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石油的高分子量(>C35)正烷烃

生物降解石油的高分子量(>C35)正烷烃
生物降解石油的高分子量(>C35)正烷烃

简 报第47卷 第14期 2002年7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

1103

千米桥地区上第三系严重生物降解石油的

高分子量

(

朱 丹

卢 鸿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510640;

é°×é(Ng1)中钻探获得重稠油, 含蜡量1.62%, 在气相色谱图

和气相色谱-质谱总离子流图上, 该重稠油的链烷烃丧失殆尽, 表明其已遭受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 但是, 在m /z 85质量色谱图上, 仍可检测出残余的痕量n C 13~n C 36正烷烃; 而且高温气相色谱分析还可检出由于未受生物降解影响而连续发育的n C 35~n C 73高分子量正烷烃系列, 呈正态分布, 主峰碳数在n C 43,奇偶优势明显, CPI 37~55与OEP 41~45值分别可达1.17和1.20. 对于这些高分子量正烷烃的研究, 不仅证实前人有关其抗生物降解性的认识, 并且为千米桥地区严重生物降解油的研究提供有关生源输入

终点

检测的碳数范围, 提供了对原油与石蜡中C 40~C 100

高分子量蜡馏分的检测新手段[6,7]. Hsieh 等人[8]指出,一些严重生物降解油中, 用全油气相色谱分析检测不出高分子量烃类, 而在从全油分离出来的蜡馏分中, 高分子量烃类则变得明显可见. 但是, 在Hsieh 等人[8]发表的严重生物降解油高温气相色谱图中, 所检测的高分子量烃类主要是烷基环己烷, 未见n C 40以上正烷烃. 而且, 对于生物降解油高分子量正烷烃的研究迄今尚缺乏详细的报道.

本文运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 对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地区板14-1井上第三系馆陶组

井断层夹持而形成一个北东向的奥陶系古潜

山断块构造带. 在奥陶系古潜山的剥蚀面上直接覆盖着顶薄翼厚的中生界和第三系砂

, 和Ng1)和下第三系东

营组(Ed) 砂岩层中共发现3个浅油层, 中途测试3层合计原油产量高达208.2 m 3/d.

板14-1井馆陶组

高粘度(317.1 mPa ?s)

)

(34.9%)为特征, 原油属于典型的重稠油.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的预处理

取两份原油样品, 一份油样按常规分析流程进行柱色谱分离, 分析原油族组成,

保留饱和烃与芳烃

 万方数据

第47卷 第14期 2002年7月

简 报

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

馏分, 以备气相色谱和(或)色谱-质谱分析使用. 由于板14-1井原油含蜡量偏低, 欲检测其n C 35以上正烷烃, 必须另取一份油样浓缩并富集原油中的高分子量蜡馏分. 根据原油的实际含蜡量(1.62%), 取372 mg 油样, 直接加入50 mL 四氢呋喃溶剂, 静置过夜, 将沉淀物过滤

) 饱和烃馏分常规气相色谱. 采用SE-54石

英弹性毛细柱(25 m

. 升

温程序: 初始100/min 的速率升至300

) 高分子量蜡馏分高温气相色谱(HTGC).

用少量

试剂(体积比为1︰1)溶解从预处理得到的浓缩沉淀物, 定量加入角鲨烷(色谱纯)作内标物, 直接进行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Ultra ALLOY-1(超合金)高温毛细柱(5 m

0.5 μm), He 载气, 气化室和FID 检测

器温度为405, 恒温2 min

后, 以15

, 恒温5 min.2.3 色谱-质谱(GC-MS)分析

饱和烃与芳烃馏分的色谱-质谱分析, 均使用Finnigan SSQ-710型GC-MS 分析系统, 配置DB-5石英弹性毛细柱(30 m

. 采用EI (70 eV)

方式. 升温程序: 初始100

/min 的速率升至220/min 的速率升至300

, 恒温1 min 后以3

, 恒温5 min(芳烃馏分).

3 结果

3.1 族组成分析

与正常原油相比, 板14-1井Ng 1

èyμíèy??

1?°ü

???è?ê?Y?§?×??1??±é?11?ìóí??2?μ?óí?′?D??2000

 

万方数据

简 报第47卷 第14期 2002年7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 1105

图2 板14-1井Ng 1重稠油饱和烃馏分色谱-质谱总离子流图(a)与m /z 85质量色谱图(b)

表1 千米桥古潜山浅层低蜡重稠油的成熟度指标

井号层位深度/m C 31 22S/(22S+22R)a)

Ts/Tm C 29 αββ/(ααα+αββ)b)

C29 20S/(20S+20R)板14-1Ng 11804.1~1806.10.570.960.440.44板14-1

Ed

1894.1~1901.9

0.56

0.94

0.48

0.57

a) C 31αβ-藿烷22S /(22S+22R); b) C 29甾烷αββ/(ααα+αββ); c) C 29 ααα-甾烷20S /(20S+20R)

向异构体, 业已分别遭到不同程度的差异生物降解,从而使甾烷成熟度参数失实.3.3 高温气相色谱(HTGC)分析

运用高温气相色谱(HTGC)技术, 从Ng1

第47卷 第14期 2002年7月

简 报

1106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

图3 板14-1井低蜡重稠油高分子量烃类馏分高温气相色谱图

内标角鲨烷峰

Tulloch [13]曾指出, 正烷烃可能存在于所有的植物蜡中, 某些植物(如景天科的许多种属)的植物蜡可含有40%~60%的烃类; 高等植物中, 呈奇碳数的正烷烃主峰碳数分布范围可从C 21到C 37; 此外, 还曾从禾本植物Leptochloa digitata (千金子属)中分离出一种明显具有C 62的异常烃分子. Killops 等人[14]报道在新西兰一种低阶煤中, 甲苯抽提可溶组分的高温气相色谱显示正烷烃呈双峰态分布, 其间以n C 36分界

地蜡

费-托合成蜡以及钻杆管线的蜡沉淀物等样品的高温气相色谱研究成果, 检测的高分子量正烷烃主峰碳数在n C 38~n C 42不等, 最高碳数可达n C 70, 基本上都不具备奇偶优势. 他们认为, 这些高分子量烃类由低分子量前身物的二聚合和三聚合作用所形成[15].

