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叫魂》一书中社会架构的历史回响

简评《叫魂》一书中社会架构的历史回响
简评《叫魂》一书中社会架构的历史回响

“盛世”叫魂余音袅袅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近来拜读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①的一部力作——《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②。煌煌大作,读来虽有谬感二三,但学知浅薄不敢妄作评论,在此仅以社会学视角对本书评论一二。

通过对叫魂恐慌所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民间信仰、大众心态的分析,作者首先带领我们走进18世纪乾隆盛世下的江南各镇,领略那里的世态人情,随后,随着叫魂术成为一件件对簿公堂的案件,随着乾隆皇帝本人的亲自介入,本属民间迷信的社会事件蒙上政治罪的阴影,进而展开全国性的大围剿闹得鸡犬不宁,最后发现案件之始存在的可疑,在高层官僚政治精英的圆场下尴尬收场。在这一过程中,孔飞力刻画下的“康乾盛世”的广阔社会图卷和政治官僚君主制体系运作过程,给予我们从社会学角度上解读那个时代和这本书的视角切入点。

“招魂”或“叫魂”,两者都意味着“对魂的召唤”。挚爱孩子的父母和邪恶的术士都在对魂进行“召唤”,一个是要将魂唤回到体内,另一个则是要将魂从体内唤走。“叫魂”是贯穿《叫魂》一书的主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国大面积的妖术恐慌,是指邪恶术士的“偷魂”,作者征引的具体叫魂案件,都是跟“剪辫”以及类似的肮脏行为如偷窃等有着直接关系的。作案人偷剪他人的辫子或辫梢以至衣襟,“以为厌胜之用”③。即“剪辫”为了“叫魂”,窃偷他人之魂。表现为写有姓名符咒的“叫”来的“魂”,不管是以为“稽垫桥桩”厌胜之用,还是把仇人头发植入桥桩后打入河里的厌胜之用,一概都是妖术。所以,当时以“剪辫”行为为主的“叫魂”,都是妖术。《叫魂》一书征引的叫魂案例,主要如下:

1月22日在浙江,石匠吴东明开始在德清修水门,打木桩人河。

3月25日在浙江,采药人穆方周诱使郭石匠将一纸包植入桥桩。

3月26日在浙江,吴石匠返乡遇沈农夫托他将仇人姓名打桩入河。

6月7日、13日、16日在山东,读书人韩沛显供认曾接连剪人发辫。

7月24日在山东,乞丐蔡庭章供认参与剪辫。

8月21日、27日在山东,旗丁周某的侍女两次“被乞婆剪去衣角一块”。

10月初在湖南,觉性和尚供称茂远和尚教他用头发施展魔法。

…………

这些事情起于江南,在基层官僚的自主判断下按照历来的为官经验解决了,虽并没有在社会层面上缓解庶民的恐慌情绪。但这一切还在官僚的控制之中。随着恐慌事态的扩散,到了夏天远在承德消暑的弘历接到山东关于叫魂案的机密情报,弘历正式注意到该事件的存在,并以其对汉化及江南腐化的多疑和对现存官僚制度的不满,以上谕的形式过问干预此事。随后山东巡抚富尼汉发出了关于割发辫的第一份奏折。事态开始朝向国家层面超出官僚控制的趋势演变。当民众恐慌应对叫魂案并有剪去辫子或剃光头发的行为出

现,普通叫魂案便与具有敏感政治意味的剪辫行为在臆断中对接,弘历在歇斯底里多疑猜忌的催化下意欲整饬官场尤其是江南地方以显权威。在此过程中,官僚君主制下君主的专制权力和官僚的常规权利角逐平衡的互动让我们一窥清中晚期官僚机制和通讯系统如何发生双向作用。

“叫魂案”的结束是刘统勋、傅恒等最高层官员艰难曲折地向弘历表明了叫魂妖术的子虚乌有,于是皇帝终于下令停止追剿叫魂妖。换句话说,虽然地方官员的种种努力最终未让弘历改变初衷,但“叫魂案”的最终翻案仍然来自于官僚体系本身的抵制力量。孔飞力对此予以了制度性的肯定,认为“叫魂案”的最终结局至少表明在现代政治运动尚未出现之前,旧官僚体系内部的确有一部分精英,在某些“极不寻常的情况下”,有可能具有某种制约君主专制权力的自信与勇气;而这种自信的获得有赖于当事人超越特定政权“臣仆”身份的体认,而将自己视为“文化传统当仁不让的继承者”。

在《叫魂》前言中,孔飞力先生表示最初想要借助“剪辫案”作为清代通讯体系的个案研究。但随后发现其所揭示的历史问题不止于此,还包括:专制权力如何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不是受到法律的限制;官僚机制如何试图通过操纵通讯体系来控制最高统治者,而最高统治者又如何试图摆脱这种控制。显然,从本书史料的多元性和研究视角的的跨度,作者无疑对这些问题作了充分有效的讨论达到了他的意图。在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后,不可避免的进行了宏大的社会背景铺垫。故而在《叫魂》一书中运用了人类学、政治学、法学、宗教学、心理学以及马克斯?韦伯等学者的社会学理论和莱斯特?瑟罗(Lester Thurow)等经济学家的理论。在方法论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都结合在一起,对叫魂案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于此本书体现了年鉴学派打破学科间的围墙,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思想。同时孔飞力先生引用了如《朱批奏折》、《宫中上谕》、《宫中廷寄》和《录副奏折·法律·其他》等翔实的官方档案资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贯串在全书的行文之中,让读者自己如临其境地从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中,去体味他要说明的由“叫魂”引发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叫魂》不至于沦为一部枯燥的研究专著,同时所引用史料又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基于前述,仅在此撷取本书社会分层、社会人口流动等社会学背景的论述以资浅论。

