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抽屉原理》教案

六年级《抽屉原理》教案
六年级《抽屉原理》教案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授课人:姚宝华时间:20XX年4月2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第70-7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从具体问题情境入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事实中感知现象,把握规律,逐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抽屉原理,掌握至少数的方法,会用抽屉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表达和推理的能力,渗透平均分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模型思想。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至少”,构建模型。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游戏:抽扑克牌。理解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做了扑克牌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蕴含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

看到抽屉原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抽屉原理。

二、解决问题,建构模型、

(一)教学例1,研究苹果数比抽屉多1的情况。

1.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

师:顾名思义,抽屉原理和什么有关?

出示“把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里,任意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你打算如何研究?

如果把抽屉和苹果拿来,多不方便啊。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模型代替,请大家用长方形代替抽屉,用圆代替苹果画一画,看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学生画草图。

(1)观察每一种方法,抽屉里最多放几个苹果?

(2)最多的这几个抽屉最少放了几个?

(3)最少两个,还有的超过2个,我们还可以怎么说?(至少两个)

(4)用自己的话说说,把4个苹果放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会存在什么现象?

教师小结:把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苹果。

2.5个苹果放4个抽屉

师:那把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几个苹果?你能根据刚才的经验猜一猜吗?

学生猜想、小组验证。

交流小组验证情况。

(1)用列举法进行验证的小组先进行汇报交流。

(2)用假设法进行验证的小组再进行汇报交流。

将这种方法与列举法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任何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就能说明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课件演示:假设先把这5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抽屉里,每个抽屉放一个,还余一个,再把这一个任意放进一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

教师小结: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假设法,它蕴含了平均分的思想,用这种方法能使我们很快找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的苹果数。

(如果没有出现假设法,教师要从列举法中进行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假设法的一般性。)

3.概括规律

(1)师:那把6个苹果放进5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

呢?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分法。谁来说?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看来,用这种平均分的思想来考虑问题确实比较简便。

(2)那把7个苹果放6个抽屉,至少放几个?为什么?

(3)来个更大的,100个苹果放99个抽屉里呢?

师:怎么说的那么快?是不是发现什么规律了?

那如果用n来表示抽屉数,苹果数怎么表示?那这个规律可以总结成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把n+1个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二)教学例2,构建公式模型求解“至少数”,抽象出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苹果数比抽屉数多1的情况,如果多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个苹果?

(1)把5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看看每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分一分。

全班交流

师:你能试着用算式表示出想的过程吗?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什么?

5÷2=2……1 2+1=3

(2)把5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里

如果学生形成两种意见,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把余数再分开放,才能保证至少有几个,也就是抽屉里的苹果个数要比平均分得的个数多1。

5÷3=1……2 1+1=2

(3)构建模型

学生列式计算:把7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把7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把9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的苹果数。

提出问题:观察算式,你发现怎么求至少数?——商加1

师:用m来表示苹果数,用n表示抽屉数,如果m÷n=k……c(c不等于0),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多少物体?

为什么c不等于0?

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把m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如果m÷n=k……c(c≠0),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k+1个物体。

三、运用模型,解释应用

师:抽屉原理由19世纪的数学家狄利克雷最早提出。抽屉原理看似简单,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在解决时关键是要看清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

1.鸽舍原理:出示题目,先提出问题: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然后引导分析。(鸽巢原理)

2.扑克牌问题:还记得我们课前玩过的扑克牌游戏吗?从52张扑克牌种任意抽出5张牌,为什么老师说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呢?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

3.学生出生月份:在我们班中,至少有几人的出生月份相同?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

学生求出至少数后全班交流。

4.拓展阅读:关于抽屉原理的古代记载。(宋代《梁溪漫志》)

5.小结:为什么要研究抽屉原理呢?

四、揭示本质,余味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然后利用抽屉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抽屉原理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种模型,就像数学家说的那样:解决数学问题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构建模型。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研究的脚步却不能停止,如果把无限个物体放进有限个抽屉里,抽屉原理又该如何描述呢?它有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实验小学 潘聪聪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 我说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70-71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总有”“至少”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商+1而不是加余数。【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一定数量的笔、铅笔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2张凳子,请3个同学上来,(找生)听清要求,老师说“请坐”时,每个同学必须都坐下,谁没坐下谁犯规,(师背对)听明白了吗?好“请坐!”告诉老师他们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有一张凳

