚,这一操作必须单独进行。按Alt-F9,将在显示字段名称和字段内容之间切换。有关字段处理的详细信息,请参见Word 帮助。] .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简介3 1.1 目的3 1.2 背景3 1.3 范围3 1.4 项目标识3 2. 测试需求3 3. 测试策略3 3.1 测试类型3 3.1.1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3 3.1.2 功能测试3 3.1.3 业务周期测试3 3.1.4 用户界面测试3 3.1.5 性能评价3 3.1.6 负载测试3 3.1.7 强度测试3 3.1.8 容量测试3 3.1.9 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3 3.1.10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3

3.1.11 配置测试3 3.1.12 安装测试3 3.2 工具3 4. 资源3 4.1 角色3 4.2 系统3 5. 项目里程碑3 6. 可交付工件3 6.1 测试模型3 6.2 测试日志3 6.3 缺陷报告3 7. 附录A:项目任务3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理论+实训)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 开课学期: 学分/学时: 课程类型: 适用专业/开课对象: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 团队负责人:责任教授: 执笔人:核准院长: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从理论、标准、技术和工具等多方面介绍了软件测试,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测试背景及分类、软件测试模型、软件测试的基础方法、软件测试的整体过程、软件测试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缺陷跟踪管理、单元测试工具JUnit、接口测试工具、负载测试工具LoadRunner、网上书店系统测试、生活小工具微服务测试和手机视频播放软件测试等。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入手,循序渐进的学习软件测试的各种相关工具应用,并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的测试过程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软件测试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本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和工具使用,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相关模型、基础方法、执行过程以及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等,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 软件测试概述与基本概念 了解软件测试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了解软件缺陷的定义和出现原因;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分类方法,包括按测试阶段分为单元

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按是否需要查看代码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等;了解软件测试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2. 软件测试模型 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常见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概念,掌握V模型、W模型、H模型、X模型以及前置测试模型等常用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模型的概念及典型模型种类。 3. 软件测试方法 了解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内容及方法;了解桌面检查、代码审查、走查的概念与区别;掌握模块控制流图的使用方法;了解主动测试与被动测试的区别;了解程序插桩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等白盒测试方法,掌握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常用覆盖准则;掌握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法、正交试验法和场景法等常用黑盒测试方法。 4. 软件测试过程 了解单元测试的定义及原则,了解其内容与过程;掌握函数覆盖、Z路径覆盖、ESTCA覆盖、LCSAJ覆盖和MC/DC覆盖等常用覆盖准则;了解集成测试的定义及内容,掌握基于功能分解的集成测试、基于调用图的集成测试以及基于路径的集成测试方法;了解系统测试的定义及原则,掌握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装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性测试、健壮性测试、可用性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文档测试在内的系统测试内容;了解验收测试的内容及过程,掌握α测试、β测试的内容。 5. 软件测试管理 了解软件测试项目的基本特性;了解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特性和原则;了解软件测试项目的范围管理方法;了解软件测试管理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了解主要的软件测试文档;了解测试的组织和人员管理机制;了解软件测试的过程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内容。 6.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2学时)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暂定)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 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习题解答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习 题解答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一、选择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C。 A.表明软件的正确性B.评价软件质量 C.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D.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2.下面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A是错误的。 A.软件测试是程序测试 B.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C.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3.某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评测师时,应聘者甲向公司做如下保证: ①经过自己测试的软件今后不会再出现问题; ②在工作中对所有程序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在某个程序员编写的程序中发现的问题多,就重点审查该程序,以免不利于团结; ③承诺不需要其他人员,自己就可以独立进行测试工作; ④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决不罢休; 你认为应聘者甲的保证B。 A.①、④是正确的B.②是正确的 C.都是正确的D.都不正确 4.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B。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C.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5.导致软件缺陷的原因有很多,①-④是可能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D。 ①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的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而且经常更改②软件设计说明书③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④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需求说明书和沟通不足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 二、简答题 1.简述软件测试发展的历史及软件测试的现状。 参考答案: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软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系统意义上的软件测试,更多的是一种类似调试的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和选取也都是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随机进行的,大多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产业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软件企业成立了QA或者SQA 部门。后来QA的职能转变为流程监控(包括监控测试流程),而测试(Testing)则从QA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职能。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SQA)的主要职能,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ANSI)。 在我国,软件测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国内,现在在软件测试行业中各种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标准都还在探索阶段。 总之,国内软件测试行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简述软件缺陷在不同阶段发现错误修复的费用。 参考答案: 软件缺陷造成的修复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指数级地增长,如下图所示。 3.简述软件测试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 软件测试的复杂性体现在: ?不可能对程序实现完全测试。 ?杀虫剂现象,即为了克服被测试软件的免疫力,软件测试员必须不断编写新的测试程序,对程序的各个部分进行不断测试,以避免被测试软件对单一的测试程序具有免疫力而使软件缺陷不被发现。 ?软件测试的代价不容易掌握,因为随着测试量的增加,测试成本将呈几何数级上升,而软件缺陷数量降低到某一数值之后将没有明显的变化,寻求最优测试点,掌握好测试工作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测试人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合理的取舍,根据风险分析来决定哪些故障需要修复,哪些故障可以不修复,即并不是所有的软件缺陷都需要被修复。 4.对软件测试的经济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参考答案: 软件测试是软件生命期中费用消耗最大的环节。测试费用除了测试的直接消耗外,还包括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