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含练习解析)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含练习解析)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含练习解析)

重力、弹力

【学习目标】

1.明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重力及重心的概念

3.掌握力的图示,会画力的示意图

4.知道形变的含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条件

5.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6.理解胡克定律,并能利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力的理解

要点诠释: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具有物质性、矢量性、相互性

(1)力的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比如不接触的电荷、不接触的磁铁,这些物体间也同样有力. 它们之间没有离开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电场或磁场.

(2)力的矢量性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之所以称为要素,是因为这三个要素中的任一个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矢量,因此求力时,不仅要写出力的大小,同时还要说明力的方向.

(3)力的相互性

提到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关键看研究的对象是谁.A 对B有力,B 对A也一定有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扭转、剪切等.

(2)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4.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我们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画力的图示的步骤:①选定标度(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

③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注意】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只表示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如何,不需要选定标度严格画出线段的长度.

5.力的分类力的分类有两种,按性质和效果分:

(1) 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 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如物体在上升过程,重力为阻力,物体下落时,重力为动力,所谓动力,其效果是加快物体运动的,而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则叫阻力,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如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要点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要点诠释:包括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1、引力相互作用它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 众多的天体聚在一起形成星系,也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这就是电磁相互作用或电磁力. 电磁力随距离减小的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原子核是由若干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带正电的质子间存在斥力. 能使得原子核紧密保持在一起的力就是强相互作用.它属于短程力. 距离增大,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它的范围只有约10 15m,即原子核的大小,超过这个界限,这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4、弱相互作用

有些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就是弱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的范围也很小,其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

要点三、重力

要点诠释:

(1) 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①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不论质量大小,也不论有无生命.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同一物体在空中运动与静止时所受重力相等.④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 重力的大小

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g 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取g=9.8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说明】

a.g 会随地球上纬度的改变而改变,纬度越高,g 值越大,两极最大,赤道最小,导致同一物体在不

同纬度处所受重力不同.

b .g值会随海拔高度改变.在同一纬度处,高度越大,g 值越小,致使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随高度增

加而减小.

②重力的测量实验室里,重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当弹簧测力计吊起物体静止时,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注意】a.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不能说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因为这两种力的本质是不同的.

其他的测量工具:测体重的磅秤,测工业重物的电子吊秤,测物料和车辆的电子地秤等.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利用铅锤线确定其方向.

【注意】

①“竖直向下” ,既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也不能说成“指向地心” .“竖直向下”是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而“垂直向下”可以垂直于任何支持面向下;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其他位置并不指向地心.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③下图中是地球表面上物体所受重力方向的示意图.

(4)重心

①重心的概念: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引入重心的概念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一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表示.

②重心的确定

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若物体的形状是规则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b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如:起重机重心位置随吊升货物的多少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注意】①重心不是最重的点.各部分所受重力的效果,与只在重心处受到各部分重力的合力是等效的,因此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重心.但实际上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重力并不只作用于重心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②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由于重心是一个等效作用点,它就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其重心在球心,并不在壳体上.

要点四、弹性形变和弹力

要点诠释:

(1) 弹性形变

束在头上的橡皮筋,凹陷的沙发,拨动的琴弦??与原来的形状是不同的,我们说它们发生了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形变包括两方面,即形状的改变和体积的改变.

①形状的改变:指受力时物体的外观发生变化,如橡皮条拉紧时,由短变长;跳水馆中的跳板本来是水平伸直的,当运动员在上面跳时,平直的板跳变得弯曲;撑竿跳高时,运动员手中的撑竿由直变弯.

②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如用力捏排球,排球的体积变小;用力压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

③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如弹簧、橡皮筋等,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④弹力产生的条件:

a .两物体间直接接触;

b .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2) 弹力

①弹力的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弹力.

②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 限度叫弹性限度.

