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同步讲解教案

《24时计时法》同步讲解教案
《24时计时法》同步讲解教案

24时计时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0时和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在两种时刻转换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天中的时刻。

难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知识全解

【知识点一】0时的意义

问题导入观察小华的作息时间表,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过程讲解

1.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晚上9时,小华正在睡觉;清晨6时45分,小华起床穿衣服;上午10时15分,小华在教室上课;中午12时,小华在吃午饭;下午3时30分,小华和同学们在课间做游戏;晚上6时,小华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吃晚饭;晚上7时25分,小华一家三口在看电视;半夜12时,也就是O时,小华一家又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2.认识0时

日常所说的半夜12时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又可称为O时。

3.明确一日有多少小时

归纳总结

1.半夜12时也叫O时。

2. 1日=24时。

【知识点二】认识24时计时法

问题导入拿出钟表拨一拨,仔细观察。

(1)从O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几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O时,又经过了几小时?

(3)一天是多少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几圈?

过程讲解

1.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时针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O时,又经过了12小时,共经过了24小时,正好一天。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如下图所示:

图中上下两排数表示时针走了一天经过的时刻。用1~12各数表示时针从昨天午夜12时到今天午夜12时经过的时刻是普通计时法。用0~24各数表示时针从昨天午夜12时到今天午夜12时经过的时刻是24时计时法。

2.一日中时刻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普通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表述时在前面加上午、下午、中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例:上午的9时→上午9时

晚上的9时→晚上9时

方法二 24时计时法:如下图所示。

表示时针走第一圈对应的表示时针走第二圈对应

时刻,即0-12时。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

即13—24时。

例:上午的9时→ 9时

晚上的9时→ 21时

3.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4.问题解答

(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O时,又经过了12小时。

(3)一天是24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2圈。

归纳总结

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知识点三】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

问题导入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过程讲解

1.解题思路

2.正确解答

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7时。

归纳总结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基本相同(24时计时法没有限制词,普通计时法有限制词);中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对应时刻相差12小时,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去掉限制词加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12再加上限制词就是普通计时法的时刻。

【知识点四】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问题导入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过程讲解

1.读题,观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火车9:00开始出发,同一天下午6点到站。

所求问题: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2.理解题意

火车9:00就开,下午6点到站,求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就是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一共经过多长时间。

3.区分时刻与时间

(1)“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个位置都表示时刻。如本题中火车出发时的9:00,到达时的下午6点都表示时间里的某一点,即表示的是时刻。表示时刻用时、分等词。

(2)“时间”是指从某一个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如一场文艺演出从开始到结束经过2小时,本题中坐火车去奶奶家所用的时间等。

4.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直观观察法。

观察钟面,数出所经过的时间。

方法二分段计算法。

(1)方法分析。

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所经过的时间,可以在中午12时处将经过的时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经过的时间,是3小时,第二段是从中午12时到下午6时经过的时间,是6小时,合在一起是9小时。

(2)列式解答。

3+6=9(小时)

方法三直接计算法。

(1)方法分析。

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8时,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所经过的时间,直接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即可。

(2)列式解答。

18-9=9(小时)

答: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火车。

5.检验结论的正确性

(1)检验方法。

用火车出发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看是否等于到达的时间。

(2)检验过程。

火车9:00出发,经过9小时后,到达奶奶家的时刻为9+9=18(时),18时是下午6时,与题中的到站时刻相同,说明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火车这个答案正确。

方法总结

误区警示

【误区一】20时是8时。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普通计时法中没写明8时指的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

错解改正 20时是晚上8时。

温馨提示

当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误区二】小明早上7时到外婆家,晚上9时回来,小明在外婆家待了多长时间?

