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

认为其中( ) 具有最强大的力量。A.本我B.自我C.超我D.

三者都是答案:A

2.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A.

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答案:B

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

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B.影响及决定人的行为的潜意识C.

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答案:B

4.()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

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

所在A.气质B.能力C.性格D.理智特征答案:C

5.()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A.

敏捷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答案:A

6.“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心境C.焦虑D.激情答案:D

7.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

一现象称为A.感觉对比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

蔽答案:A

8.提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

度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智力结构模型,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

以区分为150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卡尔特C.

瑟斯顿D.吉尔福特答案:D

9.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A.智商B.韦伯分数C.情商D.感觉阈限

答案:D

10.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

画板和语音回路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

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

和中央执行系统答案:A

11.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为

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

性为和反应行为答案:B

12.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特征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答

案:C

13.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称为A.联觉B.联想C.感

觉融合D.感觉起伏答案:A

14.()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A.不

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答案:A 15.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

做的A.表象操作实验B.心理操验C.表象运动实验D.心理旋

转实验答案:D

16.情绪的()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A.

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过激反应答案:A

17.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A.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B.空

间分辨能力的指标C.运动分辨能力的指标D.对比度分辨能

力的指标答案:A 18.经典的“视觉悬崖”测查的是()A.时间知觉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答案:D

19.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A.

扩大B.缩小C.膨胀D.消失答案:B

20.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A.内脏B.

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答案:D

21.情绪与情感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本性B.客观事物

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

间的关系答案:D

22.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A.感觉对

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答案:D

23.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求B.动机C.兴趣D.理

想答案:C

24.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

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

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答案:C

25.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记忆A.瞬时B.短时C.形象

D.动作答案:B

26.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

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答案:B

27.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

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答案:B

28.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需要D.动

机答案:C

29.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答案:A

30.情绪情感的()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是一

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

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

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痛苦

时血管容积缩小等。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

过激反应答案:C

31.“忧者见之则忧之,喜者见之则喜之”,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答案:

B

32.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A.再造想

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幻想答案:D

33.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

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答案:C

34.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A.系列位置效应B.正

迁移C.负迁移D.技能学习答案:B

3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

称之为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启发答案:A

36.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A.

指向与集中B.思考与斟酌C.观察与打量D.分析与综合答案:A

3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答案:B

38.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都属于()社会知

觉偏差A.期望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答案:B

39.知觉选择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为避免产生错觉B.感觉通

道容量的限制C.主体理解知觉对象的需要D.主体为了分析

知觉的对象答案:B

40.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A.加工B.吸收C.传递

D.选择答案:D

41.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区别于动物的

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C.影响及决定人

行为的潜意识 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

影响因素答案:A

42.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

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

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A.选择性B.

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答案:B

43.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A.表象B.再造想象C.创

造想象D.幻想答案:C

44.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

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A.理解

性B.对比性C.恒常性D.整体性答案:C

45.心理科学独立,即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在德国创立的年代是

A.1897年

B.1879年

C.1789年

D.1987年答案:B

46.张三属多血质气质类型,李四属抑郁质气质类型,张三和李

四的气质是()A.张三好B.李四好C.一样好D.无好坏之

分答案:D

47.根据知觉对象,我们可将知觉分为(????)和物体知

觉。A.社会知觉B.时空知觉?C.情境知觉??D.人物知觉答

案:A

48.()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

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A.选择性注意B.持续性注意

C.分配性注意

D.以上都不对答案:C

49.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A.再现B.识记C.回忆D.保持答

案:B

50.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自己的动作与行为,

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A.监控

B.聆听

C.感觉

D.观察答案:A

5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

听讲的习惯属于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联

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答案:B

52.下面对认知风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问题

思考速度上的差异可以区分出冲动与沉思两种认知风格 B.

