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功能主义

超越功能主义
超越功能主义

超越功能主义

摘要:1960年代末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受到质疑,由此出现新的设计思想,包括心理学设计思想,符号学,意大利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性设计。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初在德国得到系统发展,成为二十世纪的正统主流设计思想,它认为工业设计是作为文化因素参与经济活动,“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体制内的改革”,使劳动高尚化,以克服劳动“异化”;“艺术”是“道德”与“高尚”的代名词。功能主义认为设计应当反映时代精神,工业时代的特征是机器大生产,机器只能加工几何形状,因此几何形式美就成为功能主义的美学观点,“外形跟随功能”,也就是艺术与技术结合,它的基本美学观点是:产品设计不要附加装饰,而是通过结构和材料来表现美,通过机器加工来表现完美的几何形式、表面光洁、表面质感和表面机理,表现表面的光顺。它强调造型必须有目的,必须符合功能需要,这也就是说设计必须很理性,不能按照设计师的个人随想。它强调工业大生产,以降低成本满足下层人民需要和国际市场竞争。设计师必须熟悉加工工艺,产品必须能够大生产,为此设计要标准化、系列化、典型。它强调设计应当为大多数下层人民服务,提倡简朴节约,设计的产品必须价廉、结实、耐用、质量高。从192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审美观形成了德国文化的一部分,对周遍国家有较大影响。他们反对通过设计刺激消费,反对用华丽包装打扮把劣等产品,反对给产品附加装饰。它反对机器中心论,即:把机器作为少数人的拜金工具,为少数人的利益而设计,用机器来奴役人。它坚持以人为本,用艺术作为理想主义和道德力量来改变机器中心论,强调高尚而愉快的劳动。功能主义设计又被称为现代设计、技术美、机器艺术。193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设计思想逐步传播到欧洲、亚洲。由于包豪斯一些成员1940年代在美国建立设计学校,从事设计,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美国得到传播和发展,发展出高层玻璃建筑。

195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大量水泥建筑和高层玻璃建筑,并以次作为“现代性”的象征标志。许多高层内部空间狭小拥挤,有时多达数万人在一座高楼里,并不适合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很难清洗大面积的玻璃。1960年代中期,西方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出现争论,在美国出现了对现代建筑、心理、和象征方面的批判,逐渐形成后现代理论,批评把追求纯功能目的理性作为大批量产生的唯一目的,认为这种设计缺乏情感色彩,又有人争论艺术在设计中的作用。1965年阿多诺斯在德国工作联盟作了一个报告“今天的功能主义”,批评把功能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并指出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确定的用途外,还具有象征符号作用。1968年又有人提出不能再把功能主义看成至高无上的设计原理,批评六七十年代水泥板建筑的形式主义使人感到单调。在美国甚至有些高层玻璃建筑被推倒。由此,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各国受到批评,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功能主义设计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1970年代,西方许多家庭已经购买了各种家用电器。这些家电具有各种功能,按照功能主义思想设计是否能够满足人们需要?不能,因为人们对家庭用品的要求很多。有的用具减轻了家务劳动负担和劳动时间,例如洗衣机。有的用品使人们的愿望变为现实,例如,卷发器,电冰箱,电熨斗,电视机。有的用品提高了家务质量,例如各类清洁剂,但是它们也引起新的生态循环问题。然而许多电器和工具,例如吸尘器,只改变了劳动形式,把“手工扫地”变为“操作机器”,既没有减轻劳动强度,又没有减少时间。工业设计逐渐从设计理论意识到了许多新问题,首先是减少时间,减轻家务劳动负担。其次,人们对“单一功能”用品不再感兴趣,而要求“系统功能”,例如组合柜,成套餐具茶具,厨房系统,组合电器,办公室系统。企业生产要求最大产出最少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风险,大多数生产厂家只制造少数销路好的产品。设计主要被市场销售所左右,被预现规定好的成本、技术条件、甚至形状和颜色所限死,这样又引起滞销。换句话,功能主义设计思想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工业设计界提出设计目的应当去满足用户需要,必须有新的设计思想以创新产品概念,这样导致了使用行为的研究,从此心理学成为工业设计的思想基础。1980年代后期,动机心理学被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认知心理学被应用到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中。

二.黑匣子

何为“功能”?对于20世纪初的建筑设计来说,“功能”(function)的含义是很清楚的,它指人们对一个房屋的“使用要求”,例如保暖、通风、卧室客厅的设施等等。但是到1950年代出现系统论后,“功能”的含义变模糊了。在系统设计方法中,用function表示机器内部的传递函数,是输入与输出的比值,这叫机器的“内部功能”,而不是用户在人机界面上的“外部使用方法”。当设计仪器时,如果一个人说“function”,工业设计师不明白是什么含义,无法进行交流,此词的概念往往引起许多争论。

