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峰 互联互通新标准解读

互联互通系统建设方案

互联互通系统建设方案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系统集成广西分公司 电子公文互联互通 2014年10月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西省自治区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目前,广西省自治区区政府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以及互联互通系统已经建设建设完成.本次互联互通系统方案建设,主要是把河池市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与自治区互联互通系统做系统对接,推进全省的业务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 2.建设目标 根据系统信息化建设阶段的目标要求,一阶段,完成河池市政府办公处的系统接入,实现河池市电子政务办公协同办公业务与区政府办公厅之间公文的传输、收发等功能;在一阶段完成后再慢慢接入其他单位。 3.建设内容 1.发文管理,主要包含系统的拟稿发文、数据格式转换、与书生的盖章整合。 2.收文管理,收取公文文件,解封公文封头文件,根据封头文件解析封体文件。 3.提供数据格式间的转换能力,把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数据格式转换成互联互通系 统需要的SEP格式,实现互联互通系统对数据的正确解析和使用.。

4.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合理、性能优良、运行稳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用的方案,系统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系统,同时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 充分考虑到在未来若干年内业务发展的需要,所选择的在技术上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落后。与此同时,在保证实现系统建设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性能价格比高、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产品,以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高效率、高性能的先进性原则。 4.1.2.经济实用性原则 确保用户所购设备真正能物尽其用。在达到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整体投资. 4.1.3.可行性、可靠性原则 必须保证在系统建立之后,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系统能够持续无故障运行.能确保系统连续7x24不间断运行,并便于维护和修理。当系统出现局部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并能尽快地解决并恢复正常运行。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互联互通平台

1.1.1互联互通平台 在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初具规模的条件下,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为基础,对不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与整合,形成基于共享的新的应用体系,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能力及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原有投入,缩短信息化建设周期,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互联互通平台由流程管理系统、应用集成系统、应用适配器系统、管理和监控系统、安全支撑系统五个基本系统组成。其中,流程管理系统、应用集成系统、应用适配器系统是平台的核心。本部分重点阐述平台的基本结构、各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功能,以及核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等。 1.1.1.1总体结构 互联互通平台采用“三横两纵”的总体框架结构。“三横”为流程层的流程管理系统,应用层的应用集成系统,数据层的应用适配器系统。“两纵”为支撑“三横”的管理和监控系统及安全支撑系统。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6-26 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图 “三横两纵”以“三横”为主体,重点解决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中数据交换、应用集成、流程协同三个层次的问题。“两纵”是“三横”实现安全的、可管理的、可监控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环境的支撑。

“三横两纵”遵从松耦合体系结构,实现系统的独立性和耦合性。独立性是指平台内各系统可独立运行,独立使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共享中的问题。耦合性是指平台内各系统可集成为统一的互联互通平台。通过平台内各系统间的整合与协同,解决共享中不同层次的问题。各系统应提供标准接口,以实现平台内各系统间及不同平台间的快速互联。无论“三横”各系统采取何种组合模式,管理和监控系统与安全支撑系统都应发挥其支撑作用。 1.1.1.2流程管理系统 1.1.1. 2.1概述 流程管理系统(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缩写为BPMS)是信息交互与管理的中枢,是应用系统间业务流程整合和信息纵横传输的控制中心。流程管理系统基于应用集成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独立于具体应用之外,提供流程设计、重组、部署、管理、监控、审计、优化的环境。流程管理系统提供一系列工具以便设计、修改、监控与管理业务流程及各流程节点对应的服务。 流程管理系统支持面向服务、流程驱动的体系结构,既可以将现有不同应用系统的流程协同起来,也可以将新应用系统的流程统一起来,最终将业务流程调整、管理、设置的权力从IT技术人员手中移交给业务人员。 1.1.1. 2.2流程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流程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下:

