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word版本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word版本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word版本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

经济效益审计习题

经济效益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出的是()。

A.折旧

B.存货储备

C.固定资产净值

D.产品品种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占用的是()。

A.材料消耗

B.修理费

C.存货储备

D.折旧

3、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资源消耗或占用的节约

4、关于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润与经济效益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较

B.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

C.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能体现经济活动的长期效益

D.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内部控制检查

C.经济效益鉴证

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职能是()。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督

C.经济鉴证

D.经济服务

7、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是()。

A.国家审计

B.内部审计

C.社会审计

D.ABC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各项反映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指标的有()。

A.成本费用╱收入

B.利润

C.总资产报酬率

D.销售利润率

3、西方“三E”审计是指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的()。

A.经济

B.效率

C.合理

D.效果

4、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 政府绩效审计

C. 国家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我国目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受到的限制包括()。

A.受法律授权的限制

B.受审计手段的限制

C.受审计主体环境的限制

D.受审计人员水平的限制

7、按审计对象层次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B.局部和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经济效益审计

D.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8、按审计范围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B.局部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D.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9、全面经济效益审计一般适用于()。

A.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企业

B.日常性生产经营活动

C.以扭亏为盈为目的

D.盈利和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三、判断并改错:

1、投入与产出的相减比较属于相对数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但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2、投入与产出的相减比较属于相对数指标,其特点是剔除了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比较。()

3、对于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微观经济效益暂不明显的经济活动,一般应作肯定的评价。()

4、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簿和业绩报告等属于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而计划、预算、方案因尚未执行或实施,因而不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

四、简答题:

1、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有哪些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经济效益的表现上有哪些区别?

3、概述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

4、概述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5、概述社会审计从事的外向型管理审计是如何兴起的。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A.业绩报告

B.内部控制状况

C.会计报表

D.新产品开发方案

2、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趋势证据的是()。

A.新产品业绩报告

B.新产品销售明细账

C.新产品成本费用计算表

D.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A.管理人员素质

B.存货内部控制状况

C.管理层风险意识

D.财产管理制度

2、按否主动选择审计对象分类,经济效益审计的立项方式有()。

A.主动立项

B.被动立项

C.授权立项

D.委托立项

3、按否主动选择审计对象分类,经济效益审计的立项方式有()。

A.主动立项

B.被动立项

C.授权立项

D.委托立项

4、经济效益审计计划主要包括的层次有()。

A.项目计划大纲

B.项目实施计划

C.项目作业计划

D.项目报告计划

四、简答题:

1、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程序上有哪些特点?

2、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选择效益审计的常见项目有哪些?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包括()。

A.多维性

B.可控性

C.动态性

D.指导性

2、下列反映财务效益状况指标的包括()。

A.总资产周转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流动资产周转率

3、下列反映资产营运状况指标的包括()。

A.总资产周转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流动资产周转率

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以结果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具有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包括()。

A.被审单位内部控制不足依赖,无法采用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B.与财务收支审计密切衔接,是企业资产负债审计的合理延伸

C.不能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

量 D.能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不能够缩小

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量

2、以结果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具有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包括()。

A.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可以信赖,不必采用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B.与财务收支审计密切衔接,是企业资产负债审计的合理延伸

C.不能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

量 D.审计组能力单一,缺乏对营销、工程

技术审查的方法和能力

三、判断并改错:

1、以结果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不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量。()

四、简答题:

1、概述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审计范围。

2、概述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

资源利用效益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某车间10月份出勤率为98%,作业率为96%,可以得出的时间利用指标是()。

A.全部劳动时间利用率

B.制度工时利用率

C.出勤工时利用率

D.工作时间利用率

2、反映设备综合利用效果指标的是()。

A.台时产量

B.单台设备台时

C.现有设备利用率

D.设备生产率

3、已知现有设备利用率为98%,每台设备开工时数为200,每台时产量为12件,则设备利用率为()。

A.23.52件

B.196件

C.2400件

D.均不是

4、某企业2009年能耗年增长率、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8%和10%,则该企业能源弹性系数为()。

A.0.8

B.1.25

C.0.8%

D.均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包括()。

A.时间利用

B.数量利用

C.结构

D.能力利用

2、下列属于工时损失的有()。

A.非业务时间

B.停工工时

C.缺勤工时

D.法定节假日

四、简答题:

1、概述总资产审计的要点和步骤。

五、案例分析:

中;

(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原因;