首先,《叫魂》采取一种视野开阔的“大叙事”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图景,其中特别提到了三种代表性的社会阶层或称之为社会力量,他们分别为不同的动机、利益所驱使,对于“叫魂”事件采取某种各取所需的解读与应对方式,书中写出了“叫魂”事件的三种版本:第一个版本关涉到平民百姓们对于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慌及由此所引发的骚动,以及骚动的背后所隐涵的下层民众难以把握自身命运的危机感和对于极度稀缺的社

会权力的渴望;第二个版本则基于最高统治者弘历本人的人格特征及对其依附的以各地督抚和军机大臣等高级官僚为主的理解,中国传统专制及其表现形式,满汉文化的冲突,皇权与官僚体制的常规运作之间的张力,等等;第三个版本则关涉到立足于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和维护社会生活的常规运作

的官僚们,在“暴民的狂怒易变和君主的反复无常”之间的穷于应付。三个阶层纠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同样成就了一段生动且有意义社

会分层研究。孔飞力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些解读和应对方式背后所暗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如此互成经纬,构建了妖术恐慌得以遍布全国的整体原因。普通大众的角度,从共同心态的角度,从社会深层结构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政治事件、制度、权力和意识形态。

放眼而今,历数近年来的一些公共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阶层差异对事

件解读的不同进而撕裂社会整体凝聚力的端倪。近年来,中国社会公共事件日渐增多并借助网络通讯等媒介急剧扩大其影响。2003年2月6日,非典型肺炎进入发病高峰,民众恐慌情绪弥漫谣言四散。事后,当我们反思这些现在看来近乎荒诞离奇的谣言及恐慌时,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社会阶层差异在对这起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解读的影响。以源头广东省为例,2003年2月11日,全省共发现病例305例,5例死亡。一时间,各种传言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四处散播。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舞,如“广东流感死人”、“广东遭病毒袭击”、“广东流行‘禽流感’”、“醋和板蓝根可以预防病毒”等,主管非典型

肺炎控制工作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冯鎏祥说:“这些信息的发布者有被传

染的医务工作人员,先是从医院内部员工给亲友发出提醒短信,然后由这些亲友传给更多的社交群。正月初八到初十左右,已经流传广泛。”据广东移

动通讯的短信流量统计,这三日其用户共发了12600万条短信,而极度泛滥的信息带来了灾难性的社会大恐慌。《三联周刊》引用冯鎏祥的话说:“广东有些农民以为非典型肺炎中的典即‘碘’,以为是吃了不含碘的盐造成的,

就开始抢购碘盐。”其他谣言大抵如下:1、广州的物资已禁止进出,近期必将出现短缺情况;2、外地有人打电话问广州是否有米盐油卖从而引起恐慌;

3、2002年10月后生产的食盐不合格,所以要买10月前生产的;

4、海水受到污染不能制盐;

5、盐水具有一定的杀毒、杀菌功效,广州近郊一些村镇

群众不了解非典型肺炎,以为补碘就可以抵御“非典”型肺炎;6、近日海

湾局势紧张,一旦开战中国物资必将紧缺,抢购风波从香港波及广州。从2月6日起,人们的情绪变得恐慌起来,当地群众争先恐后地购买醋和板蓝根,原本几元钱一瓶的醋一下子上升到60元一瓶,有的地方甚至上百元。群众

由于害怕遭“病毒”袭击而不敢出入公共场所,不敢坐公共汽车,几乎所有的交通业、餐饮业、商业陷入瘫痪之中,整个城市到处弥漫消毒水的味道,刹那呈现出一派阴霾、萧瑟的景象,使人感到恐怖的气息。地方政府的虽强力压制辟谣,但民众的危机感政治参与权力的稀缺,让地方政府的努力成为谣言更加肆虐的助力。反观中央层面,直到2月8日,广东省卫生厅开始向中国国家卫生部求助,卫生部才急派专家组前往广州调查病因且毫无头绪。与此同时,随着恐慌的社会政治影响加大,中共中央、中纪委开始直接介入,力图压制恐慌对中央政府政治威信的威胁。包括前卫生部长张文康、前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上千名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而被查处。由此可以窥地方官员与中央政府的角力之剧,而民众、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者对“非典”的解读模式与叫魂危机中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其次,1768年的叫魂妖术,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像火山爆发、熔岩翻滚一样在大半个中国蔓延,甚至影响到了乾隆政府政策的正常运作。如此

等等,不能不说跟当时严重的流民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叫魂》一书

的第二章《盛世》,作者详细分析了乾隆盛世的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

整体社会经济状况、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等几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例如详细排列出当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运用价格理论深人浅出地