实验室互联互通系统解决方案

实验室互联互通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说明 实验室作为科研成果研发、产品展示的主要平台,不仅提供软硬件产品成功商业案例、原理与特点、学术与经济价值的生动展示,而且能进一步提供教育培训、仿真场景交互体验、远程调试等高级功能。人们开始认识到实验室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可以辅助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许多大量新建的实验室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集图像、声音、传输和控制在一起;交流无阻碍的、快速的、方便的、亲切的,就像面对面一样的互联互通实验室。各个实验室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传输、控制的结合,音视频媒体信息。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仍以矩阵为核心做数据传输,所有信号源连接至矩阵,再输出到大屏 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信号源多(包括网络信号)、信号源分散、距离远,布线复杂。 信号源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共享(互联互通),信号调度管理困难 a. 实验室之间孤立存在:大部分实验室无法形成音视频信号互通、 b. 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传输系统:通常距离较远时,需要接入到光纤传输系统; c. d. 多屏拼接处理器:稳定性差,性能差,显示画面延迟时间至少要在10多秒甚至20秒以上,计算机信号刷新速度慢。 e. 多个子系统,信号通过光收发器和信号矩阵接入,系统架构十分复杂,故障环节多,严重影响系统的易用性、维护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f. 切换预案速度慢,至少要10多秒,影响实验决策;

g. 环节多,传输和交换部分无法兼容全高清的方式,高清视频应用有瓶颈; h. 长距离的传输,使信号衰减严重,影响图像质量; i. 多个系统监控大屏,各自孤立,严重影响信号的共享和分配; j. 扩展性差:信号矩阵有一定的容量,增加信号输入是个大问题; 解决方案 针对当前需求,威视讯达设计一套针对多机并行分布实时信号采集传输,通过网络将各 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实时沟通、音视频交互、多业务综合集成的互联互通实验室。 北京威视讯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为实验人员提供音视频交互、数据回传等业务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该套设备通过IP基础架构解决了多个实验室直接的视频、语音采集、回传,使现场数据真实、可靠、及时的反应给实验人员以及实验观察人员,从而带动和促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方案

1.系统建设指导方针 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业务发展趋势,重视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开发与实施并重,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与各应用部门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监测项目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归档和智能分析,使得技术状态评定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系统建设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 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 体先进性。 2.可靠性: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 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 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 和长期稳定性。 3.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 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 与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4.扩展性: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具有强大的"组态"功 能;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 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易用性: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 学易用。

2.整体业务需求 用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开展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来实现海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地铁保护监测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资料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地铁运营状况,具体拟包括以下几项业务需求: (1)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信息挖掘收集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资料及技术文件,为数据整理及分析作资料准备。 (2)建立及维护城市轨道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 根据整理的常规及专项监测资料,利用现有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外部项目的监测成果,对在控工点变形监测成果(沉降、收敛变形等)进行建档、存档工作,初步建立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并于服务周期内进行定期维护。 (3)对重大影响类的外部项目安全评估,配合提供历史监测数据等输入条件,对地铁影响判定为特、一级等对地铁有重大影响的外部项目,配合提供地铁既有结构的监测资料,供评估单位分析外部项目施工对地铁结构安全的风险及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 3.系统架构 (1)城市轨道建设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 技术标准与规范是信息平台建设的保障,指为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而制定的软硬件接口协议、数据格式标准、系统建设和运行规范等,用于实现现场巡检与监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发展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发展的思考 摘要: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对列车进行立体化监控,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在 互联互通的技术支持下,可使列车实现跨轨道运行,减少列车的运营成本。为保 证互联互通技术的正确实施,应对列车的运行信息、运行路径和载客量等进行多 方面考虑,通过技术的融合,以实现列车与轨道间的精准对接。 关键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 1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概述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对列车进行调度派遣、行程控制、工况检测、数据信息 分类管理等,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同时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列车可实现信 号的点式传输、连续式传输等,在ATC 系统的应用下,可实现列车自动防护、列 车自动运行、列车自动监控、联锁功能。在立体化闭环系统的监控下,保证列车 的双向控制(地面操控和车上人工操控)、运行控制和集成化控制的融合,进而 使轨道列车可进行自动化运行。 2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背景及意义 2.1互联互通的背景 就目前信号系统的发展状况来看,许多国内的一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发展目 前已形成了网络化的发展规模。由于目前轨道交通中的线路设计是不同的,因而 使得目前大多数交通路线只能维持单独运营。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城市轨道 交通已形成网络化运营,但由于单独建设的各条线路设计标准不同,造成了各线 路只能单独运营的现状。因而对于轨道交通系统而言,应当充分分析互联互通的 可行性。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实现互联互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土建、供电、信号以及轨道等诸多专业领域,各线路之间应当形成统一的标准,彼此之 间需要协同配合。若全面分析互联互通工程,由于涉及的领域众多必将大幅提升 问题复杂度,因此在本文中假定其它专业领域均可以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在此 基础上仅对信号系统展开分析。 2.2 互联互通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间实现互联互通,能够增强人机界面、维修工艺等内容的 统一性,能够充分发挥人力与设备资源的作用,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列车处于 高速运转状态,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对列车上的信号设备进行互联互通。这样一来 可以实现列车的共享网络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使线路和信号设备的利用率得到了 提升。 3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关键技术 3.1信号通信协议 为保证实现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应对列车、轨道、地面接口进行 统一规划,其接口设置应为自动转换开关系统(ATS)、联锁、ATP/ATO 连接口,在接口处理器一致的情况下,可实现信号的统一化处理。同时为保证信号的安全 传输,设备接口处,应以RSSP-II 协议为主,在信号应用层模块,应对识别器、传 感器等进行信号传输的统一,接口处应符合系统传输标准。列车在跨轨行驶过程中,通过接口信号传递的一致性,可实现轨道与列车之间的精准对接。 3.2信息化地图识别 信息化地图作为列车自保护系统(ATP)中的一部分,通过定位功能,在计算机系统的移动授权下,实现信息的反馈,可保证中央系统对列车进行实时监控。 正常 CBTC 系统中地图识别功能以本地信息为基准,在定向线路的支持下,只能

