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

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各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冬季降水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以降雪为主。

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

1、北京的气温

北京地区气温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升(降)温快;而且南北气温差较大。

(1)气温的空间分布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北京地区的气温空间分布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平原区在

11—12℃间,城区略高于12℃,这与城市热岛效应有关。年平均气温与各季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由平原向西部、北部山区递减。等值线的走向与山脉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平原与山脉交界地带等温线较为密集,气温随高度分布的梯度较大。

(2)气温的年变化

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3℃,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7℃,平均最低气温为-8.4℃,极端最低达-27.4℃(1966年2月)。7月为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2℃,平均最高气温30.9℃,极端最高曾达41.9℃(1999年7月)。

2、北京的降水

北京位于中纬度季风区,又处在背山面海的“北京湾”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因而,决定了北京地区的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地区差异显著、夏季降水强度大等特点。

(1)降水的空间分布

降水量地理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山前迎风坡一带(密云、怀柔、平谷、门头沟、房山)是多雨区,山后的背风区为少雨区。受地形对夏季东南暖湿气流抬升作用影响,山前有的多雨中心超过600mm/y。平原地区雨量分布较均匀,西北部山后的延庆县雨量最少,只有450mm/y。

(2)降水的时间分布

北京地区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北京地区的年降雨量为571.9mm,大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雨量的70—76%,春、秋两季的雨量分别占10—15%,冬季的雨量最少,只占2%。因此,夏季降水的多寡决定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夏季降雨多呈阵性,常伴有雷暴,逐时雨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前半夜的降雨量明显多于其他时段的雨量。雷暴次数与雨量有类似的日变化趋势。

3、北京的风

北京地区风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多偏北风,夏半年多偏南风;冬、春季风大,夏季风小;受地形影响,风的日变化显著。

(1)风速的空间分布

北京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2.5m/s。城区与一些谷地、盆地的风速较小。延庆佛爷顶、昌平南口、密云上甸子等风口处较大。

(2)风速的时间分布

一年中,平原地区春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一些山区及风口地带,冬季风速最大,春季次之。

一天之中,风速也有明显的日变化。日出后地面被太阳辐射加热,上下层空气的湍流交换加强,10时左右,上层空气的动量下传至近地层,地面风速逐渐加大,至15时左右达到最大,此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湍流交换也有所减弱,近地层获得的动量减少,再加上地面的摩擦消耗,风速随之减小,清晨日出前降至最小。

(3)风向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北京属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期(。

受地形影响,山区和平原存在局地的山谷风环流,白天受热的空气沿山坡爬升,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多呈偏南风;夜晚降温后冷空气由山区吹向平原,呈偏北风。在没有强天气系统控制时,风向有明显日变化,白天北转南,夜晚南转北。风向转换的时间因季节而不同,夏季由山风(偏北风)转谷风(偏南风)的时间较早,上午11时以前风向即可发生转换,夜晚由南风转北风的时间约在午夜2时,一天中南风的持续时间可达15小时。

4、北京的湿度

北京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57%,平原地区较大,为58%~59%,山区较小,为52%,各季有明显变化,夏季最大为72%~74%,秋季次之,为63%~66%,春季为46%~50%,冬季空气湿度最低,为44%~47%。

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与北京地区的季节转换

一、冬季环流特征

在500hPa高度场上,北半球中纬度表现为三个大槽,分别位于东亚靠近西太平洋一侧、欧洲大陆和北美靠近大西洋一侧。华北地区位于东亚大槽后部、欧亚大陆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下。在对流层上层(200hPa),副热带高空急流轴线的平均位置在340N附近,中心强度可达70m/s,是四季中强度最强、位置最偏南且基本稳定的时期。

在地面图上,我国受庞大的、向南伸展的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北风气流;在850hPa 流场上,华北上空同样受强盛的西北气流控制。因此,1月份的华北地区具有典型的冬季风特征:盛行偏北气流、冷空气活跃、寒冷干燥,只有在合适的水汽输送条件背景下才有可能产生雨雪天气。

