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学复习资料课件

图书学复习资料课件
图书学复习资料课件

图书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图书是指地图,随着时代的变迁,图书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古今差异较大。“图书”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保留和传播知识,记述事件的工具,它是用文字、图画、声音以及其他新技术设备所记录下来的知识、它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记载,二是传播,二者缺一不可,具有这两个基本要素,无论其外在形式如何,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图书。

图书的种类:

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研究对象:

1、图书事业的兴衰

2、不同时期图书内容的特点:图书的使用、流通和收藏

3、图书外在形式的流变:铭刻、抄写、雕版、活字印刷、视听技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图书事业:

1、春秋以前及春秋时代的文化与图书事业

2、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与图书事业

3、秦始皇的文化选择

4、汉代的经学与图书事业

5、刘向刘歆父子对图书的整理及其贡献

6、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创作的特点

7、隋唐时期图书事业的发展

图书的著作类型:

著述:作者围绕某一主题全面系统的发表见解、陈述观点、明确概念、自然体系的作品。著作的类型:文件、理论著作、通俗读物、科技报告、教材、学术论文、杂著

名著的特点:群体性、通俗性、长久性、丰富性、启发教育性、实践性

编撰: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将现成的文章和书籍加以重新排列和整理,另外组织成书。

区别编撰、编篡、编著三者的含义

我国四大古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区别类书和丛书

翻译: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表达出来。

摘译:在保持原著构思的基础上有选择的翻译

编译:将一种或多种语言文字的图书资料,按照某种需要整理编辑并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佛经的翻译:佛典是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最能体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重要佛教思想家和佛教宗派思想的主要经纶和著述。

佛典翻译的前后期有明显的变化:

1、形式上

2、内容上

3、体系上

4、翻译人员上

5、翻译方法上

6、翻译规模上

7、以宗派而论8、以书籍种类类分

东晋到隋唐佛经翻译的特点:

1、译文质量大有提高

2、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产生了佛经目录学

3、翻译理论上的较大突破

4、南北两方各教派形成不同的文风

五四时期翻译的突出特点:

1、出版了马列主义译本

2、译文语言中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

3、文学作品的翻译

4、对翻译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5、鲁迅瞿秋白等著作翻译家

纸张的规格与种类:型式(机制纸和手工纸)、尺寸、重量

令重:1令即500张令重就是1令(500)张纸的重量

微缩型图书的优缺点:(重点)

优点:1、存储密度大,节省收藏面积2、规格统一,便于管理

3、易于还原拷贝

4、成本低廉,便于获取

5、不易变质,便于保存

6、缩短出版周期

7、记录速度快8、记录效果好

9、可与计算机联用,便于检索

缺点:1、不能解决各种形式信息的存储问题

2、一次性投资大

3、保管条件要求严格

计算机阅读型:采用磁性材料作为载体,以光电转换和电磁转换为记录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而产生的图书形式

包含资料:视觉资料听觉资料试听资料

开本的概念:开本是用全张印刷纸开切的若干等份表示图书副画的大小。开本以开数来区分。开本与黄金律:1:1.31的比例感觉坚固。舒适、可靠1:1.5的比例较为标准

1:2的比例形式显得文雅、高尚

开本开切法:几何开切发直线开切法纵横混合开切发

开本的类型:大型本(12开)及以上中型本(16--32开)小型本(36开机以下)

图书的内容组成:书心封面主书名页(是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

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环衬附书名页插页护封(包封)函套(书函、书套)

图书装订样式:

定义:是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图书所呈现的外观形态

1、平装(简装):整体书由软纸封面,主书名页和书心构成,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如环衬、插页等平装分为普通平装和勒口平装两种

2、精装包括全纸面精装、纸面布脊精装、全面料精装

3、线装

4、软精装

5、散页装

图书结构和装订样式的选择:应该考虑图书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即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因素

图书的板式:

含义:是指在一种既定的开本上把图书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使书稿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形式能与图书的开本、封面、装订形式取得协调,给

读者阅读带来方便与舒适。

板式设计的艺术规律:1、对称与均衡2、比例与尺度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5、变化与统一

