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手机硬件,测试规范之射频部分

GSM手机硬件,测试规范之射频部分
GSM手机硬件,测试规范之射频部分

GSM手机硬件测试规范

射频部分

初始版本:V1.0

原创作者:尹志诚

发布日期:2010-8-20

范围:

本测试规范适用深圳康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硬件测试组在手机研发阶段的射频性能测试,规定了射频收发信机的测试指标、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

目录

一、接收性能测试

1、接收灵敏度测试

2、接收动态范围测试

二、发射性能测试

1、输出功率测试

2、频率相位误差测试

3、发信载频包络(PVT)测试

4、射频输出频谱之调制谱测试

5、射频输出频谱之开关谱测试

三、内控指标测试

1、最大输出饱和功率测试

2、输出功率平坦度测试

四、测试附图

1、附图一

2、附图二

五、参考标准及缩略语

1、参考标准

2、缩略语

一、接收性能测试

1、接收灵敏度测试

2、接收动态范围测试

二、发射性能测试

1、输出功率测试

2、频率相位误差测试

3、发信载频包络(PVT)测试

4、射频输出频谱之调制谱测试

5、射频输出频谱之开关谱测试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 1GSM部分 (1) 1.1常用频段介绍 (1) 1.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 1.2.1发射功率 (2) 122 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 (4) 1.2.2.1调制频谱 (4) 1.2.2.2开关频谱 (5) 1.2.3 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 1.2.4 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 1.2.5 相位误差( Phase Error) (6) 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 1.2 接收(receiver) 指标 (8) 1.2.1接收误码率(BER (8) 2 WCDMA (9) 2.1常用频段介绍 (9) 2.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9) 2.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5) 3 CDMA2000 (15) 3.1常用频段介绍 (15) 3.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16) 3.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9) 4 TD-SCDMA 部分 (20) 4.1常用频段介绍 (20) 4.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0) 4.3 接收指标( Receiver) (26) 1GS M部分 1.1常用频段介绍

1.2 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2.1发射功率 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 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 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 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 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卩LEVEL5--LEVEL19共15 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功率控制: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 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 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 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测试指标: DCS1 800 Power con trol Nomi nal Output Toleranee (dB) for con diti ons

RF测试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RF 答:RF 即Radio frequency 射频,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 2. 当今世界的手机频率各是多少(CDMA,GSM、市话通、小灵通、模拟手机等) 答:EGSM RX: 925-960MHz, TX:880-915MHz; CDMA cellular(IS-95)RX: 869-894MHz, TX:824-849MHz。 3. 从事手机Rf工作没多久的新手,应怎样提高 答:首先应该对RF系统(如功能性)有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可以选择一些芯片组,研究一个它们之间的连通性(connectivities among them)。 4. RF仿真软件在手机设计调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其目的是在实施设计之前,让设计者对将要设计的产品有一些认识。 5. 在设计手机的PCB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是使EMC(电磁兼容性)最小化。 6. 手机的硬件构成有RF/ABB/DBB/MCU/PMU,这里的ABB、DBB和PMU等各代表何意答:ABB是Analog BaseBand, DBB是Ditital Baseband,MCU往往包括在DBB芯片中。 PMU是Power Management Unit,现在有的手机PMU和ABB在一个芯片上面。将来这些芯片(RF,ABB,DBB,MCU,PMU)都会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以节省成本和体积。 7. DSP和MCU各自主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二者有何区别

答:其实MCU和DSP都是处理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基于效率的考虑,一般是DSP处理各种算法,如信道编解码,加密等,而MCU处理信令和与大部分硬件外设(如LCD等)通信。 8. 刚开始从事RF前段设计的新手要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可以选择一个RF专题,比如PLL,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然后开始设计一些简单电路,只有在调试中才能获得一些经验,有助加深理解。 9. 推荐RF仿真软件及其特点 答:Agilent ADS仿真软件作RF仿真。这种软件支持分立RF设计和完整系统设计。详情可查看Agilent网站。 10. 哪里可以下载关于手机设计方案的相应知识,包括几大模快、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由此对硬件的性能要求等内容 答:可以看看和,或许有所帮助。关于TI的wireless solution,可以看看中的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1. 为什么GSM使用GMSK调制,而W-CDMA采用HPSK调制 答:主要是由于GSM和WCDMA标准所定。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些有关数字调制的书,了解使用不同数字调制技术的利与弊。 12. 如何解决LCD model对RF的干扰 答:PCB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单个层中进行LCD布线。 13. 手机设计过程中,在新增加的功能里,基带芯片发射数据时对FM产生噪声干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射频测试规范

