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版)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版)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2019版)

附件1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2019版)

2019年2月

目次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缩略语 (5)

5 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与定位基础 (5)

6 数据库结构定义 (7)

7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6)

8 数据交换内容和格式 (30)

9 元数据 (3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样本 (32)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元数据示例 (3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8407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53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TD/T 1028-2010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TD/T 1032-2011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TD/T XXXX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GB/T 13923-2006] 。

3.2

要素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1999]。

3.3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TD/T 1016-2007]

3.4

层layer

具有相同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实体及其属性的集合[TD/T 1016-2007]。

3.5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TD/T 1016-2007]。

3.6

矢量数据vector data

用x,y或(x,y,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GB/T 16820-1997]。

3.7

栅格数据raster data

按照栅格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片数据[GB/T16820-1997]。

3.8

图形数据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GB/T 16820-1997]。

3.9

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GB/T 16820-1997]。

3.10

耕地保护cultivated land preservation

保持必需的耕地面积和保护耕地质量,免于退化的活动。[GB/T 19231-2003]

3.11

永久基本农田permanent capital farmland

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3.12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permanent capital farmland preservation area

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3.13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片(块)permanent capital farmland preservation plot(patch)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划定的具体的基本农田地块[TD/T 1032-2011]

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法划定的以村或自然地块为单位的耕地保护区域。

3.14

永久基本农田图斑permanent capital farmland parcel

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地类图斑[TD/T 1032-2011]

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法划定的以单一地类地块为单位的耕地保护区域。

3.15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permanent capital farmland reserve zone

为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预留的地类为耕地的区域。

3.16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GB/T 17798]。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Polygon:面状空间实体

Line:线状空间实体

Point:点状空间实体

Annotation:注记空间实体

Char:字符型数据

Int:整型数据

Date:日期型数据

Float:浮点型数据,数据长度不包含小数点“.”的位数

Text:大文本数据,主要用来存储文书文件

Table:数据库表,用来存储要素属性信息

5数据库内容、要素分类编码与定位基础

5.1数据库内容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包括应用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处理、管理和分析的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永久基本农田要素等。

5.2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要素的分类及编码方法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及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 |XX

XX

XX

|

X

|

X

|

大类码小

其中:

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为10,土地专业为20;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永久基本农田的业务代码为05;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和二级类要素分别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和四级类要素码分别为一位数字码。

b)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要素码均引用GB/T 13923中的基础

地理信息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c)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

5.3定位基准

5.3.1 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5.3.2 地图投影与分带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万及以上比例尺图采用标准3度分带。

5.3.3 平面坐标系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6数据库结构定义

6.1数据库数据组织管理

6.1.1 空间要素组织管理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的空间要素数据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的名称、代码、几何特征及属性表名的描述见表2。

6.1.2 非空间要素组织管理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非空间信息数据主要是指表格信息、文档信息,其中表格信息采用二维关系表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文档数据采用文件管理方式。

6.2空间要素属性数据结构

6.2.1行政区属性结构

等高线属性结构

表 8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YJJBNTBHQ)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属性结构

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结构

保护界线属性结构

界桩属性结构

永久基本农田标志牌属性结构

永久基本农田划入划出属性结构

注记属性结构

表 18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ZJ、TDLYYSZJ、YJJBNTZJ、BHJXZJ、YJJBNTBZPZJ、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图斑属性表结构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图斑注记属性表结构

栅格数据属性结构

6.3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非空间要素属性结构6.3.1 表格数据属性结构

6.4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属性值代码6.4.1 界线类型代码

等高线类型代码

永久基本农田类型代码

注1: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是指延续1994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相关规定,各地在上一轮基本农田划定中已将包括种植烟、林果木、饲草地、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地等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并符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关于“现状基本农田中的优质园地、高产人工草地、精养鱼塘等,可以继续作为基本农田实施管护”的其他农用地。不包括上一轮基本农田划定中因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由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且未破坏耕作层的农用地(即带K地类)。

