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辍学”是指中途停止上学(《现代汉语词典》1979年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指农村初中学生没有修完初中学业中途离开学校停止上学的行为。在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地区,它是一种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逃避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农村初中辍学问题是指在农村初中出现的部分在校学生在法定学习期间离开学校停止上学,导致学额得不到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及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本国策实施的进程、质量受到干扰和冲击,使农村地区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受到阻碍的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

二、调查样本的确定

本课题以三店二中服务范围内的和平乡近三年来出现的辍学问题为调查范本。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和平乡地处新洲区南东半区,属丘陵地区,该地区以农业为主业,经济欠发达,但基础教育发展较好,具有典型性。以和平乡作样本开展“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研究”,其反映出来的问题、揭示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研究的成果在我区具有实用性和可借鉴性。二是方便调查工作开展和成果的验证与运用。在和平乡内调查,能够得到三店教办的大力支持和样本单位的积极协助,容易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解与帮助,取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使调查始终建立在客观、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有利于调查结论的得出和结论的科学性、可行性。三是课题组主研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由于主研人员都有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经常到和平乡外去开展调查工作。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及目的:立足和平,放眼新洲,搞好典型调查,随时关注各地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从和平地区以及新洲区近些年来所采取的“控流治辍”措施、收效、辍学现象反复以及农村初中学校生源高峰期面临的办学困境、在校学生辍学压力着手,着力探讨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客观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出能有效控制学生辍学的方法、措施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走访调查两种形式。

2、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网上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三)调查途径:

1、在和平乡内,组织三店二中的教师实施问卷及走访调查,对部分辍学生和辍学返校生及家长、农村干部、群众实施问卷及走访调查,课题组成员重点走访部分在家的辍学生和群众,调查结束后及时对回收的问卷和走访提纲进行统计、汇总。

2、通过网上了解和借鉴全国各地的相关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重点及重要观点

(一)研究重点;

1、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现状。

2、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重点揭示辍学学生的心路历程。

3、面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二)重要观点:调查证明,农村学生辍学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就主观上讲,

主要原因是学生功课负荷过重、学习困难、厌学。就客观上看,有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短缺,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校舍容量有限,满足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需要;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越来越高的学习费用;学校办学目标定位过偏,升学率期望值过高;学校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缺乏实用性;教师教育教学手段落后、方法简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初中毕业后出路狭窄,读书无用等原因。就各地所采取的“控辍”措施来看,多是一厢情愿违背学生自愿的,是外在的、强制的、单方面的,因此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因此“控辍”效果不明显,辍学反复性大,起伏严重。鉴于这种情况,课题组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辍学问题,必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五、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虚构,也不从主观想象的定义或臆断出发,尊重调研过程和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实事求是原则:研究报告以调查的资料、数据为依据,真实可信,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尽量采用定量材料来说明事实,表述观点。

(三)创新性原则: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善于以别人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四)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是要力求使研究方案便于切入、操作和展开;二是要保证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能够运用并能够产生效果;三是要保证成果具有推广价值,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运用。

六、完成研究的必备条件

(一)思想保障

1、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师生的观念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以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为指导,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课题研究。

2、国内外关于学生行为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经验。《教与学的心理研究》、《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等许多专著。许多学校的类似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初中的新特点、新动向、新问题,研究的实用性不是很广,特别是在辍学学生的心路历程的研究上还很薄弱。本课题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以增强操作的可行性,加大操作的针对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二)已有相关成果

1、《和平中学学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2、《和平中学控流治辍方案》

3、和平中学2006—2008年流失学生登记表。

4、和平中学2006—2008年流失学生走访调查表。

(三)组织保障

1、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李明望李金堂吴建新宋柏康李金亮程小平

2、课题主研单位:新洲区三店二中(原和平中学)

3、建立了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李明望新洲区三店二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李金堂新洲区三店二中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副组长:程小平新洲区三店二中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教育科研室主任:宋俊武胡金林

4、建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金堂副组长:宋柏康

执笔主研:李金堂吴建新宋柏康李金亮程小平宋俊武胡俊胡金林高凯明江启红姜伟

(三)制度保障

1、以校为本校本研究制度,为完成本课题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2、为加强学校对教科研课题组的组织管理,保障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出台了《教科研目标管理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多项制度和激励措施,以确保常规教研活动有效的开展。

