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

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
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

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发展强化应用全面巩固提升"数字黄河"工程

2009-04-18

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办主任李景宗发言

科学发展强化应用全面巩固提升"数字黄河"工程

在水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黄委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鉴于"数字黄河"工程的先进性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效益,《"数字黄河"工程研究与应用》与《黄河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分别获得200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一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当前,"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使"数字黄河"工程得到全面巩固与提升,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及应用取得新成绩

两年来,黄委坚持“管理、应用、共享”和“完善、提高、拓展”原则,着重完善了"数字黄河"工程已建系统,加大应用推广力度。

1、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会商支持系统及运行环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黄委编制完成了《黄河遥感应用技术规划》和《"数字黄河"工程程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两个专业规划。

2、六大应用系统取得新进展

"数字防汛"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新进展。两年来,"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大部分项目建设完成;完成黄河防汛抗旱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之黄河防洪调度系统(一期)和黄河洪水预报系统、黄河流域三维电子江河系统、黄河水库运行信息平台、黄河防汛值班系统等的开发。

"数字水调"一期建设顺利完成,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数字水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完成了《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会商支持系统及运行环境建设初步设计》。

"数字水保"方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期工程于2008年11月通过了验收;开展了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试验与分析及水沙动态监测工作;启动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研发工作。

"数字建管"方面,建成了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和工程安全评估模型,使工程建设与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电子政务方面,基本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部分内容已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验收,实现了与水利部的互联互通及黄委机关内部的无纸化办公。同时,出台了电子政务方面的《黄委政务内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黄委政务内网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管理与使用办法。

2、加强了制度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不断完善"数字黄河"工程的相关管理办法,搭建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黄委内部已实现了实时水情数据、防汛数据、水调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黄委新制定颁发了《黄河灌区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等10多个标准和管理办法。

3、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取得重大进展

在水利部信息中心的组织领导下,在其他流域机构的密切配合下,黄委承担编制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定额标准的贯彻实施将为"数字黄河"工程已建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同时,黄委已组织编制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标准,并研究了黄委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体制和机制。

4、数学模拟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数学模拟系统研发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核心。以"首席专家+团队"为主要模式,确立了数学模拟系统的研发机制,成立了研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编制完成了《"数字黄河"工程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同时,研发完成了黄河下游河道二维水沙演进与灾情评估数学模型,河口数学模型、水土流失数学模型、水质模型等数学模型研发稳步推进。

5、已建系统在治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数字黄河"作为治黄的重要科技手段,显著提高了治黄现代化水平,有力支撑了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治黄业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8年冬至2009年春,黄河发生了特大旱情,利用黄委开发的基于卫星的水资源蒸散发监测系统,跟踪监测了黄河流域旱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黄委利用已建的黄河水量调度系统和防汛减灾系统,对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进行联合调度,在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的同时,进行水库防凌调度,不但极大缓解了引黄灌区的旱情,而且保障了内蒙河段的防凌安全。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在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理念的指导下,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对信息化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为"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带来勃勃生机,促进了"数字黄河"工程的快速发展。"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又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息化在国家总体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陈雷部长在200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在200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陈部长把信息化建设列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工程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信息化的指示以及水利部党组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数字黄河"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对信息化的应用要求更加旺盛。2008年,黄委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

标,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重点工作的"四个转向",对"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3、相关项目的批复,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初步设计》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2008年4月正式通过国家立项批复,两项批复建设的内容涉及到"数字黄河"工程的各个环节。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数字黄河"工程的管理和应用水平。

4、《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为"数字黄河"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定额标准的实施将解决长期困扰"数字黄河"工程正常运行与维护面临的重大难题,为其健康运行和发展铺平道路。

我们认识到,正像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一样,当前,"数字黄河"工程正在向复杂的、高深阶段发展,前一阶段的次要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同时,过去的部分问题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

