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试题

单项选择题

1.1.关于儿童机体方面的特点,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A.外观上与成人不同B.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慢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低D.不同器官发育速度不同
1.2.关于儿科临床工作特点,下列说法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A.起病急,发展变化快B.症状典型C.多不能自述病情D.有些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1.3.婴幼儿期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是由于缺乏【A】A.SIgA;B.IgM;C.IgG;D.IgE
1.4.新生儿期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是由于缺乏【A】A.IgM;B.IgA;C.IgE;D.IgG
1.5.1991年从81个监测市县调查表明,婴儿死亡率已降至【C】A.150.2‰;B.150‰;C.50.2‰;D.40.2‰
1.6.儿科护士通过具体的计划传达医疗健康信息,这一行为体现了儿科护士的哪一种专业角色【B】A.照顾者B.健康教育者C.咨询者和支持者D.合作者和协调者
1.7.1~5岁儿童死因中占第1或第2位的是【A】A.意外事故B.肺炎C.腹泻D.先天性心脏病
1.8.抱婴儿时,不需要注意的是【D】A.保护其头部B.冬季时头部的保暖C.夏季时头部的散热D.位置
1.9.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不包括【D】A.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B.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有效沟通的能力C.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D.具有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
1.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婴幼儿疾病的特点【B】A.先天性疾病较成人多见B.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较成人多见C.遗传性疾病较成人多见D.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健康及防病治病的专科护理学。它包括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儿童教养和疾病治疗及护理等内容;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顺利平安的成长,使其成为21世纪接班人。
2.1.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2.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2.3.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2.4.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青春期(或少年期),是由儿童过渡到成年的时期。
2.5.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2.6.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3.1.混合喂养:母乳不足需要添加牛奶、配方奶和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混合喂养。
3.2.主动免疫: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力。这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
3.3.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可给予相应的

抗体,使其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
3.4.儿童计划免疫:是指科学地规划和严格实施对所有婴幼儿进行的基础免疫及随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儿童机体方面的特点。
1.2.简述儿科护理工作的原则。
1.3.简述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
1.4.简述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2.1.简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2.简述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2.3.简述小儿身高测量的注意事项。
2.4.简述小儿牙齿发育的规律。
2.5.简述小儿听觉的发育过程。
3.1.简述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3.2.简述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3.3.简述小儿对热能的需要分为哪几个方面?
3.4.简述新生儿家庭访视内容。
4.1.影响儿童适应住院的因素有哪些?
4.2.住院儿童的心理护理主要措施有哪些?
4.3.简述儿童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4.护士在儿童入院时的职责是什么?
4.5.简述对小儿使用约束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6.小儿入院护理常规有哪些?
5.1.早产儿的外观有哪些特点?
5.2.简述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5.3.简述新生儿重症监护人室的指标。
5.4.简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
5.5.简述新生儿吸人性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6.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
6.1.营养不良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6.2.简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机制。
6.3.简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
7.1.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特殊治疗方法有哪些?
7.2.哮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7.3.婴幼儿患上感可并发哪些疾病?
7.4.肺炎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7.5.当您在护理肺炎患儿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肺水肿?
8.1.补液的原则是什么?
8.2.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8.3.简述低钾血症的病因。
8.4.简述腹泻病的治疗原则。
9.1.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几种类型,各型常见疾病有哪些?
9.2.简述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9.3.简述洋地黄的毒性反应。
9.4.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有哪些护理问题。
10.1.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10.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什么?
10.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10.4.简述出血性疾病患儿常见的护理问题。
10.5.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0.6.急性白血病的血象特点t是什么?
11.1.简述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原则。
11.2.简述急性泌尿系感染致病菌的特征。
11.3.简述急性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
11.4.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对症治疗。
11.5.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休息护理。
11.6.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饮食护理。
1

