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及去除方法

杂质及去除方法
杂质及去除方法

光亮镀镍溶液杂质危害和去除方法

一、铁杂质:

铁是镀镍溶液中常见的金属杂质。在光亮镀镍液中混入>50mg铁离子,镍层就会产生毛刺或针孔和低电位发黑等现象。如果在pH值低时,铁的氢氧化物就会沉淀夹杂在镀层中而使镀层发脆。氢氧化铁的碱式盐有利于氢气泡在阴极上的停留而引起镀层针孔,增加镀层的孔隙率。

ZS除铁剂适合电镀铁件时用,无须电解过滤,不需停产处理,能迅速使Fe3+→Fe2+并沉积到镀层上,不影响生产。所以长期进行以铁基工件电镀的生产厂家需经常添加ZS除铁剂。来消除镀镍溶液中的铁离子,不让它在溶液中有过多的积累。

二、铜杂质:

在镀镍溶液中铜杂质的含量达到0.01~0.05g/L时零件的低电流区会产生暗黑色粗糙的镀层,更多的铜杂质会使整个成为黑色粗糙的甚至是海绵状的镀层。原始的办法是用低

的电流密度电解法去除铜杂质。电解条件将溶液pH调到2左右,用瓦楞形铁板作阴极,在搅拌情况下以0.05~0.3安/分米2的阴极电流密

度进行电解处理,这样既延误了生产时间又麻烦。

新工艺是:在少量的铜杂质情况下,你可以在生产中添加ZS镀镍除铜水,它对铜锌等杂质造成的低区发黑有特效的除去能力。每毫升ZS除铜水能除去铜离子50ppm,而且不需停产,也无需过滤即能正常生产。

在较多铜杂质的情况下或镍槽停产大处理时,可用ZS除铜粉进行处理。每毫克除铜粉约可除铜离子5mg。处理方法是先将ZS除铜粉溶于10倍的纯净水中,在搅拌下缓缓加入镍液中,并保证反应2小时以上,但在4小时内需用过滤机返槽过滤,并清洁槽底,过滤后即可进行电镀。否则静置时间过长铜离子会还原于镍液中。

三、锌杂质:

锌杂质在0.02~0.06g/L 之间镍层亮而发脆,大于0.06g/L时低电流区镀层灰黑色,更高的含量镍层产生条纹和针孔。由于锌的电位较负,用电解法处理效果不显著,而且又要提高镀液的pH值和加热槽镀液至65~70℃,很不方便又要停产。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处理后才能达到效果,镍盐的损失也较大。

ZS除锌水特别适用于锌或锌合金压铸件的光亮镀镍除锌,每毫升除锌水可以除0.2g锌离子,在镀液中加入除锌水后充分搅拌,稍加电解处理,无需停产或过滤即可生产,且添加范围广,过量添加不会对镀镍造成不良后果。

四,六价铬

铜、镍、铬、一步法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镀铜、镀镍液中很

容易带入氧化剂(六价铬)这些氧化剂能在阴极上还原,降低电镀过程的阴极电流效率,甚至能排斥铜、镍的沉积,使零件的深凹处不上镀层

1.铬是怎样进入镀铜、镀镍液中的呢?

a铜、镍、铬、一步法生产工艺中,挂具起传煤作用,常规上讲是挂具在镀铬后、清洗不干净,粘在挂具上镀铬液带入铜、镍缸。

b工人操作不正确(如;经工人的防护手套)把铬带入铜、镍缸。

c镀铬槽产生铬雾,空气中铬雾下沉,铬落入铜、镍缸,等。

2、铬的危害

在铜、镍镀渡中如有Cr6+的存在,阴极电流效率变低、工件镀层呈灰色,沉积速度慢、零件深深凹处不上镀层,镀层阴暗、或呈桔皮状、无光亮度,等。

3、解决方法

3.1原始的解决方法是;将镀液强烈搅拌,有空气搅拌的、也要增加人工搅拌,在激烈搅拌下加入0.2~0.5g/L (Na2S2O4·2H2O)连二亚硫酸钠,用Na2S2O4·2H2O将镀液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提高PH值、使三价铬生成氢氧化铬沉淀而除去。

具体操作如下;

a、用硫酸调镀渡PH=3,并把镀液加热至60~70度

在激烈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Na2S2O4·2H2O(用量最好做小试来确定,一般是0.2~0.5g/L搅拌60分钟。

b、加碱溶液(CaCO3和NaOH)提高PH=6.2左右,搅拌60分

钟,再测、并调PH=6.2

同时也可加入2~3g/L活性炭,趁热返缸过滤,除去沉淀物。

加入0.2~0.5ml/l 30%的双氧水,将过量的Na2S2O4·2H2O氧化成硫酸盐。

c、调节PH值、调整镀液成份,适当补加光亮剂,试镀。

用以上方法解决这类毛病、先决条件是停产,当然还有基它方法,如;硫酸亚铁法,高锰酸钾法,以上方法都要停产方能处理问题,而且烦。

3.2、下面介绍一种既方便又快捷、易操作的新处理方法;

