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电抗率的选择

电容器组电抗率的选择
电容器组电抗率的选择

电容器组电抗率的选择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陈才俊

摘要: 文章阐述如何根据背景谐波选择电容器组的电抗率

关键词: 谐波电抗率串联谐波并联谐波

一、什么叫电抗率

非线性元件是产生谐波的根源,非正弦波的周期可利用傅里叶级数予以展开,谐波的危害人人皆知,这些就不在这里叙述。

治理谐波的方法是采用滤波器,滤波器大量吸收系统里由谐波源发生的谐波,抑制了谐波对系统的骚扰。

电容器是提高功率因数的,带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在汽车厂广泛应用,所以要串联电抗器,其目的之一是减少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另一个目的是将电容器组作为滤波器来治理谐波。

目的不同,所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又称相对电抗率),也是不同的。前者电抗率一般为0.1%~1%,由制造厂选配,后者电抗率应由用户根据背景谐波的不同,从制造厂产品样本所示的标准规格选择。

所谓电抗率K ,就是所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L )和电容器容抗(

C

ω1)的百分比,即K=ω2LC 。此处ω=2πf=314,f

即基波频率50Hz 。

对某次谐波,如n 次,感抗是n ωL ,或称nX L ,容抗是

c

n ω1或称

n

X c 。

二、利用串联谐振激活谐波

如果略去很多分支回路,某次谐波从谐波源出发,面临2个并联回路,其中一个回路是电网系统,另一个回路是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假设系统基波电抗是Xs ,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的基波电抗是X L —X c 。

既然C

L

X X

K

=,那么X L —X C =KX C —X C =X C (K —1)。

系统谐波电抗是nX S ,串联组谐波电抗是nX L —

n

X c =nKX c -

n

nK X n

X c c 1(-

=)。

设谐波源流出的n 次谐波电流为I n ,I n =I ns +I nc ,I ns 为流入系统的n 次谐波电流,I nc 为流入电容器组的n 次谐波电流。

根据定压原理和分流原理可分别得出:

n S

c c

ns I nX X n nK X n

nK I ?+-

-

=

)1

()1(

n S

c S

nc I nX

X n

nK nX I ?+-

=

)1(

作为滤波器,当然希望谐波电流I n 全部流入电容器组,即希望nK n 1

-=0,即K=

2

1n

。对3次谐波,K=11%,对5次谐

波,K=4%,对7次谐波,K=2%。

但若果真如此,这种现象就叫串联谐振,谐波电流大量流入将危及电容器组,造成电容器大量损坏,因此K 应靠近,又要躲离11%、4%、2%。

根据GB50227-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推荐:抑制3次谐波的串联电抗器电抗率为12%,抑制5次谐波电抗率为6%。按照这样的电抗率组成的电容器组,一方面能吸收部分系统内的谐波电流,一方面又不致引起电容器的过热。

根据IEC 的规定,所选电抗率应为K=1.252

1n

?,该式来源

于K=

2

)

9.0(1n ,0.9是考虑到不大于10%的调谐偏差率。按照这

规定,对3次谐波来说,选用14%,对5次谐波来说,选用5%,对7次谐波来说,选用2.6%。

按照英博公司的标准,电抗率有14%、7%和5.5%。

如果系统中存在5次谐波,可以选择 5.5%或7%的电抗率,如果系统中存在3次谐波,则需要14%的电抗率。

按照2

1n

K

公式,对应某一K 值,可以推算出来一频率,

称谐振频率,如 5.5%对应的谐振频率是214Hz 、7%对应的谐振频率是189Hz ,14%对应的谐振频率是134Hz 。如果系统内的谐波是5次的,即250Hz ,选择的谐振频率应小于并接近250Hz ,即 5.5%(214Hz)或7%(189Hz),前者比起后者来,吸收系统中5次谐波的分量更多。如果选14%(134Hz ),对5次谐波的吸收是0。如选择 2.6%(310Hz ),谐振就不可能被激活,不可能吸收5次谐波了。2.6%是对付7次谐波的,因此根据谐波频率(即n 次谐波)“对症”选择谐振频率(即电抗率K )太重要了。

下面有计算举例。

三、不要掉入并联谐振的陷阱

用电抗器串联电容器的办法治理谐波,效果是很不理想的,仍有相当部分谐波危害系统,引起电容器发热、变压器发热,更有甚者,电抗器和电容器组的感抗和容抗有可能无意间与系统的感抗产生并联谐振,即谐波被放大,结果使系