浅谈目前TETRA系统的几种互联互通方案

浅谈目前TETRA系统的几种互联互通方案 摘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需求,着重介绍现阶段TETRA系统网间互联的标准及其实现方式。探讨网间互联尚未实现情况下,一些互联系统功能的变通实现方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TETRA系统网间互联;互联系统功能变通实现 一.概述 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普遍采用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已初具规模。为了实现轨道交通线网内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支持特殊情况下轨道交通不同线路列车的跨线套跑,实现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全网自动漫游,尤其是为满足移动终端的跨线组呼功能需求,必须实现同一线网内不同轨道交通线路的TETRA系统的互联互通。 二.TETRA系统中心级及车站级互联互通方案 TETRA系统的互联互通严格说来应该是指两个独立的TETRA网络的中心交换控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但业界习惯上将不同厂家的TETRA中心与基站的兼容、将不同厂家生产的TETRA终端在别家TETRA系统中的入网问题也归结为TETRA系统的互联互通范畴。 目前在轨道交通TETRA系统中应用的厂家主要有Motorola系统公司和欧洲宇航Cassidian公司设备,由于两家无线系统目前无法实现不同厂家之间的互联互通,随着全国轨道交通大规模的发展,各城市对无线系统互联互通越来越迫切。目前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方案主要有:中心级互联方案,车站级互联方案。 1.中心级互联互通方案 中心级互联互通方案有两种:一种在线网层面考虑采用同厂家设备实现中心级互联互通,一种是非同厂家中心级互联采用ISI网间互联方案。 (1)在线网层面考虑采用同厂家设备实现中心级互联互通 此方案构成:需主站在整个线网的角度统一考虑线路的无线系统的设置及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方案,在线网规划层就将整个线网各条线路交换中心方案进行统一规划,按一个交换中心考虑,采用同一厂家设备,一个交换中心设置多个交节点交换构成,通过另外设置一个异地交换中心进行异地容灾更好的提高交换中心的可靠性。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方案

1. 系统建设指导方针 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业务发展趋 势,重视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开发与实施并重,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与各应用部门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监测项目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归档和智能分析,使得技术状态评定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系统建设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算 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体先进 性。 2. 可靠性: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足恶 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安 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和长期稳定 性。 3. 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协 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与现有 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4. 扩展性: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具有强大的"组态"功

