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学计算机》考试题型和复习提纲

2017《大学计算机》考试题型和复习提纲
2017《大学计算机》考试题型和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与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1.考试题型:选择题(1分X 40)、判断题(1分X 10)、

填空题(1分X 20)、综合题(6分X 5)。

2.综合题包括简答、算法描述。

、各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1计算、计算工具的历史沿革

了解计算和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说出每个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具的特点及发明人。

1.3当前热点计算

1.云计算

掌握基本原理、云计算的特点及云计算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

2.物联网

掌握物联网的含义,关键技术及应用等。

3.大数据

理解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及应用领域等。

4.可穿戴计算

简单了解一下

5.智慧城市

简单了解一下

1.4思维与计算思维

会描述计算思维的定义及理解概念,掌握思维模式有哪几种。

重要知识点

了解在计算工具的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如巴贝奇、冯诺依曼等 计算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人工智能

了解当前热点技术及每种技术的特点,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的特点 了解思维与计算思维,思维的分类。

1) 2) 3) 4)

重点内容汇总:

P9页:巴贝奇耗费了整整10年时间,于1 8 2 2 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

P11页: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在 1 9 4 6 年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子数字积分仪

与计算机” ENIAC 。

P13页:计算机科学自1 9 4 6 年ENIAC 研制成功后,在2 0世纪最后的3 0 年间, 取得了大量里程

碑式的科学业绩,

得到了惊人的发展, 从被认为仅是一门编程的单一课程扩

展到包含系统结构、软件理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等的一门独立学科,并与电子工程、物 理、数学、生物、经济、语言等其他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人工智能、电子商 务、计算机图形学、量子通信、生物信息学等。

P24页:当前热点计算方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计算,智慧城市。

P24页: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 问,进入

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 (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 ),这些

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P27页:广义的物联网定义认为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 各种接入

网络实现物体与互联网连接, 形成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巨大智能网络。广泛应用

于航天、交通、农业、物流等领域。

P31

页: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体

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流动速度

快、价值密度低。

P38页:思维模式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

① ② ③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2.1计算机概述

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掌握每代计算机的特点;了解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分类

掌握计算机按不同分类的划分及特点。

2.2图灵与图灵机

掌握图灵机的执行过程简述、图灵机的思想和意义。

2.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及软件组成、 硬件的概念、软件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组

成图。参考教材P57图2-4.

“电

种:

以观察和归纳自然(包括人类社会活动)规律为特征的 实证思维; 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的逻辑思维;

以抽象化和自动化为特征的 计算思维;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思想、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述、五大部件的描述及各 自的功能;参考教材P57-58的内容。

了解信息的存储; 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简述;参考教材 P60的内容。 了解什么是总线及总线的分类。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了解软件的概念、程序和文档的概念; 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参考教材 P61图2-9. 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简介;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 统;了解常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主板、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只读存储器、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理解每个硬件的特点。

2.4计算机问题求解

1. 问题与问题求解 问题求解的一般思维过程

2. 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模型。 掌握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过程。

重耍知识点

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四代,元器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 计算机的分类

3、 图灵机的特点,它仅仅是概念上的模型。

4、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构成,每个部件的特点功能

5、 操作系统的功能

6、 能进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

7、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

8、 了解认识微机的基本构成

9、 什么是问题,问题的分类 10、 计算机问题求解模型

11、 举例求和1+2+3+…+100能对其进行算法描述及计算机解决此问题的过程 12、 各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 GB 、MB 、KB 之间,还有字节与位之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汇总:

P46页: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按构成计算机的 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历了 4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

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出现 FORTRAN?高级语言;

常见的操作系

、显卡、声卡、

第三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微型计算机开始出现;

P56页:图灵机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于1 9 3 6 年提出的一种 抽象计算模型。

P57页:[冯诺依曼原理]现代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装置, 而它之所以能实现自动 化信息