统承受巨大的“应力”,使断路器误动作,变压器损坏,电容器损坏。

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0

)1=+-s

c nX

X n

nK

此时I ns 和I nc 将无穷大。 化简之,得

c

s X X n

K -

=

2

1

此处定义K 为K 并,2

1n

是串联谐振的条件,定义为K 串,

可见K 并与K 串相差仅为

c

s X X 。

设10kV 系统的电抗为无限大,10/0.4kV 配电变压器容量为1600kVA ,其百分电抗为6%,低压侧电容器为500kVar ,求系统感抗X s ,电容器的容抗X c 。

系统短路容量S s 为 :

MVA

S s 7.2606

.06.1==

系统感抗X s 为:

Ω

006.07

.264

.02

==

s X

电容器容抗X c 为:

Ω

32.05

.04

.02

==

c X

因此:

019

.032

.0006.0==

c

s X X

K

与K 串

相差仅0.019,可见躲过了串联谐振的电容器

组,如果电容器组的某个熔断器熔断,某个电容器退出运行,很可能进入并联谐振状态。

现在不妨将这个例子继续计算下去。

如果K 分别为2.1%、4%、5%、5.5%、7%、11%、14%代入计算流入电容器电流的公式,结果见下表(五次谐波)。

14%代入,结果见下表。 并串五次谐波计算中,并联谐振的Ic 5,所以不是无限大,这是因为K 的计算数值由四舍五入取了近似值的缘故。

四、最后结论

某实测资料表明:焊接车间变压器三次谐波含量约30%,谐波电流约600A,冲压车间变压器在电容器投入时五次谐波含量近50%,谐波电流达430A,功率因数为0.88,在电容器切除时五次谐波含量近33%,谐波电流达300A,功率因数为0.69。冲压车间变压器的电容补偿装置,虽提高了功率因数,却放大了谐波电流。

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焊接车间,配置的电抗率应为13%~16%,冲压车间及涂装车间配置的电抗率应为 4.5%~6%。这是根据车间谐波的次级确定的。

参考文献:

1.杨松山高次谐波的探讨与技术处理

2.程传更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的工程设计

短路电流计算案例

短路容量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1、计算公式: 同步电机及发电机标么值计算公式: r j d d S S x X ?= 100%""* (1-1) 变压器标么值计算公式: rT j k T S S u X ?= 100%* (1-2) 线路标么值计算公式: 2*j j L L U S L X X ??= (1-3) 电抗器标么值计算公式: j j r r k k U I I U x X ? ?= 100%* (1-4) 电力系统标么值计算公式:s j s S S X = * (1-5) 异步电动机影响后的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 2 ""2""])1()1[(2)(M M ch s s ch M s ch I K I K I I I -+-++=?? (1-6) 其中:%"d x 同步电动机超瞬变电抗百分值 j S 基准容量,100MV A j U 基准容量,10.5kV j I 基准电流,5.5kA r S 同步电机的额定容量,MV A rT 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 A %k u 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值 L X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0.08km /Ω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0.4km /Ω L 高压线路长度,km

r U 额定电压,kV r I 额定电流,kA %k x 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 s S 系统的短路容量,1627MV A "s I 由系统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M I 异步电动机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rM qM M I K I 9.0"= rM I 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kA qM K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一般可取平均值6 s ch K ?由系统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 M ch K ?由异步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一般可取1.4~1.7 2、接线方案 图1 三台主变接线示意图 3、求k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1网络变换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1电抗器的作用 串联电抗器顾名思义就是指串联在电路中电抗器(电感),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行业内的串联电抗器主要是指和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电抗器和电容器串联后构成谐振回路,起到消谐或滤波的作用,而电抗器在谐振回路中起的作用如下: 1.1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 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以保护电容器和便于选择配套设备。加装串联电抗器后可以把合闸涌流抑制在1+电抗率倒数的平方根倍以下。国标GB50227-2008要求应将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通常为10倍左右),为了不发生谐波放大(谐波牵引),要求串联电抗器的伏安特性尽量为线性。网络谐波较小时,采用限制涌流的电抗器;电抗率在0.1%-1%左右即可将涌流限制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以减少电抗器的有功损耗,而且电抗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在电容器柜内。采用这种电抗器是即经济,又节能。 1.2与电容器组构成全谐振回路,滤除特征次谐波。 串联滤波电抗器感抗与电容器容抗全调谐后,组成特征次谐波的交流滤波器,滤去某次特征次谐波,从而降低母线上该次谐波的电压畸变,减少线路上特征次谐波电流,提高网络同母线供电的电能质量。 1.3与电容器组构成偏谐振回路,抑制特征次谐波。 先决条件是需要清楚电网的谐波情况,查清周围电力用户有无大型整流设备、电弧炉、轧钢机等能产生谐波的负荷,有无性能不良好的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机,尽可能实测一下电网谐波的实际值,再根据实际谐波成分来配置合适的电抗器。 1.4提高短路阻抗,减小短路容量,降低短路电流。 无功补偿支路前置了串联电抗器,当出现电容器故障时,例如电容器极板击穿或对地击穿,系统通过系统阻抗和串联电抗器阻抗提供短路电流,由于串联电抗器阻抗远大于系统阻抗,所以有效降低了电容器短路故障时的短路容量,保证了配电断路器断开短路电流可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 1.5减少电容器组向故障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保护电力电容器。 当投运的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为多个支路时,其中一组电容器出现故障时其它在运行的电容器组会通过故障电容器放电,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放电涌流,保证保护装置切断故障电容器组的可能性。 1.6减少电容器组的投切涌流,降低涌流暂态过程的幅值,有利于接触器灭弧。 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涌流,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抑制操作电流的暂态过程,有利于接触器触头的断开,避免弧光重燃,引起操作过电压。降低过电压的幅值,保护电容器,避免过电压击穿或绝缘老化。 1.7减小操作电容器组引起的过电压幅值,避免电网过电压保护。 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操作过电压,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抑制接触器触头重击穿现象出现,降低操作过电压的幅值,保护电容器,避免过电压击穿或加速绝缘老化。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 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多层治理、分级协调的原则。在地区的配电和变

