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功和能题

03功和能题
03功和能题

第三章 功和能

3-1一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Δr =5i +8j -9k (m),其中某个力为恒力f =2i +3j -2k (N),求这个力在过程中所作的功. 解:()()52985232=-+?-+=??=k j i k j i r f A J

3-2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坐标平面内作圆运动,所受外力中某一力f =y 2i +(x -R )2j (SI ),问当该质点自原点o 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f 所作的功是多少?

解:在质点位移 j i r y x d d d += 的微过程中,力f 所作的元功d A 为

()y R x x y A d d d 2

2

-+=??=r f

因为质点在由方程 ()x R y R -+=2

22 决定的圆周上运动,所以 ()[]

()

y y R x R x R A d d d 222

2-+--=

质点自o 点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

()

30

2220

2

2

3

4R y y R x R x R

A A R

=

-+--=

=???d d d

3-3一物体按规律x =At 2在空气中作直线运动,式中A (>0)为常量,t 为时间,若空气对物体的阻力正比于物体的速度,阻力系数为k ,求物体由x =0运动到x =L 的过程中,阻力所作的功.

解:按题意物体所受阻力可写为

f kv k

dx

dt

kAt k Ax x =-=-=-=-22 阻力所作的功为

x x A k x f A L

L

x d 2d 0

?

?-===23

213

4

kA -

3-4一地下蓄水池,面积为50m 2,贮水深度为1.5m.假定水平面低于地面的高度是5.0m.问要将这池水全部吸到地面,需作多少功?若抽水机的效率为80%,输入功率为35kW ,则需要多少时间可以抽完?

解:将示意图中离地面h 深d h 厚的一层水吸到地面,外力需作的功d A 为

()()h S m h

Sgh gh m A d d d d d ρρ===

()610211023.422

1

d 1

00

?=+=

=

∴?+h h h Sg h Sgh A h h h ρρ J

N A t

N 出出入

=

23

6

1051.110

3580.0102.4?=???==∴入出N A t η s

y o

x

a

R

图3-2

3-5如题图,将原长l 0=6.0cm 的弹性皮筋装在间距

AB=2a =8.0cm 的刚性支架上,这时皮筋张力T 0=4.0N.今在

AB 中点处沿垂直于AB 的方向加一外力缓慢地将皮筋拉成折线ACB ,已知AC=BC ,OC=b =3.0cm ,皮筋质量可略,由功的定义求拉伸皮筋的过程中外力作的功.

解:把整根皮筋看作两根弹簧,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可以求出。

由 T k a l 002=-?

?

??

,得 400=k N/m

如图建立y 轴,在皮筋中点位移d y 的过程中,外力F 应作功

y T A d cos 2d α=

式中:cos α=+y

a y 22

,??? ??

-+=2022l y a k T ;

12.0d 22220022=+??? ?

?

-+=∴?y y a y l y a k A b

J

3-6如图所示,一子弹水平地射入一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二者一起平动.已知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s 0,子弹在木块中达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 ′,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 0.分别以木块、地面为参考系,求此过程中 (1)阻力对子弹作了多少功? (2)子弹对木块作了多少功?

(3)这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作功之和. 解:

(1) 木块为参照系:-F S 00 , 地面为参照系:()-+'F S S 00; (2) 木块为参照系: 0 , 地面为参照系:S F '0;

(3) 木块为参照系:-F S 00 , 地面为参照系:-F S 00。

3-7证明: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所作的总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证明:图中,f 1 , f 2表示m m 12,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有f 1 = - f 2。设在微过程中m m 12,相对于某参照系的位移为d r 1,d r 2,则在此参照系中算

得这一对力所做元功之和为:

()12

221222112

1r f r r f r f r f d d d d d d d d -=--=?+?=+=A A A

式中12r d 为质点1对质点2的位移,显然这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 ?

?-=∴122r f d A

A B

C O a b 图3-5

图3-6

s'

s 0

r 2 2

B

O

也与参照系选择无关。证毕。

3-8某质点的质量m =0.2kg ,其运动方程为 x =4+3t 2

y =9t (SI) z=10

求t =5s 到t =10s 这段时间内,合外力对这个质点所作的功. 解:

解法一:由运动方程有

s

m d d .d d ,d d ,

s

m

d d 2t t

x

t z

t y

t x

60062

22

22

2====又

?????=====∴21

21

2

1

2105

10726212121x x t t x x x x t t t v x x F A .d .d .d .d J

解法二:由运动方程可得t 时刻质点速度为

81362

2

22+=??