二、夏季环流特征

夏季的大气环流特征与冬季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体现500hPa场上:

1、在中纬度,从西太平洋、美洲大陆、大西洋一直延伸到中东地区,副热带地区存在一个带状的高压,即副热带高压;

2、在中高纬度表现为4个大槽,分别位于我国的东北至西南地区,俄罗斯中部至我国新疆以西地区,大西洋上空,东太平洋至北美海岸;

3、线比冬季明显稀疏,极涡收缩至极地附近。

这种变化同样体现在对流层低层:

1、在海平面气压上,我国中东部位于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区,气压梯度很小;

2、在850hPa,可以看到两支不同来向的南风气流影响着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华北),一支源于印度洋经东南亚并沿青藏高原东侧,以西南气流形式深入到华北,另外一支南风气流源于西太平洋,沿副热带高压外侧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由于这两支气流具有明显的高温高湿特征,当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发生作用时,将造成我国东部出现明显的雨季;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天气与气候 学习目标: 1、我国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重难点: 1、我国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2、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梳理 1、我国气侯的主要特征:、。 2、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一线,它与 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气候。 我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大陆的风,绝大部分地区,夏季受来自低纬海洋风的影响。 4、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发源于西伯利亚和一带,它同来源于洋和洋的 夏季风有规律的更替,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5、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是。一般地说,季风区内降水,若夏季风实力强劲,容易造成“”。 6、在我国各种自然灾害中,以灾害最为常见,影响也最广泛。 二.课堂合作研习 1、我国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气候类型多样D、海洋性明显 2、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 3、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这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季风区广大D、雨热同期 4、李军长到12岁了还从来没见过家乡下雪,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是他的居住地的是()A、北京B、上海C、哈尔滨D、海口 5、除夕之夜,哈尔滨举行“冰灯游园会”,而广州则举办“迎春花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B、降水差异大C、离海远近相差大D、纬度差异大

《大数据云气象》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大数据云气象 ①我们平时从电视、报纸、网站或手机上获取的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其背后却有着极其庞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作支撑。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天气预报是经过“云计算”得到的 大数据产品。 ②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来自一个庞大的观测网络。目前,全国有 2 000多个地面站、120多个高空探测站、6颗在轨卫星、5万多个自动监测站、600多个农业检测站、300多个雷达站等,逐日逐小时甚至逐分钟对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监测。仅在贵州,每天就有85个气象站、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个探空雷达站对贵州境内 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③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 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 ...以内。 ④早晨起床后,穿薄的还是厚的衣服?要不要进行晨练?长假期间是否要外出旅游?旅 游时需要带哪些随身物品……如何选择,天气预报会为你提供有效的参考。 ⑤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部门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制作相应的气象产品,包括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水利、电力、交通、农业以及其他部门或企业的专业专项服务,以及针对干旱、暴雨、森林火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等。 ⑥比如说能源,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农业方面, 通过某一地的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还有交通,航班准点率历史加上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这些日益丰富 的气象产品构成了气象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 ⑦当气象邂逅大数据,气象大数据将大有作为,它必将更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1)第②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2)阅读第④⑤⑥段,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其中哪段的开头合适?为什么? 更精细、更准确、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 ....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 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 ...以内。 ...、一小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到暴雨天气数据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4691710.html, 大到暴雨天气数据分析 作者:马颐樱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32期 摘要通过常规资料和物理量场产品,从环流系统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对青海省2016年7月7-8日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切变和700 hPa暖低压是此次大到暴雨降水过程直接影响系统,高层西风急流和强南风是暴雨产生和维持重要因素,为以后大到暴雨天气预报和预警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到暴雨;物理量场特征;环流系统特征 青海省位于内陆,受水汽条件的限制,暴雨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如果发生大到暴雨对青海省所造成的灾害是非常严重的。据相关统计显示,青海省的大到暴雨主要集中在汛期,是青海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随着全球不断变暖,青海地区的极端天气也是越来越多,灾害性天气也是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青海省2016年7月7-8日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以 后大到暴雨天气预报和预警服务提供参考。 1 降水情况 相关规定在24小时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称为大到暴雨,同时规定当有≥1个站日降 水量达到该标准记为一个大到暴雨日;同日有≥3个站出现达到暴雨时称为一次区域性大到暴 雨降水过程。在2016年7月7-8日,青海省东部出现了大范围降水天气,其中降水量达40毫米以上有11个站点。造成了青海省东部受灾严重,其中部分乡镇出现了洪涝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 2 环流系统特征 在2016年7月7日8点,500 hPa处于反气旋环流中;在晚上8点,500 hPa青海省形成 东北西南向切变,暖空气在东部交汇,T-Td小于4℃,从而导致青海省东部区域降水。此时,300 hPa中高纬环流比较平直,河西走廊有急流带,非常利用高空抽吸作用。高层冷暖空气进行交汇,底层暖气压低,导致了青海省东部大雨天气[2]。 3 物理量场特征分析 在在2016年7月7日~8日,青海东部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主要是受500 hPa高空切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700 hPa上的暖低压的影响,导致出现大到暴雨天气[3]。 在2016年7~8日沿102°E垂直速度纬度-高度垂直剖面,暴雨发生当日上午8点(图 1a),暴雨区附近就开始有垂直上升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上升运动强度增强,在下午2点(图1b)暴雨区上空上升运动比较强,在晚上8点,上升运动高度达250 hPa左右(图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 天气与气候)