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原因可能是因为女孩多采

用继时性的加工风格 C.因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的人的心

理分化水平较高,因此场独立性要优于场依存性 D.认知风

格是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代表的是人们的典型行

为答案:C

53.在暗适应过程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地A.降低B.提高C.先

高后低的变化D.先低后高的变化答案:B

54.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A.实践B.反应C.反射D.学习答案:D

55.试比较下列四个儿童的智商,智商最高的是A.实足年龄5岁

智力年龄6岁B.实足年龄6岁智力年龄7岁C.实足年龄5

岁智力年龄8岁D.实足年龄7岁智力年龄8岁答案:C 5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

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形

象答案:D

57.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A.幻想B.表象C.梦D.空想答案:

C

58.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

A.后象

B.假象

C.表象

D.想象答案:C

59.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

来。A.无意识B.下意识C.外部D.内部答案:D

60.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

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答案:B

61.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

代克D.班杜拉答案:B

6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A.9比特—20比特B.7±2C.无限的

D.无限的答案:C

63.遗忘的进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

型曲线答案:B

64.所谓智力,主要是指A.能力B.一般能力C.特殊能力D.观察

能力答案:B

65.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

枝大叶,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B.粘

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答案:C

6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答案:B

67.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A.体验B.表情

C.意识

D.注意答案:B

68.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答

案:B

69.以下心理学家中,使用“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

家有A.华生B.冯特C.威特海默D.铁钦纳答案:B|D

70.艾宾浩斯是()A.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B.对记忆和遗

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C.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D.最早用

部分报告法实验证明存在着瞬时记忆的心理学家答案:B 71.、华生代表的心理学派是A.行为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学

派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答案:A

72.听觉的适宜刺激是A.声波B.电磁波C.16Hz~20000Hz的空气

振动D.380Hz~780Hz的空气振动答案:A|C

73.深度知觉发生的双眼线索有A.双眼视轴的辐合B.双眼视差

C.结构级差

D.运动视差答案:A|B

74.下面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A.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B.冲动

型一沉思型 C.内倾型一外倾型 D.继时性一同时性答案:

A|B|D

75.依据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答案:

A|B|E

76.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气质是先天

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

社会道德评价意义。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

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

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答案:

A|B|C|D

77.视觉的适宜刺激是A.波长20纳米~200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B.光波

C.波长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D.无线电波

答案:A|B

78.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注

意过程答案:A|B|C

79.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可以表现在A.智力水平方面差异B.智

力结构方面差异C.智力性别方面差异D.智力团体方面差异

E.智力表现早晚方面差异答案:A|B

80.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

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现象A.暂时性遗忘B.舌尖现象

C.抑制现象

D.压制现象答案:A|B

81.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个性的形成是记忆

发展的前提B.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C.记忆的

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

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答案:C|D

82.表象的特征有()A.直观形象性B.片段不稳定性C.概括性

D.可操作性答案:A|B|C|D

83.情绪和情感()A.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重

要手段B.可以影响活动效率C.强度越大,活动效率越高D.

会引起生理变化答案:A|B|D

84.斯滕博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

维的三种成分,它们是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成

分D.想象成分E.逻辑成分答案:A|B|C

85.下列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有A.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

观B.建构主义学习观C.认知发现学习观D.认知接受学习观

E.社会观察学习观答案:A|E

86.关于分配性注意的表述,正确的是()。A.同时一只手划圆

形、一只手划方形,这种游戏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是对分配性注意的一种检测。B.分配性注意只有消极作用。

C.分配性注意只有积极作用。

D.司机驾车时一边注意控制车

速,一边注意前方的交通信号灯,需要进行分配性注意答案:A|D

87.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以人

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内心体验

C.

尤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D.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

模式是不一样的答案:A|B|C|D

8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法D.调查法

答案:A|B|C|D 89.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A.运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动景现象

D.ф现象答案:B|C|D

90.感觉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答

案:A|C

91.关于认知资源理论,以下正确的表述是()。A.注意的认知

资源理论其实与注意的选择功能理论一样,也是把注意看作

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B.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

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C.

认知资源理论认为,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

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D.根据认知资源理论,我们无法对认知资源进行分配。答案:

B|C

92.通常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下述能力中属于一

般能力成分的是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数学能力D.写作

能力E.记忆能力答案:A|B|E

93.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

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

映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D.从部分

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联系答案:A|B|C 94.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的是()A.心潮澎湃B.眉开眼

笑C.坐立不安D.心跳加速答案:B|C

95.错觉的性质包括A.歪曲的知觉B.虚幻的知觉C.在特定条件

下产生的知觉 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答案:

A|C|D

96.关于注意的认知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器理

论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B.衰减理论由特瑞斯曼

提出。C.后期选择理论由巴甫洛夫提出。D.多阶段选择理论

由冯特提出。答案:C|D

97.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B.技能

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E.模仿学习答案:A|B|C|D 98.求异思维的特点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形象性D.独特性答

