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预测习题与案例

需求预测习题与案例
需求预测习题与案例

计算题:

一、某公司新设一条生产线,包括A、B、C、D、E五类工作,根据现有资料得知这四类工作所需的标准任务时间为0.4,2.2,1.8,2.0,1.5(小时/件),在估计未来两年每一类工作所需工作量的基础上,见下表:

假设每人每年工作小时数为1200小时,预测未来操作所需的最低人力数。

二、假设有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销售额紧密联系,且其劳动生产率每年以5%的比率增加,根据下表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三年的实际员工需求:

三、已知某企业当年的营业额是80 000 000元,预计四年后营业额将增长为107 200 000元,生产效率每年提高1%。根据以往市场数据和工作设计推算,每50人能完成50 000 000元的销售额,依次推算四年后企业用人需求。

小组案例讨论:你会计算离职率吗?

人事部李经理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她想总经理可能要和她讨论月度人事报告的事宜,不过她充满信心,因为报告内容详尽,数据分析有条有理,并对下一阶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报告应该是完美的。

“你的报告我看过了,总的来说是一份很不错的报告。但我很奇怪,你在计算各部门的人员离职率时,为什么会出现离职率大于100%的情况呢?你能解释一下它代表什么意义呢?”总经理指着她的报告问道。

李经理看着报告,发现后勤部门原来有17人,后来由于后勤部门的保安工作外包给保安公司,清洁工作也外包给清洁公司,后勤部门的人员降到只有5人。按通常离职率计算方法,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2]*100%,得出的结果是109%。这代表什么意思呢?当初李经理也有疑问,但没有深究下去。现在面对总经理的提问,李经理低下了头:“很抱歉,我确实不知如何解释,可能是计算方式不对,我会尽快找出解决办法。”

李经理很困惑:翻过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离职率的计算公式都是按自己所采用的公式,难道这个公式错了吗?否则为什么会出现离职率超过100%的现象呢?如果错了,那离职率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呢?

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员工的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动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按字面理解,离职率应指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也可以理解为每100个员工中有多少个员工离职,因此离职率应不超过100%。在众多的资料中,离职率通常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有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即离职率超过100%,难道员工全部离职了吗?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员工真的全部离职,则按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为200%,这与人们通常情况下理解的离职率是矛盾的。离职率怎样计算才合理呢?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在一月份时跳槽员工较多,故二、三月份开始大量招聘新员工,四、五、六月份员工的变动则较为平稳。请讨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离职率,并给李经理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建议。

人力资源规划内容及预测方法

人力资源规划内容与预测方法 (一)预测未来的组织结构 一个组织或企业经常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全球市场的变化,跨国境应的需要,生产技术的突破,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程序的变更,新产品的问世等。这些变化都将影响整个组织结构,即组织结构必须去适应企业经营策略的变化。而经营策略的变化又因环境变化而产生。而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牵涉到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对未来组织结构的预测评估应列为第一步。 (二)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计划 该计划应考虑以下三点: (1)因业务发展、转变或技术装备更新所需增加的人员数量及其层次。 (2)因员工变动所需补充的人员数量及其层次,这种变化包括退休、辞职、伤残、调职、解雇等。 (3)因内部成员升迁而发生的人力结构变化。 (三)制定人力资源征聘补充计划 征聘原则包括: (1)内部提升或向外征聘以何者为先? (2)外聘选用何种方式? (3)外聘所选用的人力来源如何?有无困难?如

何解决? (4)如果是内部提升或调动,其方向与层次如何? (四)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它包括两方面:对内遴选现有员工,加强对员工进行产品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培训;对外应积极猎取社会上少量的且未来极需的人才,以避免企业中这种人才的缺乏。至于人员的培训内容,可包括: (1)第二专长培训:以利于企业弹性运用人力。 (2)提高素质培训: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观念及提高办事能力,使之能担当更重要的工作任务。 (3)在职培训:适应社会进步要求,以增进现有工作效率。 (4)高层主管培训:进行管理能力、管理技术、分析方法、逻辑观念及决策判断能力方面的培训。 (五)人力使用计划 人力规划不仅要满足未来人力的需要,更应该对现有人力做充分的运用。人力运用涵盖的范围很广,而其关键在于“人”与“事”的圆满配合,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力使用包括下面几项: (1)职位功能及职位重组;

