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

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

中药材,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药学家试种、商业性栽培、分散个体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栽培基地生产,中药材种

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兴盛期。目前种植品种达200多种,

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三七、人参、地黄、白术、川芎、红花等大宗品种已不再使用野生药材。

理论上,最近一波中药材下行周期应在2019年7月前后结束,并开始

进入上行通道。但受政策、股市、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预判今年中药材

市场行情上行的难度极大。

该中药材项目计划总投资6452.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30.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7%;流动资金821.40万元,占项

目总投资的12.73%。

达产年营业收入6475.00万元,净利润1109.31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679.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2.92%,投资利税率27.73%,投资回报率17.19%,全部投资回收期7.32年,提供就业职位123个。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土建方案说明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章投资方案计划

第十一章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二章评价结论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良好的产业基础

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中药材为核心的综合性

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6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科技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民间

应用的草药。另外,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具有传统应用历史的少数民族药。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中

药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行业,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

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同时中药材也可以用于药酒以及保健酒行业。中

药材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中药材种植、养殖以及采集行业,下游主要

是医药行业、保健品行业。

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

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

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

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

步巩固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6452.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30.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7%;流动资金821.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73%。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6475.00万元,总成本费用4995.92万元,税金及附加105.99万元,利润总额1479.08万元,利税总额1789.08万元,税后净利润1109.3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79.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2.92%,投资利税率27.73%,投资回报率

17.19%,全部投资回收期7.32年,提供就业职位123个。

十、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循

环经济产业园及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中药材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中药材产业结构、技术结构、

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中药材生产

加工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123个,达产年纳税总额679.77万元,可以促进

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

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2.92%,投资利税率27.73%,全部投

资回报率17.19%,全部投资回收期7.3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7.3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

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

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

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

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

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

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

品牌示范区。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一)公司概况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产品,致力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各种生产流水线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客户设计开发各种产品生产线。

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截止2017年底,公司经济状况无不良资产发生,并严格控制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资产负债率。同时,为了创新需要及时的资金作保证,公司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应制度,每季度审核一次开发经费支出情况,适时平衡各开发项目经费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开发项目的资金落实。

公司自设立以来,组建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人员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把握行业内的发展趋势,抓住业务拓展机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科学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利用自己在行业内深耕积累的经验优势,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

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鉴于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

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

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

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

评价。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86.57万元,同比增长28.27%(1253.1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中药材销售收入为5338.8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8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321.4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4.78万元,增长率27.47%;实现净利润991.1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4.78万元,增长率19.9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中药材项目背景分析

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

种植中药材,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药学家试种、

商业性栽培、分散个体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栽培基地生产,中药材种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兴盛期。目前种植

品种达200多种,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三七、人参、地黄、白术、川芎、红花等大宗品种已不再使用野生药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向基地培育模式发展。“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曾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自1999年我国提出中药材GAP概念、2003年开始实施认证以来,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同。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及GAP 基地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降低行业经营

风险。

据统计,2014年我国中药材产量达到352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

增长6.0%;消费量为349.7万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8.7%。

2015年我国中药材产量约为363.8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35%;消费量为350.6万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3%。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中药材保护、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本规划。

三、中药材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理论上,最近一波中药材下行周期应在2019年7月前后结束,并开始进入上行通道。但受政策、股市、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预判今年中药材市场行情上行的难度极大。

2018年医药板块整体低迷造成的原料药采购放缓,会随着股市回温重新激活;202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尚未明了,导致市场和企业普遍库存空虚;劣质药材退市腾挪出需求空间;当前半数家种药材已跌无可跌。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会刺激综合200指数在2019年上半年出现行情提前反弹。但是,此前各地盲目扩种药材的产能,预计将在2019年继续释放。到2019年6月前后,随着大批家种药材上市,综合200指数下行压力会明显加大。

价格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一方面,中药材原料供给远不能适应各方

对优质优价中药材的迫切需求,部分品种成为屡次抽检的“重灾区”;另一方面,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开展、中药经典名方的开

发等,都将提高对中药材原料的品质要求。这种高要求,预计将在

2020年版《中国药典》以及企业采购行为上得到集中体现。

由此,假冒伪劣、低质药材和地方习用品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

而道地、高品质药材的价格将持续上升。此前,酸枣仁、白头翁、野

生防风、合格柴胡等品种价格上涨,与伪品及习用品价差加大,就与

这种新趋势有直接关系。

2017年,通过注册的中药新药只有1个;2018年,国家药监局先

后批准48个新药上市,但没有一个是中药。这种趋势会大大降低企业

对中药类新药研发的积极性,转向经典名方制剂、保健食品开发,以

及名牌产品的多样化、多渠道纵深开发,从而带动相关中药材原料的

需求增长。如2018年销售额增速靠前的阿胶、蒲地蓝、藿香正气、连

花清瘟、云南白药等系列产品,必然会带动驴皮、蒲公英、地丁、板

蓝根、藿香、茯苓、连翘、重楼等原料的需求量。

当前,中成药不断借机涨价,医保支出不堪重负,在此情况下,

国家有关部门势必会通过调整医保目录、推出辅助用药目录等手段,

实现“腾笼换鸟”。中成药销售结构将从公立医疗机构主导型转变为OTC(非处方药)渠道主导型,二者的市场份额也会此消彼长。

在2018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销量前20位中药品种统计表中,标深色的是已被地方纳入辅助用药目录并重点监控的品种,且基本都是在医疗机构销售占比过高的中药注射剂。被重点监控后,这些品种临床销量预计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影响丹参、红花、三七、人参等中药材的需求量。

