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围绕的焦点问题是A.争夺殖民地冲突B.扩张军备

C.缔结军事同盟D.巴尔干半岛问题

2、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

A、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问题上没有利害冲突

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法、俄的关系

C、法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D、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英国插不进去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实质上说明了

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B、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斗市场互相勾结

D、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斗争

4、1914年,德皇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C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准备参加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波斯尼亚危机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尔干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关于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居民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长期处于土耳其人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B.巴尔干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巴尔干同盟投向协约国的怀抱,引起德、奥匈的不满

C.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该地区制造了新的矛盾,也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D.俄国奥匈帝国的介入,塞尔维亚建立南部斯拉夫人统一国家的要求,使该地区矛盾重重

6、(2008重庆文综)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7、下列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4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A.○1○2○3○4 B. ○2○1○3○4 C. ○1○3○2○4D.○3○1○2○4

8.(2009年绍兴模拟)“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一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强调牺牲、勇气、斗志的价值,社会各个阶层的对立一时间被忘却,在国家统一的象征

之下,所有的市民相互合作,这些事情都被美化了。”作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自由民主理想的扩张

C.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泛滥 D.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9、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10、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11、一战中,德军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毒气战就是德国人采用的“恐怖的方法”之一,最早使用毒气战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12、20世纪科技飞速进步,飞机、坦克、新式枪炮等投入战争

○1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2使世界大战变得更加残酷

○3使“闪电战”成为世界大战的主导战术

○4直接导致战争变成世界性大战

A.○1○2 B. ○3○4 C. ○2○3○4D.○2○4

13、下面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表述不正确的是

○1大战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协约国制定了施里芬计划,希望战争速战速决

○3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都发生在西线

○4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持久战,对同盟国十分有利

A.○2○3 B. ○3○4 C. ○2○3○4D.○2○4

14、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

A、先后派遣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争

B、参加索姆河战役

C、协助应该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

D、增加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16.1916年7月10日威尔逊在其演说中称:“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该演说反映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援助 B.利用经济势力攫取世界领导权

C.呼吁交战各方尽快结束一战 D.借经济援助之机插手欧洲事务

17.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国华尔街的银行贷给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美国在参战前

①奉行中立政策②同交战双方贸易③已倾向协约国④已经是世界金融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8.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下表是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法国1:28 英国1:57

德国1:32 俄国1:107

A.战争中俄国人口伤亡最少 B.战争中法国人口伤亡比例最高

C.战争中德国人口伤亡总量仅次于法国 D.战争中,英国人口伤亡数量比俄国多

20、右图反映的事件产生的重大意义是

A.使战争局势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B.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D.标志着德意志帝国统治的结束

福煦车厢

21、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

A.双方不分胜负

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

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

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

2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促使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23.(09年浙江卷)22.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4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1○2 B. ○2○3 C. ○1○2○4D.○2○3○4

24.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5、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下列大战后果与其评论相符的是

○1大战摧毁了数世纪之久的四大帝国

○2大战使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动摇

○3大战削弱了欧洲的霸权地位

○4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1○2○4D.○2○3○4

26、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4分)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