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乙烯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 常温常压下,它们均呈气态

C.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2.乙烯和苯能够共同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氧化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乙烯和苯较易能够共同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聚合反应④氧化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液体分层,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属于物理变化

C. 石油分馏时获得的石油气中可以分离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D. 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由苯制环己烷;由乙烯制溴乙烷

②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③由乙烯制聚乙烯;由2?溴丙烷制丙烯

④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溴苯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mo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

Cl22.5mol

B.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气体中的CH2=CH2气体

C. 实验室中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H3CH3气体和CH2=CH2气体

D. 工业上可利用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CH3CH2Cl

7.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和乙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难溶于水

B.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 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 都是化石燃料

8.甲烷、乙烯和苯属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但它们之间也有共性,下列关于它们

之间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平面结构

B.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

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9.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 乙烯通入溴水中

C.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92146U

11.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 丙在铁作催化剂下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 丁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不相同

B. 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饮酒过量时乙醇发生取代反应

C. 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

D.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二、填空题

13.100多年前,“化学守护神即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了一种至今仍在临床使用的催

眠药(化合物IV)。由源自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1合成化合物IV的一种途径为

CH2=CH2→CH3CH2OH→Cl3CCHO+→Cl3CCH(OH)2ⅠⅡⅢⅣ

(1)由化合物I合成化合物Ⅱ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Ⅰ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B.化合物Ⅰ能发生加聚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Ⅱ能发生酯化反应。

D.化合物Ⅱ不能与金属Na反应。

(3)由化合物Ⅲ合成化合物IV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除化合物Ⅲ外,另

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化合物Ⅱ与IV都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填名称),化合物IV的分子式为

________。

(5)为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资源,有人提出以富含纤维素的农林废弃物或副产物为

原料获得乙醇,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案。可用于这种用途的废弃物或副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1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2)乙烯、聚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3)1mol甲烷和1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只有CH3Cl。()

(4)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5)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

(6)用酸性KMnO4溶液既可以鉴别CH4和CH2=CH2,又可以除去CH4中的CH2=

CH2。()

15.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为___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5~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

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

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

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

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

有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17.中学实验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苯、溴和铁粉。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是兼起______的作用。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实验得到的是粗苯,为了除去其中的溴,要用到的一种常用除杂操作方法是

______,提纯溴苯的具体步骤有:

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

顺序为______。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②④①⑤③

(4)为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水中加入______;但该

实验不够严密,为此必须在导管b、c之间加上一盛有______的洗气瓶,目的是______。

四、计算题

18.现有0.1mol某有机物A,其在8.96LO2中充分燃烧后,气体体积变为6.72L,通过

碱石灰吸收后剩余2.24L(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气体。

(1)燃烧后所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若A是烃,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若A是烃的衍生物。则其化学式可

能是__________。

19.标准状况下1.68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

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g。

(1)燃烧产物中生成水的质量是________;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则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0.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完全燃烧0.1mol某烃后,测得生成

的二氧化碳为8.96L(标准状况),生成的水为7.2g。

(1)请通过计算推导该烃的分子式。

(2)写出该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结构中的官能团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有机物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乙烯含有碳碳双键,选项A错误;

B.常温常压下,乙烯呈气态,苯为液态,选项B错误;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C错误;

D.乙烯与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选项D正确。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分析,注意根据有机物所含官能团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苯能够与氢气加成,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苯和乙烯都是烃,都能够燃烧即能发生氧化反应,故选D。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分析,注意根据有机物所含官能团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不易发生取代反应;苯能够与氢气加成,与卤素单质、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聚合反应,苯和乙烯都是烃,都能

够燃烧即能发生氧化反应,故选D。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煤的气化,石油的分馏等,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解答】

A.苯和高锰酸钾不发生反应,所以苯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液体分层,苯的密度比水小,上层是苯呈无色,下层是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故A错误;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石油分馏时获得的石油气中可以分离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C正确;

D.苯分子中不含独立的碳碳双键,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解:①由苯制环己烷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由乙烯制溴乙烷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二者反应类型相同,故①选;

②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②不选;

③由乙烯制聚乙烯发生的是加聚反应;由2?溴丙烷制丙烯发生的是消去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故③不选;