1、数据采集体系、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现有的数据采集体系不能满足"四个转向"的需要。上中游,特别是宁蒙河段尚缺少完善的河道测验、冰情观测体系。河口镇-三门峡区间是黄河洪水、泥沙主要来源区,该区报汛雨量站网密度小、报汛时段长,时效性差,站网密度和报汛时段不能有效地控制暴雨的时空分布。水资源监测站网体系不完善,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满足水功能区管理和为河流污染总量及排污总量控制提供依据的需要。黄河非汛期低水测验能力仍显不足,黄河上中游退水监测体系尚未建立,灌区墒情数据以及干支流引水数据不能准确掌握,制约着水量精确调度。"数字黄河"工程基础网络系统和重要应用系统仍存在安全隐患。

2、"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支撑能力亟待加强。"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不同系统间相互联动、信息资源和应用的集成不够充分。"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亟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以加快"数字黄河"工程向更高层次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

3、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核心业务相关的数学模型研发与应用依然滞后。尽管在国内外河流水沙演进、河势变化相关的数学模型其研发和应用已非常广泛,但现有的机理模型还不能较好满足黄河河情的实际需要,适合黄河河情的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学模型、水土流失数学模型及冰凌预报数学模型等的研发仍需相当长

的时间。

4、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依然短缺,专业研发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未来两年的工作

(一)指导思想

遵循"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原则,围绕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四个转向",以数学模拟系统研发为核心,以数据共享与交换及应用服务平台、综合集成决策会商环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能力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应用效能,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提升"数字黄河"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科技支撑水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增强黄河流域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提升数据通信传输与存储系统、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重要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立全面协调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加强"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可视化综合决策会商环境;实施科技攻关,基本建成河道及水库数学模型。

(三)重点工作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今后两年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规划及前期管理方面

争取《黄河遥感应用技术规划》和《"数字黄河"工程数学模拟系统规划》两个专项规划能尽早通过水利部的批复并按规划内容实施建设;完成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系统初步设计工作;作好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二期、电子政务二期建设前期工作。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数据采集观测体系方面,完善水情站网和传输系统、实时工情移动采集系统、洪水遥感实时监测系统、防洪工程工情险情自动采集系统以及水资源保护巡测等

的能力建设。

信息传输和计算机网络方面,完成黄河下游SDH微波工程扩建和更新改造,以及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系统和中枢供配电系统建设;扩充部分局域网的交换能力,强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扩充黄河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加强数据分中心建设,形成完善的数据存储体系,为数据资源共享提供技术环境。

建设和完善防洪工程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黄河水文数据库、黄河下游河道断面数据库等9个数据库。

3、完善建设应用服务平台,增强对"数字黄河"的支撑能力

通过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设计相关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增强"数字黄河"工程业务应用的集成及其协同工作能力。

4、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水文预报和防汛减灾方面,建设完成气象水文预报系统、防洪防凌调度系统、防汛组织指挥管理系统。

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方面,结合国家批复情况,适时开展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系统二期建设。

水资源保护方面,建设监测管理和监督管理系统及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会商支持系统及运行环境,提高水质评价、入河排污的监测监督能力以及重大水污染事件的综合会商能力。

水土保持方面,继续完善淤地坝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等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研发步伐。

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继续完善险工安全监测项目,工程维护标准化模型研究,黄河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估系统等项目。

电子政务方面,加强政务内网安全建设,建立完善政务内网管理办法,实现政务内外网数据的高效、安全交换,开发公文流转监控系统。

5、集成业务应用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防洪决策综合会商系统,进一步提高"数字黄河"工程的整体性能。

面向综合决策会商需要,集成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土保持、

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与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同时,集成各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建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包含异地会商系统、会商指挥中心环境、水文气象会商中心、河南防汛综合会商中心以及综合决策会商支持系统等的防洪决策综合会商系统。

6、建设完善"数字黄河"工程数据交换与共享环境。

科学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是实施数据共享的前提。在分析已有数据共享办法和规定的基础上,对已有办法补充完善,形成更符合实际的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方在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7、加速核心数学模型研发,建成数学模拟系统研发与应用基本框架。

建立数学模拟系统的统一研发平台和研发标准。完善小花间分布式水文模型预报系统;研发龙门、潼关站泥沙预报模型及黄河下游花园口等7站泥沙预报模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侵蚀数学模型系统研发方面,建立坡面径流输沙率关系;提出年产沙模型和次暴雨侵蚀模型的计算方法;完成模型库和模型组件的开发。