能;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 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 易用性: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 学易用。 2. 整体业务需求 用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开展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来实现海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地铁保护监测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资料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地铁运营状况,具体拟包括以下几项业务需求: (1 )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信息挖掘收集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资料及技术文件,为数据整理及分析作资料准备。 (2)建立及维护城市轨道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 根据整理的常规及专项监测资料,利用现有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外部项目的监测成果,对在控工点变形监测成果(沉降、收敛变形等)进行建档、存档工作,初步建立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并于服务周期内进行定期维护。 (3)对重大影响类的外部项目安全评估,配合提供历史监测数据等输入条件,对地铁影响判定为特、一级等对地铁有重大影响的外部项目,配合提供地铁既

互联互通平台需求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范围 (3) 1.3参考文档 (3) 2.项目概述 (3) 2.1产品描述 (3) 2.2功能 (4) 2.3用户特点 (4) 2.4一般约束 (4) 2.5假设和依据 (5) 3.功能需求 (5) 3.1百宝箱 (5) 3.1.1前台 (5) 3.2便民查询 (8) 3.3在线服务 (9) 4.外部接口需求 (9) 4.1用户接口 (9) 4.2硬件接口 (10) 4.3软件接口 (10) 4.4通信接口 (11) 5.性能需求 (11) 5.1反应时间 (11) 5.2内部客户端: (11) 5.3可恢复性 (12) 5.4并发性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物联亿达互联互通平台需求规格说明书》,多系统、多部门间的基本互通功能。适合于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参考。 1.2范围 主要包含网间互联和业务互通。首先应保证网络互联,然后在网络互联基础上保证业务互通,从而达到不同网络、不同运营商、不同业务提供商之问的业务互通。本文件定义为提供对各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能力,以实现资源互通数据互联,互联互通平台它是多种软件或多种技术的集合体,解决问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技术能力。建设以服务为主。 1.3参考文档 2.项目概述 2.1产品描述 互联互通平台相互独立,通过平台注册完成平台间互联,确定上下级从属关系或对等互联关系;提供接口和空间,让各类与物流相关的公共及企业网站,能方便接入,形成强大的无边界服务网络信息工具平台,除物流信息化软件以外,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还需要其他许多信息工具的支持,平台将提供一个互通有无,查询下载各类工具软件的百宝箱,和研讨技术及业务的开放空间。 2.2功能 企业信息工具及互联互通平台由三方面构成: 1.百宝箱:软件类如办公自动化软件、数据库软件、常用应用软件等。休闲娱乐类,高清影视、在线音乐、个性签名等。上网工具类,站长工具、图片格式转换器、名片设计等。 2.便民服务查询:包括列车时刻查询、常用电话查询、天气预报、运单查询、航班信息查询、身份证信息查询、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万年历查询等查询功能。 3.在线服务:QQ在线交流、在线问题咨询等 2.3用户特点 本系统的终端用户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熟悉网络流操 作程,并有使用软件系统的初步经验。 2.4一般约束 本条对设计系统时限制开发者选择的其他一些项作一般性描述。而这些项将限定开发者在设计系统时的任选项。如下: 1.统一的界面风格 2.考虑与短信管理的接口 3.并行操作

信号系统习题解答3版-第四章

第4章习题答案 4-1 判断下列系统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是时变的还是非时变的。 (1)1()4(3)2 (2)()() (3)()() (4)()()t t t y t x t y t x t y t e x t y t x d ττ--=+===? 121212*********[()()]4[(3)(3)]2 ()()=4(3)2+4(3)]2=4[(3)(3)]4[()()]()()T x t x t x t x t y t y t x t x t x t x t T x t x t y t y t +=+++++++∴+≠+∴ () 但:系统解:是非线性的 000000T[()]4(3)2, ()4[3()]2 T[()](),x t t x t t y t t x t t x t t y t t -=-+-=-+∴-≠- 所以系统是时变的。 1212121212122[()()]()()()()=()() [()()]()()T x t x t x t x t y t y t x t x t T x t x t y t y t +=+++∴+≠+∴ () 但:系统是非线性的 000000T[()](), ()() T[()]=(),x t t x t t y t t x t t x t t y t t -=--=-∴-- 所以系统是时不变的。 1212121212123[()()][()()]()()=()() [()()]()()t t t T x t x t e x t x t y t y t e x t e x t T x t x t y t y t ---+=+++∴+=+∴ () 系统是线性的 0()000000T[()](), ()() T[()](),t t t x t t e x t t y t t e x t t x t t y t t ----=--=-∴-≠- 所以系统是时变的。 121212121 1 1 12124[()()][()()]()()=()()[()()]()()t t t t t t T x t x t x x y t y t x x T x t x t y t y t τττττττ ---+=+++∴+=+∴??? ()d d d 系统是线性的 00 0000011 1 00T[()]()(), ()()T[()](),t t t t t t t t t t x t t x t d x u du y t t x d x t t y t t ττττ --------=-=-=∴-=-?? ? 所以系统是时不变的。 4-4 对图题4-4(a)、(b)所示的电路列写出电流 12()()i t i t 、和电压()o v t 的微分方程 + ()o t -

