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景观设计

滨江景观设计
滨江景观设计

南京滨江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通过对孝感、天津两地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南京独特的滨江环境对比分析对滨江景观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南京滨江进行个性化探究与设计,使符合南京独特地理、人文环境,实现以现代化城市新区形象为特色的河西滨江地区的目标。

1.孝感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

当前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范围的扩大,人口集聚的加快,促成了各地城市河道环境严重污染,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度的恶化,城市环境生态性的矛盾由此变得尤为突出。尤其地处河网(江河)交错的滨水城市环境质量则更加受人注目和关切。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构建人、水、绿和谐发展。是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污染源源头管理,开展系统的宣传教育,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垃圾,严把审批关,杜绝污水入河等;开展工程措施,恢复和建设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其建设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理念应该是:水体清澈,鱼儿戏水;河岸弯曲,让人寻味;水岸茂绿,四季有花;水岸建筑,高低起伏;建材环保,还原生态。在孝感市老澴河景观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生态之河”——恢复建设母亲河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其成为重要的城市绿带,建立生态效能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滨水区域。

“文化之河”——继承和创新传统的文化形式,传承孝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成为新时期孝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在滨水景观中,赋予意境高远的诗意词境。

“休闲之河”——塑造全新的充满活力与魅力的都市滨水景观,焕发母亲河新的活力,面向城市居民多重需求的开放休闲空间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休闲城市。

1.2、孝感市老澴河景观设计

1.2.1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

老澴河位于孝感市城南,西起澴河大堤,东至三军台与滚子河交汇,全长8.6公里,汇流面积40k㎡,下游延伸汇入府河。与中国早期城市依托主要航运水道选址一样,老澴河早期作为航运水道,支撑着孝感老城发展与对外交通,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它见证着孝感的事件、记忆、兴衰及文化底蕴,被誉为孝感的“母亲河”。2008年孝感总体规划修编中,强调了老澴河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老澴河和滚子河依托自然河道,建设50~800米宽的城市走廊,构筑孝感的城市发展生态轴线。是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两带五轴多片”中“两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由老澴河、澴河、滚子河以及正在实施的“三河连通”工程,共同构筑了孝感“三河连通、四面环水”的水乡园林格局。

1.2.2.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这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的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1.2.3.超大尺度空间--由功能决定尺度

古典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即"人在画外以观画",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决定了它要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的;同时,又受六七十年代西方大地艺术思潮及手法的影响,即注重设计空间与大自然的自然力、自然空间的融合。在广袤空间中创造作品,“人在画中以作画”的设计思路,这些都决定了“尺度空间的定量优先于局部”。在老澴河景观设计中,河两侧分别规划有50m-24m的滨河大道,建成后气势宏大,与河面尺度比较般配。

1.2.4. 尊重文脉原则--注重现代与传统的交流、互动

我们虽然在进行现代式的景观设计,也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整体上仍沿用传统布局,在材料及节点处理上呈现一定的现代感和现代工艺、手法,这是30年代园林师们逐渐从古典园林设计中走出来时采用的一种谨慎小心的做法,即“旧瓶装新酒”:而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界流行的做法是在设计中汲取“只言片语”的传统园林形式移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使人在其中隐隐约约地感受历史的信息与痕迹。

1.2.5.亲水特性

受现代人文主义极大影响的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在以往,人们惧怕洪水,因而建造的堤岸总是又高、又厚,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较好地控制水的四季涨、落特性,因而亲水性设计成为可能。如何让人与河水进行直接接触式的交流?是处理这类景观设计时应着重探讨的。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手法:一是亲水木平台(图4),一是挑入池塘中的木栈桥河廊道(图5),这样达到了不管四季水面涨涨落落,人们总能触水、戏水、玩水。

天津海河景观的成功与不足分析

2.1成功之处

(1)空间布局方面,天津市河海景观带与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能充分与周边系统相结合,居民在短期内可以到达,而对于住得远的居民,可以乘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