水质污染扩散数学模型研发方面,构建或引进较成熟水质模型,实现对龙门以下河段重点污染物的模拟和预测,以满足在水量调度时突发性污染事故和常规排污情况下对河流水质的预警预报。

河道水沙数学模型,黄河下游二维水沙演进和灾情评估数学模型要以应用完善为重点,继续开展与应用系统的集成工作。

宁蒙河段冰凌预报模型,争取"黄河宁蒙河段冰凌预报数学模型"项目早日立项,开发以水动力学、热力学等物理方程为基础的宁蒙河段冰凌预报一维数学模型。

高度树立数学模型的应用意识,下力气推动数学模型研发成果的应用。为此,要健全完善的模型评价办法,筛选出能为应用决策提供基本支持的模型成果;其次,建立模型应用机制,要求治黄方案的制定要经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分析。

8、建立"数字黄河"工程运行维护机制,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升级。

建立水利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的体制与机制,加强经费的使用督察和年度检查。在维护好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要用好水利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经费,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9、强化通信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管理,加大其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标准化通信与网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突出针对性,强调可操作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2009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水利部党组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安排与部署,继续创新开拓,"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应用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并为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以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中国的水库管理-水利部建管司

中国的水库管理 徐永田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水库是我国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生态等多种功能,是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优化水资源配臵最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是拦、排、滞、分相结合的江河防洪工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领域对水库的依赖愈显突出。水库大坝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历来为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所重视,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库管理制度体系,在水库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就中国的水库管理作一简要介绍。 一、中国水库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水库的基本状况 中国有着2500多年的筑坝史,是人类筑坝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拥有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 根据2007年年初水利部开展的全国水库大坝安全状况普查统计,截止2006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085座(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其中,大型水库(库容≥1亿m3)510座、中型水库(1000万m3≤库容<1亿m3)3260座、小(1)型水

库(100万m3≤库容<1000万m3)16672座、小(2)型水库(10万m3≤库容<100万m3)66643座。 我国水库总库容达59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河川年径流总量的五分之一。水库控制的灌溉总面积达2.9亿多亩,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28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其中农村水电装机容量累计达0.53亿千瓦,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41.4%。这些水电站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证。据统计,水库工程供水能力为24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利工程实际供水能力的36.5%,每年约向城市供水200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短缺。我国的许多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沈阳、长春、石家庄、西安、乌鲁木齐、深圳、香港等的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水库,水库已成为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库拥有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占淡水养殖面积的40%,年水产总量约120万吨。 (二)水库的管理体制 中国的水库管理实行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责大致可分为行政管理、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三部分,分别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业主和水库管理机构负责履行。各级政府设立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水库汛期的防洪调度指挥与监督。科研、勘测、设计等单位,根据需要为水库管理提供技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终稿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