(四)经费和技术保证

1、学校在财力较紧的情况下拨款5000元,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科研,以保证教育科研活动的实施。

2、学校已开通校园宽带网,可以方便收集资料与外界信息互通。

3、学校已经聘请区教研室的相关专家来我校进行辅导培训和技术指导。

七.本课题研究计划

1、第一阶段(2006年9月至12月):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

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报新洲区教研室教育科

研组论证,审批、立项。

2、第二阶段(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研究实施阶段。

(1)2007年3--7月,辍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2)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及分析。

(3)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辍学原因分析。

(4)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控流治辍模式研究。

3、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整

理资料,完成课题的提炼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成果结集,申

请结题验收。

新洲区三店二中 2008.9

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湖南学院 自学考试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分析及对策思考 二○一二年四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0 届毕业生) 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管理 题目: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的原 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学生姓名:张芷娴 考籍号: 913610200059 指导教师:杨晴 职称:讲师 2012年4月8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业:教育管理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2010 届) 题目: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管理 学生姓名:张芷娴 班级:自考12班考籍号:913610200059 指导教师姓名:杨晴职称讲师 最终评定成绩 2012 年 4 月

摘要 由于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的学校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很严重。调查资料表明,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困难、教育资源的落后以及缺乏、学生厌学以及长辈对学习方面的思想认识没有到位等。想要改善这几点得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强化教育扶贫力度、加强教育部门的责任、提高教学质量等。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对策 ABSTRACT Because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in rural areas, students drop out of school phenomenon common is very serious. Survey data show that is mainly due to the rural economy, education resources behind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lack of a, students and to study the elder rejects ideological awarenes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tc. Want to improve this time from the several aspects of improving: improved education poverty relief,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 responsibi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o 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lassroom disciplin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关于严格控制学生流失的措施

关于严格控制学生流失的措施为进一步巩固“两基”和“普实”成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确保学龄儿童完成规定学业,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对严格空学生流失作如下通知: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各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一定要将控制学生流失提到依法治教的高度来认识,将控制学生流失学生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有关教育法规的宣传。 三建立控制学生呢感流失责任制。各校小行负总责,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层层建立责任制,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考核学校工作和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来抓,并与评优=晋级挂钩。 四建立学生辍学档案,实行学生流失月报告制度。各校要在每月的第一星期内,把上月学生流动流失情况报教办。 五深入开展中小学“减负”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防止学生流失。 六采取有效措施严禁中小学乱收费,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 七搞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问题。 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歧视、驱赶贫困生、差生及体罚、变

相体罚学生。严禁学校分快、慢班。 九扶贫助学,措施到位。对家庭经济确有捆年代学生,学校要通过见面有关费用、发给奖学金、开展“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实行经济补助,保证其完成学业。 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大足县上游小学 关于严格控制学生流失的措施为进一步巩固“两基”和“普实”成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全面

落实义务教育、确保学龄儿童完成规定学业,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对严格空学生流失作如下通知: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各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一定要将控制学生流失提到依法治教的高度来认识,将控制学生流失学生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有关教育法规的宣传。 三建立控制学生呢感流失责任制。各校小行负总责,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层层建立责任制,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考核学校工作和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来抓,并与评优=晋级挂钩。 四建立学生辍学档案,实行学生流失月报告制度。各校要在每月的第一星期内,把上月学生流动流失情况报教办。 五深入开展中小学“减负”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防止学生流失。 六采取有效措施严禁中小学乱收费,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 七搞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问题。 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歧视、驱赶贫困生、差生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学校分快、慢班。 九扶贫助学,措施到位。对家庭经济确有捆年代学生,学校要通

xx小学辍学保学措施

xx小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基础教育的法定要求。为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现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拟定如下措施:控辍理念: 明确职责,强化领导,坚定控辍保学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控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方针,突出“宣、劝、助、爱、”四字控辍策略,落实“以质控辍、以德控辍”具体措施,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 控辍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xx 具体措施: 一、广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使全社会都来督促适龄儿童和少年进校读书。 二、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白监护人的职责(“必须送子女入学”),鼓励家长克服一切困难,送子女按时入学。