电容器组电抗率的选择

电容器组电抗率的选择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陈才俊 摘要: 文章阐述如何根据背景谐波选择电容器组的电抗率 关键词: 谐波电抗率串联谐波并联谐波 一、什么叫电抗率 非线性元件是产生谐波的根源,非正弦波的周期可利用傅里叶级数予以展开,谐波的危害人人皆知,这些就不在这里叙述。 治理谐波的方法是采用滤波器,滤波器大量吸收系统里由谐波源发生的谐波,抑制了谐波对系统的骚扰。 电容器是提高功率因数的,带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在汽车厂广泛应用,所以要串联电抗器,其目的之一是减少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另一个目的是将电容器组作为滤波器来治理谐波。 目的不同,所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又称相对电抗率),也是不同的。前者电抗率一般为0.1%~1%,由制造厂选配,后者电抗率应由用户根据背景谐波的不同,从制造厂产品样本所示的标准规格选择。

所谓电抗率K ,就是所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L )和电容器容抗( C ω1)的百分比,即K=ω2LC 。此处ω=2πf=314,f 即基波频率50Hz 。 对某次谐波,如n 次,感抗是n ωL ,或称nX L ,容抗是 c n ω1或称 n X c 。 二、利用串联谐振激活谐波 如果略去很多分支回路,某次谐波从谐波源出发,面临2个并联回路,其中一个回路是电网系统,另一个回路是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假设系统基波电抗是Xs ,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的基波电抗是X L —X c 。 既然C L X X K =,那么X L —X C =KX C —X C =X C (K —1)。 系统谐波电抗是nX S ,串联组谐波电抗是nX L — n X c =nKX c - n nK X n X c c 1(- =)。 设谐波源流出的n 次谐波电流为I n ,I n =I ns +I nc ,I ns 为流入系统的n 次谐波电流,I nc 为流入电容器组的n 次谐波电流。 根据定压原理和分流原理可分别得出:

三相滤波电抗器参数计算实例

三相滤波电抗器作 一.设计依据 482V 500V 1,电抗器总额定容量16.66kvar 15.51kvar 2,电抗率 4.16% 4.16% 3,总电感量 0.0577mH 0.0619mH 4,电容器安装总容量550Kvar 550Kvar 5,电容器额定电压 480v 500v 6,电容器基波容量383.31Kvar 357.31Kvar 7,成套装置分四组即:50kvar ,100kvar ,200kvar ,200kvar 。 按安装容量分配: 1/2/4/4 故需制做四只三相或12只单相电抗器 二,电抗器制作要求 ⒈ 电抗器的绝缘等级660v 。 ⒉ 电抗器的耐热等级H 级。 ⒊ 电抗器的额定容量S ,0.7Kvar 。 ⒋ 电抗器的电抗率 4.16%。 ⒌ 电抗器的电感1.995mH 。 ⒍ 电抗器的额定电流33.2A 。 ⒎ 电抗器的绝缘耐压5千伏。 三,铁芯计算及材料的选择 ⒈ 硅钢片选用D310取向硅钢片。 2.电抗器容量的确定。 (1)给定无功16.6Kvar 求电容量 C =92102?fU ?=9210500 3146.16??=910785000006.16?=211.46μF (2)根具电容量求容抗 Xc= 6101c ω=61046 .2113141??=15.064?