另一方面,六十年代出现大量新的微电子产品,使传统设计思想感到困惑。电子元件微型化使用户难以搞情许多产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这些产品的功能不能通过电子器件外形表现出来,它们象一个“黑匣子”。人们使用这些产品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从产品的外部形式来了解它的内部功能。“外形”设计怎么“跟随功能”?许多人开始探索新的设计理论,有人提出“外形跟随美学”,有人提出“外形跟随成本”。这些理论的潜在思想仍然是在“形式美”的大框架之下,用形式美的方法无法使人“看透”电子产品的功能,也无法设计电子产品外观的可操作性,功能主义和形式美的设计思想对这些产品已经失去意义。后来人们明白了电子产品外观设计的关键是:应当通过其外形设计,使电子产品“透明”,使人能够看到它内部的功能和工作状态,使它能够与用户进行交流。为此必须寻找新的设计理论基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产品符号学。产品符号学认为,设计师应当尽量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视觉理解过程,把产品内部的功能表现在外观上。例如,怎么使用户通过外形理解电子产品的功能?怎么了解产品的工作状态?用户怎么进行尝试?怎么观察它的反应?电子产品应当对用户的各种操作尝试提供反馈信号,使用户能够进一步了解产品内部的运行行为,从而使产品行为变得透明。产品符号学的产生是设计思想史的一次重大变革,提出不应当以机器功能为出发点,而应当以人的操作行为为出发点,以人对产品的理解为出发点,产品应当自己会“说话”,告诉用户它有什么功能、怎么操作。产品符号学最先在电子产品中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三.意大利设计

德国设计师与其它国家相比,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德国设计师重视工业技术,其他许多国家设计师重视艺术。功能主义设计强调设计目的理性,强调采用工业大生产方式制造产品,外形设计一律采用直线和直角,连圆弧都很少,表面多用白色。经过196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代,西方家庭已经基本都购买了大多数用品。许多人、主要是非德语地区和国家的人们感到机器制造的这些产品千篇一律,外形简单、冷静、中性、几何形状,这种产品显得很理性,冷冰冰。1970年代兴起了“快乐原则”的生活方式,各种电器产品和日用品的功能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的,人们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许多人对功能主义的理性提出质疑。在家庭日用品中,产生了所谓的“反现代设计”潮流,反对只以功能理性为目的的设计。这一潮流主要来自青年人文化圈、音乐、电影、艺术,另外也受美国大众艺术影响。这种潮流首先出现在英国,然后传到欧洲大陆,形成一种运动反对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其他国家、尤其意大利的设计逐渐被许多国家接受。几何造型的审美观对许多国家影响很大,但是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影响并不很大。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诺理和波索尼(Nulli/Bosoni)认为,1950年代意大利曾经研究过德国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然而,作为艺术之乡的意大利设计师很快就回到自己的文化上了,意大利设计的动因是追求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这是典型的意大利设计师的心理状态。他们通过设计有意识地开拓企业文化,把一个企业的各种产品设计成表现一种统一性,反映这个企业的形象。意大利设计师富于想象,不受现有的设计方法和美学概念的约束,他们强调创新,不寻常地选择材料,节省自然资源,适当地超越习惯设计规则,改变传统形式,创造出人意料的造型,通过外形设计达到好使用目的,表现了人的存在和尊严,充分体现出意大利人的天性。意大利设计在欧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居文化,产生于小手工艺术的家具制造业,外形简朴、灵巧。意大利设计生产体系的特点是“创造性直觉的一种奇妙的融合和手工灵巧”。

虽然著名设计师力克布瑟是法国现代运动代表人,但是他在法国始终仅是个人行为,德国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法国没有多大影响,法国也没有象德国那样大量的功能主义设计师,法国人也不很欣赏几何美的造型。与此相反,几百年法国设计追求的是另一种东西。法国著名设计师诺布立特(de Noblet)认为,法国设计

师从不追求造型理论的美学规则,他们擅长设计精致对象,复杂技术产品,以及豪华用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机曾是最先进的。法国的装潢艺术和豪华产品被看作是整个欧洲的典范。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总是于法国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般民用品方面,优秀设计往往是昙花一现,有时出现了一个著名产品(例如雷诺Renault 2CV型和雪铁龙Citroen DS19型),但是没有继续下去。再例如香水瓶,这类创造性的设计师太多了,但是他们往往只是个人成功,并没有形成一种符号风格传统。其结果,用户并不形成对一类产品的偏好。

四.环境与生态问题

1970年以后工业设计面临下列新问题。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人们已经感到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不能只单一考虑工业大生产和经济增长。保存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迫切要解决的设计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可以变成可利用的材料;使用风能和太阳能以节约地矿资源;使用雨水,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治理沙漠等等。格鲁斯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工业化和现代化时代设计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他在德国首先提出了“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德国的欧分巴赫大学和柏林的国际设计中心发展了再生设计,他们改变了设计方法并用于实践。这种设计思想导致了环境保护技术和设计,后来被称为生态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不再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寻找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以维持人类的生存。