9-7=2(小时)

答:小明在外婆家待了2小时。

错解分析题中的时刻是用普通计时法表述的,不能直接相加减,解答时需要先化成24时计时法,再求经过的时间。

错解改正晚上9时是21时。 21-7 =14(小时)

答:小明在外婆家待了14小时。

温馨提示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如果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四)能力提升

【能力点一】运用推理法解决镜子里的时间问题

例1小亮要画一幅画,刚开始画时,他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如右图所示;当他画完时,直接看钟面也如右图所示。小亮画画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图中钟面显示的时刻是6时45分,由此可知:小亮开始画画时从镜子里看到的时刻是6时45分,而真正开始画画的时刻不能是6时45分;他画完画的时刻是从钟面直接看到的,画完画的时刻应该是6时45分。

要求小亮画画所用的时间,必须先找出小亮开始画画的时刻。

求小亮开始画画的实际时刻时,也可以用12时直接减去在镜子中所看到的时刻6时45分,通过计算得出是5时15分。

用小亮画完的时刻减去开始画的时刻,就求出小亮画画所用的时间。

解答 12时-6时45分=5时15分

6时45分-5时15分=1时30分

答:小亮画画用了1小时30分。

总结

从镜子中看到的时刻与实际时刻的和正好是12时,因此,用12时减去从镜子中看到的时刻就是实际的时刻。

【能力点二】运用画示意图法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

例2星期天,丽丽在家里写作业,她刚写了5分钟,便听见家里的钟响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她又听见钟响了一下;又过了一会儿,她又听见钟响了一下;当听见钟响两下时,丽丽的作业完成了。丽丽写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钟几时响几下,半时响一下)

分析可以把丽丽听到的几次钟响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丽丽家的钟每30分钟响一次,最后一次响了两下,说明丽丽做完作业的时刻应是下午2时,往前推的三个时刻应是下午1:30、下午1:00、中午12:30,所以丽丽开始做作业的时刻应是12:25。12:25~14:00经过的时间就是丽丽写作业用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到,时

钟共经过了3个30分钟和一个5分钟,由此也可以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解答方法一 14时-12时25分=1时35分

方法二30×3+5=95(分)

95分=1时35分

答:丽丽写作业一共用了1小时35分。

提示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间隔是多长时间,并找准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英语主谓一致练习全集

英语主谓一致练习全集 一、主谓一致 1.On no-car day, ____________ students ____________ teachers are allowed to drive to school. A.either; or B.not only; but also C.neither; nor D.both; and 【答案】C 【解析】 句意:在无车日,学生和老师都不被允许开车去学校。either; or 或者,或者; not only; but also不仅,而且; neither; nor 既不,也不;both; and……和……都;根据On no-car day可知此处表示无车日,因此都不开车,故选C。 2.Smog and haze is a kind of air pollution. It _______ people _____ about their health. A.make, worry B.make, be worried C.makes, worried D.makes, worry 【答案】D 【解析】 【详解】 句意: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它使人们担心他们的健康。考查主谓一致和动词短语辨析。it是单数第三人称,动词需用三单形式,可排除AB两项。make让,使役动词,make sb. do sth.让某人做某事,是固定结构,可排除C项。根据句意结构,可知选D。 3.The boys ____________ from America like China A.who is B.are C.which is D.who are 【答案】D 【解析】 【详解】 句意:这些来自美国的男孩喜欢中国。考查定语从句。本句是主谓宾结构,可排除B项。空白处做主语the boys的后置定语,先行词the boys是人,不可用which(用于先行词是 物时),需用who引导;the boys是复数人称,系词需用are;根据句意结构,可知选D。 4.Either Eve or Herb ___________ been invited by Lucy’s parents already. A.have B.has C.was D.Were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句意:伊芙或赫伯已经被路西的父母邀请了。 Either ... or...或者……或者,连接两个主语时,用就近原则,already是现在完成时的标志词,结合句意,故选B

