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为了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掌握良好、规范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特制定以下实验细则,请同学们严格遵守。

1. 实验前应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相关知识。

2. 严格按照生物化学实验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非本实

验组的同学不准进入实验室。

3.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各位同学进入各白实验小组实验台后,

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不得无故离开本实验台随便走动。

绝对禁止用实验仪器或药物开玩笑。

4. 实验中应保持实验台的整洁,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过的滤纸放入

垃圾桶中,禁止直接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丢。

5. 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与试剂,爱护仪器,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方法,

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白移动实验仪器。否则,因非实验性损坏,由损坏者赔还。

6. 使用水、火、电时,要做到人在使用,人走关水、断电、熄火。

7. 做完实验要清洗仪器、器皿,并放回原位,擦净桌面。

8. 实验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2006年1月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i)

目录 (2)

实验1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

实验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6)

实验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虽- --11实验4 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虽 (16)

实验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0)

实验6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24)

实验7 生物氧化与电子传递 (25)

实验8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27)

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学时)

目的要求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3. 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4. 了解蛋白质两性性质

原理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胶体颗粒,所以蛋白质溶液和其他亲水胶体溶液相类似。但是,蛋白质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失去电荷,脱水,甚至变性,则以固态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沉

淀反应。这种反应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可逆沉淀反应

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虽已沉淀析出,但它的分子内部、空间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性质,沉淀因素除去后,能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这种作用称为可逆沉淀反应。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以及利用等电点的沉淀,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2. 不可逆沉淀反应

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空间构象遭到破坏,失去原来的天然性质,这时蛋白质已发生变性。这种变性蛋白质的沉淀不能再溶解于原来溶剂中的作用称为不可逆沉淀反应。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强酸、强碱、加热、震荡、超声波、有机溶剂等都能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沉淀反应。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如电荷)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1. 蛋白质溶液:

取5ml鸡或鸭蛋清,用蒸储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4-8层纱布过滤,新鲜配置。

2. 蛋白质氯化钠溶液:

取20ml蛋清,加蒸储水200ml和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充分搅匀后,以纱布滤去不溶物(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溶解球蛋白)。

3. 其余试剂:

硫酸铉粉末,饱和硫酸铉溶液(150ml) , 3%硝酸银(280ml), 0.5%乙酸铅(200ml),浓硫酸(5ml/组),5%磺基水杨酸(100ml), 0.1%硫酸铜(100ml),饱和硫酸铜溶液(400ml), 0.1% 乙酸(500ml), 10%乙酸(5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25ml), 10%氢氧化钠溶液(500ml)。

二、器材

试管,过滤漏斗,试管架,玻璃棒,沸水浴,量筒,烧杯,试剂瓶,移液管,滤纸,洗 瓶,废液缸,药匙,移液管架。

操作方法

、蛋白质的可逆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分级盐析)

二、蛋白质的不可逆沉淀反应 1. 重金属沉淀蛋白质

思考题

/将各管混匀,观察记录各管现象后,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10min,比较各管的沉淀情况。

加热沉淀蛋白质

5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有关试剂(单位 2. 1)

2)

酸沉淀蛋白质 S —调 g 廛!汨淡水.观察沉淀

3—4?

0-1嫡酸铜

过量饱和 SS 酸铜

观演沉淀

是否港解

Q 5ml 蚩白质

溶液

救滴郎磺 基水腌

-观察蚤白水一视察况淀

质沉淀 是否溶解

6

滴蛋白质

10

滴浓硫酸-观嚣液,观察现象 界面

3.

1. 名词解释:水化层;双电层;蛋白质变性;盐溶与盐析;蛋白质等电点沉淀。

2. 将实验结果写在实验报告中操作方法的对应位置上并就实验现象作简要解释。

3. 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下列问题:

1)蛋白质可逆沉淀与不可逆沉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简述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变性作用和凝固作用的相互关系。

4. 作为杀菌剂,氯化汞是怎样起作用的?

实验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4学时)

目的要求

1. 学习蛋白质电泳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 掌握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操作技术。

原理

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带电颗粒之所以能在电场中向一定的方向移动,并具有一定的迁移速度,是取决于带电颗粒本身性质的影响,以及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及电渗等因素的影响。蛋白质具有两性性

质,在溶液中可解离的基团除肽链末端的a—氨基和a—愈基外,还有很多侧链基团在一定的pH条件下能解离而使蛋白质带电。当溶液的pH>pI (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

场中向正极移动,而的pH

式中:m为迁移率(cm2/V - s) ; v为颗粒的泳动速度(cm/s); E为电场强度(V/cm); d为颗粒泳动的距离(cm); 1为支持物的有效长度(cm);V为实际电压(V); t为电泳时间(s)。

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及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在某一指定的pH值溶液中,各种蛋

白质所带的电荷不同,因而在电场中迁移的方向和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从蛋白质混合物中将各种蛋白质分离出来。因此,电泳技术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的分离纯化与分析鉴定等。同时此项技术也普遍用于临床诊断和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并已发展成为这些部门的重要分析分离手段。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的一种区带电泳。这种薄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厚度为120 ^m,渗透性强,对样品无吸附作用,用它作支持物进行电泳,电泳效果比纸电泳好,具有样品用量少,分离速度快,电泳图谱更为清晰,灵敏度也较高(5四/m 以上)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脂蛋白、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等方面。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血清中含有清蛋白、a -球蛋白、3 -球蛋白、丫 -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如图2-1 ),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分子量小、等电点低、在相同

碱性pH缓冲体系中、带负电荷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迁移速度快。例如,正常人血清在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1h左右,染色后可显示5条区带。清蛋白泳动最快,其余依次为a 1, a 2, 3 -及丫-球蛋白(如图2-2)。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临床医学常利用它们间相对百分比的改变或异常区带的出现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

图2-2 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示意图

1为清蛋白(或称为白蛋白),2、3、4、5分别为a 1-、a 2-、。-及丫-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

试剂和器材

一、测试材料

未溶血的人或动物血清。

二、试剂

1. 巴比妥一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 0.07mol/L,离子强度0.06):

称取1.66g巴比妥(AR)和12.76g巴比妥钠(AR),置于三角烧瓶中,加蒸储水约600ml, 稍加热溶解,冷却后用蒸储水定容至1000ml。置4C保存,备用。

2. 染色液(0.5%氨基黑10B):

称取0.5g氨基黑10B,加蒸储水40ml,甲醇(AR)50ml,冰乙酸(AR)10ml,混匀溶解后置具塞试剂瓶内贮存。

3. 漂洗液:

取95%乙醇(AR) 45ml,冰乙酸(AR) 5ml和蒸储水50ml,混匀置具塞试剂瓶内贮存。

三、器材

醋酸纤维素薄膜(2 x 8cm),培养皿,镶子,直尺和铅笔,电泳仪及电泳槽,试管及试管架,普通滤纸。

操作方法

一、薄膜与仪器的准备

1. 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润湿与选择

用镶子取一片薄膜,小心地平放在盛有缓冲液的平皿中。若漂浮于液面的薄膜在15-30s

内迅速润湿,整条薄膜色泽深浅一致,则此膜均匀可用于电泳;若薄膜润湿缓慢,色泽深浅不一或有条纹及斑点等,则表示薄膜不均匀应弃去,以免影响电泳结果。将选好的薄膜用镶子轻压,使其完全浸泡于缓冲液中约30min后,方可用于电泳。