(3)已知容抗和电抗率求电抗 XL=0.0416064.15?=0.6266624 ? (4)求制作电抗器的电感 L=310?ωXL =310314 6266624.0=1.9957mH (5)根具电容器的容抗和额定电压求电抗器的流 IL=XC u =064 .15500=33.2A (6)求制作电抗器的容量 Q=310-IV =33.2?21310-=0.7kvar ⒉ 铁芯柱截面积的选择。 ⑴按0.7Kvar 计算铁芯柱的截面积。(按三相变 直径 D =kd 4P =69×47.0=6.31cm (KD-经验数据) 铁芯柱圆截面积 S =π×2231.6??? ??=3.14×9.55=312cm 电抗器的电压 V =P ÷I =0.7÷33.2=21V 一、 硅钢片宽度的选择 1 硅钢片宽度尺寸的计算 E =(2.6-2.9)2LI =2.922.330019957.0?=4.3cm 取4.8 2 铁心厚度尺寸的计算 ⑴ 净厚度B =S ÷E =31 2cm ÷4.8cm =6.5 cm 硅钢片数为:6.5÷0.27=240片 ⑵铁心厚度 s B =B ÷K =6.5 cm ÷0.91=7.15 cm 二、 绕组匝数w 和气隙的计算 ⒈ 绕组匝数的计算w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中,一般都装有串联电抗器,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限制合闸涌流,使其不超过20倍;2)抑制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用来保护电容器。因此,电抗器在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 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 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 (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3. 电网谐波以5次及以上为主 (1)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2)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于采用0.1%~1%的串两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伙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怼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当系统中无谐波源时,为防止电容器组投切时产生的过电压和对电容器组正常运行时的静态过电压、无功过补时电容器端的电压升高的情况分析计算,可选用0.5%~1%的电抗器。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对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串联电抗器有以下建议: (1)新建变电所的电容器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必须慎重,不能与电容器任意组合,必须考虑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谐波背景。 (2)对于已经投运的电容器装置,其串联电抗器选择是否合理须进一步验算,并组织现场实测,了解电网谐波背景的变化。对于电抗率选择合理的电容器装置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小电容器组的容量。 (3)电容器组容量变化很大时,可选用于电容器同步调整分接头的电抗器或选择电抗

电抗器选择方法

电抗器选择方法 1.1电抗率的选择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 当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一般为12%;也可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率。只有3次等零序谐波不需要补偿时也可以选择零序滤波电抗器。 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装置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一般为12%;也可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率的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5次 3次谐波含量很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包括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忌用0.1%~1%的串联电抗器。 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装置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12%或12%与4.5%~6%的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7次及以上(中频冶炼、电镀、轧机、工业炉、单晶炉等大部分工业负荷为此类负荷) 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 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 ■对于采用0.1%~1%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3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 ■补偿装置接入处的特征次背景严重超过了国标限值,需要谐波治理达到国标要求的需要经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滤波设计并特殊定做滤波电抗和其它滤波组件 负荷容量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相当时选择并联型无功补偿兼谐波治理装置。 负荷容量远小于配电变压器时选择串联型无功补偿兼谐波治理装置。 1.2电抗器类型的选择 电抗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分为油浸式铁芯电抗器、干式铁芯电抗器、干式空芯电抗器、干式半芯电抗器、干式磁屏蔽电抗器,不同类型的电抗器互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用电现场情况斟酌选择。 理想的电抗器应是有如下特点:无油、无噪音、体积小、线性度好、无漏磁、过流能力强、结构稳定、耐候性强等 1.3■铁芯电抗器 体积小、漏磁小,损耗小,可以装高压柜内,但噪声大,线性度差,有漏磁局部过热的可能,易发生磁饱和,烧毁线圈。系统过压、过流和谐波的影响,致使铁芯过饱和电抗值急剧下降,抑制谐波的能力下降,抗短路电流能力低。干式铁芯式电抗器除上述缺点外,还不能在室外运行。 1.4■干式空芯电抗器 线性度好,噪声小,过流能力强,散热能力强,机械结构简单、坚固,户内外都可使用,基本免维护,但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漏磁范围广,对周围的用电设备电磁干扰大,有功损耗较高。 1.5■半芯电抗器 半芯电抭器是介于铁芯电抭器和空芯电抗器之间的一种新型电抭器,结构简单、线性好、噪音小、维护方便,比空心电抗器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但由于采用了非线性材料铁芯、其电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短路电流计算案例之欧阳家百创编