坡度级别代码

图斑细化类型代码表

标准耕作制度代码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界线类型代码

标志牌类型代码

7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7.1标准图幅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以标准图幅为基础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XX XX X XXXX X XX XXX XXX XXX. XXX

||||||||||

专业代码业

1:100

1:100

命名规则说明:

(1)主文件名采用二十一位字母数字型代码,行列号位数不足者前面补零,扩展文件名视具体格式而定;

(2)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

1)基础地理领域信息为10;

2)土地领域信息为20;

(3)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永久基本农田的业务代码为05。

(4)比例尺代码表(见表37)

(5)编号计算公式:

1)1:1 000 000图幅行、列号的计算:

a =[φ/4°]+1 (1)

b =[λ/6°]+31 (2)

式中:

a——1:1 000 000地形图图幅所在纬度带的数字码;

[ ] ——商取整;

φ——图幅内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纬度;

b——1:1 000 000地形图图幅所在经度带的数字码;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技术方案(修改后参考)

XXX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划 定 方 案 (仅供参考)

目录 一、项目概况 (2) (一)项目建设依据 (2) (二)项目建设意义 (2) (三)预计划定任务量 (2) 二、县域概况 (3) (一)自然地理概况 (3) 1、地理位置 (3) 2、地形地貌 (3) 3、气候条件 (3) 4、水资源 (3) (二)社会经济情况 (3) (三)土地利用现状 (3) 1、农用地 (3) 2、建设用地 (3) 3、其他土地 (3) (四)上轮基本农田划定情况 (3) 三、划定依据 (3) 四、储备区潜力图斑及核实情况 (3) (一)部下发储备区潜力数据分析 (3) (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需求分析 (3) (三)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任务 (4) (四)核实情况 (4) 五、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情况 (5)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 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自然资源部办公 厅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343号)文件精神,为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综合未来 一定时期重大建设占用、生态建设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需要 等,分析确定储备区划定目标任务。 (二)项目建设意义 本次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划定将解决未来一定时期重大建设占用、 生态建设调整和结合“三调”成果对实地是非耕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 田保护的图斑需进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时可直接把储备区划入永久 基本农田来实现的问题。 (三)预计划定任务量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任务量应由未来一定时期重大建设 占用、生态建设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的情况来确定。现阶段 结合“三调成果”和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分析,分析形成划定任务XXXX。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

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技术方案 1、项目概况 2、项目目的和任务 本次基本农田划定主要目的是:为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与责任,实行基本农田永久保护,规范基本农田划定与补划工作。 本次基本农田划定主要任务是: (1)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进行基本农田划定 (2)对基本农田建设占用或减少情况,进行基本农田补划。 (3)实时记录基本农田日常变化信息,进行基本农田年度更新、统计与汇总。 (4)查清质量等级情况,落实保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 (5)建立并更新基本农田数据库。 3、作业依据 1、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2、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3、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4、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 5、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6、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7、TD/T 1017-200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 8、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9、TD/T 1024-20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0、TD/T 1025-2010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4、技术方法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 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进行核实、认定;利用GIS技术在核实、认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上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编号、记录;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的地类图斑作为基本农田图斑数据,获取地类等现状信息;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逐图斑落实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农用地分等成果三者均应采用最新的数据,并尽可能统一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数据格式、数学基础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处理。 基本农田补划技术方法 以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将依法批准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或其他原因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范围展绘在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上,确定占用或减少基本农田的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按照补划基本农田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及农用地分等成果,综合选取补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块;编制基本农田补划成果。 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批准文件或违法用地的认定文件,以及灾毁认定和生态退耕批准文件采用的数据格式、数学基础与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转换、纠正。 5、基本农田划定 技术流程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分为工作准备、方案编制与论证、组织实施、验收报备四个阶段,具体技术流程与内容见图1。