要点五、几种常见弹力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要点诠释:

几种常见弹力方向的判断情况如表所示:

要点六、弹力大小和胡克定律

要点诠释:

(1) 弹力的大小 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量越大,产生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小,

形变消失,弹 力消失轻绳、轻弹簧内部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2) 胡克定律

①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 (或缩短 )量 x 成正比. ②公式: F =kx ,式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 N/m .

类型 方向

示意图

说明

面与面

垂直公共接触面

接触

方式

点与面

过点垂直于面

点与点 垂直于切面

轻绳 沿绳收缩方向

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于

接触面指向被支持或被 压的物体,关键在于“面” 的判断

轻质弹簧 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

可沿杆

轻杆

可不沿杆

轻绳、轻弹簧的弹力一定 沿绳或弹簧方向, 但注意 弹簧可拉可支

轻杆弹力不一定沿杆方 向,要依具体情形确定

③图象: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可用

F-x 图象表示,如图所示.

这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斜率tan F k .

x

④利用F-x 图象,很容易得到胡克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式:VF=kgVx,V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VF 是弹力的变化量.

(3) 说明

①F=kx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总长度.

②F=kx 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软” “硬”程度,大小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弹力大小无关,k 大就是“硬”弹簧.

③在应用F=kx 时,要把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

(4)胡克定律只能计算轻弹簧的弹力,而其他的弹力与形变量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要找其大小,只能依物体的受力及运动状态来确定.

【典型例题】类型一、力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有施力物体,后才有受力物体B.拳击运动员一拳打出去却没有击中对方,看来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C.飞行的子弹能水平前进,也可以存在没有施力物体的力

D.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思路点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一定是相互的,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力一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力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答案】D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 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 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 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D说法正确.

【变式2】关于力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用力将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能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能受力,不能施力C.两磁铁不相互接触而有力的作用,说明力可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答案】D 类型二、重力例2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指向地心

B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杆秤直接测出

C .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 .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思路点拨】理解好重力的概念是关键。

【答案】CD 【解析】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但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并不一定指向地心,所以A 选项错误;杆秤称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

B选项也错误;由公式G=mg可知,重力的大小由质量m和g 值共同决定,由于在不同的地球位置g 值不同,因此质量大的物体与质量小的物体在不同的地球位置处因g 值的差异有可能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反而小,选项C 正确;用一根悬绳吊起一个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对该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摆起来时对该悬绳的拉力大小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把物体静止于一水平支撑物上,物体对该水平支承物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物体对该支承斜面的压力大小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正确答案为CD.

【点评】透彻地理解和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对概念性选择题的解答,要仔细审题,逐项进行推理判断,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如“一定” “可能?可以”等从正面或反面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是解题常用的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1】( 2015 山东潍坊一中期末考)一重物P沿斜面下滑,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重物的重力方向的是( )

【答案】C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或者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其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选C。

【高清课程:重力、弹力第4 页】

【变式2】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答案】 B

【高清课程:重力、弹力 第 5 页】

【变式 3】一人站在体重计上测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 G ,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

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 G ′,则(

A . G G

B . G G

C . G G

D .无法判定

【答案】 C

类型三、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也是弹力的大小,要注意它始终等于挂钩处弹力的大小.

例 3、( 2015 湖南株洲二中期末考)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 G=5N ,则弹

簧秤 A 和 B 的示数分别为( )

A . 5N , 0

B . 0,5N

C . 10N , 5N

D

. 5N , 5N

【思路点拨】弹簧对两端物体的作用力是相同的。

【答案】 D

【解析】由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二力平衡可知 D 正确,不能认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两边弹力之和.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应等于挂钩处的弹力大小.