④由苯制硝基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由苯制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二者反应类型相同,故④选;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乙烯和苯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悉乙烯和苯的结构和各种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乙烯的化学性质,结合除杂和鉴别的方法设置题目,只要熟悉乙烯的化学性质即可解答。本题较容易。

【解答】

A.,CH3CH2Cl+5Cl2→CCl3CCl3+5HCl,最多消耗Cl25mol,故A错误;

B.CH3CH3气体不溶于溴水且不反应,CH2=CH2气体在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CH2Br—CH2Br,故B正确;

C.CH3CH3气体不溶于酸性KMnO4溶液且不反应,CH2=CH2气体在酸性KMnO4溶液中被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

D.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生成唯一产物CH3CH2Cl,故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甲烷、乙烯、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不是平面结构,故A错误;

B.甲烷、乙烯和苯只含C和H两种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故B 正确;

C.甲烷是饱和烃,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甲烷是饱和烃,不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即不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褪色,故D错误。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注意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题目较为简单。

【解答】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

反应。

A. 甲烷和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 乙烯和溴水之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B错误;

C.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错误;

D.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用语,难度不大。

【解答】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故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氢氧根离子是阴离子,应表示出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和所带负电荷,故氢氧根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氯原子的核外有17个电子,故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故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的质量数为238,此铀原子的符号为,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烯烃、醇和苯的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根据比例模型知,甲是甲烷、乙是乙烯、丙是苯、丁是乙醇,

A.甲烷性质较稳定,和一般的氧化剂不反应,所以甲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A错误;

B.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为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苯和液溴在催化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溴水不反应,故C错误;

D.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也是酯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氧化乙醇,故B错误;

C.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分子式为C2H4O2,故C错误;

D.苯不含碳碳双键,但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

13.【答案】(1)加成反应

(2)AC

(3)H2O

(4)羟基、C2H3O2Cl3

(5)甘蔗渣、秸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官能团的名称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1)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2)A.CH2=CH2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故A正确;

B.CH2=CH2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

C.CH3CH2OH与羧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

D.CH3CH2OH与金属Na能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由Cl3CCHO合成Cl3CCH(OH)2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根据原子守恒,则除化合物Cl3CCHO外,另一种反应物是H2O,

故答案为:H2O;

(4)化合物CH3CH2OH与Cl3CCH(OH)2都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化合物Cl3CCH(OH)2的分子式为C2H3O2Cl3,

故答案为:羟基、C2H3O2Cl3;

(5)为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资源,有人提出以富含纤维素的农林废弃物或副产物为原料获得乙醇,再制备化合物Cl3CCH(OH)2的方案。可用于这种用途的废弃物或副产物有甘蔗渣、秸秆等,

故答案为:甘蔗渣、秸秆。

14.【答案】(1)√(2)×(3)×(4)×(5)√(6)×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烷烃、烯烃、苯的性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关键是准确记忆并理解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的特点。

【解答】(1)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可作水果的催熟剂,故正确;

(2)聚乙烯和苯分子无碳碳双键,故错误;

(3)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故错误;

(4)苯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5)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发生取代反应,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发生取代反应,二者反应类型相同,故正确;

(6)用酸性KMnO4溶液既可以鉴别CH4和CH2=CH2,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甲烷中乙烯除去的同时引入二氧化碳杂质,所以不能用高锰酸钾除去CH4中的

CH2=CH2,故错误。

15.【答案】(1);;

(2)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3)液体分层,下层为无色,上层呈紫红色;

(4);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有机物的确定及性质的考查,根据题给信息确定有机物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由此可知A是乙烯,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最简式为:CH,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说明B为苯。

(1)A为乙烯,乙烯的电子式为,B为苯,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2)A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3)B是苯。碘单质易溶于苯,而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在碘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的现象为液体分层,下层为无色,上层呈紫红色。

故答案为:液体分层,下层为无色,上层呈紫红色;

(4)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下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16.【答案】(1);冷凝回流;防倒吸

(2)吸收挥发出的溴蒸汽

(3)III中苯变为橙色,AgNO?3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4)Br2?;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苯的性质实验,掌握反应的原理、各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解答】

(1)装置Ⅱ中主要是苯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溴苯和溴化氢,对应的方程式为:

,冷凝管的作用为导气和冷凝回流,根据装置图和实验原理分析可知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故答案为:

;冷凝回流;防倒吸;

(2)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

故答案为:吸收挥发出的溴蒸汽;

(3)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III中苯变为橙色,AgNO?3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4)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溴单质,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故答案为:Br2?;NaOH溶液。

17.【答案】(1)冷凝回流;

(2)+HBr;

(3)分液;B;

(4)AgN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CCl4(或苯);除去HBr气体中的溴蒸气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苯的性质及离子的检验为载体,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是

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理清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1)苯和溴易挥发,导管b除导气外,还有起冷凝回流作用,减少苯和溴易挥发,

故答案为:冷凝回流;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Br,

故答案为:+HBr;

(3)溴苯与溶液不互溶,利用分液分离提纯;除去粗苯中的溴,具体原理为开始水洗除FeBr3、Br2;碱洗主要除多余的Br2;水洗除NaOH;干燥除水;蒸馏除去苯,所以顺序为②④⑤③①,故答案为:分液;B;

(4)如果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化氢,溴化氢易溶于水电离出H+和Br?,只要检验含有氢离子或溴离子即可。

溴离子的检验:取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淡黄色沉淀就证明是溴离子;

氢离子的检验:如果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就证明含有氢离子。

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溴的存在干扰检验H+和Br?,所以必须在导管b、c 之间加上洗气瓶,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或苯等有机溶剂,洗气瓶中盛放四氯化碳或苯即可。

故答案为:AgN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CCl4(或苯);除去HBr气体中的溴蒸气。18.【答案】(1)0.2mol;

(2)C2H4或C3H6;C2H6O或C3H8O。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烃分子式确定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解答】

(1)气体体积变为6.72L,通过足量碱石灰吸收后剩余2.24L,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说

=0.2mol,

明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6.72?2.24)L

22.4L/mol

故答案为:0.2mol;

(2)若A是烃,如氧气过量,由题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为0.3mol?0.1mol=0.2mol,则

=2,消耗氧气为0.4mol?0.1mol=0.3mol,设烃该烃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2mol

0.1mol

的分子式为C2H y,则2+y

4

=3,y=4,为C2H4,如氧气不足,燃烧后6.72L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知1mol烃含有3molC原子,可能为C3H6或C3H8,方程式为C3H y+

4O2=2CO2+CO+y

2

H2O,则y=6,应为C3H6,

若A是烃的衍生物,设其化学式为C x H y O z,

如氧气过量,则生成二氧化碳为0.3mol?0.1mol=0.2mol,消耗氧气为0.4mol?

0.1mol=0.3mol,由以上解答可设分子式为C2H4?(H2O)m,m=1符合,为C2H6O,

如氧气不足,燃烧后6.72L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知1mol烃含有3molC原子,可设分子式为C3H6?(H2O)n,n=1符合,为C3H8O,

故答案为:C2H4或C3H6;C2H6O或C3H8O。

19.【答案】(1)2.7g

(2)C2H4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有关计算,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答】

(1)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物质的量是15g÷100g/mol=0.15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CO2的物质的量是0.15mol,CO2的质量是0.15mol×44g/mol=6.6g,碱石灰吸收的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9.3g?6.6g=2.7g,

故答案为:2.7g;

(2)n(H2O)= 2.7g

18g·mol?1

=0.15mol,所以分子中C:H=1:2,由于n(无色可燃气体)=

1.68L 2

2.4L/mol =0.075mol,所以分子中C原子数=0.15mol

0.075mol

=2,分子中H原子数=2×2=4,

因此该气体的分子式是C2H4,故答案为:C2H4。

=0.4mol,n(C)= 20.【答案】(1)二氧化碳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n(CO2)=8.96L

22.4L/mol

n(CO2)=0.4mol;

=0.4mol,n(H)=2n(H2O)=2×0.4mol=0.8mol,水的质量为7.2g,n(H2O)=7.2g

18g/mol

即0.1mol烃中含有0.4molC原子,0.8molH原子,所以1个该烃分子中C原子个数为4,H原子个数为8,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4H8,

(2)CH3CH=CHCH3、CH2=C(CH3)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根据原子守恒法来解答,难度不大。

【解答】

=0.4mol,n(C)=n(CO2)= (1)二氧化碳为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n(CO2)=8.96L

22.4L/mol

0.4mol;