(2)在景观节点的布局上,划分为多个主题景观节点,提供了多层次的观景空间。而且各个空间表现的主题明确,能充分体现天津的历史文化特征。由于河海上游段横穿市中心,两岸多是繁华的商贸区和住宅区,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为了在高楼林立、人口拥挤的城市开辟出一块恬静舒适、回归自然的、适合人们休憩放松的空间,空间景观设计完全以亲水平台、亲水广场为主,形成了城市中连续的也是最长的亲水休闲空间。并通过河道清淤,是河海的正常水位标高常年维持在1.5米左右,水面宽度不小于100米。

(3)亲水平台能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根据河海两岸的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采用多种堤岸结构设计模式,与绿化相结合。

(4)整个景观空间反映生态的要求和人们活动的需求。河海作为城市河流,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它的功能也随之变化,有古代居民的沿河而居,发展到孕育了一座城市。

(5)景观空间设计遵循了历史文脉。天津“城因水而生”,海河就是一首长诗,记录着天津过去的兴衰变迁,孕育了天津的文化。

(6)相关信息设施、照明设施、道路设施等都考虑了有人的使用习惯,充分参照了人体工程学原理,所以能很好的满足有人的使用。

(7)在整个河海景观带中,大部分为本土植物,禾木、灌木搭配合理,草坪铺设注重层次化,充分体现了河岸景观植物多样性的特点。

2.2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总的看来,海河景观人性化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发现,灾害和沿岸空间划分层次丰富,但针对性不强,老人青少年,中年人没有形成各自的活动空间,造成功能性空间的缺失;

2 在整个海河景观带中指示牌数量非常少,游人只能靠自己去找公关服务设施,一些景点附近也没有说明性指示牌,这对熟知当地情况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其他不熟知的游人就只好观其外表,而无法领悟景点的内涵。

3部分空间缺乏商亭、电话亭、清洗装置等相关的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人相关需求,此外,在整个海河景观带中只有几处公厕,并且处于关闭状态,给游人带来极大不便。

4,整个海河景观带中安全设施不完善,也就是说部分景观空间缺乏救护落水者的安全设施

南京滨江景观设计

3.1南京滨江景观资源

长江南京段沿江两岸,有山、水、洲、矶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顺江而下,有沿江而卧的三山矶、西控长江的狮子山、雄伟俊秀的幕府山、峭壁独兀的燕子矶、壮观秀丽的栖霞山和江中陆地江心洲、八卦洲,还有作为滨江景观背景的老山、顶山和宝华山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在沿江两岸还分布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狮子山阅江楼、龙江宝船厂遗址、火车轮渡所、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港口、电视塔、在建的南京长江三桥等,构成了南京长江段层次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滨江景观资源。景观构成要素南京滨江地区景观构成要素有:洲地景观、田园风光、山体景观、城市景观、港区风貌、大桥景观等。

3.2滨江城市特色

南京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著名的四大古都中唯一滨江发展的城市,因此滨江地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应反映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南京及其滨江地区,具有山、水、城、林、洲相融的特色环境,滨江地区的规划建设,应保持和强化这一独特的滨江城市特色风貌。南京是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滨江地区的规划建设,更应强化经济辐射功能,体现现代化大城市的风范。因此建议,南京滨江地区的建设应强化二种功能,突出一个特色,即强化经济功能、景观功能,突出地域特色,今后尤其要重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滨江景观建设。

3.3景观规划思路

以改变沿江城市面貌和改善观江条件为立足点,充分利用滨江自然、人文景观资源,通过强化不同景观段落主题,有机组合不同景观要素,重点塑造标志性景点等手法,形成层次丰富、船移景异,富有南京地域特色的滨江城市景观。利用江中洲地、滨江路、大桥、山体、电视塔等观江点,营造不同距离、不同高度的观江氛围,全方位展示长江滔滔西来,奔腾东去的大江风貌。