板式设计要素:板式包括版心大小、文字排序、字体、字号,行间和断章节前后空距,版面的布局和装饰。书中的空白都是为了给读者营造一个视觉氛围。

专业术语:

页:图书开本幅面的一张为一页,一页有正反面两个面。正面为单数页码,反面为双数页码。面:图书页张,一个开本的幅面为一面,一面为一个页码。

版面:印刷副画中图文和空白部分的总和。

版心:印刷或印刷成品副画中规定的印刷面积。版心本身由文字、图表和间空构成,间空包括字空、行空、断空。

周空:版心四周的空白称为周空或版口,包括天头、地脚、订口、切口(书口、翻口)

版心大小的设计:版心尺寸与周空大小相互制约。凡周空较大的设计,版面显得疏朗、爽目,而周空较小的设计,则版面显得饱满,醒目。版心的大小,要根据图书的性质、种类和既定开本来选择确定。

字级:指印刷字的大小级别。

方式:另数制点数制级数制

字体:注视度顺序为黑、楷、宋、仿宋易读性顺序为宋、楷、仿宋

用字原则:以变化求生动,以和谐出美感

正文排版禁则:

1、单字不占行,单行不占版

2、公式转行:要求不要翻页转行。需要转行时,在“三”处转行,其次则在两级之间转行。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开始处。

3、数码转行:不允许将一组数码从中间分开转行。

引文排式:

短句:一般不择文字,字级也与正文相同,排列也无特殊格式,随正文排版即可。

大段文字:为了与正文区别,选择的字体与正文不同(多用仿宋、楷)。排式也与正文区别:一是另段起排,二是行头退后两格,若行长交长,行尾也可缩进两格,以使引文更为清晰。

注文排式:注文是图书中的注释文字。有夹注、段注、脚注、章回注、篇后注、书后注等。

标题排式禁则:(必考题)

1、标题末最好不加标点符号(?!除外)

2、对题:并列两栏中,出现相同形式,相同版位的标题

3、背题:图书版面中较大的标题出现在版末,题下无正文行(有时书版中的最小级别的标题允许出现在版末)

表格排式:

1、表格的构成要素:表题、栏头、表框、表项、表注、表格内容

2、表格种类:按表述样式分:数据式表格、文字式表格

按形态样式分:线表、无线表、挂线表

书眉页码等排式:

书眉:一般在双码版面上标明书名,单码版面上标明篇名或章名,或双码版面上排上一级标题,单码版面上排下一级标题,即书眉文字双页的级别比单页大。

目录排式:

目录又叫目次,是全书内容的纲领,它显示出结构层次的先后,设计要眉目清楚,条理分明,才有助于迅速了解图书全部内容。

1、图书中的目录的设计应区别于正文。

2、目录中的标题以不超过三级为宜。

3、目录中的标题字级,大多以与正文相同字级为最小一级标题字级,以上各级标题的字级适当相应递增。

4、目录中的标题字体必须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

5、目录中标题及页码的位置可做适当变动。

附录排式:(必考题)

1、在排式设计上应区别于正文

2、其字级一般小于正文,但若其文字性质与正文相同,字级可同于正文。

3、可采用双检排式。如索引

4、附录、索引、参考文献、后记、跋等都为辅文,它们都要上目录,页码接正文排下来。它们的字体可与正文相同,可小一点,索引多半分双栏排。

图书定价策略:

影响因素:主要由图书印刷成本、预期利润、作者稿酬、批销商折扣和销售税金五大部分构成。

主要因素:1、单本图书的印张数(主要之一)

2、图书的选用材料、印刷和包装装帧。

3、图书的印数

4、作者稿费或版权税

5、销售费用

6、出版社的管理费用和税金

7、出版社的合理利润

8、市场同类图书定价

9、图书的独特价值效应

图书馆学基础题库

图书馆学概论题库 第二章 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 1.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 ? 有间接关联的学科 2.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研究方法。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 术,创造学科发展新优势。⑶重视对知识的组织与控制,强化管理学科色彩。⑷积累与创 新相结合,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 4. 图书馆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学科生长点 有⑴文献建构研究⑵ 元数据研究⑶搜索引擎研 究⑷数字图书馆研究⑸知识管理研究。 相关学科 同族关系 应用关系 哲学 情报学 — ------------ f 文献学 Jf f —E 交叉关系 P 教育学 社会学 管理学 心理学 数学 信息论 目录学 经济学 控制论 档案学 计算机科学、通信 系统论 直接关联的学科 哲学 一般研究方法 专门研究方法 逻辑方法 系统方法 % 数学方法 移植法 比较法 3.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 有:⑴调杳研究对象, 立足于更广阔的实践基础。 ⑵融合理论和技 1 读者调查法 图书馆统计方法