与上述文献中的高温气相色谱图比较, 板14-1井重稠油的高分子量蜡馏分与Killops 等人[14]报道的低阶煤之间, 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在Ng 1重稠油中,既发育高分子量正烷烃, 显示出高分子量烃类的强抗生物降解性[3,4], 又呈现出明显的奇碳数优势, 表

征其低成熟属性[9,14]以及高等植物蜡酯的生源贡献[13,16]. 因此, 我们认为, 针对上述两种成因机理,以高等植物蜡酯生源解释板14-1井Ng 1重稠油的成因似乎更为令人信服.

4.2 高分子量正烷烃奇碳数优势的意义

最近, Hsieh 等人[8]和Killops 等人[14]都曾探讨过高分子量烃类奇偶优势的意义. 由于Hsieh 等人[8]所分析的原油中高分子量烃类主要为长侧链烷基环戊烷, 缺乏n C 40及其以上高分子量正烷烃, 因此他们只研究了烷基环戊烷的奇偶优势CPI a , 并且提出CPI a 是一个沉积环境的指标, 而不是成熟度指标, 即湖相石油的CPI a 42~46值<<

1[8]. 但是, 在Killops 等人[14]报道的新西兰煤样中,高分子量正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 51~57值与较低碳数正烷烃CPI 25~31值大体上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 R o 值为0.50%的低阶煤中, 正烷烃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 CPI 25~31和CPI 51~57值分别达1.32和1.79; 随着成熟度增长, R o 值为1.00%时, CPI 25~31和CPI 51~57值双双下降到 1.14和 1.32[14]. 因此, 不同于高分子量烷基环己烷CPI a 值的意义, 高分子量正烷烃的奇碳数优势CPI 值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成熟度参数.

板14-1井Ng 1严重生物降解重稠油的高分子量蜡馏分中, 长侧链烷基环戊烷不发育, 主要由具明显奇碳数优势的正烷烃组成. 考虑到从该重稠油中还检测到单芳甾烯

简 报第47卷 第14期 2002年7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

1107

5 结论

(

é°×é(Ng1)中发现浅层油藏, 其产出原油具有高密度低凝固点) 板14-1井上第三系馆陶组Ng1油藏重稠油的链烷烃基本丧失, 但是, 用m /z 85质量色谱图,仍可检测出残余的痕量正烷烃系列与类异戊二烯烷烃系列. 重稠油的甾烷差向异构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影响, 以致使其甾烷成熟度参数失实; 然而, 相邻的3个浅油层原油的三萜烷成熟度参数彼此仍非常相近, 构成成熟度参数的三萜烷类的差向异构体似乎尚未遭受生物降解; 因此, 该井馆陶组重稠油已达到严重生物降解(6级)的程度.

(

3éêì?èμè??òa

μ?μ??ò?ˉ?§D??¢, 为地质信息贫乏的其他生物降解油的地质

In: Brooks J,

Welte D, eds. Advances in Petroleum Geochemistry, Vol 1.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4. 299 ̄3353

Setti L, Lanzarini G, Pifferi P G, et al. Further research into aerobic degradation of n -alkanes in a heavy oil by a pure culture of

a Pseudomonas spp. Chemosphere, 1993, 26: 1151~1157

4

Heath D J, Lewis C A, Rowland S J. The use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to study the biodegrad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 Organic Geochemistry, 1997, 26: 769~7855

Lipsky S R, Duffy M L.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The development of new aluminum clad flexible fused silica glass capillary columns coated with thermostable nonpolar phases , Part 1. J of High Resolution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phy Communications, 1986, 9: 376~3826

Philp R P.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for the analysis of fossil fuels: A review. J of High Resolution Chromatography,1994, 17: 398~406

7 Philp R P , Bishop A N, Del Rio J C, et al. 原油和油层中高分子量烃类(

The Biomarker Guide: Interpreting

Molecular Fos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3

11

Hussler G, Albrecht P, Ourisson G. Benzohopanes, a novel family of hexacyclic geomarkers in sediments and petroleum. Tetrahed-ron Letters, 1984, 25: 1179~1182

12

Schaefle J, Ludwig B, Albrecht P, et al. Aromatic hydrocarbon from geological sources New aromatic steroid derivatives in

sediments and crude oils. Tetrahedron Letters, 1978: 4163~416613

Tulloch A P. Chemistry of waxes of higher plants. In: Kolattukudy P E, ed.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of Natural Waxes , 43.Amsterdam: Elsevier, 1976. 236~28714

Killops S D, Carlson R M K, Peters K E. High-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ic evidence for the early formation of C 40+ n-alkanes in coal.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0, 31(6): 589~59715

Del Rio J C, Philp R P, Allen J. Natural and geochemistry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 (above C 40) in oils and solid bitumens. Organic Geochemistry, 1992, 18(4): 541~553

16

Tissot B P, Welte D H.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4

(2002-01-21收稿, 2002-04-22收修改稿)

1) 见1104页脚注

 万方数据

千米桥地区上第三系严重生物降解石油的高分子量(>C35)正

烷烃

作者:王铁冠, 朱丹, 张枝焕, 卢鸿, 杨池银

作者单位:王铁冠,朱丹,张枝焕(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0), 卢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杨池银(大港油田集团地质勘探开发

研究院,天津,310280)

刊名:

科学通报

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2,47(14)

被引用次数:16次

参考文献(16条)

1.Setti L;Lanzarini G;Pifferi P G Further research into aerobic degradation of n-alkanes in a heavy oil by a pure culture of a Pseudomonas spp 1993

2.Connan J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s in reservoirs.In 1984