3.4景观规划总体构想

依据南京沿江两岸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规划可将长江南京段大致分为上、中、下游三大景观段落,每段赋予不同的景观主题,强化地区景观特征。在南岸主城、北岸浦口的上游,重点塑造以田园风光衬托下的港口工业城镇景观;以主城、浦口为主体的中游,重点突出以山、水、城、林、洲相融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景观;下游的北岸以现代化产业城市与田园风光为主,南岸重点体现与绿色山体有序组合的现代化港口景观。

3.5主要规划手法

(1)有机组合不同景观要素,形成二至三个景观层次,丰富滨江地区的城市景观。第一层次为近景,有洲地景观、田园风光、港口景观、大桥景观等组成;第二层次为中景,有城市景观、工业景观、山体景观等构成;第三层次为远景,主要有山体景观如老山、宝华山等构成。如江北浦口老镇段,近景为港口景观,中景为城市景观,远景为山体景观(老山)。

(2)保护和凸现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景点,成为沿江景观的重要视

点。长江南京段标志性景点有:三山矶、燕子矶、幕府山、大桥、二桥、三桥等、河西新城区标志性建筑、狮子山阅江楼、栖霞山等。根据观景视域保护需要,标志性景点周围应规划设立环境控制区。

(3)创造不同距离、不同感受的观江点和观江环境。根据人与江的关系,形成亲水、近水、远水若干观江点。在长江南京段,可以作为亲水观江点的有:三山矶、江心洲、八卦洲、燕子矶等;作为近水观江点的有:河西滨江、下关滨江、幕燕滨江、浦口滨江等;作为远水观江点的有:电视塔、狮子山、栖霞山、幕府山等。主要观江点周围,也应设立环境控制区,提供较好的观江氛围,观江视域内所有的建设活动,都应以不影响观江效果为原则进行严格控制。

3.6实现的设计目标

3.6.1塑造以现代化城市新区形象为特色的河西滨江地区

河西滨江地区是南京主城三大特色景观段落的上游段,位于新秦淮河和三汊河(外秦淮河入江口)之间,岸线长有15km左右。河西地区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城区,将形成以商务、体育、文化等功能为主的新城区中心、居住与就业相协调的中高档居住社区、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主城西部休闲游览地。鉴于下关、幕燕滨江地区受现状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河西地区成为南京主城滨江唯一有条件开展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地区,为此,河西地区特别是河西滨江地区的建设,尤应重视观江、观城等滨江景观休闲功能的建设。应以塑造现代化城市建筑群体形象作为河西滨江景观的主体,结合滨江休闲娱乐公园、新区中心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形成城市轮廓线清晰、层次丰富、环境优美、突出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为主体功能特征的滨江城市景观。

3.6.2建设以山、水、城交融一体和反映近代历史文化为特征的下关滨江地区下关滨江地区是南京主城三大特色景观段落的中游段,位于三汊河和南京长江大桥之间的明城墙以西地区,岸线长约5 k m,是南京城市最早沿江发展的地区,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地区景观资源有狮子山(阅江楼)、明城墙(护城河)、挹江门、静海寺、天妃宫、渡江纪念碑(馆)、大屠杀纪念碑、大马路近代建筑、火车轮渡所、大桥(南堡公园)等。根据下关滨江地区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的地区特点,结合该地区的发展条件,下关滨江地区的建设应保持和完善融山、水、城景观于一体的滨江城区特征,并注重体现南京近现代历史的文化内涵。

3.6.3构筑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以反映古代历史人文景观为补充的幕燕滨江地区幕燕滨江地区是指长江大桥与二桥之间、以幕府山山体为主体的滨江地区,岸线长约12km,以丘陵、山地为主要地貌特征,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十三片环境风貌区之一。景观资源主要