案:A|B|D

99.倒摄抑制()A.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

料的干扰作用B.表明遗忘是衰退的结果C.指后学习的材料

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D.表明遗忘是干扰

的结果答案:C|D

100.塔佩斯等人提出了人格的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这5个因素的是:A.开放性B.外倾性 C.宜人性D.神经

质E.精神质答案:A|B|C|D

101.感觉编码答案: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

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

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102.似动答案: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

的运动。

103.记忆系统答案: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104.智力答案:即一般能力的综合体。

105.发现学习答案: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换句话说,学

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然后再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成

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

106.辐合思维答案: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107.视觉掩蔽答案: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

效应叫视觉掩蔽。

108.整体优先答案: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109.注意广度答案:是指在一瞬间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110.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答案:自陈测验:是一种客观测验,要求被测者依据自身的主观态度、观点和感受等来回答自己

在假想情境或假设选择中的表现,然后根据被测者的答案进

行积分,根据其分数来分析人格特点。投射测验:投射测验

法是主试向被试提供一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

不觉中自由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即投射出来,以

确定其性格特征。

111.认知方式答案:认知方式是指人在认知操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

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它并没有好坏的区分。112.系列位置记忆曲线答案:根据对原来项目表每个位置上的字所能正确回忆出的数量画成一条曲线,表现为两头高中间

低的系列位置记忆曲线。

113.视敏度答案: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114.概念答案: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115.注意的稳定性答案:是指把注意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的长短。

116.调查法答案: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117.情绪答案:对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态与其主观状态是否一致而引起的体验与反应。

118.动景运动答案: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

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119.理智感答案: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20.防卫机制答案:是个体潜意识渴望保护自我的统整性不受到威胁,并且使自己由未解决的挫折冲突之中能纾解或缓和焦

虑和紧张。

121.注意答案: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2.性格答案: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23.认知能力答案:接收、加工、贮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124.长时记忆答案:保存时间大于1分钟以上的记忆125.知觉定势答案: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126.学习答案:个体获得生活经验并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127.情绪的维度答案:情绪的维度有,激动性、敏感性、平衡性、满意性、意识性和多样性等。

128.思维答案: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解释事物的

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

的活动中。

129.生物节律答案: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130.观察法答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的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

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131.遗忘曲线答案: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132.特质答案:是个体内在的系统和倾向,这种系统或倾向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知觉情境,并对各种极不相同的情境作出相

同的反应。

133.流体智力答案:与基本心理活动有关,如知觉记忆等,大部分依赖于先天而非学习。

134.推理答案: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

理。

135.马赫带答案: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

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

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136.陈述性记忆答案: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

137.顿悟说答案:是完形派心理学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学说,他们通过“黑猩猩摘香蕉”等实验,认为学习是一个突然觉

悟的过程。

138.离差智商答案:就是一个人成绩和同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出来的相对分数。

139.后像答案: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140.精细复述答案:精细复述是指将识忆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141.侧抑制答案: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142.姿态表情答案:是由人的身体状态和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

143.感觉答案: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44.注意的转移答案:是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45.心境答案: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46.感受野答案: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147.创造能力答案: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的完成某种创造性地活动所必需的条件。

148.视觉线索答案: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

运动迅速而莽撞。

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149.记忆过程答案: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

过程:编码、储存和检索

150.自我概念答案:是指我们关于我究竟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态

度、什么样的价值观等的认识。

151.情绪的功能答案:情绪的功能有:动机功能;适应功能;健

康功能;信号功能。

152.知觉恒常性答案: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153.练习答案: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

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

的条件。

154.思维操作答案:也就是思维过程。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

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

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155.有意后注意答案:是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的注意。

156.个性心理特征答案: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57.实验室实验法答案:在特定的实验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

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158.能力答案: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

特征。(分两类:一般与特殊能力)

159.表象答案: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

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160.意义学习答案: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

应的认知内容。也就是说,要在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

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

系。

161.错觉答案: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

现种种歪曲。

162.试误说答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学说,

他们通过“小白老鼠钻迷宫”等实验,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

错误的过程。

163.焦虑答案:是因遭受心理上的冲突或挫折而发生的一种紧张

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

164.问题解决答案: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

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65.催眠答案: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166.活动产品分析答案: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