1、目的 规范WCDMA射频测试标准,使工程师在作业时有所遵循,特制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研发的WCDMA产品项目。 3、参考文件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UserEquipment (UE)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 (FDD) (Release9》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Requirementsfo rsupportofradioresourcema nageme nt(FDD)(Release9》 4、缩略语和术语 ACLRAdjace ntCha nn elLeakagepowerRat 邻道泄漏抑制比 ACSAdjace ntCha nn elSelectivit邻道选择性 AWGNAdditiveWhiteGaussio nN 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 BERBitErrorRatio误比特率 BLERBIockErrorRati误块率 CPICHCommo nPilotCha nne公共导频信道 CQICha nn elQualityI 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 CWCo nti nuousWave(u n-modulatedsig nal连续波(未调制信号) DCHDedicatedCha nne专用信道(映射到专用物理信道) DPCCHDedicatedPhysicalC on trolCha nn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DPCHDedicatedPhysicalCha nn专用物理信道 DPDCHDedicatedPhysicalDataCha nn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DTXDisc ontinu ousTra nsmissior非 E 连续发射 EcAveragee nergyperPNchi每个伪随机码的平均能量 EVMErrorVectorMag nitude 误差矢量幅度 FDDFreque ncyDivisio nDupleX频分复用 FuwFreque ncyofiunwan tedsig nal 非有用信号频率 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 自动混合重传请求HS-DPCCHHighSpeedDedicatedPhysicalCo ntrolCha nift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PDSCHHighSpeedPhysicalDow nlin kSharedCha n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SCCHHighSpeedSharedCo ntrolCha nr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Iblock in gBlocki ngsig nalpowerlevel 阻塞信号功率电平loThetotalreceivedpowerspectralde nsity 总接收功率频谱密度loacThepowerspectralde nsityoftheadjace ntfreque ncycha nnel 令B信道功率谱密度locThepowerspectralde nsityofaba ndlimitedwhite noisesource 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lorThetotaltransmitpowerspectraldensityofthedownlinksignalattheNodeBantennaconnector 基站发送的总功率谱密度 orThereceivedpowerspectralde nsityofthedow nli nksig nalasmeasuredattheUEa nte nnaconn ector下行链路所接收的功率谱密度 IouwU nwan ted sig nalpowerlevel非有用信号功率电平 OCNSOrthogo nalCha nn elNoiseSimulato正交信道噪声模拟器 PCCPCHPrimaryCommo nCon trolPhysicalCha nr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ICHPagi ngl ndicatorCha nne寻呼指示信道 PRACHPhysicalRa ndomAccessCha nr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Qqualmi nMinim umRequiredQualityLevel 小区质量最小需求 Qrxlevmi nMinim umRequiredRxLevel 小区信号电平最小需求Refere nceorl Refere ncese nsitiv 参考灵敏度

手机RF部分的测试项目、指标及调试方法

PHS 生产交接的内容提要(讲座部分)(注:测试线上的操作要点或内容提要遗漏处在本周完成后再形成书面报告) 一.射频部分收发信机的测试项目及指标 发射部分: 1)载频频率、载频误差及飘移: 仅测量载频误差,要求值为+/-3PPM 2)调制精度(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幅度及相位误差,初始偏移): 调制精度仅测量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即EVM,要求值为6%---7%。幅度及相位误差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一般EVM符合要求,幅度及相位误差也差不多,其具体要求为,幅度误差,3%;相位误差,4DEG(度)。 3)发射功率: PEAK POWER为10mW,标准为10mW 4)发射功率之突发模板测试: 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仅测发射功率即可。一般没有实际意义。但在R&D时,该项要测试。具体要求为,BURST POWER RAMP 要在TEMPLATE(模板)之内。 5)占用带宽(OBW): 占用带宽平均为288KHZ。标准为300KHZ 6)邻道泄漏功率ACP:

+/-600K失谐:200nW以下(标准为800nW及以下) +/-900K失谐:100nW以下(标准为250nW及以下) 7)带内及带外的杂散辐射: 带内(IN BAND):30nW ----300 nW (标准为250nW及以下) 带外(OUT OF BAND):(标准为2.5uW及以下) 8)天线焊接及测试: 在CABLE 测试完毕,焊接RF 板上的RF CONNECTOR 至天线的传输线短接焊盘,并焊接天线或接上天线金属触片。采用感应方式测试,主要测试发射功率POWER LEVEL 及调制精度EVM。 测试要求 接收部分: 1)接收灵敏度或误码率测试: 灵敏度或误码率条件为: TEST PATTERN: PN9 TESTED OBJECT: PS-TCH 在输入电平为15dBuV的前提下,BER 应小于或等于0.5%. 二.射频模块及基带的调试及较正方法 1)调制精度、发射功率的微调: H99: 调制精度的微调主要由SFR102(TRIMMER RES(可

射频测试指导

第一章测试条件 手机的测试条件包括测试环境条件、测试温度、湿度条件、测试电压及震动测试等内容。 民用设备的测试一般应在正常测试条件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时,也可在极限条件下进行测试。鉴于移动站的特殊使用环境,下面将对移动站的测试条件作重点介绍。 1.1 正常测试条件 对于移动站来说,正常测试温度和湿度条件应为以下范围的任意组合: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正常测试电压应为设备的标称工作电压,其频率(测试电源)应为标称频率±lHz 范围内。对于用在车载整流铅酸电他上的无线设备,其正常测试电压应为电池标称电压的 1.1 倍。 1.2 极限测试条件 对于移动站,极限测试条件应为极限电压部极限温度的任意组。 其中对于手持机来说极限环境温度为-10~+55℃。 对于车载台和便携式移动站来说,其极限测试温度为-20~+55℃。 极限测试电压对于使用交流市电的移动站,为其标称电压的0.9~1.1 倍。 对于采用汞/镍镉电池的移动站,极限测试电压为其标称电压的0.9~1.0 倍。 对于采用整流铅酸电他的移动站来说,极限测试电压为其标称电压的0.9~1.3 倍。 在极限温度下的测试过程: 对于高温,当实现温度平衙后,移动站在发射条件下(非DTx)开机1 分钟再在空闲模式(idle mode)(非DTx)下开机4 分钟,Ms 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对于低温,当实现温度平衡后,移动站应在Ms空闲模式(非DTx)下开机1 分钟再进行测试,Ms 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1.3 震动条件 在震动条件下测试移动站,应采用随机震动,其震动频率范围和加速度频谱密度(ASD)如下: 在频率为5~20Hz范围内,其震动ASD为0.96m2/s3。 在频率为20~500Hz范围内,在20Hz时ASD为0.96m2/s3,其它频率为-3dB/倍频程。 1.4 其它测试条件及规定 1.系统模拟器(SS) 系统模拟器是一系列测试设备的总称,它是一个功能性工具,能对被测设备提供必要的输入测试信号并能分析被测设备的输出信号以实施GSM 规范中所有的测试、市场上现存的测试仪器可以实现全部或部分系统模拟器的测试功能。如HP8922B/E/G 系列、R /S 公司的CMD54、CMD52 及CRTS02、04、24 系列等可以提供对移动站和基站不同级别的测试。在测试基站时,系统模拟器可以模拟移动站和网络在A(或Abis)接口及空中接口(Um 接口)对基站进行测量。在测试移动站时,系统模拟器可以模拟基站及网络在空中接口(Um接口)对移动站进行测量。 2.衰落和多径传播棋拟器(MFs)