说明了乾隆盛世的通货膨胀问题。他说,1780年以后,通货膨胀已不仅仅局限于稻米价格。用萧山籍官员汪耀祖的说法是“今则鱼虾蔬菜无一不贵,故小贩村农俱可糊口。”汪耀祖以为,十余年来,此米价昂贵为常,或斗二百钱,则以为贱矣。一往时米价至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饿殍。今米常贵,而人尚乐生。”“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已将大量人口挤入一个不断扩大的下层阶级。”针对社会贫困问题的加剧,底层的扩大,作者如此说道:我们应该把乾隆年间的商业看作是汲取不断增长的劳动力的蓄水池。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论是商业的扩展还是向外部的移民都不能使每个人都得

到关照,总有一部分人会被完全排除在生产性经济之外。他们的出路,并不在于向外迁徙,而是向社会的下层移动,沦为乞丐之类的社会下层阶级。

人口总量的急剧膨胀,生态坏境的恶化,通货膨胀的加剧和“零和社会”

④的规律造就了大量的贫困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往往是“下层社会的

乌合之众,如流浪、乞丐、游方僧道等,即当时中国每天络绎道途的各色人等。”在这些流民并无现代意义上人口流动的社会生产的意义,是“儒教秩

序的放逐者”,属于社会边缘人。这些流动人口以僧道乞丐为主,二则都是“外来者”都有社会心理上带来的污染的效果,其中僧道“接触死亡带来的污染”和乞丐“对礼仪活动造成的破坏”尤为让人避之不及,在叫魂这样集体性的恐慌中,这类流动群体的出现大大放大了民众的怀疑恐慌情绪。在流动人口侵入社区的过程中,民众感到其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对流民的怀疑驱逐乃至殴打等对立行为急剧增加。这迫使流民更加频繁的更大幅度的流动。在缺乏公共媒介的近代前夕,这种流动人口的集体行为无疑极大的增强了叫魂案扩散的影响,以至于造成上至统治阶层下到平民百姓,北到热河内蒙南到湖广两江,到处充斥着集体的歇斯底里。

还是以2003年非典危机为例,北京市作为首都直辖市集中着最为密集且高度流动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以农民工为主,涵盖各行各业,来自五湖四海各个省份,其中尤以河北、山西、东北、山东等省为主。毫不避讳地说,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也是如叫魂中被挤出传统地方经济和伦理的现代“乞丐和僧道”。据《北京市2002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公报》显示,在386.6万北京外来人口中,务工经商人员占76.7%。在这部分外来务工主体人群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3.2%;单位负责人占0.2%;办事人员占3.0%;商业工作人员占18.9%;废旧物资回收人员占1.4%;餐饮服务工作人员占14.4%;修理服务工作人员占3.0%;其他服务工作人员占14.5%;农林牧渔劳动者占2.1%;工业劳动者占15.0%;建筑

业劳动者占19.8%;运输业劳动者占2.7%;不便分类的劳动者占1.7%。由此可见,这部分人群以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为主。然而,当非典偷袭北京时,劳动负荷最重、劳动条件最艰苦、收入最微薄的他们,也是抗“非典”战线上最薄弱的一环。没有医疗保险可以依靠,没有故土亲人可以依恋,在非典的威胁中,他们还要遭受比平日里的白眼更为让人心碎的歧视。据报道,4

月24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芍药居小区贴出紧急通告:“在当前紧急预防非典时期,我们小区接到乡办事处通知,要求凡是居住在芍药居10号楼

和11号楼的外地人,必须在三天之内搬出北京回到原籍,以免在北京传染

上非典,请大家谅解。如若不搬,公安部门将强制执行。”落款为“居委会”,通告上没有任何印章。对于非典的恐惧、来自异乡的冷眼与朴素的恋乡之情,

形成一股合力,推进了农民工逃离北京的速度与规模“死也要死在家乡”,4月底,一度冷清下来的火车站再现春运时人山人海的大场面。相当数量的民工背起行囊,踏上了不合时节的返乡之路。下笔至此颇感凄凉。随着北京返乡民工携带非典病毒感染家乡的事例逐渐浮出水面,中央立即公布了一系列阻击措施强制要求农民工集中隔离留在本地。4月25日,北京市建委紧急通知,要求在《北京市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隔离控制通告》实施期间,禁止外地施工队伍进京,禁止工地之间人员的流动调配,外地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京。如此一前一后的强烈对比,作为社会底层边缘人的农民工群体就这样成为流行病、谣言、猜疑、排挤、公权力、等反复凌虐的对象。在如此不良的社会敌视氛围中,还是有部分农民工抱着落叶归根的朴素感情历经千难万险回到故乡,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之下人口流动的频率、谣言的传播和非典的扩散。叫魂一书告诉我们,这一切并不能仅仅归罪于“愚民”,公共事件成为了其背后社会人口流动与群体分裂的火山口。