三、各班级对学生出勤登记,有事有病实行请假手续。若发现学生没有请假而未到校上课,班主任必须立即向教务处报告,然后及时进行家访,搞清原因,使其返校上课。 四、对学困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学困生不歧视、不取笑、不说挖苦话,若因这方面造成学生流失,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对学困生更要加倍关心爱护,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多加心理障碍疏导,多加表扬鼓励。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耐心辅导,重点家访,共同督促学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迎头赶上。 六、对家庭经济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将开展“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保证其完成学业。 七、对外界不良思想恐吓,造成学生辍学,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家庭,共同协调,防止学生辍学。 八、对因需要转学的学生,我校的跟踪工作必须落实到底,要求该生必须出示相关学校的证明,以确保该生真正的转到另一所学校就读,杜绝“失学”现象的出现。 九、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把学生推出校门,如出现这一情况,取消教师其评选晋级资格,并处以行政处分,追究其责任。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报告人:张百学 一、论文名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二、选题依据: 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国的控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辍学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甚至出现反弹现象。在农村,辍学者随处可见,有的是因为家庭贫困,有的是纯粹不想学习,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只是顺应当地的辍学“时尚” 等。这一切都应引起各方的关注,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孩子辍学,这样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中小学生轰学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防止学生辍学,提高巩固率是我们这次研究的目的。 三、相关理论研究概述:(过于简单,比如你查阅资料,一些专家、学者对辍学问题做过哪些研究?认为辍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要把这些总结陈述出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 年对193 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义务教育水平定在9 年或9 年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136 个。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第134 位。而实际上,很多国家离所定的目标相差甚远。在有资料可查的142 个国家和地区中,当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 占世界第66

位,与当 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这个位置是不低的。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政府按照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把2000 年实施基本“普九” 任务的地区分为三类。即占人口覆盖率85% 的地区要求达到“普九”目标;占人口覆盖率10%左右的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则要求普及初等教育,即“普六”;占人口5% 左右经济很不发达的特别贫困的地区,只要求普及初小,即“普三” 或“普四”。所以,到2000 年底,实际上全国还有522 个县(旗、场)没有达到“普九”。即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仍存在着辍学现象。所以我们研究农村中学辍学问题、解决好辍学问题 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四、研究意义:(现实意义也要写的详细一些)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每年都专门派调查组深入到各个农村中学调查各地的学生辍学情况,有些地区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加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中去。他们通过调查拿出了很多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好多地方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彻底解决辍学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的新的问题在等待教育部门去研究去深思。 五、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 六、论文结构: 1、概述国内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学生辍学情况。 2、总结学生辍学原因。 一)家长的失望心理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教师的随意心理 (四)社会的谋利心理。 3、解决办法: (一)社会方面

防止辍学措施

汤庄一中防止辍学工作措施 我校多年来狠抓“防流控辍”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学生流失辍学。 一、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让社会、家长清楚让孩子上学是自己的义务、职责; 二、学校与教师、班主任层层签订“防流控辍”责任状,让教师时刻不放松此项工作; 三、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籍管理,严把学生转入、转出、休学关,杜绝隐性流失。 四、把“防流控辍”工作作为教师评优奖惩的重要内容;

五、关爱“留守儿童”和“特困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能安心快乐的在学校生活; 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学生爱学、乐学,从根本上预防学生辍学,让学生和谐、快乐、健康的成长。 七、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减负”的规定。严格按课堂常规上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消除学生厌学的心理,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依法治教,依法控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依法执教觉悟,严查乱收费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积极上级协调,对经多次动员入学仍不听劝告的家长,运用法律手段强制督促家长送子女入学,有力地控制了学生辍学和流失。 汤庄一中 2015年9月 汤庄一中防止学生辍学工作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差生辍学,根据我校实际,特拟本制度。 一、广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使全社会都来督促适龄儿童和少年进校读书。 二、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白监护人的职责(“必须送子女入学”),鼓励家长克服一切困难,送子女按时入学。 三、各班级对学生出勤实行点名制,有事有病实行请假制度。若学生未

控制辍学方案措施

中江小学控制辍学工作方案 为了实现“科研兴教,依法治教”的策略,为了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上级关于控辍保学工作精神,切实控制我校学生辍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定以下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控制学生辍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鹏 副组长:马雪贞 成员:冯翠云马正寅孔庆礼梁建李霞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依法控辍 1.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了《中江小学控辍保学措施》,明确规定了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控辍保学责任,按规定的司法程序,依法进行教育和处罚,建立起完备、有效的控辍方案和制度。