考点2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一:多变的天气 1.(2010·四川巴蜀)学校准备周末到郊外春游。小强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电视的天气形势图后,小强很高兴。请问他看到了反映当地天气的什么符号?() 【解析】选B。上题中ABCD天气符号分别表示的是:冰雹、多云、大雨、雷雨,多云的天气比下雨的天气适合出行。 2.(2010·山东济宁)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析】选B。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天气时刻在变化,而气候一般变化不大。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于地势高低不同造成的,变化不大。 3.(2010·山东淄博)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类活动组合最为合理的是() 【解析】选B。B晴天适合晾晒衣服;A大雨的天气不适合户外活动,C大雪的天气不适合播种小麦,D雷雨环境下不适合高空作业。 4.(2009·天津)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A.地形条件 B.气温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解析】选B。该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寒冷的季节,因为气温低许多农作物无法生长,农民利用塑料大棚正是为了提高温度,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5.(2009·山东威海)某日天气预报图的天气符号和气温状况如图,说明威海的天气情况是() A.晴转多云,气温19到27摄氏度 B.多云转晴,气温19到27摄氏度 C.阴转晴,气温27摄氏度以下 D.晴转阴,气温19到27摄氏度 【解析】选A。图中天气符号表示晴转多云,天气预报预报的是该日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19℃为最低气温,27℃是该日的最高气温。 6.(2009·河北保定)天气预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对下列图表信息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A. 哈尔滨中雪转小雪,空气质量优 B. 北京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良 C. 南通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 D. 广州晴转阴,空气质量良 【答案】选C。 7.(2009·辽宁葫芦岛)卫星云图每天都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关于卫星云图叙述错误的有()(双项选择) A.白色表示陆地 B.蓝色表示海洋 C.白色表示云雨区 D.绿色表示森林 【解析】选A、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卫星云图的常识性认识。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读懂卫星云图,是进行简易天气预报的基础。分析卫星云图的一般方法是: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愈浓,表明云层愈厚,此云区往往有较大降雨。 8.(2009·湖南株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以下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棹风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内容细目: 2-2-0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识别与描述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区分概念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可以用来描述天气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C.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2、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和气候一样,都是时刻在变化的的分 B.北京的冬天寒冷干燥,描述的是天气 C.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 3、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准备到英国伦敦和希腊雅典旅游,请你帮助他预测一下两地的天气A.伦敦多为晴天,雅典阴雨连绵 B.伦敦阴雨天气较多,雅典多晴天,阳光充足 C.伦敦和雅典都以阴雨连绵的天气为主 D.伦敦和雅典都干燥少雨,阳光充足 2-2-0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运用简单天气图说出天气现象 识别与描述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天气符号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天气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的是 2、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类活动表述相符的是