1.7.简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炎性肾病的特点。
11.8.简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水肿护理。
11.9.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
12.1.简述癫痫发作时的护理措施。
12.2.简述化脓性脑膜炎的神经系统表现。
12.3.简述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的对症治疗。
12.4.简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护理措施。
13.1.简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3.2.简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措施。
13.3.简述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13.4.简述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13.5.简述川崎病的治疗原则。
14.1.简述尿崩症的临床表现。
14.2.简述尿崩症的护理措施。
14.3.简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4.4.简述应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4.5.简述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
14.6.简述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原则。
15.1.简述21—三体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15.2.简述免疫缺陷病的预防。
15.3.简述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护理措施。
16.1.简述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16.2.简述水痘皮疹的护理措施。
16.3.简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服用磺胺药时的注意事项。
16.4.简述细菌性痢疾冬眠疗法时的护理措施。
17.1.简述抗结核病药物的毒性反应。
17.2.简述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18.1.简述监测颅压的方法。
18.2.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8.3.简述停用呼吸机的指征。
18.4.简述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8.5.简述颅内压升高的发病机制。
18.6.简述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
18.7.简述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
19.1.简述毒鼠药的中毒特点。
19.2.简述毒鼠药的急救处理措施。
19.3.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儿童机体方面的特点。答:(1)解剖特点:小儿时期在外观上不断变化。(2)生理生化特点:不同年龄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小儿的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不断成熟完善。(3)营养代谢特点:小儿的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和能量的需要比成人相对多,但小儿的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易出现营养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4)免疫特点:小儿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防御能力差,对有些致病力低的细菌也有易感性。
1.2.简述儿科护理工作的原则。答:(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预防和减少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3)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和发展。(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论述题目录

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你将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做一个合格的儿科护士?
2.1.试述小儿的性格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3.1.试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3.2.试述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4.1.试述对濒死儿童及其家庭的主要护理措施。
4.2.试述对学龄儿童的护理措施。
5.1.试述破伤风患儿的护理措施。
5.2.试述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6.1.试述肥胖症的治疗原则。
6.2.试述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
7.1.试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7.2.试述哮喘的护理措施。
8.1.试述补液的注意事项。
8.2.试述补液的原则和方法。
8.3.试述脱水程度及性质的判断。
9.1.试述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9.2.试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措施。
10.1.试述血友病的病因及分类。
10.2.试述出血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10.3.试述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11.1.试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12.1.试述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12.2.试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13.1.试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
13.2.试述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14.1.试述尿崩症的治疗原则。
14.2.试述糖尿病的并发症。
15.1.试述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15.2.试述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16.1.试述急性传染病的一般护理措施。
18.1.试述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19.1.试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处理措施。

论述题答案

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将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做一个合格的儿科护士?答:儿科护士将成为儿童健康保健的主要力量,儿童护理工作领域也将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学校,以满足全社会儿童对健康的需求。护士有责任教给儿童必要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改变儿童及家庭对健康的态度,并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随着社区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量不需要复杂仪器和技术处理的患儿将在家庭和社区中得到治疗和护理。而住院患儿的病情往往危重和复杂,这就对护士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精密复杂仪器的使用,具备更强的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要求对护士来说不能不视为一种压力和挑战。护士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新知识,丰富和武装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护士的要求。
2.1.试述小儿的性格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答:(1)婴儿期: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而且最重要的因素。护理此期小儿时,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除满足其食物和卫生等生理需要外,还应为婴儿提供

安全感和抚爱,在患儿经历痛苦的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轻疼痛。在过程结束后,应继续给予抚慰。对于长期住院的婴儿,应鼓励家长多参与护理活动。(2)幼儿期:此期小儿开始学会控制大小便,并在运动能和智能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自主感。护理此期儿童时,应为小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对其能力加以赞赏,而不要评价其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鼓励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3)学龄前期:此期小儿活动能力加强,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具有主动性。护理此期儿童时,只要对小儿有益的主动行为加以赞扬,就能帮助儿童顺利通过此阶段。对住院的患儿应提供创造新活动的机会,包括允许儿童使用无伤害性的玩具或医疗用品做游戏。(4)学龄期:此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阶段。护理此期儿童时,护士应帮助患儿在住院期间继续完成学习任务,鼓励他们把业余爱好带到医院,帮助儿童适应医院的限制性环境。在治疗或护理过程前后可允许儿童帮助准备或整理用物,如静脉输注液前,可让患儿帮助准备胶布,以使患儿有成就感。(5)青春期:此期青少年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体和思维日趋成熟。护理青少年时,必须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讨论所关心的问题,谈论感受。在他们做某些决定时给予支持和赞赏。注意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尊重他们的隐私,尽可能安排他们与同年龄组的病人在一起娱乐和沟通交流。