2.每年3月和9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控辍月”活动,认真宣传执行《义务教育法》及其细则,《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有关规定,杜绝学生务农、务工、经商行为的发生。 (二)管理控辍,措施保学 1.控辍保学工作是学校的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心工作。今年,我校继续实行“全员责任制”,层层签定控辍责任书。把控辍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2.为了准确掌握辍学情况,学校要求各班辍学上报不过夜,各班学习委员每天都要向学校汇报人员情况,学校也随时检查、量化评比。 3.为了更好地促进控辍保学工作,学校采取奖惩制度,各班完成了控辍保学目标,则该班的每位任课教师年终考核加5分,不能完成控辍保学目标,则该班的每位任课教师扣10分。 4.学校要建立规范的学籍档案,建立规范的休退学、转出、转入手续,对各班辍学情况,学校每月都要作出详细统计,进行量化评比。 5.学校同样实行控辍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对辍学率超过2%的班级,该班的任课教师年终考核一票否决,不能评为各级各类的优秀教师,不能评优秀班主任及先进班。 (三)教改控辍,兴趣导学

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怀远县黄洼初级中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有效遏止学生辍学现象,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控辍保学作为“普九”达标后巩固提高工作的长期任务,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二次攻坚。 二、控辍保学的手段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约机制。 1、学校的主要领导要把控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当地控辍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形成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和解决控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2、各校要把“义务教育宣传月”和控辍保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遏制每学期开学初学生辍学高峰的出现。 3、要把创建“无流失生学校”、“无流失生年级”、“无流失生班级”作为初中控制流失生的一项经常性活动来开展,积极探索新形式下控辍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及时总结控辍工作先进经验。 (二)具体工作措施: 1、结合实际,开展以“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白“不送孩子读书是违法”、“招收童工是违法”的道理,自觉送子女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转变教育 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做到依法治教。让“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

境。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和上级指示精神,并结合实际,深刻领会“今天的辍学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的内涵,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控辍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治理学生辍学的问题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狠抓落实。认真制订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明确控辍目标和任务,本着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因人制宜的原则,落实措施,打好控辍攻坚战。 2、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1)学校要全面落实校长、中层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科任教师包学生的控辍工作责任制,真正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定控辍保学责任书。 (2)各班级确定易辍对象,建立档案,落实领导和班主任“双包保”责任制,做到勤联系、多沟通,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3)建立一日常规检查制,每学期初填写在校生花名册,定期查人数,发现流失及时劝学治理。 (4)根据学校考核制度,采取巩固率与班主任工作考核及教师教学成绩挂钩制,对巩固率不达标的班级教师按考核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3、强化师德建设,教育教师带着感情做好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工作,不得对学生挖苦、讽刺,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休罚。抓好“三类人群”的转化和帮扶工作。 4、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禁止对学生施加课业压力,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量及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一贯加大作业量而屡禁不止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 5、严禁乱订资料,乱收费,如发现擅自订购资料或收费的教师,将勒令其给学生退回,并提出批评。

基础教育论文(四篇)

基础教育论文(四篇) 农村初中生不愿参加中考的问题调查及原因分析 663312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初级中学陈福光 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中考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难于破解的难题。近几年来,县教育局一再强调要提高我县初中毕业生的参考率,并把参考率作为校长任期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2009至2010学年,教育局给全县27所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初中下达中考参考率是95%以上,尽管学校领导反复宣传,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一遍又一遍地作动员和鼓励,可是不管你怎么说,半数以上学生仍然选择不参加中考。年底考核时,没有一家能够完成此项工作,就连中考参考率居全县第二的篆角乡中心学校也只达到44.78%, 距离95%的任务还差50.22个百分点。据《广南县各学校201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成绩统计表》显示,参加中考人数不足100人的学校全县就有6所,其中最少的一所学校仅有15人参加。 乘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东风,沿着广南教育“五大工程”的目标方向,借助篆角“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和初中教学质量一路攀升的契机。篆角乡中心学校教务处决定把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这一问题当着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以求能够尽快破解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这一难题。 研究者认为,要求解这一难题就得先从了解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原因入手。教务处于2010年10月18至19日对本校九年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参加2011年中考、学习打算、家长是否支持参加中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否关注、不想参加中考的原因是什么、对班级和学校管理的看法和建议等内容。我们还特地在“卷首”制作了“寒窗苦读,只为中考竞风流;人生苦短,莫让年华空虚度!”“中考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利”等激励学生参加中考的话语。此次调查,共发放《篆角初中九年级学生中考问卷调查表》263份,收回257份。在257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决定参加中考的有157人,占总数的61.08%;还没有最后确定的有10人,占总数的3.9%;决定不参加中考的有90人,占总数的35.01%。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生不参加中考大多与家长有关,但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学生本人才是最终的决定者。我们通过问卷、家访、通话、短信、以及通过其他人侧面了解等形式对本届初三的257名学生的家长是否支持子女参加中考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咨询,结果是支持的有241位学生的家长,占总数的93.77%;不支持的有14人,占总数的5.44%;不支持也不反对的2人,占总数的0.78%。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中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家长,而在于学生本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初中生不愿意参加中考呢?在问卷调查和与学生的面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不愿意参加中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受“初中文化基本够用,多读也是无益”“读书无用”思想和“打工经济”影响。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约占不参加中考学生总数的50%。其实,这部分学生的想法也是有他们认为足够充分的理由的:参加一次中考至少要花上几百块钱,以后去读中职学校虽说国家有补助,但自己却又觉得太没劲,读中职不就是去学习打工吗?选择读高中吧,一年要花万把多块钱,有的学校收费名目多,