3、下图是四川省内江某日天气资料图。内江该日天气可描述为 A.晴,北风4级,气温0-10℃ B.雾,南风2级,气温0-10℃ C.雨,无风0级,气温2-10℃ D.阴,西风3级,气温2-10℃ 2-2-03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说明与归纳层级 核心知识点描述:影响 单项选择题: 1、2013年初年初,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哪些出行方式能为减少雾霾天气作出贡献 ①步行②骑自行车③骑摩托车④开私家车⑤乘公交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目前,各类共享单车已经走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鼓励市民选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这有利于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能源消耗③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 ④传递“绿色出行,从我做起”的理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要减轻如图漫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 A.绿色出行 B.燃烧秸科 c燃放烟花爆竹 D.开车上下班 综合题: 1、材料:自2014年2月20日始,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六天雾霾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2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多地有中度霾,京津冀等地有重度霾。此外,华东、华中、华南等地也出现不同程度连续的雾霾天气。本次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爆发,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 地形因素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 温下降0.60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天气与气候专题 (中国地理)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10.72m。回答1--3题。 (tan43≈0.933,tan45≈1,tan47≈1.072,tan49≈1.150 ) 1. 该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为 A.(45°N,135°E)B.(43°N,105°E) C.(49°N,120°E) D.(47°N,90°E) 2. 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A.瓜果和葡萄B.棉花和花生C.小麦和玉米D.柑桔和油菜 3.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3时和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的影子分别指向A.西北、正北和东北B.正西、正北和正东 C.西北、西北和正北D.正北、东北和正东 4.据表可知,西北地区的气温与东北地区的气温比较 A.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B.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C.夏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D.冬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5.造成两个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的差异B.海拔高度的差异 C.日照时数和地形类型的不同D.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6.乌鲁木齐比长春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比较高B.海拔比较低 C.气候的大陆性强D.气候的海洋性强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7—9题。 7.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A.30°N,105°E B.23.5°N, 105°E C.40°N, 120°E D.45°N,125°E 8.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9.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B.土壤贫瘠C.热量不足D.光照不足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完成10-12题 10.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 12.图中,a、b两处的气温 A.a<28℃、b>16℃ B.a>28℃、b>16℃ C.a>28℃、b<16℃ D.a<28℃b<16℃ 读右图“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完成13—14题。 13.该地为我国的()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 14.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①华北地区——暴雨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干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图2为我国某平原城市P及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北京时间8时的气温水平分布图,此时该城为西北风3~4级,读图回答15~17题。 15.假如,此时P城正值日出时分,该日P城的夜长是 () A.9小时B.12小时 C.15小时D.16小时 16.有关该城市天气的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①此时P城区为晴朗多云天气 ②此时P城区气压迅速降低 ③此时P城的西北郊风力强于东南郊 ④此时P城区雨过天晴,气温逐渐回升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世界天气与气候(区域地理复习精品)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 主备人:刘竣审核人:曾颖嫦上课时间:第9-10周 2.2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学习目标】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掌握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能够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重点】 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和。 二、气温分布规律 1、气温变化规律 (1)一天中气温最高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中季气温最高,季气温最低。 北半球:陆地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海洋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南半球陆地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海洋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1)世界气温由向递减。 (2)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气温陆地海洋,冬季气温陆地海洋。(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气温。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C 【经典例题1】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一或七)月的气温分布,判断理由是 (2)用笔描出北半球0℃等温线,说明其分布规律及其含义:

(3)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原因是 (4)六个月后的北半球等温线的疏密、弯曲状况有何变化? (5)该季节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大陆,最低气温出现在大陆的。 (6)图中A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明显偏 (高、低),其原因是①,② (7)从图中推断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但由于受到、、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其复杂性。 总结: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影响因素: 三、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主要降水类型、、 2、降水形成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较,两极地区降水较;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大陆的西岸降水。 ④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四、影响气候主要因素 辅助图解一: 辅助图解二: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题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10.72m。回答1--3题。 (tan43≈ 1. A.(45°N,135°E)B.(43°N,105°E) C.(49°N,120°E) D.(47°N,90°E) 2. 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A.瓜果和葡萄B.棉花和花生C.小麦和玉米D.柑桔和油菜 3.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3时和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的影子分别指向 A.西北、正北和东北B.正西、正北和正东 C.西北、西北和正北D.正北、东北和正东 A.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B.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C.夏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D.冬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5.造成两个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的差异B.海拔高度的差异 C.日照时数和地形类型的不同D.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6.乌鲁木齐比长春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比较高B.海拔比较低C.气候的大陆性强D.气候的海洋性强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7—9题。 7.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A.30°N,105°E B.23.5°N, 105°E C.40°N, 120°E D.45°N,125°E 8.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副高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副高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对我国天气与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暖性高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 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则晴好,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干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侧是中纬度西风带,也是副热带锋区所在,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气流可以从海面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并输送到锋区的低层,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到北部边缘地区形成一暖湿气输送带,向副热带高压北侧的锋区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温高湿的气流。当西风带有低槽或低涡移经锋区上空时,在系统性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释放所造成的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充沛的水汽凝结而产生大范围的降水形成雨带,通常还伴有暴雨。根据统计,雨带位置一般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之北6~10个纬距处,其走向大致和脊线平行。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活动与我国东部各地雨季的起止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平均来说,当副高脊线位于20°N以南时,雨带位于华南,称为华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雨季;当副高脊线徘徊于20°~25°N时,雨带位于江淮流域,这时为江淮梅雨季节;当脊线位于25°~30°N时,雨带推进至黄淮流域,黄淮雨季开始;当副高脊线越过30°N,则华北雨季开始。

副热带高压位置与雨带位置关系如此密切,故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正常变动往往会造成各地区的旱涝,如1954、1980、1991年副高脊线长时间徘徊于20°~25°N,雨带稳定在江淮流域,造成江淮流域夏季洪涝。而1978年和1983年副高脊线很快越过20°~25°N到达30°N附近,雨带基本上未能在江淮流域稳定一段时间,江淮地区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造成该地区干旱。[2]

气象大数据资料

1 引言 在气象行业内部,气象数据的价值已经和正在被深入挖掘着。但是,不能将气象预报产品的社会化推广简单地认为就是“气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 大数据实际上是一种混杂数据,气象大数据应该是指气象行业所拥有的以及锁接触到的全体数据,包括传统的气象数据和对外服务提供的影视音频资料、网页资料、预报文本以及地理位置相关数据、社会经济共享数据等等。 传统的”气象数据“,地面观测、气象卫星遥感、天气雷达和数值预报产品四类数据占数据总量的90%以上,基本的气象数据直接用途是气象业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气象服务。“大数据应用”与目前的气象服务有所不同,前者是气象数据的“深度应用”和“增值应用”,后者是既定业务数据加工产品的社会推广应用。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这是《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的名言。天气和气候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无法通过运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测。人们常说的南美丛林里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会在几周后引发北美的一场暴风雪这一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气象科学的复杂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天气预报在数十年前便已被气象科学界否决了——也就是说,目前经典的大数据应用方法并不适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现在,气象行业的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强,面向政府提供决策服务,面向公众提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面向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发展节能减排。这些决策信息怎么来依赖于我们对气象数据的处理。