ZS除铬剂;义乌都得益生产,适用于快速除去镀镍,镀酸铜,槽液中的六价铬杂质,(铜,镍,铬,一步法工艺须用)添加后经搅拌即可恢复生产,每ml除铬剂能处理六价铬以(ycp+计)10mg.。

原理;添加ZS除铬剂后、可将镀液中的六价铬转变成三价铬,根椐资料表明、经实际试验和应用,三价铬存在于镀液中危害不大,如一般的镀镍液中能容忍30g/L的三价铬。经ZS除铬剂转换后的三价铬、能于镍络合共成积,以达到净化镀液、除铬的目的。过量添加不会对镀液有危害。用量:2-3ml/L 。

要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从源头抓。把好车间管理关,镀铬后挂具加强清洗,在镀铬液里加入铬雾抑制剂、避免铬雾逸出,等等。当然你定期的在镍缸中、补加适量的除铬剂也是百利而无害的。

五、有机杂质:

各种有机杂质引起的故障是不同的,有的使镀层亮而脆,有的使镀

层暗而脆,有的使镀层产生针孔、起皮等故障。用双氧水和活性碳处理,需调pH值加热和静置过滤,而双氧水又能摧毁槽液中的光亮剂,即耽搁了生产时间又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ZS除杂水是一种综合除杂水,它能消除由有机杂质和Cu2+、Zn2+、Fe3+、Cr6+、Al3+、与金属而引起的故障。加入ZS除杂水后能使镀液中的各种杂质与金属镍同沉积于镀件上,使镀液恢复原来性能,而且不需停产处理,仍可照常生产。ZS除杂水同时具有特效的低区走位功能,添加后明显提高镀层的覆盖能力,使用过量不会影响镀层质量,如能定期或经常性地添加少量ZS除杂水能让镀液稳定正常的生产,既经济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作者;义乌市都得益电镀化学品生产商

金属材料性能及国家标准

金属材料性能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一)、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1 、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单位面积受载荷称应力。 2 、屈服点(бs ):称屈服强度,指材料在拉抻过程中,材料所受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荷不再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加或产生 0.2%L 。时应力值,单位用牛顿 / 毫米 2 ( N/mm2 )表示。 3 、抗拉强度(бb )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单位用牛顿 / 毫米 2 ( N/mm2 )表示。 4 、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5 、断面收缩率(Ψ)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断面最大缩小面积与原断面积百分比。 6 、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压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围测定分布氏硬度( HBS 、 HBW )和洛氏硬度( HKA 、 HKB 、 HRC ) 7 、冲击韧性( Ak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 / 厘米 2 ( J/cm2 ) . (二)、工艺性能 指材料承受各种加工、处理的能力的那些性能。 8 、铸造性能:指金属或合金是否适合铸造的一些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流性能、充满铸模能力;收缩性、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能力;偏析指化学成分不均性。 9 、焊接性能:指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加热和加压焊接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材料焊接到一起,接口处能满足使用目的的特性。 10 、顶气段性能:指金属材料能承授予顶锻而不破裂的性能。 11 、冷弯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常温下能承受弯曲而不破裂性能。弯曲程度一般用弯曲角度α(外角)或弯心直径 d 对材料厚度 a 的比值表示, a 愈大或 d/a 愈小,则材料的冷弯性愈好。 12 、冲压性能:金属材料承受冲压变形加工而不破裂的能力。在常温进行冲压叫冷冲压。检验方法用杯突试验进行检验。 13 、锻造性能:金属材料在锻压加工中能承受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三)、化学性能 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扫触时抵抗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性能。 14 、耐腐蚀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 15 、抗氧化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抵抗产生氧化皮能力。 >> 返回 金属材料的检验