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0月

审定:审核:编写: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4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5主要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化资源梳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对象及其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建设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应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部门职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业务与政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信息化应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设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究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18-08-09T10:56:07.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张瑜曹文杰[导读] 摘要:黄河在当今社会已不仅仅是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对炎黄子孙、中国大地的骄傲。 新乡黄河河务局长垣黄河河务局河南新乡 453400摘要:黄河在当今社会已不仅仅是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对炎黄子孙、中国大地的骄傲。在现代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愈显的时代,希望科学发展观能更多的落于实践,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管理,从而能够保证黄河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管理;重要性;措施 1、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河流自然地理特点的不同以及其河岸人民需求差异,所建设的黄河水利工程其预想设计承担的功能性也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承担具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功能的黄河水利工程;(2)承担灌溉、发电、供水等经营性功能黄河水利工程;(3)承担公益性和经营性功能的综合性功能的黄河水利工程。虽然承担不同功能,但黄河水利工程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却是不尽相同,都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农业发展举足轻重,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减少洪涝干旱灾害,使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社会效益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必须更加重视运行时期的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只有如此才能让它发挥相应重要的功能。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黄河水利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黄河这样的大型河流来说,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则是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应该注意。 2、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管理原则 当前,科学技术和市场文明的发展,要求黄河水利工程实现现代化管理,要在遵循先进、可靠、实用、科学等原则的基础上,将前瞻性和现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黄河水利进行层次分明的分析,明确指标权重;注重全面性,将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发展和现实状况联系起来,切实反映黄河水利工程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定量和定性连接,在数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确保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对黄河水利工程管理进行动态管理,对管理特征进行客观、科学反映,从而制定科学管理策略。 3、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开展多种经营,科学调配人员 为促进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顺利实现,要充分认识到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于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开展多种经营,并对人力资源加以科学调配,从而全面提高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 具体来讲,在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多种经营的实现,必须要全面把握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促进水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创新经营方式,开展旅游或建立水电站,以提高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带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砂石管理工作,科学利用砂石资源,以维护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切实提高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效。在这一过程中,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采取建设砂石开采单位的方式,以促进砂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多种经营的开展,必须要优化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所选用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与实践经验,从而为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在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优化用人机制,科学调配人力资源,以促进人才价值在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用人机制的优化以及人力资源的科学调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人员冗余问题,提高人力资源安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培训与考核工作,全面提高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以提高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 3.2加强管理宣传,提升管理质量,并明确管理目标 管理工作是项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全力做好施工管理。为了确保施工管理的有效进行,就需要相关的部门要注重宣传工作,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责任心,积极全面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严格的对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4]。宣传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对宣传的途径进行拓展,提升宣传工作的效果,让更多的人可以自觉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和管理者一起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给项目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3.3加强对黄河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在实际的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首先一定要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树立“安全第一,施工第二”的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出现天气不好的情况便要立即停止施工,不能因为一门心思的追求利益,置工人的生命于不顾。同时在进行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之前,首先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这些人充分的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情况,同时要懂得一些解决危险情况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刻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5]。同时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要从员工的基本管理理念入手,尽可能的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 3.4提高黄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1)在黄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解决。在思想的源头上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的意识。在黄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定时组织各类的培训,对施工人员讲解黄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让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到黄河水利工程质量不合格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有施工人员在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场施工中树立安全的意识,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关注施工的质量,确保施工的水准。另外,在水利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有高难度的施工项目,应该先从技术方面进行解析,在提高操作技术和操作的精密度上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现场施工人员的整体质量意识。(2)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保障技术进行管理,为了防止黄河水利工程项目发生质量问题,应该从承包单位的资质及技术水平等进行把控,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将一些不合格的小的施工队伍进行淘汰,另外,在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的分包过程汇总,一定要加大对于工程施工队伍的技术的要求,从工程的质量上入手,确保施工质量的提升。(3)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要加大对于黄河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关注力度,在黄河水利工程质量上严格进行控制,并对于黄河水利工程项目实行责任的终身制。对于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工程的技术人员实行质量管理,在黄河水利工程项目中,一旦出现质量的问题,就要将责任追究到底。 3.5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要求

(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号精编

(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24号 《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已经2005年6月22日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汪恕诚 2005年7月8日 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要求,水利部对有关水利行政许可的部分规章进行了修改。水利部以前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本决定不壹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 (壹)第二条“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前期勘测设计工作。”修改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其中,审批制项目,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核准制项目,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备案制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项目开工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当纳入下阶段设计文件中。”

(二)第二条后增加壹条,作为第三条:“开发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依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和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篇章,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投资概算。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有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参加。” (三)第三条第二款:“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修改为:“凡征占地面积在壹公顷之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壹万立方米之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第三款:“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开垦荒坡地、申请采矿、以及其他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填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应当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 (四)第四条:“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由生产建设单位负责。具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必须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修改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由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具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人