=0.4mol,n(H)=2n(H2O)=2×0.4mol=0.8mol,水的质量为7.2g,n(H2O)=7.2g

18g/mol

即0.1mol烃中含有0.4molC原子,0.8molH原子,所以1个该烃分子中C原子个数为4,H原子个数为8,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4H8;

(2)根据碳链异构可得C4H8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CH2=C(CH3)2。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 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CO3—H+ 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

高中化学__必修一第三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金属 Na Al Fe 与O 2反应与H 2O 反应 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与水反应 二、铝、铁与钠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4Na+O 2 = 2Na 2O 2Na + O 2 = Na 2O 2△2Na + 2H 2O =2NaOH + H 2 ↑2Na + 2H + = 2Na + + H 2↑常温下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纯氧中可 燃烧生成Al 2O 3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纯氧中燃烧生成Fe 3O 4 常温或加热都不反应3Fe(s) + 4H 2O(g) Fe 3O 4(s) + 4H 2(g)高温2Al+6H +=2Al 3++3H 2↑Fe+2 H += Fe 2++ H 2 ↑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2Al+ 2NaOH + 2H 2O = 3H 2↑+ 2NaAlO 2 不反应 考点: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 、Mg 、Al 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H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B.1∶4C.3∶4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练习题(附答案) 郭其炫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羟基的符号是( ) A. OH B OH ― C -OH D H O ??? ???? ? 2.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B. 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C.密度比水小 D. 沸点比水高 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4.CH 3CH 2OH 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 正确的是: A .能够与金属Na 反应放出H 2 B .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量 C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下列关于乙醇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用作燃料 B. 制取乙酸,乙醚等化工产品 C. 制造饮料、香精 D . 无水酒精在医疗上用消毒剂 6.下列各反应,除反应物外,还必须加入另一物质,该物质不起催化作用的是( ) A 苯跟液溴反应时加入铁粉 B 无水醋酸钠制甲烷时加入碱石灰 C 用乙醇制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 D 乙醇氧化时,用烧红的铜丝伸入乙醇液体中 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乙烷和乙醇 B.丙醇和乙二醇 C.溴苯和水 D.甘油和水 8.质量为a g 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 的是( ) A.CH 3COOH B.HNO 3 C.CH 3CH 2OCH 3 D.CH 3CH 2CH 2OH 9. 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甘油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10.丙烯醇(CH 2==CH —CH 2OH )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11、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2、下列各组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 ) A .乙炔(C 2H 2)和苯(C 6H 6) B .乙醇和丙醇(CH 3CH 2CH 2OH) C .乙醇和乙醚(C 2H 5OC 2H 5) D .甲醛( HCHO)和乙酸 13、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 ,二者在浓H 2SO 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 的物质有( )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1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15、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是( )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教材实验 目录 01 粗盐的提纯(必修 1,P5-P7) (2) 02 粗盐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 (2) 03 检验蒸馏前后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必修 1,P8) (3) 04 碘水的萃取与分液(必修 1,P9) (3) 05 电解水(必修 1,P13) (4) 06 配制 100 mL 1.00 mol/L NaCl 溶液(必修 1,P16) (5) 07 胶体的性质和制取(必修 1,P26-P27) (5) 08 离子反应(必修 1,P31-P33) (6) 09 钠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7-P48) (7) 10 铝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8) (7) 11 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49-P50) (8) 1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必修 1,P50-P51) (8) 13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必修 1,P51) (9) 14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55) (9) 1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性的探究(必修 1,P56) (10) 1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0) 17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1) 18 焰色反应(必修 1,P57) (11) 19 氢氧化铝的制备(必修 1,P58) (12) 20 氢氧化铝的两性(必修 1,P58) (12) 21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必修 1,P60) (13) 22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1) (14) 23 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必修 1,P61) (14) 24 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必修 1,P62) (14) 25 硅酸的制备(必修 1,P76-P77) (15) 26 