? ??+??? ??+??? ??=t t z t y t x v d d d d d d

令v v 510,分别代表质点在t t ==510,时的速率,则由动能定理有

()2

52102

1v v m A -=合 =2.7×102 J

3-9质量为m 的雪撬从四分之一圆周的圆弧坡上

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s 后停下来(如图).设雪橇和地面间摩擦系数为常量,雪橇到达

水平面A 点时的速度为v ,圆弧的半径为R . 求摩擦

力的功和摩擦系数μ. 解:从圆弧坡上滑下 mgR =A μ 1+

2

2

1mv 在水平地面上滑行 2

2

1mv =μmgs = A μ 2 ∴ 摩擦力的功= mgR

μ =gs

v 2

3-10一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一端固定在A 点,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靠在光滑的半径为a 的圆柱体表面上,弹簧原长为AB. 在变力F (沿切线方向)作用下,物体极缓慢地沿表面从位置B 移到C ,求力F 所作的功.

(1) 用功的定义作; (2) 用动能定理作. 解:

(1) 由于物体沿表面运动极其缓慢,可认为物体受力平衡。 在切向有 F mg f =+cos α 又f ka =α

()2

20

2

1θθαααθ

θka mga a ka mg A F +

=+=?=∴??sin d cos d S F (2)质点运动中动能增量为零。所以由动能定理有 A A A A A F N f G 合=+++=0

F C

B

A

O

a θ

图3-10

图 3-9

而 A N =0, A mga G =-sin θ, ()A k a f =-12

2

θ

∴=--=+

A A A mga ka F G f sin θθ12

22

3-11把竖直挂着的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铁链的下端缓慢对折回来和上端挂在一起,要作多少功?

解:显然对折后铁链的质心上升了L 4

,对铁链地球系统用功能原理有

A E mg L 外重==?4

3-12 二质点的质量各为m 1,m 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所做的功等于多少?

解:一对力的功与参考系无关,取坐标如图

A =

??)

()

(d b a r F 2=r r m m G

b

a

d ?-2

2

1 =Gm 1m

2 ??? ?

?-a b 11

3-13河中的水流速度为v ,某人以力F 拉住在河水中的船,使船相对于岸不动.以地面

为参考系,人对船所做的功率是多少?以流水为参考系,人对船所做的功率又是多少? 解:以地面为参考系 N =F ·v 船=0

以流水为参考系

N =F ·v 船′= F ·v = F ·v

3-14一弹簧原长l 0=0.10m ,劲度系数k =50N ·m -1,其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 =0.10m 的半圆环的端点A ,另一端与一套在半圆环上的小环相连.求:在把小环由半圆环中点B 移到另一端C 的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小环所作的功.

解:设弹簧的伸长量为l 弹簧力 F = -kl r 0

A =

??--?-=?0

22l R l R l kl d d (C)

(B)

r F =kR 2

(12-

)

=50×0.102×(12-) J = -0.21 J

3-15一柔软纤细匀质的绳子,总长为l ,放在光滑的桌面上,其一端下垂伸入桌面上光滑的小孔内,长度是a .假定开始时绳子是静止的,问在下面两种情况下,绳子全都掉进小孔时的速度是多少?

(1)在桌面上的绳子是伸直的;

m

m

12

v

图 3-19

(2)在桌面上的绳子是紧靠在小孔旁边堆放着. 解:设单位长度的质量为λ

(1) 如图,当下落到x 时,绳子受外力的合力为

F =λgx i 有: λgx =λl

t

v d d gx d x =lv d v 积分得: gx 2

l a

=lv 2

v 0

v =

)(22

a l l

g - (2) 如图,当下落到x 时,绳子受外力的合力为

F =λgx i 有: λgx =

t

xv d )

d(λ 注意到:此时受力的只是下落的部分绳子,以它为研究对象m= λx ,是个变质量问题,故用此式。

移项 λgx d t =λd(xv ) 配方 gx 2d x =xv d(xv )