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2010-07-06 13:45:52来源: e-works作者: 无跟贴0条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企业的规模不同,人于人之间的地位不同,如何能让更多的信息为你所用是一个企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来汇聚更多的信息呢?如何利用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你决策呢? 1、平台的搭建是集中资源的基础保障 “得平台者得天下,平台为王”,其中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政府就是一个管理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资源的平台,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卖场、大平台管理着几乎全球所有家电的销售,我们的企业有什么理由不建立一个自己的平台来管理和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呢?对制造企业而言,从订单的接受到产品交付以及售后服务,都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来管理,来统一调度资源,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于商业模式的改变。这样的平台就是ERP 系统。 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第一: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老板对企业的资源是否清楚是合理配置的前提。第二:实时的企业信息是决策者正确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根本保障。试想,如果决策者都不知道企业现在的科研进度、生产进度以及核心人员的能力状况,试问决策者如何给你调配充分合理的资源?第三:企业信息化平台是领导决策利用的最可信的工具。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靠人来组织的,人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元素,但是,人是感性的,人性是自私的,在某种情况下人是不可靠的。所以,ERP平台的透明性和流程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决策者必不可少的工具。 2、企业信息化平台应该是高可用性、高集成性的管理平台 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战略规划、盈利模式、管控模式。搞清楚企业的真实需求、发展瓶颈以及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企业是否实施信息化,那些方面先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集成度。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说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意思就是说开战之前就预见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见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 100MW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 采购合同 合同编号:LKG201-200603-011-000603-011-01-0098 第二卷技术条款 买方: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 卖方:江河机电装备工程 二OO六年九月

目录 第三章工程概况 (1) 3.1工程概况 (1) 3.1.1电站概况 (1) 3.1.2电站参数及运行条件 (1) 3.1.3电站运行方式 (2) 3.1.4电站厂房布置主要尺寸 (3) 3.1.5电厂供给的公用设施 (3) 3.1.6电站交通运输条件 (4) 第四章技术明细及主要部件特征 (4) 4.1 水轮机性能保证、技术明细及主要部件特征 (4) 4.1.1 水轮机性能保证 (4) 4.1.2 技术明细 (6) 4.1.3 各主要部件特征 (7) 4.2 水轮发电机性能保证、技术明细及主要部件特征 (11) 4.2.1水轮发电机性能保证 (11) 4.2.2 技术明细 (12) 4.2.2 各主要部件特征 (15) 第五章一般技术条款 (18) 5.1 标准和规程 (18) 5.2 材料 (19) 5.3部件表面加工 (20) 5.4焊接 (22) 5.5铸钢件 (22) 5.6无损检测 (23) 5.7 防护、清扫及保护涂层 (24) 5.8 辅助电气设备 (24) 5.9 管道、阀门及附件 (27) 5.10基础材料 (28) 5.11吊具 (28) 5.12润滑油及润滑脂 (28) 5.13铭牌与标记 (29) 5.14设备颜色 (29) 5.15备品备件 (29) 5.16 专用工器具 (29)

第六章技术规 (30) 6.1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专用技术条款 (30) 6.1.1概述 (30) 6.1.2型式和说明 (30) 6.1.3性能保证 (30) 6.1.4转轮 (35) 6.1.5水轮机主轴 (36) 6.1.6受油器 (36) 6.1.7主轴密封 (37) 6.1.8水导轴承及油润滑系统 (37) 6.1.9座环 (38) 6.1.10蜗壳 (38) 6.1.11顶盖 (39) 6.1.12支持盖 (40) 6.1.13底环 (40) 6.1.14转轮室 (40) 6.1.15导叶和导叶操作机构 (41) 6.1.16导叶接力器 (41) 6.1.17分段关闭装置、过速保护装置及回复装置 (42) 6.1.18过流部件涂层防护 (42) 6.1.19水轮机机坑里衬、过道和楼梯 (42) 6.1.20水轮机室环形吊车 (43) 6.1.21尾水管和里衬 (43) 6.1.22排沙管盘形排水阀 (44) 6.1.23备品备件 (44) 6.1.24专用工具及维修设备 (45) 6.1.25工厂组装和试验 (46) 6.2水轮机模型试验及验收试验 (48) 6.2.1概述 (48) 6.2.2模型试验和试验报告提交时间 (48) 6.2.3模型装置 (48) 6.2.4模型试验及验收试验项目 (49) 6.2.5模型浑水试验 (52) 6.2.6第三方试验台的复核试验 (52) 6.3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专用技术条款 (53)