海洋信息工程标准术语

海洋信息工程标准术语 1 海洋信息采集与管理 1.1 海洋信息ocean information 海洋活动中产生或涉及的各类信息的总称。 1.2 海洋资料marine materials 海洋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和光媒等介质形式的海洋信息。 1.3 海洋数据marine data 各类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探测、实(试)验、检验和统计等所获得的数据。 1.4 海洋基础数据marine basic data 反映海洋自然和社会属性基本状况及变化规律的数据。包括岸线、海岸带、海岛、海洋水体、海底、深海、大洋、极地海域的海洋地理、地质地貌、地球物理、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遥感和海洋经济等学科的基础数据,以及海洋资源、沿海行政区、人工岛、海上人工设施和海底管线等的数据。 1.5 海洋空间数据marine spatial data 描述海洋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分布、地理特征及相互间拓扑关系的数据。 1.6 海洋属性数据marine attribute data 描述海洋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1.7 海洋元数据marine metadata 描述海洋信息来源、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数据。 1.8 海洋实时数据real-time marine data 数据采集时同步向用户分发或储存的海洋数据。 1.9 海洋延时数据delayed marine data 数据采集后延迟一定时间向用户分发或储存的海洋数据。 1.10 海洋信息标准ocean information standards 对海洋信息活动或其结果相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的文件。 1.11 海洋信息化marine informatization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海洋信息资源,促进海洋信息交流与共享,提升海洋各项工作效率和效益的过程。 1.12 海洋信息采集ocea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试行)

附件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数据库规范(试行)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数据库的内容、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文件命名、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开展“两区”划定工作过程中的“两区”划定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710 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TD/T 10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关于全国植胶垦区胶园等级划分试行方案的通知(农垦热﹝1996﹞112号) 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农计发〔2017〕99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两区 “两区”是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等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及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两区在空间上包括区、片块、两区地块三个层级,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可包含若干片块,单个片块内可包含若干两区地块。

3.2 “两区”片块 在“两区”内划定的相对集中连片耕地,具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管护主体或能够进行统一生产管理。单个两区片块可跨越村组区域界线,但原则上不得跨越乡级区域界线。 3.3 “两区”地块 在“两区”片块范围内,以实际宽度不小于1米的农村道路、沟渠、水系等线状地物或行政区域界线为边界所划定的具体的空间种植单元。 3.4 “两区”划定 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规定程序,以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为基础,以两区地块为基本空间单元,确定“两区”空间位置、面积,并结合实际记录“两区”作物类型、权属以及农田灌排工程等基本信息。 4.数据库内容 “两区”划定数据库包括应用于“两区”划定数据处理、管理、分析的空间信息数据和非空间信息数据。 a)空间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栅格数据、土地信息要素、“两区”信息要 素等。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境界与管辖区域。栅格数据指用于描述“两区”空间 分布、方位等信息的栅格图件。土地信息要素包括基本农田区域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情况。“两区”信息要素包括“两区”划定区域和“两区”标志信息。 b)非空间信息数据包括“两区”统计信息表、“两区”片块管护责任表、“两区”标志 牌内容表、公示情况记录表、天然橡胶地块内容表、村级面积统计表、两区文档资 料表等。 5.空间信息数据组织管理 5.1分类与编码 空间信息数据分为4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二级和三级。要素代码由6位数字码构成,其结构如下: X X X XX X ||||| 大小一二三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 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 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 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 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3.3.2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 一级阶地。

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o方向布置。 5.2耕作田块长度 田块边长应根据作物类型、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 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 5.3耕作田块宽度 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和排水和防止风害等要求;同

时应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 5.4田块的地下水位 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满足农作物排渍的要求,即田面高程E≥E 0+d(E 为所在田块最高 地下水位的高程,d为设计排渍深度)。水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d=0.6m,旱地设计排渍 深度可取d=0.8m。 5.5耕作田块形状 5.5.1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 。 平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田宜采用格田形式。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5cm以内,长度保持在80~120m,宽度以30~40m为宜。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高以20~30cm, 埂顶宽以15~20cm为宜。 5.7.2低山丘陵地区(山垄田、梯田)设计 低山丘陵地区宜修筑梯田为主。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 梯田。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 欣闻XXX受XXX委托就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程项目公开招标,XXX特向贵公司申请竞投该工程项目任务。我院全体员工真诚地希望能承担完成该项目工程,为XXX市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若该项目由我院中标,我院将组织优秀的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强化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技术结构合理,按时完成任务。 一、项目背景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认真执行《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及《XXX 国土资源厅、XXX农业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0]11号)文件精神,XXXXXX决定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二、项目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XXX位于XXXXXX,地处东经111°56′-112°03′,北纬27°41′-27°47′之间;东接XXX,南抵XXX,西靠XXX,北毗XXX;东西宽23.9公里,南北长14.2公里,土地面积429平方公里。属洞庭湖平原向南岭山地过渡的丘岗地带,北部峰峦叠嶂,西、中部岗地密布,南部丘陵起伏,东部平地宽阔,为北、西、南面较高,平缓向东倾斜的马蹄形地貌,平均海拔185米。地质属湘中新华夏构造体系。