2. 电泳槽的准备

根据电泳槽膜支架的宽度,裁剪尺寸合适的滤纸条。在两个电极槽中,各倒入等体积的电极缓冲液,在电泳槽的两支架上,各放一层滤纸条,使滤纸一端的边与支架前沿对齐,另

一端侵入电极缓冲液内。当滤纸条全部润湿后,用玻璃棒轻轻挤压在膜支架上的滤纸以驱赶

气泡,使滤纸的一端能紧贴在膜支架上。滤纸条是两个电极槽联系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桥梁。用

平衡装置连接两个电泳槽,使两个电极槽内的缓冲液彼此处于同一水平状态。

二、点样

1. 制备点样模板

取一张干净滤纸(10X 10cm),在距纸边1.5cm处用铅笔划一平行线,此线为点样标志区。

2. 点样

用镶子取出浸透的薄膜,夹在两层滤纸间轻轻按压,吸去多余的缓冲液。无光泽面向上

平放在点样模板上,使其底边与模板底边对齐。点样区距阴极端1.5cm处。点样时,先用玻片

一端截面沾取一定量的血清,然后将沾有样品的玻片截面垂直地与纤维素薄膜点样区处轻轻

接触,样品即呈一条线“印”在薄膜上,(如图2-3)使血清完全渗透至薄膜内,形成细窄而

均匀的直线。此步是实验的关键,点样前应在滤纸上反复练习,掌握点样技术后再正式点样。

I ------ -- ----------------------------------- --- g n—^^1

点洋IZ

k J

功胡1

图2-3醋酸纤维素薄膜规格及点样位置示意图。虚线处为点样位置

三、电泳

用镶子将点样端的薄膜平贴在阴极电泳槽支架的滤纸桥上(点样面朝下),另一端平贴在

阳极端支架上,如图所示。要求薄膜紧贴滤纸桥并绷直,中间不能下垂。如一电泳槽中同时安放几张薄膜,则薄膜之间应相隔几毫米。盖上电泳槽盖,使薄膜平衡10min。

图2-4电泳装置剖视示意图

1. 滤纸桥

2.电泳槽

3.醋酸纤维素薄膜

4.电泳槽支架

5.电极室中央隔板用导线将电泳槽的

正、负极分别连接,注意不要接错。在室温下电泳,打开电源开关,

用电泳仪上细调节旋扭调到每厘米膜宽电流强度为0.3mA (8片薄膜则为 4.8 mA )。通电10— 15min后,将电流调节到每厘米膜宽电流强度为0.5mA (8片共8mA ),电泳时间约

50-80min。电泳后调节旋扭使电流为零,关闭电泳仪切断电源。

四、染色与漂洗

用解剖镶子取出电泳后的薄膜,放在含0.5%氨基黑10B染色液的培养皿中,浸染5min。

取出后再用漂洗液浸洗、脱色,每隔10min换漂洗液一次,连续数次,直至背景蓝色脱尽。取出薄膜放在滤纸上,用吹风机的冷风将薄膜吹干。

注意事项

1. 醋酸纤维素薄膜的预处理

市售醋酸纤维素薄膜均为干膜片,薄膜的浸润与选膜是电泳成败的重要关键之一。将干

膜片漂浮于电极缓冲液表面,其目的是选择膜片厚薄均匀,如漂浮15-30s时,膜片吸水不

均匀,则有白色斑点或条纹,这提示膜片厚薄不均匀,应弃去不用,以免造成电泳后区带扭

曲,界限不清,背景脱色困难,结果难以重复。由于醋酸纤维素薄膜亲水性比纸小,浸泡30min 以上是保证膜片上有一定量的缓冲液,并使其恢复到原来多孔的网状结构。最好是让漂浮于缓冲液的薄膜吸满缓冲液后自然下沉,这样可将膜片上聚集的小气泡赶走。点样时,应将膜片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吸去,以免缓冲液太多引起样品扩散。但也不能吸得太干,太干则样品不易进入薄膜的网孔内,而造成电泳起始点参差不齐,影响分离效果。吸干的程度以不干不湿为宜。为防止指纹污染,取膜时,应戴指套或用夹子。

2. 缓冲液的选择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常选用pH8.6巴比妥缓冲液,其浓度为0.05-0.09mol/L。选择何种

浓度与样品及薄膜的厚薄有关。在选择时,先初步定下某一浓度,如电泳槽电极之间的膜长度为8- 10cm,则需电压25V/cm膜长,电流强度为0.4— 0.5mA/cm膜宽。当电泳时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值时,则应增加缓冲液浓度或进行稀释。缓冲液浓度过低,则区带泳动速度快,并由于扩散变宽;缓冲液浓度过高,则区带泳动速度慢,区带分布过于集中,不易分辨。

3. 加样量

加样量的多少与电泳条件、样品的性质、染色方法与检测手段灵敏度密切相关。作为一般原则,检测方法越灵敏,加样量越少,对分离更有利。如加样量过大,则电泳后区带分离不清楚,甚至互相干扰,染色也较费时。如电泳后用洗脱法定量时,每厘米加样线上需加样品0.1— 5 L,约相当5--1000 ^g 蛋白。血清蛋白常规电泳分离时,每厘米加样线加样量不超过1 L,相当于60--80 [1 g蛋白质。但糖蛋白和脂蛋白电泳时,加样量则应多些。对每种样品加样量应先作预实验加以选择。

点样好坏是获得理想图谱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印章法加样时,动作应轻、稳,用力不能太重,以免将薄膜弄破或印出凹陷而影响电泳区带分离效果。

4. 电量的选择

电泳过程应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一般电流强度为0.4— 0.5mA/cm膜宽为宜。电流强度

高,则热效应高,尤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或由于热效应引起缓冲液中水分蒸发,使缓冲液浓度增加,造成膜片干涸。电流过低,则样品泳动速度慢且易扩散。

5. 染色液的选择

对纤维素薄膜电泳后应根据样品的特点加以选择。其原则是染料对被分离样品有较强的着色力,背景易脱色;应尽量采用水溶性染料,不宜选择醇溶性染料,以免引起醋酸纤维素薄膜溶解。

应控制染色时间。时间长,薄膜底色深不易脱去;时间太短,着色浅不易区分,或造成条带染色不均匀,必要时可进行复染。

思考题

1. 通过本次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 简述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原理。

(2) 根据人血清中血清蛋白各组分等电点,如何估计它们在缓冲

pH8.6的巴比妥一巴比妥钠电极

液中,移动的相对位置。

(3) 醋酸纤维素薄膜与滤纸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4) 电泳时为什么要将点样的一端靠近负极端?