短路容量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欧阳家百(2021.03.07) 1、计算公式: 同步电机及发电机标么值计算公式: r j d d S S x X ?= 100%""*(1-1) 变压器标么值计算公式:rT j k T S S u X ?= 100%*(1-2) 线路标么值计算公式:2*j j L L U S L X X ??=(1-3) 电抗器标么值计算公式:j j r r k k U I I U x X ? ?= 100%*(1-4) 电力系统标么值计算公式:s j s S S X = *(1-5) 异步电动机影响后的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 2 ""2""] )1()1[(2)(M M ch s s ch M s ch I K I K I I I -+-++=?? (1-6)

其中:%"d x 同步电动机超瞬变电抗百分值 j S 基准容量,100MV A j U 基准容量,10.5kV j I 基准电流,5.5kA r S 同步电机的额定容量,MV A rT 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 A %k u 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值 L X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 0.08km /Ω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0.4km /Ω L 高压线路长度,km r U 额定电压,kV r I 额定电流,kA %k x 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 s S 系统的短路容量,1627MV A "s I 由系统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M I 异步电动机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 rM qM M I K I 9.0" = rM I 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kA qM K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一般可取平均值6 s ch K ?由系统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 M ch K ?由异步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一般可取 1.4~1.7 2、接线方案 图1 三台主变接线示意图 3、求k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1网络变换 (a ) (b ) (c ) (d )

补偿电容器电抗率选择

抑制谐波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天津市同德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黄缉熙 补偿用并联电容器对谐波电压最为敏感,谐波电压加速电容器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谐波电流将使电容器过负荷、出现不允许的温升,特别严重的是当电容器组与系统产生并联谐振时电流急速增加,开关跳闸、熔断器熔断、电容器无法运行。为避免并联谐振的发生,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它的电抗率按背景谐波次数选取。电网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选取4.5% ~ 6%;电网的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宜选取12% 一、电抗率K值的确定 1. 系统中谐波很少,只是限制合闸涌流时则选K=0.5~1%即可满足要求。它对5次谐波电流放大严重,对3次谐波放大轻微。 2. 系统中谐波不可忽视时,应查明供电系统的背景谐波含量,在合理确定K值。电抗率的配置应使电容器接入处谐波阻抗呈感性。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应配置K=4.5~6%。通常5次谐波最大,7次谐波次之,3次较小。国内外通常采用K=4.5~6%。配置K=6%的电抗器抑制5次谐波效果好,但明显的放大3次谐波及谐振点为204Hz,与5次谐波的频率250Hz,裕量大。配置4.5%的电抗器对3次谐波轻微放大,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是适宜的。它的谐振点235Hz与5次谐波间距较小。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应串联K=12%的电抗器。在电抗器电容器串联回路中,电抗器的感抗X LN与谐波次数虚正比;电容器容抗X CN与谐波次数成反比。为了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则要使5次及以上谐波器串联回路的谐振次数小于5次。这样,对于5次及以上谐波,电杭器电容器串联回路呈感性,消除了并联谐振的产生条件;对于基波,电抗器电容器串联回路呈容性,保持无功补偿作用。如电抗器电容器串联回路在n次谐波下谐振,则: 式中X CN/X LN为电抗率的倒数,不同的电抗率对应不同的谐振次数或不同的谐振频率,如表1所示。电抗器的电抗率以取6%为宜,可避免因电抗器、电容器的制造误差或运行中参数变化而造成对5次谐波的谐振。若电容器接入处,电网被污染严重,电抗率要另行计算。 表1 电抗率对应的谐振次数或谐波频率

电抗器设计

07

《电磁装置设计原理——电抗器的设计》
设 计 报 告
姓 学
名 号
专业班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1
480KV/10KV 电 抗 器 设 计
一.电抗器的额定值和技术要求:
1、 额定容量 S N = 480 KVA 2、 额定电压 U N = 10 KV 3、 阻抗压降 U 1 = 381V 4、 相数 m = 3 5、 额定电流 I N = 419 A 6、 损耗 PCU + PFe ≤ 7000W 7、 线圈温升 TK < 125K 电抗器的主要参数选择结果
二.电抗器的参数计算选择
1. 铁芯参数设计选择
1.1 铁芯直径选择
D = K D 4 S / m = 0.06 × 4 480 / 3 = 0.206m ,
选择 D = 210 × 10 ?3 m ,采用 DQ133 ? 30 硅钢片,查表(5-1)得: 铁芯叠压系数: K dp = 0.95