5.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装置和传递装置。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 记忆装置和扩散装置。 6. 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①文献信息资源②用户③工作人员④技术方法⑤建筑与_______________ 备等基本要素。 7.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 现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8. 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有⑴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⑵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现 强制教育;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⑷国家扶持和保护也是图书馆发 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⑸?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 9. 图书馆发展的特点:⑴就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⑵在一个国家内 部不同地区内,图书馆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⑶图书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⑷图书 _ 馆的职能在不断扩大;⑸图书馆的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 10.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有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11. 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 12.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⑴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⑵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⑶开发智_____________ 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⑷搜集和保存文献遗产的职能⑸满足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消遣的职能。 第四章图书馆的类型 13.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2789-1974 (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把图书馆分为六大类型,它们是国家 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通常认为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 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 14. 高等院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具有学术性和服务性_____________ 15. 我国军事图书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军事科学图书馆、军事院校图书馆、连队图书馆。 第五章图书馆事业 16. 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⑴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⑵国 家办馆和社会办馆相结合;⑶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密切联系:⑷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加强图书馆学研究。 2

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2007-11-28 00:24:52) 标签:知识/探索图书馆学硕士推荐书目分类:图海情天翩然心 同学晨阳出海前段时间传给我一份张怀涛老师给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推荐书目,如下: 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仅供参考;带﹡号者有电子版) 一、补读(本科为非图书馆学专业者阅读) 1.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 ﹡张琪玉.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4. ﹡杨玉麟.信息描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沈固朝.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二、必读部分 1. ﹡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3 3. ﹡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4. ﹡周文骏.文献交流引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5. ﹡刘昭东.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6. ﹡马费成.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 ﹡袁咏秋.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 ﹡(印)阮冈纳赞著;夏云等译.图书馆学五定律.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9. ﹡米哈依诺夫. 科学交流与情报学. 科技文献出版社,1980 10. ﹡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11.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第二版).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 12. ﹡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 ﹡范并思.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4. ﹡吴慰慈.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5. ﹡王崇德.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16. ﹡付立宏.图书馆管理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7. ﹡程焕文.信息资源共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8. 胡昌平,柯平.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 19. ﹡申静. 咨询理论与实务.中国电力出版社出,2000

图书馆学基础

我名词解释10 1.文献: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2.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 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 3.文献分类:根据文献分类法,对文献的学科性质及其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归 纳,确定所属类目和给出分类号,用以揭示和组织文献及编制分类目录索引的工作。 4.主题标引:用语词形式描述和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文献检索要求编辑的一种 情报语言,以主题字顺为基本序列的一种文献组织系统。 5.文献编目: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著录和组织成目录的过程。 6.图书馆工作评估: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图书馆各项工作和目标进行评价和测度。 7.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8.文献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机构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 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和保障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 9.在版编目:是二十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70年代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图书编 目形式,是推动图书馆图书编目标准化,保证图书信息与图书出版同步传递,促进图书发行管理自动化的重要措施。 10.数字图书馆:准确定义应该是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 资源库。 简答5 1.图书馆一词的由来 1,图书馆的英文为Library,含义为藏书之所,来源于拉丁文; 2,19世纪末,图书馆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 3,正式使用是1904年,建立的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 2.文献收集方式的两大途径: 1,购入方式。包括预定、选购、邮购、复制等。 2,非购入方式。包括接受呈缴、征集、交换、接受赠送等。 3.文献分类的作用: 能帮助读者按类查询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并可根据类系结构查找内容相近的其他文献。 4.主题标引的作用: 把同一主题,不同学科的文献集中到一起,并且有多途径检索的长处,易于满足读者按特殊需要查阅文献的要求。 5.文献编目的作用: 反映文献的物质和内容特征,并使之有序,以宣传报道和检所利用文献。 6.藏书划分: 一般大中型图书馆将藏书划分为三个部分 1,基本藏书。如保存书库、过刊库。 2,辅助藏书。如外借部、阅览室、汽车图书馆、分馆。 3,专门藏书。如古籍、港台、工具书、地方文献。 7.改革转型阶段(江泽民) 江泽民总书记于1998年12月视察北京图书馆,指示要在全社会大兴勤奋读书之风。之前1998年10月李岚清副总理也曾视察北京图书馆,就资源共建共享及北京图书馆的建设问题做了十分明确的指示。