初中化学常用的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除杂常用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物理性的差异而除去杂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有过滤和结晶两种。 1. 过滤法:是把难溶性物质跟易溶性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1. 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简析:将含有泥沙的食盐溶于水,利用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通过过滤,把泥沙从食盐中除去,再把滤液蒸干即得纯净的食盐。 2. 结晶法:是根据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通过冷却或升温的方法使其中的一种物质先结晶出来,然后过滤使结晶出来的晶体与母液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2. 如何除去KNO 3中混有的少量NaCl 。 简析:将含有少量NaCl 的KNO 3配成热的饱和溶液,利用KNO 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性质,采用降温冷却的方法,使KNO 3结晶析出,而NaCl 则留在母液里,再过滤即可得纯净的KNO 3晶体。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不与被提纯物反应而与杂质反应的试剂把杂质除杂的同时,不能给被提纯物带来新的杂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1. 沉淀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常用的沉淀剂为:Mg Fe Cu 232+++ 、、等阳离子,一般用可溶性碱,Cl - 用Ag +,SO 42-用Ba CO 232+-,用Ca 2+ 。 例3. 如何除去NaCl 中混有的少量Na SO 24。 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a Cl SO +--、、42的溶液,其中SO 42- 为杂质离子,可加Ba 2+ 使SO 42- 转变为BaSO 4沉淀而除去,加入的试剂不能带来新的杂质,故试剂的阴 离子为Cl - ,即向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滤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 Na SO BaCl BaSO NaCl 24242+=↓+ 2. 气化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例4. 如何除去Na SO 24中混有的少量Na CO 23

(完整版)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去除步骤 1、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目的:除去MgCl2。】 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除去Na2SO4。】 3、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目的:除去CaCl2与多余的BaCl2。】 4、过滤。【目的:过滤出Mg(OH)2、BaSO4、CaCO3、BaCO3。】 5、加入过量稀盐酸。【目的:除去多余的NaOH 与多余的Na2CO3。】 6、蒸发结晶。 【要点】 1、加氢氧化钠与加氯化钡的顺序可以调换。 2、加氯化钡与加碳酸钠的顺序不能颠倒。 3、加盐酸前先过滤。 专项训练 1、粗盐中含有MgCl 2、CaCl2等杂质,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填化学式).2、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 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BaCl2不能改成Ba(NO3)2,其原因是什么?

(2)进行步骤①后,如何判断BaCl2是否过量?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4)以上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中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哪些? (5)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3、粗盐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如MgCl2、CaCl2和硫酸盐,现在想除掉这些杂质,请选择合适 的试剂除杂. (1)除去Na2SO4,应加入,化学方程式 (2)除去MgCl2,应加入,化学方程式 (3)除去CaCl2,应加入,化学方程式 (4)过滤,所得滤液中除了NaCl还含有杂质,要除去这种杂质得到精致的NaCl溶液应向滤液中加入至。 4、粗盐中常含有CaCl2、MgSO4等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除掉杂质制得精盐,则所加这四种物质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BaCl2、HCl、NaOH B.NaOH、BaCl2、Na2CO3、HCl C.Na2CO3、NaOH、BaCl2、HCl D.NaOH、Na2CO3、HCl、BaCl2 5、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入过量的目的是。(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要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 去滤液中的Na2CO3和______. 6、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如图1是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三种常见重金属的处理方法的比较