2
铁芯柱有效截面面积: Az = 291.8 × 10 ?4 m 2 轭有效截面面积: Ae = 321.3 × 10 ?4 m 2 角重: G? = 84.8kg 铁芯最大片宽: BM = 0.2m 铁芯总叠厚: ? M = 0.178m 铁轭片高: bem = 0.19m 1.2 矩形铁芯长宽确定 举行铁芯的面积由上面查表得到的数据确定,又要求 a/b 为 3, 则可选取长 a=300mm,宽 b=100mm。 有效铁芯截面积等于铁芯面积 X 叠压系数: A S =0.95*300*100=28500 mm 2
2. 线圈参数设计选择
电抗额定值
X1 =
VN
IN
= 381
419
= 0.909
设计后,要满足电抗器的电抗的标幺值为 1~1.025 线圈匝数 初选 B ' = 0.81T , k m = 0.81 ,
W=
k mV 2πfB' AZ
=
0.81× 381 = 60匝 ,取整得: W = 60匝 2π × 50 × 0.87 × 300 × 10 ?4
主电抗计算
初选单个气隙长度 δ = 6.5 × 10 ?3 m ,铁芯饼高度 H B = 50 × 10 ?3 m

电抗器与电容器匹配问题

将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构成去谐系统可以避免这些谐振现象。去谐系统的自振频率介于最低的谐波频率和基波频率之间,对于高于去谐系统自振频率的谐波而言,去谐系统表现为感性,避免了谐振;对于50Hz的基波频率而言,它呈容性,因而无功功率可以得到补偿。 此串联电抗器不但能抑制合闸时的瞬时涌流,而且可抑制、吸收谐波电流,具有滤波作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 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 (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 (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 (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3. 电网谐波以5次及以上为主 (1)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 (2)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于采用0.1%~1%的串两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伙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怼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当系统中无谐波源时,为防止电容器组投切时产生的过电压和对电容器组正常运行时的静态过电压、无功过补时电容器端的电压升高的情况分析计算,可选用0.5%~1%的电抗器。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对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串联电抗器有以下建议: (1)新建变电所的电容器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必须慎重,不能与电容器任意组合,必须考虑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谐波背景。

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及电抗率的选择

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及电抗率的选择 摘要:串联电抗器是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谐波和限制涌流,因此,在并联电容器的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是非常必要的。电抗率是串联电抗器的重要参数,电抗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它的作用。文章着重就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电抗率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串联电抗器谐波抑制电抗率选择 1 前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 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多层治理、分级协调的原则。在地区的配电和变电系统中,选择主要电能质量污染源和对电能质量敏感的负荷中心设立电能质量控制枢纽点,在这些点进行在线电能质量监测、采取相应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在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母线处的谐波“污染”暂未得到根本整治之前,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谐波放大。在并联电容器的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串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高次谐波和限制合闸涌流[1],防止谐波对电容器造成危害,避免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但是串联电抗器绝不能与电容器组任意组合,更不能不考虑电容器组接入母线处的谐波背景。文章着重就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电抗率的选择方法。 2 电抗器选择不当的后果 2.1 基本情况介绍 某110kV变电所新装两组容量2400kvar的电容器组,由生产厂家提供成套无功补偿装置,其中配置了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容量为144kvar。电容器组投入运行之后,经过实测发现,该110kV变电所的10kV母线的电压总畸变率达到4.33%,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4%的限值[2],其中3次谐波的畸变率达到3.77%,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3.2%的限值[2]。 经过仔细了解和分析,发现该110kV变电所的10kV系统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即使在电容器组不投入运行的情况下,10kV母线的电压总畸变率也高达4.01%,其中3次谐波的畸变率高达3.48%。在如此谐波背景下,2400kvar电容器组配置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是否适合?现计算分析如下。 2.2 电抗率的选择分析

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利与弊

在理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这是电网最常用的无功补偿办法,也是进步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节能降损的有效措施。为满足电网和用电设备对电压质量的请求,依据无功负荷变化而投切适量的电容量。但是在电容器投运合闸霎时将产生幅值很大,频率很高的合闸涌流。若电容器接入处电网村谐波污染,由于电容器的容性阻抗特性,将对谐波电流起到放大作用。风险的过电流必将对电气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常常还会形成设备的损坏。 为防止谐波对补偿安装的影响,则在电容器回路采用串联电抗器的措施,这既不影响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又能抑止高次谐波。所以在补偿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具有抑止高次谐波,限制合闸涌流的效果。 但是运转理论标明,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后,在无功补偿安装投运合闸时还可能产生过电压,以及电容器端电压升高和运用寿命缩短等负面影响,现就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的利和弊做些剖析。 1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的益处 1.1限制合闸涌流 无功补偿电容器在投运合闸霎时常常会产生冲击性合闸涌流,这是由于初次合闸的电容器处于未充电状态,流入电容器的电流仅受回路阻抗的限制。因该回路接近短路状态,回路阻抗很小,故而会产生很大冲击涌流。 GB50227—95《并联电容器安装设计标准》中合闸涌流的计算式为: 式中: Ie——电容器组额定电流; XC——电容器组一相容抗值 Xs——电容器组与电网间电抚值 Sd——合闸点系统的短路容量 Qc——电容器组容量 合闸涌流倍数