手机射频知识

GSM手机射频测试指导

目录 序言 (2) 第一章测试条件 (3) 1.1 正常测试条件 (3) 1.2 极限测试条件 (3) 1.3 震动条件 (3) 1.4 其它测试条件及规定 (4) 1.5 附件要求 (5) 第二章发射机指标及其测试 (6) 2.1 发射载波峰值功率 (6) 2.2 发射载频包络 (11) 2.3调制频谱(Spectrum Due to Modulation) (15) 2.4开关频谱(Spectrum Due to Switching) (18) 2.5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20) 2.6相位误差(Phase Error) (22) 2.7传导杂散骚扰(Conduct Spurious Emissions) (24) 2.8发射峰值电流和平均电流 (27) 第三章接收机指标及其测试 (29) 3.1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29) 3.2接收信号指示电平(RX Level) (33) 3.3接收信号指示质量(RX Quality) (35) 第四章其余测试补充 (38) 4.1 RC滤波电路对PA-RAMP的影响 (38) 4.2 PA匹配调整 (42) 4.3天线开关指标测试 (42) 第五章附录 (44)

序言 目前国家对手机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手机质量的客户满意度和返修率也一致关注。其中,GSM手机的射频问题仍然是一个影响手机质量、开发进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符合GSM规范和国家标准,需要在手机测试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测试体系。为此我们参照GSM规范欧洲标准、国家邮电部移动通信技术规范、国家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标准以及日常积累的测试经验编写了这份射频测试规程。 本规范的目的是针对研发阶段的GSM手机提供一个较全面测试和校准的指标依据,尽量保证研发阶段GSM手机的点测指标满足FTA、CTA与批量生产点测指标要求,使手机的射频问题尽可能在研发阶段暴露出来并在量产前解决,同时为评估手机的RF点测性能、指标余量、一致性、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另外为不熟悉测试的新员工提供一些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射频指标术语解释,发射机和接收机部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测试参考标准等,最后还给出了指标超标的一般分析。 由于我们射频知识与经验有限,不足之处请指导。

常温下GSM手机射频测试规范

1测试条件 射频测试应该分别在常温,高温,低温下测试,湿度控制在20~75%之间,电源供电电压应该分别采用高压,常压和低压。 具体测试环境如下: 常温:25±2℃ 高压:4.2V 低压:3.6V 常压:3.8V 2射频指标测试参数选择 信道号的选择: 对于GSM900: ARFCN低端范围:1到5,通常选择为1 ARFCN中端范围:60到65,通常选择62 ARFCN高端范围:120到124,通常选择124 对于DCS1800: ARFCN低端范围:512~523,通常选择512 ARFCN中端范围:690到710,通常选择698或者699 ARFCN高端范围:874到885,通常选择为885 功率控制等级: 目前我们手机功率等级为4,功率控制电平为GSM 5~19,DCS 0~15,研发阶段考虑到测试的完整性,要求对所有的功率控制等级进行测试。 3发射性能测试要求以及测试方法 3.1 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 a.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得到的相位频率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值。 b.一致性要求 ≤110-7MHz GSM900频段:频差小于90Hz GSM1800频段:频差小于180Hz

≤0.510-7MHz GSM900频段:频差小于45Hz GSM1800频段:频差小于90Hz 说明:相位误差的是对手机TX burst进行取样,得到相位轨迹,和理论上的相位轨迹进行比较,从两条轨迹得出的回归线可以用来指示相位误差,而与此回归线的相位的偏差便是测量的相位误差,峰值相位误差是指偏离理想相位最大的值,RMS是所有取样的均方根平均值。 3.2 发射机输出功率以及时间包络 3.2.1输出功率测试 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传递到外接天线或者MS内部天线辐射的功率的平均值。手机与基站建立通话后,分别在GSM和DCS各四个功率等级上进行测试。GSM频段测试4个功率等级:5、10、15和19功率等级;DCS频段测试4个功率等级:0、5、10和15功率等级; 按照GSM规范,以上功率等级所对应的功率应该符合下面的限制条件: GSM频段:DCS频段: 功率等级5: 33±2dBm 功率等级0: 30±2dBm 功率等级10:23±3dBm 功率等级5: 20±3dBm 功率等级15:13±3dBm 功率等级10:10±3dBm 功率等级19:5±5dBm 功率等级15:0±5dBm

