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请临写下面的楷书,努力做到整洁、端正、清晰。

2.请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字。

着.落(______)徘徊.(______)

分歧.(______)酝酿.(______)

静mì(______)jué(______)别

吝sè(______)nèn(______)绿

二、句子默写

3.用课文原句填空。

(1)子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为政》)(2)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请从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中摘选出三个含有“月”这个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4.同学们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了品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要注意重音和停连,例如《济南的冬天》里这句话就可以这样读:“真.的,济

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

....的。”(重音“.”停顿“/”)

B.“热烈”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者环境气氛,而《雨的四季》中“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这句话中的“热烈”有“强烈”“热情四溢”的意味。C.《散步》中的句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句式对称,读起来很有韵律,前后句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D.《金色花》中有这样一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表现出母亲因为担心而非常生气,所以我们要用斥责的语气朗读,读出母亲的愤怒。

5.下列场景中,敬辞与谦辞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位老朋友到家中做客,小明欢迎他说“久仰久仰”。

B.小明请老师修改自己的作文,他对老师说“敬请斧正”。

C.同学送给小明生日礼物,小明接过来说“多谢惠存”。

D.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母亲时,小明说“这是令堂”。

四、作文

6.请写一段话描绘你眼中秋天,要求:①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50字。7.不知不觉,你已经当了将近三个月的初中生,你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还是仍然没长大呢?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中学的校名,也不要出现老师和自己的真实姓名。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刘景文

苏轼 [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8.诗的前两句,诗人用“_______”“_______”(用诗中的文字填空)点明时节已至深秋。

9.你认为这首诗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还是悲伤寂寥的情感?请你结合诗句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我认为这首诗呈现出_________的情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论语》六章,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10.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时.过境迁

B.温故.而知新/明知故.问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叶公好.龙

D.择其善.者而从之/能言善.辩

11.尝试根据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的画线部分。

(1)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注释〕①识:记住。②厌:满足。③何有于我:“于我有何”的倒装。

(2)敏①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②。

〔注释〕①敏:聪明。②是以谓之‘文’也:因此用“文”作为他的谥号。1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以上六章中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一个跟学习情境有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秋天的怀念》,边读边做批注,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

的手,忍住哭声

....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

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

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内涵丰富,请逐条写出。

14.揣摩第1段中加点的词语,说说母亲为什么要“忍住哭声”。

15.母亲“喜出望外”在本段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16.文章三次写到“好好儿活”。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包含了母亲对儿女的哪些期待。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7.联系选文内容说说,童年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1)童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当阿长把《山海经》买来给“我”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请你用第一人称揣摩“我”看到《山海经》时的心理活动。

19.除了本文,阿长这个人物还在《朝花夕拾》的哪几篇文章里出现过?请你分析一下,鲁迅先生为什么深切怀念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保姆。

参考答案

1.花团锦簇

【解析】

【详解】

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2.zhuóhuái qíniànɡ谧诀啬嫩

【解析】

【详解】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徊”读“huái”。“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读“yùn niàng”。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

“谧”“诀”“嫩”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吝啬”:小气,不肯拿出钱来。注意据义定形。

3.(1)切问而近思(2)洪波涌起(3)江春入旧年(4)枯藤老树昏鸦(5)夜发清溪向三峡(6)落花时节又逢君(7)遥怜故园菊(8)日月之行我寄愁心与明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受降城外月如霜/月是故乡明/明月不谙离恨苦

【解析】

【详解】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藤”“鸦”等字的书写。(8)答案比较开放,只要是从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中摘选出三个含有“月”这个字的诗句即可。4.D

【解析】

【详解】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是写妈妈找孩子许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

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不见了,让妈妈担心。“我们要用斥责的语气朗读,读出母亲的愤怒”错,应该用担心的语气读。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久仰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与“一位老朋友”矛盾。

C.“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使用对象错误。

D.“令堂”:称对方母亲的敬词。使用对象错误。

故选B。

6.示例:秋天的田野真美丽呀!田野里,水稻金黄金黄的,仿佛一片金色的波浪,随着风飘动;田野里,玉米爷爷拖着长长的胡须,露出金色的皮肤,弯着腰,在“哎哟哎哟”地叹气呢!田野里,棉花雪白雪白的,一脚踏入如同进入了云雾缭绕的天宫呢。