(3)提出改进意见。

重、生产工人人均全年工时和生产工人单位工时产值,分别是上表中的第4项、第6项和第9项。

本年与上年相比,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8007.04元(下降

6.67%)

根据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分解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比重╳生产工人人均全年工时╳单位工时产值

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90%╳2000╳66.67=120006

本年全员劳动生产率:89.02%╳2025╳62.13=111998.96

本年与上年相比下降:111998.96-120006=-8007.04

①由于生产工人比重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89.02%-90%)╳2000╳66.67=-1306.73

②由于生产工人人均全年工时增加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

89.02%╳(2025-2000)╳66.67=+1483.74

③由于单位工时产值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89.02%╳2025╳(62.13-66.67)=-8184.05

以上三项合计影响:-1306.73+1483.74-8184.05=-8007.05 可见,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工时产值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6.81%(4.54/66.67),而其他两个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较小,且基本上相互抵销。

(3)改进意见(略)

2、ABC有限责任公司本年及上年总资产报酬率相关指标数据如下:

中;

(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原因;

(3)提出改进意见。

润率和总资产周转次数,分别是上表中的第5项、第7项和第9项。

本年与上年相比,总资产报酬率下降0.1703元

根据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分解公式: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利润报酬系数╳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总次数

上年:1.42╳20%╳4=1.136(元)

本年:1.45╳18%╳3.7=0.9657(元)

即本年较上年总资产报酬率下降0.1703元

①由于利润报酬系数上升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

(1.45-1.42)╳20%╳4=+0.024

②由于销售利润率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1.45╳(18%-20%)╳4=-0.116

③由于总资产周转次数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1.45╳18%╳(3.7-4)=-0.0783

以上三项合计影响:+0.024-0.116-0.0783=-0.1703

可见,影响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利润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10%(2%/20%),影响程度为68.12%(0.116/0.1703),而其他两个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较小。

(3)改进意见:①由于影响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销售利润率下降,而营业收入本年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加,可见导致销售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费用及税金上升,因此审计人员应建议被审计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及税金;②本例中,总资产周转速度下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总资产占用额增长明显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应建议被审计单位合理配置和节约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3、ABC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存货周转指标及相关数据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1)计算2009年、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并填表中;

(2)计算2009年、2008年各阶段周转天数并填入表中;

(3)分析存货周转速度加快或放缓的原因;

(4)提出加快存货周转的措施。

解答:(1)2009年存货周转天数=(90+108+246)╳360/800 =444╳360/740=216(天)

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100+120+200)╳360/800

=420╳360/800=189(天)

与2008年相比,存货周转速度放缓,周转天数增加了27天(216-189)

(2)各阶段资金周转天数计算结果见表。

(3)根据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分解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原材料周转天数╳(原材料消耗/产品销售收入)+在产品周转天数╳(完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产成品周转天数╳(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将各阶段周转天数换算成总周转天数

换算2009年:

存货周转天数=108╳(300/740)+76.24╳(510/740)+155.37╳(570/740)=43.78+52.54+119.68=216(天)换算2008年:

存货周转天数=120╳(300/800)+90╳(480/800)+120╳(600/800)=45+54+90=189(天)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存货周转速度增加收27天,主要是由于产成品资金周转速度明显放缓所至:产成品资金周转由2008年的90

天至2009年的119.68天,周转一次增加了29.68天,而原材料、在产品资金周转则有所加快。

(4)改进措施(略)

第八章经营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种实行计件工资的产品,其中单位产品耗用工时下降了10%,工时单价上升了10%,则()。

A.单件产品工资成本上升

B.单件产品工资成本下降

C.单件产品工资成本不变

D.无影响

2、以下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上升时,内外部失败成本会下降

B.因产品质量原因发生退货或折让属于外部失败成本

C.废料、整修、当机时间等属于内部失败成本

D.当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失败成本均最低时,质量成本也就最低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产品单位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的因素包括()。

A.原材料价格

B.产品产量

C.产品质量

D.原材料耗用量

2、以下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上升时,内外部失败成本会下降

B.因产品质量原因发生退货或折让属于外部失败成本

C.废料、整修、当机时间等属于内部失败成本

D.当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失败成本均最低时,质量成本也就最低

五、案例分析: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单位甲产品耗用原材料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并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答:(1)分析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

①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一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2260=160(元),上升7.08%

其中:原材料费用上升185元(2047-1862)

工资及福利费上升14元(164-150)

制造费用下降39元(209-248)