3.Bailey N J L;Krouse H R;Evans C R Alteration of crude oil by waters and Bacteria--evidence from geochemical andisotopic studies 1973

4.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低熟油气的形成机理与分布 1996

5.Hsieh M;Philp R P Ubiquitous occurrence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 in crude oils[外文期刊] 2001

6.Philp R P;Bishop A N;Del Rio J C原油和油层中高分子量烃类(>C40)的表征 1997

7.Tissot B P;Welte D H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1984

8.Del Rio J C;Philp R P;Allen J Natural and geochemistry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above C40)in oils and solid bitumens 1992(04)

9.Killops S D;Carlson R M K;Peters K E High-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ic evidence for the early formation of C40+ n-alkanes in coal[外文期刊] 2000(06)

10.Tulloch A P Chemistry of waxes of higher plants 1976

11.Schaefle J;Ludwig B;Albrecht P Aromatic hydrocarbon from geological sources Ⅵ.New aromatic steroid derivatives in sediments and crude oils 1978

12.Hussler G;Albrecht P;Ourisson G Benzohopanes,a novel family of hexacyclic geomarkers in sediments and petroleum 1984

13.Peters K E;Moldowan M The Biomarker Guide:Interpreting Molecular Fos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s 1993

14.Philp R P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for the analysis of fossil fuels:A review 1994

15.Lipsky S R;Duffy M L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The development of new aluminum clad flexible fused silica glass capillary columns coated with thermostable nonpolar phases,Part 1 1986 16.Heath D J;Lewis C A;Rowland S J The use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to study the biodegrad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 1997

引证文献(16条)

1.杨平.谢渊.汪正江.刘建清.赵瞻.卓皆文秀山上寒武统古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期刊论文]-地球化学2010(4)

2.黄春艳松辽盆地原油中C40+烷烃的组成与分布[期刊论文]-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4)

3.冯子辉.方伟.张居和.李振广.黄春艳.王雪.赵秦岭.霍秋立松辽盆地烃源岩中高分子量(C+40)烷烃系列组成及分布特征[期刊论文]-中国科学D辑 2007(9)

4.张亚雷.徐德强.曹微寰.赵建夫烷烃高效降解菌的广谱降解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6(3)

5.李伟.王瑶.张枝焕.梅玲.孟闲龙.杨永才.邵明华.韩立国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分析[期刊论文]-地质科学 2006(4)

6.许浩.汤达祯.尹微.赵一民.何祖荣.邢卫新含油气系统中流体地质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期刊论文]-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2)

7.李伟准噶尔盆地西南部有效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油源贡献[学位论文]博士 2006

8.刘应辉河南双河油田油泥微生物修复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9.倪春华.包建平.王鹏辉.张宝生物降解原油的油源对比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新疆石油地质 2005(6)

10.杨永才.张枝焕高蜡凝析油或轻质油的分布特征与成因机理[期刊论文]-地质科技情报 2005(3)

11.冯子辉.方伟.姜洪启.张作祥.翟培民大庆油田石油地质实验技术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石油勘探 2004(4)

12.张枝焕.黄志龙.张振英.朱丹.王铁冠吐哈盆地西部地区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地质学报 2004(4)

13.张枝焕.黄志龙.张振英.朱丹.王铁冠吐哈盆地西部地区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地质学报 2004(4)

14.王铁冠.朱丹.卢鸿.张枝焕.苏峻青.廖前进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的高分子量(C35+)正烷烃分布及其烃源灶方位[期刊论文]-中国科学D辑 2003(5)

15.冯子辉.廖广志.方伟.张居和.宋兰斌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稠油成因与油源关系[期刊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4)

16.黄海平.郑亚斌.张占文.李金有低等水生生物:高蜡油形成的重要来源[期刊论文]-科学通报 2003(1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Periodical_kxtb200214014.aspx

高分子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高分子化合物: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单体: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如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重复单元: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单体单元:结构单元与原料相比,除了电子结构变化外,其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这种结构单元又称为单体单元。 聚合度: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 聚合物分子量: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数与结构单元分子量的乘积。 数均分子量: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重量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由于高聚物一般由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分布一般有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曲线两种表示方法。 多分散性:聚合物通常由一系列相对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用以表达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并不相等的专业术语叫多分散性。 分布指数: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用来表征分子量分布的宽度或多分散性。 连锁聚合: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缩聚反应: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塑料:具有塑性行为的材料,所谓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状态。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变。软塑料接近橡胶,硬塑料接近纤维。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纤维:聚合物经一定的机械加工(牵引、拉伸、定型等)后形成细而柔软的细丝,形成纤维。纤维具有弹性模量大,受力时形变小,强度高等特点,有很高的结晶能力,分子量小,一般为几万。 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碳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聚合物。杂链聚合物:聚合物的大分子主链中除了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等杂原子。 元素有机聚合物:聚合物的大分子主链中没有碳原子孙,主要由硅、硼、铝和氧、氮、硫、磷等原子组成。无机高分子:主链与侧链均无碳原子的高分子。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 活性种:打开单体的π键,使链引发和增长的物质,活性种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均裂: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均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分属两个基团,使每个基团带有一个独电子,这个带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为自由基。异裂: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异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全部归属于其中一个基团,这个基团形成阴离子,而另一缺电子的基团,称为阳离子。自由基聚合:以自由基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阴、阳离子的连锁聚合。阳离子聚合: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阴离子聚合: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一、降解石油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种类 自然界中能够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有数百种,70多属,主要是细菌、真菌和藻类三大类型的生物。 表1 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种属 细菌真菌藻类 无色杆菌属枝顶孢属双眉藻属 不动杆菌属曲霉属鱼腥藻属 芽孢杆菌属金色担子菌数小球藻属 色杆菌属假丝酵母属衣藻属 诺卡氏菌属镰刀霉属念珠藻属 放线菌属青霉菌属紫球藻属 ……… 按照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分类,可将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分为土著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两大类。 二、产生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产生的一类集亲水基和疏水基于一体、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 分类典型产物 中性脂类甘油单脂、聚多元醇、其他蜡脂 磷脂/脂肪酸磷脂酰乙醇胺 糖脂糖酯、糖醇酯、糖苷 含氨基酸脂类脂氨基酸、脂多肽、脂蛋白 聚合型脂多糖、脂-糖-蛋白复合物 特殊型全胞、膜载体、Fimbriae 生物表面活性剂优点:1较低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2无毒或低毒,对环境友好;3可生物降解;4极端环境(温度、pH、盐浓度)下具有很好的专一性和选择性;5不致敏、可消化、可作为化妆品和食品的添加剂;6结构多样,可用于特殊领域 三、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制