??=lv

l

a

xv xv x gx

2

)d(d

)(33

232a l l

g v -=

分析:此题的前一问,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以用来解题:

E 1=2

a ag ?-λ E 2=2

2

12lv l lg λλ+-

由E 1=E 2 得 v =

)(22

a l l

g - 而在第二问中,由于绳子在下落过程中总有一小段绳子的速度从0变为v ,也就是说,存在冲击过程,机械能不守恒,不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题。

3-16一质量为m 的地球卫星,沿一圆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二倍(即2R ).试以m , R ,引力恒量G 0,地球质量M E 表示出: (1)卫星的动能;

(2)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引力势能;

(3)卫星和地球系统的总机械能. 解:

(1) 卫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它的动力学方程为:

r

v m F 2

=引力

l-a

x

l-a 0 a

x

令 r R =3,则 ()

G mM R m v R E mv G mM R

E K E

022

20

33126=∴== (2) 按定义,引力势能为 E G mM r G mM R

p E E =-

=-003 (3) E E E G mM R G mM R G mM R

k p E E E

=+=-=-000636

3-17小球的质量为m ,沿着光滑的弯曲轨道滑下,轨道的形状如图所示.设小球的初

速为零,问: (1) 要使小球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而不脱离轨道,小球最

低应从多高的地方滑下?

(2) 如果小球由H =2R 的高度滑下,小球在何处离开轨道? 解:(1) 在圆周的最高点处m 的速率为v, 则其动力学方程为

N mg m v R

+=2

又,m 与地球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有 mgH mg R mv =+

212

2

m 不脱离轨道,应有N ≥0, 解出v gR 2

≥。 代入上式得到

H R R R ≥+

=2252

即最低应从而2.5R 的高度滑下,才能使小球运动不脱离轨道。 (2) 设m 位于θ处离开轨道,离开时速率为v 。则有

mg m v R

sin θ=2

m 与地球系统机械能守恒给出

()mg R mg R R mv 21

2

2=++sin θ 解得 sin ,θ=23 s i n

θ=∴=h R h R 2

3

即小球将在R R R +=235

3

处离开轨道。

3-1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物体的两边分别与劲度系数为k 1和k 2(k 1≠k 2但相差不太悬殊) 的二轻弹簧相连.今在右边弹簧的末端用力F 向右拉,问

(1)k 2的右端极缓慢地向右拉过l ,F 作的功为多少?

(2)k 2的右端快速拉过l 便不动,F 作的功为多少? (3)在(2)的情况下,物体的最大动能为多少? 解:(1) 设k 2的右端移过l 时,k k 12、各伸长了l l 12、, 则有 l l l 12+=

图3-13

H R m

F

m

k k 1

2

图3-14

因为拉动是极缓慢的过程, 故m 受合力应为零,即l l 12、还应满足方程 k l k l 1122= 对k k m 12、、系统应用功能原理有 A k l k l F =

+121

2

112222 联立上述三个式子可得: ()

A k k k k l F =+12

1222

(2) 在k 2右端快速拉动过程中m 尚未有明显位移,可以认为k 1无形变,所以对k 2用

功能原理有

A k l F =

1

2

22

(3) k 2右端启动之后,k k m 12、、系统的机械能应该守恒,而当m 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时其动能应为最大,此时系统的势能则为 E k k k k l P min =

+121212

2

而系统的总机械能应为E k l =12

22

∴=-=-+=+E E E k l k k k k l k k k l K P m a x m i n 12121222121222

2

12

2

3-19如图,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质量可以忽略的直立弹簧正上方高度h 处,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落向弹簧,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不考虑空气阻力,并取坐标原点o 为势能零点,求:

(1) 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之和取极小值时,弹簧被压缩的位置; (2) 物体最大的动能. 解:(1) m k 、、地球系统在压缩x 时势能为

E kx mgx p =

-122 令??E x

kx mg p =-=0 得x mg

k 1=时E p 取极值;容易验证此乃极小值。

(2) 由该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gh E kx mgx k =+-12

2,当x mg k 1=时E p 最小,则E k 最大,

k

g m mgh mgx kx mgh E k 2212

2121+

=+-=∴max

3-20 如图所示,A 点是一单摆的悬点,在A 点的正下方B 点处有一固定的钉子. AB 的距离为d ,单摆的摆长是l .试证明:为了使摆球从水平位置放下后摆绳能够以钉子为中心绕一圆周轨道旋转,则d 至少应等于0.6l .