【解析】

【详解】

描写秋天要注重景物的特征。不同的景物,特征不同。田野的自然、园林的精雕、花草树木的荣枯、江河的清浊缓急、山的高矮险峻……写作时,要善于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加以辨别和区分。不同的时间(季节)、不同的地域,景物不同,特征自然也不同。秋天的景物特征是秋风萧瑟、树叶发黄、大雁南飞、硕果累累、雾气弥漫、稻谷成熟等;不同地域:北方的平原旷野、南方的绵延山峦、乡村的稻田麦田、城市的高楼大厦等。写作时,要根据所处的时空,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出鲜明的特征。语言要细腻,可多角度地描写景物,注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7.范文

我长大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会很高兴地说,我长大了。

妈妈,您还记得吗,当年的我是那样弱小,小的就像咱家门前的那棵小树。你们出去打工以前我害怕一个人睡觉,害怕老鼠,害怕没有人陪我玩……到现在你们出去了整整五年,这五年中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照顾年迈的奶奶,也学会了捉老鼠、荡秋千。每天我最快乐的是就是临睡之前看着我们的全家福照片听奶奶讲你们的故事。

我敬爱的爸爸,您还记得吗,当年你们出门远行时我抱着你的腿没命的哭着,哭着要跟着你们闯荡世界。真的,当时我是那么的离不开你们,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适应不了你们远行给我留下的孤独。院里的大黄狗是我倾诉的对象。当我伤心的时候,我就会抱着大黄狗说上大半天的悄悄话。在那些孤独的日子,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有一件事你们是不知道的:有一天那只大黄狗不知什么原因死了,我好伤心,那时我真想到奶奶说的“天堂”去看看她到底过得怎么样。这个愿望我真的实现了: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随着天使去了天堂,在那里我见到了我最最想念的大黄狗,她生活的很幸福,居然生了六个狗崽子呢!

爸爸、妈妈,您的女儿已经长大。也许你们哪一天回来,突然之间会认不出我来。就像咱家门前的那棵小树。五年前还没有我高,就是这五年,现在却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夏天一到,树荫几乎遮住整个院落。每天晚上吃了晚饭,我就和奶奶坐在树下数天上的星星。一直数到眼睛再也睁不开了,奶奶就会让我回屋睡觉。而我也总是睡得那样香甜,脑袋一沾枕头就睡去。还有,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上次期末考试,我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师把我的照片放到宣传栏上,我觉着好幸福。

爸爸、妈妈,你们在外面好好的工作吧,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相信能照顾好家里的一切。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到你们打工的地方看看用你们的双手建造的那个城市。她一定是最美丽的。收卷的时间快到了,我就写到这里吧。

此致

敬礼

您最心疼的女儿:云云

2011年6月9日【解析】

【详解】

“我长大了”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的要求非常简单,写作的范围也很宽广。对学生来说审题上没有什么理解性的障碍。针对这类命题的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中心词。就这个题目而言,中心词是“长大”,“我”是一个限制词,“了”表示一个过程。那么在构思中如何体现出“长大”呢,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叙事或抒情表达自己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种过程的体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选取一些原先不懂事到后来懂事的素材,这一个过程就是成长。另外,作文出新的关键在于“体裁和题材的出新”,如果选取“陈芝麻烂谷子”的素材来组织材料就缺少了新意。只有另辟蹊径,才能走出人云亦云的模式之中。

这篇文章,文章的主体是“我”,这一叙述角度很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当然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动物或植物等,这样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篇作文最好写成记叙文、散文和小小说。如果写成记叙文和小小说,可以融入心理、动作、景物等细节描写。如果写成散文,一定要有连贯其中的脉络线索。另外,文章要想取得高分,还必须要有点睛性的句子。当然这一类的句子主要体现在议论抒情的语句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通常容易陷进为写事而写事之中,只是口头吆喝“我长大了”,实际看不出一点成长,更意识不到成长是一个过程,一种心理的成熟。另外,文章体裁方面不限制,但并不等于乱写,而是通过你最擅长的体裁来表现“长大了”。另外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必须积极向上。中考作文立意方面,像侮辱老师、民族偏见等的立意是一个忌讳,因此尽可能选择避开。

【点睛】

命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五是指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

8.荷尽菊残

9.答案示例一:积极乐观,前两句用荷花的“已无”与菊花的“犹有”形成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正面形象,所以有积极乐观之意。

答案示例二:后两句诗人说秋天有“好景”,有“橙黄橘绿”硕果累累之时,表明秋天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有乐观向上之意。

【解析】

8.考查根据题干要求题干关键字眼的能力。读懂题干,理解好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前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一把遮雨的伞似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也已经枯萎,但是它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所以点明时节已至深秋的词语可从这两句中提取“荷尽”“菊残”作为答案。