通过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在意大利设计形成了独特思想体系,对西方工业设计产生很大影响,它主要采用柔和曲线、充分发挥色彩作用,在日用品、家具和建筑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然而还应当冷静看到,功能主义设计并不是被“淘汰”了。功能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它的理想是设计一个使人类幸福的人造环境,上述许多设计思想实质上是在功能主义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对新设计课题的新发展,例如产品符号学、对环境与生态的关注、寻找可持续发展、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新的设计理论等等。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种新思潮对机器工具设计没有很大影响。在德国工业界,功能主义思想仍然在发挥正面作用,例如1967年德国发明了“转动-斜靠窗”,1996年又发明了“三联窗”。德国机器工具设计在世界上很出名,它主要强调功能,艺术对它能起多大作用?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

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 引言 “干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因此,其在国际法中就被引申为:一国为了将某种行为或者结果施加给另一个国家,而对该国内外事务所进行的强行或者是专断的干涉,也可称为干预。这种干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对被干涉国管理其国内外事务的一种控制,在性质上就是对被干涉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外交独立的侵犯和破坏。人道主义干涉往往变成为一种披着人道主义外衣的霸权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道主义干涉呢?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定义 比较权威的国际法辞书给人道主义干涉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由于另一个国家自己不愿意或不能够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从而对该国使用武力。”① 分析这个定义可知,首先从形式上人道主义干涉是一种使用武力的行为,且仅限于使用武力而不包括其它诸如经济制裁、外交或者是舆论等形式;其次,人道主义干涉针对的是一国国民的生命和自由,是基本人权被侵犯,其目的是防范可能发生的非人道事件,或者是阻止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的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因此其针对的客体内容是公民的生命和自由;第三,从干涉的主体上看,必须是发生侵犯基本人权事件的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所实施的行为,如果本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制止或者有意愿请求该干涉国的援助则不构成人道主义干涉。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假使该干涉国并非本国所申请提供援助的国家,而对其进行了武力干涉是否构成人道主义干涉?我认为答案应是肯定的,这就涉及到第四点,从主观状态上,必须是这一干涉违背了被干涉国的意愿,即排除了申请援助的情形。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干涉是介入别国事务,严格说来,意味着强制性介入,并迫使别国进行违背意愿的事情”。②另外,对于干涉主体问题,理论 ①马克思·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 三辑“使用武力、战争、中立、和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吴昊:《两难的困境:论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北大法律周刊》1998年

中学国旗下演讲-敢于面对 勇于超越

中学国旗下演讲: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中学国旗下演讲: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敢于面对,勇于超越》。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能演绎出辉煌的人生,希望能得到无限的荣誉,得到他人的赏识与赞美。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神采飞扬,在领奖台上感受国歌的雄壮。因此,我们要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在有限的时间里缔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海伦凯勒是盲人,但她并没有屈服,学会了多种语言,她的自传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行。可见,敢于正视人生疾苦和磨难,勇于面对挑战,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精神的代表及骄傲。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明确目标.周恩来总理早在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一句响亮的誓言,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离不开这个伟大的目标.超越也并不意味着做得比其他人都好,而是意味着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通过努力去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的境界。从而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因而,我们应激励自己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以实现自身的卓越梦想。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坚持不懈。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也会遇到挫折与艰险,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惰性,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永不言弃。林书豪坚持不懈的训练让他谱写了人生传奇;刘伟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成为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断臂钢琴师,我们拥有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在挑战中超越自我,铸就辉煌!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无所畏惧.屈原小的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要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了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一颗充满勇气坚持不懈的心。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自强不息张海迪五岁时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里自学完中学课程。十五岁,便跟随父母到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从非凡和毅力学习和工作,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要敢于面对,勇于超越。期中考试不也正是这样吗?只要我这一次的成绩比我上一次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试着按照这种方式分秒必争,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是骏马,就要扬蹄飞奔,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是水手,就要劈波斩浪,是勇士,就要勇往直前!我衷心祝愿初一初二的全体同学,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旗开得胜,高奏凯歌!让我们一起拼搏!让我们一同成长!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充满自信,勤奋忘我,在学习的道路上拼搏进取,坚持不懈,从而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阅读!