海洋数据库建设规范方案

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材料八 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规 (讨论稿) 中科院海洋科学研究所 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政策与规研究组 2004年5月

目录 1.前言 (2) 2.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2) 2.1 海洋科学数据库总体框架构建 (2) 2.2 具体的数据库的建库规 (2) 2.2.1 术语定义 (2) 2.2.2 具体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3) 2.2.3 具体数据库建设目标 (3) 2.2.4 数据库文档 (3) 海洋数据库建设规实例: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温盐声密数据库建设规 (4) 1.前言 (4) 2.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温盐声密数据库建设规 (5) 2.1适应围 (5) 2.2引用标准 (5) 2.3技术术语定义/解释 (5) 2.4 编码、属性表命名规则 (7) 2.5 元数据标准 (8) 2.6 文档格式 (8) 2.7 数据库建设流程 (8) 2.8 数据质量控制 (10) 2.9 数据库汇交(集成)(汇交至的方法和途径等) (13)

1.前言 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研究工作中所涉及、积累的数据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如物理海洋方面水文数据是记录着某一经纬度、某一时间、某一航次、某一深度的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信息;海洋地质方面基础地质数据记录着某一区域海底深度及海底地貌等信息;而海洋生物方面又可能是某一物种或某一标本的属性等,因此各方面的数据库建设也各不相同,建设规也就各不相同。 根据这种情况作为海洋科学数据库的建库单位,一方面我们对整体的数据库建设有建设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个具体的数据库要通过建库的工作确定各自的规和标准,这个规、标准是代表海洋所水平的,基本也就是代表科学院水平的,而且要求进行必要的鉴定工作成为国家水平的。 2.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2.1 海洋科学数据库总体框架构建 海洋科学数据库可以粗略地分成海洋水文子库、海洋地质子库和海洋生物子库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了自成系统的多个具体的数据库。确定海洋科学数据库的整体框架,(从总结中摘录),使海洋科学数据库建和服务设成为日常性的工作。 2.2 具体的数据库的建库规 2.2.1 术语定义 源数据集:具体数据库建库的数据来源,不拘于数据格式的、不断增长的数据集合。 标准数据集:产生于源数据集,经过数据格式的统一,经过数据排重和质量控制后产生的数据集合,最直接的入库数据。 排重:在数据集中排除重复数据的过程。

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

附件1: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数据库规范 (征求意见稿)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数据库的内容、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文件命名、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两区划定工作过程中的两区划定数据库建设 与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1019-2009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两区 两区是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等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及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两区在空间上包括区、片块、地块三个层级,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可包含若干片块,单个片块内可包含若干地块。 两区片块 在两区内划定的相对集中连片耕地,具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管护主体或能够进行统一生产管理。单个两区片块可跨越村组区域界线,但原则上不得跨越乡级行政区域界线。 两区地块 在两区片块范围内,以实际宽度不小于1米的农村道路、沟渠、水系等线状地物或行政区域界线为边界所划定的具体的空间种植单元。 两区划定