最后,《叫魂》第十章《主题和变奏》第三部分“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个人以为其对当代社会的启发意义较强。叫魂大恐慌的形成固然是我们一直讨论的焦点,但是必须要考虑到又叫魂所揭示的丑陋的社会现实。诚如作者所言“作为现代中国的前奏,叫魂大恐慌向中国社会的观察者们凸显了一个特别令人难过的现象:社会上到处表现出以冤冤相报为形式的敌意。”“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

的社会里,人们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丑恶的嫉妒,无耻的贪婪”。几百年后的我们似乎也没有就此道德报应及其根本困境做出太多实质性的

改善,眼下的充斥现实与网络的戾气、道德沦丧下扛起卫道大旗的也不乏暴力者。“受困扰的社会”“损失分摊”⑤这些揭示社会现象实质的概念也不能给我们狂躁的社会一丝清凉的安抚。帝国制后期的民众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近政治权力的机会,也不能去平等竞争社会资源,对于普通人结社追求群体利益更是具有无限的风险。社会权力之于民众如同漂浮的一丝可呼吸的空气,即使在今天,享有这丝自由空气也不容乐观。我们不难发现,在全书的最后再次提及叫魂大危机的结束依赖于几位顶级阁僚对弘历的敢于担当的示意。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是对专制权力某种意义的“宪政”制衡。历经百余年的斗争,民众社会权利的分享和专制权力的限制,眼下似乎比百年前并不令人轻松。

《叫魂》一书固然有让人晕眩的成就,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发现令人错愕的地方。在作者耐人寻味的解剖中国社会的同时,全书并没有给予中国一个有效的对策建议。且基于源起于西方社会学的理论能否在罗列中国事实基础上得到合乎逻辑的推理,这还是有待商榷的。切不可抱着人云亦云的心态《叫魂》吹捧而妄自菲薄。

①:孔飞力(英文名:Philip Alden Kuhn,1933年9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

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由已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叫魂》一书(1990)为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

②:孔飞力著《叫魂—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以下简称《叫魂》。本文的撰写

依据该书的中文译本,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月第一版。

③:引自《叫魂》134页。注:本书引号标明的所引用原书的语段,不再一一说明。

④:瑟罗(Lester Thurow):《零和社会:分配与经济变化的概率》(The Zero-

Sum Society:Distribu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Economic Change),纽约1980年版。

⑤引自《叫魂》302页。

中国封建社会

浅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脆性结构,缺乏弹性,只要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三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偏离适应态到某种程度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瓦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每隔两三百年就出现一次王朝更迭的根源。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具弹性的社会,“超稳定”本身即意味着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这涉及到超稳定系统在时间上的界定,中国封建社会是弹性的、流动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国在经济结构上是弹性的。中国不存在一个长期的地位固定不变的经济集 团。由于土地是封建社会最大的财富,所以开放主要体现于获得土地的方式上。这又有两点:①土地自由买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中国的土地私有化缘起很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开始。在封建的中国,“强弱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千年田换八百主”是常见的现象,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购买田地,上千为地主。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存在一段国有制历程,但土地国有制不代表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只能暂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况且国有制从来没有从根本上禁绝土地买卖,也不可能禁绝,比如,唐均田制下,就有出卖永业田和口分田的若干规定。②中国实行“诸子分户析产”的财产继承制度,即使是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几代以后也不免贫困。 2、中国在政治结构上是弹性的。中国拥有一个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官僚体 系。中国是最早废除“世卿世禄”,从知识分子——士中选拔人才的国家。先是自荐,接着是征辟、察举,然后是九品中正选人,最后是科举,地区阶级包括平民百姓,只要学识渊博、德行出众,就有可能脱颖而出,进入官僚体系,成为特权阶级一员。另外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对抗强大的贵族势力,也为了政权的巩固,皇帝不断破格提拔出身低微的士人典掌机要,这些都有利于保持整个官僚体系的活力。 3·文化结构上是弹性的。儒家学说虽然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是不断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此过程中,儒家学说大量吸收法家、阴阳家、道家的学术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佛教禅理也融入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的一部分。除儒家思想外,其它学说都存在,并没有消失。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社会行动的结构读书笔记