图书馆考试专用__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__完美编辑版

1.《全国报刊索引》 有史以来连续出版最长、收录报刊最多、最全面的报刊论文索引 2.《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通过引文检索和评论论文及期刊的参考工具书 三国时期王象编辑的《皇览》是中国第一部类书 1、《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 2、《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类书 P2P技术(单选)“非中心化”,P2P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电驴、bt,guntella,kazaa 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 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IFLA(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国际图联) 宋代郑樵《通志·校雠略》 二、“购书三术”与“鉴书五法”明代祁承熯?《澹生堂藏书约》 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朔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文远说精烂 MARC就是机读目录,即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也称机器可读目录,是计算机编目的产品。它是以代码形式和特定格式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贮载体上,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编辑输出书目信息的目录形式。 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它以共建共享为宗旨,建立多语种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书刊文献资源网络公共查询。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uing-in-Publication简称CIP)是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图书编目方式。它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依据一定的标准先行编制出书目数据,并随书印刷在图书的版权页上。 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 常用的英文全文数据库有OVID,SDOS, ProQuest Medical Library 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 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图式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皮亚杰 4、知识与信息的关系有(并列关系)(包含关系)(转化关系)(分立关系)(替代关系) 5、法国著名信息论学者布里渊认为:信息是原材料,是由纯粹的数据集合构成的,而知识意味着一种确定程度的思想,以及通过比较和分类讨论、组织这些数据。 6、美国信息系统专家德本肆将认知的过程(事件)—(符号)—(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7、知识包括(编码知识)和(非编码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12、1998年,世界银行发表题为《知识促进发展》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成型。 13、知识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发展能力是人民的知识能力。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民的知识资产,知识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人民的知识能力、增加其知识资产 2、文献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知识和信息内容)(记录载体)(记录手段)(记录符号)。 5、二次文献有目录、索引、文摘(选择、判断) 7、三次文献有综述、述评、专题报告、可行性报告、数据手册、百科全书、各类教科书等 13、文献的文化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整合功能)、(评价功能)、(积淀功能) 14、文献交流是(间接交流)中最早产生的一种形式,图书馆起源于(保存文献)的需要。 15、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文献信息是以文献为载体的人类思想信息,但是文献又不全是(内容信息),它还包括(形式信息)。 19、知识4W概念是1996年,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提出的。

《普通写作学教程》(教案)

《普通写作学教程》(教案) 第一章文章的性质与功能 一、文章的性质与种类: 1.文章的性质: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达到书面语言形态。 2.文章的分类:可分为普通文章和应用文章两类,普通文章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应用文章可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两大门类。 二、普通文章表现事物的方式及其社会作用 1. 方式:(1)以个别反映一般; (2)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 (3)用直述的方式进行表达: 事实语基,文理通畅;逻辑严密,表述简要;观点突出,有的放矢。 2. 社会作用:(1)认识作用——真 (2)教育作用——善 (3)审美作用——美 (4)实用价值——用 (5)消遣娱乐作用——乐 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基本特点:1.个性性; 2.综合性;

3.实践性; 4.创新性; 5.目的性。 二、基本规律:1.物意文双重转化律; 2.多元因素统一律; 3.点化调整渐深律; 4.知行结合通变律。 第三章作者的素质、能力与责任 一、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1. 作者的素质:气质;性格;兴趣。 2. 作者的修养:思考;文化;表达。 3. 作者的能力:观察;想象;思维;语言。 二、作者的责任:把优质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要求以正确的世界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崇高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思想感情和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影响读者。 第四章写作技巧 一、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1. 技巧在写作中的地位:它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多个阶段、各个环节,是作者艺术素养与写作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写作活动中至光重要。 2. 技巧的特点: (1)稳定性;(2)互渗性;(3)创新性;(4)审美性。