实验4 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H

(4学时)

目的要求

1. 初步掌握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2. 学习用标准蛋白质混合液制作V e, K av对lg M r的“选择曲线”以及测定未知蛋白质样品分

子量的方法。

凝胶是由胶体溶液凝结而成的固体,它们的内部有很细微的多孔网状结构。目前关于凝胶层析的原理有许多假设和理论,普遍接受的是分子筛效应。凝胶颗粒在合适的溶剂中浸泡, 充分吸液膨胀,然后装入层析柱内,加入欲分离的混合物后,再以同一溶剂洗脱。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空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多孔网状结构,流速缓慢,以至最后流出柱外,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到分离。对凝胶层析分离的简单过程可用图4-1表示。

图4-1小分子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被滞留,

大分子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疑胶柱床中匕,K 等关系示意图

外水体积、内水体积、柱床体积、洗脱体积

外水体积(Vo)是指凝胶柱中凝胶颗粒周围空间的体积内水体积( Vi)是指凝胶颗粒 中孔穴的体积。

柱床体积 是(Vt)凝胶柱所能容纳的总体积 洗脱体积(Ve)是指将样品中某一组分洗脱下来所需洗脱液的体积。 它包括自加入样品时 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出现时所流出的体积。 Ve 一般是介于Vo 和Vt 之间的。

对于完全排阻的大分子由于其不进入凝胶颗粒内, 故其洗脱体积

Ve = Vo

对于完全渗透的小分子由于它可以存在于凝胶柱整个体积内,故其洗脱体积

Ve = Vt

分子量介于二者之间的分子,它们的洗脱体积也介于二者之间。

洗脱容积V e 是自加入样品时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峰出现时所流出的容积,它与 V 0,V i 的关

系为:

V e V 。K d V i

式中K d 为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在凝胶内部和外部的分配系数,只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 和凝胶颗粒空隙的大小分布有关。上式可改写成:

K d

Kav 是有效分配系数,对交联度小的凝胶 差别较大。Kav 可用下式表示:

根据凝胶层析原理,对同一类型化合物的特征与组分的分子量有关。流过凝胶柱时,按 分子大小顺序流出,分子量大的走在前面。洗脱容积

Ve 是该物质分子量对数的线性函数:

V e K i K 2lg M r

式中,K i ,K 2为常数,M r 为分子量。

V e 也可以用K av (有效分配系数)代替,与分子量的关系同上式,只是常数不同。通常

多以K av 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得一曲线,称为“选择曲线”

。如图4-2所示。选择曲线的斜率

说明凝胶性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曲线愈陡,则分级愈好,而工作 范围愈窄。凝胶层析主要决定于溶质分子量大小,每一类型的化合物如球蛋白类等都有自己 特殊的选择曲线,可用于测定未知物的分子量,测定时以使用曲线的直线部分为宜。

为了测定分子量,就必须知道一根特定柱的

V t, V 0和V i,从而计算出K d, K av 等。V 0可

用不被凝胶滞留的大分子物质的溶液,如血红蛋白,印度黑墨水,分子量约 200万的蓝色葡

聚糖一2000等有颜色的溶液,通过测定大分子物质的洗脱曲线,洗脱峰峰顶洗出的体积就是 该柱的V 0

值。选一种分子量小于凝胶工作范围下限的化合物,测出其洗脱体积 V e,减去V 0

就是V i,常用硫酸俊来测定。

V t 可用下式计算:

2

V t

— h 2

为常数3.14, D 为柱直径,h 为凝胶床的高度。

V e V 。

V i

Kav 与Kd 差别较小,而对交联度大的凝胶二者

V e V 。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1. 标准蛋白质混合液:1ml/组

3mg/ml蓝色葡聚糖,8mg/ml肌红蛋白。溶剂为含15% (V/V )甘油的洗脱缓冲液。

2. 洗脱液[0.05mol/LTris 一盐酸溶液(pH7.5),内含0.1mol/LNaCl]:

50ml 0.1mol/L Tris溶液与40.3ml 0.1mol/L盐酸混匀后,溶解0.585克NaCl,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洗脱液

3. Sephadex G-75

二、器材

层析柱:柱管(直径 1.0~1.3cm;管长50cm)1个/组,试管,玻璃棒,滤纸,移液管,(721

分光光度计)试管架、铁架台

操作方法

般操作方法

1. 凝胶的处理(教师准备)

将称好的干粉倾入过量的洗脱液中,在室温下放置,使之充分溶胀。为了缩短时间,可在沸水浴中加热将近100C,这样可缩短溶胀时间至几小时,而且可以杀死细菌和霉菌,并排除

意:不能使胶床上端无充裕的缓冲液,以防干裂) 4. 洗脱

洗脱时,打开上、下进出口夹子,先收集 10ml 流出液,用洗脱液以每管 4ml/管流速洗脱,

用试管收集流出液,并对每管编号。当所有有色物质洗脱下来后,关闭螺旋夹停止洗脱。然 后在对应的

波长下读各管的光吸收值。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1. 测定V0和Vi

将0.5ml 蓝色葡聚糖一2000和硫酸俊混合液(2mg/ml )上柱、洗脱,分别测出蓝色葡聚糖 的洗脱体积Ve 即为该柱的V0,硫酸俊的洗脱体积 Ve 即为该柱的Vi 。蓝色葡聚糖的洗脱峰可 根据颜色判断,硫酸俊的洗脱峰用 Ba (Ac )2判断。

2. 标准曲线的制作

按上述方法将1ml 标准蛋白质混合液上柱、洗脱,用试管收集。 、收集后,于以下对应波长

下读各管的光吸收值: 蓝色葡聚糖(蓝色):650nm 肌红蛋白(琥珀色):500nm

以洗脱体积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作洗脱曲线。根据洗脱峰位置,量出每种蛋白质 的洗脱体积(Ve ),然后以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 lgMr 为纵坐标,Ve 为横坐标,作出标准曲线。

同时根据已测出的 V0和Vi 以及计算出的 Vt,求出Kav 。也可以Kav 为横坐标,lgMr 为纵坐 标作出标

准曲线。

3. 未知样品分子量的测定

将未知样品按标准曲线的条件操作。 根据洗脱峰的位置,量出洗脱体积,也可以计算出Kav, 分别由标准曲线查得样品的分子量。

思考题

1. 根据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概述做好本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2. 凝胶过滤的介质有哪些,各过滤介质的异同是什么?

3.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讨论 SDS — PAGE 和凝胶过滤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异同。

凝胶内气泡。 2,装柱

装柱前将凝胶上面过多的溶液倾出,用真空干燥器抽尽凝胶中空气。 关闭层析柱出水口,并向柱管内加入约

1/3柱容积的洗脱液,然后在缓

慢搅拌下,将浓浆状的凝胶连续地倾入柱中,使之自然沉降,待凝胶沉 降约2—3cm 后,打开柱的出口,调节合适的流速,使凝胶继续沉集, 待沉集的胶面上升到离柱的顶端约

5cm 处时停止装柱,关闭出水口。接

着通过2—3倍柱床容积的洗脱液使柱床稳定,然后在凝胶表面上放一 张滤纸片或一团脱脂棉,以防将来在加样时凝胶被冲起,并始终保持凝 胶上端有一段液体。 3.加样

加紧上、下进出水口夹子,以防止操作压改变。用 1ml 样品混合液,将移液管尖端小心插入柱中液面下方 1ml 移液管吸取 1cm 处,小心释

放样品,使其在脱脂棉上端形成一个层面,过程大约需要 流入凝胶床时,向柱上小心的添加缓冲液至合适高度 溶剂一曰

滤纸片

固体和蹄龙

脱脂禅

2分钟完成。看到样品层刚好完全 (约5cm 左右),以保证流速的稳定。(注

实验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4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琼脂糖电泳方法测定DNA片段大小。