一般现在时讲解教案

一般现在时讲解教案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表示频率的时间状语连用。always 总是;usually 通常;often经常;sometimes有时候;never从不 1>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形式 1.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为BE时,有三种不同的变化形式。 单数复数 第一人称I am.... we are..... 第二人称you are.... you are... 第三人称he/she/it is.... they are.... BE的句型结构: 肯定句:主语+ am/is/are +.... 她来自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主语+ am/is/are + not +....... 他今天没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句:am/is/are +主语+......? 这本书是你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的缩略形式: BE与主语缩写:I am = I'm he is = he's she is = she's it is = it's we are = we're you are = you're they are = they're

BE与not缩写: is not = isn't are not = aren't 注意: a.在肯定的简略答语中,一般不用缩写。 如:—Are you ten? ---Yes,I am. b. this 不能与is缩写。 如:这是个超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m不能与not缩写。 我不是十一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行为动词时,一般现在时用动词原形或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肯定句:主语+V/V(E)S+其他 如:我喜欢土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丽丽喜欢打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主语+do/does+not+V+其他 如:我们不喜欢吃西红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时计时法》精品教案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P52 《年月日》24小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掌握其特征。会用它表示时刻。 2.发现并归纳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规律,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积累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24时计时法,正确地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理解24记时法中的0点。及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具准备: 钟,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只闹钟) 一.引入 1.了解谈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是时间的宝贵。那么关于时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能举例说说么? 2.创设情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是晚上几时开播吗?(晚上7时)通常你们在电视上晚上7时,新闻开播的时候,画面上的时间是怎样表示的呢?(媒体出示画面) (19:00) 师:晚上7时又可以说成是19时。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呢,它又和7:00有何区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一天有24小时 出示主题图(百货商场) 师:小女孩问了妈妈什么问题呀? 1.师:21:00是几时?谁来猜一猜?(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答案) 2.师: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种计时方法?

(电视上,商店的门口。火车时刻表等) 师: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着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3.动手操作 (1)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钟声是在什么时间敲响的?(夜间12时) 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师:现在请同学仔细想一想,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两圈)师:他说的对吗?(对)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 当时针走到夜间12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上午9时……直到中午12时。这时时针走过了第一圈。(再接着拨)下午1时、下午2时……晚上8时、晚上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这时时针走过了第二圈。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验证了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那么一共是几小时呢?(一共是24小时)(板书:一日=24小时) (2)学生动手操作: 作为一天的开始时间,是几时?边拨闹钟边说说,1日有几个小时? 探究二; 1.P52页钟面。 师:钟面上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 3、中央电视台晚上7时播出新闻,这个7时,就是19:00.请同学们在钟面上找一找,看一看。 师:晚上7时和19:00是同一个时间吗? (生:同一个时间) 师:那为什么要用19:00来表示晚上7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同样7时,可以是早上7时,晚上7时,但19:00就一看就知道是晚上7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活动缘由: 时值10岁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现象有着无穷的猜想,对科学产生了无穷的兴趣,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猜想付诸于实践。 在学校开展的“科技节”的大背景下,召开《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 本次主题班会课以“科学家的故事”为主题,课前先让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搜集等方式查找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然后在班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所集到的科学家的故事,谈自己的感受——重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如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等。 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2.从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节《科学家的故事》的主题班会。纵观古今中外,是无数的科学技术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大家都收集了吗?谁第一个给我们讲故事? 二、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 每个学生讲完,老师就问同学们从些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谈谈感受。 (1)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工匠和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鲁班特别善于开动脑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 有一次,鲁班带领工匠建造一座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时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木