【点评】本题易错选 A 或 C .错选 C 原因在于不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读数原理,当人用力拉弹簧测力 计时,弹簧测力计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对人产生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 拉 环上的力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弹簧测力计的平衡,使得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错选 A 是错误地认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所受的合外力. 举一反三

示数分别为(

高清课程:重力、 弹力

第 18 页】 变式】如图所示, 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重物处于静止状态,

G =1N ,则弹簧秤 A 和 B 的

A .1N ,0 C .2N ,lN

B .0,lN D .1N ,

lN

答案】D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外力作用

B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 .物体受力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D .力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在下图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G为重力,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为空气阻力) ( )

3.以下关于重心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放于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时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的重力

B .据G=mg 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较大

C .物体放于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

D .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

4.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B .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宏观物体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

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D.原子核内部的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着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地保持在一起,是由于有在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C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 .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6、( 2014 甘肃庆阳一中期末考)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 的原长比b 的长 B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大

C .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

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7、( 2015 海南中学期末考)一个重为 20N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 F=5N 的力竖直

向上拉

该物体时,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15N

B.20N

C. 25N

D. 0 8、( 2015 昆明市三中期末考) 有一木块静止

在水平桌面上,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9.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F 的

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

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 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 l 1、l 2、l 3、l 4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

(a) 杆靠在墙上;

(b) 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 (c) 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

(d) 点 1、 2、 3都可能是球的重心位置,点 2 是球心, 1、2、

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

A .

l 1 > l 2 B . l 2 > l 3 C . l 3 > l 4 D . l 1 = l 2 = l 3 = l 4

10.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F 1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

为 簧,平衡时长度为 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 F 2

F 1

B

. F 2

F 1

C

. F 2

F 1

D

. F 2

F 1

l

2

l 1

l

2

l 1

l

2

l 1

l

2

l

1

二、解答题:

1. 请在下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l 1;改用大小为 F 2 的力拉

( )

3 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2.一个质量为60 kg 的人,在地球上的重量为588N,在月球上的重量为98N.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的高度为0.5m.那么,在月球触摸高度为多少?

3.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N和5N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cm .求:

(1) 这只弹簧测力计3N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 这只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

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挂上刻

度20.试问:

(1) 当弹簧分别挂50 N 和150 N 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读数应是多少?

(2) 若自由端所对刻度是18 ,这时弹簧下端挂了多重的重物?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变并不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B

解析: 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和受力图的画法.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阻力 f 与飞行速度方向相反,在飞行过

程中球不受脚的作用力.

3.D

解析: 选项A 错,由于物体浸没于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B错,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 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 值较小,从而使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大,选项C错;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选项D正确,物体的重心位置由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两个方面共同决定,当物体形状改变时,其重心往往发生改变.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4.AC

解析: 引力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这就是万有引力,故A 正确;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存在于原子核内部,作用范围都很小,并随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原子核之所以紧密地保

100 N 重物时正对着

持在一起,是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而原子核自发放出射线的现象是由于弱相互作用的结

1

果,它的大小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12,故B、D 均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属于电磁

10

12

相互作用,它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与万有引力类似,故C 正确.

5.D

解析: 拳击手未击中对方,说明拳击手与对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因为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此时也不存在说拳击手是施力物体的问题,故选项A 错误,踢出去的球向前运动,并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因为找不到这个力的施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故选项B错误,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选项C 错误,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并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铁之间不需要接触就有磁力,所以选项D 正确,

6、B

解析: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厂,因此A错。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因此B对,C错。测得的是弹力与弹簧的伸长变化量成正比,D 错。

7、D

解析:用F=5N的力拉物体,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8、C 解析: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与桌面互相挤压,木块发生微小形变,它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木块,因此AB 错。木块保持静止,是因为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木块所受的桌面给它的支持力保持平衡。因此D 错。

9.D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所受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弹力与弹簧劲度系数的比值,分析四种情况下弹簧所受弹力都等于外力F,又因弹簧完全相同,劲度系数相同,所以四种情况下弹簧的

伸长量相等.