,K值时随合闸点短路容量的增大和电容器组容量的减小而增大,普通为3——10倍。 电容器组回路加装串联电抗器后的合闸涌流倍数为: K值时随母线短路容量的增大,或电抗器感抗占电容器容抗的百分数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故而串联电抗器后能起到限制合闸涌流的作用。 1.2抑止高次谐波 当补偿电容器接入处电网存在谐波时,电容器对n次谐波的容抗降为XC/n,系统电感对n次谐波的感抗升为nxs。电网存在有n此谐波时,假如nxs=XC/n,则产生n次谐波谐振现象。其n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迭加后,使流过电容器电流骤增,其过电流将危及电容器的平安。此时,谐波电流在系统阻抗上产生的谐波电压与原电压迭加而产生过电压,此过电压将影响电容器运用寿命。 在补偿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后,能有效避开谐振区,从而起到抑止高次谐波作用。 当nXs=xc/n而产生n次谐波谐振现象时,其自振频率为: 电网存在高次谐波时,当n>n0时其阻抗呈理性,对等效网络有明显的抑止休博作用。 但在n 运转理论标明,如串联电抗器的主要用处限制合闸涌流,应选择0.2~2%容抗值得电抗器;如是为抑止高次谐波则应选择6%容抗值的电抗器。电抗器应串联在电容器组的电源侧,其抑止谐波效果会更好。 2串联电抗器存在的弊端 2.1电容器投切时产生过电压 在并联电容器组的回路中串联的电抗器,特别是线性电抗器,或是质量因数较高电抗器,在断路器投切电容器时都会产生过电压,因断路器在合闸时的弹跳和分闸时的重燃,均会增加过电压产生的几率和倍数。故而投切电容器的断路器宜选择高性能、无涌流,不发作重燃的开关,以防止操作时产生过电压。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 ÷ F (工作频率) = 360 ÷ (2* ÷ =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寸)) + ( 40 * 圈长(寸))}] ÷圈直径 (寸) 圈数 = [ * {(18* + (40*}] ÷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D*N*N)/(L/D+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英寸),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2=≒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查表) H-DC=πNI / l = ×××10 / =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完整版)三相滤波电抗器参数计算实例

大庆三相滤波电抗器作 一.设计依据 482V 500V 1,电抗器总额定容量16.66kvar 15.51kvar 2,电抗率 4.16% 4.16% 3,总电感量 0.0577mH 0.0619mH 4,电容器安装总容量550Kvar 550Kvar 5,电容器额定电压 480v 500v 6,电容器基波容量383.31Kvar 357.31Kvar 7,成套装置分四组即:50kvar ,100kvar ,200kvar ,200kvar 。 按安装容量分配: 1/2/4/4 故需制做四只三相或12只单相电抗器 二,电抗器制作要求 ⒈ 电抗器的绝缘等级660v 。 ⒉ 电抗器的耐热等级H 级。 ⒊ 电抗器的额定容量S ,0.7Kvar 。 ⒋ 电抗器的电抗率 4.16%。 ⒌ 电抗器的电感1.995mH 。 ⒍ 电抗器的额定电流33.2A 。 ⒎ 电抗器的绝缘耐压5千伏。 三,铁芯计算及材料的选择 ⒈ 硅钢片选用D310取向硅钢片。 2.电抗器容量的确定。 (1)给定无功16.6Kvar 求电容量 C =92102?fU X ?=9210500 3146.16??=910785000006.16?=211.46μF (2)根具电容量求容抗 Xc=6101c ω=61046 .2113141??=15.064?