1.微生物吸收疏水性有机物的机理 图1 微生物吸收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4种摄取途径微生物吸收疏水性有机物的模式有4种:1微生物吸收其附近溶解于水相中的烃类;2细胞直接与石油烃接触。这种作用可以通过改变菌毛或细胞表面的疏水性部分的改造进行调控,提高对有机物的吸附;3通过细胞直接与分散在水相中的石油烃的微米或亚微米液滴接触来吸收;4强化吸收模式,即由于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使烃的水溶性增强,微生物表面的疏水性更强,使细胞与烃接触。 丝状真菌主要通过菌丝的吸收作用摄取石油烃。 2.微生物细胞膜转运烃机理 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降解作用是由细胞酶引起,整个过程可分为3个步骤。首先化合物在微生物细胞膜表面吸附(动态平衡过程);其次吸附在细胞膜表面的化合物进入细胞内;最后化合物进入细胞膜内与降解酶结合发生酶促反应(快速过程)。 参与第1个步骤还有表面活性剂。 石油进入细胞方式:非特异性接触,被动运输方式。 3.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制 石油类物质+微生物+O 2+营养物质→CO 2 +H 2 O+副产物+微生物细胞生物量 微生物利用石油烃类作为碳源和能源,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将石油污染物最终矿化为无害的无机物的过程。 途径:烷烃→醇→醛→脂肪酸→β氧化乙酸盐→CO 2+H 2 O+生物量 四、典型石油烃的降解途径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S ich ua n Uni vers ity o f Sc ience and Tec hnolog y 文章编号:1000-5722(2003)增刊-0145-03 收到日期:2003-03-22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部(基)349):四川工业学院人才引进项目(0225964) 作者简介:王周玉(1977-),女,四川省彭州市人,西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聚物的合成、改性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王周玉,岳 松,蒋珍菊,芮光伟,任川宏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四川成都 610039) 摘 要: 本文作者对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掺混型高分子材料四类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包装、餐饮业、农业及医药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O631.2 文献标识码:B 0前言 塑料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按体积计算已居世界首位,由于其难以降解,随着用量的与日俱增,废弃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已率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必须使用降解性塑料的塑料产品范围;我国目前的塑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不可降解的废旧物,严重污染着环境和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可见开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寻找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来代替塑料已是当务之急。 降解高分子材料[1]是指在使用后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在一些环境因素如光、氧、风、水、微生物、昆虫以及机械力等因素作用下,使其化学结构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引起物性下降,最终被环境所消纳 的高分子材料。根据降解机理[1,2] 的不同,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光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氧化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降解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或在人体及动物体内的组织细胞、酶和体液的作用下,使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分子量下降及性能发生变化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广泛,在包装、餐饮业、一次性日用杂品、药物缓释体系、医学临床、医疗器材等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开发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 1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根据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特性可分为完全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和生物破坏性高分子材料(或崩坏性,Biodestruc tible ma terials);按照其来源的不同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掺混型高分子材料四类。 1.1 天然高分子材料 [3,4] 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甲壳素、蛋白质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特别是天然产量居首位的纤维素和甲壳素,年生物合成量超过1010 吨。利用它们制备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可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由此形成的产品兼具天然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双重意义,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日本。如日本四国工业技术实验所用纤维素和从甲壳素制得的脱乙酰壳聚糖复合,采用流延工艺制成的薄膜,具有与通用薄膜同样的强度,并可在2个月后完全降解;他们还对壳聚糖)淀料复合高分子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调节原料的比例、热处理温度,可改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降解时间。 天然高分子材料虽然具有价格低廉、完全降解等诸多优点,但是它的热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性能要求,因此对天然高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天然高分子之间的共混及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共混以制得具有良好降解性、实用性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1.2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3,4,5]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由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