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doc

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 【开课时间】2019年4月18-19日上海2019年10月17-18日上海 【培训对象】制造业有关库存管控和需求预测人员;来自企业各部门(市场、销售、研发、制造、采购等部 门)的有志于了解预测与库存控制的人员;尽管课程中会有大量的案例和实战的演练,但无论库存还是预测, 都需要一定的计算,因此最好有一点数理基础。本课程不适合MRO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 【课程费用】RMB 4800元/人(包含:培训费、教材、午餐、茶点、发票) 注:此课程我们可以提供企业内部培训与咨询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背景: 需求预测不准确是企业的心病,它直接导致了: (1)库存很高但断货却屡见不鲜。 (2)生产计划频繁变更,企业疲于奔命; (3)销售、生产、计划、采购等各个部门之间行同水火,互相埋怨; (4)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5)客户订单无法准时交货,客户投诉不断; 而库存控制不合理对企业来说也是灭顶之灾,它直接导致了: (1 )成本居高不下; (2)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3 )仓库经常爆仓; (4 )各个部门把库存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库存越来越咼; 课程收益: 此次为期2天的培训课程,通过大量案例和实战演练,旨在帮助参与者掌握库存控制的正确方法和理念,如何有效的降低库存,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等;掌握预测的具体方法和如何提高预测准确性。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库存管理概述 一、课程总体介绍 1.培训目标陈述 2.课程总体结构介绍 二、库存概述 1.库存管理的基本理念 2.库存的分类,那些是我们可控的库存 3.库存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各个部门对库存的不同期望 三、库存周转率1.库存周转率的计算 2.通过简单的财务知识,了解库存周转率对企业 的重要性 3.如何设定合理的库存周转率和库存目标 4.库存周转率的局限性 5.了解不同行业库存周转率的大致情况 第二部分库存控制的具体方法 一、采购数量的选择 1.购买数量的把控方式----- lot for lot ,固定量, 定期,mi n-max

人力资源管理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1.管理人员判断法 管理人员判断法,即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接,自下而上确定未来所需人员。这是一种粗浅的人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 2.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也称比率分析,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由于不同人的经验会有差别,不同新员工的能力也有差别,特别是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在能力、业绩上的差别更大。所以,若采用这种方法预测人员需求,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和预测的准确度。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使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如组织将来对劳动力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由人力资源部作为中间人,将第一轮预测中专家们各自单独提出的意见集中起来并加以归纳后反馈给他们,然后重复这一循环,使专家们有机会修改他们的预测并说明修改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重复3~5次之后,专家们的意见即趋于一致。 这里所说的专家,可以是来自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高层经理;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以是外请的。专家的选择基于他们对影响企业的内部因素的了解程度。

4.趋势分析法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关系最密切,然后找出这一因素随聘用人数而变化的趋势,由此推断出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 选择与劳动力数量有关的组织因素是需求预测的关键一步。这个因素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组织因素应与组织的基本特性直接相关 第二,所选因素的变化必须与所需人员数量变化成比例。 有了与聘用人数相关的组织因素和劳动生产率,我们就能够估计出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了。 在运用趋势分析法做预测时,可以完全根据经验估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 所谓回归分析法,就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并将这一关系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借助这个数学模型,就可推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此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应用案例分析