可见,影响甲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费用大幅度上升。

②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成本升高:2420-2270=150(元),上升6.61%

其中:原材料上升157元(2047-1890)

工资及福利费下降4元(164-168)

制造费用下降3元(209-212)

可见,影响甲产品单位成本较计划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费用大幅度上升。

(2)分析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

①本年与上年比较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950×1.96=1862(元)

本年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上年升高:2047-1862=185元(元)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890-950)×1.96=-117.6(元)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890×(2.3-1.96)=+302.6(元)合计影响:-117.6+302.6=185元,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

②本年与计划比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900×2.1=1890元(元)

本年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2047-1890=157元(元)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890-900)×2.1=-21(元)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890×(2.3-2.1)=+178(元)合计影响:-21+178=157元,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

2、某产品上年产量2100件,合格率89.2%,上年预防总成本13600元,故障损失总额140000元,对原合格率进行评价。

答:根据资料计算最优合格率:

(1)单位预防成本=13600/2100=6.476元/件

(2)R =6.476 ( 1- 89.2% ) / 89.2%= 0.784

(合格率提高1个百分点须追加的预防成本)

(3)F=140000/2100(1-89.2%) =617.28元

(每件不合格产品带来的故障损失)

(4)Qn= 1 =0.9641=96.41%

1+

0.784

617.28

1 1

==

1+ 0.00127 1+0.035637

(5)审计结论:原合格率89.2%过低,应增加预防成本,减少故障成本。

第十章非经营组织绩效审计

四、简答题:

1、概述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原则。

2、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些?

第十一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活动的特点有()。

A.一次性和独特性

B.目标确定性

C.组织的流动性和开放性

D.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第十二章开发和理财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第一章 1.甲、乙两企业某年有关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销售利润率等资料见表1—4。 表1—4 甲、乙两企业相关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销售利润率(%) 甲100 70 30 30 乙200 150 50 25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企业的利润小于乙企业的利润,但甲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却大于乙企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甲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乙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如下: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企业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它强调会计计量中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说它与经济效益有联系,是因为它也是投入与产出比较之差。但是,计算利润的投入与产出,是按照上述两项会计原则来定义的,其外延与计算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不同。经济效益的含义,既包括当期实现的效益,也包括当期创造而递延到后期收益的潜在效益;既包括直接归创造者受益的效益,也包括间接由非创造者受益的效益。 2.甲、乙两方案有关原始投资额、未来报酬及净现值、现值指数等资料见表1—5。 表1—5 甲、乙两方案有关资料 方案未来报酬原投资额净现值现值系数 甲1000 700 300 1.43 乙1800 1400 400 1.29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方案的净现值小于乙方案,但甲方案的现值指数却大于乙方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乙方案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甲方案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净现值的关系如下:净现值是指某一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额,体现的是投资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而经济效益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既有相减比较,也有相除比较,更有相减和相除结合比较。因此说,净现值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种形式,而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外延更为广泛;考察经济效益时,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即净现值。 第二章 审计证据内容证据类型 1.所投资固定资产可能提前报废趋势证据 2.单位工资成本由于预算失控而提高过程证据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论 1、效益:是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 2、效率:指投入量变动与产出量变动之比,综合反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率,综合反映经 济活动合理、有效程度。 效果:指在投入保持不变情况下,产出与产出的比较。 经济:指在产出一定情况下,投入与投入的比较。 3、经济效益的层次划分和层次划分的意义:(简答题) 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要兼顾三者利益,尤其注重宏观经济效益。 长远效益和眼前效益,要兼顾两者,尤其注重长远效益。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许多活动既有直接效益又有间接效益。 4、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综合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环境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5、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它们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目的、审计职能、方法和性质等。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 6、国家审计所承担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政府财政绩效审计、企业单位国有资产营运效益审计和国家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填空题) 经济效益审计目的是由审计环境决定的。(判断题) 审计职能:指审计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基本职能一般包括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7、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对象层次进行分类:1.宏观经济效益审计。 2.微观经济效益审计:(1)企业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2)行政事业经费绩效审计。 (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二)按审计范围进行分类1、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2、局部经济效益审计。 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8、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而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是以评价为主,兼有监督和鉴证职能。 9、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特征:独立性与客观性 建设性 以真实、合法为基础 内容范围的广泛性和限定性 风险性。