l主谓一致讲解最全面主谓一致讲解

主谓一致的讲解 主谓一致是指: 1)语法形式上要一致,即名词单复数形式与谓语要一致。 2)意义上要一致,即主语意义上的单复数要与谓语的单复数形式一致。 一、并列结构作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1.由and 连接主语时 And 连接的两个或多个单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根据意义或概念确定谓语用单数或复数 1)并列主语表示不同的人、物或概念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Li Ming and Zhang Hua are good students. Like many others, the little tramp and the naughty boy have rushed there in search of gold. 小流浪汉和调皮的小男孩也赶到那里寻找金子 Both rice and wheat are grown in this area. 2)并列主语表示同一个人、物或概念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is speaking at the meeting. 那位教授兼作家正在会上发言 A journalist and authour lives on the sixth floor. 一位新闻记者兼作家 His lawyer and former college friend was with him on his trip to Europe. 他的律师兼大学时代的朋友陪他去欧洲旅行 The Premier and Foreign Minister was present at the state banquet. 总理兼外长 比较:the writer and the educator have visited our school. the writer and educator has visited our school. His lawyer and his former college friend were with him on his trip to Europe. 注意:指同一个人或物时,并列主语前只用一个冠词,指不同的需要分别加冠词,但两个名词具有分别的对立的意思时只需要一个冠词即可 A boy and girl are playing tennis. 3)并列主语前有each, every, many a , no 等修饰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Each doctor and (each) nurse working in the hospital was asked to help patients.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is entitled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有权参加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admires him for his fine sense of humour. Many a boy and (many a ) girl has made the same mistake No boy and no girl is there now.没有任何男孩和女孩在那里 注意:many a 跟单数可数名词但是表示复数意义翻译为很多 Many a student was disappointed after seeing the movie. 4)并列主语为不可分的整体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A law and rule about protect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drawn up. 关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已经起草完成。 The knife and fork has been washed 刀叉已经被洗好 War and peace is a constant theme in history 战争与和平是历史永恒的主题 注意;常被视为主体的结构 A cup and saucer 一副杯碟 A horse and cart 马车 A knife and fork 一副刀叉

一般现在时教案

一般现在时 一、定义 (1) 表示经常发生或习惯性发生的动作时,用一般现在时态。 I often watch TV at home. I usually get up at six . I do my homework every night. (2) 表示客观的事实,用一般现在时态。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The sky is blue。 二、特征词——一般现在时的好朋友 (1)every+时间: every day/ every week/ every month/ every year/ every morning/ every afternoon/ every evening… (2)频度副词: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rarely/ seldom /never (3)次数:一次 once 两次 twice 三次 three times 一周两次 twice a week 每周四次 four times a week 每周六 on Saturdays 每周日 on Sundays 三、一般现在时的构成 (1) 肯定句的结构 ①be动词:主语+be(am, is, are)+其它。 I am a boy. He is happy. ②行为动词:主语+行为动词(+其它)。 We study English. The boy plays basketball. ★注意: ①当句子主语是I, we, they, you(第一、二人称)或复数名词时,动词用动词 形。 ②当句子的主语是he, she, it或单数名词(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要用第三人 称单数的现在式形态(在动词后面加"-s"或"-es")。 Mary likes Chinese.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实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协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实行互换。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协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水平。 学生分析: 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时间,时、分、秒和时间相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比如电视和乘车的过程中等或多或少地与24时计时法有过交道,不会一点都没有接触到,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规律,我觉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协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所以,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有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数学实例,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准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实行互换。 教学目标: 1、创设现实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能准确实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新观念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我们家庭教育要以孩子为本。 第二个故事是《学生答题》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有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节目的孩子,你看这降落伞给谁用?有一个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用”。这时,台下一阵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蹲下来。耐心的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我们真正应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其实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强。有这样一个调查:北师大一位教授问参加会议的师生:树上胡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调查的师生中,有99%的回答一只也没有。只有一名小学生说,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飞了鸟妈妈,还有三只鸟宝宝不会飞。 新课改明确规定:老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我想我们的家长,也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觉得,“蹲下身子”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