读《社会行动的结构》 二、帕森斯对前人的分析和评价 (一)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 这里的个人主义实证主义主要是一些极度强调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理论,帕森斯批判了霍布斯的秩序理论、洛克的古典经济学理论、马尔萨斯的功利主义理论、马克思的阶级对抗理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 为这些理论倾向容易导致激进实证主义。(如:强调遗传和本能的生物学还原论和强调外部环境的行为主义,他们都极度强调客观的因素,而把主观观点完全抛弃。)他们的理论缺陷在于把人原子化,对人的主 观性在社会行动中发挥的作用视而不见,行动者的“目的-手段”被忽视,难以研究包含着丰富情感和大 量非逻辑行为的社会行动。 (二)马歇尔 他有着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纵观经验主义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 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认为,所有的意识观念均来源于知觉,但同时也承认意识的机能(诸如记忆、想象 和语言的官能)是内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后者的观点则更为激进,公开宣称不仅意念的内容,而且意念 的整个过程都不可能存在内部能力,而只能是习得的。也就是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 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 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更加空虚,不可靠,远离真理。他提出的著名的“效用”理论,以边际效用和生产率、消费者的过剩、替代原则和最大限度满足学说等概念加以阐述,构 成了一个严格的功利主义成分,其基本假设是个人在使手段适合于目的是具有合理性。这是他经济学理论 的逻辑中心。他的理论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财富的研究”和“关于人的研究”。然而这两个成分不可 能单独存在,后者是一种关于活动与生产和获取财富过程之间关系的理论。马歇尔把经济学设想为一种关 于具体经济活动的完整认识的科学。他认为不应当仅仅用功利主义的“需求满足”的模式来具体认识个人 主义社会,因为个人主义社会中包含着某些共同价值,如道德规范或自由。正是由于这种观点,使马歇尔 的部分理论被纳入帕森斯的“行动的自由意志理论”体系中。 (三)帕累托 他与马歇尔走了不同的道路,试图把经济学界定为关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或关于社会生活中一组成分的 抽象科学。他针对马歇尔的理论说明了即使在个人主义的经济秩序中,共同价值的成分在经验上也是重要的。提出了与经济学有关的这一价值成分在方法论方面的地位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有关经济学范围的问题。帕累托与马歇尔截然相反,他在逻辑上把经济成分从自己的理论体系中离析出来,并以一种社会学对 之加以补充,在这种社会学中他系统的解释了某些非经济成分,并将之与经济成分综合在一起。(经济学 研究逻辑性行为,社会学研究非逻辑行为)而非逻辑行动则是一种剩余性范畴。他把非逻辑行动理论从作 用的方面加以分析,区分了相对持久起作用的成分和作用相对较为不稳定的成分,分别被称为剩余物和衍 生物。但对剩余物和衍生物的分析以及帕累托对它们做的分类,都没有明确的解释一条已被发现对行动理 论十分重要的分析上的区分,即规范性成分与非规范性成分之间的区分。而帕森斯认为这条区分线向着帕 累托本人没有研究到底的方向延伸。 与行动相关的非科学的理论的范畴包括两类成分:1.行动的终极目的;2.在解释为什么追求这些目的时所诉诸的那些非经验实体以及在据以对那些非科学的手段(如仪式)做出选择的标准中的某些成分。 帕累托把“手段-目的”关系链分为三个部分:终极目的、终极手段与条件、中介部分。(中介部分既是 手段也是目的)社会行动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条关系链错综复杂地相交形成的“网络”,每一个具体行动都 是一个交汇点。 帕累托的研究证明了非逻辑行动(行动中带有价值成分的元素)对于行动的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 使得“帕累托的发展初看与实证主义有非常相似之处,却是明确的朝着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方向发展的。” (四)涂尔干 涂尔干也是从批判的态度出发的。不过他不是在经济学层面上批判功利主义的,而是通过提出如何解是个 人主义社会秩序的问题既一般化又经验化地来批判功利主义。他的重要著作《自杀论》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在经验上证明了自杀中的“社会因素”的重要性。他用“失范”的概念解释自杀,强调了约束性规范 在社会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他在《社会分工论》中得出了与马歇尔相同的一般结论,即在契约中包含一些 成分是功利主义未能说明的。他称之为“契约中的非契约性成分”。(他所强调的社会共有价值或道德) 涂尔干的初期理论只是半超脱的经验主义理论体系,而他脱离刻板的实证主义体系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九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巩固新生政权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和平解放。 经济: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军事:抗美援朝——1950年6月,为了保家卫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 月19日夜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 克拉克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从1953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 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 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三大改造: 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又急于求成。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启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 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966年,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开始。 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76年,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民主法治被严重践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启示: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徐鸿望 社会现象是事实,应该被当作实物来看待。——涂尔干自杀是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死亡事件。——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并称“社会学经典三大家”。虽然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却是涂尔干的功劳。 他明确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亲自作了关于自杀论问题的经验研究。其著作《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首次范例,是公认的实证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应该说,涂尔干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因此,作为一位大二的学子,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对涂尔干及其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和综述,亦存在其合理性和特殊性。 本文在记述涂尔干生平及其生活背景下,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社会劳动分工、自杀和宗教四个部分对于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分析和综述,好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围绕在我们大学课堂的

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另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部分同学对涂尔干的喜爱,对社会学的向往,哪笔者将不胜欣喜。 一、生平与著作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郡首府埃皮纳尔市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21 岁的涂尔干经过两年的连续落榜终于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哲学家布特鲁,史学家库朗热等,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游历一年,了解和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心理学家冯特实验心理学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6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这是法国大学中第一个社会学教授职位。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这本刊物不仅巩固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而且联系了一批学生和学者,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以编辑部为核心的迪尔凯姆学派(又叫法兰西社会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属于迪尔凯姆学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906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育学讲座教授,这个讲座于1913年改称“社会学讲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并且,他的唯一的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经典研读报告(2020版)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程性质: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经典研读报告是一门通过阅读指定经典社科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来拓展法科学生知识面和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实践课程,可作为法科学生核心课程的有益补充。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course to expand the knowledge and writ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of law students by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ic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It can be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core courses of law students.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由任课教师提供阅读经典文献清单,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与知识基础阅读指定经典文献,在阅读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任课教师对读书报告的写作加以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是对其他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 (1)对经典社会科学文献有大致的了解; - 1 -