处理,是因为采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是1 9 4 6 年由冯诺依曼提

出并论证的,这一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① 计算机硬件由5

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②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计算机能够自动高速地 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五大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协调统一地工作。 首先,把表示

计算步骤的程序和计算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控制器输入命令的控制下, 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

算机的存储器进行存储;其次当计算开始时,在取指令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 控制器对

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储、 取数命令和运 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 最后在控制器的取数和输出命令作用下,

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P58页: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 中央处理器(CPU ),它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控制了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工作。

P58页:存储容量的大小以 字节为单位来度量,经常使用KB (千字节)、MB (兆字节)、G B (千兆字节)和TB (兆兆字节)来表示。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1 KB = 1 0 2 4 B ;1

MB =

1 0

2 4 KB ;1 GB = 1

0 2 4 MB ;1 TB=1 024

P59页: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内存在

计算机 主机内,它直接与运算器、控制器交换信息,容量虽小,但存取速度快,一般只存放那些正 在运行的程序和待处理的数据。外存作为内存储器的延伸和后援,间接和CPU 来存放一些系统必须使用但又不急于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方可执行, 存的存取速度慢,但存储容量大,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大量信息。

P60页:常用的输入设备 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等; 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P61页:没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称为“ 裸机”,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 类。其中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及其解释编译程 序、网络管理软件等;

应用软件包括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音频视频处理、杀毒类等。

P61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任何一个 用户要使

用计算机都必须首先安装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 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主要功能 包括CPU

文件管理、用户接口等。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 、

OS

Windows 系列、Netware 等。

P64页:主板(又称主机板Main

Board 或系统板S

是微机内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板。

P65页: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和暂存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

内存具有较快的速

度,但存储容量有限。 外存储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 缓存(高速缓存读取速度相对 更快)以外的存储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外存存取速

度慢,但容量很大,此类存储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 软盘、

光盘、U 盘等。

P66页:内存分为ROM 和RAM ,只读存储器

ROM —般是装入整机前就事先写好的,整 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不像随机存储器 RAM 那样能快速、方便地加以改写,

所存数据

稳定,即使断电后也不会改变。

P68页:精确问题也可称为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 达到目标

GB 。

联系,用 外

常用

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

理、

ystem Board 等)

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 >B,B < C,问A 与C哪个

大?这是一个目的非常明确的问题。模糊问题也称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那些对问题的初始

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二者都没有明确说明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大

的不确定性,例如“如何写一篇论文”这个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是不清楚的。

P75页:计算机求解问题过程首先是分析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

第三章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3.1二进制

掌握常用的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3.2数值信息的表示与运算

1.定点数与浮点数掌握定点数的概念、定点数的表示;掌握原码、补码、反码的表示方法;并

能够进行一定的运算。

3.3非数值信息的表示

1.字符编码

理解ASCII码,重点掌握7位ASCI码;

2.汉字编码

重点掌握汉字编码的过程,并掌握每个过程中的编码的特点,比如汉字交换码、机内码、字形码。可参考教材P100图3-3.

3.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掌握文本信息的分类;

理解图像文件和图形文件的区别,掌握各种不同图像图形文件的格式;

掌握各种不同音频文件的格式;

1、计算机中采用的各种进制及表示方法。

2、各种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及转换规则

3、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规则

4、数值型的数据两种表示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浮点数掌握概念即可,给定一个定点数会求其原

码、反码、补码。

5、目前计算机中采用的主要字符编码ASCII码,掌握其7位编码,主要编码规律,大小写字母ASCI之间的关系。

6、汉字编码的处理过程: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输入码的类型,国标码与机

内码的关系,如何解决与西文之间的兼容与冲突问题。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处理时是用机内

码。

7、输出时汉字的清晰度与点阵规模有关,点阵规模越大,输出汉字会越清晰。

&掌握一些常见图像文件的扩展名,女0 .BMP . GIF.J PG等,音频文件的扩展名.wav.m p3.Mi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