图书馆基本知识考题

图书馆基本知识考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信息的功能(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2、(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3、知识是一种信息,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高层次的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特殊子集。它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4、知识信息化就是知识转化为信息的过程,为使知识传播与共享。必须对知识进行编码,使其信息化。 5、知识信息化的功能有哪些 (1)知识信息化加速的知识的产生、传播、流通和大范围的使用。(2)知识信息化使知识的测度和评价成为可能。(3)知识信息化使知识的价值在信息流通中得以实现。(4)知识信息化使知识为社会所共享。(5)知识信息化使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在社会中得到积累。(6)知识信息化可以将隐含的、意会的经验类知识以专家智能系统的手段转化为社会共同财富。 6、知识服务包括那些内容 (1)促进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以及企业家精神成长的激励机制和制度(2)能够造就具备知识创造和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技能的人口的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3)能够推动信息高效传播和处理的、充满活力的信息基础设施。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7、文献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知识和信息内容)(记录载体)(记录手段)(记录符号)。 8、文献按载体形式可将文献划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文献)(机读文献)(音像文献) 9、机读文献: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记录在磁盘、光盘等介质上,借助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使用的文献类型。 10、按找文献的性质和功能可将文献划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11、二次文献有目录、索引、文摘(选择、判断) 12、三次文献有综述、述评、专题报告、可行性报告、数据手册、百科全书、各类教科书等 13、文献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重点) (1)存储和积累社会信息的功能;(2)传递和扩散信息的功能;(3)社会教育的功能;(4)文化传播的功能;(5)娱乐欣赏的功能 14、图书馆工作的任务就是充分揭示文献的形式信息和内容信息,从而是文献的内容信息得以传播。 15、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要素。

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

图书馆的作用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关于图书馆的作用,或说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的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主要是四种: (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图书馆的产生,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为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者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开展社会教育。 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从而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当中,担负起了对工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 (3)传递科学情报。 传递科学情报,是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在信息社会,图书馆的科学情报功能将得到加强。 (4)开发智力资源。 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智力资源,图书馆对这些资源的加工、处理,是对这种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图书馆将这些图书资料提供利用,是开发图书馆用户的脑力资源。换言之,图书馆承担有人才培养的职能。 另外,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五种功能: (5)提供文化娱乐。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 说到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对图书馆的挑战,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现在真真切切的感受

【VIP专享】201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笔记之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课堂笔记

五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 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课堂笔记 育明教育考研辅导中心汇编 图书馆学概论 开课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主讲教师:吴 慰 慈 教授 第一章 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在第一、第二章中,我们将分别就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图书馆学的性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育明教育注:2006年、2004年均考察过),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 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考察中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 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等问题;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 ^_^ ---- -

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找寻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技术的因素越来越多地渗入图书馆学研究中,使得图书馆学从术语到学术规范都发生了变化。可以预计,今后,图书馆学的变革,将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展。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Martin W. Schrettinger,1772?a1851)于1807年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代表性 的观点有: ^_^ 1.?°整理说?± 2.?°技术说?± 3.?°管理说?±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1.?°社会说?± 2.?°要素说?± 3.?°知识社会学?±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交流。 1.?°交流说?± 2.?°新技术说?± 第四阶段,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对象,因而也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四、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从上面各色各样的立论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带有一般性的看法: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是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第一节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得对象 1、图书馆学研究得微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得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得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得宏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得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具体工作技术,或者就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得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 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 图书馆学就是符合图书馆目得得整理方面所必需得一切命题得总与。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 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得实际技术,图书馆学就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得一切知识与技巧得总与. 3、管理说——英国得帕尼兹与爱德华兹 帕尼兹重视图书得系统整理、妥善保管与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4、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得五定律》 ①书就是为了用得;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得时间;⑤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得有机体。 其她学说: “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就是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交流说”--美国谢拉认为交流就是图书馆学研究得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美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就是电子信息系统. “信息资源说”——美国切尼克 四、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归纳总结: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得科学 第二节图书馆学得体系结构 一、普通图书馆(General Librarianship) 就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得基本理论,图