10.C

解析: 设弹簧原长为l0 ,则F1 k(l0 l1) ,F2 k(l2 l0) ,两式相加有F1 F2 k(l2 l1) ,所以k

F1 F2,故C 选项正确.

l

2 l

1

二、解答题:

1. 答案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弹力方向的判定,关键是熟悉各种接触中的弹力方向.

(a)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B 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B 两处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a) 所示.

(b)杆对C、D 两处都有挤压作用,因C 处为曲面,D 处为支撑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于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b) 所示.

(c)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子斜向上.如图(c) 所示.

(d)当重心不在球心处时,弹力作用也必通过球心O,如图(d) 所示.应注意不要错误地认为弹力作用

线必定通过球的重心.

3. 3.75cm 80N/m

解析: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胡克定律,关键是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与弹簧的原长相对应. 设 3N 和 5N 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分别为 x 1、x 2,则△ x =x 2-x 1=2.5cm ,两力之差△ F =F 2-F 1= 2N .

根据胡克定律

F2

k 2N/m 80N /m .

又 F 1= kx 1, 所以 x 1 F1

k 3

m 0.0375m = 3.75cm .

80

即 3N 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是 3.75 cm . 4. (1) 10 30 (2) 90N 解析: (1) 设挂 50 N 和 150 N 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的值分别是

x 1、 x 2 ,由胡克定律得

20 100 ,①

x 1 50 20 100 .②

x 2 150

由①②可得 x 1 10, x 2 30.

(2) 设自由端所对刻度是 18 时,所挂重物为 G ,由胡克定律

18 G

2 v

t

2

v

2ax

得 h g

, hg

解得 h

g

h

9.8 0.5m 3.0m

g

1.63

设人在地球上触摸高度为

由 G = mg 得 , 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588

m/s 2 60

9.8m / s 2

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g

G 98 2 m/s m 60

2

1.63m /

h ,在月球上触摸高度为 h ,

, G 90N .

2.

解析:人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 一、重力弹力摩擦力

10.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5 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 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 的大小为() A.6N B.8N C.10N D.12N 1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 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多少?请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12. 请在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e) 13如上图e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处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A B C D 14.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C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力;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正常运转时的方向如图所示, 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的A 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 点、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C 点及从动轮上的D 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 B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 C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D. D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5.如图4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放在倾角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 ,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 .可以为2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C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弹力可能为零。 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定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 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7.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重量为G 的物体,物体能保持静止。现在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G/2推物体,物体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解:如左图所示;在斜面上,物体在推力、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Gsin300和滑动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下,沿斜面斜下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三个力的合外力为零。如右图所示。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A D B C 主动轮 从动轮 v F Q P G G f μμ2 330cos 0==G f 2 2= 3 6=μ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必修一: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和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纸带问题 3、追及与相遇问题 4、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 二、力 1、滑动摩擦力的判断 2、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3、动态和极值问题 三、; 四、牛顿定律 1、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绳活结问题 5、超重失重 6、临界、极值问题 7、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 8、传送带问题 9、牛二的推广 10、? 11、板块问题 12、竖直弹簧模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014生全国(2)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2 1v v `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2016全国(1)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 为40m 2、纸带问题 【2012年广州调研】34.(18分)(1) 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A.重锤质量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含练习解析)