有:绵延的幕府山山体、燕子矶古镇、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摩崖石刻、达摩古洞和包括康熙、乾隆在内的历代名人诗词画碑等。现状由于开山采石,沿江山体景观破坏严重,区内的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幕燕滨江地区的自然地貌特征、人文景观资源条件,以及幕府山因开山采石留下的残存山体,幕燕滨江地区的景观规划与开发建设,应突出以山水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补充的滨江风貌景观特征,可以利用部分裸露的山体,因地制宜,采用艺术的手段,展现南京悠久的古代历史文化。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创新理念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创新理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住宅小区中的景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住宅小区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解决。当代景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依据对景观进行设计的原则进行创新,希望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住宅小区景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住宅小区中,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对住宅小区中的景观进行设计时,要注重生态的设计。在过去的设计中,大多数是以空间的形态为出发点,依据相关的美学原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解决。 一、对景观设计时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方面 因为住宅小区中的土地范围是有限的,住宅小区的开发商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益,在有限的土地中大量的进行住宅建设,使有限的土地逐渐减少。在住宅之外的土地上进行景观的设计,也就导致景观的占地面积非常小,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在进行设计时景观要求以及要素就没有办法体现。 (二)主观方面 1、没有重视环境价值。在住宅小区中,景观的作用是补充城市