气象大数据应该在跨行业综合应用这一“增值应用”价值挖掘过程中焕发出的新的光芒。 2 大数据平台的基本构成 2.1 概述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SaaS),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PaaS)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IaaS)。 大数据可通过许多方式来存储、获取、处理和分析。每个大数据来源都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数据的频率、量、速度、类型和真实性。处理并存储大数据时,会涉及到更多维度,比如治理、安全性和策略。选择一种架构并构建合适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极具挑战,因为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 气象行业的数据情况则更为复杂,除了“机器生成”(可以理解为遥测、传感设备产生的观测数据,大量参与气象服务和共享的信息都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储,符合“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

天气和气候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会描述天气,并感受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侯。 2.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读懂卫星云图;掌握预报天气技能。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夏天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生答略)那今天为什么不穿了?是因为天气和气候都发生了变化。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和气候。 翻开课本到67页,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2.新课讲授 【板书】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通过播放一则天气消息引入天气。 【想一想】 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学生阅读),说明天气的主要特点: “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问:这段材料告诉我们:天气有什么特点呢? 师:短时间多变 【板书】一、天气 阅读P67:找出天气定义以及如何描述天气,总结出天气特点。用同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总结气候的定义及特点. 【动动脑】 我们天气可以用晴、雨、风力大来描述天气,你还能说出哪些词语是描述天气状况的呢?快快动起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板书】二、气候 【感悟生活】

数据分析1一个月31天三城市气温

matlab数据分析 由于MATLAB面向矩阵,所以它很容易对数据集合进行统计分析。按规定,数据集存储在面向列的矩阵里。也就是,一个矩阵的每一列代表不同的被测变量,每一行代表各个样本或观察值。例如,让我们假定,一个月31天的三城市每日高温(单位为0C)被记录,并赋给脚本M文件中的变量temps,在精通MATLAB工具箱里取名为mmtemp.m。运行M文件,把变量temps放在MATLAB工作空间里。这样,变量temps包含: ? temps temps = 12818 15922 12519 14823 12622 119 19 15915 81020

12718 141019 11817 9723 8819 15818 8920 10717 12722 9819 12821 12820 10917 131218

10622 14721 12522 13718 151023 131124 121222 每一行包含了给定一天的高温;每一列包含不同城市的高温。为了使数据可视,把它绘图: ? d=1:31;%number the days of the month ? plot(d, tem ps) ? xlabel(' Day of Month '),ylabel(' Celsius ') ? title(' Daily High Temperatures in Three Cities ') (见图9.1)

图9.1三个城市的每日高温 上面的plot命令也说明了plot命令用法的另一种形式。变量d是一个长度为31的向量,而temps是一个31×3矩阵。给定这些数据,plot命令绘出了temps 对每一列d的曲线。绘图在第7和8章进一步讨论。 为了说明MATLAB数据分析的一些功能,根据上面温度数据考虑以下命令。 ? avg_temp=mean(temps) avg_temp = 11.96778.225819.8710 表明第三个城市有最高平均温度。这里MATLAB分别地找出了各列的平均值。? avg_avg=mean(avg_temp)