图书馆学基础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图书馆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096] 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图书馆学基础,以理论阐述为主。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相关概念、观点、原理,对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论述。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 2.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3.普通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4.应用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5.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不必展开) 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 1.关于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2.图书馆学为何带有社会科学特性 3.与图书馆学直接相关的学科 4.与图书馆学间接相关的学科 5.图书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 6.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 7.当前图书馆学研究的新趋向(不必展开) 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1.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2.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3.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4.图书馆的一般属性与本质属性 5.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第四章图书馆的类型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图书馆类型划分 2.我国的图书馆类型划分 3.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4.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5.省级图书馆的作用 6.国际图书馆界关于公共图书馆的认识 7.科学、专业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8.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任务 第五章图书馆事业 1.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内容 2.图书馆网、图书馆合作、图书馆联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3.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任务、特点与方法 4.图书馆法的特点与内容 第六章图书馆微观工作体系 1.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 2.用户服务工作的内容 3.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拓展的内容 4.图书馆自动化的内容 5.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八章图书馆管理实务 1.传统图书馆的常设部门 2.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内容 3.图书馆统计指标体系 4.图书馆评估标准与应注意的问题 5.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原则 6.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划分 7.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内容 第九章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1.因特网对人类信息活动的影响(网络信息的特征) 2.如何理解数字图书馆 3.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4.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5.数字图书馆运作模式 结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

图书馆学专业(

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认真刻苦、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和开拓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能胜任图书情报、档案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和业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图书馆服务与管理 数字图书馆 档案信息管理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二至三年 学分:36—38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2 学分) (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

(三)任意选修课程 (四)补修课程 注:1.各方向研究生可选其它方向的指定选修课作为其任选课 2.本专业研究生可跨学科、专业选修其它课程。 3.任选课5人以上才开课。 五.教学实践 本专业硕士生的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时间为4周左右。讲授本专科生专业课程部分章节,或承担一门本科生专业课的全面辅导工作(包括答疑、上实习课、批改作业、上机辅导等)。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六.调查研究 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为4周左右,由导师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安排。调研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研究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至少有2篇学术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2.专业硕士生最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作开题报告。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选题应是本学科专业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的问题; 内容丰富,数据翔实; 理论阐述充分、严密,逻辑性强; 观点明确,结论科学,有个人独到见解; 结构严谨,格式规范,语言流畅。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要夯实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其知识面,着力培养其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九.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 1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研究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和研究生处备案。 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ppt文字版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一、信息、知识与文献 1.信息的定义[1-2] ?信息的名称:Information 资讯信息 ?广义的信息:是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综合的信息界定: 是再现的差异; 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可以以消息、信号、符号、数据等形式来表达、存储、传递、处理、感知和利用。 ?信息资源与非加工信息及其作用 2.信息的属性[2-5] ?消除不确定性(基本属性) ?普遍性 ?对物质、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物质依附性 ?可感性 ?可传输性 ?共享性 ?内容理解的歧义性 ?内容的可耗散性 ?时效性 ?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 ?可伪性 ?存在势差 3.信息的种类[5-6] ?信息无时无处不在。 ?信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和机器信息等四种类型。 自然信息 大自然中物质、能量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如: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等。 生物信息 生物体所携带和发出的信号、消息。如遗传因子、气味、声响、颜色、动作,甚至语言,等。 社会信息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号。如语言、文字、姿势、动作等。 (人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生物。) 机器信息 机器设备之间传送的信号。如声响、温度、光线、电脉冲等。