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同学,对吗?假如请这3位同学再反复坐几次,老师还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2名同学,你们相信吗?其实这个游戏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想不想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发现它?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二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4只铅笔放入3个盒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请生读要求),看哪组动作最快? (1)、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找生展示,师板书:(3,1,0)(2,2,0)(4,0,0)(1,1,2)。 师:老师也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演示)观察这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出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枝铅笔)。 师:刚才我们把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想一想不用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只要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生答“平均分”的方法时,课件演示)每个盒子先放1枝,还剩几枝?(1枝)这1枝怎么摆?(放哪个里面都行)你有什么发现?(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盒子至少放2枝铅笔)。师:既然是平均分,能用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4÷3=1……1) 师:这里的4指的是什么?3呢?商1呢?余数1呢? 师: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平均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 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联系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意思。 2、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3、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创造才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教学难点: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将走近身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詹天佑,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2.板书课题“詹天佑”,请学生谈谈课外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投影:

(1)本文的中心句是:-----------------(板书:杰出爱国) (2)这篇课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的描写勾勒出了他---------的高大形象。 (3)本文是按照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安排材料的,重点叙述了詹天佑从-------、---------、----------三个方面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1)当时的情况怎样? (2)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3)全国的反映如何? 师:顶着重重压力接受了任务,可以看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除了这部分外,还能从哪部分内容体现出詹天佑的爱国? 2、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着一路 的高山深涧,面对着国人的殷切期盼,詹天佑面临着巨大压力,他动摇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3、读读第四自然段,勾画出詹天佑说、做、想的句子。 思考: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补充资料)齐读本段。 4、课文除了写詹天佑的爱国,还有他的杰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研读 5、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智慧。(出示课件: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抽屉原理教案

抽屉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 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 考和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解 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小棒,杯子,书(每组5,7本),扑克牌,练习题字条,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凳子的游戏”。 请4位同学上来,摆开3张凳子。 老师宣布游戏规则:4位同学围着凳子转圈,老师喊“停”的时候,3个人 每个人都必须坐在凳子上。 教师背对着游戏的学生,宣布游戏开始,然后叫“停”! 师: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着2位同学。 老师说得对吗?(要不再试一次) 刚才的游戏为什么我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 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就从刚才的游戏入手,用4根小棒代替4个同学用3个杯子代替3个凳子, 4个同学抢3个凳子游戏就相当于把4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里,现在请小组同学 共同合作动手摆摆有几种不同的摆法?也可以记录下来。说说每种摆法中较多的 杯子里分别有几根小棒?想想你们有什么发现? 1、概括现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交流时,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操 作情况,找出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观察) (1)先请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有的 情况。 (4,0,0)(3,1,0)(2,1,1)(2,2,1) (2)说说每种摆法中较多的杯子里分别有几根小棒? 每种摆法中较多的杯子里有的是2,3,4根小棒,还可以怎么概括这句话? 至少有2根小棒,至少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每个杯子里都至少有2根呢?不 管哪种摆法,总有一个杯子有这种情况。多喊几个人说(把你的这个发现也 说给同学听)得出:把4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 子里至少放2根。(老师板书)再请同学们互相说说刚才我们把4根小棒放 进3个杯子里,有什么发现?要求把句子说完整, 2、找出规律 把4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里,除了这样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 直接简便的方法,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小组内互相讨论动手摆摆。

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线路图。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学预设:如果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谈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 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詹天佑 1、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归纳出了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 我们一起来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合作学习,了解人物 1、生默读课文思考: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现出来的?自己读到这些文段后的体会是什么? 2、与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互相交换意见,以小组为单位得出 小组的观点,派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应该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刚提出修筑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 就出来阻挠,而且要挟清政府只能用本国的工程师,否则他们就要 干涉。就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这个 消息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嘲笑,而詹天佑并没吓倒,而是顶住压力, 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在修筑的过程中,詹天佑分别克服勘测线路、开凿隧道、青龙桥中遇到的困难。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语言、 动作、想法的句子。) 教学预设:生可能会出现整段勾的情况,师要适时点拨:抓重点。 3、在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小学体育50米跑教案

体育实践课教案 班级三年 级 课次31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50米跑穿过火力网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做到起动迅速,反应敏捷。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能力。 3、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教法难点起动迅速,全程冲刺,跑出好成绩。学法难点组合利用自己身体拼出数学数字。 教学过程时间课的内容组织与教法 运动负荷 次数时间强度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 报告人数 要求:静、快、齐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内容、 任务、要求 四、安排见习生 五、一分钟跳短绳 练习 六、准备操 七、小游戏:尾巴 飞起来。 全班成四列横队 集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智果断、细心观 察。 随堂见习、适量活 动。 全班成分散队形 集体进行练习 全班成四列体操 队形集体练习 学生分散游戏,运 用各种方法使小 尾巴离地。(自由 发挥) 1 4*8 2" 1 130" 2 强 中 中