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附件:3 滨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为了提升全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探索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简称:园区管委会)建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调度中心”(简称:网络平台)。目前,网络平台已经建立起了9单元组合大屏幕显示墙、图形控制器、大屏控制管理软件、大容量服务器等设备,并在博兴国丰示范园进行了2年的成功运行。为了使这一平台发挥作用,特制定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引入与应用,是现代农业依托新型信息化应用上迈出的一大步。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到了性高度。 园区管委会建设的网络平台以集中展示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其它现代农业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为目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有效整合全市现代农业科技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同步与共享,为全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提供日常工作调度管理和综合性信息服务。 二、建设目标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园区管委会与北京旗硕基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移动滨州分公司合作建设的网络平台,在搭建全市“智慧农业”监控平台、“现代物流”溯源平台的同时;打造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综合管理、和商务营销平台;建设滨州农业科技园区的物联网指挥中枢。通过网络平台向各园区发送信息或是指导意见,实现统一管理,确保滨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信息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系统组成与作用 针对现代农业示范园需求开发的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管委会调度中心)、种植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追溯查询系统四个部分: 1、控制管理系统。在管委会建成的大屏幕监视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整个基地内农作物和产品生长生产环境的视频网络和信息数据的监控,为管理人员提供数据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控制管理、报警信息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信息,可以实时显示系统的运行情况。 2、种植管理系统。在各县区,(示)示范园安装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的发布与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采集到示范园的温室空气温湿度、土壤信息监测;设备控

互联互通平台需求说明书

四川物联亿达科技有限公司互联互通需求说明书 所属公司: 所属部门: 需求人: 日期:2012年05月17日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范围 (3) 1.3参考文档 (3) 2.项目概述 (3) 2.1产品描述 (3) 2.2功能 (4) 2.3用户特点 (4) 2.4一般约束 (4) 2.5假设和依据 (5) 3.功能需求 (5) 3.1百宝箱 (5) 3.1.1前台 (5) 3.2便民查询 (8) 3.3在线服务 (9) 4.外部接口需求 (9) 4.1用户接口 (9) 4.2硬件接口 (10) 4.3软件接口 (10) 4.4通信接口 (11) 5.性能需求 (11) 5.1反应时间 (11) 5.2内部客户端: (11) 5.3可恢复性 (12) 5.4并发性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物联亿达互联互通平台需求规格说明书》,多系统、多部门间的基本互通功能。适合于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参考。 1.2范围 主要包含网间互联和业务互通。首先应保证网络互联,然后在网络互联基础上保证业务互通,从而达到不同网络、不同运营商、不同业务提供商之问的业务互通。本文件定义为提供对各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能力,以实现资源互通数据互联,互联互通平台它是多种软件或多种技术的集合体,解决问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技术能力。建设以服务为主。 1.3参考文档 2.项目概述 2.1产品描述 互联互通平台相互独立,通过平台注册完成平台间互联,确定上下级从属关系或对等互联关系;提供接口和空间,让各类与物流相关的公共及企业网站,能方便接入,形成强大的无边界服务网络信息工具平台,除物流信息化软件以外,企业的生存与发