硅酸钠的耐热性试验(必修 1,P77) (15) 27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82-P83) (16) 28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必修 1,P83) (16) 29 氯气的漂白实验(必修 1,P84) (17) 30 氯离子的检验(必修 1,P85-P86) (17) 31 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必修 1,P90) (18) 32*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实验(必修 1,P90) (18) 33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必修 1,P92) (19) 34 氨气的喷泉实验(必修 1,P97) (20) 35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99) (20) 36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必修 1,P101) (21) 37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必修 1,P101) (21)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_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 广州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卷(B)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40 分钟。 可能用到的数据:H-1C-12O-16 N-14 S- 32 一、选择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A .甲烷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 2.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 A . CH3Cl B . CH2Cl 2C.CHCl 3D. C6H14 3.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 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乙醇C.溴苯D.四氯化碳7.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 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 - 而显碱性OH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8.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 Na 20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3.能用 H +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 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 I 2T c 「 B . Zn i Zn 2+ C . H 2^H 2O D . Cu? CuCI 2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04「、Na +、C 「 B . K +、Na +、N03「、CO 32 C . Na +、H +、N03「、SO 42一 D . Fe 3+、Na +、C 「、SO 42- 7.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 可能是置 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O 3+2HCI=CaCI 2+CO 2 f + H 2O C . 2H 2O 2 ; 2H 2O+O 2 f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 2++Fe=Fe 2++Cu B. 稀 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f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反应:Ba 2++SO 42一 =BaSO 4j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一 +2H +=H 2O+CO 2f 10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Na 2SO 4+3H 2O ,与该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 . 2NaBr+Cl 2=2CaCI+Br 2 B . AICI 3+3NaAIO 2+6H 2O=4AI(OH) 3 J +3NaCl C . 2H 2S+SO 2=2H 2O+3S J C . NaClO D . FeSO 4 B . CaO+H 2O=Ca(OH )2 D . CaCO3 '' CaO+CO2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②通过实验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水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段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并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纳入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使他们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放在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达到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贯穿于整个金属化学性质探究的讨论始终,既突出了重点,又利于难点的突破。再结合使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金属锈蚀的图片帮助同学们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巩固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而本课题中金属的每一点化学性质在前面的学习中均已有所了解,特别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学生了解的较多。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和讨论为主线,辅以对比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多种教学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使学生学到生动有用的化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说学法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 A、CaCO3 B、SO3 C、CuO D、KMnO4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A、碱:Na2CO3 酸: H2SO4 盐: NaHCO3 碱性氧化物: SiO2 酸性氧化物: CO2 B、碱:NaOH 酸: HCl 盐: NaCl 碱性氧化物: Na2O 酸性氧化物: CO C、碱:NaOH 酸: CH3COOH 盐: CaF2 碱性氧化物: SO3 酸性氧化物: SO2 D、碱:KOH 酸: HNO3 盐: CaCO3 碱性氧化物: CaO 酸性氧化物: SO3 5.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7.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B、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Cl C、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Cl D、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8.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高中化学必修1课本问题答案(全册)