点的方法。

167.晶体智力答案: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多从学校

中得到。

168.认知地图答案: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

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

169.A型人格答案:富有竞争性、行色匆匆、总是感到时间紧迫、

有攻击性、有敌意、不停地去实现并不明确的目标,讲话和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普通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普通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功能固着性 答:功能固着性使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功能上认识它。 2.信号检测论 答:信号检测论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它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一是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二是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3.长时记忆 答: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4.不随意注意 答: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语言的几种特征。 答: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2 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答:所有儿童都要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四个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阶段,分别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 举例说明两种人格评价方法。 答:测验法,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投射法,例如主题统觉测验。 4 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 答:一般假设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解释;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决定的。(可以从对人性的假设、对行为决定的看法、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生物学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评述早期的情绪产生理论。 答:①詹姆斯兰格理论。基本观点:强调情绪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评价: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的作用。 ②坎农-巴德学说。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③简单比较早期情绪产生理论与后来的情绪认知理论的不同,找到早期理论中共同点和不足点。 2 任选两种动机的认知理论进行论述。 答:1)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To l man ,1932) 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如看见闪电,就期待雷声,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期待(expectancy) 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 attribution) 。海德 (Heider , 1958) 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 (focus of control) 的概念,并把人分为“ 内控型” 和“ 外控型” 。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 (Rotter , 1966) 。韦纳 (Weiner , 1971) 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自我功效理论; 3)成就目标理论:具有取得成功或实现一个渴望的目标倾向性或内部动因。作为个体的倾向性,它与个体的人格及人格如何影响特定环境下的动机状态有关。也包含可被评价的任务定向行为,任务定向包含着优秀的标准,可以是个体自己设立或由外部强加。最早可追溯到 H.A. 默里提出的成就需要。 1957 年 J. 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 , 认为人的成就行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决定 , 同时也要考虑成功的可能性和任务的诱因价值。 D. 麦克里兰德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成就动机的高低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当代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看个体的信念、知觉对其成就行为的影响。 20 世纪印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D.P. 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者构成。 (任选两个)

普通心理学课程讲义资料

普通心理学 Psychology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次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 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 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 (三)格式塔学派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2.基本思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意识的组织性。 (四)行为主义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 5 分,共20 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 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 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心理学复习资料2012-6-13 一 1、说出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对象。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的生理基础 ?感觉、知觉与注意 ?学习心理 ?心理的发展 ?心理的个别差异 ?动机与情绪 ?社会心理 ?异常行为与心理治疗 2、解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部的心理活动支配;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3、深刻理解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记住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其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

家冯特(Wilhelm Wundt , 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用自己的话说出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格式塔学派: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即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渲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以人的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流派,包括: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皮亚杰学派的结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等。 信息加工心理学也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代表着当前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主流,旨在解释人接收、存储、提取与运用信息等过程,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较大。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诸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6、简要说说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北京师范大学]19秋《普通心理学(上)》离线作业1(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19秋《普通心理学(上)》离线作业1(答案) 在线作业试卷列表 单选 1.“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分值:3 A. 感知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分值:3 A. 9±2 B. 7±2 C. 5±2 D. 6±3 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分值:3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4.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里面的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组织是:分值:3 A. 小脑 B. 海马 C. 杏仁核 D. 下丘脑 5.快速眼动出现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分值:3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E. 上述睡眠以外的另一阶段

6.“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分值:3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7.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分值:3 A. 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着 B. 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C. 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D. 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8.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的光谱成分是:分值:3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兰 9.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分值:3 A. 指向性和选择性 B. 集中性和紧张性 C. 指向性和集中性 D. 都不是 10.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分值:3 A. 动机性抑制干扰 B. 前摄抑制干扰 C. 倒摄抑制干扰 D. 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3、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4、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7、人格: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8、心理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9、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0、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105分类 二、 1、心理学各流派人物及成就 主义代表研究对象观点 ①构造主义学派冯特意识经验(内省法)可分成感觉、意象等基本心理要素 ②机能主义学派詹姆斯个体适应环境机能心理活动是持续意识流、反对冯特 ③行为主义学派毕生可观察测量行为主张用刺激-反应(S-R)客观方法 ④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海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是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 ⑤精神分析主义学派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中心课题是研究潜意识活动 ⑥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⑦认知奈瑟计算机科学的模拟法研究认知过程 2、知觉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②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③理解性:受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④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 3、睡眠的意义:消除疲劳、补充能量、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保持心理健康 4、艾宾浩斯保持曲线:也可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5、思维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个特点。 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③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④不同民族的语法结构不完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联系:人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确定和巩固下来。