一、主成分回归预测方法的特点 多元回归预测方法是建立在统计技术上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它需要在众多的变量中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全面反映变量关系、应用条件相对简便等优点。但是,多元回归方法在运用中也有很大的局限:首先,我们在进行多元分析时往往容易引入一些相互之间相关性比较强的变量,从而与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相违背,也使多元回归预测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准确度下降。而且,多元回归模型的使用要求各个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在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往往有些样本的分布并不完全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这也会影响回归分析的效果。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可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相结合,这种新的方法叫 做主成分回归预测方法。主成分分析就 是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指标)转 变为几个综合变量的统计方法,通过这种 方法,从原始变量(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 值、外贸商品存储量和消费量)中提炼 出1或2个新变量作为主成分,每个主成 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之间互不相 关。主成分回归预测方法就是在主成分 分析的基础上将新形成的变量作为多元 线性模型的自变量,预测因变量(人力资 源需求)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 某课题组一直对一个沿海地区的外 贸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定性研究。 经过长期的定性研究,课题组发现,外贸 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增长与该地区 的国内生产总值、外贸商品存储量和消 费量的变动有着某种联系,换句话说,该 沿海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商品存储量 和消费量对该地区外贸行业的用人需求 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具体的强弱程度 还没有定量的估计。外贸商品存储量和 消费量发生变化,会导致沿海的外贸单位 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调整,引起外贸单位 增加(或减少)自己的外贸方面的人力资 源,这是对该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一系列相关 的指标对应的数据,如表1所示。 (一)设定相关变量: 因变量是该地区外贸行业人力资源 需求数量(y),自变量是对人力资源数量产 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x1、 商品储存量x2、商品消费量x3、自变量 数量p=3、样本容量为n=11,满足多元回 归条件n>p。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方法适用于原始变量(x1、 x2、x3)之间相关性较强的情况,如果原始 变量的数据之间相关性不强,主成分法将 无法进行适当的降维,失去原有的意义。 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3时,主成分 分析的效果比较明显。所以要对原始变 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上述预测过程涉及大量的计算,如果 采用手工计算,则耗时多,易出错,使用 统计软件可避免这些因素对准确性的影 响。在本文中,具体的计算过程因为过于 复杂也不再一一列出。本文的研究主要 使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这是一款目前 国内比较常用的统计软件。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应用案例分析 ■ 刘彬 表1 某沿海地区经济数据与外贸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数据统计表 (自变量单位均为亿元,因变量单位为千人) 实务