填空题

1.1.小儿的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
1.2.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健康)及(防病治病)的专科护理学。
1.3.小儿脑功能的不断完善是正常(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4.小儿患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常表现为(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易发展为(败血症)。
1.5.医学模式已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模式,并从传统的纯治疗型模式转变为(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的模式。
1.6.21世纪的护理工作,旨在向个人、家庭、人群和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支持),是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专业。
1.7.护士在与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沟通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传达正确的信息)、(倾听儿童及其家人的内心感受)。
2.1.生长是指小儿(身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细胞增生)的结果,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2.2.小儿时期可划分为七个阶

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2.3.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2.4.从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2.5.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
2.6.身长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
2.7.坐高是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2.8.乳牙共(20)个,约自(6)个月起开始萌出,(2~2.5)岁出齐。
2.9.前囟出生时约(1.5~2cm),至(1~1.5)岁闭合。

病例分析题

5.1.患儿胎龄34周,急产在家中,生后第2天出现拒奶、少哭,体格检查:体温34℃,脉搏92次/分,呼吸30次/分,发育营养差,全身皮肤光滑发冷,面颊部、臀部及双下肢硬肿并水肿,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问题:(1)根据以上资料,提出患儿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2)叙述其护理措施。
5.1.答:分析如下:(1)护理问题:①体温过低。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③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有关。(2)护理措施:①复温:患儿可立即放入30℃~32℃的温度环境中,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根据患儿病情和体温恢复情况,把暖箱箱温调节到30℃~34℃范围内,力争6~12小时内复温。②喂养:耐心细致喂养,视其消化道功能状态,逐渐增加营养摄入和热量。③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给柔软床垫,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④消除皮肤硬肿:可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E,亦可用局部皮肤按摩。⑤严密观察病情。

考点串讲

第一章绪论

一、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和特点
1.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1)临床护理工作。
(2)儿童保健工作。
(3)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
2.儿科护理学的特点
(1)儿童机体方面的特点:①解剖特点:小儿时期在外观上不断变化。②生理生化特点:不同年龄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小儿的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不断成熟完善。③营养代谢特点:小儿的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和能量的需要比成人相对多,但小儿的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易出现营养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④免疫特点:小儿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防御能力差,对有些致病力低的细菌也有易感性。
(2)儿童心理社会方面的特点:小儿脑功能的不断完善是正常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心理活动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同。
(3)儿科临床工作特点:①疾病特点:小儿的疾病种类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小儿患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

疾病时,常表现为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易发展为败血症。另外,小儿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易波动、变化快,临床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诊治特点:在小儿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要重视其年龄因素和临床特点,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护士观察到的患儿病情的细微变化,可以为医生确诊提供依据。③预后和预防特点:小儿患病后若得到明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加之小儿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强,因此康复较快,后遗症也较成人少。
(4)儿童及其家庭护理特点:儿科护理工作应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重视儿童的生理、心理反应,关注儿童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和保持健康指导、疾病护理、营养及教养咨询和家庭支持等服务。
二、儿科护理工作的一般原则
1.儿科护理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1)使小儿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2)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对小儿身心的侵害,降低小儿身心疾病的发生。
(3)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2.儿科护理工作的原则
(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
(2)预防和减少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3)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和发展。
(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三、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和素质要求
1.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
(1)照顾者。
(2)健康教育者。
(3)咨询者和支持者。
(4)合作者和协调者。
(5)研究者。
2.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2)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有效沟通的能力。护士在与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沟通过程中应注意:①选择适当的时机。②传达正确的信息。③倾听儿童及家人的内心感受。
(3)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1.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变化
随着发病率降低、营养及生活环境的改善,我国儿童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不断提高。
2.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医学模式已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模式,并从传统的纯治疗型模式转变为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的模式。医学领域的巨大变革,对儿科护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儿童健康服务的重心将从对儿童疾病的护理转向以促进和保持全社会儿童健康的任务上来,以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