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教案完美版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完美版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完美版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常见的文言句式

2、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3、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化知识;识记字音

教学重点:

1、重点字音

2、文言句式:倒装句、“犹……况……乎”特殊句式

(

3、联系历史文化,了解课文的结构,掌握故事的情节,分析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人物关系的微妙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文本解读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今中外,宫廷内部斗争酿造了无数人间悲剧,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童话。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自古至今的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你们知道哪些皇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讨论,通过故事了解宫廷斗争的残酷性)

下面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大家很熟悉,就是乾隆皇帝弘历和他弟弟弘治的故事。大家知道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就是通过“九子争帝”的残酷斗争而登上皇位的,相对而言乾隆登位要顺利得多,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雍正的前面几个儿子不是夭折就是过继给别人抚养,直到乾隆的隆重出生雍正才真正有了子嗣,但是乾隆出生一个时辰之后,和亲王弘治也出生了。在清朝,为了防止母子联合篡权,甚至不惜割断天然的血缘亲情,规定皇子出生以后,不能由亲身母亲抚养,要交给其他妃子抚养。这样,弘历出生后就由别的皇妃来抚养,而弘治恰恰是由乾隆的母亲来抚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乾隆母亲的处境,一个是亲身骨肉,一个是躬亲抚养,真的是手心手背啊,这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就知道当事人才能真切体会到。登位后,乾隆对母亲礼仪有加,甚至外出打猎都把母亲带在身边,为什么呢一方面是他在尽孝心,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放心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郑伯克段于鄢》说的也是宫廷中兄弟间的权势之争,中间也有一个母亲,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面对手心手背的问题,这位母亲是如何处理的。

!

二、背景知识

根据注释、参考资料,了解左丘明、《左传》及《春秋》:

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国太史。与孔子同时,或在其前。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炼的语言描绘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哀公十四年(前481),以鲁国年号纪年,记事也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所记皆为重大事件,如祭典、盟会、国君嗣立、丧葬、各国间的交往、战争等。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它的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这部史书的写作技巧被后世称为“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三、解析课文

1、题目分析:

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郑伯克段于鄢》(主谓宾介补)(人物、事件、地点)

2、自读课文,掌握字音(展示课件)

?共叔段遂恶之寤生自毙

?亟请虢叔祭仲泄泄

^

?廪延不义不暱繄我独无

3、以情节带理解,梳理故事情节时疏通文句。

序幕: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对君位的争夺。(矛盾的开端)

克:战胜。寤生:逆生。惊:使……惊。恶:讨厌。亟:屡次。

开端: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

巌:险要。焉:于之。佗:通“他”。大:通“太”。

发展:共叔段不断扩展势力,庄公暗怀杀机。(矛盾的激化)

焉:疑问词,怎么。辟:通“避”。厌:满足。为之所,给他安排适当的地方。

文言句式:“何厌之有”,之是宾语前置标志,应译“有何厌”。

“犹……况……乎”固定句式。

贰1:两属,动词。生:使……生。庸:通“用”。

贰2:两属的地方。暱:亲。

段叔的欲擒故纵,欲置之死地,胸有成竹。三纵: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无庸,将自及。”3“不义不暱,厚将崩。”

高潮:共叔段准备袭郑都,姜氏为内应。

启:开(门)。诸:之于。

~

结局:共叔段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置于城颍。(矛盾的解决)

弟:通“悌”。寘:通“置”。

尾声:颍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矛盾的解决)

遗:赠送。阙:通“掘”。隧:名作动,挖地道。施:推广。

匮:竭尽。锡:通“赐”。

文言句式:敢问何谓也——敢问谓何也君何患焉——君患何焉

其是之谓乎——其谓是乎

四、作业

1、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多义词、文言句式

2、准确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习效果

1、重点词义检查:

于:郑武公娶于申焉:虢叔死焉为: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亟请于武公姜氏欲之,焉辟害不如早为之所

遂寘姜氏于城颍君何患焉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段入于鄢

2、文意理解检查:

翻译第七段和最后一段。参考译文:

《春秋》上说:“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守悌道,不像个弟弟,所以不说弟;他和庄公像两个国君,所以说“克”,称庄公为“郑伯”,是讽刺他没有教导弟弟:说庄公早有杀弟弟的意图。而不说段是自动“出奔”,是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纯孝的人啊,爱他的母亲,还推及到庄公。《诗经》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二、整体研读课文主旨

|

展示课件,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郑庄公和他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

的发展过程这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庄公用什么方法来消灭异己力量的(欲擒故纵)

3、你认为共叔段天生就是个叛逆的人吗他为什么会反叛他的心理经历了怎

样的变化呢(姜氏的纵容和庄公的处心安排导致了共叔段的悲剧)

4、在文末说到母子感情时,有交待“母子和好如初”,你对这一结局有何看

(如初,初是什么样的呢表面上和睦亲近,实际上隔膜很深)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赞扬了什么谴责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主张孝,赞扬了颍考叔的纯孝,谴责了姜氏的自私和庄公的阴险及段的不悌;因为儒家主张以孝治天下,有孝才有忠)

|

三、人物形象分析

郑庄公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请看以下材料:

(1)《古文观止》选其为第一篇,对庄公的评述很有代表性,从前到后共用了(出示幻灯片)

“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焉辟害”(毒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庄公之心愈毒矣)

“无庸,将自及”(毒甚)

“不义不暱,厚将崩”(更加惨毒矣)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非复前日含毒恶声)

“其乐也融融”(则知其前之阴毒也)

“其乐也泄泄”(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

“毒”字用了九次,归结为一句话“残忍之尤”。

(2)古人评庄公从儒家的正统理念出发,大多将庄公作反面教材,所以很多人认为

A阴险狡诈B老谋深算C心机深藏D心狠手毒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他到底是(板书)是巨奸还是理智明君请大家发言(讨论)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伪善伪孝。

但是郑庄公的做法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强调正室正统,所以历史上每个朝代新君即位之日,也大都是许多竞争者被杀之时。郑庄公此人由于某些被动的原因,隐忍已久,既可说其心计高,也可说比别的国君高明一点。

`

四、写作特色探讨

1、本文写的是一次兄弟之争,但是并没有详细写“克段于鄢”的经过,而是详细地记录了战争的原因,为什么这样写呢

(因为文章主旨在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而不是描写一次战争)这就是本文的第一个写作特色:剪裁史料,详略得当。

2、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庄公、姜氏、段、颍考叔)

3、生动的细节描写。(庄公寤生、颍考叔食舍肉、隧而相见赋诗)

4、巧妙的衬托手法。(共叔段狂妄无知—庄公阴险狠毒;祭仲、子封的规劝—庄公阴险、心

机深沉)

五、课外研究性学习

从附录中自选课题,小组讨论并写成小论文。

附录、《郑伯克段于鄢》研究课题(仅供参考)

1.《左传》对《春秋》的解释是否准确这中间的记事是否可信

2.从历史著作的角度看,孔子和左丘明都想借此时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3.对郑庄公这个人究竟怎么看待

4.事情结束时说“母子和好如初”,这个“如初”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状态

5.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值得你学习什么

6.这是一出家庭悲剧,何必要以喜剧结束

7.为什么古代绝大多数评论家都贬斥庄公

8.这是家庭悲剧还是政治悲剧,或社会悲剧、人性悲剧、道德悲剧

9.这篇文章写的都是反面人物,包括颍考叔,为什么

10.最后一段可否删去

11.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故事来解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如何解释12.现代的人应该如何解读《左传》版《郑伯克段于鄢》

六、作业

1、《第二教材》的18课练习

2、预习19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