解:在以B 为圆心的小圆最高点m 受力如图,速率为v ;其动力学方程为

()

T mg m

v

l d +=-2

m 与地球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有

h

o

x

m 图3-15

d

l

图3-16

()mgl mv mg l d =

+-12

2

α 令T =0,则()v g l d 2=-;将此代入上式得

()()l l d l d =

-+-1

2

2 整理后得 35l d =, ∴==d l l 3

5

06. 即d 至少等于06.l 。证毕。

3-21一特殊弹簧,力的规律为F =-Dx 3, 式中D 为常量,x 为端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1) 缓慢地将端点从平衡位置o 拉至x ,外力要作多少功? (2) 若选在平衡位置o 的势能为零,问x 处的势能是多少? 解:(1)(

)

4

34

1Dx x Dx A A x

F =

--=-=?d 外 。 (2)对弹簧用功能原理有 ()()()A E E x E E x P P P P 外==-=?0

()∴==

E x A Dx P 外1

4

4 3-22一质点在某保守力场中的势能为E P=

4r

a

,其中r 为质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a 为大于零的常量,求作用在质点上的该保守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因为E P 仅为r 的函数,所以此保守力必可表示为F =F r r 0 (r 0为r 方向上的单位矢量)。保守力F 作功与势能变化d E P 的关系应为

P E d d -=?r F

54r

a

r E F P r =-=∴d d 方向沿矢径r 的正向 写成矢量式有

r F 64r

a =

九年级物理功和能专题含答案

功和能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A. 小明的质量 B. 单杠的高度 C. 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2.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3.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A. 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 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4.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A. 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 B. 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 C. 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 D. 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 5.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辞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辞歌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 ②“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是运动的,是以江岸为参照物。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 A. 速度 B. 动能 C. 机械能 D. 重力势能 7. 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丽同学荡秋千时,在从右侧最高点荡到左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丽的() A. 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 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8. 娄底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矿山工作车昼夜繁忙,其中金竹山煤矿的空中索道是连接山顶矿区和山下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当运煤车从山下沿索道匀速上升时()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二、填空与实验题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v 1=6 m/s 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l 1=3.6 m ,如果改以v 2=8 m/s 的速度行驶,同样的情况下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l 2为( ) A .6.4 m B .5.6 m C .7.2 m D .10.8 m 2.如图所示,小车A 放在一个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物体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滑轮质量及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小车A 的质量为3m ,小球B 的质量为m ,小车从静止释放后,在小球B 竖直上升h 的过程中,小车受绳的拉力大小F T 和小车获得的动能E k 分别为( ) A .F T =mg ,E k =3mgh/8 B .F T =mg ,E k =3mgh/2 C .F T =9mg/8,E k =3mgh/2 D .F T =9mg/8, E k =3mgh/8 3.将一个皮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即f =kv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抛出到落四地面的过程中,最高点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B .刚抛出时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 kv m C .皮球上升所用时间比下降所用时间长 D .皮球落回地面时速度大于v 0 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1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2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单元检测附答案(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单元检测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半径OC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C 的正上方A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C =3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A 到B 的运动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3mgR B .机械能减少1 2mgR C .合外力做功 3 2 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 3 2 mgR 2.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大发明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现代仍具有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 B .火箭是我国的重大发明,现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 C .装在炮弹中的火药燃烧爆炸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 D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和航空,静止时指南针的N 极指向北方 3.将一个皮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即f =kv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抛出到落四地面的过程中,最高点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B .刚抛出时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 kv m C .皮球上升所用时间比下降所用时间长 D .皮球落回地面时速度大于v 0 4.小明和小强在操场上一起踢足球,若足球质量为m ,小明将足球以速度v 从地面上的A 点踢起。当足球到达离地面高度为h 的B 点位置时,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B 处为零势能参考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能专题

功和能 教学目标:运用功、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受力分析 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知识点一:功 1.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 功的单位:焦耳,1J=1N·m。 知识点二:功的原理 1. 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 说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 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循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则:FL=fL+Gh;这样F所做的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Gh。