辍学原因及分析

导致“李飞飞、李雪娇、李佳奇、卢珺伟、朱会波” 等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等各个方面,导致李飞飞、李雪娇、李佳奇、卢珺伟等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厌学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压力,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几乎构成一种威胁。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在以上这些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学困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行为异常敏感,不仅易受伤害,而且极度自卑,在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校更好的逃避方法呢?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又很严厉,家长看到成绩后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致使学生压力过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没办法干脆放弃学业。 (二)初中学生厌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另外,农村师资质量不高,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学生的兴趣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农村学校课程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观念落后、错位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农村的发展而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落后、贫困的农村环境以及不平等的城乡待遇,作为父辈的农民,受尽了一辈子的煎熬,他们认为下一代改变这种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这是多数农民教子读书的价值观,也是多数农村孩子的价值追求。但应试教育给农村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希望大得多。农村教育质量差,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如果“考不上学,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能看个报、写个信就行了”,“什么时候种地都是种地,早种比晚种强”。 (四)经济困难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得到的收入,由于土地有限,而且多数靠传统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农民家

10春控辍保学措施

水城县果布戛初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控 辍 保 学 措 施 果布戛中学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五日

果布戛中学控辍保学措施 为了巩固“两基”成果,确保我校学生的巩固率,严格控制辍学率,特拟订本措施及规定: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控辍保学”工作。 二、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 学校把在校学生包保到教师和班主任,本班学生的流失由班主任和教师负责,经过多次动员仍不回学校读书的流失学生由学校上报乡镇府。 三、认真做好我校范围内的未入学、辍学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清理登记,建立专门的档案,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责任到每一位教师。根据未入学和辍学学生人数平均分配给每一位教师,每位教师对分配得到的人数进行家访、动员,想尽一切办法都要让辍学学生复学,对分配任务完不成的教师每位学生扣工资500元,限期完成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积极协助政府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和《复学通知书》,并由教师亲自送上门并进行《义务教育法》宣传。

五、利用“五〃一”长假、双休日、假期进村入户作好学生家长思想政治工作和动员学生入学、复学工作,要求每位教师在每个假期动员1至2名学生入学或复学,并一直保证到毕业。完不成任务的或动员复学没有到毕业的扣该教师工资100元,限期完成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利用班会、校会、板报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使学生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学校领导要把好关,把“免费教科书”、“生活补助资金正确使用到特困生身上,确保特困生正常入学。 八、作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若不按要求和不按规定完成的扣工资100元。 九、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决不允许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而排斥差生,教师的人为因素造成学生辍学的要追究教师或有关人员的责任。 十、控辍保学责任按班级包保名单和流失学生包保名单执行。 果布戛中学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五日