按照《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规定程序,以地块为基本空间单元,确定两区空间位置、面积,并结合实际记录两区作物类型、权属以及农田灌排工程等基本信息。 4.数据库内容 两区划定数据库包括应用于两区划定数据处理、管理、分析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两区信息要素等。 5.数据组织与管理 分类与编码 两区划定数据分为3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二级和三级。要素代码由6位数字码构成,其结构如下: X X X XX X ||||| 大类码小 类 码 一 级 类 要 素 码 二 级 类 要 素 码 三 级 类 要 素 码 其中: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本文由belion1982贡献 pdf 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 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GB 3838 GB 5084 GB 8978GB50288GB /T50265GB/T16453.1GB/T16453.3NY/T309TD/T 1012SL18 SL207 SL252SL265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泵站设计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沟壑治理技术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水闸设计规范 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 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 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3.3.2 地。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 3.4 3.5 3.6 3.7 3.8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梯田:系指分布在丘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将划定的基本农田对照数据库,逐图斑落实到地块,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质量等信息和编号。 (二)健全相关档案资料 划定的基本农田对照数据库,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等4张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等3张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应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三)设立统一标识 基本农田划定后,按照《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2007]304号)的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四)落实保护责任 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签订和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图层,采用《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二、工作步骤 (一)资料收集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1)、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2)、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 2、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1)、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报部备案) (2)、2010年度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3已有基本农田保护资料 (1)、图件资料: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2)、表册资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台账等表册; (3)、数据库资料:基本农田数据库; (4)、文字资料: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文字资料。 4农用地分等资料 (1)、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件、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报告。 5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 (1)、建设项目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审批资料; (2)、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

DB44/T 1399-2014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ICS 65.021.01 B 60 备案号:44768-2015 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1399—2014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in Nature Reserves 2014-08-18 发布2014-11-18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4/T 139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首次发布。 Ⅰ

DB44/T 1399—2014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分类与组织、数据库命名、数据字典和数据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662.2 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 LY/T 1662.7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7部分—数据库建库标准 LY/T 1662.9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9部分—数据库管理规范 LY/T 1662.10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10部分—元数据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库 database 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3.2 数据集 dataset 可以标识的数据集合。数据集可以是数据库,也可以是数据库的一个(逻辑组成)部分。 3.3 数据表data table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具有行列特征的一个结构,数据表是代表关系的基本结构或管理数据文件的部分。 3.4 数据字典 data dictionary 数据库中的一个特殊数据库,它所包含的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有关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的集合。例如模式、文件、程序、作业、数据项定义和属性描述等。 3.5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T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SL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

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 3.3.2 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 3.4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 3.5 梯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田块。 3.6 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首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 3.7 渠系水利用系数: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3.8 田间水利用系数:净灌水定额与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单位面积灌水量的比值。3.9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以灌溉设施供给灌溉用水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如P=90%则表示灌溉设施在长期使用中平均每100年可保证90年正常供水,其余10年不能完全满足。 3.10 机耕路类型与路宽 3.10.1 干、支道:系指村与村、乡(镇)、县、国家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2 田间道:系指田块与村庄,乡村道路或其他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3 生产路:系指田块与田块连接的道路。 4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不同地貌类型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

重庆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管理办法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农业委员会(局): 为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规范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管理,根据《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结合我市实际,市国土房管局、市农委制定了《重庆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日

重庆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规范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管理,根据《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管理。 本办法所称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指根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照规定程序确定基本农田空间位臵、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现状信息的过程。 第三条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是全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主管部门,会同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农委”)负责研究制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政策规定、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报请市政府审批县级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组织划定成果验收确认。 第四条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区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同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一、建设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 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二、建设内容 主要由田间工程和田间定位检测点组成。 1、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 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建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增产能力。 A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与田面平整。田块调整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科技的应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 B 土壤培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耕作层土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C灌溉水源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 D灌溉渠道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 E排水沟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F田间灌溉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产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相关文件及政策解读的梳理