3. 学习有关建立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基本技术。

原理

DNA分子在碱性环境中(pH8.3缓冲液)带负电荷,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不同的DNA 片段由于其电荷、分子量大小及构型的不同,在电泳时的泳动速率就不同,从而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区带,电泳后经漠乙锭染色,在波长254nm紫外光照射下,DNA显橙红色荧

光。

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的分离作用主要依据DNA的分子量及分子构型,同时与凝胶的浓度也有密切关系。一定大小的DNA片段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迁移率不相同。

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适宜分离DNA片段大小范围见表1。因而要有效分离大小不同的DNA

片段,主要是选用适当的琼脂糖凝胶浓度。不同构型的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速度差别

较大。在分子量相当的情况下,不同构型的DNA移动速度次序如下:共价闭环DNA >直线DNA >开环的双链环状DNA。在同一浓度的凝胶中,分子量较小的DNA片段比较大的片段快。DNA片段的迁移距离(迁移率)与它的大小(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将未知DNA的迁移距离与已知分子大小的DNA标准物的电泳迁移距离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未知DNA片段的大小。

琼脂糖凝胶浓度/% 可分辨的线性DNA大小范围/kb

0.360 — 5

0.620 — 1

0.710-0.8

0.97—0.5

1.26—0.4

1.54—0.2

2.03—0.1

表5-1 DNA大小范围与琼脂糖凝胶浓度的关系

本实验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m或EcoR I酶解入DNA的片段为标准物,建立其酶切图谱,同时以酶解各片段的分子量为纵坐标,以它们对应的迁移率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

上,连接各点绘制出测定DNA分子量的标准曲线。共价闭环质粒pBR322DNA只有一个EcoR

I酶切位点,酶解后成为一条线状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量酶解后线型DNA的迁

移距离,可以直接在分子量标准曲线上得出其分子大小。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1. 限制性内切酶Hind EcoRI试剂盒

2. 标准入DNA :按使用说明配制

3. 标准pBR322 :按使用说明配制

4. 酶反应终止液(10X 0.1mol/L EDTA , 20%Ficoll , 0.25%漠酚蓝):10 L/组

称取3.72克EDTA - Na2 - 2H2。,20克Ficoll , 0.25克漠酚蓝,溶解后定容至100ml。

5. 电极缓冲液(5X TBE ):用前稀释10倍

称取10.88克Tris , 5.52克硼酸,0.74克EDTA Na2?2H2。,溶解后用蒸储水定容至200ml。使用前用蒸储水稀释10倍,称为TBE稀释缓冲液(0.5X TBE )。

6. 漠乙锭(EB)染色贮存液(1mg/ml)或者gold view溶液:

将100mg漠乙锭溶于蒸储水或电极缓冲液100ml,棕色瓶内封好,避光保存。EB是诱变剂,配制和使用时应戴手套,并且不要将该溶液洒在地面或桌面上。凡是沾污过EB的器皿或

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gold view溶液按照说明书配制

7. 1%琼脂糖

二、器材

Eppendorf离心管,电泳槽,电泳仪,凝胶塑料托盘,小烧杯,移液器,一次性塑料手套,胶头滴管,紫外反射投射仪,洗瓶,大烧杯,量筒。

操作方法

一、DNA的酶解(参考)

取2只清洁、干燥、无菌的Eppendorf管,编号,按照限制性内切酶Hind EcoRI试

剂盒说明书用量,用微量注射器加入各种试剂质粒入DNA和pBR322,最后用双蒸水补足至

20 L,小心混匀。37C水浴保温1 —2h,然后各小管内加入2^ L的酶反应终止液,混匀,终止酶促反应,冰箱内保存备用。操作前各试剂用量要反复核对,保证准确无误,所加试剂用

量很少,必须认真操作。实验中有DNA标样做对照

二、1.0%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

1. 用配套挡板将凝胶塑料托盘短边缺口封住,置水平玻板或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样品槽模

板(梳子)插进托盘长边上的凹槽内(距一端约 1.5cm),梳齿底边与托盘表面保持0.5— 1mm 的间隙,安置好后保持静置状态。(挡板与托盘缝隙处可用胶带或者琼脂糖溶液封住)。

2. 称取0.3克琼脂糖置于小锥形瓶中,加入30mlTBE稀释缓冲液,在电炉上加热融化,一定要煮沸两次排尽气泡。

3. 待琼脂糖冷却至放在手背不觉太烫手(约60C)后,滴一滴EB或gold view,然后将琼

脂糖溶液在靠近挡板一侧连续地倒入托盘内(注意中间不要间断),使凝胶缓慢而连续地展开

直至在托盘表面形成一层约3mm厚均匀胶层(7.1 x 9.0cm )。胶内不要存有气泡,室温下静置

约20分钟。

4. 待凝固完全后,用小滴管在梳齿附近加入少量TBE稀释液润湿凝胶,双手均匀用力轻轻

拔出样品槽模板(注意勿使样品槽破裂),则在胶板上形成相互隔开的样品槽。

5. 取下封边的挡板,将凝胶连同托盘放入电泳槽平台上,倒入大量TBE稀释缓冲液直至浸

没过凝胶面2— 3mm,要防止样品槽内窝存气泡,可以用微量注射器挑除。

图5-1 凝胶托盘的组装

1. 托盘

2.挡板

3.梳子

三、加样

用微量注射器或移液枪将经酶切的样品液和未经酶切的样品液(要加2^ L的酶反应终止液)分别加入到胶板的不同加样槽内,每个槽(5X 2X 2.5mm)容积约为25 L,因此加样量

不要超过15 a L,避免因样品过多而溢出,污染邻近样品。加样时,注射器针头或枪头穿过缓冲液小心靠近加样槽底部,但不要损坏凝胶槽,然后缓慢地将样品推进槽内,让其集中沉于槽底部。加完一个样品后的微量注射器应反复洗净后才能用以加下一个样品,加完一个样品后移液器需要更换枪头。

四、电泳

加样完毕,将靠近样品槽一端连接负极,另一端连接正极(千万不要搞错),接通电源,开始电泳。在样品进胶前可用略高电压,防止样品扩散,样品进胶后,应控制电压降不高于5V/cm。当染料带移动到距离凝胶前沿约1cm时,停止电泳。

五、观察

小心地取出凝胶置托盘上,将胶板推至预先浸湿并铺在紫外灯观察台上的玻璃纸内,在波长245nm紫外灯下进行观察。DNA存在的位置呈现橘红色或绿色荧光,可观察到清晰的条带。

观察时应带上防护眼镜,避免紫外灯对眼睛的伤害。

六、制作测定分子量标准曲线

用卡尺量出入DNA — Hind m酶解各片段的迁移距离(cm),以DNA酶解各片段分子量为纵坐标,它们的迁移距离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连结各点划出曲线,即为DNA分子量

的标准曲线。入DNA — Hind m酶解各片段大小见表5-2。

片段碱基对数目(kb)道尔顿(x 106)

123.13015.0

29.419 6.12

3 6.557 4.26

4 4.371 2.84

5 2.322 1.51

6 2.028 1.32

70.5640.37

80.1250.08

注意事项

1. 漠乙锭(EB)是诱变剂,配制和使用时应带乳胶手套,并且不要将该溶液洒在桌面或地面

上。凡是沾污过EB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过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2. DNA酶解过程中,使用的器具都应干净,并经消毒。配制时急需用灭菌的双蒸水,还要防止限制性