高分子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高分子分子量的主要测定方法 用途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数据之一。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质,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条件的选择。也是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领域对具体聚合反应,具体聚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 表征方法及原理 1.粘度法测相对分子量(粘均分子量Mη) 用乌式粘度计,测高分子稀释溶液的特性粘数[η],根据Mark-Houwink公式[η]=kMα,从文献或有关手册查出k、α值,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其中,k、α值因所用溶剂的不同及实验温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数值。 2.小角激光光散射法测重均分子量(Mw) 当入射光电磁波通过介质时,使介质中的小粒子(如高分子)中的电子产生强迫振动,从而产生二次波源向各方向发射与振荡电场(入射光电磁波)同样频率的散射光波。这种散射波的强弱和小粒子(高分子)中的偶极子数量相关,即和该高分子的质量或摩尔质量有关。根据上述原理,使用激光光散射仪对高分子稀溶液测定和入射光呈小角度(2℃-7℃)时的散射光强度,从而计算出稀溶液中高分子的绝对重均分子量(MW)值。采用动态光散射的测定可以测定粒子(高分子)的流体力学半径的分布,进而计算得到高分子分子量的分布曲线。 3.体积排除色谱法(SES)(也称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当高分子溶液通过填充有特种多孔性填料的柱子时,溶液中高分子因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大小的流体力学体积。柱子的填充料表面和内部存在着各种大小不同的孔洞和通道,当被检测的高分子溶液随着淋洗液引入柱子后,高分子溶质即向填料内部孔洞渗透,渗透的程度和高分子体积的大小有关。大于填料孔洞直径的高分子只能穿行于填料的颗粒之间,因此将首先被淋洗液带出柱子,而其他分子体积小于填料孔洞的高分子,则可以在填料孔洞内滞留,分子体积越小,则在填料内可滞留的孔洞越多,因此被淋洗出来的时间越长。按此原理,用相关凝胶渗透色谱仪,可以得到聚合物中分子量分布曲线。配合不同组分高分子的质谱分析,可得到不同组分高分子的绝对分子量。用已知分子量的高分子对上述分子量分布曲线进行分子量标定,可得到各组分的相对分子量。由于不同高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温度不同,有时需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制成高分子溶液,这时GPC柱子需在较高温度下工作。 4.质谱法 质谱法是精确测定物质分子量的一种方法,质谱测定的分子量给出的是分子质量m对电荷数Z之比,即质荷比(m/Z)过去的质谱难于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但近20余年由于我的离子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质谱可用于测定分子量高达百万的高分子化合物。这些新的离子化技术包括场解吸技术(FD),快离子或原子轰击技术(FIB或FAB),基质辅助激光解吸技术(MALDI-TOF MS)和电喷雾离子化技术(ESI-MS)。由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和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而构成的仪器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激光质谱)可测量分子量分布比较窄的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Mw)。由电喷雾电离技术和离子阱质谱相结合而构成的仪器称为“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 ITMS 电喷雾质谱)。可测量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Mw)。

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通风修复的研究进展

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通风修复的研究进展 隋红1,茹旭2,黄国强1,李鑫钢1 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2:锦州石化设计院,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生物通风是一种去污效果好、操作费用低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文章概述了生物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目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详细论述了生物通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现场应用、影响因素和强化技术及理论研究,并展望了生物通风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土壤;石油污染;原位修复;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生物降解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2-0216-04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土壤中最严重的污染是石油类污染。由于输油管道、储油罐泄露,落地油、含油污水排放等原因,大量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层,不仅破坏了土壤本身的生态系统,而且对地下水资源构成威胁。至90年代中期,美国就有1/3的地下储油罐被确认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我国目前大部分油田区地下水也因受到污染而达不到饮用标准,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致命危害。国外最近20年加强了土壤修复计划,通常解决的办法有异位(ex situ)修复和原位(in situ)修复两种形式,异位修复在多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已基本被原位修复所取代。美国于90年代投入大量资金以鼓励一些新兴的革命性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土壤气相抽提法(soil vapor extraction,SVE)应用而生,随后其衍生技术____生物通风(bioventing,BV),结合了土壤通风的物理过程和增强的生物降解过程,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革新性原位修复技术[1]。 1 生物通风概述 SVE技术是一种通过强制新鲜空气流经污染区域,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解吸至空气流并引至地面上处理的原位土壤修复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一个“革命性”的修复技术[2]。BV是在SVE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增强式SVE 技术。因利用外界驱动力向地下输送气流,使得受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都有可能增加,注射井和抽提井可去除气相污染物,也可以向污染区提供氧源增加微生物活性,当其首要目标是增强氧气的传送和使用效率来促进生物降解时,通常称之为生物通风[3]。 BV技术的出现直接源于SVE的发展,使用了与SVE相同的基本设施:鼓风机、真空泵、抽提井、注入井和供营养渗透至地下的管道等。其中井所在位置的结构依现场而定,并与空气是被注入还是从土壤中抽出有关。BV技术还可与修复地下水的空气搅拌(air sparging,AS)或生物曝气(biosparging, BAS)技术相结合[4],将空气注入含水层来提供氧支持生物降解,并且将污染物从地下水传送到渗流区,在渗流区污染物便可用BV或SVE法处理。SVE 和BV虽然系统组分相同,但系统的适用情况、结构和设计目的有很大不同:SVE将注射井和抽提井放在被污染区域的中心,而在BV系统中,注射井和抽提井放在被污染区域的边缘往往更有效。SVE 的目的是在修复污染物时使空气抽提速率达到最大,利用挥发性去除污染物;而BV的目的是优化氧气的传送和氧的使用效率,创造好氧条件来促进原位生物降解。因此,BV使用相对较低的空气速率,以使气体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增长,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5]。 生物通风应用范围较宽,Michael[6]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生物通风不仅能成功用于轻组分有机物,如汽油和柴油,还能用于重组分有机物,如燃料油等,另外也可用于其它的挥发或半挥发组分。生物通风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与SVE比较它的操作费用更低[7]。在SVE操作中抽出的废气不能直接放入空气中,需要后续处理工艺(一般是活性碳吸附和催化燃烧),这有时甚至要占整个费用的50%左右,生物通风省去了此步骤,因此操作成本下降。生物通风与其它土壤修复技术比较,其主要缺点是操作时间长,受到土著微生物种类的限制[8]。 2 生物通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现场应用