的标志。 第三个故事是《家长的孝心》从前有一家人,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弄到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在一个大筐子里,两人把他们抬到大山里。当他们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扔到大山里,这个筐子不能扔。”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不能扔筐子?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它抬你们进山”。爸爸妈妈听了,心慌了,忙把爷爷奶奶抬回去,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 今天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我们知道: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镜子,老师要为学生师表,在家庭父母是镜子,父母要为孩子师表。 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你不认真给他检查作业他肯定不认真做作业;你今天骂孩子他明天骂你。我记得有这么两句话说得很好:“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有教育好,不能怪孩子。” 第四个故事《上海地铁》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由中国人设计的。两者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运输一段时间后,二号线运输成本则远远高于一号线。原因在哪里呢?原来二号线忽略了一些细节。比如: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而二号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结果这一个小转弯使得一号线的空调电费比二号线的少得多。

(完整)初中英语主谓一致和就近原则讲解及练习.doc

英语语法——主谓一致(就近、就远原则) 就近原则: 也称“ 近原”“就近一致原” (Proximity),即:与靠近的名、代(有不一定是主)在“人称、数”上一致。 在正式文体中: 1. 由下列接的并列主:"there be +句型 ; or ; either;?norr; neither?nor;whether ? or;not ? but; not only?but also"等;。e.g. ①What he does or what he says does not concern me .他的行或言都与我无关。 ②N either you nor I am wrong . 你和我都没。 ③N ot you but your father is to blame . 不是你,而是你父受。 ④Not only you but(also) he is wrong . 不你了,他也了。 2. 在倒装句中:可与后面第一个主一致。 e.g. ①In the distance was heard the clapping of hands and the shouts of the people .在,能听鼓掌声和人的呼喊声。 ②T here is (are) a pen and some books on the desk . 桌上有一支笔和几本。 II.非正式文体中: 有依“就近一致原”,但也可依“意一致原”或格地依“ 法一致原”。 e.g. Neither she nor I were there (意一致)我和他当都不在那儿。(非正式) Neither she nor I was there .(就近一致)(文同上句)(正式) 但是,如果依“就近一致原”而与其他两原相矛盾,常常是不太合符范的。e.g. No one except his own supporters agree with him .他自己的支持者同意他的意。(依“就近”和“意”一致的原;但法上,“ No one ”才是主,要改成“agrees ”。“写作中”一 般要依“ 法一致”原。 英语就近原则短语 1.There be 句型There is a book and some pencils on the desk. =There are some pencils and a book on the desk. 2.neither...nor...Neither you nor he is right. = Neither he nor you are right. 3.either...or...Either they or Jim is going to Shanghai next Saturday. = Either Jim or they are going to shanghai next Saturday. 4.not only...but also... Not only Ann but also her parents stay at home every Sunday.