(3)已知容抗和电抗率求电抗 XL=0.0416064.15?=0.6266624 ? (4)求制作电抗器的电感 L=310?ωXL =310314 6266624.0=1.9957mH (5)根具电容器的容抗和额定电压求电抗器的流 IL=XC u =064 .15500=33.2A (6)求制作电抗器的容量 Q=310-IV =33.2?21310-=0.7kvar ⒉ 铁芯柱截面积的选择。 ⑴按0.7Kvar 计算铁芯柱的截面积。(按三相变压器计算) 直径 D =kd 4P =69×47.0=6.31cm (KD-经验数据) 铁芯柱圆截面积 S =π×2 231.6??? ??=3.14×9.55=312cm 电抗器的电压 V =P ÷I =0.7÷33.2=21V 一、 硅钢片宽度的选择 1 硅钢片宽度尺寸的计算 E =(2.6-2.9)2LI =2.922.330019957.0?=4.3cm 取4.8 2 铁心厚度尺寸的计算 ⑴ 净厚度B =S ÷E =31 2cm ÷4.8cm =6.5 cm 硅钢片数为:6.5÷0.27=240片 ⑵铁心厚度 s B =B ÷K =6.5 cm ÷0.91=7.15 cm 二、 绕组匝数w 和气隙的计算 ⒈ 绕组匝数的计算w

电抗器和电容器

问:电抗器定义与作用 答: 电气回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电感具有抑制电流变化的作用,并能使交流电移相.把具有电感作用的绕线式的静止感应装置称为电抗器。 1、电抗器适用于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的治理系统中,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对谐波起滤波作用,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形畸变,从而改变电网质量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进线电抗器用来限制电网电压突变和操作过电压引起的电流冲击,平滑电源电压中包含的尖峰脉冲,或平滑桥式整流电路换相时产生的电压缺陷,它既能阻止来自电网的干扰,又能减少整流单元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 3、直流电抗器(又称平波电抗器)主要用于变流器的直流侧,电抗器中流过的具有交流分量的直流电流。主要用途是将叠加在直流电流上的交流分量限定在某一规定值,保持整流电流连续,减小电流脉动值,改善输入功率因数。 4、输出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补偿长线分布电容的影响,并能抑制输出谐波电流,提高输出高频阻抗,有效抑制dv/dt.减低高频漏电流,起到保护变频器,减小设备噪声的作用。 5、电容器在补偿功率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的冲击,造成电容器损坏和功率因数降低,为此,需要在补偿的时候进行谐波治理。 1、电容器的定义 所谓电容器就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容器”。只不过这种“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电荷,而且其所存储的正负电荷等量地分布于两块不直接导通的导体板上。至此,我们就可以描述电容器的基本 结构:两块导体板(通常为金属板)中间隔以电介质,即构成电容器的基本模型。 2、电容器的作用 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的作用一般概括为:通交流、阻直流。电容器通常起滤波、旁路、耦合、去耦、转相等电气作用,是电子线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大行其道的 今天,电容器作为一种分立式无源元件仍然大量使用于各种功能的电路中,其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 见一斑。作贮能元件也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同电池等储能元件相比,电容器可以瞬时充放电, 并且充放电电流基本上不受限制,可以为熔焊机、闪光灯等设备提供大功率的瞬时脉冲电流。电容器还常 常被用以改善电路的品质因子,如节能灯用电容器。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各类电抗器计算

如下 1. 进线电抗器 1.1 进线电抗器的额定电流I LN: 对直流传动装置(6RA70): I LN=0.82I dN (A) 式中:I dN:传动装置额定整流电流,通常即为由其供电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A)。 对电压型变频器(6SE70): I LN=1.1I CN (A) 式中:I CN: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通常即为由其供电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A)。 对6SE70中的整流单元和整流/回馈单元: I LN=0.87I dc (A) 式中:I dc:整流单元或整流/回馈单元额定输出电流 (A)。 1.2 进线电抗器的电感值L: 对直流传动装置(6RA70)和6SE70中的整流/回馈单元按压降4%选择L: L=0.04U LN/(30.5×2πfI LN) (H) 式中:U LN:进线电压的线电压有效值 (V) f:电网频率 (Hz) I LN:进线电抗器的额定电流 (A) 当f=50Hz时: L=73.51×U LN/I LN (μH) 也可根据进线电抗器的进线电压U LN和额定电流I LN直接从下面的表1.1~表1.4中选择进线电抗器(适用于f=50Hz)。 对变频器(6SE70)和6SE70中的整流单元,按压降2%选择L: L=0.02×U LN/(30.5×2πfI LN) (H) 式中:U LN:进线电压的线电压有效值 (V) f:电网频率 (Hz) I LN:进线电抗器的额定电流 (A) 当f=50Hz时: L=36.76×U LN/I LN (μH) 也可根据进线电抗器的进线电压U LN和额定电流I LN直接从下面的表1.5~表1.8中选择进线电抗器(适用于f=50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