基本部分50米跑 重点:提高站立式 起跑的动作要领, 迅速起动。 穿过火力网 重点:动作迅速, 反应敏捷。 组织:四路纵队如 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站立式起跑练 习:10米*2 2、中速跑20米*2 3、追逐跑40米*2 4、四路纵队50米 记时跑 组织:* * * * * * * * * * * *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1、教师讲解游戏 规则:两组学生担 任投掷手,另两组 学生听到发令后 迅速穿过中间的 火力地带,最后统 计没被投掷到的 学生人数,以多的 获胜。 要求:投掷手只能 将绳子投掷到对 方的腰部以下,注 意安全。 2、学生进行游戏 (互换)2组*2 次。 2 2 2 1 2 15" 20" 30" 15" 30" 中 中 较强 强 强 结束部分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自 由组合,进行人体 拼字游戏。可两、 三人合作。)分组 观摩。 全班成四列横队 集合 集体进行放松练 习 课外作业:略收 回器材:略 1 50" 小

人教版六年级上《詹天佑》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詹天佑》课文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xié),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yōnɡ)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kān)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些外国人要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suì)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shèn),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教案 城区小学李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70-71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总有”“至少”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商+1而不是加余数。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一定数量的小棒、杯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玩过。 师: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生齐:对。 师: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我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信吗? 部分生说:信 部分生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师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想。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多1的情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棒和杯子来研究。板书:小棒杯子 师:如果把3根小棒放在2个杯子里,该怎样放?有几种放法? 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一个小组汇报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生:我们组一共有2种摆法,第一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3根,另一个杯子里没有,记作(3 0);第二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2根,另一个杯子里放1根,记作(2 1)。 师:你们的摆法跟他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观察这所有的摆法,你们发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生1: 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生2: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师板书: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 师:依此推想下去,4根小棒放在3个杯子里,又可以怎样放?大家再来摆摆看,看看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一个小组代表汇报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生:我们组一共有四种摆法。第一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4根,另外两个杯子里没有,记作(4 0 0);第二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3根,一个杯子里放一根,另外一个杯子里没有,记作(3 1 0);第三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2根,另一个杯子里也放2根,最后一个杯子里没有,记作(2 2 0);第四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2根,另外两个杯子里各放一根,记作(2 1 1)。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都摇头表示没有异议。 师:观察所有的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完整)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课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课文内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

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

讲课 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六年级下册 # # 镇中学 # # # 2015年4月17日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68页的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一定数量的笔、笔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玩过。 师:好,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 生齐:对。 师: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我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部分生说:信。 部分生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师先请一位同学洗牌(把牌混合均匀),然后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再找5位同学各抽一张,进一步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大家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想。 进入主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是为今天的探究埋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抽屉原理”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4把椅子,请5个同学上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师:听清要求,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好吗?(好)。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5个人。 师:开始。 师:都坐下了吗? 生:坐下了。 师: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 生:对! 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可以吗?(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3枝铅笔,2个盒子,把3枝铅笔放进2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3,0)(2,1) 师:5个人坐在4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3支笔放进2个盒子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是:是这样吗?谁还有这样的发现,再说一说。 师:那么,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 (4,0,0) (3,1,0) (2,2,0) (2,1,1),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你能发现什么?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生: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师:把3枝笔放进2个盒子里,和把4枝笔饭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抽屉原理公开课教案

“抽屉原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寒亭中心小学石世清 授课日期2010年3月30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杯子、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组织学生做“抢坐凳子的游戏”。 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听清要求,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们4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好吗?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4个人。 开始。都坐下了吗? 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 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可以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抢椅子”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出示题目:4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你猜一猜会有怎样的结果?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两本书) 验证: 1.出示题目:把3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请同学们用小棒与盒子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

公开课《抽屉原理》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精品文档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新县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 戏: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师:听清要求,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们4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好吗?(好)。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4个人。 师:开始。 师:都坐下了吗? 生:坐下了。师: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 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生:对!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 学原理,(板书: 抽屉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好吗?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精品文档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3本书,2个抽屉,把3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不区分抽屉的先后顺序)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盒子代替抽屉,在组长的带领 下)实际放放看,并记下摆放的结果。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3,0)(2,1) 师: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 3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呢?(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盒子)里至少有2本书?师:是这样吗?谁还有这样的发现,再说一说。大家一起说一说: 3 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本书。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至少”是什么意思?(最少,还可以更多,不能更少。,)师:我们在摆放的方法中怎样才能找到“至少2本”呢?(先找到每种摆法中本数最多的抽屉,然后再找到这些本数最多的抽屉中最少的本数,实际就是多中找少。) 师:那么,把4枝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并记下摆放的方法。(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演示各种情况。 (4,0,0) (3,1,0) (2,2,0) (2,1,1),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你能发现什么?(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 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那么4枝笔放进3个笔筒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师: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换个说法,怎么说?(“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精品文档

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

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 (水平二四年级)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走和跑习惯和方法还没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训练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结合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游戏、比赛等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快速跑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验快速跑的身体动作感受,提高学生跑动能力,掌握快速跑技术。 2、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灵敏和协调性,发展下肢力量素质。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合作、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内容