【土地大讲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相关文件及政策解读的梳理 来源:国地资讯? 摘要:2015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新常态下耕地保护工作重大行动——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工作。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4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细化了推进划定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分析评估结果数据说明及核实举证结果数据汇交要求等。近日,部耕地保护司司长刘国洪也针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如何开展,此次划定工作的特点、要求及保障措施等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作出了全面的解读。 2015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新常态下耕地保护工作重大行动——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工作。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4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细化了推进划定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分析评估结果数据说明及核实举证结果数据汇交要求等。近日,部耕地保护司司长刘国洪也针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如何开展,此次划定工作的特点、要求及保障措施等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作出了全面的解读。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政策及技术要点,本文在上述文件规定及权威解读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梳理。 1、永久基本农田的内涵和功能 内涵:永久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不得占用的耕地,就是对法律规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特殊保护。一经划定,在规划期内必须得到严格保护,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 功能:不仅仅是为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要适应多元目标和功能的需求:保数量、保质量、保生态“三位一体”,保资源、保节约、保权益“三保并重”。 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重点 “两个优先”,即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 在坚持“两个优先”的同时,要将不符合基本农田划定要求的划出永久基本农田,如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及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包括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中计划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经权威机构认定遭受严重污染无法治理的耕地,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严重损毁无法复垦的耕地等,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 在耕地质量上,按照耕地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确保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 3、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新特点 姜大明部长指出:“这次部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的调整完善,不

二调数据库汇总标准规定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一、基本要求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成果汇总统计上表之前,应对数据库成果进行检查,数据满足如下要求: (一)数据库图形面积计算要求 数据库中图形的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的要求进行,经过控制修正的图斑面积应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椭球面积检查规则的要求。 (二)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要求 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的要求,进行图幅面积控制和分幅累加计算,并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三)各级面积统计逻辑基本要求 1.县辖区控制面积应等于村级单位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全县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2.村级单位控制面积应等于本村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3.乡级控制面积等于各村级单位控制面积汇总值。

二、基本步骤 (一)建立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从数据库中各图层生成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检查基础计算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二)将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的单位转换为公顷,强制调平小数位取舍造成的误差,形成基础统计表,检查确保基础统计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三)基础统计表是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的基础,在基础数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类面积统计报表均由该基础统计表生成。 三、基础计算表结构 基础计算表按村级单位为单元,分组统计排列。基础计算表的单位为平方米,参考表结构如下(基础调平的基表结构仅供参考,各软件可接合自身软件特点设计基表,调平方法需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地形图测绘要求201402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测绘要求 1 测绘内容及范围 1.1 测绘内容为项目区内及周边的各种地形、地物及现状地类要素。 1.2 测绘范围测至项目区界址线外50—200米,并标示出与项目区有关的河流、 湖泊、水库、水工建筑物、道路、村庄及建(构)筑物等的相对位置。 2 地形测绘 2.1 基本比例尺:平原地区1:5000,丘陵山区1:2000。 2.2 基本等高距: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统一为2m。 2.3 高程注记点密度:每个10cm×10cm的方格网内,平原地区不少于6个高程 注记点,丘陵山区不少于12个高程注记点,并标注地形变换点的高程。2.4 输出的图纸应以项目区为单位整体输出,当整体输出图纸大于1.5m?2.0m 时,适当缩小比例尺输出,缩小比例尺应不小于测图比例尺的2倍。 2.5 项目区范围的界址点需标注坐标,并列出界址点坐标表。 3 地物测绘 3.1 村庄只施测村庄的外围线,内部标注村庄名称。村庄内与项目区有关的沟、 渠、路、桥、水系等应完整绘出。 3.2 坑塘、河道应测注塘底、河道底的高程;河道每隔30米测注一个高程点。 3.3 水闸应测注闸顶高程,并注明水闸的孔数及水闸的宽和高,用孔数?宽?高 表示,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4涵洞应测注涵洞底高程,并标示涵洞的规格。其中,圆涵标注内、外孔径; 方涵标注宽和高,用宽 高表示。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5 项目区内的沟渠、坑塘、墓葬地、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地、双线 田坎、双线道路等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比例测绘,不得取舍。 3.6 项目区内各类道路的位置、长度、宽度、路面高程、类型等属性应根据现状 标示。 3.7 现状渠(或水沟)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类型要明确标示。 3.7.1 宽度:在图上标示为单线时,要在沟渠旁注明其实际宽度。 3.7.2 深度:每隔30米应测注一个沟渠底的高程,沟渠的转弯处必须测注一个高 程点。 3.7.3 类型:当沟渠的材料不是土质时,要加注沟渠的材料和尺寸。 3.8 电线杆的位置要准确,输电线路走向应按照规定标示。 4 断面测绘 4.1 河道断面测绘 4.1.1 河道要求每隔250米布设一个横断面。当相邻两横断面的河底高差大于2.5 米时,加测一个高程变化点的横断面。在河道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处、有水工建筑物处,也应加测横断面。 4.1.2 河道两岸有防洪堤的,要在堤外20米范围内加测地形高程点。 4.1.3 纵断面测绘:沿河道中心线每隔50米测一个高程点,同时施测水面高程。 水面高程要加注测绘日期。 4.2 拦河坝、水闸断面测绘。 4.2.1 拦河坝、水闸要施测坝(闸)顶中心线的高程及坝(闸)体的横断面。