始祖达尔文的思想

始祖达尔文的思想 “达尔文主义”这个词的含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物种起源》发表后的一段时间,达尔文主义就是指达尔文本人的全部思想。达尔文的思想是十分丰富和具创新性的,同时也是容易被混淆的。有一些争论就是由于混淆了这位达尔文主义始祖的思想而造成的。要弄清楚什么是达尔文主义,就必须首先弄清楚达尔文本人的思想。 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是主要包括5个相对独立的理论: 1.进化论本身。这个学说指出世界既不是固定不变也不是循环式地变化,而是发展式地演变,一切生物都随时间而演化。达尔文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但他把进化思想发展成有充分根据的进化学说。他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大多数进化证据都非常明确,使得大部分生物学家在短时间内都成为了进化论者。 2.共同祖先学说。达尔文明确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通过连续的趋异过程来自共同的祖先,每一类生物都来自一个祖先种,所有这些祖先种也是源于一个更远古的祖先种,从而可以追溯到一种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作为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所有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也是共同祖先学说的证据,而共同祖先的理论又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接受进化论。这一学说能很好地把比较解剖学中的所谓结构“原型”解释为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遗迹;把生物在地球上怪诞的分布格局用祖先的散布来解释。这一学说还使分类学上的等级结构变得十分合乎逻辑。共同祖先学说把人类也包括在生物进化的系谱之中,从而取消了《圣经》赋予的以及普遍认为的人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和优越的地位,这是一个无法被达尔文的同代人接受的革命性观念。然而对于人来自猿的观点,现在已不仅可以从化石记录上得到证实,而且从生物学的其他方面也得到很多有力的支持。 3.渐变性进化学说。这个学说指的是生物进化总是逐渐进行的,而不是跳跃式或骤变式的。达尔文认为进化是通过积累一系列细微、连续的有利变异而产生,新物种是由原已存在的物种通过缓慢的过程逐渐进化而形成,而且在进化的每一阶段都保持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实际上所观察到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物种之间的不连续性,地质记录也显示出化石种类的不连续性,因此为了说明这与渐进化并不矛盾,达尔文用生物性状的分歧和中间类型生物的灭绝以及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这种自然界中的不连续现象。渐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前就被提出过,达尔文是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而且他一直坚信渐进化的重要性,尽毕生精力重建生物逐渐进化的过程。渐变性进化是在进化论者中争议最多的进化学说之一,至今仍然是争论的热点。

论杜甫诗歌的人道主义精神

论杜甫诗歌的人道主义精神 1、从杜甫的生平中浅读杜诗 1.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父亲杜审言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太宗天宝五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参加了由唐太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帅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抚在鄜州羌村,只身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授官佐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 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负外廊。严武死后,他离开成都,全家寄居**州。两年后,离**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2.读懂杜甫—“三吏”,“三别” 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三月,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在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老**甚至献出了生命。杜甫在揭露统治阶

论国际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干涉

论国际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干涉 郑军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2)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内涵 (2) 二、当今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 (3) (一)单方人道主义干涉 (3) (二)联合国体制下集体人道主义涉 (3) 三、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上面临的困境 (4) (一)单方人道主义干涉面临的困境 (4) (二)人道主义干涉在集体安全体制下的困境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的21世纪,人道主义干涉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不同的国家,因其不同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诉求、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以不同的态度来审视和对待人道主义干涉。20世纪以来的人道主义干涉,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由联合国授权的、合法的人道主义干涉,符合国际社会在人权方面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是单方面的人道主义干涉,反映出国际社会中人权保护与尊重国家主权间的一种紧张、冲突关系。本文从揭示人道主义内涵入手,简要回顾了当今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历史,概括了不同形式人道主义干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就人道主义干涉进行理论思考与现

实分析。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涉;单方面干涉;集体干涉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bstract In the glob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tate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in twenty-first Century,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has become a focu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fferent countries, due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is bound to different attitudes to examine and treat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th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which has two forms: one is authoriz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legitimat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ommon value pursuit; one is the unilateral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reflect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national sovereignty of a tension, conflict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m, a brief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histor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it carries on the ponder and the analysis theory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Key words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Unilateral intervention;collective intervention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内涵 “人道主义”从拉丁文 humanists 一词中引申出来,是指具有人道精神,促使个人最大限度发展的制度。人道思想伴随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而萌发,公元 15世纪,“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逐渐形成,从最初的文学艺术方面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目前,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干涉”争议颇大,多数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涉”,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人道,当他国不愿或者无力保护其国民的生命安全或者给与其人民极不人道的待遇,其严重程度超出了人类正义与理性的标准而对其内部事务进行的强制性介入。 《奥本法国际法》对“人道主义干涉”做了如下阐述:“一般都同意依据国家的属人与属地的最高权力,国家有权自由决定对对国民的待遇。但是,很大一部分的意见却支持另一种见解,认为这种自由决定权是有限度的,而如果犯有对本国人民施行残暴或迫害的罪行,以致否定他们的基本人权并且震骇人类良知,那么,为人道而进行的干涉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威辞典《国际公法百科全书》将“人道主义干涉”定义为:“一个国家由于另一个国家自己不愿意或不能够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从而对该国使用武力”。 二、当今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 “人道主义干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当一国国内发生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他国为遏制此行为的发生或蔓延而采取的武装干涉行动,此行动未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授权,也未得到被干涉国的事先同意,此种干涉也被称之为单方、未授权“人道主义干涉”;另外一种是在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的前提下,为了“人道主义”目的,由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强制实施或者由其授权而进行的集体干涉行为。 (一)单方人道主义干涉 1、东帝汶事件 1975年,当葡萄牙政府决定撤出东帝汶时,印度尼西亚以制止暴力活动,恢复法律秩序 为理由,武装干涉东帝汶,并在东帝汶犯下强奸、屠杀等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暴行。1999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