旅游网站需求分析报告

一、需求分析报告 1 引言 由于时下大多数人生活优越,交通工具方便快捷,信息获取方便,导致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了方便旅游爱好者在网上获取信息,有效地掌握各大旅游景点的详细情况,我们多方听取意见、追加和完善大量实用功能,开发出一套适合于旅游者在网络上快速获取信息的管理系统。通过本系统,出行者可以查看某个地区的全部景点列表,了解某个景点的详细情况,自驾车、公交线路,获取景区内的旅游地图等。该系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景点查询服务。 1.1 编写目的 在深入考察了已有的旅游景点网站,同时与多位软件使用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此需求规格说明书对《旅游景点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软件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与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及软件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及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客户、业务或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者、项目管理人员。 1.2 开发目的及意义 本系统提供对各旅游景点综合信息(景点介绍、出行线路查询、景点图片视频展示、景区餐饮分布、博客与论坛等)的查询与管理,可以作为旅游出行综合信息查询的门户。通过本系统,出行者可以查看某个地区的全部景点列表,了解某个景点的详细情况,自驾车、公交线路,获取景区内的旅游地图等。该系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景点查询服务。通过本系统的开发,要求掌握一个完整B/S 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全过程,掌握数据库编程。 1.3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本文档主要描述了系统设计中运用到的各种词汇、系统的功能、运行的环境和配置、外部接口的设计和界面设计等各项系统开发的前期准备材料。并将推荐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技能清单对体现员工工作能力一览表,含学习或工作经历、培训情况、已获证书及主管对其能力的评价 现状核查法对现有人员迚行大排查,包括数量和质量、素质结构以及岗位分布情况。(1)工作职位迚行分门别类,划清不同职位的级别;(2)对每一职位的每一级别的人数迚行确定。 接续计划法主要用亍组织内部特定职位候选人的确定(1)计划范围。(2)每个关键职位上的接替人选,(3)评价接续人员,分成不同等级。适合对管理阶层的接班人员进行安排时使用。 市场调查预测法对组织外部人力供给预测,是组织的人力管理人员组织或亲自参与市场调查,并在掌握第一手劳劢力市场信息资料基础上,经过分析和推算,预测劳劢力市场的发展觃律和未来趋势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步骤: 1核查(内部存量)2了解组织人力资源调整情况。(现在和未来的调整)3汇总。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市场调查统计外部供给,将主要的影响因素列出来。包括: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人才供需状况,组织所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组织对人才的吸引程度等。5编制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6编制组织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汇总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迚行编制。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现状规划法它假定人力在一定觃划期内不变,即如果保持原有的生产和技术不变,人员的配备比例和总数能适应预测期内人力需要。只需对现有人员晋升、降职、退休等情况迚行测算统计,然后准备人员调动。经验预测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需求预测。对过去经验的收集和把握,保持原历史档案,搜集过去变化的人员数据,综合考虑多人的经验来作出人力资源需求情况预测。 情景描述法适用亍组织处在变化的环境当中,组织的结构正在发生着改变,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的仸务方向,对影响人力相关因素分析、整理和综合考虑,根据不同情况,做出集中人力需求的备选方案。德尔斐法 1.是要求预测的专家不能互相讨论或交换意见2各位专家以书面形式提出各自对组织人力需求的预测结果3对观测结果迚行统计综合,然后将综合结果反馈给各位与家,以迚行下一轮的预测。(4)反复。。。。最终得出大家都认可的一个结论,缺点:凭借的是与家的经验,因此缺少客观性。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步骤: 1对现有人力资源情况测评,缺编和超编,称职2协商讨论,得出现实需求。3将实现组织发展觃划和目标的仸务落实到各部门,确定工作量。4根据各部门具体工作仸务的增长,确定各需要增加的人员,得出未来需求。5根据历史数据和对未来可能会出现情况的预测,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退休、离职人员,得出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6对现实需求、未来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需求汇总统计,即整体人力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的种类及对策 a. 供大于求,对策:开拓新的业务方向,扩大需求;通过撤销、合并臃肿机构,减少冗员,提高人力利用率;利用优惠措施,鼓励员工提前退休和内退;加强培训,增强其择业能力,为员工自谋职业提供便利。 b. 供不应求,对策:通过内部调剂,进行内部人事调动;通过外部招聘新职员;通过激励和培训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以及改进工艺设计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c. 人力资源供求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对策:只能通过内部的人员调动来调整这种结构不平衡的状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部门对人力资源要有准确的需求分析。 (1)在案例1—1中,如果让你参不制定这仹人力资源觃划,还需要哪些信息来支持你的决策? 答:a.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b.核查现有人力资源现状,关键在于弄清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情况。 c.企业组织结构的检查与分析; d.根据职务说明书,核查人员素质及与岗位匹配情况。e.相关行业及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国家政策 f.公司业务发展增长率 列出影响人力资源觃划编制的主要因素。 答(1)企业内部因素:a.企业战略目标和工作仸务的变化 b..组织形式的变化 c.企业最高领导层的理念d.员工构成结构和胜仸素质的变化 (2)企业外部因素: a.劳劢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b.政府相关政策的变化, c.行业发展状况。

需求预测习题与案例

计算题: 一、某公司新设一条生产线,包括A、B、C、D、E五类工作,根据现有资料得知这四类工作所需的标准任务时间为0.4,2.2,1.8,2.0,1.5(小时/件),在估计未来两年每一类工作所需工作量的基础上,见下表: 假设每人每年工作小时数为1200小时,预测未来操作所需的最低人力数。 二、假设有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销售额紧密联系,且其劳动生产率每年以5%的比率增加,根据下表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三年的实际员工需求: 三、已知某企业当年的营业额是80 000 000元,预计四年后营业额将增长为107 200 000元,生产效率每年提高1%。根据以往市场数据和工作设计推算,每50人能完成50 000 000元的销售额,依次推算四年后企业用人需求。