三种常见的处理方法的比较 一、石灰中和法 1.1基本原理 石灰中和反应法是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中投加消石灰C a( O H ) : , 使它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离子溶度积很小的重金属氢氧化物。通过投药量控制水中P H 值在一定范围内, 使水中重金属氢氧化物的离子浓度积大于其离子溶度积而析出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 净化废水的目的。 将废水收集到废水均化调节池,通过耐腐蚀自吸泵将混合后的废水送至一次中和槽,并且在管路上投加硫酸亚铁溶液作为砷的共沉剂(添加量为Fe/As=10),同时投加石灰乳进行充分搅拌反应,搅拌反应时间为30 min,石灰乳投加量由pH 计自动控制,使一次中和槽出口溶液pH值为7.0;为了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产生絮凝作用,在一次中和槽后设置氧化槽,进行曝气氧化,经氧化后的废水自流至二次中和槽,再投加石灰乳,石灰乳投加量由pH计自动控制,使二次中和槽出口溶pH值为9~11;在二次中和槽废水出口处投加3号凝聚剂(投加浓度为10 mg/L),处理废水自流至浓密机,进行絮凝、沉淀;上清液自流至澄清池,传统的石灰中和处理重金属废水流程如下: 石灰一段中和及氢氧化钠二段中和时,各种重金属去除率随pH不同而沉淀效果不同,不同的金属的溶度积随PH不同而不同。同一PH所以对重金属的沉淀效果不一样,而废水中的重金属通常不只一种,根据重金属的含量在进水时把配合调到某金属在较低ph溶度积最高时对应的PH。加石灰乳进行中和反应,沉淀废水中的大部分金属。上清液进入下一个调节池,进入调节PH ,进入二次中和反应池,除去剩余的重金属离子。 1.2 石灰中和沉淀的优缺点 采用石灰石作为中和剂有很强的适应性,还具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石灰就地可取,价格低廉,废水处理费用很低,渣含水量较低并易于脱水等优点,但是,石灰中和处理废水后,生成的重金属氢氧化物———矾花,比重小,在强搅拌或输送时又易碎成小颗粒,所以它的沉降速度慢。往往会在沉降分离过程中随水流外溢,又使处理后的废水浊度升高,含重金属离子仍然超标。要求废水不含络合剂如C N 一、N H 。等, 否则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就会和络合剂发生络合反应, 生成以重金属离子为中心离子以络合剂为配位体的复杂而又稳定的络离子, 使废水处理变得复杂和困难。已沉降的矾花中和渣泥的含水率极高(达99%以上),其过滤脱水性能又很差,加上组成复杂、含重金属品位又低,这给综合回收利用与处置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渣量大,不利于有价金属的回收,也易造成二次污染II。用石灰水处理的重金属废水。由于不同重金属与OH的结合在同一PH下不同,同一金属在不同PH下的溶度积不同。所以,用传统的石灰法处理重金属含量较多的复杂的废水,显然不行,首先某些重金属不能达标排放,其次,处理废水中含钙比较多。在冶炼厂,很难循环使用。 二、硫化沉淀法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力学初级工职业模拟试题A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力学初级工理论知识试卷(A)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共5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20分) 1.金属弯曲试验方法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规定弯心的弯曲变形性能。( ) 2.GB700是碳素结构钢标准。( ) 3.拉伸试验中,短标距试样是指试样的原始标距等于5倍的原始横截面积的试样。( ) 4.当产品宽度大于20mm时,如产品标准未要求,则弯曲试样宽度应为20~50mm。 ( ) 5.GB228-2002中,Rs表示屈服强度。 ( ) 6.对弹性模量不小于150Gpa的金属材料,按国标屈服前的应力增加速率应保持在6~ 60Mpa/s之间。( ) 7.HRC总负荷<HRB总负荷。( ) 8.按碳素钢的含碳量多少分类,为普通碳素钢、优质及高级优质碳素钢。( ) 9.国产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试验力值是用载荷传感器进行测量的。( ) 10.GB228-2002中要求,强度值要修约到最接近5的倍数。( ) 11.圆形试样横截面直径应在标距两端及中间处各测一次,取三处所得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 12.进行弯曲试验时,d=2a,表示弯心选试样厚度的两倍。() 13.试样宽度、弯曲角度一定,弯心直径增大,冷弯合格率上升。() 14.45钢是含碳量约为0.45%的优质碳素钢。() 15.HRC硬度试验所用压头为直径1.588mm的钢球压头。() 16.试样尺寸的测量精度要求为0.2mm时,可以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17.洛氏硬度试验是在卸除所有试验力后测量压痕残余深度所得的值。() 18.杯突试验所用的压头为直径为20mm的半球形凸模。() 19.百分表与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精度相同。() 20.金属弯曲试验属于材料的工艺性能试验。()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标突试验温度要求为。 ①20℃±5℃②23℃±5℃③25℃±5℃ 2.测定标突值应精确到。 ①0.01mm ②0.1mm ③1mm 3.洛氏硬度试验初始试验力保荷时间为。 ①0~3s ②4s ③8s 4.试验力的国际单位应为。 ①kgf ②N ③kN。 5.牌号为40Cr的钢属于。 ①优质碳素结构钢②低合金钢③高碳钢 6.杯突值用表示。 ①IE ②BT ③CCV 7.HRC硬度试验的总负荷为。 ①1471N ②980.7N ③588.4N。 8.反复弯曲试验时,弯曲试验速率应为。 ①1次/秒②小于等于1次/秒③大于1次/秒。 9.洛氏硬度试验结果应至少精确至。 ①0.5HR ②1HR ③0.5HRB。。 10.杯突试验速度应为。 ①3mm/min ②5~20mm/min ③25mm/min 11.HRB表示。 ①洛氏硬度B标尺②洛氏硬度③布氏硬度。 12.用硬质合金球压头在B标尺上测得的洛氏硬度值为60,则可表示为。 ①60HRB ②60HRBS ③60HRBW。 13.游标上具有50个分格的游标卡尺的测量数据可精确到。 ①0.01mm ②0.02mm ③0.1mm。 14.强度的单位可以用表示。 ①Mpa ②N/mm2③kN。 15.弯曲试验时需要知道的试验条件为。 ①弯曲角度②弯心直径③取样方向。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盐酸能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 误. D、氯化镁能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至溶液pH=7,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2.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B正确; C、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和试剂正确的是

除杂质练习题

专题训练除杂质 1.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 KCl K2SO4 Ba(NO3) 2 B CuO Cu 空气中灼烧 C CO2 N2 澄清石灰水 D Ca(OH)2 CaCO3盐酸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3. 4.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稀盐酸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金属铜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水过滤 的是( ) 5.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右边为除杂试剂,其中不合理 ... A.氯化钠固体(碳酸钙)水 B.氧气(水蒸气)浓硫酸 C.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铁粉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6.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样品成分所选试剂操作方法 A KCl(MnO2)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a2CO3(NH4HCO3)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 NaCl(KNO3)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NaCl(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O2(H2O)﹣用生石灰B.NaCl溶液(KNO3)﹣降温结晶 C.CaCO3粉末(Na2CO3)﹣加水过滤D.KCl溶液(K2CO3)﹣加适量盐酸 10.)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的是() 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泥沙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 B O2水蒸气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C NaOH溶液Na2CO3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D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13.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溶液KCl 适量稀盐酸 C NaCl溶液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 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15.