4.信息的功能[6-7] (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 信息与物质、能量在本质上统一的; 物质结构、能量的转换隐含着信息及其传递; 信息显示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的方式、状态; 信息可以对信息自身的运动再显示。 (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功能 相对于信息接受者的状态改变而言。当信息接受者接受到特定信息后,改变或确定了对事物的原有认识。 是申农经典信息论阐释的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其他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基础。 (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 信息可改变事物结构,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根据。 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也就减少无序,减少熵,增加有序度,有利于将因素整合为系统。 (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信息交流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信息提供知识的公共积累; 通过信息交流加强人们的共存感; 信息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知识 1.知识的含义[8-9] ●不同的知识观 古典知识观 科学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主观知识、客观知识) 古典知识观 科学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观(Know what、Know why、Know how、Know who —— OECD) ●知识的定义 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2.知识与信息的关系[9-11] ●不同的认识 知识与信息并列 信息转化为知识 包含关系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综合考研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综合考研经验分享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综合考研经验。 管理学应该是让大家比较头疼的。因为图书馆学综合专业属于商学院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和管理学挂钩。 管理学虽然也是与管理类学科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它掺杂了太多其他专业的内容,知识多、理论杂,复习起来很繁琐,大家最后的得分也都不是很高。但是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复习这门课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可怕。 首先就是多看书,起码要把参考书目看明白;其次就是多做历年的真题,去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出题的思路还有答题方法。最后还是能的一个比较能看得过去的分数的。 在复习这门专业课的课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背!不过这个“背”并不是要你全部去死记硬背,有的确实只能死背,还有的就需要你去理解性记忆了。而且专业课可以从9 月份开始复习,9月份至少要把两本参考书目全都过上一遍。 像是10月份就可以结合章节和框架,还有历年的真题去进行有条理的背诵了。反正最后我到了12月的时候,针对考研红宝书及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课疑难问题,由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学长团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权威辅导答疑,同时辅以内部信息确保夺取专业课高分,彻底扫清复习拦路虎、打赢考研信息战。本辅导具有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私人家教式辅导、上课时间自由灵活、个性化答疑不留复习死角、签约确保授课质量等特色,本辅导仅针对购买此套材料的同学,详情请索取宣传单。彭斐章编著《目录学教程》还有于良芝编著《图书馆学导论》这两本书目我反复背了不下三遍。而后来考试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至少做题的时候心里都是有底的。真题之类的资料可以从网上定,天津考研网就行。 最后还是我简单提一下公共课的复习。政治的复习9月份开始就足够了。大纲解析是必须的,不过你选择任汝芬序列一之类的也可以。我通常是做题目找答案,再背书,然后能整理出脉络笔记更好。 至于外语单词和真题是最主要的。单词一定要提早开始背,并且要反复不断地背,哪怕

思维导图使用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思维导图使用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思维导图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3亿人的思维习惯,因其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被现代人誉为“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对于渴望了解思维导图的你,不妨静下心来,花10分钟时间系统性了解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 第一篇:初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概念与结构 思维导图,英文名:Mindmap,因翻译不同,也被称作心智图或脑图,它是一种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实质是一种可视化的图表,能够还原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可以对大脑内部进程进行外部呈现。

发散型思维导图,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 1、中心主题用于记录主要内容,比如在使用思维导图描绘某个实物,那么就需要在中心位置放上该实物的图像。 2、分支从这幅图像向四周延伸发散。首先会被分成各个二级主题,与中心主题直接连接,然后三级主题和更多子主题也会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并依附在父主题。 3、分支是由一个图像或词语,与线条连接,共同构成一幅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优点 1、思维导图因为与大脑发散性思维关系紧密,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改善人类的记忆与发散思维。 2、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思维导图独特的“图像记忆”,帮助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 3、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曾有国外博客做过调查,总结了思维导图常用的10大领域:待办事宜、准备演示、做笔记、问题解决、项目计划、做决定、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个人思考和写作。 思维导图的缺点 1、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且分层展示的图示,不便于表达和比较复杂的信息内容。