知识点三:机械效率 1. 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Gh 2.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 额=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L 3.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4. 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知识点四:功率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公式:FV t W P == 4. 单位:主单位W ;常用单位kW 、马力。 随堂演练 例1. 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 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 对它做了功 D. 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初中物理功和能的知识点总结(精练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F表示力,单位:牛( N )。S表示距离,单位:米(m) W表示功,单位是牛米,叫作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J=1N·m 2、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等于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 P=W/t W表示功,单位是焦(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P表示功率,单位是焦耳每秒,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1W=1J/s。 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符号kW 1kW=103W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能量(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 E表示能量,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4、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7、机械能是守恒的(能量守恒):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8、势能是属于物体系共有的能量,通常说一个物体的势能,实际上是一种简略的说法。势能是一个相对量,选择不同的势能零点,势能的数值一般是不同的。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 1作用线的距离L 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 2作用线的距离L 2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称为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的条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可变形为:F1/F2=L2/L1 2、定滑轮:滑轮在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滑轮在使用时,它的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 3、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用W 总 表示。 W总=W有+W额 有用功:在使用机械时,机械对物体所作的功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部 分功叫有用功。用W 有 用表示。 额外功:在使用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机械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 这部分功叫额外功。用W 额 表示。 4、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 η= W有/W总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且额外功总是客观存在的,则有W 有< W 总 ,因此η 总是小于1,这也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5、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不多移动距离也不少移动距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附答案(3)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其中拉力做功10J ,克服阻力做功5J ,克服重力做功5J ,则 A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5J B .物体机械能增加5J C .合力做功为20J D .物体机械能减小5J 2.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大发明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现代仍具有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 B .火箭是我国的重大发明,现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 C .装在炮弹中的火药燃烧爆炸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 D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和航空,静止时指南针的N 极指向北方 3.如图,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与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相切于B 点,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斜面上距底端高度为H 的某点 A 由静止释放,到达半圆最高点C 时,对C 点的压力为F ,改变H 的大小,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C 点时得到不同的F 值,将对应的F 与H 的值描绘在F H -图像中,如图所示。则由此可知( ) A .小球开始下滑的高度H 的最小值是2R B .图线的斜率与小球质量无关 C .a 点的坐标值是5R D .b 点坐标的绝对值是5mg 4.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0t =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作用时间为1t ,在10~t 内力F 的平均功率是( ) A .212F m t ? B .2212F m t ? C .21F m t ? D .221F m t ? 5.如图所示,小明将质量为m 的足球以速度v 从地面上的A 点踢起,当足球到达B 点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则足球在B 点时的机械能为(足球视为质点) A .212 mv B .mgh C .2 12 mv +mgh D . 2 12 mv -mgh 6.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 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单元检测(2)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单元检测(2)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表面光滑的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 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 转到OB 位置的过程中,木板上重为5 N 的物块从靠近转轴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4 J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取g =10 m/s 2)( ) A .物块的竖直高度降低了0.8 m B .由于木板转动,物块下降的竖直高度必大于0.8 m C .物块获得的动能为4 J D .由于木板转动,物块的机械能必定增加 2.将一个皮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即f =kv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抛出到落四地面的过程中,最高点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B .刚抛出时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 kv m C .皮球上升所用时间比下降所用时间长 D .皮球落回地面时速度大于v 0 3.某同学把质量是5kg 的铅球推出,估计铅球出手时距地面的高度大约为2m ,上升的最高点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m ,最高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约为6m 。由此可估算出该同学推铅球的过程中对铅球做的功约为 A .50J B .150J C .200J D .250J 4.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转轴O ,杆可在竖 直平面内绕轴O 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 时,速度大小为 ,则小球 的运动情况为( ) A .小球不可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B .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但在P 点不受轻杆对它的作用力 C .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且在P 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上的弹力 D .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且在P 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下的弹力 5.如图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时间图象,t 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 )

第5讲 功和能专题讲义学生版

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余老师班级学生 日期:上课时间: 主课题:功和能 教学目标: 1、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运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理解机械效率并会简单计算 4、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功和功率的应用与计算 2、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 3、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4、机械能变化判断 教学内容 一、热身训练 1. 2010年5月,全国蹦床锦标赛在温州举行。比赛中,当运动员从蹦床上起跳后,在空中上升过程中( )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2.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3.关于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定对物体做功 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力做功