审计学专业课讲义word版(全)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 一、审计的概念 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 中国审计学会1989年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在1972年给审计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并评价与各种经济活动及事项的申明有关的系统过程,以便查明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各有关利害关系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的定义:“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表示意见。” 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 (1)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 (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3)审计对象必须明确; (4)审计工作过程是收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情况; (5)审计工作必须有对照的标准和依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 (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关于独立审计的定义作如下表述: 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

第二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二、审计的对象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因此,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才是审计对象的本质。 三、审计的职能 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一)经济监督 经济监督是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确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要使审计发挥监督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监督必须由权力机关实施;二是要有严格的客观标准和明确的是非界限。 (二)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发挥经济评价职能,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构成;二是力求评价方法先进可行。 (三)经济鉴证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做出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审计案例分析题

四、案例分析题 1、2013年2月27日审计人员对某企业现金进行审计,出纳员结出当日现金日记账余额为1318.10元,现金盘点,结果为813.50元,另有一张未经批准的借款单,金额300元,系某管理人员借款。企业库存现金限额800元。 要求: (1)指出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审计意见。 答案: (1)现金账实不符。账存1318.10元,实有1113.50元(白条不能抵库),现金盘亏204.60元,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超库存现金限额存放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2、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A公司的委托,对其201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在审查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时,发现A公司2013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 数额为33500元,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为35000元。派审计员向开户银行取得对账单一张,2013年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为42000元。另外,查有下列未达账项和记账差错;(1)12月21日公司送存转账支票5800元,银行尚未入账。 (2)12月23日公司开出转账支票53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 (3)12月25日委托银行收款10300元,银行已收妥入账,但收款通知尚未到达公司。(4)12月30日银行代付水费3150元,但银行付款通知单尚未到达公司。 (5)12月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单,金额为3850元,公司入账时,将银行存款增加数错记成3500元。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核实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银行存款数额的正确性。 答案:(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13年12月31日金额单位:元 正确性。 3、对某企业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发现:2013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6680元;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为25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经核对发现2013年12月存在以下几笔未达账项: (1)12月29日,委托银行收款2500元,银行已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完整版)《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及案例分析思路 第一章 1.甲、乙两企业某年有关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销售利润率等资料见表1—4。 表1—4 甲、乙两企业相关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企业的利润小于乙企业的利润,但甲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却大于乙企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甲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乙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如下: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企业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它强调会计计量中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说它与经济效益有联系,是因为它也是投入与产出比较之差。但是,计算利润的投入与产出,是按照上述两项会计原则来定义的,其外延与计算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不同。经济效益的含义,既包括当期实现的效益,也包括当期创造而递延到后期收益的潜在效益;既包括直接归创造者受益的效益,也包括间接由非创造者受益的效益。 2.甲、乙两方案有关原始投资额、未来报酬及净现值、现值指数等资料见表1—5。 表1—5 甲、乙两方案有关资料 运用投入和产出比较方法,可以发现,甲方案的净现值小于乙方案,但甲方案的现值指数却大于乙方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乙方案的效果性好但效率性较差,甲方案的效果性差但效率性好。 经济效益与净现值的关系如下:净现值是指某一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差额,体现的是投资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而经济效益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既有相减比较,也有相除比较,更有相减和相除结合比较。因此说,净现值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种形式,而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外延更为广泛;考察经济效益时,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即净现值。 第二章

《审计学基础》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审计学基础》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审计学基础》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学的基本规定,包括审计定义、注册会计师管理、审计准则及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和法律责任。本门课程是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为主线来阐述审计的相关知识,兼顾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知识包括了课程的第一至第三章章节: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与法律。 本阶段作为一个导入,从最基础的审计含义学起。 要想学好本课程,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有审计。了解了为什么有审计之后才能理解审计的规范性要求,既审计的执业准则框架的内涵和意义。由于审计的作用,使得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及其工作成果有很高的期望,为此注册会计师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平以保证其工作质量,而相应的,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生的不轨行为也有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约束。 本阶段的具体导学重点如下: 第一章总论 一、导学大纲 1.审计的含义; 2.审计的特征; 3.审计的分类 4. 审计监督体系 (1)审计组织体系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和联系 5.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 6.注册会计师管理 (1)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 (2)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二、导学重难点讲解 1.审计的含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2.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两个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 (1)审计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工作——注册会计师不受那些削弱或纵是有合理的估计仍会削弱注册会计师做出无偏审计决策能力的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要保持超然独立性,才能得到正确、公允、可靠的结果。因为涉及市场经济的利益公平,独立性被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 独立性的经济意义包含三个层次:机构独立、经济独立、人员独立。 (2)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决定了审计的权威性。审计人员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工作,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审计人员按照有