的环境以及恢复自然的环境,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方面,没有重视环境价值,例如景观、地貌以及生物的种类等等。在对景观进行设计时,不管自然的条件怎样,都将其弃之不用,进行全新布局,破坏了住宅小区的原有生态。 2、与地形、生活的习惯以及气候等不相符。气候以及地形的不同,生态的系统必然会不同。在不同地域中,景观方面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可以说每一个住宅小区都具备独有的特点。在对景观进行设计时,往往忽略了住宅小区具备的特点,为了追求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景观而进行景观的设计,使地域的文化遭到破坏。 3、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较多,对住宅小区中的植被造成了破坏。在住宅小区的景观中,我们往往可以见到许多硬质的材料,如人造的地砖以及大理石等等,这些材料会使住宅小区出现温室效应,对住宅小区是非常不利的。 4.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在住宅小区中,我们可以见到成片的绿地,这些绿地虽然具备绿化的作用,但是使居民休息的空间明显减少,同时没有重视树木的作用。 二、对景观进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在对住宅小区中的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将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原则进行景观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进行设计能够使住宅小区中的景观改变原有的模式,不再是单纯追求绿化以及设施的模式,而是能够满足居民不同的需要。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要对居民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查,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和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组成、要求及原则 居住区是城市中一切行为活动产生的基础。人们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都要回归到自己惬意的住区中进行休息、调整。因此,居住区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在简单介绍居住区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关于居住区规划有专门的课程讲解或参考),强调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方法。 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选择和确定居住区位置、用地范围;(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室比及长度;(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 一、 居住区基本组成 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内容从工程角度分为室外工程和室内工程,但是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用地上。因此,一般的居住区组成我们指的是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居住区用地组成 以上的各项内容从居住区用地组成方面表现为: 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杂务院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用地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及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种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本文由dingxiao9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 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专业资料首页>标准规范>列表 营造关键字: 全文 显示 5 排序 上传时间 降序 境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主编单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颁布时间:2004 年 6 月 7 日页面功能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 类表 1 总则 绿地设置标 地关间距控制规 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 21 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植物布置规定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空间效果 化 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护 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宽度 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 最大坡度适用场地沟缆柱 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一、景观规划(8.5GB) DVD1 澳洲吉相合/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二/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三/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一/北京山水文园/长田漾湿地极限运动公园设计演示/常德大道两侧详细规划/城东桥—京江桥/城市规划/大连青云映山小区景观设计/东莞“深联?御花苑/东营庐山路住区景观/福建福安市鸿辉名仕嘉苑环境景观设计全套施工图/福田第1盘/福州锦绣江南策划文案-多个DOC/福州日出东方/福州市某小区景观规划方案/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南京玄武湖景区详细规划(EDAW)/河北省中央党校全套景观设计施工图(迪恩兹)/济南泉印兰亭花园全套景观设计施工图(香港畅意)/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资料/居住区规划/山水奥园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案/上海嘉利明珠全套景观投标文本(加拿大P&H)/上海锦绣华城全套景观设计投标文本(K.F.STONE斯旦景观)上海仁恒河滨花园/上海市闸北公园/上海赵巷别墅(泛亚)/随意堆叠/爱地时代DVD2 地产建筑规划设计1.2GB/上饶集中营文本JPG/上饶森林公园/深圳翠枫豪园二期?湖光山舍全套景观文本*深圳帝庭/深圳华艺?高山花园全套景观扩初设计文本/瑞典SED/深圳罗湖体育中心景观全套施工图/深圳如诗美地景观房产部分施工图(柏涛环境)/太仓上海假日景观扩初设计(捷奥国际)/太平洋城环境景观设计方案/太平洋城环境景观施工图/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同济规划院资料总平面图收集/围墙灯具椅子/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二/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三/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一/西安第一城/小区规划平面及手绘效果图/小区学生竞赛作品/校园规划/优秀国内外景观建筑资料选辑/玉泉新城景观设计方案/玉泉一期景观施工图/园林设计中大面积地面铺装、种植等实景图片/运动器械/樟木头大道总体景观规划设计/浙江绿都百瑞广场/郑州非常国际居住区全套景观概念性文本/植物/中智/住宅规划/总平面图/座椅 二、优秀控规详规(8.6GB) DVD3 1杭州大运河国际旅游区旅游策划与城市概念设计文本(0409北京大地风景院)02浙江省永康市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0110浙江佳境)/04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0102中国规划院)05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规划图(0205中法合作设计)06武胜县千福城规划及方案设计(0202重庆陆洋建筑设计院)/07上海浦江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0107意大利Gregotti机构)08重庆鸳鸯湖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0208重庆规划院)09云和县南片区修建性规划部分大板资料/10海口西海岸外滩城市设计全套资料(竞赛)-新西兰布里斯11海口市一江两河生态建设项目汇报(0307中国科学院生态所)12成都市总体规划 2003~2020(03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3海口药谷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4海口市总体规划2001~2020(0309中山大学) DVD4 5海口西海岸外滩城市设计全套资料(竞赛)(美国爱普斯顿)6海口九栈桥外滩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竞赛)- 荷兰高柏伙伴7海口九栈桥外滩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竞赛)-美国DPZ设计公司/8海口西海岸生态走廊城市设计(0311荷兰高柏伙伴设计)9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全套总规控规详规文本(0308jtc国际私人)0溪口-雪窦山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0401本省规划院)、1宁波江北核心区及甬江两岸总体规划文本(0403EDAW)2厦门海沧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208同济大学)3成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全套资料(0305中国城市规划院)/4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5同济)5绍兴市西小河地段全套保护修缮规划设计文本(0301同济)6苏州市石湖景区总体规划(0202

居住区景观怎样设计

居住区景观怎样设计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1 总则 1.1 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3.1 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 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 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 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 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2.1 总体环境 2.1.1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遵循艺术创作规律,追求 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 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以主导姿态,而 非人云亦云,同时贯彻居住区设计之始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划 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 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 大化。 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服务的主体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独立,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 自然环境更为分离。但这一切变化,反而使人更依恋于自然、更希 望回归到以往热情洋溢、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居住区景观的营造,就是创造最佳、舒适、便捷的社区场所,重组单一功能的居住 区交通,使区内景观节点地带和代表性建筑与标志物的连贯化和系 统化,从而将人的活动从其居住小盒子里引出来,带向其各自所心 仪的环境中,人在此中生活,居之安然,陶之自然;就是以生态学为 原则,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补充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理想,让人能更直接的接触自然。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地位 现代居住区设计的一般秩序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对这种秩序的一般理解为:

(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 和定位; (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 (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 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景观设计只是锦上添花,其本身仅仅是规 划与建筑设计的补充和完善,而忽略了现代人在基本生活条件满足 以后,希望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回归社会的最根本需求。同时, 也无法最大化的满足景观设计所包含的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显露自然的生态学原则,使位于最后的景观设计仅流于简单的 绿化配置和硬质景观设计。为了避免上述缺陷,在居住区设计中, 重视建设场地范围内天然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能使设计人员认清历史文脉主流,创造适合于当地特色的景观 形态,满足大众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的需求。居住区景观规划和设 计应自始至终制约居住区规划,贯穿于建筑设计中,贯穿于居住区 建设始终。 3、居住区景观的特性 现代居住区大多成片开发,形成群落。其中,单体建筑———住宅提供人们生活庇护场所,其群落间隙———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 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地从事 交通、交流、休憩、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另外,在同一场所,人们在其间目的相异,逗留时间长短不同,行为丰富多彩。这些很 大程度决定了其活动场所———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多功能性、多义性、多元性和空间与时间的多维性、兼容性。这也就是居住区景观 这个特定场所的特性所在,所以,其设计的侧重点也大大有别于一 般园林设计。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与营造,需要有意识的围绕这些特性,依照生态学原则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小区规划不单是小区功能、道路系统等较多单一意义的设计,更是小区生态和人文的多重 含义的综合设计;同样,建筑设计也不应是单纯建筑学,而是与景观 设计相互映衬,建筑是其所处景观中的建筑,景观使建筑生辉。 4、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着重点

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阐明了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应本着的目标,介绍了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所包括的各内容,指出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本着居住区生活的舒适、舒心、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目标,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 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化设计,它包括绿化、铺装、标志系统、景观照明、景观水景、景观小品六大方面。而这六大方面的设计,最后应达到整个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和动观的效应。 住宅区环境包括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绿化率的高低,还包括绿化、围墙、大门、活动设施,各种指示标牌、水景、浮雕、雕塑、灯光设施、音响设施等,而这些内容又必须与住宅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单

就绿化而言,也不是简单的绿化就可以了,而必须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居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也就是说,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比如居住区的集中空地作出高低错落的构筑物应该形成或大或小、或公共或私密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活动的使用要求,开阔的场地可以供居民集体晨练或举办群众文娱活动,而相对隐蔽的小空间则可以给居民提供阅读、交谈的场所。 日本人曾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要素: 1)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和臭味;2)宁静,没有噪声;3)丰富多彩的绿化; 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而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宜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 8)有游乐设施。 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 目前,我国主要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 1)居住密度;2)绿地面积;3)室外活动场所与设施标准; 4)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5)日照。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导,居住区景观的核心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书 设计思想: 创造自然,享受自然 设计说明: 该小区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环境成为当地文化的延续。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内的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使居民有一个舒适,安全,阳光的生活环境。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和环境设施小品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小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创造自然,享受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水体、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

设计分析: 1、植物配置分析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植物搭配错落有致,灌乔木相互搭配,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为小区增色不少。 2、道路系统分析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3、特色景观节点分析 不同的景点用不同点方式,利用植物围合而成。设计中具体利用植物造景和不同材质及颜色的铺装来划分空间,以此形成多样化的活动场地,特色的喷泉广场水的循环使用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互照应,既是举行一些户外公众聚会活动的最佳场地,也是专门为业主们沟通交流搭建的平台。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度,所见均不相同,绝对没有千面如一的平淡,人造的景观与上帝的景观在此合二为一,成为崭新意义上的自然,而生活,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特色植物长廊的建造更是体现这一设计理念,丰富合理的植物配置,美化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绿化特色。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4.2.1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1.居住小区的范畴 “小区”一词是由俄文直译而来的,它的基本原则是:城市交通不得引入小区;有一套完整的日常生活使用的生活文化福利设施;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创造便于生活的空间。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对“小区”概念作了进一步规定:一般情况下,居住区按规模可以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居住区可分若干居住小区,也可不分小区,小区由若干住宅组团构成。 (1)居住区 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地段,规模为1万至1.5万户,3万到5万人; (2)居住小区 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规模约为2千到3千户,1万人左右; (3)住宅组团 是居住区的基本生活单位,由若干幢住宅组成,不被小区道路所穿越,其规模是3百到7百户,1千至3千人。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大小不一,因此以上三者的性质和规模不能模式化,不能强求划一。例如在中、小城市,可能没有居住区,只有居住小区;在小城市,虽然叫做“居住小区”,但其规模可能只相当于理论上的住宅组团的规模。 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普遍追求营造高品质的小区环境。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而是一个集总体规划、空间层次、建筑形态、竖向设计、花木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整体化的设计已成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必然手法。在人们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居住区景观设计朝着多元化发展(图4-11)。 图4-11 某小区规划设计效果图