(2)养成对文献的精读习惯; (3)通过读书报告写作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形成初步训练。 三、学习要求 学生应当认真阅读任课教师开列的经典文献,并通过多种形式与任课教师互动,了解写作要求,认真撰写研读报告。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主要阅读书目(不完全):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3. 霍布斯:《利维坦》; - 1 -

初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初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测验卷(本卷满分8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战结束后一直延续到80年代,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C)A建立政治军事集团北约华约B“热战”C“冷战”D部署导弹核弹 2、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因为:(A)A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B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在1960年宣告独立 C196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D1960年开始整个非洲大陆吹响了独立的号角 3、下列哪些事件是二战后“冷战”的产物?(D) ①以色列修建隔离墙②古巴导弹危机③北约的建立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C)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和平解放西藏 5、1951年,一位美国将军说: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你认为“错误的战争”的含义是:(B) A二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世界人民反对战争B美军入侵朝鲜是非正义战争 C美国选择中国作为对手是错误的D美国错误估计了中国的力量和气魄6、下列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D)A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B标志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B) ①反映了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正确思想②反映了人类必然战胜自然界的坚定信心 ③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④导致了高指标、浮夸风的出现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造;三大改造中,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些 创造最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可以用下列哪一句话来概括其中的道理?(D)A密切联系群众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一)(2017-10-9) 1.后起的资本做主义国家(美、德、日)要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引人注目。 3.欧洲列强形成敌对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1)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以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由俄国、法国、英国组成,以英国为核心。 (2)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 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2)军事上: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队力量。 (3)对外关系上: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底,袁世凯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各阶层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3. 北洋军阀分裂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派系,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混乱局面。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生活中的变化 1.新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自行车 2.新通信方式的出现:邮政、电报、电话 二、头脑中的变化 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 2.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变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表现:①改称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② 青年争取婚姻自由;③妇女地位提高:妇女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教育体制的变化: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一套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 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生平和著作:E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有两本主要著作很早在中国译出。《社会分工论》是王力教授,它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法国,对社会学也有兴趣,做过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先生也是我国老一代的社会学家,20年代就翻译了迪尔凯姆另一名著《社会学方法论》。这些书现在尽管过去好几十年了,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 迪尔凯姆是法国第一个把社会学正式列入社会学大学课程的社会学家。前面讲的孔德,虽然在工业大学讲过课,但它不是以社会学教授身份出现的,在孔德逝世后30年,即1887年,法国教育部才同意迪尔凯姆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来讲社会学。按照惯例,这就表示这个国家承认这门学科,不过直到1913年,迪尔凯姆才正式被聘为法国巴黎大学的教授,社会学正式进入了大学。他在社会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1858年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