C.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就越多 D.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4.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5. 2010年潍坊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用时0.5s,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6.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 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 N B.有用功一定是150 J C.总功一定是250 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 N 7.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的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8.一个滑轮组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比改进前相比(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D.机械效率提高了,功率也变大了

功和能知识点应用

功和能知识点应用 一、掌握恒力做功的计算,判断某个力F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或克服力F做功).提高对物理量确切含义的理解能力 【例1】用水平恒为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位移s,该恒力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F作用于质量m(m<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位移s,该恒力F做功为W2.两次恒力F做功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说明根据做功的定义,恒力F所做的功,只与F的大小及在力F的方向上相对不动参照物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乘积有关,不需考虑其他力的影响;因此两次该力F不变,在力的方向上相对不动参照物发生的位移s相同.所以,力F所做的功相等.正确答案选C项. 【例2】如图5-4所示,三角劈质量为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三角劈的斜面光滑,将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三角劈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则在下滑过程中,M对m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为W1,m 对M的弹力对M所做的功为W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0,W2=0 B.W1≠0,W2=0 C.W1=0,W2≠0 D.W1≠0,W2≠0 正确答案:D. 说明当m沿三角劈的斜面下滑时,因水平面光滑,M在m的压紧下将向右加速运动.用图5-5分析物理现象,画出物块m的实际位移的方向,由于弹力N恒垂直斜面,因而N与s夹角θ>90°,所以M对m的弹力对m物块做负功,即W1≠0,而m对M弹力N'对三角劈的水平位移的夹角小于90°,因而m对M的弹力N'对M所做的功W2>0,做正功,即W2≠0,所以选D项是正确的. 该题也可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来研究.M与m组成一个系统,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由于M在m压紧下向右运动,M的动能不断增大,而由机械能守恒可知m的机械能不断减小,因而M对m的弹力一定对m做负功,m对M的弹力对M一定做正功.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例3】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运动中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小球从抛出点抛出到再回到原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应为 [ ]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恒力F作用于原来静止的物体上,使其分别沿粗糙水平面和光滑水平面移动一段相同距离s,则水平恒力F做的功和功率W1、P l和W2、P2相比较,正确的是( ) A.W l>W2,P1>P2B.W l=W2,P IP2D.W l>W2,P I

B .刚抛出时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 + kv m C .皮球上升所用时间比下降所用时间长 D .皮球落回地面时速度大于v 0 5.从空中某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竖直上抛和水平抛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在小球从抛出到落至水平地面的过程中 A .动能变化量不同,动量变化量相同 B .动能变化量和动量变化量均相同 C .动能变化量相同,动量变化量不同 D .动能变化量和动量变化量均不同 6.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0t =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作用时间为1t ,在10~t 内力F 的平均功率是( ) A .212F m t ? B .2212F m t ? C .21F m t ? D .221F m t ? 7.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 ) A .等于零,对人不做功 B .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 C .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D .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 8.下述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物体做平抛运动 B .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 C .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D .物体从高处以0.9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t =0时,用一大小为F =2N 、方向与水平面成θ=30°的斜向右上方的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则在t =3s 时力F 的功率为 A .5 W B .6 W C .9 W D .3 10.从空中以4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重为10N 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s 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 .300W B .400W C .500W D .700W

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题沪粤版

《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 (本卷中g取N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上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了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2、林红同学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 A、0.02J B、0.2J C、2J D、20J 3、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把所需要的砖块送到楼顶,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东多。 B、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C、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4、在世界举重锦标赛上,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最后一次成功举起了182.5kg的杠铃,勇夺金牌。若运动员完成这次挺举的时间是2.5S,则他做功的功率大约是【】 A、150W B、1500W C、15000W D、150000W 5、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的作用下匀速行驶,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6、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的做法是【】 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 B、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 C、有用功一定时,减少额外功。 D、增加重物上升的高度。 7、下列关于功和能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 B、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 C、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D、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8、某宣传栏中记述:“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9、对于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0、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 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 C、拉力F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图1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1分)