(完整版)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1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2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降解机理 生物降解的机理大致有以下3种方式:生物的细胞增长使物质发生机械性破坏;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产生新的物质;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蚀高聚物从而导致裂解。一般认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是经过两个过程进行的。首先,微生物向体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结合,通过水解切断高分子链,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有机酸、酯等);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种种的代谢路线,合成为微生物体物或转化为微生物活动的能量,最终都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降解除有以上生物化学作用外,还有生物物理作用,即微生物侵蚀聚合物后,由于细胞的增大,致使高分子材料发生机械性破坏。因此,生物降解并非单一机理,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协同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物理化学过程。到目前为止,有关生物降解的机理尚未完全阐述清楚:除了生物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机体内的降解还被描述为生物吸收、生物侵蚀及生物劣化等。 人们深入研究了不同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发现与其结构有很大关系,包括化学结构、物理结构、表面结构等。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结构直接影响着生物可降解能力的强弱,一般情况下:脂肪族酯键、肽键>氨基甲酸酯>脂肪族醚键> 亚甲基。当同种材料固态结构不同时,不同聚集态的降解速度有如下顺序:橡胶态>玻璃态>结晶态。一般极性大的高分子材料才能与酶相粘附并很好地亲和,微生物粘附表面的方式受塑料表面张力、表面结构、多孑L性、环境的搅动程度以及可侵占表面的影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与材料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肖群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然而高分子材料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改善生活品质的同时,其使用后的大量塑料废弃物也与日俱增。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简要介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降解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当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生物降解,医用生物材料, 1 前言 聚合物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引起了人们对聚合物废料处理的关注。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塑料约1.2亿吨.用后废弃的大约占生产量的50%~60%。废塑料的处理以掩埋和焚烧为主,但这两种处理方法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对此,一些国家实行了3R工程,即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和回收循环。但对一些回收困难、不宜回收或需要追加很大能量才能回收的领域(如食品包装、卫生用品),实施3R工程很困难,而如果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则十分有利[1]。 2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定义降解机理 2.1生物降解高分子定义 根据美国ASTM定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能被细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2,3,4]。真正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在有水存在的环境下,能被酶或微生物水解降解,从而高分子主链断裂,分子量 逐渐变小,以致最终成为单体或代谢成CO 2和H 2 O[5]。 2.2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 生物降解机理和光一生物降解机理.完全生物降解机理大致有三种途径:①生物物理作用:由于生物细胞增长而使聚合物组分水解,电离质子化而发生机械性的毁坏.分裂成低聚物碎片:②生物化学作用: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而产生新 物质(CH 4、C0 2 和H 2 0):③酶直接作用:被微生物侵蚀部分导致材料分裂或氧化崩 裂。而光一生物降解机理则是材料中的淀粉等生物降解剂首先被生物降解,增大表面/体积比,同时,日光、热、氧引发光敏剂等使高聚物生成含氧化物,并氧化断裂.分子量下降到能被微生物消化的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性与其结构有很大关系,包括化学结构、物理结构、表面结构等。 对不同种类的生物降解材料而言.它们降解机理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天然降解高分子材料.其本身来源于生物体,能保证足够的细胞及组织亲和性.降解周期一般较短.最终降解产物为多糖或氨基酸.容易被机体吸收.但是这种材料力学性能差。难于满足组织构建的速度要求,应用时需要进行改性。化学合成的生物降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降解行为更易于控制。比如降解速度和强度可调.易构建高孔隙率三维支架.但材料本身对细胞亲和力弱.往往需要引入适量能促进细胞黏附和增值的活性基团、生长因子或黏附因子等。[6] 3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及降解过程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008108.html, 1

目录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 第一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3) 第二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3)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4)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4) 四、上游原材料行业前景分析 (4) 第三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4)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9)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10) 2

3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图表- 1: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产业链 以PLA 为例,聚乳酸全名为PolyLacticAcid(PLA),又名玉米淀粉树酯,学名为Polylactide ,是一种丙交酯聚酯。聚乳酸为一多用途可堆肥的高分子聚合物,完全由植物中萃取出淀粉→经过发酵→去水→聚合等过程制造而成,无毒性。 其上游为淀粉、纤维素等原材料行业,下游行业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含医疗、食品包装、日用品等多个行业。 第二节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作为生物塑料家族中的当家品种,聚乳酸(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的生物基塑料,是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基塑料传统地位的降解材料,也将成为生物塑料的主力军。 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较为发达,淀粉酶以及纤维素等相关产品的数量较多,供给较为充足。

降解高分子材料

III降解高分子材料 1简述 降解性高分子(又称生物可降解塑胶),在日本又称为绿色塑胶,是可以在自然界降解的塑胶材质。在有足够的湿度、氧气与适当微生物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环境中,可被微生物所代谢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或甲烷,对环境危害较小。由降解性高分子构成。基本上,生物塑胶并不是什麼新概念。由木材和棉花制成的赛璐珞,早在1850年代就被发明出来作为象牙撞球的替代品。但就像其他早期发明的可循环塑胶一样,赛璐珞缺乏合成塑胶的可变性和发展性,因此现在多半只能拿来做领口衬料和桌球。 我国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废旧物。如此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进行生物可降解,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生物可降解材料,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及藻类作用下,可完全降解为低分子的材料。这类材料储存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应用范围广, 可用于地膜、包装袋、医药等领域。 2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降解机理 按美国ASTM定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细菌、真菌、藻类等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下能发生化学、生物或物理作用而降解或分解的高分子材料。般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和光一生物降解b。完全生物降解 大致有三种途径: (1) 生物化学作用: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而产生新物质(C,C02和H 0)。 (2) 生物物理作用:由于生物细胞增长而使聚合物组分水解、电离质子化而发生机械性的毁坏,分裂成低聚物碎片。 (3) 酶直接作用:被微生物侵蚀部分导致材料分裂或氧化崩裂。而光一生物降解则是材料中淀粉等生物降解剂首先被生物降解,增大表面积/体积比,同时, 日光、热、氧引发光敏剂等使聚合物生成含氧化物,并氧化断裂,分子量下降到 能被微生物消化的水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单一机理,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物理化学过程。到目前为止,有关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尚未完全阐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机体内的降解还被描述为生物吸收、