张能立2010-11-22 一、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 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如下【1】: “人文”:“1、旧指诗书礼乐。<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2、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涵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教育”: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主张扩大学科范围,在课程上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重视体育和道德,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近代以来,其涵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或者相对于科学主义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有关哲学、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的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人文精神;2、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泛指一切人文学科的知识,其中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精神,泛指对自然(宇宙)和人的观点或看法。因为人有民族和地域属性,故对人的看法包括对本地与外地、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的看法。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淀,现代人文精神应该包括3个方面:求真;求美;求善。 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自然(宇宙)存在客观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人类通过理性和良知,可以发现它们。换句话说,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的指导。 2、求美

国际援助的原因

对外援助理论: 现实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的动机就是本国利益,无论什么类型的对外援助,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摩根索6种类型:人道主义援助、军事援助、用于生计的援助、用于经济发展的援助、为了自身声望而给与的援助、贿赂性援助。(沃尔兹、鲍德温) 自由主义:主要是基于人道义务论,以个人为着眼点、强调尊重别人、倡导人道原则、尊重个人平等自由,承认人的尊严和价值,满足个体的欲求,对外援助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人民基本需求的实现,这也是发达国家及其公民的道德义务所在。正义论。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是补偿在殖民地犯下的过错,分配正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富国也应该向弱国提供援助,实现资源公平分配。 依附理论:中心-外围结构,在2个地方存在,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区,中心国家通过包括外援在内的资本输出,发达国家使外围形成了对中心的依赖。(普雷维什、多斯桑托斯、弗兰克、阿明) 补充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是投资率是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美国政府应该通过剩余产品和基金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援助。这一模型主要是强调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学历史上有若干个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之一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国内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率成反比。1966年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了双缺口模型,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储蓄率和外汇不足,因此需要引进外部资源。重点支持工业发展 减贫论:西方经济学家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在就业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远大于发达国家,发展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惠及穷人,认为社会发展应该先行于经济发展。因此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两种理论:增长中的再分配理论、基本需求理论。重点支持农业发展

国旗下演讲: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国旗下讲话: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的题目是《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下周三个年级要进行月考,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能演绎出辉煌的人生,希望能得到无限的荣誉,得到他人的赏识与赞美。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神采飞扬,在领奖台上感受国歌的雄壮。因此,我们要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在有限的时间里缔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海伦凯勒是盲人,但她并没有屈服,学会了多种语言,她的自传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行。可见,敢于正视人生疾苦和磨难,勇于面对挑战,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精神的代表及骄傲。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明确目标。周恩来总理早在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一句响亮的誓言,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离不开这个伟大的目标。超越也并不意味着做得比其他人都好,而是意味着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通过努力去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的境界。从而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因而,我们应激励自己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以实现自身的卓越梦想。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坚持不懈。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也会遇到挫折与艰险,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惰性,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永不言弃。林书豪坚持不懈的训练让他谱写了人生传奇;刘伟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成为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断臂钢琴师,我们拥有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在挑战中超越自我,铸就辉煌! 要敢于面对,勇于超越,每一次的练习也是如此。只要我这一次的成绩比我上一次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试着按照这种方式分秒必争,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你的成绩也提高了。

数字时代的达尔文主义

数字时代的达尔文主义 要么快速转型为数字化企业,要么被淘汰。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认为,企业应该关注数字化时代的达尔文主义。那么,在数字化时代企业该如何进化呢?主题为“简行?驭势”的SAP中国峰会对此进行了探讨。 11月17日-18日,SAP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简行?驭势”SAP中国峰会,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新一轮的产业大变局即将来临。 关注数字化时代的进化论 知名运动服饰Under Armour品牌厂商并非只售卖衣服和鞋子,还通过健康平台让3800万人保持互联;Uber不只是一家出租车公司,它还正在转型为一家城市物流公司,它拥有20万名司机,规模是UPS的2倍;AirBnB不只是一家酒店服务公司,这家没有任何房地产的企业正在颠覆酒店行业;阿里巴巴不只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而是一家金融服务和科技公司,其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在SAP中国峰会上指出,我们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要接受数字时代的达尔文主义。 所谓数字时代的达尔文主义,纪秉盟解释说,就是在数

字化时代,企业应该快速转型为数字化企业,参与到数字化经济中来,那些只是在观望和等待,甚至反应过慢的企业,都将被淘汰。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因素:其一,互联网使得消费者的权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良好口碑、体验非常重要,企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消费者满意,而一次失败的体验可能会由于巨大的放大效应而葬送一个企业;其二,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上只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公司在数字化时代还要关注其他行业,实现跨界融合,比如,一个零售公司可能还要与物流、金融等行业打交道;其三,数字化时代诞生了一批“摧毁者”,它们通过颠 覆性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增强自己的能力,成为行业老大,如上述的Uber、阿里巴巴。 “2000年以来财富500强中52%的企业要么被兼并,要么倒闭,要么收入大幅下降,已经被排除在全球500强之外。”纪秉盟如此描述数字时代达尔文主义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转型浪潮中,和很多IT企业一样,SAP也在积极帮助用户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向数字化转型。在同一天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SAP峰会上,SAP公司CEO孟鼎铭通过视频连线表示,SAP拥有客户打造数字化未来所需要的资产。比如说,在平台方面有SAP HANA和SAP HANA云平台,以及数字化企业的核心SAP S/4 HANA;在人 力资源管理方面,SAP有SuccessFactors,并且对此进行不断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4)