城市轨道交通远郊线路信号系统综合监控互联互通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远郊线路信号系统综合监控互联互通研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远郊线路的建设运营对信号系统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广州地铁 6 号线、13 号线为例,通过设计搭建信号综合监控平台,实现 2 条线路信号监控互联互通,有效地解决了远郊线路信号监控设备分散、巡检人员紧缺等问题,为其他线路提供参考。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远郊线路;信号系统;监控;互联互通 0 引言 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国各城市均按近期和远期规划分阶段开展各线路的统筹建设。在新形势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化及网络化的形成,远郊线路的建设规划、降本增效的各项措施和地铁的建设及运营均对信号系统的维护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线路间的信号综合监控实现互联互通将成为信号系统的发展需求。 1 信号系统简介 1.1 信号系统功能 信号系统作为大运量、高密度的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发展趋势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信号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联锁子系统(CI)、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数据通信子系统(DCS)、维护监测系统(MMS)组成。各子系统间相互渗透,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和运行调整等功能为一体的CBTC 系统。信号系统各关键子系统设备主要功能如下。 1.1.1 ATS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 ATS 子系统主要实现下述功能:行车信息的显示、列车进路控制、列车运行图/时刻表的管理、列车运用计划及车辆管理、列车控制及运行调整、列车运行查询、站台发车指示与车站乘客信息显示、调度命令编辑与传送自动化功能、运营记录与统计报表、故障报警、临时限速管理、列车识别跟踪、模拟演示及培训、与外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等。 1.1.2 轨旁ATP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 轨旁ATP 主要包括区域控制器(ZC)和临时限速器(LC)。 区域控制器可对线路占用信息、自动防护和进路等进行处理,通过车载控制器(CC)发送的列车精确位置信息对每列列车的保护区域进行计算,并通过无

互联互通系统建设方案知识讲解

互联互通系统建设方 案

互联互通系统建设方案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系统集成广西分公司 电子公文互联互通 2014年10月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西省自治区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目前,广西省自治区区政府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以及互联互通系统已经建设建设完成。本次互联互通系统方案建设,主要是把河池市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与自治区互联互通系统做系统对接,推进全省的业务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 2.建设目标 根据系统信息化建设阶段的目标要求,一阶段,完成河池市政府办公处的系统接入,实现河池市电子政务办公协同办公业务与区政府办公厅之间公文的传输、收发等功能;在一阶段完成后再慢慢接入其他单位。 3.建设内容 1.发文管理,主要包含系统的拟稿发文、数据格式转换、与书生的盖章整合。 2.收文管理,收取公文文件,解封公文封头文件,根据封头文件解析封体文件。 3.提供数据格式间的转换能力,把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数据格式转换成互联互通 系统需要的SEP格式,实现互联互通系统对数据的正确解析和使用。。

4.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合理、性能优良、运行稳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用的方案,系统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系统,同时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 充分考虑到在未来若干年内业务发展的需要,所选择的在技术上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落后。与此同时,在保证实现系统建设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性能价格比高、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产品,以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高效率、高性能的先进性原则。 4.1.2.经济实用性原则 确保用户所购设备真正能物尽其用。在达到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整体投资。 4.1.3.可行性、可靠性原则 必须保证在系统建立之后,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系统能够持续无故障运行。能确保系统连续7x24不间断运行,并便于维护和修理。当系统出现局部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并能尽快地解决并恢复正常运行。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字〔XX〕19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办字〔XX〕29号)文件精神,限时完成市、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任务,根据省、市政府有关要求,按照统一标准、市级建设、多级使用、开放共享、联动实施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中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实施各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大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政务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智慧化,努力形成全县主要行政权力“一张网”运行和企业、群众办事“一网通”,向社会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网上政务服务。 主要目标: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将行政许可事项(涉密的除外)和主要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平台管理,并同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管理工作;X月份开展互联互通试点,X月底