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反应说明

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反应说明 摘要:环境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是反映水质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三波长定量测试水中油含量,样品测试方便,数据准确。 环境中水中的石油类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油类物质在水面形成油膜,影响了空气和水的气体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颗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被微生物分解时,将消耗水中溶氧,容易使水质恶化。 矿物油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红外碳硫分析仪。本文参照“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选择三波长红外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测定结果准确,避免使用“标准油”。 原理: 水中油类物质是由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可用四氯化碳萃取,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其中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含量。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红外谱图在2930cm-1、2960cm-1或3030cm-1处有吸收,可根据上述三个波数位置的吸光度值计算其含量。 实验条件: 仪器及附件: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cm 石英比色皿 试剂: 四氯化碳(CCl4):环保用,天津基准试剂有限公司; 正十六烷[CH3(CH2)14CH3] 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姥鲛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分析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甲苯(C6H5CH3)分析纯:天津市江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氯化钠(NaCl)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盐酸(HCl)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一厂。 样品前处理: 将水样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中,调PH≤2,加入20g氯化钠,充分震荡2min充分静置,将萃取液流经铺有10mm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用容量瓶收集滤液。取20ml四氯化碳再次萃取、用适量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将萃取液、洗涤液一并放入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标至刻线、摇匀。 测定结果: 1、校正系数的测定: 以四氯化碳为溶剂,红外碳硫分析仪分别配置浓度为100mg/L正十六烷、100mg/L姥鲛烷、400mg/L甲苯溶液,用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采用10mm×10mm比色皿,分别测量三种溶液在2930cm-1、2960 cm-1和3030cm-1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这三种溶液在上述波数处的吸光度满足公式: C=X·A2930 Y·A2960 Z (A3030- A2930/F), 式中: C-萃取溶剂中化合物的含量,mg/L; A2930、A2960、A3030-各对应波数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X、Y、Z-与各C-H键吸光度对应的校正系数; F-脂肪烃对芳香烃的校正因子,即正十六烷在2930 cm-1和3030 cm-1处的吸光度之比; 对于正十六烷(H)和姥鲛烷(P),由于其芳香烃含量为零,即A3030- A2930/F =0,则

石油降解研究

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机理研究 李会爽1,周磊2,柳青2,张端2,张景来2 (1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六室北京100011,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通过测定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探寻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对石油的降解机理,为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色质谱分析手段,通过测定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对石油和正十四烷降解产物,对菌株SY2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Y2对石油中的正烷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73.4%、49.3%、48.9%;根据正十四烷降解产物推测:菌株SY2对正十四烷的降解有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直接脱氢等多种途径,产生酯类、烯烃类、烷烃类及羧酸类等物质,与文献报道的烷烃降解途径相符合。 关键词:石油污染,生物降解,降解途径 Study on Theory of Biodegrada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 LI Hui-shuang, ZHOU Lei, LIU Qing, ZHANG Duan, ZHANG Jing-lai (1Sixth Chamber of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11, China, 2 Environment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the theories of biodegradation about crude oil and tetradeca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lu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 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s from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s from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and tetradeca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 which detecting by GC/MS, the author studied the theories of biodegrad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ility of SY2 for degrading n-alkanes is best; in which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entadecane 49.3%, hexadecane 48.9% and tetradecane 73.4% are highest. According to the substances from process of tetradecane biodegradation, the author inferred that tetradecane biodegraded to esters, olefins, alkanes and carboxylic acids by a variety of biodegradation pathways, such as monoterminal oxidation, diterminal oxidation, dehydrogenation and so on, which tallies with alkane degeneration way repoted by the documents. Key Words:Oil contamination, Biodegradation, Biodegradationpathway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总3页)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石油主要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其组成复杂,含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卤代烃、苯系物、苯胺类、菲、苯并[a]芘等)。土壤作为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基础,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参与转化、迁移和积累等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土壤安全事关人类食品安全。石油一旦进人土壤,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根据已公布的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有机类污染物,尤其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在我国,勘探和开发的油气田有4 0 0多个,覆盖面积达 3. 2 X 105 km2,其中约4. 8 X 106 hm2 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我国部分油田周边石油污染状况,其周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 TPH ) 质量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临界值500 mg/kg,对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石油污染土壤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土壤石油污染:是指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数量和速度超多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其累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 ?石油的泄露和溢油: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 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与这些设施附件的地面;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业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发生井喷或泄露,也会污染周围土壤环境。 ?含油固、液体废气无的随意处置: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油、天然气的开采过 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 ?含油污水的灌溉和农用药剂的使用:一些工业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直 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该水体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导致土壤污染,另外某些农用药剂也会污染土壤。 ?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的有机物污染,另外大气沉降也会导 致土壤污染。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方法: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 [摘要] 本文作者对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掺混型高分子材料四类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包装、餐饮业、农业及医药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 塑料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按体积计算已居世界首位,由于其难以降解,随着用量的与日俱增,废弃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已率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必须使用降解性塑料的塑料产品范围;我国目前的塑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不可降解的废旧物,严重污染着环境和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可见开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寻找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来代替塑料已是当务之急。 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使用后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在一些环境因素如光、氧、风、水、微生物、昆虫以及机械力等因素作用下,使其化学结构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引起物性下降,最终被环境所消纳的高分子材料。根据降解机理的不同,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光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光一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氧化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降解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或在人体及动物体内的组织细胞、酶和体液的作用下,使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分子量下降及性能发生变化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广泛,在包装、餐饮业、一次性日用杂品、药物缓释体系、医学临床、医疗器材等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开发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 1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根据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特性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和生物破坏性高分子材料(或崩坏性,Biodestructible materials);按照其来源的不同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掺混型高分子材料四类。 1.1 天然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甲壳素、蛋白质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特别是天然产量居首位的纤维素和甲壳素,年生物合

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表征

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表征 用途 高分子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在聚合物内的分布情况对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流变情况),以及聚合物的宏观力学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了优化聚合物的加工、力学响应、以及其他的宏观材料性能,需要对聚合物中分子量分布加以设计和控制。而达到此目的的前提:定量了解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表征方法及原理 1.高分子的结构 高分子是由结构单元(单体或其极性基团)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长链大分子。根据主链上的元素结构,高分子分为: 均链高分子—主链由单一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组成。 杂链高分子—主链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组成 组成链结构的原子除C原子外,还可以是N、O、P、S、Si、B等元素。与低分子量的分子相比,高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形态:同一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可以是一种,也可以为几种;同一反应中生成的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分子空间构型,枝化度和交联度等不尽相同。这样,同一批次、同一工艺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内分子量呈现一定的分布形式。通常人们所谈的分子量为该分布条件下的特征(平均)分子量。