除杂质的方法

除杂质的方法 第一,要知道除杂质的原则,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生成新的杂质。第二,要背得物质的溶解性表,这样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淀的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忠混有碳酸钠,阴离子不同,而碳酸根与很多的阳离子都能形成沉淀,常用的可以是氢氧化钙。这样,反应后就将碳酸钠除掉,生成了氢氧化钠,也不生成新的杂质。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列举几种方法: 1 物理方法 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ClO3 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 2. 化学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练习3 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NO3)2〕B.NaCl〔KNO3〕C.NaNO3 [NaCl] D.Ca(NO3)2 [AgCl] 2.2 化气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4 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 B.NaCl [Mg(OH)2] C.KNO3〔K2CO3〕 D.Na2SO4〔MgSO4〕 2.3 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练习5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A.Zn B.Fe C.Cu D.Mg 练习6 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份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净置过滤,结果是 A.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C.滤出了一些铜粉D.什么也没滤出 2.4 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2.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杂质及去除方法

光亮镀镍溶液杂质危害和去除方法 一、铁杂质: 铁是镀镍溶液中常见的金属杂质。在光亮镀镍液中混入>50mg铁离子,镍层就会产生毛刺或针孔和低电位发黑等现象。如果在pH值低时,铁的氢氧化物就会沉淀夹杂在镀层中而使镀层发脆。氢氧化铁的碱式盐有利于氢气泡在阴极上的停留而引起镀层针孔,增加镀层的孔隙率。 ZS除铁剂适合电镀铁件时用,无须电解过滤,不需停产处理,能迅速使Fe3+→Fe2+并沉积到镀层上,不影响生产。所以长期进行以铁基工件电镀的生产厂家需经常添加ZS除铁剂。来消除镀镍溶液中的铁离子,不让它在溶液中有过多的积累。 二、铜杂质: 在镀镍溶液中铜杂质的含量达到0.01~0.05g/L时零件的低电流区会产生暗黑色粗糙的镀层,更多的铜杂质会使整个成为黑色粗糙的甚至是海绵状的镀层。原始的办法是用低 的电流密度电解法去除铜杂质。电解条件将溶液pH调到2左右,用瓦楞形铁板作阴极,在搅拌情况下以0.05~0.3安/分米2的阴极电流密

度进行电解处理,这样既延误了生产时间又麻烦。 新工艺是:在少量的铜杂质情况下,你可以在生产中添加ZS镀镍除铜水,它对铜锌等杂质造成的低区发黑有特效的除去能力。每毫升ZS除铜水能除去铜离子50ppm,而且不需停产,也无需过滤即能正常生产。 在较多铜杂质的情况下或镍槽停产大处理时,可用ZS除铜粉进行处理。每毫克除铜粉约可除铜离子5mg。处理方法是先将ZS除铜粉溶于10倍的纯净水中,在搅拌下缓缓加入镍液中,并保证反应2小时以上,但在4小时内需用过滤机返槽过滤,并清洁槽底,过滤后即可进行电镀。否则静置时间过长铜离子会还原于镍液中。 三、锌杂质: 锌杂质在0.02~0.06g/L 之间镍层亮而发脆,大于0.06g/L时低电流区镀层灰黑色,更高的含量镍层产生条纹和针孔。由于锌的电位较负,用电解法处理效果不显著,而且又要提高镀液的pH值和加热槽镀液至65~70℃,很不方便又要停产。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处理后才能达到效果,镍盐的损失也较大。 ZS除锌水特别适用于锌或锌合金压铸件的光亮镀镍除锌,每毫升除锌水可以除0.2g锌离子,在镀液中加入除锌水后充分搅拌,稍加电解处理,无需停产或过滤即可生产,且添加范围广,过量添加不会对镀镍造成不良后果。 四,六价铬 铜、镍、铬、一步法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镀铜、镀镍液中很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相关术语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相关术语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1)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6年9月27日实施日期:2016年9月27日