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1、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梯里阿基安在评价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时曾指出,迪尔凯姆一生努力的主要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学科。第二,为社会科学的统一化和整体化提供基础;第三,为现代社会的文明宗教提供经验的、理论的和系统的基础。 如果作进一步概括,那么迪尔凯姆努力的主要目标其实只是体现在以上第一点上,就是他希望在自己手上能将社会学真正建设成为一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精编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九上)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第二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A奥匈帝国;C意大利。D法国;F俄国。2.欧洲。二、1.(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重新瓜分殖民地;(3)军国主义;(4)萨拉热窝。2.1914;1918。3.同盟国;协约国。4.是非正义的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5.坦克;大炮;飞艇;飞机;毒气弹等。6.欧洲;西线;东线;南线。 7.(1)1914;马恩河;英法。(2)1916;凡尔登;绞肉机。8.同盟国集团。 第三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2.1919;凡尔赛宫。3.战胜国;美;英;法;意;日;美;法;英。4.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5.德国;中国山东。6.凡尔赛条约。7.日本。8.(1)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2)欧洲;东亚;太平洋。二、1.(1)东亚和太平洋。 (2)1921;华盛顿。(3)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4)九国公约。(5)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收回租界;门户开放。(6)巴黎和会。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课辛亥革命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第二框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掠夺。2.民族资产。3.知识分子。二、1.清政府;民主共和;革命军。2.(1)1894;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振兴中华。(2)1905;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民族主义;F民权主义;G民生主义;H三民主义;革命;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三、1.铁路国有;铁路修筑;保路;同盟会。2.保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武昌。3.1911;10;10;武昌;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4.清政府;清朝。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1.南京;孙中山。2.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五、1.袁世凯;共和。2.1912;2;12;共和。3.北京;中华民国。六、1.清朝;君主专制;共和。 2.思想解放。 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南京;北京;北洋政府。2.(1)正式大总统。(2)日本;二十一条。3.中华帝国;洪宪;护国运动;撤销帝制。二、1.直系;皖系;奉系。2.军阀割据混战。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一框新文化运动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半殖民地半封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知识分子;民主;科学。二、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2.民主;科学。3.青年杂志;新青年;北京大学。4.1915;青年杂志;新青年;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青年》编辑部。5.民主和科学;专制和愚昧;陈独秀;民主;科学;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新文学;旧文学;胡适;白话文;文言文;陈独秀。新道德;旧道德;鲁迅;狂人日记;鲁迅。三、1.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1)思想文化;思想启蒙。(2)极大解放。(3)马克思主义。 第二框五四运动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巴黎和会;势力范围;二十一条;山东;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二、1.1919;5;4;还我青岛;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2.北洋;上海;工人阶级;工;学;商;全国性。3.工人阶级。三、1.被捕学生。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凡尔赛条约。四、1.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极大解放;新的眼光;新文化运动。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于振勇 摘 要:文章介绍并重新思考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指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于重新认识社会分工的原则与功能、社会分工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社会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关系以及教育对社会分工的影响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分工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围绕对正义问题的考察描绘出一种在他看来堪称理想的国家政体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理想国》445D,以下凡引此书只在括号内注明页码及段落标号,下同。)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其理想国家模型的过程中搀杂着他的社会分工思想。柏拉图也因此被看作是历史上比较早地具有完善的社会分工观念的思想家之一。尽管柏拉图塑造的理想国家在今天看来是荒唐并且令人难以接受的,但结论的荒唐并不能证明过程或方法的毫无价值。在笔者看来,《理想国》一书作为经典名著,其中存在不少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重新解读《理想国》,挖掘和思考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我们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一、社会分工的原则与理想国家的职业构成 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基于正义的原则。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做符合他本性的事情而又不妨碍别人便是正义。(433B——E)这个正义是《理想国》自始至终贯穿着的一个重要观念——正义是国家得以成立的总原则。同时这个原则在柏拉图看来也是社会分工得以可能的总原则。柏拉图认为,国家与个人具有同一性,甚至认为,“当一个国家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462D)所以,存在于城邦中的正义原则也必然体现在个人身上。这样,具有正义观的公民会根据他的本性——个体的能力和自身的特质确定一项最适合他的能够体现他的个性并发挥他最大潜能的工作。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371B),由此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职业群体。在柏拉图看来,社会基本阶层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或者称为“金银集团”与“铜铁集团”,见547E)构成。统治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护国者,即士兵或职业军人。一种是社会或国家的管理者,主要指哲学王。被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属于普通人,是由从事各种一般职业的人组成的,包括农夫、木匠、铁匠、牧羊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鞋匠等等。(371D ——E) 二、社会分工的功能 由此看来,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实际上是职业分工。在以正义原则组成的城邦中,如何评判这些职业分工对城邦社会所发挥的功能呢? 既然城邦社会是基于正义原则组成的,这个正义原则也是城邦社会分工的总原则,所以,柏拉图坚持以正义原则作为评价社会分工的标准。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是正义的、好的社会分工。每个人根据其本性从事最适合于他的职业,因而他的优势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都坚持正义原则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运行便是正常的,社会财富便能够达到最大化。反之,如果人们不坚持正义原则,每个人都从事与其本性不相符合的职业,那么社会便会陷入混乱中,并进而导致国家政体类型的变更。柏拉图认为,这样的社会分工是危险的,它会造成国家政体从理想的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逐步向其余四种不理想的政体类型(544D)演变并最终变成最不正义或最坏的政体类型——僭主政制。笔者认为,柏拉图在此将社会分工与国家的政体类型相联系并且认为社会分工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的看法是不符合现实的。事实上,社会分工——尤其是职业分工与国家政治结构之间并不存在那样强的关联,不同政治结构的国家可以存在相同的社会分工结构。同样,具有相同政治结构的国家也可以存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分工结构。但柏拉图在此处的重要价值在于,他看到了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重要功能。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在柏拉图那里相当于常态的社会分工,有利于社会的团结。违背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则相当于失范的社会分工,会造成社会团结的困难。尽管他没有提出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概念区分,但这并不影响他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思想的价值。后来的思想家,譬如亚当·斯密、涂尔干等人则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尤其以涂尔干为代表。他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详细而全面地讨论了社会分工的功能,并提出了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重要区分,由此看来,而柏拉图的上述社会分工思想并