分类号: I2 单位代码: 101 密级:一般学号: 101010901405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同建妮 指导教师:钟海林 职称:讲师 答辩日期: 2014年5月日

延安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同建妮日期:2014年5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延安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攻读学士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延安大学,学生公开发表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范围,在2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同建妮日期:2014年5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钟海林日期:2014年5月日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深受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倡导人道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个性与提倡自由、宣扬平等与传播仁爱、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他的思想与精神是不朽的,像泉水一样永远奔流不息。 关键词: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精神 Lu Xun’s humanitarian spirit Abstract:Lu Xun is a great writer, morality, skilled artist article; he is a great thinker, help people cry, for the national loss; he is a great revolutionary, a thousand pointing fingers, head bowed as a willing ox. He i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modern enlightenment, began to advocate humanitarian, the emphasis on human values, respect for individuality and promote freedom, equality and spread love, will hope the young generation. His thought and spirit is immortal, as always rushing like spring water. Keywords:Lu Xun humanitarian thought spirit 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是封建势力苟延残喘的时代,是麻木国人需要觉醒的时代,鲁迅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要求,记录时代声音的志士。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文化巨人,这不仅由于他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在于他的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对现代中国曾经起到的积极启蒙作用,在于他对传统的伦理秩序的无情颠覆和对现代新伦理的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鲁迅毕生以“立人”为目标,倡导人的解放和现代人格的建立,以空前的态度确立了对人的自信,他认为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最高价值尺度,他鼓吹个性自由,为孩子而呼唤,为妇女而呐喊,为平民而鸣不平。 一、鲁迅人道主义精神的形成 (一)人道主义的含义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并将这种人文关怀精神发扬光大,具体来说就是肯定人的尊严、呵护人的个性、追求个人的幸福、坚守人间的自由。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专制,反对一切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中具有贬损个人、压制自由、愚弄智识或非人化的信条。而对于人道主义精神,更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以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在这个意识的

科学人道主义

科学、人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摘要科学和人道主义曾联手击溃了神学世界观,到十九世纪二者之间的联盟出现裂痕,科学主义渐成大势。但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只是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二者又都支持人类中心主义。俗世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已将人类导入疯狂的经济竞争之中,人们总以为只要没有战争,人类共同发展经济,即可建起人间乐园,殊不知今天人类所面对的现实是:不仅应谋求人类共同体内部的和平,而且必须谋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 关键词科学科学主义人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总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和解放。科学和人道主义都曾是人类追求幸福和解放的思想武器。科学和人道主义的联盟曾帮助西方人冲破了中世纪的黑暗,晚清以后科学和人道主义也一直在帮助中国人解除蒙昧并摆脱封建****的统治。从西方文艺复兴算起,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对科学的拥戴已导致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与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相对立,但在实践中又与人道主义一起促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则在人类追求幸福和解放的实践中误导着人类,使人类实践在缺乏反省的状态下,日益向一个危险的方向滑行,今天人类已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本文将通过近代以来思想演化的考察,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反省,希望能引发学术界同仁关于摆脱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刻反思。 一 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科学不过是神学的婢女。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开始了摆脱神学统治的胆怯的尝试,哥白尼《天体运行》的出版可算是这种胆怯尝试的开始。哥白尼之后,很有一批为科学独立而战的斗士,布鲁诺的英勇壮举千古传颂,伽利略在坚持真理方面没有布鲁诺那么英勇,但他对科学独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到了18世纪,当拿破仑大帝问拉普拉斯上帝在他的宇宙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时,他已敢于理直气壮地说:“陛下,我不需要上帝”。从18世纪中期开始,科学在西方已不仅仅是一种观点或学说了,它已是建制化的活动,已是具有权威性的实践。1660年伦敦皇家科学院的建立乃是这一进展的标志。有了皇家科学院,某些学科的科学家便能获得官方的支持和资助。〔1〕到十八世纪中期,“科学已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它是一种建制了,它已获得自己内在的传统”〔 2 〕。法国于1751年至1772年之间出版了二十八卷本的《艺术、科学和工艺大百科全书》。它是十八世纪科学的总括,除物理学之外,它还包括实用发明,哲学和历史等。 从17世纪到18世纪,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凸显一种不同于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新世界观的合理性,这也正是法国《大百科全书》的目的之一。这项任务是批判性的,完成这项任务是西方社会“由身份到契约”或由封建等级制到自由资本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需要一种总括性的世界观。《大百科全书》本身就体现了18世纪科学的总括性。这时的科学既无理论上的想象力,也无政治上的要求去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如巴彻纳德(G·Bachelard)所形容的,这时的科学“就象一座半修复的城市,在其中新旧比肩而立”