制/修订记录

1.0 目的和范围 本文件定义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使用的术语,并为本文件和一般使用时形成共同的称谓。 2.0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2.2 GB/T 10623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3.0 一般术语 3.1 与试样有关的术语 3.1.1 试件/试样test piece/specimen 通常按照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制备的用于试验的材料或部分材料。 3.1.2标距gauge length 用于测量试样尺寸变化部分的长度。 3.1.3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 在施加试验力之前的标距长度。 3.1.4 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 after fracture 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 3.1.5参考长度reference length 用以计算伸长的基础长度。 3.1.6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 试样两头部或加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3.1.7伸长elongation 在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原始标距Lo 或参考长度Lr 的增量。 3.1.8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 原始标距Lo (或参考长度Lr )的伸长与原始标距(或参考长度Lr )之比百分率。 3.1.9 断后伸长率 percentage 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 A 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o )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注: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距不为(So 为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符号A 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 11.3表示原始标距为 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 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 )表示。例如,A 80mm 表示原始标距为80mm 的断后伸长率。 3.1.10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 0-S u )与原始横截面积(S 0)之比的百分率。 0U 00 S -S = 100%Z X S

浅谈氢气中各杂质的去除方法

浅谈氢气中微量杂质的去除方法 吴金兰 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215128 摘要:本文粗略的介绍了氢气中微量其他的杂质的去除方法,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氯。 关键字:氢气微量杂质去除纯化 1.引言 氢气的用途十分的广泛,氢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同样,氢也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制造氢气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如水电解制氢,甲醇裂解制氢,水煤气制氢,天然气制氢,电解食盐水的副产氢,还有各种可以回收的氢,等。但是这样产生出来的氢气都是粗氢,里面含有各种的其他杂质,杂质的品种往往和生产氢的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氢气,就需要把这些杂质去除掉,下面就粗略的介绍下其中几项杂质的去除方法。 2.氢气中氧气的去除【1】 氧气的去除一般采用催化剂法,其去除氧气的化学反应式为: 2H2+O2=2H2O 2.1 钯触媒催化剂 是一种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的薄壳型高效脱氧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催化活性高、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勿需再生、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气体净化技术中。 b.该催化剂应避免与氯化物、硫化物等接触,以防中毒失效。 2.2 4.02型催化剂 是一种高效的脱氧剂,用活性金属成型制作,脱氧剂失效后,需要用氢气活化还原恢复其脱氧活性。 3. 氢气中微量一氧化碳的去除 微量的一氧化碳的去除一般也是采用催化剂,其去除一氧化碳的反应式为: 2CO+O2=2CO2

脱一氧化碳的催化剂为多元金属氧化物体系,该催化剂主要用于单组份和多组份混合气体(不含烯烃)催化转化脱除一氧化碳。 4.氢气中水及二氧化碳的去除【1】 去除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一般是用吸附法,分子筛就是通过吸附可以把这两种物质同时除去。通常用的分子筛有5A型和13X型分子筛。 4.1 5A分子筛【4】 5A型分子筛是一种钙钾型的硅铝酸盐,晶体的孔径为5?(0.5nm),能吸附临界直径不大于本身孔径的分子。 其化学式为:Ca 4*5Na 3 [(AlO 2 ) 12 (SiO 2 ) 12 ]·XH 2 O。 吸附的分子为:有效直径<5A的分子,包括C 3H 8 ,n-C 4 H 10 到C 22 H 46 ,n-C 4 H 9 OH及更大 同族元素,R-12及R-22。 排出的分子为:有效直径>5A的分子,亦即异构化合物及所有四环碳化合物。 4.2 13X型分子筛【4】 13X型分子筛是一种钠型的硅铝酸盐,晶体的孔径为10?(1.0nm), 能吸附临界直径不大于本身孔径的分子。 其化学式为:Na 86[(AlO2) 86 (SiO 2 ) 106 ]XH 2 O。 吸附的分子为:有效直径<10A的分子 排出的分子为:有效直径>10A的分子,如(C 4F 9 ) 3 N。 吸附去除水及二氧化碳的效率通常和原料气的质量,再生气的质量,再生气的温度,再生的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理想状况下,产品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达到1ppm,水的露点可以达到-60℃。如果产品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想达到更高的去除率,也可以考虑采用冷箱,因为二氧化碳在-78.5℃的时候会变为固态俗称干冰,控制好冷箱的温度,做好气体和固体的分离体系,就可以更彻底的去除二氧化碳。 5.氢气中微量氯的去除 脱氯剂的主要成分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的反应: NaCO 3+2HCL=2NaCL+H 2 O+CO 2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CaO+2HCL=CaCL 2+H 2 O Na 2O+2HCL=2NaCL+H 2 O 脱氯剂有在低温下运行的也有在高温下运行的,下面简单介绍下一种在低温下运行的脱氯剂的使用条件和参数。