内切酶被污染。

3. 加样量的多少取决于加样槽最大容积。可以采用大小不同的样品槽模板以形成容积不同的

加样槽,加入样品的体积应略小于加样槽容积,为此,对于较稀的样品液应设法调整其浓

度或加以浓缩。

4. 入DNA — Hind H酶解后应有8条带,但实际上只能看见6条,分子量小的2条带由于其荧光弱,

往往看不见。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入DNA ;限制性内切酶;Marker

2. 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片段大小的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否测定

DNA分子的大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3. 说明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构建在核酸研究和遗传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实验6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8学时)

目的要求

通过唾液淀粉酶性质的测定,了解酶的专一性和多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如:

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等。通过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学习

酶活力、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酶活力和比活力的计算方法。

试剂和器材

主要器材: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试管、漏斗、移液管、恒温水浴锅、pH试纸等。

主要试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3, 5-二硝基水杨酸、酚、NaOH、HCl、乙醇、醋酸、醋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考马斯亮蓝G —250等。

要求涉及的实验操作:

1. 用考马斯亮蓝法制作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

2. 用3, 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法或Benedict试剂法制作葡萄糖浓度标准曲线。

3. 至少测定底物浓度、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时间内容安排

1. 实验前六周,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实验材料,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2. 实验前五周,学生提交具体实验方案和所需仪器、药品清单,实验室负责相关实验药品、设备的

准备工作。

3. 实验开出。

4. 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试剂和器材、操作方法、实验结

果与分析、讨论和实验情况总结。

参考书目(仅供参考,另外可以查阅期刊杂志)

1. 高级生化实验教程,王重庆等编

2.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巧,张龙翔等编

3. 生物化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实验8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3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转氨基作用的特点,了解转氨酶的作用;

2. 学习纸层析基本技术。

原理

植物体内通过转氨酶的作用,a -氨基酸上氨基可转移到a -酮酸原来酮基的位置上,结果

形成一种新的a -酮酸和一种新的a -氨基酸,所生成的氨基酸可用纸上层析法检出。

试剂和器材

一、试齐U

绿豆芽子叶及胚轴,0.1mol/L丙氨酸溶液,0.1mol/L a -酮戊二酸溶液(用NaOH中和至pH7),含有0.4mol/L蔗糖的0.1mol/L磷酸缓冲液(pH8.0),磷酸缓冲液(pH7.5),正丁醇,甲酸,0.1mol/L谷氨酸溶液,0.1%?0.25%前三酮丙酮溶液。

二、器材

研钵,10ml量筒,离心机,试管,移液管,恒温箱,漏斗,层析缸,层析纸,毛细管,吹风机。

操作方法

一、酶液的提取

取发芽2?3天的绿豆芽5g,放入研钵中,加2ml磷酸缓冲液(pH8.0)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研钵再用该1ml缓冲溶液冲洗,并入离心管中,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 取上清液备用。

二、酶促反应

将试管摇匀后置于37C恒温箱中保温30min。取出后各加3滴30%三氯乙酸溶液终止酶反应,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使蛋白质完全沉淀,冷却后离心或过滤,取上清液或滤液备用。

三、层析

取层析纸一张(手尽量不接触滤纸) ,在距底线2cm处用铅笔划一水平线,在线上等距离

确定5个点,作为点样位置,相邻各点间距 2.5cm。取上述上清液或滤液及谷氨酸、丙氨酸标

准液分别点样,反应液点5?6滴,标准液点2滴。每点一次用吹风机吹干后再点下一次。最

后沿垂直于基线的方向将滤纸卷成圆筒,以线缝合,注意纸边不能叠在一起或接触。

在层析缸中放入40ml推动剂,推动剂的成分是正丁醇、甲酸、水三种溶液按(15:3:2)的比例混合。待缸内蒸气饱和后,将滤纸筒垂直放入,注意滤纸筒不能贴层析缸壁,展层,待溶剂前沿上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 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该设计的目的就在于: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 (1)编制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 (2)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 (3)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份; (4)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刀具及夹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一般画一张A1图,要求手工绘图。 a. 以有利于反映该工序加工的位置,选取投影视图。用双点划线画出零件轮廓。 b. 在零件定位表面处,画出定位元件或机构。 c. 在夹紧位置处画夹紧机构。 d. 在对刀位置画出对刀元件或刀具导引装置。 e. 画出与机床连接的元件及其它元件。 f. 绘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能用标准件的尽量采用标准件。 g. 为表达清楚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视图、剖面图、局部视图等。 h. 夹具图上应标注夹具的总体轮廓尺寸,对刀尺寸,配合尺寸及配合公差要求,并标明夹具制造,验收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i. 在夹具图右下角绘制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和明细表,表中详细列出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材料,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7)确定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所设计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各一份。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 考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 一、名词解释 1、pI; 2、层析; 3、透析; 4、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5、蛋白质变性; 6、复性; 7、Tm 值; 8、同工酶; 9、Km值; 10、DNA变性;11、退火;12、增色效应 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 1、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 ) A、双缩脲反应 B、凯氏定氮 C、紫外吸收 D、羧肽酶法 2、下列哪组反应是错误的() A、葡萄糖——Molish反应 B、胆固醇——Libermann-Burchard反应 C、色氨酸——坂口(Sakaguchi)反应 D、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3、Sanger试剂是() A、苯异硫氰酸 B、2,4-二硝基氟苯 C、丹磺酰氯 D、-巯基乙醇 4、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 A、215nm B、260nm C、280nm D、340nm 5、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A、色氨酸的吲哚基 B、酪氨酸的酚环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6、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 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 C、分子极性不同 D、溶解度不同 7、蛋白质用硫酸铵沉淀后,可选用透析法除去硫酸铵。硫酸铵是否从透析袋中除净,你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检查() A、茚三酮试剂 B、奈氏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Folin-酚试剂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亚基解聚 C、空间构象破坏 D、辅基脱落 9、用生牛奶或生蛋清解救重金属盐中毒是依据蛋白质具有() A、胶体性 B、粘性 C、变性作用 D、沉淀作用 10、有关变性的错误描述为()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一、理论考试部分 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点样的一端应靠近电极的哪一端为什么 2. 答:负极。因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PH为8.6的环境中均带负电,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点样端在负极时蛋白质向正极泳动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 3.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时,设置空白对照管的意义是什么? 答:空白对照是为了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溶液的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但是作为溶剂也能吸收,反射和透射一部分的光,因此必须以相同的溶剂设置对照,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4.简述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 答:血清蛋白中各种蛋白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的方向涌动,而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且在PH为8.6时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等,形状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电泳下永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5.何谓R f值?影响R f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Rf是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Rf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有关, 6.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吗一般我们用什么试剂做盐析的实验 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7.简述DNS法测定还原糖浓度的实验原理? 答:还原糖与DN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而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3-氨基-5硝基水杨酸颜色的深浅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查对标准曲线可计算出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从而得出还原糖的浓度。 8.依据我们所做的实验,说明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是什么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是什 么沉淀和变性有何联系 答: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这些因素包括溶液的酸碱度、盐溶液的浓度、温度、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等。变性蛋白质不一定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8. 什么是碘值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大,碘值越大吗在测定碘值的实验中,氯仿的作用是什么 答:每100g脂肪所吸收的碘的克数,即脂肪的碘值。脂肪的不饱和度越大,碘值就越大。氯仿作为溶剂,去溶解脂肪。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 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编 2010年5月