关于超越自己的名言

关于超越自己的名言 1、勇敢的面对不一定成功,但你不面对就一定不成功。 2、当我们误用生命的时候,生命并无价值。 3、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4、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5、要成功,你必须接受遇到的所有挑战,不能只接受你喜欢的那些。 6、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8、坚定的前进者尽管也有停歇的时候,却勇往直前。 9、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10、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 11、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 12、贫苦就如熔炉,伟大才智都会在其中炼得纯净和永不腐蚀,正如钻石那样,能够经过千锤百炼而不分粉碎。 13、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透镜一样。 14、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不轻易改变自己决定的目标,而努力不懈地去学习和奋斗,如此才会有所成就,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15、当你将信心放在自己身上时,你将永远充满力量。 16、强者之争终有停息,弱者之战,永无休止,因为弱者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弱者。 17、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作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18、坚持对于勇气,正如轮子对于杠杆,那是支点的永恒更新。 19、成功从不会放弃任何人,只有你放弃成功罢了。 20、有的时候,人太清醒反而会觉得累,觉得不快乐,但是想要学会装糊涂还真是难。 21、人的意志并不总是万能的,因为笑声和泪水会随着那产生这些东西的**接踵而来,最真诚的人最不能控制它们。 22、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4、不管你了不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都不会让着你。 25、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26、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7、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28、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尽管可能会失败,但是知道自己尽力了。 29、小鸟只有展翅才能飞翔,孩子多动脑的同时还要多动手。 30、懦弱的背后,是强忍的坚强。

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刍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364896.html, 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刍议 作者:林池容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8期 摘要:在漫长的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人文主义思想开辟了全新的思维视角,开始更多的关注人与其本质。大多西方文学题材与主题都是倾向于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对人权的肯定,强调个性解放,抨击禁欲主义;突出理性思维,反对封建和蒙昧。近代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其精髓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人文主义;西方文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B50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43-02 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但都是“由于欲对治或反抗某种文化上的偏蔽而兴起”即是外在的反显观解进入人文主义,而非源于人自身主体证悟进入人文主义。 一、疏析西方文学与人文主义 古典文化的代表即古希腊的文化,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希腊神话故事,是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具有超长的渗透力,超越时空的限制。通过故事中诸神的人格化,导出人文精神,向受众群体展示古希腊文化成就。古希腊有着斐然的文学成就,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有神话、史诗、抒情诗和寓言,无一不蕴含着人文主义色彩。Humanism一词作为一种思潮、哲学理论和世界观,始于19世纪欧洲。在当代汉语中被翻译为:人道、人本、人文主义,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个人的尊严、兴趣与价值观。强调了人们之间相处需要容忍,反对施暴,崇尚交往中思想上的自由。在道德问题上人们寻求答案中,用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代替了宗教,但都没有打开“道德主体之门”,这也是文学思想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可是,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一大进步。崇高“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主要思想体系的形成,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人权”开始反对“神权”,用“现世”反对“来世”的说教,用“真实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的主旨精神为通过科学理性的理念来反对封建迷信,救治了文化上的偏执与流弊。 二、勾勒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为夺权做的舆论铺垫。文学作品宣传涉及到人性观、理性观的文学理论,但仍然存在宗教神学的遗留的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后的浪漫主义文学,继承和发扬了人本主义理念,颠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批判现实主义文

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人道主义救援课程资料1

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人道主义救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中国红十字会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合法席位的第一个组织(1952年)。其活动从战场救护扩大到自然灾害救助以及各种人道主义救助和服务。 工作任务包括:备灾救灾、应急救护培训、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推动无偿献血、艾滋病防控和关爱、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社区服务、建设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参与对外交往等十多个领域。 ?一个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 (1828-1910) ?一场战役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 ?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 ?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3)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一部国际公约《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之 日内瓦公约》(1864)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 红十字标志的含义 l.标明性标志: 表明与红十字运动有关的人或物。 2.保护性标志: 表明一个受国际人道法保护,不应受到攻击的人或物。

1863年月10月26日至29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首次外交会议决定。使用“白底红十字”作为在战场上从事伤员救护的医务人员、场所及其交通工具的保护标志,并将其列入大会通过的《红十字决议》之中。翌年又在《红十字公约》(即后来的日内瓦公约)中加以明确。 “白底红新月”这个标志在1929年被列入日内瓦公约,在伊斯兰国家广泛使用。 以色列的红大卫盾会使用标志。在不能使用红十字与红新月标志时,使用红水晶标志还可以为处于冲突局势下的战争受害者及人道工作者提供额外的保护。 ?提出保护的概念,保护是人道原则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我们说如果战争中得不到救治的伤员,得不到救助的平民,在和平时期,得不到医治的病人都是没有尊严的。在所有运动开展的行动中尊重人类的尊严至关重要。 ?通俗的说,人道的原则就是同情,就是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和保护他人,无论他们是谁,或是做了什么,人道的原则就是维护每个人的尊严,甚至包括那些被社会孤立的人。 人道 基本解释 1. [humanity]∶以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或为人之道. 2.[human;humane]∶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天道”相对的概念。 一般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人道”这个词语给予我们的第一认识,孽待战俘是不人道的,因为对艾滋病人歧视,不给艾滋病病人提供治疗是不人道的。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

