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

试题

范围:必修一及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25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3.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5.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ú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6.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7.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8.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9.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10.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

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12.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13.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 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14.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5.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 )

A.俾斯麦

B.马克思

C.圣西门

D.列宁

16.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17.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18.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A.“冷战”格局的扩展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美苏的直接对抗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19.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2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1.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22.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4.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25.《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并回答: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各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民主类型。

材料一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发展进程简表

英国法国

①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②1265年孟福尔召开议会,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③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④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⑤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⑥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⑦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

民主制日趋完善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

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宪法,

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8分)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图中两部文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产物,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

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也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基本史实。(4分)

材料二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xx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美俄三大国之间应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3分)

28. (18分)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10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4分)

(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4分)

xx第二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A C A

B A

C

D B D B D B 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 B C D A C A D B A D B

26.(16分)

(1)特点:英国:通过妥协和改革的方式;缓和的渐进和制度创新;代议制民主日趋完善。(3分)法国:以革命方式为主;历程曲折艰难,政权更替频繁,共和制和帝制反复较量。(3分)说明:民主制的确立都尊重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适合国情;资本主义民主制是历史潮流。(2分)

(2)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对反对君主专制,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5分)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3分)

27.(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5分)

(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

史实:①乒乓外交;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4分)

(3)背景:中苏(俄)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4分)

(4处理: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等。(3分)

28.(18分)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2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2分)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分)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3分)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4分)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4分)

附:1.(xx·江苏高考) 2.(xx·江苏高考) 3.(xx·全国Ⅱ高考Ⅱ卷) 4.(xx·全国Ⅱ高考) 5.(xx·福建高考) 6.(xx·全国Ⅰ高考) 7.(xx·全国Ⅰ高考) 8.(xx·福建高考) 9.(xx·江苏高考) 10.(xx·安徽高考) 11.(xx·重庆高考) 12.(xx·浙江高考) 13.(xx·海南高考) 14.(xx·江苏高考) 15.(xx·上海高考) 16.(xx·安徽高考) 17.(xx·上海高考) 18.(xx·四川高考) 19.(xx·全国Ⅱ高考) 20.(xx·全国Ⅰ高考) 21.(xx·海南高考) 22.(xx·北京高考) 23.(xx海南单科卷历史6) 24.(xx海南单科卷历史8) 25.(xx江苏单科卷历史3)

26、(xx广东高三模拟卷)

27、(xx福建高考)

28、(xx江苏,12分)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每天更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