4.2.2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强调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2)居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 居住区环境设计更多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4.2.3 居住小区环境综合营造 1 总体环境 (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模板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一、景观规划( 8.5GB) DVD1 澳洲吉相合/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二/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三/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一/北京山水文园/长田漾湿地极限运动公园设计演示/常德大道两侧详细规划/城东桥—京江桥/城市规划/大连青云映山小区景观设计/东莞”深联?御花苑/东营庐山路住区景观/福建福安市鸿辉名仕嘉苑环境景观设计全套施工图/福田第1盘/福州锦绣江南策划文案-多个DOC/福州日出东方/福州市某小区景观规划方案/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南京玄武湖景区详细规划( EDAW) /河北省中央党校全套景观设计施工图( 迪恩兹) /济南泉印兰亭花园全套景观设计施工图( 香港畅意) /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资料/居住区规划/山水奥园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案/上海嘉利明珠全套景观投标文本( 加拿大P&H) /上海锦绣华城全套景观设计投标文本( K.F.STONE 斯旦景观) 上海仁恒河滨花园/上海市闸北公园/上海赵巷别墅( 泛亚) /随意堆叠/爱地时代 DVD2 地产建筑规划设计1.2GB/上饶集中营文本JPG/上饶森林公园/深圳翠枫豪园二期?湖光山舍全套景观文本*深圳帝庭/深圳华艺?高山花园全套景观扩初设计文本/瑞典SED/深圳罗湖体育中心景观全套施工图/深圳如诗美地景观房产部分施工图( 柏涛环境) /太仓上海假日景观扩初设计( 捷奥国际) /太平洋城环境景观设计方案/太

平洋城环境景观施工图/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同济规划院资料总平面图收集/围墙灯具椅子/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二/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三/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一/西安第一城/小区规划平面及手绘效果图/小区学生竞赛作品/校园规划/优秀国内外景观建筑资料选辑/玉泉新城景观设计方案/玉泉一期景观施工图/园林设计中大面积地面铺装、种植等实景图片/运动器械/樟木头大道总体景观规划设计/浙江绿都百瑞广场/郑州非常国际居住区全套景观概念性文本/植物/中智/住宅规划/总平面图/座椅 二、优秀控规详规( 8.6GB) DVD3 1杭州大运河国际旅游区旅游策划与城市概念设计文本( 0409北京大地风景院) 02浙江省永康市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 0110浙江佳境) /04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 0102中国规划院) 05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规划图( 0205中法合作设计) 06武胜县千福城规划及方案设计( 0202重庆陆洋建筑设计院) /07上海浦江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 0107意大利Gregotti机构) 08重庆鸳鸯湖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0208重庆规划院) 09云和县南片区修建性规划部分大板资料/10海口西海岸外滩城市设计全套资料( 竞赛) -新西兰布里斯11海口市一江两河生态建设项目汇报( 0307中国科学院生态所) 12成都市总体规划~2020( 03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海口药谷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4海口市总体规划~2020( 0309中山大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