学生学生辍学情况及原因分析

学生学生辍学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校上学期人数为330人,本学期人数为326人,期中七年级、八年级人数没有变化,无一人辍学;九年级在七年级的入学人数为110人,本学期开学人数为108人。本学期七年级无异动情况;八年级转入1人,病休1人;九年级转入1人(杨雄:兴国学校转入),病休1人(王进猛:开学初意外摔伤),转出1人(陈长定:恩施土家族,系随亲转回原籍就读);流失3人(余仪、饶悦心、饶紫薇)。我校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认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流失率有所好转,但学生到九年级后还是有一定的流失,但同前几年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一、学生辍学的原因 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我校学生辍学的原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转变成了非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虽然辍学有所减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学生辍学现象还是存在。导致学生辍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家长数素质非常低,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赚钱工具,让孩子过早的承担生活的压力。特别是我乡每年年初有大量到东三省务工的人群,且每年年底回家都有七八万,多的十几万的收入,就算是一个刚毕业的初中生一年也有三四万的收入,部分成绩比较差学生家长和学生认为毕业后还是要外出打工,不如早点外出,读完九年级就要耽误一年的赚钱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我校九年级的学生一直是我校辍学最高的一个年级。 2、留守儿童一直是近几年我们教育上的痛,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另一方面,负责照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年龄偏大,时间和精力有限,带给孩子在学习上的帮助少之又少,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由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甚至结帮拉派到处游荡,留恋于网吧,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3、有些农民文化程度低、目光短浅,送子女上学只是为了跳出农门,想法简单、现实。子女如果学习成绩不好,读书无望,父母就让其辍学,只要求会识字、算数就够了。另外,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造成子女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加之学习成绩又不是太好,所以辍学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另外有些家长受到“读书无望论”的影

中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中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基础教育的法定要求。“控辍保学”是“普九”工作中的根本工作任务,“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是我校“控辍保学”工作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我校就非常重视“普九”工作,尤其是“控辍保学”工作。为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学校“普九”工作能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巩固“普九”工作成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现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认真执行上级有关部门活动安排,明确职责,强化领导,坚定控辍保学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控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方针,突出“宣、劝、助、爱、法”五字控辍策略,落实“以质控辍、以德控辍、以资控辍”的具体措施,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继续弘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锲而不舍的精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使我校在校生巩固率要达到98%以上。 二、工作目标 根据我校的今年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全校14个教学班的辍学率必须控制在2%以下。 三、主要措施 (一)以法控辍,综合治理 1、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黑水镇中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明确规定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控辍保学责任,按规定的司法程序,依法进行教育和处罚,建立起完备、有效的控辍方案和制度。 2、有计划地开展控辍保学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在校内开展一次以宣传全校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为内容,以“控辍保学”为宗旨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书写永久性标语、散发传单、广播宣传、进行家访等在全社会大造舆论,形成浓厚强烈的氛围。还要宣传重教助学的先进集体、控辍保学工作中的典型教师、学生和开明家长的先进事迹。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辍学”是指中途停止上学(《现代汉语词典》1979年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指农村初中学生没有修完初中学业中途离开学校停止上学的行为。在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地区,它是一种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逃避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农村初中辍学问题是指在农村初中出现的部分在校学生在法定学习期间离开学校停止上学,导致学额得不到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及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本国策实施的进程、质量受到干扰和冲击,使农村地区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受到阻碍的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 二、调查样本的确定 本课题以三店二中服务范围内的和平乡近三年来出现的辍学问题为调查范本。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和平乡地处新洲区南东半区,属丘陵地区,该地区以农业为主业,经济欠发达,但基础教育发展较好,具有典型性。以和平乡作样本开展“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研究”,其反映出来的问题、揭示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研究的成果在我区具有实用性和可借鉴性。二是方便调查工作开展和成果的验证与运用。在和平乡内调查,能够得到三店教办的大力支持和样本单位的积极协助,容易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解与帮助,取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使调查始终建立在客观、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有利于调查结论的得出和结论的科学性、可行性。三是课题组主研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由于主研人员都有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经常到和平乡外去开展调查工作。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及目的:立足和平,放眼新洲,搞好典型调查,随时关注各地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从和平地区以及新洲区近些年来所采取的“控流治辍”措施、收效、辍学现象反复以及农村初中学校生源高峰期面临的办学困境、在校学生辍学压力着手,着力探讨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客观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出能有效控制学生辍学的方法、措施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走访调查两种形式。 2、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网上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小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小学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为了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管理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二、分解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意见》,我校首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学习讨论《意见》内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年级、班主任、每一位老师,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目标”,然后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分别与班主任、教职工签定目标责任状,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1、工作目标 根据我校的今年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全校各个教学班的巩固率必须控制在100%。 2、落实责任