手机音频测试规范

目录 1 序言 (2) 2 参考文献 (2) 3 目的 (2) 4 范围 (2) 5 术语和缩略语 (2) 6 测试仪器结构 (2) 7 测试系统 (3) 7.1 测试系统配置图 (3) 7.2 测试系统启动过程 (3) 8 测试系统校正 (3) 9 测试项目 (3) 9.1 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3) 9.2 发送响度(SLR) (4) 9.3 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 (5) 9.4 接收响度(RLR) (6) 9.5 侧音屏蔽度 (7) 9.6 发送失真 (7) 9.7 接收失真 (8) 9.8 回音损耗 (9) 9.9 空闲信道噪声 (9) 10 参数调整 (10) 11 其它噪声主观判断测试 (11) 11.1 射频噪声测试 (11) 11.2 RECEIVER到MICROPHONE的啸叫测试 (12) 11.3 LCM屏啸叫测试 (12) 11.4 实际通话测试 (12)

序言 本文件规定了音频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1) ETSI《3GPP TS 510.10-1-460》 目的 该文件制定目的在于使硬件测试工程师在测试音频性能时有所遵循,确保手机音频性能符合相 关规范以及实际使用要求。 范围 该文件适用于所有公司研发的具有语音同伙功能的移动终端产品 术语和缩略语 请参考GSM01.04 测试仪器结构 Company Description Model GSM System Simulator CMU200 R&S Audio Analyzer UPL16 R&S Telephone test Head 4602B B&K Ear Simulator 4195 B&K Artificial Mouth 4227 B&K 2690A-OS2 B&K Microphone Power Supply & Preamplifier

射频各项测试指标

双频段GSM/DCS移动电话射频指标分析 2003-7-14 [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102dBm(分贝)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 -105~-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8~-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手机射频指标

1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手机射频基本原理

BTX 培训文档 手机射频基本原理及生产使用手册 简介: 本文对目前公司所做的 GSM 以及 CDMA 手机的射频部分原理做了简单介绍,着重于生产所用的校准终测软件的使用,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阅读本文的时候还可参考另外一篇《 G+C 项目产线使用手册》具体的 CDMA 错误代码还可参考 《 AMTS_Calibration_Error_Codes_and_Troubleshooting_7_U 》 .GSM: 1.基本通信架构示意图 注:蓝色字体框仅起到标识作用,不代表实际器件;

2.射频部分工作原理简述: A.发射通路( TX) 基带送过来的 IQ 信号进入收发芯片( MT6129)以后进行上变频,将基带信号调制到射频信号,MT6129 将此射频信号送出,经过匹配进入 PA(SKY77318 ),放大以后经过匹配到达天线开关 ( LMSP33AA_695 ),直接进入 RF 测试座——天线这一条道路,发射出去。 在发射通路中,由 PA 对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具体放大到多少,取决于 APC 的电平, APC 是给PA 提供偏置电压以控制其放大倍数的,由基带进行控制。 天线开关是对通路收发进行控制的器件,发射与接收通路不是同时打开的,由 HB_LX 以及 LB_LX 进行时序的控制,打开或者关闭发射以及接收通路。 B.接收通路( RX )天线接收到空间的 GSM 信号,通过 RF 测试座以后进入天线开关,经过匹配进入接收声表面滤波器( RX SAW ),进行滤波并且分成差分信号以后,进入收发芯片(MT6129),进行解调,下变频以后形成接收 IQ 信 号,送到基带进行下一步处理。 C.时钟电路 GSM 的参考时钟由一颗 26MHz 的晶振提供, 26MHz 信号进入收发芯片以后,会经由内部的buffer 再送到基带。 3.ATE 常用测试项的选择以及说明: 在 ATE 项目中,会有如下界面:

手机射频测试总结(三)——发射功率及发射频率(基础篇

手机射频测试总结(三)——发射功率及发射频率(基 础篇 对于发射机的测试,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两点就是发射功率和发射频率。 对于固定的通信系统,频率也就是固定的,整个链路的设计也都在这个频率下 完成的。打个比方,这个频率就像是我们沟通用的语言,只有大家都用同样的 语言才能进行通信,比如其中一方说的不是普通话,那么就等于引入了频率误差。如果有一方说的是外语,那么就等于收发两端不在一个频率上,无法进行 通信,所以对于任何一种通信制式都是有频率误差要求的,虽然GPS,CMMB 只有接收,没有对频率误差的要求,但是GPS接收的也是卫星信号,而CMMB同样也是要接收卫星或者地面中继的信号,这些发射设备还是有频率误差要求的。此外大家要区分这个频率误差和时钟的频率稳定度区别,频率稳定 度是对参考时钟准确性的要求。时钟是不同的通信终端内部的参考基准,只要 大家参考同一个基准,这样的频率才能保持一致。对与内部时钟有晶体和晶振,主要区别就是一个无源的,一个是有源的,他们的频率稳定度要比系统要求频 率误差要低,原因就是系统会进行自校准。WCDMA,TD及GSM对于频率误差的要求都是0.1ppm,换算成频率大概是从85Hz-210Hz。蓝牙单时隙要求是25KHz,3及5个时隙要求是40KHz。wifi要求是25ppm,换算成频率是60K+。以上可以看出对于近距通信频率误差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毕竟不用像GSM等需要考虑多径及其他各种衰落还有多普勒频移等因素。以上大家对于频率误差的定义及各系统的指标要求都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说一下发射功率。对于WCDMA及TD,最大功率要求都是24dBm(以前有说过要加系统测试容差,这里就不再说了),GSM的低频是33dBm,高频是30dBm。低频EDGE是27dBm,高频EDGE是26dBm。EDGE功率较低是因为其采用的线性

GSM手机射频指标及测试之一

1)频率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 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可以看出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Q数位类比转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发射机的调制信号质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指标,才能当存在着各种外界干扰源时保持无线链路上的低误码率。 测试方法 在业务信道(TCH)激活PHASE ERROR即可观测到相位误差值。测试时通过综合测试仪MU200产生比特流进行调制后送给手机,并指令手机处于环回模式。然后去捕捉手机的一个突发信号,对其进行均匀相位抽

手机射频性能测试报告记录

手机射频性能测试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ZTEA300GSM双频数字移动电话机 射频性能测试报告 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11 页 (包括封面) 拟制张惠德2002/11/12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测试任务名称及内容 (2) 1.1 任务名称 (2) 1.2 测试任务版本情况 (2) 1.2.1 主板版本和测试状态 (2) 1.2.2 上次测试任务版本及遗留问题 (2) 1.3 测试目的 (2) 1.4 测试依据 (2) 1.5 测试内容和要求 (3) 2 测试环境与测试样机 (4) 2.1 测试环境 (4) 2.2 测试样机概况 (4) 2.3 测试样机版本验证 (5) 3 测试仪表和连接框图 (5) 4 测试结果及分析 (6) 4.1 测试结果 (6) 4.1.1 常温射频测试结果 (6) 4.1.2 高温+电源拉高射频测试结果 (6) 4.1.3 高温+电源拉低射频测试结果 (7) 4.1.4 低温+电源拉高射频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 低温+电源拉低射频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 天线耦合测试结果 (8) 4.1.7 人体感应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8 校准数据分布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结果分析 (9) 4.2.1 测试问题汇总 (9) 4.2.2 与上次测试对比 (9) 5 测试结论 (9) 5.1 测试对象评价 (9) 5.2 测试结论 (10) 5.3 测试结论评审 (10) 附录A (11)

手机射频性能测试报告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ZTEA300GSM双频数字移动电话机 射频性能测试报告 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11 页 (包括封面) 拟制张惠德2002/11/12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测试任务名称及内容 (2) 1.1 任务名称 (2) 1.2 测试任务版本情况 (2) 1.2.1 主板版本和测试状态 (2) 1.2.2 上次测试任务版本及遗留问题 (2) 1.3 测试目的 (2) 1.4 测试依据 (2) 1.5 测试内容和要求 (3) 2 测试环境与测试样机 (4) 2.1 测试环境 (4) 2.2 测试样机概况 (4) 2.3 测试样机版本验证 (4) 3 测试仪表和连接框图 (4) 4 测试结果及分析 (5) 4.1 测试结果 (5) 4.1.1 常温射频测试结果 (5) 4.1.2 高温+电源拉高射频测试结果 (6) 4.1.3 高温+电源拉低射频测试结果 (6) 4.1.4 低温+电源拉高射频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 低温+电源拉低射频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 天线耦合测试结果 (7) 4.1.7 人体感应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8 校准数据分布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结果分析 (8) 4.2.1 测试问题汇总 (8) 4.2.2 与上次测试对比 (8) 5 测试结论 (8) 5.1 测试对象评价 (8) 5.2 测试结论 (8) 5.3 测试结论评审 (8) 附录A (10)