国旗下讲话《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七年级10班学生代表:欧仕杰。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的题目是《敢于面对,勇于超越》。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能演绎出辉煌的人生,得到无限的荣誉,得到他人的赏识与赞美。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神采飞扬,在领奖台上感受国歌的雄壮。因此,我们要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在有限的时间里缔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海伦凯勒是盲人,但她并没有屈服,学会了多种语言,她的自传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行。可见,敢于正视人生疾苦和磨难,勇于面对挑战,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精神的代表及骄傲。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明确目标。周恩来总理早在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一句响亮的誓言,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离不开这个伟大的目标。超越也并不意味着做得比其他人都好,而是意味着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通过努力去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的境界。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坚持不懈。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也会遇到挫折与艰险,这就需要我们克服惰性,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永不言弃。林书豪坚持不懈的训练让他谱写了人生

传奇,我们拥有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在挑战中超越自我,铸就辉煌! 敢于面对,勇于超越,就要无所畏惧。屈原小的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要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了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一颗充满勇气坚持不懈的心。 要敢于面对,勇于超越。作为学生的我们,每一次的练习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这一次的成绩比我们上一次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们也是超越了自我。试着按照这种方式分秒必争,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你的成绩也提高了。 是骏马,就要扬蹄飞奔,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是水手,就要劈波斩浪,是勇士,就要勇往直前!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充满自信,勤奋忘我,在学习的道路上拼搏进取,坚持不懈,从而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天气渐热,请大家做到防溺水“六不”,不到危险水域游泳,预防溺水。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华正学校710班国旗下演讲稿

尼采与反达尔文主义

浅谈尼采之反达尔文主义 尼采总是遭受很多人的误解,而所谓的达尔文主义也是强加于其身的误解之一。很多人认为尼采的超人哲学是“英雄”崇拜、“圣人”崇拜和“天才”崇拜哲学,并由此推导出其思想有着浓厚的达尔文主义思想。果真如此吗?那我们来看看其在自己的自传《瞧!这个人》里面怎么说的吧:“‘超人’这个词处处都无辜地被理解为与‘查拉斯图拉’相对立的形象,人们硬把‘超人’说成是半个‘圣人’,半个‘天才’的‘理想主义’典型的人。由于这个词的缘故,另外一些受过教育的有角畜生竟然怀疑我是达尔文主义者;在这里,甚至又流露出那个违背知识和意志的大骗子卡莱尔的‘英雄崇拜’思想,这种思想正是我深恶痛绝的。” 要想真正地理解尼采的反达尔文主义思想,首先我们就必须明白何为“超人”,何为“达尔文主义”。超人,并非像卡莱尔的观点那样,是一个统治者或一种维持社会的工具价值。在尼采看来,超人就是“欢笑的狮子”,“大地的意义”,“一切形象的形象”。“超人”本身就是一个譬喻,象征着酒神精神的生命的肯定者和生之欢乐的享受者,是处于善恶之彼岸、自树价值尺度的创造者,是丰盈而旺盛的生命体。至于“达尔文主义”,简单说来观点有二:生命的匮乏、生存空间的匮乏和生活资源的匮乏造成的物种竞争;强者生存,适者生存。 何以说尼采是反达尔文主义的呢?在《快乐的知识》中,他提到达尔文学说时就说:“最近最糟糕的是,达尔文主义那种为‘生存而挣扎’的片面之见的学说。”首先,在他看来,地球上的物种并不存在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演进的态势,“相反地,一切皆同时发生,彼此重叠、混杂、对立。”“认为高级的有机体是从低级有机体进化而来的,这种观点迄今为止绝对没有得到过证实——我认为低等有机体是通过数量、聪明、计谋而占据优势的。”再者,在《反达尔文》中他批评达尔文将外在环境的影响估计过高。尼采认为,外界对我们的存在诚然有着一定的选择功能,但却不能说是为了适应外界的规定性才形成了既有的种种生命形式。人是非理性的,尝试用理性解释世界和自身,或者相信表象之下蕴含了理性的真相,完全是典型的hindsight。还有就是,尼采认为进化不利于杰出个体,反而有利于“末人”的生存和繁衍,超人的产生要靠的是人类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而非自然选择;尼采也相信eternal recurrence (永恒再现),也就是其永恒轮回学说,在根本上否定达尔文主义蕴含的进步论假设。 尼采所追求的永远是精神上的上升意志,而非肤浅的达尔文主义倾向。正如他在《偶像的黄昏》里说过:“生命总体方面不是匮乏饥饿,而是丰富。——凡是竞争之处,都是为强力而竞。——不过,假定真有生存竞争——事实上它发生着——那么,可惜其结果与达尔文学派的愿望相反,也就是说,对强者、优秀者、幸运的例外者不利。物种并不走向完善:弱者总是统治强者,因为他们是多数,他们也更精明…达尔文忘记了精神,弱者有更多的精神。”因此说尼采是达尔文主义者,完全是无稽之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