9.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首诗托物言志,意境高远。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这首诗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

菲薄。所以这首诗呈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感。根据以上分析组织语言填充即可。

10.C

11.(1)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

(2)聪明且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12.成语:温故知新择善而从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析】

10.A.前者“按一定的时间”,后者“时间”。

B.前者“学过的知识”,后者“故意”。

C.都是“喜欢”之意。

D.前者“好的方面”,后者“擅长”。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敏”:聪明。“耻”:以……为耻。“下”:学问比自己低的人。

12.考查从文言文中提取成语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不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首先要读懂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句中的重点词语联想到平时积累的成语。根据文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如可提取“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的“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中的“敏而好学”或“不耻下问”作为答案。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3.表层含义: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含义:“秋天”意味着成熟的季节,暗示作者经过命运的打击/母亲的离世后,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母爱的伟大。

14.答案示例:母亲非常痛苦,但是母亲必须以更大的毅力克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悲情传染给儿子/给儿子提供勇敢活下去的力量(意近即可)

15.①听到儿子貌似有同意看花的语气时,立刻急切地询问是否就明天;②听到儿子完全答应后,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③听到儿子说不需要准备后,母亲笑了;④并且开始絮絮叨叨。

16.①母亲期许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②期许子女以后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③期许子女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享受生活。

【解析】

13.考查对文章题目含意的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怀念母亲,与母亲有个约定去看菊花,睹物思人。所以此标题的含意相当丰富,分条一一作答即可。

14.考查对文章重要情节的理解。从选文分析,此时的儿子已经绝望悲痛至极,如果母亲也哭更会带动儿子的心情,让他更加绝望痛苦。母亲想要安慰和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增加儿

子的勇气和自信心。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同时表现出坚忍的个性和伟大的母爱。答此题一定要读懂语境。

15.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找到答案区域并分析概括是作答的关键。如可提取“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等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16.说说“好好儿活”这句话包含了母亲对儿女的哪些期待。通读全文后,思考母亲的行为及语言对儿子的影响。“好好儿活”,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当“我”在命运的重创中痛苦绝望甚至要轻生时,母亲没有给“我”讲什么人生道理,她也来不及想什么道理,只是近乎本能地急切说出“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是在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母亲临终前,还没有看到儿子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看到女儿的成年,她那没有说完的话,是满怀的牵挂和揪心,也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根据以上分析分条整理即可。

17.“我”:从阿长买到《山海经》,“我”对她的态度由之前的怨恨到充满敬意,可见“我”的天真单纯;从“我”对《山海经》的热爱,可以看出“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阿长:从阿长主动询问书名,到明明连书名都记不清楚,仍能为少年鲁迅买到《山海经》,可见她的朴质善良热情细心/对少年鲁迅的关爱。

18.《山海经》!竟然是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太棒了!可是这怎么可能?阿长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而且我也只跟她随便提过一次,她是怎么能做到的?她也太厉害了吧!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答出任意两篇即可)。阿长给了童年鲁迅最真挚的关爱,也给了成年鲁迅精神上的安慰;在鲁迅所处的社会,阿长身上的朴素善良显得难能可贵,包含了鲁迅对这一类小人物的赞美。

【解析】

17.考查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抓住情节与描写分析。如可分析“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等句,可以看出当时“我”具有的天真单纯、爱读书的性格。可分析“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等句,即可分析出长妈妈具有朴质善良、热情细心、关爱儿童的性格特征。

18.题干要求用第一人称揣摩“我”看到《山海经》时的心理活动。注意《山海经》这部书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能得到这本书,自然是激动的不得了。描写心理活动时,要写到得到这本书后的怀疑、惊讶、赞叹、感激等心情变化。写自己有了这本书后就可以在这个不受约束的世界自由翱翔,恨不得马上,自己就能进入到书的世界里。自己可以捧着书,躺在床上,偷偷的点一盏灯,与书为伴,不眠不休。

19.一问,考查文学常识。阿长这个人物还在《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病后杂谈之余》《论照相之类》等文章中出现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曾提到长妈妈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病后杂谈之余》里又说,“长毛”故事要算长妈妈讲得最多;《论照相之类》中还讲过长妈妈传说中的笑话。二问,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阿长与山海经》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这些都是令作者心灵震撼的原因。总之,长妈妈是鲁迅童年时的一个重要人物;长妈妈是鲁迅的保姆,粗俗愚昧却善良真诚;鲁迅对长妈妈有很强烈的印象;长妈妈反映的那个时期的社会妇女形象,是民间文化的载体。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