审计学大题word版

1、资料:注册会计师刘佳2007年2月15日开始对A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在审查到固定资产时发现,A公司于2006年开始采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未使用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 (2)本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记入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3)没有按规定考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要求】请分析以上事项将会给报表造成的影响。 2、某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如下: (1)企业订立的合同,相关部门、领导在进行审核时,若存在修改意见,直接口头告知订立人员。 (2)合同综合管理部门建立合同台账,仅列示合同的签订部门、签订人、时间、金额。(3)项目实践过程中出现变更事项,由项目经理直接在现场实施变更,待项目实施完毕后再向领导汇报相关变更事项。 (4)仓库保管员负责登记存货明细账,以便对仓库中的所有存货项目的验收、发、存进行永续记录。 (5)当收到验收部门送交的存货和验收单后,根据验收单登记存货领料单。 (6)平时,各项目组或其他部门如果需要领取原材料,都可以填写领料单,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发出原材料。 (7)公司附注材料的用量很少,因此领取辅助材料时,没有要求使用领料单。 (8)如果仓库保管员有时间,偶尔也会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一下问题: (1)你认为上述描述的内部控制有什么缺陷?并简要说明该缺陷可能导致的错弊。 (2)针对该企业上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

3、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X月份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明细账及相关凭证时发现: (1)2日购入需要安装设备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买价36000元,增值税6120元,运杂费390元,立即投入安装。作: 借:固定资产 363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120 贷:银行存款 42510 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发生材料费1000元,应付工资490元。作: 借:在建工程 1490 贷:材料 1000 应付工资 490 借:固定资产 1490 贷:在建工程 1490 (2)20日经批准将因火灾毁损的设备一台转入清理。该设备原值2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获得保险公司赔偿金20000元,残体变价收入5000元,均已存入银行,并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1000元。其中收到保险公司赔偿金作: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00 (3)25日以设备一台(原值300000元,已提折旧50000元)投资A公司,评估确认价值为270000元。作: 借:长期投资 2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 (4)30日计提折旧20600元,其中: 生产车间:使用中固定资产 15800 封闭固定资产 800 管理部门:使用中固定资产 4000 作: 借:制造费用 16600 管理费用 4000 贷:累计折旧 20600 当月另有一台设备(原值12630元,月折旧率0.792%)出租给外单位未提折旧。 要求:指出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编制调整会计分录。

(完整版)《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自考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1.案例资料 B注册会计师在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XYZ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为了确定XYZ公司的销售业务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决定对销售进行截止测试。截止测试的简化审计工作底稿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B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目的及方法.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提前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 (3)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推迟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答案要点: (1)B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会计记录的归属期是否正确。 测试的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日后若干天记录的销售业务与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发运日期是否同属一个会计期间。 (2)在上述5笔业务中,发票号为7892的业务,销售记账时间为12月30日,而发票开具日期为1月3日,发运日为1月2日,不属于同一会计期间,属于提前入账的行为。 发票号为7893的业务与7892号类似,属于提前入账。 发票号为7894的业务发票日期和发运日期均为12月30日,而记账日期则为1月2日,属于推迟入账的行为。 以上2笔业务综合看供提前入账金额为: 15+8-=23万元,多转成本10+4.9=14.9万元 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230 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39 100 贷:应收账款269 100 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库存商品149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49 000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肖某于2008年初审计了HD公司2007年度的会计报表,取得资料如下:

经济效益审计策略问题分析研究论文(共6篇)

经济效益审计策略问题分析研究论文(共6篇) 第1篇:经济新常态下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之路的探讨 1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三E”审计,“三E"审计,是指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效果审计。所谓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支出和耗费开展经营活动,尽量节约,避免浪费。通过经济性审计,可以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效率性审计,主要是指对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所进行的审计。通过该种审计,借以评价成本与盈利的情况,判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效果性审计,是指对计划目标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即审查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获得了理想的效益。

2中石化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2.1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中石化炼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兩年以前,中石化炼油板块连年亏损,整个板块在石化产业链中属于效益重灾区,其主要是原油采购价格和成品油售价出现倒挂所致。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当前炼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产油损耗大、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投资项目投入与产出不正比、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强等也是导致各炼企普遍效益不好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能够及时地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投出产出情况等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给决策层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促进炼企效益管理质量升级。 2.2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完善中石化炼企审计体系的需要 因诸多原因,目前很多中石化炼企并未将经济效益审计纳为重点,而是在开展其他审计项目时“顺带”完成,难以保证审计内容的完整性,