一般现在时教案

一般现在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一般现在时及否定句 二、教学步骤: 1、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陆续已经学习了好几个语法,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板书:名词;be动词;代词;用英语表达“有”)。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文章 2、新课(PPT)My Family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sister and I. I am a student. I like English. I always go to school on foot. My father is a driver. He likes reading book. My mother is a nurse. She works in No.1 hospital. Usually , my mother goes to work by car. My little sister is a cute baby. She can sing and dance. We like sports and we often run in the morning .What about you? Ok,我们一起来看下红色部分的单词like—likes--like go—goes ; 这些单词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有变化吗?对了,没有,意思没变,这些变化都是由语法造成的,动词的变化不会影响意思。这个语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般现在时。 什么是一般现在时呢?我们昨天做的事叫过去时,现在做的事叫现在进行时,明天或以后做的事,叫将来时,那什么是一般现在时呢?吃饭,你昨天吃了,今天吃不吃,明天又吃不吃?睡觉,你昨天睡觉了,今天睡觉吗,明天还睡觉吗?学习,你昨天学习了,今天还要学习,明天还是要学习。这些事情都是经常要做的事情,就叫一般现在时,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就是真理性的东西,比如,the moon goes around the sun.月亮绕着太阳转 the sky is blue.天空是蓝色的I am a chinese.我是一个中国人you are a student.你是一个学生she is my mother.她是我妈妈。 那我们如何判断这句话是不是一般现在时呢?我们可以看时间状语。 经常做的事情,如,我走路去上学,这句话还不够清晰,你是天天走路去上学呢还是有时走路去上学,为了把我们做的事表达的更清楚,我们经常会加上一个时间状语的单词。如:I go to school on foot everyday.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那这些表示时间的单词一般有以下几个: every每个(everyday每天everyyear每年…), always总是, usually通常, often经常, sometimes有时;这些单词按频率由多到少是:比如:我走路去上学,10天内,天天走路,那就是everyday;有9天是走路,那就是always;有8天走路,就是usually;7天,often;3-4天,就用sometimes. 现在我们倒回来看看刚才我们学习的文章,谁能找出那些句子是一般现在时?是的,这篇文章的句子都是一般现在时,那有些是没有时间状语的呢,一般来说,没有时间状语的80%都是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同的人称后面,动词会变化,如: We like sports and we often run in the morning .—人称:we 是第一人称复数 He likes reading book. –人称:he 是第三人称单数 I like English. I always go to school on foot. –人称:I 是第一人称单数 She works in No.1 hospital. –人称:she是第三人称单数 Usually , my mother goes to work by car. –人称:my mother 是第三人称单数

小学数学_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在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的方法。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表现真棒,今天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仔细听哦,待会儿有问题要问大家 T:为什么说小动物们把时间弄错了?到底谁错了?错在哪里? S:没说上午下午 T:我们怎样做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 S:标上时间词 T:小猪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一天内会出现两次7:00呢? S:因为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表上转两圈,每个时刻都会出现两次,哪位同学上来用钟表拨出一天的时间来? T:都出现两次,所以我们使用12时计时法的时候,要标明时间词。 二、引出课题:24时计时法 ①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把探究1中表格第一栏用12时计时法写上相应的时间 同学显示: 8:00 11:30

2:00 4:30 T:同意吗? ②请同学们对照一下作息时间表,这些时间在作息时间表上都有相应的时刻,找出来填在第二栏 8:00 8:30 11:30 11:30 2:00 14:00 4:30 16:30 ③对比这两栏的时间,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吗? S:为什么不用时间词?为什么比12大 其实这也是一种计时法,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24时计时法。瞧,小动物们也要跟我们一起学习。 三、比较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小组合作探究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1)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T:我们来看一下钟表内时针的转动,看完后看哪些同学能找出答案来? S:因为24计时法每个数字都出现一次,所以不需要时间词。 从12时后,依次是13时,14时,……一直到24时 (2)提出问题2 T:老师还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同学们再来仔细观察一遍,帮老师解决问题: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哪些不同? 数字是从哪一时刻开始变化的? (3)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4)同学们现在不看黑板,你能把时间轴上面的24时计时法补充完整吗? (5)观察时间轴,在时间轴上帮小猪找出晚上7:00的24时计时法应该是什么?晚上8:00?晚上9:00?现在的时间是10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6)如果没有时间轴,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应如何转换?小组讨论5分钟。