目录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1) 第一章窑炉制图规格 (2) 第二章窑体图 (9) 第三章尺寸标注 (13) 第四章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9) 第五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22) 图1 隧道窑窑体主图 (26) 图2 隧道窑预热带典型断面图 (30) 图3 辊道窑窑体主图 (31) 图4 辊道窑窑体断面图 (33)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目的是对学生学习《陶瓷工艺学》课程的最后总结,是教学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掌握窑炉设备的设计程序、过程与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应围绕自己的题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查阅资料,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理解窑炉设备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学生对课程设计题目应视作真正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负责地进行设计,每一个计算数据和结构设计应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设计应作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不能抄袭历届学生的设计,也不允许简单照搬现成的资料,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三、课程设计题目、内容 1、设计题目:隧道窑设计 辊道窑设计 2、设计内容 (1)图纸:主体结构图及主要断面图。要求尺寸标注齐全,线条、文字、图例规范; (2)说明书:确定主要尺寸和工作系统,进行燃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要求计算正确,编写完整,格式规范。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Word版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2006-4-29

目录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3实验二、怎样计算 5实验三、最佳分数近似值 6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7实验五、素数 8实验六、概率 9实验七、几何变换 11实验八、天体运动 13实验九、迭代(一)——方程求解 15实验十、寻优 16实验十一、最速降线 18实验十二、迭代(二)——分形 20实验十三、迭代(三)——混沌 21实验十四、密码 22实验十五、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 23附表(实验报告) 24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熟悉Mathematic软件常见函数图形 2、通过作图,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观察函数的性质 3、构造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表,观察函数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 1.1函数及其图象 1.2数e 1.3 积分与自然对数 1.4调和数列 1.5双曲函数 三、实验步骤 1.开启软件平台——Mathematics ,开启Mathematics编辑窗口; 2.根据各种问题编写程序文件 3.保存文件并运行; 4.观察运行结果(数值或图形); 5.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并浅谈学习心得体会 四、实验要求与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具体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问题→数学模型→算法与编程→计算结果→分析、检验和结论→心得体会) 1、1函数及图形 (1)在区间[-0.1,0.1]上作出 y = sin(x)/x 的图象,观察图象在 x = 0 附近的形状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 sin(x) 和它的展开式的前几构成的多项式函数y = x-x^3/3!,y = x-x^3/3!+x^5/5! . . . 的图象,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图象对 y = sin x 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3)分别取n =10,20,画出函数 y = sin(2k-1)x/(2k-1),k=1,2,...,n求和} 在区间[-3PI,3PI]上的图象.当N 趋向无穷时函数趋向什麽函数? (4)别取n = 5,10,15,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f(x) = sin x 与p(x) = x * (1-x^2/PI^2)*(1-x^2/(2^2*PI^2))*...*(1-x^2/n^2*PI^2))在区间[-2PI,2PI]上的图象,观察 p(x) 图象对 y = sin x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1、2数e 观察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a n=(1+1/n)n和A n=(1+1/n)n+1的变化趋势: (1)n=10m,m=1,2,. . . ,7时的值,a n,A n观察变化趋势.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三个函数地图象y=(1+1/10x)10^x , y=(1+1/10x)10^x , y=e观察当 x 增大时

生物化学实验理论考试题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理论考试题答案 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点样端应靠近电极的哪一端,为什么? 答;电泳时点样端应靠近负极,因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PH为8.6的环境中均带负电,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点样端在负极时蛋白质向正极泳动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 2.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时,设置空白对照管的作用,为什么? 答;空白对照是为了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溶液的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但是作为溶剂也能吸收,反射和透射一部分的光,因此必须以相同的溶剂设置对照,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3.简述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的电泳原理? 答;血清蛋白中各种蛋白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的方向涌动,而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且在PH为8.6时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等,形状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电泳下永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4.何谓Rf值?影响Rf值的因素? 答;Rf是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Rf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有关,对同一种物质来讲Rf是一个常量。 5.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吗?一般用什么试剂? 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因为蛋白质的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去掉引起盐析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解;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6.简述DNS法测定还原糖浓度的实验原理? 答;还原糖与DN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而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3-氨基-5硝基水杨酸颜色的深浅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查对标准曲线可计算出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从而得出还原糖的浓度。 7.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是什么?沉淀和变性有什么联系? 答;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安排及指导书 2009-10-21

实验安排1、推荐必做实验 网络扫描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防火墙实验 入侵检测系统 2、推荐选作实验 VPN配置 证书的申请和使用 windows安全配置实验

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 【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 【实验环境】 1、硬件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 1、端口扫描 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 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 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 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 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 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 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 2、漏洞扫描 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 【实验报告】 1、说明程序设计原理。 2、提交运行测试结果。 【实验背景知识】 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 2、NMAP使用方法 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象Windows 2K/XP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 (half open), ftp proxy (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 (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 mas Tree, SYN sweep, 和Null扫描。你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nmap 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一、安装Nmap Nmap要用到一个称为“Windows包捕获库”的驱动程序WinPcap——如果你经常从网上下载流媒体电影,可能已经熟悉这个驱动程序——某些流媒体电影的地址是加密的,侦测这些电影的真实地址就要用到WinPcap。WinPcap的作用是帮助调用程序(即这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 一、名词解释 1、pI; 2、层析; 3、透析; 4、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5、蛋白质变性; 6、复性; 7、Tm 值; 8、同工酶; 9、Km值; 10、DNA变性;11、退火;12、增色效应 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 1、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 A、双缩脲反应 B、凯氏定氮 C、紫外吸收 D、羧肽酶法 2、下列哪组反应是错误的() A、葡萄糖——Molish反应 B、胆固醇——Libermann-Burchard反应 C、色氨酸——坂口(Sakaguchi)反应 D、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3、Sanger试剂是() A、苯异硫氰酸 B、2,4-二硝基氟苯 C、丹磺酰氯 D、?-巯基乙醇 4、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 A、215nm B、260nm C、280nm D、340nm 5、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A、色氨酸的吲哚基 B、酪氨酸的酚环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6、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 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 C、分子极性不同 D、溶解度不同 7、蛋白质用硫酸铵沉淀后,可选用透析法除去硫酸铵。硫酸铵是否从透析袋中除净,你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检查() A、茚三酮试剂 B、奈氏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Folin-酚试剂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亚基解聚 C、空间构象破坏 D、辅基脱落 9、用生牛奶或生蛋清解救重金属盐中毒是依据蛋白质具有() A、胶体性 B、粘性 C、变性作用? D、沉淀作用? 10、有关变性的错误描述为() A、蛋白质变性后,其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改变 B、蛋白质变性后,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改 变C、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D、变性蛋白质粘度增加,易被酶水解,易沉淀 11、双链DNA热变性后() A、黏度下降 B、沉降系数下降 C、浮力密度下降 D、紫外吸收下降 12、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上机练习之后 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 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 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 设计、计 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2.2 课程设计步骤 1. 设计准备 1) 阅读产品零件图 (1) 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绘图用具、图纸、说明书用纸。 (2) 认真研究任务书及指导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图样、零件的工作条件,明确设 计要求 及内容。 (3) 熟悉各种可采用的模具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2) 冲件图样分析 产品零件图是分析编制冲压方案、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对零件图的分析 主要是从冲 压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冲压件的形状、尺寸 ( 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 外形 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等逐项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图。若有与冲压工艺要求相悖者, 应采 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或与指导教师协商更改。 (1) 工艺分析。 合理的冲压工艺,既能保证冲件的质量,使冲压工艺顺利进行,提高模具寿命,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给模具的设计、制造与修理带来方便。所以必须对指定的冲压 件图样进行充分的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可能的不同工艺方案。 工艺分析主要是分析冲件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分析冲件的工艺性;根据成形规 律,确定所用冲压工艺方法;根据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的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因 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冲件的工艺性质、工序数量、工序的组合和先后顺序。 在几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中,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卡。 (2) 制订冲压工艺。 制订冲压工艺方案时,应做如下工作: ① 备料。确定板料、条料的规格、要求,并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② 确定工序性质、数目、先后顺序、工序的组合形式。 包括: )、