2、如果采有手工绘图,花费的时间成本较高(计算机软件绘图除外)。 3、对于系统性思考,单一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局限性太强,应该综合加入鱼骨图、SWOT、甘特图等。 思维导图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一位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英国人东尼·博赞,想要在图书馆获得一本谈论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籍,以帮助自己提升学习效率,但并未如愿。在这样的情景下,他没有放弃探索,自我学习了心理学、信息理论、感知理论、大脑神经生理学等书籍,还广泛阅读伟大思想家的笔记资料。经过大量的学习和研究,他认为,若将人类大脑的各个物理方面和资历技巧彼此协作,会显著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比如,在笔记上用一些颜色涂写在重要笔记上,会使得记忆效率提高近一倍。 在此期间,东尼·博赞为一些智力缺陷的孩子做辅导,并大胆使用自己研究的理论,应用在教学中,结果却是分外喜人的。这种全新的思维理论,可以帮助一位女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智商从史上最低提升至160。东尼·博赞将这种思维方式命名为思维导图(Mindmap)。 随后几年里,东尼·博赞一直在不断完善发散性思维和思维导图理念,并去往全世界,为政府、学校、企业介绍思维导图的价值。1995年,他撰写并发布了《思维导图》一书。正因为博赞的研究与积极推广,全球近5亿人得以享受这项成果。 思维导图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作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指标。思维导图,作为效率类杰出工具,备受瞩目。在百度指数中搜索“思维导图”一词,思维导图的需求逐年攀升,由此可预见未来几年里,思维导图逐步成为一项主流工具,被大众所接受。

图书馆学概论_(整理版)

图书馆学概论_(整理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绪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图书馆将在信息社会中长期存在并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做出巨大贡献。 ?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各专业通常都要设置本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对初次接触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专业启蒙教育,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便能够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认识本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和课程构成。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来说,这一任务是由《图书馆学概论》来承担的。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在第一、第二章中,我们将分别就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图书馆学的性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 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考察中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 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等问题; 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 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 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找寻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考研经验。 报考南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最后能被录取,我实在是很开心。也就准备把我自己的考研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同,我的这些考研经验也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能给后来报考南开大学图书馆综合的同学一些启示固然是好,如果不能,大家就付之一哂吧。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综合专业考研经验之专业课一 管理学应该是让大家比较头疼的。因为图书馆学综合专业属于商学院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和管理学挂钩。管理学虽然也是与管理类学科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它掺杂了太多其他专业的内容,知识多、理论杂,复习起来很繁琐,大家最后的得分也都不是很高。但是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复习这门课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可怕。 首先就是多看书,起码要把参考书目看明白;其次就是多做历年的真题,去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出题的思路还有答题方法。最后还是能的一个比较能看得过去的分数的。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综合专业考研经验之专业课二 在复习这门专业课的课的时候,针对考研红宝书及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课疑难问题,由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学长团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权威辅导答疑,同时辅以内部信息确保夺取专业课高分,彻底扫清复习拦路虎、打赢考研信息战。本辅导具有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私人家教式辅导、上课时间自由灵活、个性化答疑不留复习死角、签约确保授课质量等特色,本辅导仅针对购买此套材料的同学,详情请索取宣传单。只有一个办法:背!不过这个“背”并不是要你全部去死记硬背,有的确实只能死背,还有的就需要你去理解性记忆了。而且专业课可以从9 月份开始复习,9月份至少要把两本参考书目全都过上一遍。 像是10月份就可以结合章节和框架,还有历年的真题去进行有条理的背诵了。反正最后我到了12月的时候,彭斐章编著《目录学教程》还有于良芝编著《图书馆学导论》这两本书

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知识

一、学科分类(基本概念) 12 管理学(这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 120501 图书馆学(二级学科) 120502 情报学(二级学科) 120503 档案学(二级学科) 图书馆学:本科有该专业。研究生阶段图书馆学分两类,学术类叫图书馆学硕士,专业硕士类叫图书情报硕士。本专业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现同时招收图书馆学学术硕士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05年获得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拥有图书馆学等博士点。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主要课程:文献学概论、现代图书馆学、JAVA 程序设计、电子文献检索、图书馆业务实践、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高级数据库理论、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与知识库、高级软件工程、新型程序设计方法、高级计算机网络、图形学与可视化、现代信息检索。 情报学:本科不设立这个专业,情报学是研究生阶段的概念。本科阶段对应的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情报学(intelligence science) 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至今仍在发展完善中中国学者们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法 通过现场调查针对社会现象搜集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文献计量统计方法 对以记录形式进行交流的各个方面进行计量统计,如对于某国、某学科的论文数量、年度增长率、利用状况、对文献中所附参考文献种类、数量等进行计量统计。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性与定量分析中达到掌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脉络,进而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 数学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