科学家的故事教案

《科学家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前人科学发明的过程,培养学生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习惯。 2、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学习科学家高尚的品质。 3、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知道科学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 学法指导:讲授法活动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科学家画册各种资料小红花白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上课前放映好幻灯片首页,让学生静息,控制课题纪律。 利用第二张幻灯片上的“灯泡”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灯泡”来展开想象。“请小朋友们看白板,看到这个灯泡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出爱迪生,对爱迪生进行简要介绍: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有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 讲授新课 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故事: “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找来很多小朋友拿来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是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妈妈。”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 “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请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好的资料放在桌子右上角,老师来检查。请收集到爱迪生资料的同学讲讲爱迪生的故事。老师放映幻灯片,出示“爱迪生的故事”这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将完后奖励说得好的学生一朵小红花。 读儿歌 带学生有节奏地拍手读课本第63页的儿歌,读完后教师简单讲解。 引出今天的“故事会”。 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来讲一讲吧!”同时放映幻灯片。 4、张衡 用幻灯片引导学生,首先让学生观察ppt上“数星星”这一张图片。师:“我国古代也有一位数星星的伟大人物,他还发明了地动仪,知道他是谁吗?”引出张衡。然后请学生讲张衡的故事。 。。。。。。。 5、谈启发 听完故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学生回答后,把他们说的好的一些答案写在黑板上,如:爱观察,坚持...引导其他学生回答,参与教学。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6、幻灯片出示华罗庚的图片,问问学生认不认识,说出名字。 7、教师简要介绍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主要贡献是华氏定理。然后让学生自己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教师点评,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优秀品质?同样写在黑板上引导其他学生。 8、竺可桢 教师简单介绍竺可桢: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让学生看幻灯片,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听老师讲竺可桢读书时代的故事。。。。。。。 9、牛顿 出示牛顿被苹果砸头的漫画图片,让学生观看,提问学生这位科学家的名字? 教师简单介绍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万有引力。让学生讲关于牛顿的小故事,教师点评总结。

高中英语主谓一致知识点讲解

高中英语主谓一致知识点讲解 本文主要讲解主谓一致,并列结构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主谓一致中的靠近原则谓语动词与前面的主语一致 等常见考点。 主谓一致是指: 1)语法形式上要一致,即单复数形式与谓语要一致。 2)意义上要一致,即主语意义上的单复数要与谓语的单复数形式一致。 3)就近原则,即谓语动词的单复形式取决于最靠近它的词语, 一般来说,不可数名词用动词单数,可数名词复数用动词复数。例如: There is much water in the thermos. 但当不可数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复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例如: Ten thousand tons of coal were produced last year. 并列结构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例如: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very important. 读写很重要。 注意:当主语由and连结时,如果它表示一个单一的概念,即指同一人或同一物时,谓语动词用单数,and 此时连接的两个词前只有一个冠词。例如: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to our life. 钢铁工业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 典型例题 The League secretary and monitor ___ asked to make a speech at the meeting. A. is B. was C. are D. were 答案B. 注:先从时态上考虑。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应用过去时,先排除A.,C。本题易误选D,因为The League secretary and monitor 好象是两个人,但仔细辨别,monitor 前没有the,在英语中,当一人兼数职时只在第一个职务前加定冠词。后面的职务用and 相连。这样本题主语为一个人,所以应选B。

一般现在时讲解教案

一般现在时讲解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表示频率的时间状语连用。always 总是;usually 通常;often经常;sometimes有时候;never从不 1>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形式 1.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为BE时,有三种不同的变化形式。 BE的句型结构: 肯定句:主语 + am/is/are +.... 她来自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句:主语 + am/is/are + not +....... 他今天没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句:am/is/are +主语 +......? 这本书是你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的缩略形式: BE与主语缩写: I am = I'm he is = he's she is = she's it is = it's we are = we're you are = you're they are = they're BE与not缩写: is not = isn't are not = aren't 注意:

a.在肯定的简略答语中,一般不用缩写。 如:— Are you ten? ---Yes,I am. b. this 不能与is缩写。 如:这是个超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m不能与not缩写。 我不是十一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行为动词时,一般现在时用动词原形或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肯定句:主语+V/V(E)S+其他 如:我喜欢土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丽丽喜欢打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句:主语+do/does+not+V+其他 如:我们不喜欢吃西红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不喜欢画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疑问句:do/does+主语+V+其他 ? 如:你经常去电影院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我经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妈妈喜欢购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她不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语:Yes, 主语+do/does. No,主语+do/does not. 特殊疑问句:疑问句+do/does+主语+V+其他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名师教案