《普通心理学》:思维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实际动作便是这种思维的支柱。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例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数手指,实际活动一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成人也有动作思维,如技术工人在对一台机器进行维修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动作思维占据主要地位。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这与尚未完全掌握语言的儿童的动作思维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个体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人们可以运用头脑中的这种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如儿

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例如,要考虑走哪条路能更快到达目的地,便须在头脑中出现若干条通往目的地的路的具体形象,并运用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比较来作出选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艺术家、作家、导演、工程师、设计师等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形象思维。学生更需要形象思维来理解知识,并成为他们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 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的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思维形式。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是指第一种水平。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科学家研究、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学生理解、论证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都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初中生这种思维已开始占主导地位。初中一些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证明与判断等,都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打印稿)-熊老师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 1、 心理学是一门(④)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 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④)。 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 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 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冯特 5、心理过程包括( D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7、心理现象可分为(A)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8、心理学是(D)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9、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10、(D)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不元素 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11、(D)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机能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1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B)。 A.对称的 B. 不对称的 C.左半球优于右半球 D. 右半球优于左半球 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力 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利用( B )。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整体性 2、“厨师做菜越做越咸”,说明( C )。 A、技术不精 B、感觉相互作用 C、感觉适应 D、错觉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D.联觉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一种( B )现象。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像 D、联觉 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6、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这种心理现象是( C ) A、感觉后象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联觉 7、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B)。 A.相互作用的B.相互转换的C.彼此无关的D.固定不变的 8、 “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A)。 A.理解性B.恒常性C.选择性D.整体性 9、 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C)。 A.外部属性B.个别属性C.整体属性D.本质属性 10、 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1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B)。 A.视觉和听觉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 1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 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1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B)。 A.最小可觉差B.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15、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连觉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想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想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也说明了我对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但是,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有更高级的需要。在满足了吃穿之后,人追寻的便是安全感,人需要稳定的生活、工作与保障,趋利避害几乎是每个人的本能行为。而更高层次的行为便是社交需要,人类在进入有史可考的时代里,便是处于一种群体社会中,而这种社会结构之所以存在,必然是人类在其中获得某种利益,包括爱情、友情、信任等。社交的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从社会中获得利益,通常一个大家喜欢、爱戴的人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利益,所以社交的需要虽然处于更高级的需求层次中,但确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尊重,由人需要社交的需求,必然引起人需要尊重的需求,这种需求几乎就是社会化的产物了,也是所有社会性动物所共有的一个特征。这种需要之强烈,甚至可能引发人类的非理性行为,乃至自己的生命。在这一层次上,可以分为三类:自尊、他尊及权利欲。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我们不能忽视尊重的力量,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真正推动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这是人类最高的追求。当人们满足了生存、安全、社交及尊重的需求后,人往往便想要去实现更高的理想。有时人们对这种需求的追求能够越过前面四层。我们都会自问,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于生命的短暂使我们倍加珍惜活着的时光,我们总想创造辉煌,只是个人力量的渺小,使得我们往往却步。我们内心是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的,只是实现这种理想的代价,以及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让这条路成为只有少数勇敢者的路。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给了我们关于人的动机的一个模型。但是,事实上人类的心理活动往往是异常复杂的。这样简单的一个模型,还不足以解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根据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是通过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们获得外界事物特征的方式。而知觉则是我们对由感觉获得的信息而组成的整体认识。当我们触摸到柔软的丝织物,看到鲜艳的红色及上面绣着的黄色五角星,我们能够通过知觉而认识到这是一面红旗。感觉和知觉合为一体,便可以称之为人的认知心理过程。储存这种过程的行为,便是记忆。由记忆而形成人的知识,由实践活动中来巩固而形成人的经验。人借由经验及知识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认识的过程称为思维过程,包括归纳、总结及推理。这是由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认识发展为对该事物的深刻的、扩展的认识过程。而想象力及创造力是脑的最复杂的行为,我认为这应该是大脑的认知、记忆、思维的反复不断的以复杂的组合方式进行的一种活动。我喜欢将知识及经验当成是原材料,它们是我们创造世界的基石。当然我们也因该看得到,世界还远没有被我们所完全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经验及知识还远远不够完善。在这个世界上,没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四章知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 第八章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 —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 。“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2018年秋《普通心理学(上)》北师大