涉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格式

附件3 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格式 一、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依据〕该项目已列入**规划(文号),项目应由**部门审批(核准),符合受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范围。 〔项目建设意义〕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用地涉及**省(区、市)**市(盟)**县(市、区、旗)和**市(盟)**县(市、区、旗)。(跨省项目,增加表述:该项目为跨省项目,涉及**、**、**共**个省份。) 〔项目用地情况〕项目申请用地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公顷(耕地**公顷,永久基本农田**公顷),建设用地**公顷,未利用地**公顷。 〔规划修改的原因〕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该项目符合**情

形,可以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规划修改的原则和依据 〔规划修改原则〕规划修改应遵循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等原则。 〔规划修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相关规划及其他文件材料。 三、规划修改方案 〔规划修改总体情况及指标调整情况〕规划修改情况综述,并重点说明规划修改前后,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等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土地用途区调整情况〕规划修改前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等用途区调整情况。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详细说明该项目不同选址选线方案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比选情况、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地踏勘论证情况,充分说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合理性〕说明重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具体数量(包括水田面积)、平均质量等别、空间位置等情况,详细说明通过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工程施工难易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同情况,选择项目选址选线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具体方案,明确经实地踏勘,该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是否采取工程、技术等措施,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充分

《XXX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X府办发〔2011〕第号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XXX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经县人民政府2011年月日第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日 主题词:永久基本农田方案通知 主送: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市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 目录 一、基本原则 1 (一)依法依规,规范划定 1 (二)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1 (三)稳定布局,明确条件 1 (四)落地到户,记载到证 2 (五)图、属、地一致 2 二、工作任务 2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2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及保护台帐 3 (三)设立统一标识 3 (四)落实保护责任 4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4 三、技术流程 4 (一)工作准备 4 1、资料收集 4 2、分析与核实 5 3、划定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6 (二)划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7 (三)划定成果的验收与上报7 1、验收方式7 2、验收程序7 3、成果报备8 四、技术要求9 (一)调整划定要求9 1、调出要求9 2、调入要求10 (二)基本农田片(块)边界确定11

(三)基本农田编号11 (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11 (五)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11 (六)基本农田增划12 (七)图件编制12 1、编制内容12 2、编制方法和要求12 (八)数据库建设13 1、基本内容13 2、属性表结构14 (九)数据汇总与表册编制14 1、统计汇总14 2、表册编制14 (十)成果内容及要求14 1、成果内容14 2、成果要求15 五、工作安排16 (一)准备工作阶段16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16 2、编制实施方案16 3、技术培训16 4、确定项目技术承担单位16 (二)划定实施阶段17 1、内业上图建库17 2、外业调查核实17 3、成果整理汇总17 (三)落实永久保护措施阶段17 (四)成果验收阶段17 (五)国土资源部复核、省级确认阶段18 (六)成果报备阶段18 六、保障措施18 (一)加强组织领导18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19 (三)落实工作经费19 (四)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办19 (五)严格考核奖惩19 附件1: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1 附件2: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2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今年中央工作农村会议也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实行永久保护和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