蓝牙RF性能测试规范

蓝牙RF性能测试规范

之间。 3调制特性 4初始状态同(2), EUT分别工作在低、中、高三个频点。测试仪以所支持的最大分组长度发送净荷为的分组,并对EUT回送的分组计算频率偏移的峰值和均值,分别记为Df1max 和Df1avg。测试仪以所支持的最大分组长度发送净荷为的分组,并对EUT回送的分组计算频率偏移的峰值和均值,分别记为Df2max 和Df2avg,要求满足以下条件:至少%的Df1max 满足 140kHz< Df1max <175kHz;至少%的Df2max 3115kHz;Df2avg /Df1avg 。 操作: Step 1:Menu → Modulation Step 2:slave sig 1 → Testmode Type → Loopback Tests Step 3:Pattern Type →(f1)→ (f2) Step 4:Packet type使用DH5,频点为2024MHz spec: 140kHz ≤△f1avg ≤ 175kHz △f1avg / △f2avg ≥ △f2max ≥ 115kHz 4 初始载波容限(ICFT) EUT为环回状态,回送净荷为PN9的DH1给测试仪。测试仪先将链路置为非跳频,EUT分别

工作在低、中、高三个频点,然后测试仪再将链路置为跳频。测试仪根据4个前导码计算载波频率f0,要求与标称频率fTX的差小于75kHz。 操作 测试项目选择:Menu → Modulation 测试模式设置:slave sig 1 → Testmode Type → Loopback Tests 数据包选择:Connect Control → Slav Sig. → DH1 Spec: +/-75KHz difference to nominal carrier frequency 5 载波频率漂移 初始状态同(3),EUT分别工作在低、中、高三个频点,回送调制信号为的DH1/DH3/DH5分组。 测试仪先根据4个前导码计算载波频率f0,然后每10比特净荷测试一次频率,其与初始载频的差为瞬时频率漂移。最后测试仪将跳频打开,重新测试所有频点下的瞬时频率漂移。瞬时频率漂移之间的差定义为漂移速率。对于DH1分组,要求每次的瞬时漂移小于25kHz,对于DH3、DH5分组,要求载波瞬时漂移小于40kHz。规范还要求载波漂移速率小于 4000Hz/10μs。 操作 测试项目选择:Menu → Modulation 测试模式设置:slave sig 1 → Testmode Type → Loopback Tests