随着中药经典名方开发以及传统中医对用药质量的关注,道地药材溯源已势在必行。这将给订制药园、基地众筹等新型中药材订单农业带来巨大机遇。但近20年实践证明,传统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方式入不敷出,难以良性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维护成本过高。在这种背景下,中药材基地与林业、旅游和康养等相结合,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立体经济,将成为中药材生产的创新模式。

据统计,不算大枣、花椒,国内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品种中,林业类中药材有80种,占比40%;合计产能97.114万吨,占综合200指数中药材产能的48.47%(2017年数据)。不计算野生药材面积,2017年全国常用林业类中药材产出面积约423.33万亩;蕴藏面积超过4300万亩以上。因此,未来20年,中药材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中药材预期性储备甚至“囤积炒作”应运而生,俗称“押货”。“押货”行为在21世纪初如火如荼,一度成为河

北安国等药商的主要盈利模式。近10年,随着内外资本和大量企业的

参与,中药材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中药材“押货”动辄以亿元计,

导致多数中药材涨价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

但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需求企业与原产地对接加强,中药材

行情波动频率明显加快,无论是探底时间还是登顶时间都明显缩短,

从而造成整体中药材行情波动的振幅降低。这种小范围的振幅,会导

致“押货商”预期收入大大降低,考虑到资金周转率,多数盲目囤货

行为会得不偿失。在这种态势下,以安徽亳州药商为代表的“流水生意”模式,以及需求企业根据自身消费能力进行原料合理规划,收益

将更稳定和可持续;基于透明平台、透明标准和规范化仓储的现代中

药材金融服务体系,也将迎来重大机遇。这种配套服务,会给内外投

资寻找合理合法的进出通道,通过市场调节中药材价格,并保证其健

康运行。

长期以来,中药材原料供给尚不能满足群众和行业日益增长的绿色、道地、闭环流通需求;而需求新动向,又引发了六大行业新趋势,无论是中药材、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领域,都面临着关键洗牌期。政

策、资本和行业的合力,正加速改变中药产业散乱落后的状态,并逐步使中药生产流通步入良性运转的生态圏。在此过程中,大数据引导下的行业服务平台,将起到串联产业链、整合优势资源的作用。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一、中药材行业分析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民间应用的草药。另外,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具有传统应用历史的少数民族药。

中药产业的上游是药材的种植,药材可以分为大宗药材和名贵药材。中药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药材的质量和等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疗效和价值。中药轻加工、重药材,产品的价值依赖于优质药材,特别是名贵药材的可获得性。药材资源是中药企业的重要竞争领域,能将产业链延伸至上游、掌握名贵药材等优质药材资源的企业将成为未来的领军企业。中药的中游主要为中药饮片厂和中成药厂,其中,中药饮片的新型药物中药配方颗粒近年来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中药主要销往医院、药店和商超。

中药产业包括中草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产业。中草药材指中医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部分药材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可直接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草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后制成中药饮片,其中,中药饮片颗粒是将中药材进一

步提取和浓缩而成的单位颗粒,具有不需煎煮、卫生方便等优点;单味

或多味的中药饮片精制后即为中成药,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成

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和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在三种加工药品中,中药配方颗粒毛

利最高,达到70左右,其次为中成药50%,传统饮片的毛利最低,约

为30%;中成药在中药产业的份额最大,其次是中药材和中药配方颗粒。

据统计,2014年我国中药材产量达到352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

增长6.0%;消费量为349.7万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8.7%。2015年我

国中药材产量约为363.8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35%;消费量为350.6万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3%。

相比于其他医药子行业,中药具有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治未病”疗效优势。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皇帝内经》到医

药典籍的巅峰《本草纲目》,中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临床实践,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中药材从《黄帝内经》

记载的365味发展至今,已达到12807种,中成药方达5000余种,丰

富的资源和广泛的用途构成了中药的资源优势;同时,历史传统积累了

大批中医的忠实使用者,随着人类崇尚自然疗法的心态日益增强和人

们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药将显示出强大的传统优势。在疗效方面,

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方面优势突出,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

发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药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需求将进一

步上升:据统计,40岁以上者,年龄每增大10岁,对中药的认可度就提高8%;近十年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较快,目前慢性疾病导致

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已达60%以上。此外,2015年中药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医药健康服务发

展规划(2015-2020年)》和《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的发布也将推动中药行业大发展。

二、中药材市场分析预测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中药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行业,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

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

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同时中药材也可以用于药酒以

及保健酒行业。中药材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中药材种植、养殖以

及采集行业,下游主要是医药行业、保健品行业。

随着人们保健、疗养意识的提高,中药材行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针对这一心理,开发出了许多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产品,如中药减肥、

中药美容、中药化妆品、中药保健品等,需求增大给这一行业带来了

商机。

近几年,2016年我国中草药种植面积为4768万亩,2017年达到5045万亩,同比增长5.81%。我国中药材行业产量平稳增长,从2009

年的335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424.3万吨。

近年来政策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2016年2月国务

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发展规划,将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同时明确指出,到

2020年,中国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

药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我国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但

常用药材的蕴藏量仍以北方最多,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市。

国内大宗中草药材种植广泛,可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但其流通渠道长、交易成本高,因而价格容易波动,而名贵药材如人参、石斛、三七、雪莲花、川贝母、野山参、冬虫夏草等由于其生长对气候环境要

求高、生长周期长,稀缺性明显,且名贵药材一般用于直接加工成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