小组案例讨论:你会计算离职率吗? 人事部李经理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她想总经理可能要和她讨论月度人事报告的事宜,不过她充满信心,因为报告内容详尽,数据分析有条有理,并对下一阶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报告应该是完美的。 “你的报告我看过了,总的来说是一份很不错的报告。但我很奇怪,你在计算各部门的人员离职率时,为什么会出现离职率大于100%的情况呢?你能解释一下它代表什么意义呢?”总经理指着她的报告问道。 李经理看着报告,发现后勤部门原来有17人,后来由于后勤部门的保安工作外包给保安公司,清洁工作也外包给清洁公司,后勤部门的人员降到只有5人。按通常离职率计算方法,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2]*100%,得出的结果是109%。这代表什么意思呢?当初李经理也有疑问,但没有深究下去。现在面对总经理的提问,李经理低下了头:“很抱歉,我确实不知如何解释,可能是计算方式不对,我会尽快找出解决办法。” 李经理很困惑:翻过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离职率的计算公式都是按自己所采用的公式,难道这个公式错了吗?否则为什么会出现离职率超过100%的现象呢?如果错了,那离职率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呢? 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员工的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动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按字面理解,离职率应指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也可以理解为每100个员工中有多少个员工离职,因此离职率应不超过100%。在众多的资料中,离职率通常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有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即离职率超过100%,难道员工全部离职了吗?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员工真的全部离职,则按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为200%,这与人们通常情况下理解的离职率是矛盾的。离职率怎样计算才合理呢?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在一月份时跳槽员工较多,故二、三月份开始大量招聘新员工,四、五、六月份员工的变动则较为平稳。请讨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离职率,并给李经理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建议。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1.管理人员判断法 管理人员判断法,即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接,自下而上确定未来所需人员。这是一种粗浅的人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 2.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也称比率分析,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由于不同人的经验会有差别,不同新员工的能力也有差别,特别是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在能力、业绩上的差别更大。所以,若采用这种方法预测人员需求,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和预测的准确度。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使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如组织将来对劳动力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由人力资源部作为中间人,将第一轮预测中专家们各自单独提出的意见集中起来并加以归纳后反馈给他们,然后重复这一循环,使专家们有机会修改他们的预测并说明修改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重复3~5次之后,专家们的意见即趋于一致。 这里所说的专家,可以是来自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高层经理;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以是外请的。专家的选择基于他们对影响企业的内部因素的了解程度。 4.趋势分析法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关系最密切,然后找出这一因素随聘用人数而变化的趋势,由此推断出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 选择与劳动力数量有关的组织因素是需求预测的关键一步。这个

因素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组织因素应与组织的基本特性直接相关 第二,所选因素的变化必须与所需人员数量变化成比例。 有了与聘用人数相关的组织因素和劳动生产率,我们就能够估计出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了。 在运用趋势分析法做预测时,可以完全根据经验估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 所谓回归分析法,就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并将这一关系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借助这个数学模型,就可推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此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