《普通心理学(上)》作业一 一、单选 1.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费希纳 B. 华生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A. 9±2 B. 7±2 C. 5±2 D. 6±3 3.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A. 格式塔 B. 人本主义 C. 构造主义 D. 行为主义 4.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5.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损伤将会引起: A. 视觉障碍 B. 听觉损伤 C. 温度觉丧失 D. 运动障碍 6.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 扣带回 B. 中央后回 C. 中央前回 D. 角回 7.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里面的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组织是: A. 小脑 B. 海马 C. 杏仁核 D. 下丘脑 8.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的光谱成分是: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兰 9.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的特点是: A. 高频率、低波幅 B. 高频率、高波幅 C. 低频率、高波幅 D. 低频率、低波幅 10.手表的滴答声,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称为: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起伏 11.“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 感知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12.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3.视野中按共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容易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这体现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A. 共同命运 B. 良好连续 C. 简单性 D. 邻近性14.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后会觉得这些亮点在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 动景运动 B. 自主运动 C. 诱发运动 D. 运动后效 15.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A. 指向性和选择性 B. 集中性和紧张性 C. 指向性和集中性 D. 都不是 16.受意识控制加工的特点是: A. 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B. 不需要集中注意完 成 C. 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 几乎不需要注意的资源 17.“鸡尾酒会现象”对下列哪种注意理论提出了挑战: A. 过滤器理论 B. 衰减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双加工理论 18.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 A. 动机性抑制干扰 B. 前摄抑制干扰 C. 倒摄抑制干扰 D. 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9.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进程的特点是 A. 先慢后快 B. 先快后慢 C. 先、后遗忘速度相同 D. 都不是 20.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 生理学 B. 社会学 C. 人类学 D. 物理学 二、多选 1.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的优点是: A.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 B. 对条件容易控制或操 纵 C. 可对研究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D. 可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下面哪些人物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A. 韦特海默 B. 詹姆斯 C. 华生 D. 斯金纳 3.有关程序性的记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 B. 可以通过语言的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C. 提取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D. 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4.以下哪些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 A. 国庆阅兵场面的记忆 B. 游泳动作的记忆 C. 滑雪动作的记忆 D. 对一篇散文的记忆 5.下面哪些因素影响着注意的稳定性 A. 刺激物的强度特征 B. 刺激物的复杂性 C. 对活动意义的理解 D. 身体状况 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眼知觉线索的有 A. 遮挡 B. 空气透视 C. 视网膜视差 D. 视轴辐合

普通心理学 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 一、提出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这是把社会 的需要转化为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之中。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 1.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才能从细微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关键性问题。思想懒惰、因循守旧者难于发现问题。例如,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巴甫洛夫发现狗的“心理性唾液分泌”等都是勤于观察、思考的结果。 2.依赖于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人的活动积极性越高, 社会责任感越强,态度越认真负责,越容易发现问题。例如,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心理等问题。而一个没有认真负责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问题将会熟视无睹。 3.依赖于人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的人,一般不满足于对事物的公认的、表面的解释,而是力求探究事物的内部原因,能够件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一般来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能够提出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而知识贫乏的人,不容易提出问题,也不容易抓住要害提出深刻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明确问题 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明确问题依赖 于两个条件。 1.依赖于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问题总是在具体事实上表现出来的,只有当具体事实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且符合实际时,才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使矛盾充分暴露并找出主要矛盾。这是明确问题的关键。 2.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分析问题并抓住主要矛盾,越容易对问题进行归类,使思考具有指向性,便于有选择地应用原有知识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三、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提出假定和设想。问题解决的方 案常常是先以假设的方式出现,经过验证逐步完善的。假设是人们推测、假定和设想问题的结论与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方法。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性质、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及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推测、预想和推论,然后有指向、有选择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即假设)。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 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验证。假设的提出就为问题解决搭起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