实验技能课实验指导书剖析

实验1-7 毕托管的标定 一、 实验原理 在理想不可压流体中,毕托管测速的理论公式为: 2 02U P P ρ-= 此式表明:知道了流场中的总压(0 P )和静压(P ),其压差即为动压;由动压,可 算出流体速度。 02() P P U ρ -= 毕托管的头部通常为半球形或半椭球形。直径应选用0.035d D ≤(D 为被测流体管道的内径总压孔开在头部的顶端),孔径为0.3d 。静压孔开在距顶端(3~5)d 处,距支柄(8~10)d 的地方,一般为8个均匀分布的0.1d Φ小孔(NPL 为7孔)。总压与静压分别由两个细管引出,再用胶皮管连接到微压计上,即可测出动压,从而可计算出流速。 图1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若要测量流场中某一点的速度,需将毕托管的顶端置于该点,并使总压孔正对来流方 向,通过微压计就能得到该点的动压。在来流是空气的情况下,有 2 02 U P P h ργ=-=,(ρ 是空气的密度,γ是微压计中工作液体的重度,h 是微压计的读数)。但是由于粘性及毕托 管加工等原因, 2 02U P P ρ-= 不是正好满足的,需要进行修正。根据1973年英国标准BS-1042:Part2A1973的定义: 2 01 2P P C U ρ-= C -毕托管系数。所谓毕托管标定,就是要把C 的数值通过实验确定下来。 标定毕托管一般是在风洞中进行的,要求:(1)风洞实验段气流均匀,湍流度小于0.3%;(2)毕托管的堵塞面积小于实验段截面积的1/200;(3)毕托管插入深度h>2nd(n=8,d 为毕托管直径);(4)安装偏斜角小于2o;(5)以d 为特征长度的雷诺数必须大于250;(6) 最大风速不能超过 2000S d μ ρ(μ是空气动力粘度,S d 为静压孔直径)。这几点如能得到满 足,C 就决定于毕托管的结构,此时0 C C =称为毕托管的基本系数。流体力学实验室从英国进口了一支经过标定的NPL 毕托管,C=0.998。 毕托管进行标定时,将待标定的毕托管 与NPL 标准管安装在风洞实验段的适当位置上(总的原则是让两支管处于同一均匀气流区)因为是均匀流,则有 22C U P h ργ=?=标准 标准标准 22C U P h ργ=?=待标 待标待标 上面两式中,ρ、U 、γ均是同一的。两式相除,得 C h C h = 待标待标标准 标准 则 h C C h =待标待标标准 标准 0.9980.998 C h C h =∴ =标准待标待标标准 上式是毕托管标定的基本公式。通常是在10个不同风速下测量其C 待标 取其平均值;也 可以用10种不同风速下的 h 待标 和 h 标准 按最小二乘法求其基本系数。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参考答案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Ⅰ》总复习思考题 部分是自己做的,部分是百度的,各位看官如果要借鉴请酌情考虑,后果自负。 ——江湖游子 1. 请掌握下列生物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并能回答以下问题: (1)离心机使用时为什么要平衡?普通离心机与高速离心机在平衡时有什么不同要求? 平衡是为了让转动物体重心正好在转轴上,如果不在,会对转轴产生很大作用力,有时整台机器会跟着晃动。这对机器损耗很大。转速越高的离心机不光重量很重,使用时还要特别放平衡,就连离心管里面的试液都要放置等量,离心管还要对称放入转子试管孔内,以确保转子平衡运行,而且在调节转速时,还要使用分段升速法。 (2)为什么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动、植物组织捣碎时,需采用间歇式方式进行操作? 为了防止产热过高,破坏组织内的蛋白质。防止蛋白变性。 (3)用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时,为什么要连接缓冲瓶? 防止负压产生,引起水泵里的水或油泵里的油倒吸,进入滤瓶中,污染滤液。 2.为什么肝糖元只能从刚宰杀的动物肝脏中获取?在提取肝糖元过程中,三氯乙酸、95%乙醇各起什么作用?糖元水解产物中如果存在提取中残留蛋白质时,在用班氏试剂检测水解产物,有什么影响! 动物死亡后,体内的细胞还能存活一段时间,由于进行细胞呼吸作用,肝细胞会消耗肝糖元,所以必须用新鲜的肝脏细胞。三氯乙酸是固定作用(蛋白质能被三氯乙酸沉淀);乙醇:糖元不溶于乙醇,可以提取糖元。班氏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而加热会时残留的蛋白质变性水解,对最终测得的水解产物颜色可能有影响。(水解的产生的氨气结合铜离子,是铜离子的氧化性失去,导致生产绛蓝色沉淀,实验将失败) 3.请阐述分光光度仪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阐述紫外与可见光的光波长范围;在紫外与可见光范围内测定物质吸光度时,对光源与吸收池有何要求?光电管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说光电管是分光光度仪最脆弱和最易损的部件? 光源(钨灯):发光。 单色器:把混合光波分解为单一波长光的装置。 吸收池:盛放待测流体(液体、气体)试样的容器。该容器应具有两面互相平行、透光且有精确厚度的平面。它藉助机械操作能把待测试样间断或连续地送到光路中,以便吸收测量的辐射(光)通量。 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电信号在工作站显示成出峰。 测量装置:通过测得的电流表·记录器·数字示值读书单元的数据来绘制吸收曲线。 紫外光:200至350nm 可见光波长:350至760nm 紫外测定: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做光源,在低于350nm的紫外光区工作时,必须采用石英池或熔凝石英池。 可见光测定:用波长为400~850nm的可见光作光源,可以用玻璃池·石英池·熔凝池。 光电管的功能: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光电管容易产生光电管疲劳:所以不测定时必须将试样室盖盖好,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的使用寿命。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一、理论考试部分 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点样的一端应靠近电极的哪一端?为什么? 答:负极。因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PH 为的环境中均带负电,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点样端在负极时蛋白质向正极泳动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 2.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时,设置空白对照管的意义是什么? 答:空白对照是为了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溶液的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但是作为溶剂也能吸收,反射和透射一部分的光,因此必须以相同的溶剂设置对照,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3.简述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 答:血清蛋白中各种蛋白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的方向涌动,而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且在PH为时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等,形状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电泳下永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4.xxR f 值?影响R f 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Rf是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Rf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有关, 5.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吗?一般我们用什么试剂做盐析的实验? 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6?简述DNS法测定还原糖浓度的实验原理? 答:还原糖与DN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而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3-氨基-5 硝基水杨酸颜色的深浅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查对标准曲线可计算出3-氨基-5 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从而得出还原糖的浓度。 7.依据我们所做的实验,说明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是什么?影响蛋白质变 性的因素是什么?沉 xx 变性有何联系? 答: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这些因素包括溶液的酸碱度、盐溶液的浓度、温度、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等。变性蛋白质不一定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8.什么是碘值?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大,碘值越大吗?在测定碘值的实验中,氯仿的作用是什么? 答:每100g 脂肪所吸收的碘的克数,即脂肪的碘值。脂肪的不饱和度越大,碘值就越大。氯仿作为溶剂,去溶解脂肪。 9.简述薄层层析法分离糖类的原理?答:薄层层析的实质就是吸附层析,也就 是在铺有吸附剂的薄层上,经过反 复地被吸附剂吸附以及被扩展剂扩展的过程。而吸附剂对不同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从而使糖在薄层上的泳动速度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10.等电点的定义?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有哪些特点? 答:当溶液的PH为一定数值时,其中的蛋白质正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 零,此时的PH值就是该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 11.在蛋白质显色实验的黄色反应中,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黄色?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与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 曹永胜李慕勤曹丽杰 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通过对典型焊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使学生能针对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条件,制定焊接结构的设计方案及生产工艺方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方案,从而得到一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工具书,参考书的查找与使用方法,在学习前人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创新. 3.了解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设计内容与计划 (一)设计内容 1.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箱型结构设计。 2.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生产工艺指定。 3.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 (二)设计计划 1.接受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和制定设计方案。(2天) 2.主梁结构设计计算;(7天) 3.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1天) 4.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2天) 5.主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2天) 6.总结和考核。(1天) (三)任务完成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交付以下材料: 1 主梁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2 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报告; 3 主梁结构生产用施工图纸; 4 主梁生产工艺规程.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及生产工艺设计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简介 通用桥式起重机是指用吊钩或抓斗(有的也有用电磁盘)吊取货物的一般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它桥架(大车)和起重小车两大部分组成,桥架横跨于厂房或露天货物上空,沿吊车梁上的起重机轨道纵向运行。通用桥式起重机有大车运行机构(装在桥架上),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装在小车上)等三种工作性机构,皆为电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可达500吨,跨度50~60米。 1.1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组成 1.2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起重量Q(tf) 2 跨度L(m) 3大车运行速度(m/min) 4 小车运行速度(m/min) 5 起升高度(m) 6 起升速度(m/min) 7 接电持续率JC JC = 100t i /T % t i —在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该机的总运转时间。 T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T = 360/N h (s) 通用桥式起重机 大车 小车桥架 大车运行机构 主梁 端梁小车架 小车运行机构 起升机构 图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组成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指导书教学内容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指 导书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1、建筑材料实验的抽样及处理 抽样检验就是通过一个样本来判断总体是否合格。选取试样是建筑材料检验的第一个环节,抽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检验材料的整体结果,必须制定出一个抽样方案。同时通过检验还要制定出判定其指标的验收标准。这样才能使取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建筑材料实验影响因素,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或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主要因素有仪器的选择,试件尺寸,试件的形状,表面状态,加荷速度,温度,湿度。 3、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实验报告,在取得了原始的实验数据之后,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科学结论,常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最基本的方法是数学处理方法。经数据处理后,编写或填写实验报告:从而确定实验结果。但是,当我们对同一物理量进行重复测量时,经常发现他们的数值并不一样,每项实验都有误差,随着科技水平及人们认识水平提高,误差可控制的比较小,但不能完全消除。为了科学的评价数据资料,必须得认识和研究误差,才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少测量误差; (2)正确处理数据,合理计算结果,以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合理设计或选用仪器和操作方法,以便在经济的条件下取得理想的结果。 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材料密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材料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材料内部一般均含有一些孔隙,为了获得绝对密实状态的试样,须将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再用排液置换法求出其绝对密实体积。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 李氏瓶、天平、温度计、玻璃容器、筛子、烘箱、小勺、漏斗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将试样磨成粉末,通过900孔/cm2的筛后,再将粉末放入 105~11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2、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倒入李氏瓶中,使液面达到0~1mL刻度之间,记下刻度数,将李氏瓶置于水温20℃+2℃的盛水玻璃容器中。 3、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试样送入密度瓶中,直到液面上升到20mL左右。再称剩余的试样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m。 4、轻轻振动密度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前后两次液面读数之差,即为瓶内试样所占的绝对体积V。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按下式计算密度ρ(精确至0.01g/ cm3): ρ=m/V