浅谈手机测试

手机作为无线通讯设备,就是要能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笔者前一段时间写了一篇《浅谈手机发射功率》后收到一些Email,鼓励笔者继续写,实在不好意思就再凑一篇《浅谈手机接收性能的测试》,算是把手机接收和发射这两部分都议了一议,当然还是浅谈,还是抛砖,希望同行能够斧正。 一、从收音机、电视机谈起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触的是收音机,后来是电视机,现在还能想起刚开始有电视机时,家家必加高高的电视天线(那时还没有普及有线),但电视接收效果还是有的家好,有的家不好,这时我们半大孩子一定会为了更好的看电视找原因、想办法。通常是说把天线架的更高,原因是说有楼房或别的什么高东西遮挡了电视信号,有从影就一点一点的左右旋转电视天线,还不行就煞有介事的说你家的电视灵敏度太低,当然家旁边有汽车通过或天气不好,电视上会有雪花,有时还偶尔能听到串进来其它台的弱小声音,这些我们都知道,这是电视信号被干扰了。 其实手机作为无线通讯设备与收音机、电视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同样在通信信号被遮挡或接收到几条路径的无线信号时,通信质量较差;被干扰后,通信质量较差;手机灵敏度太低,在有些场合也会影响通信质量;这些其实完全可以与收音机、电视机类比的,但手机作为可移动的无线通讯产品,它所遇到的无线电环境远比收音机、电视机(这里指以前的,不是指现在车载收音机、电视机)要恶劣,比如你在高速运动的汽车上通话——会遇到多普勒效应,在一个小区内多个用户同时通话——会受到系统内部之间的互相干扰等等。其实本文开始罗嗦半天,无非就是想说明一点,考察手机的接收性能,就是要先了解手机都会在什么样的无线电环境下工作。 1、当手机在小区边缘,或无线信号被建筑物或其他东西遮挡、或在一个屏蔽的空间里(如电梯间),手机只能收到弱小信号; 2、手机接收到多条无线路径的射频信号,这主要是同一个无线信号被城市建筑物或其他东西折射、反射过来,当这些多径信号相位相反时,会造成合成信号的幅度快速变化,且由于这些多径信号传播路径不同,会产生时延散布,这样就形成了多径衰落,类比电视的从影,但要比从影恶劣的多,多径衰落对手机的通信质量影响很大,这是由于手机是移动设备,在密集的高楼大厦之间使用的几率很大,而手机无法象电视机那样使用定向天线来回避这个问题,当然现在cdma2000已经启用了RAKE接收机的技术;其思想是如果不同路径信号的延迟超过一个伪码的码片的时延,则在接收端可将不同的波束区别开来。将这些不同波束分别经过不同的延迟线,对齐以及合并在一起,则可达到变害为利,把原来是干扰的多径信号变成有用信号组合在一起。这就是RAKE接收机的基本原理。 3、在运动的汽车或火车上通话,由于是在高速运动中通话,会形成的多普勒效应; 4、手机会受到同小区其他通话用户,或其他邻近小区通话用户的干扰; 5、会受到附近频段其他正在使用的无线设备的干扰; 6、会受到其他突发性干扰,如打雷、大电机的瞬时启停等; 其实这些情况都可以用一张很好的图画形象表示,感兴趣的可以在一些相关书籍或资料中找到。

手机射频性能测试方法介绍

手机射频性能空中测试方法介绍 [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手机天线的特性和指标,然后对CTIA协会制定的OTA(空中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手机的一些关键指标(如辐射总功率TRP、全向接收灵敏度TIS、人体感应)的测试方法以及相关测试环境,在文中作了详细的描述。本文所介绍的OTA测试方法,对于改进手机研发阶段的测试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且在某些国家(美国),OTA测试已经成为GSM手机的必测项目,我们的研发测试需增加相关的测试内容。 一、前言 良好的射频性能对于手机在数字蜂窝网、PCS网络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由于手机的体积日趋小巧,天线性能通常不得不做出牺牲。在很小的空间范围以内,要实现天线在各频段的良好性能是一件困难的工作。这也对测试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全面、精确的测试,可以客观评估手机在实际网络中的表现,并不断改进设计;而不正确的测试数据,会有误导研发的可能。 现阶段公司的研发测试手段以平板耦合器与塔型天线测试为主。在这样的近场测试环境中,手机与测量天线之间的距离小于3倍波长,和实际网络环境差异较大;且操作中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机的摆放位置,测试数据的可再现性、重复性较差,研发、测试、质检易出现分歧。实际上,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测试的重点也应区分: 1. 研发测试 研发测试时间相对比较充裕,需要利用各种测试手段,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数据,对手机的射频性能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估,这对手机性能的不断改进非常重要,也是项目转产的重要依据; 2. 生产测试 生产测试的目的是关注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射频测试方面,其任务是把性能低于正常水平的不良品检测出来,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另外生产测试必须操作性强,简单迅速,不降低产能。此时可以使用屏蔽盒内的平板耦合器进行测试:由射频性能已知的样机作为金机(Golden Sample),经试验后确定手机摆放位置和通过准则,不同型号的手机摆放位置和通过准则不一定相同。 整机射频的测试和天线特性密切相关,下文首先介绍天线的特性和指标。 二、天线特性与指标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部件。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在空间可以由天线接收(仅能接收到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表征天线性能的技术指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表征天线的辐射能力,如天线效率、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工作带宽,一类描述天线能量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如辐射方向图、极化方式。 2.1 天线效率 输入到天线的射频功率,由于天线系统中的热损耗、介质损耗、感应损耗而消耗一部分,因此不能全部变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天线效率表示天线是否有效地转换能量,是天线重要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