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信息、科技正通过智能整合和运用而转变成高效的生产力,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已经兴起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有限资源管理模式向资源共享的整合发展模式转变,而水利信息化就是不断提升水利事业信息化程度和改进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水利项目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这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陕西水资源紧缺,洪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信息化建设在水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纵观我省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标志,拉开了我省水利信息化加快建设的序幕,着重解决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联网等问题。 一、铜川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塬山丘交错,境内分布有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受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性和近来极端天气影响,区域内暴雨洪水频发,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有效降低和减少洪灾损失,我市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覆盖全市的防汛超短波防汛通信网、漆水河流域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连接与省防总的可视会商系统、大气云图监控系统、水库河道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等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汛指挥系统平台。 1、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1.1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建成了铜川市漆水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成市防汛办中心站1个,区县防汛办工作站4个;建设基于B/S模式的市防汛办、市象局信息共享平台一个,共享气象平台雨量站信息,提高了雨水情测报的时效性和预见性。 1.2视频会商系统 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视频会商系统,通过这套视频会议系统,国家防总会议画面直接传送到乡镇,国家及省防总有关领导可直接安排部署当前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1.3 大气云图监控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23号 《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已经2005年6月22日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汪恕诚 2005年7月8日 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水行政许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有效实施水行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行政许可,是指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水事活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他行使水行政许可权的组织。 第三条水行政许可的规定、实施和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属于水行政许可,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实施水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程序和期限。 第五条实施水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公布水行政许可的权限、范围、条件、程序和期限等规定;应当公开水行政许可的实施过程和水行政许可决定的内容。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 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核查、回避、听证、科学决策等制度,保障实施水行政许可的公平和公正。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水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不得歧视。 第六条实施水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高效的原则。 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精简办事环节,推行便民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七条实施水行政许可,应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行使陈述权、申辩权、损害赔偿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供便利条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就水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向有关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或者其他机关提出意见、建议、投诉、批评、检举或者控告;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发现水行政许可有错的,应当主动改正。 第八条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实施水行政许可,应当自觉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以及社会监督。 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水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 第二章水行政许可的规定 第九条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的水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定规章,对实施该水行政许可的程序、条件、期限、须提交的材料目录等作出具体规定。 水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有关规章,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水行政许可执行中的具体问题予以明确。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实施上位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水行政许可和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税收信息化论文:关于我国税收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思考

税收信息化论文:关于我国税收信息化资源整合的思考摘要:税收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83年的PC机应用,税务系统计算机应用主要集中于计划、会计、统计、报表,涉及征管及其他方面的很少,即使这样简单的应用也使广大税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资源整合 一、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轨迹中国税务信息化1983年开始起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8年的历程。在28年的时间里,税务信息化建设经历从分布到集中的巨大变革,并以信息化手段支撑起中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历史重任。税收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应用起步期、初步应用期、应用发展期,目前已进入应用整合期。 税收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83年的PC机应用,税务系统计算机应用主要集中于计划、会计、统计、报表,涉及征管及其他方面的很少,即使这样简单的应用也使广大税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以1990年的征管改革为标志,税收信息化进入初步应用期,这个时期实行“征收、管理、检查三分离”或“征管、检查两分离”、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的征管新模式,同时还强调了要将征管改革、会计改革与开发应用计算机结合起来,由此,计算机应用从计会部门走向征管部门,各省税务局分别开发面向基层征管的应

用系统。应用发展期于1994年开始,这一年年我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实行了分税制,税收征管业务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时期也开发推广了多个系统,如TAIS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以增值税发票的信息管理为主的“金税”工程,另外配合税收稽查、避税与反避税、个人所得税、税法查询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开发与应用一些独立的单项的应用系统,从此我国税收信息化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税收信息化建设在前三个阶段取得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重复开发、功能交叉、信息不能共享等,针对这些客观状况,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统一建设“一个网络、一个平台、四个系统”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总体方案》和《总体设计》,又相继发出了《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大陆税收信息化建设正式迈入应用整合集成时期。 二、税收信息化整合时期的建设内容我国国家税务总局规划的“金税三期”工程提出了“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一个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两级处理”是指依托“一个平台”,逐步实现税务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官方版)

编号:QJ-HT-0319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 (官方版) Both parties shall perform their obligations as agreed in the contract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thin the term of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合同范本系列下载即可用---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官方版)说明:该合同书适用于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签署合同,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使用时请先阅读条款是否适用)。 合同编号:___________ 发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修养护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_________(以下简称发包人)与_________(以下简称承包人)就_________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有关事项,经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元。 一、本合同的的词语涵义与下述第二条所列的通用条款中的词语涵义相同。 二、本合同的组成文件及解释顺序为 1.合同(包括补充合同和协议) 2.中标通知书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威海市水利局 2010年12月