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方法浅析

国内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研究动态及分析 -生物淋滤法前景广阔 摘要: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是影响城市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是当前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收集了目前我国正在研究且与环保疏浚关联性较强的重金属去除方法,并简单分析、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综合评价生物淋滤法发展前景广阔,可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较早应用于环保疏浚生产中。 关键词:城市污泥重金属去除生物淋滤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减轻水域污染指数,全国大中小城市大量上马增建了污水处理厂,伴随而来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一方面污泥的任意堆放不仅占地多,而且还可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污泥内含丰富的N、P、K及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肥效,综合营养物质含量高于普通农家肥,若不加以利用将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但污泥中同时还含有对人畜产生危害的重金属,而重金属与其它污染物不同,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一旦进入土壤,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会在植物体内累积,最终通过食物链对人畜产生危害,因而污泥中重金属成为限制其污泥进一步利用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去除重金属是解决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正在研究或初见成效的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方式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稍做分析,通过比对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效果较好,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费用较低,本文将重点做介绍。 1.重金属的危害及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

1.1、何为重金属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的一类金属元素。重金属具有毒性大,生物富集性强,不可自然降解及来源复杂等特点。主要包括镉、铬、汞、铅、铜、锌、银、锡、砷、铝等,按毒性来讲汞、镉、铅、铬、砷毒性较强,称?五毒?。 1.2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抑制动植物生长。动植物饮用或浇灌受污染的水,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动植物生病死亡,庄稼棵粒不收。 (2)通过饮水或食物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可以经过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如日本著名公害事件?骨痛病?就是因为消费者长期食用了被矿山与冶炼厂镉污染了的稻米和大豆所引起的;还有国内每年以几何倍数增长的?血铅病?等都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最近2011年10月1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集中多发,多地出现‘癌症村’》,记者走访了多个癌症及怪病多发村,都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癌症村最小死亡者仅9岁,有的村大人吃当地水,给孩子买矿泉水。很多原来被老白姓传得神乎其神的怪病村现在多数被证实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3)重金属长期在土壤存留,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1.3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 污泥中重金属来源主要有工业排放、输水管道的腐蚀和城市地表径流三个方面。其中工业排放或矿山开采是形成癌症村的主要危险源。城市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后,70%-90%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吸附或沉淀转