米快速跑50. 重点:跑的正确姿势。 难点:动作协调,摆腿蹬地有力。五、组织与教法 目标教学法、主题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 六、教学流程 集合队伍——准备活动——辅助练习——快速跑——游戏(传报纸)——放松运动——小结 七、单元计划 第一课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快速跑的兴趣。在游戏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重点:手脚协调配合 难点:起动快速 内容与教法:自然站立式起跑;快速跑。 采用分散、集体练习;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意志,不断超越自我;引导学生安全练习、游戏;教师引导,强化奔跑动作意识。 第二课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体验快速跑的身体动作感受,提高学生跑动能力,掌握快速跑技术;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灵敏和协调性,发展下肢力量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合作、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重点:跑的正确姿势。.

六年级数学下册《抽屉原理》说课稿

抽屉原理说课稿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0—71页。 【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学会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67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本节课教材借助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即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体。关于这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先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然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反证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4.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抽屉原理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4把椅子,请5个同学上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师:听清要求,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好吗?(好)。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5个人。 师:开始。 师:都坐下了吗? 生:坐下了。 师: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 生:对! 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可以吗? 【点评】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抢椅子”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3枝铅笔,2个盒子,把3枝铅笔放进2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3,0)(2,1) 【点评】此处设计教师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师:5个人坐在4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3支笔放进2个盒子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是:是这样吗?谁还有这样的发现,再说一说。 师:那么,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 (4,0,0) (3,1,0) (2,2,0) (2,1,1),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你能发现什么?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生: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抽屉原理优秀教案(沐风教育)

讲课教案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六年级下册 # # 镇中学 # # # 2015年4月17日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也就是教材68页的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一定数量的笔、笔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玩过。 师:好,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

生齐:对。 师: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我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部分生说:信。 部分生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师先请一位同学洗牌(把牌混合均匀),然后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再找5位同学各抽一张,进一步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大家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想。 进入主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是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是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初步感知 课件呈现:将三支铅笔放入两个笔筒中,有几种放法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课后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詹天佑-课后练习 基础知识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京张铁路是从( )到( ),全长( ),是由( )主持修筑成功的。 2.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詹天佑的( )。 A.工作态度的严谨 B.卓越的学识和才干 C.强烈的爱国情操 二、看拼音写字。 jié chū xiū zhù shè jì shī gāng ( ) ( ) ( ) ( ) zǔ náo kòng zhì hāng dàng jiān jù ( ) ( ) ( ) ( ) yì rán chǎn píng miǎn lìè liè ( ) ( ) ( ) ( ) ní jiāng chà dào jū yōng guān ( ) ( ) ( ) rě rén jī xiào kuáng fēng nù háo ( ) ( ) 三、辩字组词。 岔( ) 浆( ) 讥( ) 挠( ) 贫( ) 浆( ) 机( ) 饶( ) 艰( ) 毅( ) 施( ) 劣( ) 坚( ) 屹( ) 拖( ) 雀( ) 四、花落谁家。(选择适当的字填空组词) 艰坚 ( )持 ( )定 ( )巨 ( )苦 ( )难 ( )固 ( )强 ( )决 ( )险 奖浆 ( )杯豆( ) ( )金 ( )品泥( ) 纸( ) ( )洗夸( ) ( )状 五、按原文填空。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 )。从( )到( )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一条( )由( )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 )。 2.詹天佑不怕( ),也不怕( ),(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 )线路。哪里要( ),哪里要( ),哪里要( ),哪里要( )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 六、为下列句中加线字选择适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端:A.头;B.开头;C.原因、起因;D.方面、项目;E.端正;F.平举着拿。1.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开凿隧道。( ) 2.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多端。( ) 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4.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什么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公开课《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新县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师:听清要求,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们4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好吗?(好)。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4个人。 师:开始。 师:都坐下了吗? 生:坐下了。 师: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生:对! 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板书:抽屉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好吗? 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3本书,2个抽屉,把3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不区分抽屉的先后顺序)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盒子代替抽屉,在组长的带领下)实际放放看,并记下摆放的结果。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3,0)(2,1) 师: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 3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呢?(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盒子)里至少有2本书? 师:是这样吗?谁还有这样的发现,再说一说。大家一起说一说:3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本书。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至少”是什么意思?(最少,还可以更多,不能更少。,) 师:我们在摆放的方法中怎样才能找到“至少2本”呢?(先找到每种摆法中本数最多的抽屉,然后再找到这些本数最多的抽屉中最少的本数,实际就是多中找少。) 师:那么,把4枝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并记下摆放的方法。(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演示各种情况。 (4,0,0) (3,1,0) (2,2,0) (2,1,1),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你能发现什么?(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那么4枝笔放进3个笔筒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 师: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换个说法,怎么说?(“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