目录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建设现状 (2) 2、存在的问题 (3)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5) 1、采集传输 (5) 2、数据存储 (6) 3、应用系统 (7) 4、展示层 (10)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15) 1、加强领导 (15) 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15)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建设现状 (1)、市水文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自2004年开始,水文局把水文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抓出了成效。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水文信息自动监测系统有:雨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墒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地下水及海水入侵自动化监测系统、河道及潮水位水位自动化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有:市水文信息管理系统、14处大中型水库防汛信息系统、文登水利信息系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投资约650万元。 (2)、市水利局信息化建设情况 已建成威海市水利门户网站、防汛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中心机房,完成投资约100万元。

黄河网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才招聘专栏 2014年黄委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考245人

黄河网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才招聘专栏2014年黄委事业单位 高校毕业生招考245人 一、招考对象 本次招考高校毕业生是指国家统招的在就业报到证有效期内未正式落实工作单位的2013年、2014年大专及其以上高校毕业生。2013年、2014年的定向生、委培生不能报考。 二、报名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二)热爱治黄事业,爱岗敬业,品行良好; (三)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四)具有与招考岗位相适应的文化水平、管理知识或专业技术知识。 三、招考岗位 招考岗位及岗位要求详见黄河网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才招聘专栏“相关下载”中《2014年黄委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高校毕业生计划表》。 四、报名程序 本次黄委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高校毕业生全部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通过黄河网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才招聘专栏网上报名系统完成。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注册报名 报考人员可在2014年1月2日上午8:00至2014年1月9日上午8:00期间登录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开招考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时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如实填写个人信息表,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报考人员每人只能选择《2014年黄委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高校毕业生计划表》中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二)查询资格审核结果 资格审查人员在考生报名后三个工作日内(不含法定节假日)进行资格审查,报考人员请及时关注审查结果。 通过资格审核的,不能再报考其他岗位。在2014年1月9日上午8:00前,报考申请尚未审核或未通过资格审核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三)报名确认

信息化系统调研报告

信息化系统调研报告 我们要根据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同步进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下面是信息化系统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了解。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资源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

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

水利部令第49号《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 第49号 《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已经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陈雷 2017年12月22日 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措施,水利部对部门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商有关部门,决定废止3件、修改17件。 一、废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 年11月22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发布)。 二、废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发布,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2015年12月16日水利部令第47号第二次修改)。 三、废止《水利工程启闭机使用许可管理办法》(2010年10月10日水利部令第41号发布,2015年12月16日水利部令第47号修改)。 四、将《黄河下游浮桥建设管理办法》(1990年8月31日水利部水政〔1990〕17 号发布,1997年12月25日水利部水政资〔1997〕

537号修改)第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河道管理权限,于开工前将浮桥建设方案一式五份报送当地黄河河道主管机关,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九条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在浮桥开工前将施工方案报送当地黄河河道主管机关备案。施工完毕后必须经河道主管机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 第十三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1992年4月3日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发布)第三条第一款中的“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修改为“方可开工建设”。 删去第五条第三款。 第七条第一款修改为:“河道主管机关应在法定期限内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同意兴建的,应发给审查同意书,并抄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在取得河道主管机关的审查同意书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八条修改为:“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单位的申请进行审查后,作出不同意建设的决定,或者要求就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补充后再行审查的,应当在批复中说明理由和依据。建设单位对批复持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条修改为:“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安排送河道主管机关备案。施工安排应包括施工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的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基本情况

山东黄河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臵 山东黄河河务局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山东省的 派出机构,负责黄河山东段的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是山东黄河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沿黄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设有8个市河务(管理)局、30个县(市、区)河务(管理)局,12个直属单位。至2008年底,全局共有职工12035人,其中在职职工8108人人离退休人员3927人。在职职工中,省、市、县河务局三级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1142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6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52人,副教授级高工51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397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396人。 二、河道情况 山东黄河现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内)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形成的。改道之初两岸并无堤防,清同治末年,河道堤防逐渐兴建,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基本形成规模。1938年6月,国民政府企图阻止日军进攻,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改道南行经徐州淮河一线入黄海。1946年,国民政府企图以水带兵,阴谋水淹解放区,为此,国共两党进行了