(1)控制辍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大事,学校实行“一把手工程”,校长抓管理落实。经常性做好控辍动员工作和教师的思想工作。帮助教职员工提高对控辍工作的认识。校长经常深入到年级了解情况,对上报材料严格把关,力求不让一个学生辍学。 (2)教导处负责指导控辍工作,主动调查了解各年级控辍情况,收取有关控辍工作材料,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将有关材料及时报校长。校长审批后,材料由教导处归档。 (3)班主任具体实施控辍措施。每学期开学初统计各班人数,报教导处。期末考试后核查各班学生名单,发现“流生”现象及时与班主任谈话,一起分析原因,制订控辍措施,指导班主任具体实施。发现一个,动员一个,一管到底。 (4)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主要责任人。如有学生虽经请假但 3天内仍不到校上课,必须及时向教导处汇报,并即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原因,督促学生到校上课。如超过3天,班主任须向教导处书面汇报,请家长来校或上门家访,了解辍学原因,敦促学生到校上课。超过一周以上的,学校向家长发《义务教育通知书》,由家长写出书面理由,并力促学生到校复课。学生长期不到校的,视为辍学。班主任须填写“流生”报告,出具控辍工作材料(三次以上动员记录台账)(由家长签字),报教导处备案。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工作措施

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根据省市2009年控辍有关文件的要求,开原市教育督导室于4月中上旬对全市初中辍学情况进行了调查。2008—2009学年度初开原市初中共有学生18396人,到目前累计辍学190人,辍学率为1.03%。辍学率虽在规定的控制范围之内,但绝对辍学量仍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分析初中辍学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教育督导室结合省市控辍监测点校的检查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工作,开展了初中辍学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具体研究、探讨了控辍保学措施,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1、学习困难,导致辍学。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大幅增加,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不会学习。初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小学毕业生的各科平均成绩达到75—80分的学生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而平均分在75分以下的小学毕业生占30%左右,这部分学生极易辍学。二是新的课程改革没有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如:初中英语是在小学学两年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一些村级小学没有英语教师无法开英语课,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

英语基础,升入初中后不能适应,学习很吃力。三是初中教育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学困生”极易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在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极易辍学。 2、厌恶学习,导致辍学。调查发现:辍学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学困生”身上,能跟上初中课程的中等生也出现辍学情况。当调查学习好的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时,一些学生的回答令人吃惊。他们说:谁愿意学习啊,太累了,压力太大了,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期盼的眼神和我们自己想通过学习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学校课程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距较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升学压力大,致使学习负担很重和心理负担比较重,学生身心疲惫。三是一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唯书本、满堂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厌恶学习,导致辍学。 3、升学无望,导致辍学。调查发现:众多的中等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感到前途渺茫。产生这种思想苗头的主要原因:一是现在的高中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初中毕业生渴望进入高中阶段求学的需要,极其有限的高中到校指标,已经过早地、客观地把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排除在外了。二是许多中等专业学校逐步撤并变为高职院校,学生必须经

控制学生辍学措施

控制学生辍学措施绥滨县第三中学

控制学生辍学措施 一、为了巩固“普九”成果,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严 格控制学生的流失。 二、学校各部门领导、各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都要 提高对控制“流失生”的思想认识,摆上重要的 议事日程,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控制学生的流 失。 三、各班级对学生出勤实行上下午两点名制,有事有 病实行请假手续。若学生未经请假三天之内未到 请假三天之内未到校上课,班主任必须及时向教 务处报告,而后家访,搞清原因,使其返校上课。 四、对确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学校将减免有关 费用,促使其完成学业。 五、若因天灾人祸造成学生退学,学校将开展“献爱 心,捐资助学”活动,保证其完成学业。 六、对家底经济困难,但又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学生, 除减免有关费用外,学校实行奖学金制,保证其 完成学业。 七、为了控制学生的流失,巩固普九成果,学校不分 快慢班,一律实行平行班。 八、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不偏爱成绩好的学生,不歧视差的学生。对成绩 差的学生更要加倍关心爱护,多作下面思想工作,多加心理障碍疏导,多加表扬鼓励。 九、对差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准讽刺挖苦。今 后,若因这方面造成学生流失,将追究有关人员 责任。 十、控制“流失生”工作同考评班主任工作、考评教 师教学成绩、评优评先工作联系起来。凡是控制 “流失生”工作不力的班级,将在评优、评先、 评奖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十一、凡是家长不支持子女上学、有关单位招收童工等原因造成的流失,学校查明后,将向当地政府 报告,请示当地政府责令其家长或有关单位送学 生复学。 十二、学校各部门领导,各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都有职责和义务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凡是在转 变后进生工作中,在控制流失生工作中成绩突出 的,学校将给予特别贡献奖。 绥滨县第三中学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洋口初中课题组姜海平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育缺失、学生厌学、农民经济困难以及观念蔽障等。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一是落实“三农”政策,强化教育扶贫力度;二是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三是加快农村中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建立大区域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发挥大区域的管理优势。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为初中学生的入学率达到100%提供了法律保证,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吉林省某县2000级初中学生平均辍学率为48.5%。黑龙江省某县1999年入学的四年制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67.86%,随机抽取河南省某县三个乡镇 1999年入学的初中学生,辍学率平均为42.68%。内蒙古自治区某旗1999级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22.921%。由以上的材料可以看出,解读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真实原因,探讨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提高人们对控辍迫切性的认识及控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有着普遍的重要意义。 时隔8年,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江苏,初中学生的巩固率仍很难达到98.5%,虽然有关的统计数字是令人满意的,但这些数字的真实性因为学校和地区的“面子”工程而大打折扣。此外,农村初中还有为数不少的隐性辍学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家长反对其离开学校等原因,而留在学校,但不追求完成学业,也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而是只等着拿个毕业证。