生物化学实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生物化学实验 一、名词解释: 分配层析法电泳同工酶酶活性分光光度法层析技术比活力 二、填空题: 1.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和。 2. CAT能把H2O2分解为H2O和O2,其活性大小以来表示,当CAT与H2O2反应结束,再用测定未分解的H2O2。 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作为载体的一种区带电泳,这种凝胶是由和交联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化学聚合法一般用来制备_____________胶,其自由基的引发剂是,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光聚合法适于制备大孔径的_________________胶,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 4.层析技术按分离过程所主要依据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可分成以下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 使用离心机离心样品前,必须使离心管__________且对称放入离心机。 6. 米氏常数可近似表示酶和底物亲合力,Km愈小,表示E对S的亲合力愈,Km愈大,表示E对S 的亲合力愈。 7. 分光光度计在使用之前必须预热,注意预热及样品槽空时必须_________(打开、合上)样品池翻盖。 8. CAT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酶促防御系统之一,其活性高低与植物的密切相关。 9. 纸层析实验中,____________形成固定相,____________流动相。 10.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是由和交联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在具有自由基团体系时,两者就聚合。引发产生自由基的方法有两种:和。11. 层析技术按按固定相的使用形式进行分类,可分成以下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简述4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及其原理。 2、简述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三个不连续及三种物理效应。 3、试分析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 一、名词解释: 1、电泳: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 2、同工酶: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3、分配层析法:用物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实验方法。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4)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4) 六.课程设计内容简介 (4) 七.附录 (6)

前言 课程设计是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焊接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焊接结构的整个设计、装配过程外,更应该注重焊接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焊接结构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者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焊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核能、船舶、电力、海洋钻探、高层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结构是焊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产品的主要形式,也是在许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结构。焊接结构学作为焊接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本周开展了焊接结构学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焊接结构学理论知识的回顾和焊接结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焊接构件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试图,使学生加深绘图要点和培养计算机绘图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查阅技术资料、团队协作和独立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了解焊接结构、工况环境、制造过程的特点,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焊接结构,制定相关的焊接工艺。设计主体可以是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对选择构件进行结构的设计,焊接接头(对接、搭接、T形和角接头)合理性分析,对相关接头的强度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易产生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分析,绘制部分结构的草图,最后绘制一张A1焊接结构图纸,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熟悉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的结构特点,了解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各部分的受力及运行状态、结构特点以及影响制造工艺的因素并能按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卡和工艺卡(具体要求见附录)。 具体要求: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 于实践,勇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