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模板

行业分析模板
行业分析模板

行业分析模板

意义:

中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界于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之间。不同的行业会给公司投资提供不同的空间。

目的:

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为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提供准确的行业背景。

行业分析的一般内容:

1.行业界定

2.国家法规对于该行业的基本政策

3.行业现状分析

l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历史、企业、产品结构)

l当前市场容量和消费概况

l市场其它特点

4.行业市场格局和产业组织

l制造商(产品或服务提供商)

l供应商(上游关键影响)

l研究开发者(技术创新者)

l产品消费者(下游客户)

l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5.对行业未来发展和投资机会的预期与分析

l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技术创新、政策变化、消费习惯改变、服务创新)

l行业所处发展阶段

l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6.基准研究

l国外该行业的发展借鉴

l行业领袖企业分析

l其它典型案例

行业一般特征分析:

1.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l完全竞争:企业的产品无差异,所有的企业都无法控制产品的市场价格,初级产品的市场类型较接近于完全竞争。(理论假设,较少见)

l不完全竞争:每个企业都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力,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激烈的竞争,造成这种市场结构的原因是产品差别。(最常见的市场格局)

l寡头垄断:相对少量的生产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它们对市场的价格和交易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通常存在一个起领导作用的企业。(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

品,垄断资源等)

l完全垄断:独家企业生产某种特质产品,没有或缺少相近的替代品。(公用事业和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稀有矿藏的开采)

2.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l增长型行业:行业的运动状况与经济活动总水品的周期及其振动无关,这些行业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信产品推出及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使其经常呈现出增长形态。(如过去以来的I

T产业)

l周期型行业:行业的运动状况与经济周期相关,经济上升期,行业随之扩张,经济衰退期,行业随之衰落。(如消费品业,耐用品制造业及其它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l防守型行业:产业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如食品业和公用事业)3.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l幼稚期:新行业刚刚诞生不久,只有少数不多的创业公司投资,由于初创期的创立投资和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较高,而产品市场需求狭小(大众尚未了解),销售收入较低,因此财务

上可能不能盈利,并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低收益。

l成长期:一些较大的企业逐渐主导市场们,拥有一定的市场营销和财务力量,新行业的产品经过广泛宣传和消费者试用,逐渐赢得大众的欢迎或偏好,市场需求开始上升,新行业随之

繁荣。属于投资机会期,各家纷纷进入。

l成熟期:相对较长的一个时期,此间,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少数大厂商垄断了整个行业的视察工农,每个厂商均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风险稳定,但新企业难以进入,行业的新的

增长寄望于技术部创新。

l衰退期:由于新产品和大量替代产品的出现,原行业的市场需求开始逐渐减少,产品销售量也开始下降,某些厂商开始喜那个其它更加有利可图的行业转移资金,原行业出现厂商减少,利润下降的萧条景象。

4.行业技术变化分析

l高科技产业

l新兴产业

l传统产业

5.行业金融特性分析

l产业的财务特性(盈利、财务状况)

l资本结构

l收益稳定性

l投资安全性

重点放在股份公司,包括项目性融资等,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产业分析上,强调了投资者未来投资战略评价等,如进行兼并时对多极化的评估和处理等,美国80年代以垃圾债券为代表的兼并浪潮就是通过对产业多角化分析进行所谓“击碎”方式进行的兼并。

6.国家政策特性分析

l国家支持的战略性产业

l基础性产业

l国家退出的产业

l国家放松管制的产业

国内某公司关于产业研究的一般结构

(一)、产业前景

1、该产业的简要综述;

历史;

企业;

产品结构;

2、该产业的基本技术特性和生产能力;

基本技术特性;

生产能力;

现有技术水平;

生产能力分布;

3、该产业的需求规模状况分析,市场前景判断;

基本用户及其特点;

市场需求的发展历史;

价格趋势;

市场前景;

4、产业变化的技术路径;

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已有的变化情况;

产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变化情况;

国内技术与国际技术的差距;

主导产业的技术变化的可能方向;

(二)、产业组织

5、该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即产业集中度、大中小企业的关系、企业间的竞争态势等;

产业集中度;

产业的纵向性或横向性特征;

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关系与形式;

企业间的竞争方式;

企业间合谋垄断的形式:卡特尔,企业集团,……;

6、该产业的供销方式、销售渠道及组织;

供销方式;

销售渠道;

销售组织;

广告形式;

售后服务;

7、政府部门对产业管辖关系的变化;

中央政府对产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变化;

主管部门与产业管辖关系的变化;

地方政府对产业管辖关系的影响;

8、政府对该产业进行行业管制的情况,这种管制对企业成本-收益的影响,以及管制本身的变化;行业管制的基本形式:进入管制,价格管制,数量管制,资源管制,……;

管制对产业竞争的影响,包括对现有企业的成本收益和影响;

可能出现的政府管制的变化:解除,减弱,改变,或加强;

行业管制变化对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9、政府政策,包括宏观政策、一般法规条例、和产业政策对该产业的影响;

宏观政策的影响;

一般法规条例的影响;

产业政策的影响;

(三)、产业效率和产业扩张或萎缩的分析

10、几个重要的带头企业,也包括上市板块企业的描述和分析;

规模:资产,销售额,人数,生产能力;

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盈亏,投资,……;

市场份额;

竞争战略;

股市表现,价值和成长性分析;

11、带头企业的资源效率分析;

扩张效率分析;

潜在资源动用能力分析,特别对研发能力进行分析;

融资分析;

12、主要替代性产业或替代产品的分析;

价格趋势;

生产能力的变化;

重要技术变革;

重要的政策变化;

13、主要上游产业或供应商的描述和分析;

价格趋势;

生产能力的变化;

重要技术变革;

重要的政策变化;

14、开放对产业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复关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进口品的影响;

竞争优势的讨论;

(四)、判断和建议

15、综合性判断,即对该产业的基本走势进行评价,对发展前景进行估计;对产业的市场、技术、投资的发展趋势的综述;

对上述发展前景进行评价,包括短、中和长期的预测和讨论;

对进入或退出产业进行评估;

16、建议;

依据分析给出政策建议,包括适应于中、长期的操作政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