五大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和理化检验内容

第一部分五大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和理化检验内容 一、碳素结构钢 1.碳素结构钢的含碳量约0.05% —0.70%,个别可高达0.90%。(低碳钢指碳含量小于0.25%的非合金钢。中碳钢指碳含量在0.25%~0.6%范围内的非合金钢。高碳钢指碳含量大于0.6%的非合金钢)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两类。前者含杂质较多,价格低廉,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地方,它的含碳量多数在0.30%以下,含锰量不超过0.80%,强度较低,但塑性、韧性、冷变形性能好。除少数情况外,一般不作热处理,直接使用。多制成条钢、异型钢材、钢板等。用途很多,用量很大,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各类建筑工程,制造承受静载荷的各种金属构件及不重要不需要热处理的机械零件和一般焊接件。优质碳素结构钢钢质纯净,杂质少,力学性能好,可经热处理后使用。根据含锰量分为普通含锰量(小于0.80%)和较高含锰量(0.80%~1.20%)两组。含碳量在0.25%以下,多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或经渗碳、碳氮共渗等处理,制造中小齿轮、轴类、活塞销等;含碳量在0.25%~0.60%,典型钢号有40,45,40Mn,45Mn等,多经调质处理,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及紧固件等;含碳量超过0.60%,如65,70,85,65Mn,70Mn等,多作为弹簧钢使用。 2.牌号和含义 碳素结构钢按照钢材屈服强度分为5个牌号: Q195、Q215、Q235、Q255、Q275。牌号体现材料的力学性能,“Q”为屈服强度,例如“Q195”表示该结构钢的屈服点位195Mpa。牌号后面标注字母A、B、C、D,表示钢材的质量等级,硫和磷的含量依次降低,钢材的质量也依次提高。ABCD表示冲击温度的不同,A是不做冲击,B是常温20度冲击,C是0度冲击,D是-20度冲击。牌号后面标注字母"F"则为沸腾钢,标注"b"为半镇静钢,不标注"F"或"b"者为镇静钢。 例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二、低碳合金钢 1低碳合金钢是含碳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并且添加冶炼时特意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以改善其性能。合金总含量小于等于5%的称为低合金钢、合金总含量为5~10%的称为中合金钢,合金总含量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2.牌号和含义 牌号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以万分之几表示平均含碳量)和化学元素符号表示。 合金元素表示方法是平均含量小于 1.50%时,牌号中仅标明元素;平均合金含量为1.505~2.49%、2.50%~3.49%、3.50%~4.49%…时,在合金元素符号后相应写成2、3、4…。例如平均含碳量0.25%,硅锰平均含量1.75%、0.75%的合金钢表示为25Si2Mn。 三、铸铁 1.含碳量在2%以上的铁碳合金。工业用铸铁一般含碳量为 2.5%~ 3.5%。碳在铸铁中多以石墨形态存在,有时也以渗碳体形态存在。除碳外,铸铁中还含有1%~3%的硅,以及锰、磷、硫等元素。合金铸铁还含有镍、铬、钼、铝、铜、硼、钒等元素。碳、硅是影响铸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元素。球铁和蠕铁热疲劳高。 2.牌号和含义 ①铸铁的代号是由表示铸铁特征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整体字母组成;当两种铸铁代号字母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领域,重金属主要指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锌(Zn)、钴(Co)、镍(Ni)等重金属。他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环境之中,并 在环境中迁移、积累。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是水体中主要的人为污染源。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过量富集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1.1 沉淀法 1.1.1 氢氧化物沉淀法 往重金属废水中加入碱性溶液,利用OH一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通过过滤予以分离。氢氧化物沉淀法包括分步沉淀法和一次沉淀法两种。分步沉淀法是分段加入石灰乳,利用不同的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的pH值下沉淀析出的特性,依次回收各金属氢氧化物。一次沉淀法则是一次性投加石灰乳,使溶液达到额定的pH值,从而使废 水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同时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析出。 1.1.2 硫化物沉淀法 将重金属废水pH值凋节为一定碱性后,再通过向重金属废水中投加硫化钠或硫化钾等硫化物,或者直接通人硫化氢气体,使重金属离子同硫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然后被过滤分。由于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比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小得多,因此。硫化物沉淀法比氢氧化物沉淀法具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沉渣量少,容易脱水,沉渣金属品位高,有利于金属的回收。可是硫化物沉淀法也有不足之处,比方说硫化物结晶比较细小,难以沉降,因而应用也不是很广。 1.1.3 还原一沉淀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用还原剂将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或者价态较低的金属离子,先将金属过滤收集,然后再往处理液中加入石灰乳,使得还原态的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收集。铜和汞等的回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该法也常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较常使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铁粉等。 1.1.4 絮凝浮选沉淀法 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小胶体颗粒稳定性变差,聚集形成大颗粒胶体物质,最终通过重力作用沉淀下来。为增大胶体颗粒的尺寸,采用浮选的办法,用于将不稳定的胶体粒子变为固相絮凝物。这一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步骤,一是调节pH值,二是加入含铁或铝盐的絮凝剂,以克服离子间静电排斥导致的稳定作用。 1.2 物理化学法 1.2.1 吸附法 (1)物理吸附法。活性炭是最早使用的吸附剂,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吸附剂。之所以能够进行物理吸附,是因为活性炭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以及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活性炭纤维等衍生物,去除效率高,但价格比较昂贵。能够用于物理吸附的材料还有各种矿物质以及分子筛等。 (2)树脂吸附。环保是树脂吸附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t41,这种方法能够分离、纯化、回收重金属,效果显着。主要是由于树脂中含有各种活性基团,比较典型的有羟基、羧基、氨基等,能够与重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因而这些功能性树脂材料能有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根据活性基团的种类不同,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3)生物吸附。近些年来,很多研究者将各种生物(如植物、细菌、真菌、藻类以及酵母)经处理加工成生物吸附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生物体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以及成分特征,而生物吸附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生物体的这些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法具有几个特点:①生物吸附剂可以降解,一般不会发生二次污染;②来源广泛,容易获取并且价格便宜;③生物吸附剂容易解析,能够有效地回收重金属。 1.2.2 浮选法

金属性能试验方法及标准

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351//1995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1479//1984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 GB/T1480//1995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 GB/T1481//1998金属粉末(不包括硬质合金粉末)在单轴压制中压缩性的测定GB/T1482//1984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2105//1991金属材料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及泊松比测量方法(动力学法)GB/T2522//1988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2523//1990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GB/T3651//1983金属高温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GB/T3655//2000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GB/T3656//1983电工用纯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3657//1983软磁合金直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3658//1990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4067//1999金属材料电阻温度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4339//1999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5026//1985软磁合金振幅磁导率测量方法 GB/T5158.4//2001金属粉末总氧含量的测定还原-提取法 GB/T5225//1985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K值法 GB/T5778//1986膨胀合金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5985//1986热双金属弯曲常数测量方法 GB/T5986//2000热双金属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GB/T5987//1986热双金属温曲率试验方法 GB/T6524//1986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光透法 …… 第二篇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1//19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T1818//19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 GB/T2039//1997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 GB/T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3075//1982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 GB/T3808//2002摆锤式冲击试验方法 GB/T4157//1984金属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恒负荷拉伸试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