前完成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X月底前省、市、县三级正式上线运行。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根据省、市政府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和规范,县级政务服务平台按照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五位一体”的思路设计,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机房环境,借助市级平台和云计算技术进行建设,共分“行政事项管理、行政权力运行、网上政务大厅、平台运行支撑、大厅智慧化管理”五大板块。县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县各级各部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网上运行系统,是全县政务服务门户,其涵盖范围: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横向包括所有县直部门和单位,纵向容纳所有乡镇(街道)、社区。要依据上述范围,研究制定平台建设方案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技术标准,实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共享。(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编办、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完成时限:XX年X月底前。标注黑体为牵头单位,下同) 2.加快推进县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全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县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上网事项信息公开、网上预约、材料预审、受理提交、过程查询、结果公示、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 发表时间:2019-01-03T10:30:07.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焦爱莉[导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交通压力逐年上升,轨道交通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交通压力逐年上升,轨道交通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就应确保交通信号设备的稳定运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对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以及城市立体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镇交通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区域范围的通勤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城市轨道交通逐渐对信号系统提出节约重复投资、实现网络化运营的新要求,因此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成为今后技术发展的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CBTC系统具有追踪密度小的特点,能够极大的发挥线路运能。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未能实现统一的接口标准,各供货商之间的系统无法互联互通,城市各线路长期以来大多采用独立运营、跨线降级方式运行。近年国家对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支持,国内部分领先的系统供应商也逐步掌握了信号CBTC系统的核心技术,信号CBTC 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开始国产化,逐步具备了实现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2互联互通的功能 互联互通是实现装有不同供应商车载信号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有不同供应商轨旁信号设备的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支持以点式列车控制级别、连续式列车控制级别无缝安全可靠的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互联互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信号系统自身的系统总体架构、通信协议、通信接口、工程设计标准,还涉及线路、限界、车辆、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体制等外部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信号CBTC系统具备下列功能: (1)对列车在专用轨道上运行控制,含本线轨道、他线轨道和跨线轨道; (2)控制列车按不同运营级别运营; (3)信号系统控制运营级别下,提供列车安全运行的条件。 (4)为轨道交通系统在车站间运输乘客提供信号控制系统; (5)不同供应商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同一供应商轨旁设备线路上无缝安全可靠运营 图1 共线运营 不同供应商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通互联互通联络线在装载不同供应商轨旁设备的不同线路间无缝安全可靠运营 图2跨线运营 3系统总体架构 典型的地铁信号系统由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正线计算机联锁系统、数据通信系统(DCS)、轨旁ATP/ATO、车载ATP/ATO等设备组成,由于各厂家的系统实现方式不同,因此,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功能分配不尽相同,例如,联锁与车载ATP/ATO可以直接通信,也可通过轨旁ATP/ATO转发。典型CBTC信号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3单线CBTC系统架构示意图 统一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分配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在不同的系统架构下实现互联互通的技术难度较大。为减少实现互联互通的难度,需统一系统总体架构,目前,互联互通统一的系统架构按照典型信号系统的配置设置子系统设备,轨旁ATP/ATO、联锁、ATS与车载轨旁ATP/ATO直接通过无线传输信息,互联互通信号系统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综述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综述 摘要本文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标准及其典型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互联互通性 HL7 V3 CDA IHE XDS 1.背景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是作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关键时期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是以新的健康观为核心的医学模式转变和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一方面,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信息共享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需求包括居民个人健康管理、跨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群体健康监测、卫生管理决策等;另一方面,从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来看,大体经历了计算机技术应用阶段和业务信息系统建设阶段两个阶段,但由于各业务信息系统独立建设,标准不统一,造成“烟囱”林立,信息不能共享;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共用的新阶段,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因此,研究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相关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共用,基础和手段是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1]。 2.互联互通性概念 文献1给出的互联互通性定义如下:互联互通性是指一个系统或应用软件能够正确使用其他系统或应用软件产生的数据的能力。即系统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能够被准确地理解。一般将互联互通性分为功能(语法)互联互通性和语义互联互通性。功能(语法)互联互通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通过设定功能和定义报文结构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语义互联互通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共享的信息能够按原有定义被理解的能力。语义互联互通性是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涉及数据的整合、概念、术语、域模型和数据模型以及信息(数据)框架的一致性问题,确定信息的结构和内容。从上述定义可知,互联互通性包括两层含义,即功能互联和语义互通。 3.互联互通性标准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也是世界范围卫生信息共享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在世界广泛应用的互联互通性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信息模型标准、信息语义标准和集成规范等3大类。 3.1 信息模型标准 信息模型标准侧重于医疗卫生信息模型的构建。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