经济效益审计考点归纳

经济效益审计考点 第一章经济效益基本理论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构成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构成经济效益。 (一)不同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 (二)经济效益和利润的关系 四、经济效益层次的划分 对于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提高,而微观经济效益暂时不明显的经济活动,一般可作肯定的评价。 第二节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

(一)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 一、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二次大战后欧美一些国家经历战争创伤,百废待兴,财政税收和支出的规模大量膨胀,广大纳税人及其代表要求对支出的效果进行评价。 2、20世纪中叶,一些国家改革预算制度,由传统的预算方法改为零基预算的方法,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零基预算中的每一个预算项目的绩效进行审计,将审计的结果向议会报告团,作为审批政府预算的依据。 3、西方纳税人民主意识的增强,形成对政府问责的要求,普遍关注政府对纳税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社会审计从事的外向型管理审计的兴起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受托经济责任逐渐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管理审计由此产生 2、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社会审计可以从事外向型管理审计,也可以从事内向型管理审计 3、外向型管理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包括:(1)(2)(3)(4)

第二章经济效益审计程序 1、重要的资源损失和浪费; 2、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3、财务审计延伸的经济效益问题; 4、需要进行评价的决策和方案 5、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业绩和经济责任的效益评价; 6、有关部门委托或上级管理层交办的事项。

第一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和确定原则 一、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一)任期经济责任内容与审计范围

审计学期末考试题任务前十套原Word版

05任务 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A. 观察法 B. 盘存法 C. 比较法 D. 核对法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 A. 1985年 B. 1988年 C. 1993年 D. 1994年 3. 审计 报告收件人是()。 A. 审计业务的委托者 B. 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C. 被审计单位 D. 证券监管部门 4. 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 最高者 B. 最低者 C. 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5. 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不需实施的程序为() A. 观察、检查实物 B. 审验实物权属转移情况 C. 按照国家规定在评估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 D. 审验实物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6. 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既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控制政策和程序。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 A. 控制环境 B. 风险评估 C. 控制活动 D. 信息与沟通 7. 对于审计程序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的是:() A. 编制审计方案 B. 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C. 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D. 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8. 审计准则中明确由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属于(),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 A. 经营风险 B. 检查风险 C. 特别风险 D. 控制风险 9. 下列专用术语哪些表示的是保留意见( )。 A. 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 B. 除上述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外 C. 除存在上述问题以外 D. 由于无法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10. 在判断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是最权威的标准。 A. 独立审计准则 B.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C. 职业道德准则 D. 后续教育准则 11.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对()的信任。 A. 审计意见 B. 审计证据 C. 审计工作底稿 D. 审计人员 12. 如果审计人员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水平,则拟实施的总体方案倾向于()。 A. 风险应对方案 B. 控制测试方案 C. 实质性方案 D. 综合性方案 13. 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 A. 监督 B. 披露 C. 截止期 D. 机械准确性 14. 属于内审计证据的有( )。 A. 购货发票 B. 销货发票 C. 银行对账单 D. 材料出库单 15. ()是通过观察法不能取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 A. 审阅法 B. 鉴定法 C. 盘存法 D. 调节法 16.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式是()。 A. 公司制 B. 合伙制 C. 独资制 D. 有限责任合伙制 17. 预测性财务信息可表现为() A. 计划 B. 预测 C. 预算 D. 方案 18. 下列事项属于间接或有事项() A. 未决诉讼 B. 未决索赔 C. 税务纠纷 D. 商业票据贴现 19. 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抽查范围时。可选择的方法是:() A. 实地观察法 B. 证据检查法 C. 经验估计法 D. 重复执行法 20. ()审计的基本职能。 A. 经济监察 B. 经济评价 C. 经济监督 D. 经济鉴证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可以分为()。 A. 相关服务准则 B. 鉴证业务准则 C. 审计准则 D. 质量控制准则 2.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A. 刑事责任 B. 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吊销执照 E. 警告 3. 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与特定认定的审计目标不相关的情形包括( )。 A. 从审计客户已经发出存货的记录追查到销售发票存根,主要是为了获取期末存货存在性认定的证据