重力、弹力 【学习目标】 1.明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重力及重心的概念 3.掌握力的图示,会画力的示意图 4.知道形变的含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条件 5.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6.理解胡克定律,并能利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力的理解 要点诠释: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具有物质性、矢量性、相互性 (1)力的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比如不接触的电荷、不接触的磁铁,这些物体间也同样有力. 它们之间没有离开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电场或磁场. (2)力的矢量性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之所以称为要素,是因为这三个要素中的任一个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矢量,因此求力时,不仅要写出力的大小,同时还要说明力的方向. (3)力的相互性 提到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关键看研究的对象是谁.A 对B有力,B 对A也一定有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扭转、剪切等. (2)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4.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我们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画力的图示的步骤:①选定标度(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 ③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注意】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只表示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如何,不需要选定标度严格画出线段的长度. 5.力的分类力的分类有两种,按性质和效果分: (1) 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 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如物体在上升过程,重力为阻力,物体下落时,重力为动力,所谓动力,其效果是加快物体运动的,而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则叫阻力,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如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要点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汇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0 t a t v v -= ②0t v v at =+ ③0 2t V v v += ④02t v v S v t t +=?=? ⑤2012 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 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 1∶s 2∶s 3∶…∶s n =1∶3∶5∶…∶(2n -1). ④通过前s 、前2s 、前3s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 3∶…t n =1∶2∶3∶…∶n .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 1∶t 2∶t 3∶…t n =1∶)12(-∶)23(-∶)1(--n 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 ①t v gt = ②212h gt = ③22t v gh = ④ 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中间时刻速度:0 22t t v v s 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 s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 n s s aT --=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 n k s s kaT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 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 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2 g = G M R2 c、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8、库仑力:F=K22 1 r q q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9、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

A级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 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 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 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2Mg 2题图3题图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 4题图5题图 4.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 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B级能力提升题 5.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 A.F 2 +G F 1 B. F 2 F 1 C.G F D. F 1 +G F 2 6.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 ) A.2μmg B.4μmg C.5μmg D.5 2 μmg 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 ) 8.如右图所示,重400N的大木箱放在大磅秤上,箱内的小磅秤上站着一个重600N的人,当人用力向上推木箱的顶板时,两磅秤的示数将 ( ) A.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减小 B.小磅秤示数不变,大磅秤示数增大 C.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9讲:重力与弹力(教师版)——十里堡陈曦

重力和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会判断重心的位置 2.弹力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断以及弹簧弹力,胡克定律的应用 一、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2)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二、弹力 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三、弹力方向 1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2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3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4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 5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路程、温度。 速度的定义式:t x v ??= (速度是矢量) 平均速度:t x v =_ 加速度:m F t v v t v a t =-=??=0 末速度:at v v t +=0 重力加速度:28.9s m g = t v -图像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数值 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实践的关系: at v v +=0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02 1at t v x +=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x v v 22 02 =-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 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 22)(aT n m x x aT x n m -=-?=? 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02 t x v v v += ; 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 的一半的平方根: 22 22 t o x v v v +=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①第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n v v v v n ::3:2:1::::321 = ② 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位移之比为: :9:4:1::3:2:1::::222321 ==n x x x x n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 ])1([::)23(:)12(:1::::2222222321----=n n x x x x n )12(::5:3:1-=n ④ 前x ,前2x ,前3x …nx 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 n t t t t n ::3:2:1::::321 =

_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_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 6.位移s=V平t=V0t+at2/2=Vt/2t 7.加速度a=(Vt-V0)/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 (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 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质点的运动 (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0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0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 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学方案----弹力

2 弹力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1.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是力作用的结果,形变方式有形状及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发生形变,只不过有些形变程度很小,只有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才能明显显示出来,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形变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一种是非弹性形变. 2.弹力: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产生弹力,两物体必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两接触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可用假设法来判定,若假设接触的物体间有弹性形变,则有弹力作用,若物体所处的状态与事实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无弹力作用. 教学建议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情况应多演示几个实验,同时做好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胡克定律应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并比较各组所用不同弹簧F与x的比值不同. “演示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初中知识分析,如果桌子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反之,如果出现该现象,则说明了什么,而且,根据墙上光斑移动的方向判断桌子形变的方向,桌子形变的程度与施加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讨论”: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可以先演示形变明显的弹性绳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分析,再演示形变不明显的绳子的作用情况,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完善. 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 3.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使学生体会假设推理法及微量放大法解决问题的巧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前准备 各种弹簧、橡皮筋(泥)、钢尺、细钢丝、微小形变演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拉弓射箭、蹦极、跳水等情景: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与选修3-1、2、4)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 刀伟宏主编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2 3 24GT r M π=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 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 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r GM v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同步练习1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前预习练 1.如图1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图1 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 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 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 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课堂探究练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 知识点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图2 如图2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 整理 在高一物理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力学了,示意图很多,需要背的公式也超级多,实在是让人感到头疼。但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必须要把这些知识点都吃透了。下面是为你推荐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帮到你。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整理 1、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