初中地理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联系

初中地理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联系一、选择题 1.天气的特点是 ①短时间②长时期③多变④稳定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下列描述中,能较科学描述天气的是 A.晴空万里B.常年干旱C.终年寒冷D.冬雨夏干3.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你喜欢诵读古诗吗,这其中有很多地理知识。下列古诗中,描述气候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6.“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B.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C.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7.下列诗句能反映气候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8.下列描述中,不能描述我们家乡天气的是 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9.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阴雨连绵B.四季如春C.艳阳高照D.暴风骤雨11.以下哪项是对天气的描述 A.明天多云B.终年严寒 C.冬暖夏凉D.四季如春 二、解答题 12.语文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根据下列文字等资料,回答问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注:北平:北京的旧称。) (1)从地理角度看,文中的“响晴”“暖和”分别描述的是气候中的_______、_______要素。 (2)济南冬天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 (3)“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文中的北平在冬季刮的应是_______风(风向),在这种风和纬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我国冬季气温呈现出_______的特点。 (4)济南其所在省区濒临_______海和_______海,该区域河流_______结冰期(有/无)。(5)根据文字描述,推测济南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单选)。 A.青稞、棉花、花生 B.小麦、花生、棉花 C.水稻、甜菜、油菜 D.水稻、棉花、油菜 1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题目 (1)下列是由填海造陆引起海陆变化的是(____) A.台湾海峡的形成B.苏伊士运河的形成C.青藏高原的形成D.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厦门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一带一路”部分线路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所列两个城市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 鹿特丹莫斯科 B. 威尼斯雅典 C. 内罗毕科伦坡 D. 吉隆坡福州 (2)下列水域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有() ①霍尔木兹海峡②苏伊士运河③红海④马六甲海峡⑤巴拿马运河⑥墨西哥湾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④⑤⑥ (3)关于图中甲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北沿海盛产石油 B.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C. 属于“阿拉伯国家” D. 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答案】(1)B (2)B (3)D 【解析】【分析】(1)关于以上四组城市气候类型的说法,鹿特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威尼斯和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内罗毕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科伦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吉隆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由图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水域有马六甲海峡、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墨西哥湾. (3)由图可知,图中甲所在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该国东北部的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十分缺乏;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多是阿拉伯人;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 故答案为:(1)B ;(2)B;(3)D ;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

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海上丝绸之路是这几年考试的热点,从该考点学习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系,密切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特征的差异。海上丝绸之路一般路线为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西欧。途中进过了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极其沿岸地区。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3.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盛产咖啡,该国咖啡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地,具有独特的苹果酸,是支撑经济的“黑色黄金”。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试推断该国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的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一)教学设计思路紧扣地理新课标六大理念: 本节课遵循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六大理念。在课堂上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习中师生一起,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现实社会生活、生产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指导思想,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气候现象实例为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关注天气状况——归纳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特点——阅读、使用天气预报图——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序列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水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二)认真分析教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对我们生产、生活影响显著。特别是对农业生产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本节讲述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特点及其区别,为以后气候知识学习和表述打下基础。教材本身图片较多,我又大量引入生活中的事例、网上资料进行补充。

(三)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②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天气情况。 ②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3.德育目标: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探索精神;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并树立应用知识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四)教学重点突出,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重点:1.天气、气候的概念以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天气、气候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一是以提问导读,以图片导思(图示法),以活动导学(活动法),列表比较(比较法),使学生学会从课本知识到应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通过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精神;学生动手画天气符号、担任天气预报员并评选“最佳天气预报员”有利

(完整word版)高三地理专题训练——天气与气候

高三地理专题训练天气与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右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①甲地气温大于00C ②甲地气温小于00C ③乙地气温小于40C ④乙地气温大于40C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盆地 B、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 C、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图示地区植被若遭到破坏,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这种情形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 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D、暴雨、低温 C、干旱、台风 5、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判断6—7题。 6、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该气压中心形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只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顺风顺水 B、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萎

8、假如一座高3000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降水量与高度的关系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n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0、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11、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气候类型的分布都 A、处于迎风坡 B、向高纬延伸 C、随附近洋流流向延伸 D、向低纬延伸 13、关于甲、乙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温年较差小 B、甲降水季节变化大 C、乙年平均气温低 D、乙夏季降水丰富 分析甲、乙、丙、丁四地气象资料,完成14—16题。 14、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 B、甲地平均温高于乙地 C、丙地雨季的开始早于丁地 D、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于丁地 15、若乙地纬度与丙地大致相当且大气环流形势相同,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处于山地北侧,丙地处于山地南侧 B、乙地受暖流影响,丙地受寒流影响 C、乙地受海洋影响小,丙地受海洋影响大 D、乙地海拔低于丙地 16、有关四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位于埃及南部 B、乙地可能位于美国西北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