专题四功和能

专题四:功和能 【知识梳理】 一、功 1、功的定义: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 2、公式:αcos FS W = 功的正负: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当090≤

能的变化. (4)等值法求功.当求某个力的功比较困难(一般是变力),且该力做功与某一力做功相同(一般是恒力),可以用等值替代来求. 例1、某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中 F 1 与加速度 a 的方向相同,F 2 与速度 v 的方向相同,F 3 与 速度 v 的方向相反,则 A .F 1对物体做正功 B .F 2对物体做正功 C .F 3对物体做正功 D .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 【解析】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反,故F 1对物体做负功,A 错;F 2与速度 v 方向相同,做正功,B 正确;F 3 与 v 方向相反,做负功,C 错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故 D 正确. 例2、如图8-3所示,用恒力F 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将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体从位置A 拉到位置B ,物体可视为质点,定滑轮距水平面高为h ,物体在位置A 、B 时,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绳的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 【解析】从题设的条件看,作用于物体上的绳的拉力T ,大小与外力F 相等,但物体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拉力T 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为β,显然拉力T 为变力.此时恒力功定义式W=F ·S·cos α就不适用了.如何化求变力功转而求恒力功就成为解题的关键.由于绳拉物体的变力T 对物体所做的功与恒力F 拉绳做的功相等,根据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等效替代便可求出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设物体在位置A 时,滑轮左侧绳长为l 1,当物体被绳拉至位置B 时,绳长变为l 2,因此物体由A 到B ,绳长的变化量 又因T=F ,则绳的拉力T 对物体做的功 例3、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经滑轮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小为F 的力作用下,如图所示,求使物体前进位移为S 的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力F 的方向保持不变)。 【解析】本题要求物体前进S 的过程中力对物体做的功实际有两个力,一个是拉力F ,另一个是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也为F ,应当分别求各力的功,再求代数和。 解:水平绳上拉力F 对物体做功 W 1=FS 斜向上拉力F 对物体做功为W FS 2=cos α 所以对物体做的总功为W FS FS FS =+=+cos (cos )αα1

能的概念功和能的关系

机械能考点例析 能的概念、功和能的关系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基本的客观规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中。本章的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解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考题的内容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章知识。例如:2001年的全国卷第22题、2001年上海卷第23题、2002年全国理综第30题、2003年全国理综第34题、2004年上海卷第21题、2004年物理广西卷第17题、2004年理综福建卷第25题等。同学平时要加强综合题的练习,学会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过程,分析每一个过程的始末运动状态量及物理过程中力、加速度、速度、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夯实基础知识 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 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 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 ≤<2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⑵用动能定理W=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会判断正功、负功或不做功。判断方法有:○ 1用力和位移的夹角α判断;○2用力和速度的夹角θ判断定;○ 3用动能变化判断. (4)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 有关:W=mgh ,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 >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做功与始末状态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系。 (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2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 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2.深刻理解功率的概念 (1)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式:t W 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附答案(6)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附答案(6)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个内侧光滑、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圆弧竖直固定放置,A为最高点,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与A点水平等高,当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刚好从B点内侧进入圆弧并恰好能过A点。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A.小球刚进入圆弧时,不受弹力作用 B.小球竖直向下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gR C.小球在最低点所受弹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5倍 D.小球不会飞出圆弧外 2.如图,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1,在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N1–N2的值为 A.3mg B.4mg C.5mg D.6mg 3.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0 t=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作用时间为1t,在1 0~t内力F的平均功率是() A. 2 1 2 F m t?B. 2 2 1 2 F m t?C. 2 1 F m t?D. 2 2 1 F m t? 4.把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从物体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为m g h B.重力做的功为2m g h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5.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专项习题】上海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专项习题】上海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大 D.爬相同的楼梯, 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 (1)因为父亲的体重大小儿子的体重,两人上楼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父亲做的功多,故AB正确. (2)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做功比父亲少,儿子又比父亲用时间短,根 据公式P=W t 可知,不能判断儿子的功率一定大,故C错误. (3)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比儿子做功多,时间又短,根据公式P=W t 可知,父亲的功率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只有距离,没有推力的作用,所以对铅球不做功,故A错误.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竖直向上,距离水平向前,没有在拉力方向上通过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 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购物车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推车的力做了功.故C正确. 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功和能)