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分析案例题精选

二、单项案例分析与综合案例分析题的复习重点: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 防止? 因为在销售收入舞弊的诸多案件中,企业经常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粉饰报表,操纵利润。2.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手段有:1)虚增关联交易收入;2)虚列关联方;对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格外关注:1.与无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的重大交易;2.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等条件异常的交易;3.与特定顾客或供应商发生的大额交易;4.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交易;5.易货交易;6.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7.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生的重大交易;8.处理方式异常的交易。 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通过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对应收帐款明细帐和销售明细帐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结合教材第九章案例二《黎夏公司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中的表9-6“黎夏公司总经理任期目标履行情况表”分析黎夏公司2007年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低于2006 年主要原因。 答:由表9-8显示,黎夏公司总经理任期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达到委托经营合同中预 定的任期目标。虽然200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未能完成任期目标,但2000年相同指标的完成情况良好,弥补了第二年的不足,使两年平均水平仍达到了总经理任期目标。就整体分析,黎夏公司2001年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不如2000年。尤其是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平均周转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2001年均低于2000年和行业平均水平。 经审计人员姚卓、杜威深入调查取证, 追根溯源,查出差异的成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受客观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2001年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调整药品价格、实行"医药分家"、药品分类管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等措施的逐步完善,国内医药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黎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态药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也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2001年黎夏公司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审计人员李仁在对ABC公司2010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通过与该公司管理层当局和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察觉到可能存在导致该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要求:(1)李仁对查明ABC公司可能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责任是什么? (2)李仁对ABC公司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报告责任是什么? (1)李民对查明ABC公司可能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责任为:①评估ABC公司可能发生的错误与舞弊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 风险;②在规划审计工作时,提供能查明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误与舞弊的合理 保证;③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以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取得能查明导致会计报 告严重失实的重大错误与舞弊的合理保证。(2)李民对ABC公司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报告责任为:①李民应以适当方式向ABC 公司管理当局告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 错误及所有舞弊,并详细记录于工作底稿。 ②对于涉嫌重大错误或舞弊的人员,李民应当向ABC公司高层次管理人员报告。③当怀疑ABC公司高层次管理人员舞弊时,李民应当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必要时,应当征求律师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 4.资料:假设审计人员王军在对华兴公司负债业务进行审查时,发现该公司于2010年4月1日向海淀工行取得流动资金借款200,000元,期限是3个月,借款月利率为‰,该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 (2)4月、5月、6月底预提利息时: 借:营业外支出1,100 贷:短期借款1,100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word版本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 题

经济效益审计习题 经济效益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出的是()。 A.折旧 B.存货储备 C.固定资产净值 D.产品品种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占用的是()。 A.材料消耗 B.修理费 C.存货储备 D.折旧 3、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资源消耗或占用的节约 4、关于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润与经济效益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较 B.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 C.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能体现经济活动的长期效益 D.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内部控制检查 C.经济效益鉴证 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职能是()。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督 C.经济鉴证 D.经济服务 7、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是()。 A.国家审计 B.内部审计 C.社会审计 D.ABC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各项反映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指标的有()。 A.成本费用╱收入 B.利润 C.总资产报酬率 D.销售利润率 3、西方“三E”审计是指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的()。 A.经济 B.效率 C.合理 D.效果 4、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 政府绩效审计 C. 国家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我国目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受到的限制包括()。 A.受法律授权的限制 B.受审计手段的限制 C.受审计主体环境的限制 D.受审计人员水平的限制 7、按审计对象层次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B.局部和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经济效益审计 D.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8、按审计范围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B.局部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D.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9、全面经济效益审计一般适用于()。 A.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企业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同学们: 为便于大家对本课程内容能够抓住重点并深刻理解,中央电大《审计学》课程组将各章重点内容提炼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 1.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而非所有者自身监督。二是与被审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或精神上)保持独立。 独立性是审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审计主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2.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包括审计谁,审什么内容。 对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着重审查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作用方式的特征 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能产生什么功能作用,表现为审计的职能;二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功能作用的实现方式,表现为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还有监察、鉴证和评价。 二、审计的分类 审计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具体表现为: (一) 审计按主体分类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特征主要是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体现了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负债、资产、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署还将把审计对象延伸到中央驻香港机构和中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2.民间审计 由于民间审计可以接受不同所有者委托的特征,不仅民间审计主体采取法人的形式,而且,其审计活动也是通过委托受托进行的,其被审单位依委托审计的主体的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各异。 3.内部审计 由于内部审计只是代表某一特定的所有者或集团。所以,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就都直接设立于特定组织或部门、单位内部,其审计的对象也只限于特定财产经管者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自考审计学历年真题汇总Word版

