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名将

五代十国的名将

梁 刘隐:任节度使,封南海王.

刘隐,其祖安仁,上蔡人也,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父谦,为广州牙将。唐乾符五年,黄巢攻破广州,去略湖、湘间,广州表谦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以御梧、桂以西。岁余,有兵万人,战舰百余艘。谦三子,曰隐、台、岩。 谦卒,广州表隐代谦封州刺史。乾宁中,节度使刘崇龟死,嗣薛王知柔代为帅,行至湖南,广州将卢琚、覃?作乱,知柔不敢进。隐以封州兵攻杀琚、?,迎知柔,知柔辟隐行军司马。其后徐彦若代知柔,表隐节度副使,委以军政。彦若卒,军中推隐为留后。天祐二年,拜隐节度使。梁开平元年,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二年,兼静海军节度、安南都护。三年,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南平王。 隐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数有功于岭南,遂有南海。隐复好贤士。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仕宦遭乱不得还者,皆客岭表。王定保、倪曙、刘浚、李衡、周杰、杨洞潜、赵光裔之徒,隐皆招礼之。定保容管巡官,曙唐太学博士,浚崇望之子,以避乱往;衡德裕之孙,唐右补阙,以奉使往。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杰善星历,唐司农少卿,因避乱往,隐数问以灾变,杰耻以星术事人,常称疾不起,隐亦客之。洞潜初为邕管巡官,秩满客南海,隐常师事之,后以为节度副使,及?僭号,为陈吉凶礼法。为国制度,略有次序,皆用此数人焉。 乾化元年,进封隐南海王。是岁卒,年三十八。弟?立。


唐 王潮:威武军节度使,任将军。

王潮(846年——898年),原名王审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出身农民家庭。 唐末任固始县史。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寿州(今安徽寿县)变民首领王绪任命王潮为军正。 中和五年(885年)随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多疑猜忌,遂发动兵变,囚王绪

乾宁三年(896年),王潮升威武军节度使,同年病重。按当时惯例,州郡长官为世袭制,而王潮以大业为重,舍弃自己的4个儿子和大弟审邽,将政权传给德才兼备的小弟王审知。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王潮病逝。 王潮兄弟自中原南下,带来大批族人,所以至今仍被不少福建、台湾王姓家族奉为始祖.


唐 刘旻:任讨捕将。

唐乾宁二年(895年),出生。 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九月,加兼中书令。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枢密使郭威为刘承祐逼反,进军后汉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刘承祐逃亡中为乱兵所杀,郭威遂控制朝政。刘崇此时原欲举兵南下,

但听到郭威计划迎立刘崇之子,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遂打消此意。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崇僭号于河东,称汉,改名旻,仍以乾祐为年号。 北汉乾祐五年、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正月,北汉寇府州(今陕西府谷),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击败北汉军,杀二千余人。二月,折德扆又拔北汉岢岚(今山西岚县北)军。 北汉乾祐七年、后周显德元年(954年),趁郭威去世之际,南攻后周,然为后周世宗柴荣率军败于高平,刘旻穿着农人的衣服随百余骑逃走,途中一度迷路,刘旻年老力衰,差点无法支撑回到太原。 十一月卒,年六十,子承钧立。
谭全播:梁 节度使。后任吴国右威卫将军。


唐 邓进忠:岳州刺史。
张全义:梁 魏王。唐 齐王。
唐 郭崇韬:招讨使。
唐 吴漳:刺史,山南节度使。
唐 王彦章(王铁枪):封开封侯,北面副招讨使。
唐 王晏球:归德节度使兼背面招讨副使。
晋 吴峦:复州防御使。
汉 王峻:监军。平卢节度使。
王景:周代时任凤翔节度使,护国军。
唐 边镐:刺史,武安军节度使。
留从效:唐 节度使,晋江王。
王晏:汉 建雄节度使。周 武宁军节度使。
韩令坤:周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 成德军节度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