我们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等各个方面,导致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厌学 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压力,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几乎构成一种威胁。 “应试教育”对农村影响比较突出,在调查中, 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也是升学率,多数县把各乡镇的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考试压力而辍学的占89%,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9%和82%。 学困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行为异常敏感,不仅易受伤害,而且极度自卑,在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校更好的逃避方法呢?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又很严厉,家长看到成绩后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致使学生压力过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没办法干脆放弃学业。 初中学生厌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到至少7科,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学

防止学生辍学措施

防止学生辍学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保证适龄青少年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以下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管理组织系统。实行校长亲自抓,负总责,教务处、政教处具体抓。学校校长是防止学生辍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全面负责,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教务处、政教处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化、系统化。 二、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落实、执行防止小学辍学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做到认识、领导、措施、工作四到位,把巩生工作作为班主任、级部主任工作目标之一。班主任要及时汇报学生流动情况,学年内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以上,没有辍学现象发生。 三、坚持依法治教,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加大检查力度,健全评比制度,如有必要要组织师生到社会上去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张贴宣传标语、刷新永久性标语。

四、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将学籍管理情况作为评估年级和班级工作的依据之一,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学生流动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加强音、体、美、劳等课程的管理,坚决制止违规教学行为,坚决制止歧视、遗弃及至羞辱、体罚所谓差生的教学行为,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班主任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或强迫学生离校辍学。 六、充分发挥“家长会”、班主任的作用,杜绝乱收费现象,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等,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防止辍学现象的发生,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要使之成为义务教育的“盲点”。

有效控制初中生辍学的途径和办法_New

有效控制初中生辍学的途径和办法

有效控制初中生辍学的途径和办法 作者:石家富文章来源:咸丰县丁寨乡中心学校点击数:3019 更新时间:2008-12-8 13:44:22 动员适龄少年入学,依法控制在校学生辍学,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重要工作。2000年以来,丁寨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丁寨乡中小学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此做了许多事情,取得了明显成果,已经实现了适龄少年入学率95%以上,初中学生辍学率3%以下。但是,5%的适龄少年未入学和3%的初中学生辍学,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很不适应,对这些学生的家庭影响很大。解读我乡初中学生辍学的真实原因,探讨和解决我乡初中学生辍学的途径和办法,提高人们防流控辍的意识,增强人们防流控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推动我乡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但厌学是导致我乡初中学生辍学的最主要原因,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 1、学习成绩差。调查显示,辍学生中有5人属于成绩差的学生,占辍学生总数的7.4%,他们想读书,愿读书,但对老师和同学的冷漠态度和不良行为异常敏感,害怕家长“恨铁不成钢”的简单粗暴教育方式,对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严厉而提心吊胆。面对老师、同学、家长的多重歧视,他们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选择逃避方法,干脆放弃学业,伤心地离开学校。 2、不想读书。调查显示,辍学生中有11人属于不想读书的学生,占辍学生总数的16.2%,这些学生的辍学与“应试教育”和家长要求有关,学校教师以学生升学为目标,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