2.分子量的分布形式 2.1 柱形图 选用分子量测定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测定一定数量样品的分子量后,将测得的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样品的数量选取适宜的步长ΔWS=(Wmax-Wmin)/n 其中:ΔWS为步长;Wmax 是测得的最大分子量;Wmin)为测得的最小分子量;n为步数。 根据步长,把获得的分子量数据分组,统计出每组中所含分子量数据的个数ni,相应的分子量出现的概率为: P=ni/N N为测定分子量的总次数。以分子量的出现概率为纵坐标,分子量为横坐标做图,得到的图形即为表现分子量分布形态的柱形图。由柱形图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的总体概念,估计分布函数。测量次数越多,步长分的越细,用柱形图对分子量分布的估计越准确。多数情况下分子量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2.2 正态分布函数 正态分布函数又称高斯分布函数(Gaussian function)。多数物理量,包括高分子分子量的分布规律均符合正态分布形式。正态密度分布函数包含一个变量x,两个参数:数学期望μ和方差σ2。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模拟

2、土壤污染模拟 土壤是一个多相的疏松的多孔介质,固相中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胶体。石油是一种天然的粘油状液体,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 占8 0% 一9 0% )。烃类化合物是非极性有机物,其偶极矩< 1,介电常数< 3,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地表的石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入渗,也可能随地面水或雨水沿着土壤毛细管孔隙向下渗透污染土壤,甚至进一步向下淋滤污染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入渗过程中,由于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的胶体,使得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不断地被吸附。吸附能力与土壤的质地、石油的性质有密切联系。通常,石油烃类在土壤介质吸附程度以分配系数Kd来表示。 K d=C s C e 式中: Cs为平衡时固相中的浓度( mg/kg);Ce为平衡时液相中的浓度(mg/l) 根据土壤中溶质运移模型和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考虑吸附作用而忽略石油的挥发,建立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二维综合模型。它包括水运动方程和石油运动方程。 土壤中水运动方程: C?e? et = e ex K x e? ex + e ez K x e? ez + eK z ez 7 土壤中石油类运动方程: θR d ec = e D xx ec + e D zz ec ? eq x c ? eq z c + eθ ?λθR d c8 式中:C( h)为比水容量(cm-1);K x、K z分别为横向纵向水力传导系数(cm/d);Dxx、Dzz分别为横向纵向弥散系数(cm2/d);Rd为滞留因子;c为液相中石油的浓度(mg/l) ;qx、qz分别为x和z方向的达西流速(cm/d);θ为含水量(% );λ为降解系数(d-1);h为土壤中压力水头(cm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根据监测的结果和落地油的分布特征,预测石油类在土壤中迁移过程及石油是否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选择预测范围为:长80 m,深6m剖面区域。并对部分问题可进行简化处理, 作一些基本假设。假设土壤水最初不含石油,即未受到污染,但土壤中存在一定的本底值,经取样测定取平均值为40.3mg/kg。在土壤的预测范围内,土壤被认为是均质的。

最新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成员:王逸夫、袁康庄、汤明亮、张书浩 一、绪论 石油地质组成复杂,主要包括饱和与不饱和烃、芳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 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过程的污染和遗漏事故,以及含油废水的排放、污水灌溉、各种石油制品的挥发、不完全燃烧物飘落等引起一系列石油污染问题。石油烃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体,没有明显的总体特征,主要由烃类组成,目前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的主要分为(1)烷烃,可分为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烃;(2)芳烃、多环芳烃。 石油烃中不同的馏分会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不同影响。 当石油类污染发生时,污染物往往不是单一组分,而是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复合污染,各组份间往往会发生各种相互作用,并对水体的迁移转化过程产生影响,如不同组分在含水层介质的吸附上,往往会发生竞争吸附,从而改变部分组分的迁移性和生物降解特性。以往对于复合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类(芘、萘、菲),以及苯系物(BTEX)的复合污染等,组分之间从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作用机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对组分种类、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差别较大的芳香烃和氯代烷烃复合污染所开展的研究则较少,此类复合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机制和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尚不明确,诸如地下水中多组分竞争吸附规律、含水层介质中有机质对污染物吸附作用机理、污染场地包气带、含水层微生物多样性等。 由于资料匮乏,以及关于石油烃类污染物在水体中效应的研究不够完善,并且石油类污染物一般相对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地下水、废水、以及水体沉积物中。故本文主要对这三种环境中的石油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论述和总结。 二、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 1.迁移转化方式 当芳香烃、氯代烷烃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后,所发生的迁移转化作用主要包括对流弥散、吸附、降解、挥发等几个过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作用除受自身特性 影响外,同时受污染场地的地下水环境因素、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要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作用 和生物降解作用两方面。 弥散迁移,又称水动力弥散,研究单个流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偏离于平均渗流速度的效应。当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存在浓度梯度时,污染物粒子将受到扩散作用的影 响,但与对流作用相比,扩散项通常非常小,只有当流速极低时,扩散作用影响才 会显现。 吸附作用:孔隙介质中含有溶解某种物质的地下水时,该溶质会受到静电或化学力的作用离开溶剂,并被固定于空隙介质固体基质的表面或内部,这个过程称为 吸附作用。固体对溶质的亲和吸附作用主要分为三种基本作用力,通过静电引力和 范德华力引起的吸附作用叫物理吸附;通过固体表面和溶质之间化学键力引起的吸 附称为化学吸附,而介质对污染物的吸附往往是多种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机物 在土壤上的吸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矿物质吸附,另一部分被有机质吸附。 由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通常具有极性,在水溶液中发生偶极作用,使水分子在极性 作用下同有机污染物发生竞争吸附,占据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位,非极性的有机物 则较难与矿物质结合,因此有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起到了更加主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