多次谈判,解放区军民与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国民政府的阴谋。1947年3月,花园口决口堵复,黄河回归山东故道,即现行河道。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列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在河南兰考从我省东明县入境,呈北偏东流向,经我省9市25个县(市、区),在垦利县注入渤海,河道长628公里。河道特点上宽下窄,纵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自东明上界到高村长56公里,属游荡型河段,两岸堤距5-20公里,排洪能力20000立方米每秒,纵比降约为1/6000;高村至陶城铺长156公里,属过渡型河段,堤距2-8公里,排洪能力20000-11000立方米每秒,纵比降约为1/8000;陶城铺至利津长307公里,属弯曲型窄河段,堤距0.5-4公里(其中艾山卡口宽275米),排洪能力11000立方米每秒,纵比降约为1/10000;利津以下为摆动频繁的尾闾段,泥沙不断堆积,平均年造陆面积为25-30公里。 三、来水来沙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 1951年至2005年,进入山东黄河(高村水文站)年均水量为363亿立方米,

信息化建设方案

四川爱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化建设建议 一、指导思想 集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需求与效益相结合,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提高集团及下属企业的管理能力、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集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集团发展战略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集团信息化建设遵循“统筹规划,集团主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从集团整体利益和长远战略目标出发,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引导信息化建设方向。坚持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业务系统建设方面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大力协同,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隔离的形式。 1.1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范、集团主导” 集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必须在集团统一规划下,集团总部各部门及各级单位遵照统一规划、规范协同建

设,共同发展,确保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坚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分步实施” 集团信息化管理部门统筹集团的信息化工作,负责有关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基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与集团信息化发展相配套的安全体系。集团各单位需配合集团完成信息化建设,并根据集团要求建立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 (三)坚持“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集团信息化工程需要统一建设,集团总部及下属各单位共享使用,对各单位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加以整合,建成统一的信息网络,由集团统一管理公共资源,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进行调配,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高度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升级,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实现集团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信息共享。 (四)坚持“需求引导、适应发展、先进可靠” 集团信息化建设要围绕发展战略,从集团生产、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发展各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确保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基础前瞻性和高可扩展性,满足集团的业务发展需求。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加强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在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洛阳市40公里。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水利工程概况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5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防洪标准由目前的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电站总装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时。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小浪底工程拦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m,坝顶长度为1667m,坝顶宽度15m,坝底最大宽度864m。坝体启、填筑量5l.85万m3、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厚l.2m、深80m。其填筑量和混凝土防渗墙均为国内之最。坝顶高程281m,水库正常蓄水位275m,库水面积272km2,总库容126.5亿m3。总装机容量180万KW,年发电量51亿度。水库呈东西带状,长约130km,上段较窄,下段较宽,平均宽度2km,属峡谷河道型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27立方米/s,输沙量16亿t,该坝建成后可控制全河流域面积的92.3%。 泄洪建筑物包括10座进水塔、3条导流洞改造而成的孔板泄洪洞、3条排沙洞、3条明流泄洪洞、1条溢洪道、1条灌溉洞和3个两级出水消力塘。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均布置在左岸。其特点为水工建筑物布置集中,形成蜂窝状断面,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占工程总量的90%,施工中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设备。 引水发电系统也布置在枢纽左岸。包括6条发电引水洞、地下厂房、主变室、闸门室和3条尾水隧洞。厂房内安装6台30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0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99亿kW.h/58.51亿kW.h(前10年/后10年)。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设采用国际招标,以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方的黄河承包商中大坝标,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中进水口泄洪洞和溢洪道群标,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小浪底联营体中发电系统标。1994年7月16日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大坝设计特点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坝为壤土斜心墙土石坝,上游围堰为坝体的一部分,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初步设计为斜墙坝型,后优化为斜心墙坝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水平防渗为主,垂直防渗为辅;后者以垂直防渗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