主观题历年汇总 2016年10月: 1、名词解释:总体审计策略(第4章)(2014年4月原题)、强调事项段(第12章) 2、简答题:根据审计重要性,判断是否重要并说明理由。(第4章) 在报表审计中按审计程序的先后顺序排序。(第4章) 3、论述题:控制测试程序的类型有哪些?如何使用,才会提高测试结果?(第6章) 4、案例分析:2014年10月试卷35题原题。(第3、5章)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审计。(第7、9章) 财务报表审计(审计意见...)。(第12章) 2016年4月: 1、名词解释:审计证据(第5章)、鉴证业务(第3章) 2、简答题:审计重要性概念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第4章) 固定资产审计(检查所有权的审计程序)。(第8章) 3、论述题:审计证据(第5章) 4、案例分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审计(第8章) 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项目认定(第6章) 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类似2014年10月试卷38题)(第8章)(2012年4月原题) 2015年10月: 1、名词解释: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第4章)、存货监盘(第9章) 2、简答题:实施控制测试目的和情形(第5章) 存货周转率发生波动的常见情况(第9章) 3、论述题:审计证据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以及考虑的特殊事项(第5章)

4、案例分析:是否违反职业道德,说明原因。(类似2014年4月试卷35题真题) 针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理由。(第4章)教材无答案 财务报表审计(审计意见...)(第12章) 2015年4月: 1、名词解释:查询法(第1章)、独立性(第2章) 2、简答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第2章)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认定的具体内容(第7章) 3、论述题: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目的(第5章) 4、案例分析:审计证据(第5章) 针对回函结果实施哪些审计程序?(应收账款函证)(第7章) 存货监盘(第9章) 2014年10月: 1、名词解释:鉴证业务(第3章)、分析程序(第5章) 2、简答题:重要性概念、目的(第4章)、普通过失、重大过失(第3章) 注册会计师对同行的责任(第2章) 3、论述题:2016年10月已考过原题 4、案例分析:销售,编制调整分录(第7章) 采购,编制调整分录(第8章) 采购内控是否存在缺陷并提出建议(第8章) 2014年4月: 1、名词解释:鉴证报告(第3章)、总体审计策略(第4章)

(精选)审计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分享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抵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应采取的对策。 (二)[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某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时,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1%计算为140万,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误或漏报为140万元。并采用两种分配方案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给了各资产账户。某公司资产构成及重要性水平分配方案见表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哪一种方案较为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资料】审计人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公司报表显示,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资产总额4000万元,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公司报表时发现: 1、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820元,被出纳占为己有 2、11月15日,公司收到业务咨询费3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不明。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应采取的对策 二、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小李通过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状况: (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 (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入库的A产品可能已计入存货项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 (3)由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4)Y公司存放在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A公司的存货项目; (5)本次审计为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应收集哪些审计证据。 三、调节法的应用 [资料]1.阿兰姆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材料一次投入,逐步消耗,每投入100千克A材料可以生产出甲产品100千克。 2.20X2年12月31日,该企业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结存2 1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结存4 800千克。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账面记录与盘点数一致。 3.20X3年2月2日,审计人员委托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当日,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盘存2 0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盘存5000千克。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审计学基础(专科) 一、名词解释: 1.实质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2.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3.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证明文件和资 料。 4.经济评价职能:通过审核检查,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决策、计划和方案等是否先进,内部控制系统 是否健全,是否切实执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按照计划、预算和有关规定执行,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经济效益是否较优,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等。 5.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益性进行 审查。 6.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证实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据。 7.审计准则: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或会计师职业团体组织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 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8.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的用以 证明审计事项真相或性质并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一切凭据或证明材料。 9.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包含错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 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0.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 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11.实质性测试:也叫真实性测试,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测试来验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各项认定是否 公允,同时揭露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要舞弊行为和工作差错。 12.审计依据: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 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13.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 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14.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15.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所作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 这些重要财务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16.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 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17.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 是用于符合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法。 18.简式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对应公布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具有记 载事项为法令或审计准则所规定的特征,一般适用于公布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审计人员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其体现了审计的( A ) A. 独立性 B. 权威性 C. 公正性 D. 依法性 2.( A )用来衡量被审计事项是否优劣的准绳。 A. 审计依据 B. 审计证据 C. 审计准则 D. 审计标准 3.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 D ) A. 经济公证 B. 经济鉴证 C. 经济评价 D. 经济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