化学必修1 课本问题答案(全册) (看不清就放大点) 2011、9 P5【思考交流1】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液等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例如:① 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③ 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④加热液体时要放碎瓷片;⑤ 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思考交流2】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金的密度又很大,从沙里淘金,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在用水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去,可提取含量极少的金。如果铁屑和沙混合,可以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P5 【学与问】化学上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 P6 实验 (3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 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硫酸钡不溶于水,可用BaCl 2溶液来检验可溶性的硫酸盐。但钡盐除BaSO 4外,还有BaCO 3 等,BaSO 4不溶于稀盐酸,BaCO 3等溶于稀盐酸。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 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同理,可用Na 2CO 3溶液检验CaCl 2,用NaOH 溶液检验MgCl 2。 P6实验1-2 检验SO 42-所用的试剂是BaCl 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加入顺序可先加酸、再加BaCl 2溶液,也可先加BaCl 2 溶液、再加酸。 现象:若先加酸、再加BaCl 2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SO 42-存在;若先加BaCl 2溶液、再加酸,应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SO 42-。 P7 【思考与交流】 (1) (2)为此要设计加入 试剂的顺序,即要使前一过量试剂在后续除杂操作中除去。本实验中,一般的加入顺序是BaCl 2、NaOH 、Na 2CO 3、HCl 。加Na 2CO 3时可除 去过量的BaCl 2,最后加HCl 可除去过量的Na 2CO 3和中和过量的NaOH ,当溶液达到中性微酸性时,得到几乎不含其他杂质的NaCl 溶液。 P8实验1-3 P9实验1-4 实验现象:(1)加四氯化碳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在下层;(2)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 氯化碳充分混合;(3)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接近无色。 P10 习题 1.C 2.B 3CD 4 .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 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 用纱布袋将豆腐 花与豆浆水分离;在淘 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 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 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5 .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 洗涤剂等除去, 它们能将油污从汤液 中萃取出来而除去。 6. 提 示 : 纯 碱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Na 2CO 3, 大 理 石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CaCO 3,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CO 2。 陶瓷、玻璃是不存在碳酸盐。 7. 在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和硝酸盐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不一定是BaSO 4,也可能是BaCO 3,或 两者均有。可向有沉淀 的液体中加入盐酸(或稀硝酸),振荡。 若沉淀消失,说明该沉淀是BaCO 3;若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 是BaSO 4,若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则说明两种沉淀都有。 P13 【学与问】24.5 g 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mol mol g g SO H M SO H m SO H n 25.0/985.24)()()(424242=== 1.50 mol Na 2CO 3 g mol g mol CO Na 159/10650.1)(32=?= P13【科学探究】1(2) P14 2. 表1 22.4, 22.2 表2 7.12, 10.0, 18.0, 53.6 【讨论】相同,不相同 P16 【学与问】1.因为烧杯的内壁上还粘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所配溶液中 溶质的浓度偏低。 2. 小。因为洒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所以转移到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3.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 溶液需要NaCl 固体5.85 g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托盘天平的感量为0.1 g ,所以不能称出5.85 g 固体。 P17 【思考与交流】 1.有比较大的差异。例如,浓硫酸的密度比稀硫酸的大;将浓硫酸、稀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浓 硫酸能使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纸被腐蚀),而稀硫酸只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久置后也会变黑);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 热,而稀硫酸稀释时放出的热量不大;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变稀,稀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化不大;浓硫酸常温下不与铁 反应,稀硫酸能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等。 2. 物质的量相等。因为稀释前与稀释后H 2SO 4的质量是不变的,只是溶液体积增大了。 P17 习题 1.D 2.B 3.B 4.B 5.65~110mg/dL 。属于正常范围(提示:1mol=1000mmol ) 6. 这种做法不对,会造成结果偏低。这是因为倒出的部分溶液中含有溶质,结果导致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也减小 7. 14 mL (建议分步计算,学会公式的应用) 8. n (Ca ):n (Mg ):n (Cu ):n (Fe )=224:140:35:2 9. (1)0.2mol (2)Cu 2+:0.2mol Cl -:0.4mol 10. 40 P20 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 (1) 不正确。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有关,若不指明气体的压强和温度,而仅指出气体的体积,则无法知道气体的物 质的量,也无法知道分子数。 (2) 不正确。固态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液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3) 不正确。水在标准状况时将结成冰(严格地说是处于冰、水共存状态),1mol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 (4) 正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2015.12 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错误!未指定书签。.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液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A.长期摄人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B.它不能中和胃液 C.它不易溶于胃液D.它的疗效太差 3.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l-B.H+C.OH-D.HCO3- 4.将一小粒钠投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NaCl B.BaCl2C.H2SO4D.CuCl2 5.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 C.没有沉淀生成D.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产生6.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7.分别与FeCl2、CuSO4、NaCl、Fe2(SO4)3、MgSO4等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8.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2通过装有Na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量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A.24g B.34g C.44g D.54g 9. 将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金属单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纯净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酸 无机物碱 盐 有机物(缺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溶液胶体浊液 粒子大小<1nm (1-100)nm >100nm 能否过滤能能不能 主要特征均匀、透明、稳定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没有有没有 举例NaCl、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H2+O2=H2O B、分解反应(AB=A+B)KCIO3△KCI+O2↑ C、置换反应(A+BC=AC+B)CuO+H2=Cu+H2O ↓+2NaCI )CaCI2+Na2CO3=CaCO3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 2O 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 2O―→NaOH―→Na 2 CO 3 ·10H 2 O(结晶)―→Na 2 CO 3 (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 (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 2CO 3 )。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 2 O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 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2Na+2HCl=2NaCl+H2↑ 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一般规律: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其它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3)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 【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3-不可拆、HSO4-要拆开。

3、H++ OH-= H2O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 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CO32-、HCO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NH4+、Al3+、Fe3+、Mg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