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 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F2+ F2+ 2F F COS F2F 1212 合力的方向与F1成α角: αθ F2sin tgα= F1 F1+ F2cos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或∑F x=0∑F 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f= μN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f静≤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 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 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ρVg(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m1m2 r 2 (1).适用条件(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Mm = m V 22 4 2 G= m(R+h) =m(R+h) (R+h)2(R+h)2T 2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 1 -

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

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运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知道动摩擦因数与什么有关 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掌握求静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确定. 2、难点: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观察演示,总结 四、教具:木刷,木块,测力计 五、课时:1节 六、教学过程 (一)质量为m的木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刷受几个力?大小、方向如何?各是什么性质的力?画出木刷受力示意图? mg 解答:木刷受重力和弹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mg;还受支持力(弹力)作用,依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弹力F N=mg.受力图如图所示. 导出新课:如果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1拉木刷,使其滑动,观察木刷底下鬃毛的形状,这是为什么?再次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 (3)产生:观察上面的现象可知:毛刷与桌面接触,并且相对于桌面滑动,而桌面由于粗糙,在接触面处产生了一个作用于毛刷上的阻碍其相对于桌面运动 的滑动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毛刷的鬃毛向着相对于地面运动的反方向倾斜,说明毛刷受到的摩擦力跟毛刷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相反.如图中F2所示.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与之接触的物体的运动. 如图所示: mg mg (3)大小: 实验:将木块放在长方形木板上,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再分别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仍分别匀速拉动木块,记下每次测力计读数及木块与砝码的总质量,填入表中 1 2 3 4 5 重力G 压力F N 摩擦力F F/F N 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 N,其中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 必须指出,滑动摩擦力是与压力成正比,而不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在上面的实验中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只是特例,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并不等于重力,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以及相对速度大小(≠0)无关. 将上述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硬纸板,重复实验,发现比例系数μ与前次不等,说明μ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 学生阅读教材《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表. 例题:教材第9页(例题) (三)静摩擦力 演示实验:用不大的力通过测力计水平拉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虽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仍静止,读出测力计读数,分析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几个力? 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除受到拉力以外,还受到了与拉力等大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是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所谓“静”,是指木块相对于桌面静止. 继续增大拉力,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说明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1.产生:静摩擦力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且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保持相对静止的接触面之间. 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1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路程、温度。 速度的定义式:t x v ??= (速度是矢量) 平均速度:t x v =_ 加速度:m F t v v t v a t =-=??= 0 末速度:at v v t +=0 重力加速度:28.9s m g = t v -图像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数值 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a 和0v 同向 加速运动 a 和0v 反向 减速运动 a 增大,v 增加的快 a 减小,v 增加的慢 a 增大,v 减小的快 a 减小,v 减小的慢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实践的关系: at v v +=0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02 1at t v x +=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x v v 22 02 =-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 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 22)(aT n m x x aT x n m -=-?=? 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 02 t t v v v += ; 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 的一半的平方根: 22 22 t o x v v v +=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①第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n v v v v n ::3:2:1::::321 = ② 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位移之比为: :9:4:1::3:2:1::::222321 ==n x x x x n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 ])1([::)23(:)12(:1::::2222222321----=n n x x x x n )12(::5:3:1-=n ④ 前x ,前2x ,前3x …nx 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 n t t t t n ::3:2:1::::321 = ⑤ 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23(:)12(:1::::321----=n n t t t t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