《自杀论》读书笔记

《自杀论》读书笔记 《自杀论》是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著作。作者作为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看作是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毕生致力于寻找重建社会道德的方法并希望成为法国社会的道德导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一同被誉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作为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德所提出的实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他认为实证主义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本质的特殊看法,即认为社会现象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包括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都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的社会事实;二是关于获得这些知识的手段的独特观点,即认为应该通过超然的、价值中立的科学观察方法来获得,迪尔凯姆认为收集实证材料的过程,就如同自然科学家所进行的化学或者物理实验研究一般。他还提出具有开创性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两条基本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进而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和方法。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的社会观是为他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自杀论》这本书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如:在这本书中,迪尔凯姆关注的视觉不是人们以为的个人因素,而是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自杀现象实际上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产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太疏远(利己主义)或者太紧密(利他主义)都会导致自杀;而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太疏远的极端形式(关系的缺失),导致反常的自杀。再如:对于自杀是社会因素引起的这一命题,迪尔凯姆采用了实证的方法进行论证。 我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感兴趣,作为非社会学专业的我,想通过这本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学著作,对自杀这一现象深入了解。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本书的导言中,迪尔凯姆将其定义为:“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特点是死者自己的有意识的行为,受害人是行为人本身。为了更好的研究自杀倾向,迪尔凯姆选择了被考察的社会所特有的“自杀率”这种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许多引起自杀的个别条件当中,大多还没有普遍到足以影响自愿死亡的总数与人口的关系。而自杀率却反映了自杀的总数和总人口数之间的关系,它本身就是一种先前存在的客观社会事实,强调整个社会,排除了个人行为和特殊情况,可以利用它顺利将自杀归结为社会事实来考察研究。 在《自杀论》一书中,作者沿着“问题的提出—含义的界定—研究假设的提出—假设的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路对自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以及体现的思想。本书大体上可以分为四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的规律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的规律 中国的封建社会存在了两千多年,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经了许许多多封建王朝,每个封建王朝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自动的自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一个封建王朝的初期,新的统治阶级上台以后,采用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做法,比如说土地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并存,当小农经济繁盛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封建王朝就比较稳定,反之,当地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集中到一定阶段时,社会矛盾就会比较尖锐,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一规律。每个王朝的初期,政权初建的时候,开国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诸如轻徭薄赋和发展小农经济的做法,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里是封建社会最稳定的社会基础。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后期,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一种超经济剥削,是一种政治介入经济,鼓励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封建地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最后一定是地主过分集中土地。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说在封建王朝初期没有封建地主,但那个时候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比较,一般情况下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个时候社会就比较稳定,经济向前发展。地主经济后期,地主由于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制度就是为此而设计,然后通过土地对农民特别是雇佣农民实行超经济剥削,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如果封建王朝的政治上层建筑越来越走向它的腐败、没落,会加剧这个社会矛盾。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在封建王朝的后期也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封建王朝就走到它的末期。一般规律是这样的,这个一般规律在清王朝的末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清王朝也同样面临了这么一个问题。拿太平天国作为例子,太平天国充分证明了清王朝所代表的封建王朝跟乾嘉盛世时期是不能比的,不仅仅在政治上不具备开明政治,没有那种对于中国封建政治的驾驭能力,而且在经济上表现为封建地主经济越来越发达,造成了土地的集中,社会矛盾的激化,最后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号称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这场运动充分说明了封建王朝内部矛盾形成的王朝更替的时代已经到来

温州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

温州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历史与社会部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2019.1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11.(1)洋务运动李鸿章/奕?等;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辛亥革命孙中山(任意 写出一组,得2分) (2)关键事件:上海大规模罢工罢市,全国多地响应(2分) (3)“全国激扬起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浪潮”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工人群众也有发出了怒吼”说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一种激烈的变化”说明五四运动令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任意分析出一点得2分,满分4分;若未结合材料每点得1分,最多得2分;单纯照抄材料未分析,不得分) 因为工人运动陷入低谷,必须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同时,共产党人认为国民党就 是一个革命党派(2分) (2)确立了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日本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2分)(4)依据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是中共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保存与发展力量的战略选择。(2分)依据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中共为了挽救祖国危亡,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民族利益,积极与国民党和解。(2分) 依据三:第二次公共合作破裂前,面对内战,不同于国民党的阴谋发动,中共秉持着坚决反对的态度,力求为人民群众维护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难得的和平。(2分)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2014级社工王子傲 104042014026 摘录 1)对联系、连接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纽带及其网络的研究。 2)如何将人们凝聚为群体,并以群体的权威维持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种习惯上的行为模式, 而是一种义务上的行为模式,道德意义上的规范)。 3)法人团体的宗教性质——葬礼,团结并一起长眠。 4)暧昧不清的意识状态不利于作出改变,要脱离或只是尝试摆脱传统的强大惯性影响,必 须发展出要求意识变得明确,或只是显得明确的氛围、环境。 5)两性同质性增强,相互间的需要程度则下降,婚姻关系的凝聚力降低,异质性是产生彼 此间需要的条件——古代性别分工 6)源自两个意象的相似性,以同情心(自足性的结合)为基础的机制而来的结合;源自两个意 象的异质性、互补性而来的契合/融合,对自我意象的补充、完整。 7)分工过程需要并且生产了社会秩序、和-谐以及社会团结,分工形塑了社会连接的方式。 8)法律可以作为社会成员行为方式、互动频率的外在表征。 9)集体意识并不可等同于整体上的社会意识,“尤其在高等社会里,它却是社会精神生活 很小的一部分”,这一术语特指由社会相似性构成的总体。 10)我们不该说一种行为因为犯罪才会触犯集体意识,而应该说正因为它触犯了集体意识才 是犯罪的。 11)倾向和意向乃是根源,快乐和痛苦只是枝蔓,社会生活也同样如此。 12)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罚具有社会性,“原始的宗教在本质上是宗教的”,是共同体对某种 超自然的存在的维护和响应,而基础则是共同的情感。更私人性质的罪行及制裁措施只有在社会相应的发展之后才(可以)会出现。 13)犯罪是对集体性感情的挑战,“它总是攻击作为权威之根本的一致性。 14)犯罪在本质上是由对立于强烈而又明确的共同意识的行为构成的。 15)一切契约都假定,社会存在于当事人双方的背后,社会不仅时时刻刻准备着介入这一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