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 点的投影§1 点的投影

§2 直线的投影§2 直线的投影§3 平面的投影§3 平面的投影

1.1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 1.1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1.2 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1.2

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1.3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1.3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1.4 各种位置点的投影1.4

各种位置点的投影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 点的投影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

性及作图方法;

2.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

3.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别。

1.1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 1.1.5 两面投影图的性质 1.1.5

两面投影图的性质1.1.2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1.1.2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1.1.1 两投影面体系的建立1.1.1

两投影面体系的建立1.1.3 点的两个投影能唯一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1.1.3

点的两个投影能唯一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1.1.4 两面投影图的画法1.1.4

两面投影图的画法

1.1.1 两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V

X O 水平投影面——H

正面投影面——V

投影轴——OX

V O

点A 的水平投影——a 点A 的正面投影——a ′

a

A

Z

Y

X a ′

1.1.2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

1.1.3 点的两个投影唯一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

1.1.4 两面投影图的画法

H

X

H

V a′

a

a x x

z

y

a

1.1.5 两面投影图的性质

1) aa′⊥OX2) a′a x =A a,aa x=A a′

①a′a⊥OX轴

②aa

x

a′a x =Aa′(A到V面的距离)=Aa(A到H面的距离)

点在两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W

H

V

o

X

1.2 空间点A 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点A 的正面投影点A 的水平投影

″点A 的侧面投影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小写字母表示。

a ″

a ●

a ′

●A ●

Z

Y

1.2.1 三个投影之间的位置关系

W V

H

X

Y

Z

O

V

H

W

A a

a ″

a ′

x

a a z

a y

向右翻

向下翻

不动

投影面展开

a a Z

a

a ′

y H

a y

W

a X

Y H

Y W

O

a z

x

X

Y

Z

O

V

H

W

A

a

a ″

a

点的投影规律:

¤a ′a ⊥OX 轴(长对正)

¤aa x = a ″a z =y=A 到V 面的距离(宽相等)

x

a a z

a y

Y W

Z

a z

a ″X

Y H

a yw

O

a

a x

a y

H

a ′

●¤a ′a ″⊥OZ 轴(高平齐)

a ′a a x

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a ″

a ′a a x

a z

a z

解法一:

通过作45°线使a ″a z =aa x

解法二:

用圆规直接量取a ″a z =aa x

a ″●

例2已知点A的V面投影a′和W面投影a″求其水平投影a

1.2.2 点的投影和坐标的关系

点的每个投影反映两个坐标:V 投影反映高标和横标,H 投影反映纵标和横标,W 投影反映高标和纵标。

小结:点的投影规律

①a ′a ⊥OX轴

②aa x =a ′a x =aa y =a ′a ″⊥OZ轴=y =Aa ′(A到V面的距离)a ′a z =x =Aa ″(A到W面的距离)a ″a y =z =Aa (A到H面的距离)

a ″a z

例:已知点A(30,20,40),求作三投影。

a ″

a a x

作图步骤

O

X

Z

YH

YW

a z

3040

20

a ′

1.3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1.3.1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

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

后、左右位置关系。

判断方法:

▲x 坐标大的在左

▲y 坐标大的在前▲z 坐标大的在上B点在A点之后、之左、之下。

b′

a

a′a″

b″

b

X

Y H

Y W

Z

O

已知点A在点B之右8毫米,之前5毫米,之上9毫米,求点A的投影。

a′a″

9

8

5

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