功和功率练习题 1.把30kg的木箱沿着高O.5m、长2m的光滑斜面由底部慢慢推到顶端,在这个过程中此人对木箱所做的功为J,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做的功为J。 2.一台拖拉机的输出功率是40kW,其速度值是10m/s,则牵引力的值为N。在10s 内它所做的功为J。 3.一个小球A从距地面1.2米高度下落,假设它与地面无损失碰撞一次后反弹的的高度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路程是________m。 4.质量为4 ×103kg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速度匀速行驶,汽车所受空气和路面对它的 阻力是车重的O.1倍,此时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__W。如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阻力大小不变,汽车在每行驶100m升高2m的斜坡上匀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_m/ s。 5.用铁锤把小铁钉钉敲入木板。假设木板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第一 次将铁钉敲入木板1cm,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铁钉的速度变化与第一次完全相同,则第二次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是__________cm。 6.质量为1Og的子弹以4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树干中,射入深度为1Ocm,树干对子弹的平均 阻力为____ N。若同样质量的子弹,以2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同一树干,则射入的深度为___________cm。(设平均阻力恒定) 7. 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能量。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搏动一次,能以1.6 ×105Pa的平均压强将70ml的血液压出心脏,送往人体各部位。若每分钟人体血液循环量约为6000ml,则此时,心脏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W。当人运动时,心脏的平均功率比静息状态增加20%,若此时心脏每博输出的血量变为80ml,而输出压强维持不变,则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为____________。 8. 我国已兴建了一座抽水蓄能水电站,它可调剂电力供应.深 夜时,用过剩的电能通过水泵把下蓄水池的水抽到高处的上蓄水 池内;白天则通过闸门放水发电,以补充电能不足,如图8—23 所示.若上蓄水池长为150 m,宽为30 m,从深液11时至清晨4 时抽水,使上蓄水池水面增高20 m,而抽水过程中上升的高度 始终保持为400 m.不计抽水过程中其他能量损失,则抽水机的 功率是____________W。g=10 N/kg) 9. 一溜溜球,轮半径为R,轴半径为r,线为细线,小灵玩溜溜球时,如图所示,使球在水平桌面 上滚动,用拉力F使球匀速滚动的距离s,则(甲)(乙)两种不同方式各做功分别是_____________J和__________________J

大学物理功和能

第四章 功和能 P88-92习题:3、4、5、12、13、14、19、23、27、30、36、 一. 选择题: 3.如图4-18所示,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 0()+F =F i j x y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到(0,2R )位置过程中, 力F 对它所作的功为( )。 (A)2 0R F .(B)2 02R F . (C) 2 03R F . (D) 2 04R F . [] 4.如图4-19所示,,木块m 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当下降h 高度时,重力作功的瞬时功率是( )。 (A)21)2(gh mg .(B)1)2(cos gh mg θ. (C)1()2 1/2mgsin θgh (D) (2)1/2 mgsin θgh [] 5.质量为m =0.5 kg 的质点,在Ox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5t ,y =0.5t 2(SI ),从t =2 s 到t =4 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的功为( )。 (A) 1.5 J . (B) 3 J . (C) 4.5 J . (D) -1.5 J . [] 二. 填空题: 12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的火箭从地面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2R 处.在此过程中,地球引力对火箭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质点在力F =(4+5x )i (SI)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x =0移动到x =10 m 的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 图4-18 习题4-3图

14.二质点的质量各为m 1,m 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___. 19.如图4-24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连一质量 为m 的物体,物体在坐标原点O 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若物体在不变的外力F 作用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E P =_____. 23.如图4-27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物.当弹簧伸长 重物在O 处达到平衡,现取重物在O 系统的重力势能为_____;系统的弹性势能为;系统的总势能为.(答案用k 和x 0 三. 计算题: 27.如图4-28所示,质量m 为 0.1 kg 的木块,在一个水平面上和一个劲度系数k 为20 N/m 的轻弹簧碰撞,木块将弹簧由原长压缩了x = 0.4 m .假设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k 为0.25, 问在将要发生碰撞时木块的速率v 为多少? 30.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粒子,最初处在静止状态,并且彼此相距无穷远.以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它 图4-28 习题4-27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