《24时计时法》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页—83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材借助一个小朋友的一天激发认知冲突,引入学习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接着编排了一个探究性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进一步明确1日有24个小时,时针转动两圈;然后将一天的时间以直线的方式呈现,直观表示出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最后教学12时计时法如何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为进一步学习计算经过时间做好准备。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读生活场景(既要正确读出钟面上的信息,又要关注图中的其他信息判断这一时刻在一天中的具体位置),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和好处。 2.通过观察一天中钟面时针的转动情况,结合“时间尺”,理解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3.在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学习重点 认识24时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借助时间尺理解今天与前一天、后一天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24时计时法》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将合适的时间填在横线上。 我早上________起床,________开始上课; 我上午________放学,中午________吃饭;

我下午________到学校,_________放学; 我晚上________吃饭,__________睡觉。 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是:________。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引入 思考一:小明约小强明天6时一起跑步,可是到了第二天,小明和小强都准时来到同一地点,却没有见到对方,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 小结:像“上午6时、下午6时”这种平时交谈中经常使用的带有“上午”“下午”这样词语的计时方法我们称之为“12时计时法”。(板书)【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不同学生对两个不同6时的理解,分析归纳出12时计时法,并理解12时计时法使用时间词的重要性,感受到这种方法有时会产生歧义,从而激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的计时法的需求。 2.探究两种计时方法之间的关系 (1)建立一天的时间概念 思考二:为什么一天中会有两个6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新的一天开始时钟面上的时针是指向几的?一天结束时它又是指向几的? 活动一:(1)利用钟面做教具,动手拨一拨,观察一整天的时间变化。 (2)教师借助课件演示一天的时间,学生根据时间表演或说出此时在干什么? (3)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动了几圈?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几小时?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又经过了多少小时? 小结:一天有24个小时。新的一天开始的时间可以称为0时,所以凌晨12时也可以说成是0时。 活动二: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在上午8时,上午10时40分,中午12时,下午2时,下午4时,晚上7时,晚上8时,晚上12时分别在做什么? (2)学习24时计时法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主谓一致详解超详细

1、形式一致 主语是复数,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主语是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2、语意一致 谓语动词用单数的清况 1)当名词词组中心词为表示金钱、时间、度量、距离、价格等复数名词时,把这些复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谓语动词采用单数形式。 Twenty-five dollars is too much to pay for that shirt. Fifty minutes isn’t enough to finish this test. Ten miles seems like a long walk to me. 2 以“-s”结尾的书刊名、国名、组织名、游戏名、运动名,谓语动词用单数 以-ics结尾的名词指一门学科时,常用单数谓语动词形式。当这些名词表示实际内容时,谓语动词则用复数形式。 这类单词有:economics经济学electronics电子学 physics物理学politics政治学 mathematics数学statistics统计学 Roots was a novel about a slave family. His politics were a matter of great concern to his friend. Politics is his favorite subject. Statistics show that approximately 40 percent of all marriages in the US end in divorce. Statistics is a subject that is difficult to learn. 3) 有些表示某类别的总称的集合名词,如:machinery(机械),clothing(衣服),luggage(行李),furniture(家具),equipment(设备),jewelry(珠宝)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常用单数。如:My luggage was sent by air. The equipment of our factory is all imported from Britain. 4) 不定式、现在分词和从句作主语,谓语动词通常用单数: Playing with fire is dangerous. 注意:若用and连接两个动名词、不定式短语或主语从句,表示两个不同的概念,则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若表示同一概念,则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Early to rise and early to bed is a good habit. When and where the building will be built hasn’t been decided. 主语从句要根据从句表达的意思而定 What she said is correct.What he gave me are five English books. 谓语动词用复数的情况 1)由and或both...and...连接两个单数名词作主语时,指的是复数概念,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不可数名词同样)。如: Fire and water do not agree. 注意如果and连接的两个词是指同一个人、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则两个名词共用一个冠词,谓语动词必须用单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