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的方法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1)主观判断法:根据管理人员过去的经验和直觉,根据每一产量增量估算劳动力的增量;一般用于短期预测;适用于规模小、结构简单的组织结构。 (2)微观集成法a自上而下:高层管理者先拟定组织的总体用人目标和计划,然后逐级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将意见汇总后反馈回高层,修正后公布。b自下而上:组织中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需要预测将来某时期内对各种人员需求量,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汇总,最后形成总体预测方案。适用于短期预测和生产比较稳定的企业。 (3)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也称集体预测法,是归纳专家对影响组织发展的某一问题的一致意见的程序化方法。方法:①在企业中广泛地选择各个方面的专家;②主持预测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向专家说明预测对组织的重要性,确定关键的预测方向,解释变量和难题,并列举预测小组必须回答的一系列有关人力资源预测的具体问题;③采用寄发调查表或问卷的形式,以不记名的方式征询专家们(通常10-12人)对问题的看法。专家各自独立提出自己的意见;④第一轮预测后,收集、汇总专家意见,并将这一综合结果反馈给他们;⑤重复上述步骤3-5次,让专家们有机会修改自己的预测并说明原因,直到意见趋于一致.(4)工作研究预测法(工作负荷法)通过工作研究(包括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来计算完成某项工作或某件产品的工时定额和劳动定额,并考虑到预测期内的变动因素,确定公司的职工需求。 (5)转换比率分析法:首先估计组织所需要的具有关键技能的员工的数量,然后再根据这一数量来估计秘书、财务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辅助人员的数量。经营活动业务量=人力资源数量*人均生产率。缺陷:一是进行估计时需要对计划期的业务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和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精确的估计; (6)回归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法:以时间或产量等单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人力数为因变量,假设过去的人力增减趋势不变,预测未来的人力数。多元线性回归法:将多个因素作为自变量,找出人力资源需求随各因素的变化趋势,推测出人力需求的未来量。 人力资供给预测的方法: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1、人力资源信息库:技能清单(管理才能清单) 技能清单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集中收集反映员工工作记录和工作能力特征的记录。 特点:以人为出发点。 2、人员核查:对现有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在各职位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核查,掌握组织可供调配的人力资源拥有量及利用潜力,以此评价不同种类员工的供给状况。 特点:以职位为出发点。 内容:(1)对企业的工作职位进行分类,划分职级;(2)确定各职位和职级的人数;(3)结合人事调整,做出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3、人员接替法: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关键职位的内部侯选人。 特点:以关键职位和关键员工为出发点。 步骤:确定预测所涉及的工作职位;确定每个职位上的接替人选;评价接替人选的工作绩效;了解接替人的职业发展需要,并引导将个人的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4、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根据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来预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假定条件:组织内部员工流动模式和流动比率会在未来大致重复。 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可以通过历年数据来推算每一种工作中人员变动的概率,就可以推测出未来的人员变动(供给量)情况。将计划初期每一种工作的人员数量与每一种工作的人员变动率相乘,然后相加,即得到组织内部未来劳动力的净供给量。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内容概述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概念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的内外条件,选择适当的预测技术,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重点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测是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服务,这时预测的目的。 (2)预测要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必须符合现实情况。 (3)应该选择恰当的预测技术,预测需要考虑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综合各方面做出的选择。 (4)预测的内容是未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应该在预测结果中体现。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定性预测法与定量预测法(1)人力资源需求的定性方法。 ①经验预测法。经验预测法就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方法,简便易行,预测的效果受经验影响较大。因此,保持历史档案,并采用多人集合的经验,可减少误差。现在不少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本组织对将来某段时期内人力资源需求。企业在有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如晋升、降职、退休或调出等等,可以采用人力资源现状规划结合的方法来制定规划。

②现状规划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预测方法,比较容易操作。它是假定企业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产技术不变,则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企业目前各种人员的配备比例和人员总数将完全能适应预测规划人力资源的需要。在此预测方法中,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要做的工作是测算出在规划期内有那些岗位上的人员将得到晋升、降职、退休或者调出本组织,在准备调动人员去弥补就行了。 ③分合性预测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它采取先分后合的形式。这种方法的第一步是企业组织要求下属各个部门、单位根据各自的生产任务,技术设备变化的情况对本单位将来对各种人员的需求进行综合预测,在此基础上把下属各部门的预测数进行综合平衡,从中预测出整个组织将来某一时期内对各种人员的需求总数。这种方法要求在人事部门或者专职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下属各级管理人员能充分发挥在人力资源预测规划中的作用。 ④描述法。描述法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组织的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或假设,并从描述、假设、分析和综合中对将来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规划。由于这是假定性的描述,因此,人力资源需求就有几种备选方案,目的是适应和应付环境因素的变化。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①趋势预测法。趋势预测法是一种基于统计资料的定量预测法,一般是利于过去5年左右的时间里员工雇佣数据来推算未来的员工需求量。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及其确定,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性概念。弄清这些概念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下面分别对它们作出解释。 ·人力资源需求。人们资源需求包括总量需求和个量需求,也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需求。所谓总量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阶段或时限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总量,这个总量可按照数量、质量和结构来分析和划分。所谓个量需求,则是指某一具体组织在某一具体阶段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同样可以按照数量、质量和结构来分析和划分。 ·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即单个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和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对一个组织而言,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与整个社会的需求确定是有所不同的,一般应用“边际生产率理论”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确定,不只是根据工厂生产产品的需要,还要根据对增加动力所花费的成本和期望所能增加收入之比较。这说明,由于增加动力所带来的利润大于为其所支付的成本,因而,只要劳动力的边际收(MPR)大于劳动力的边际成(MLC),企业就会增加劳动生产率。边际生产率理论的核心是要把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入同它的边际成本进行比,并且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的。但是,这个主要适用于企业组织,而对于非物质生产组织来说,则很难使用这个理论来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对于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一般取决于组织的性质、职能、规模及发展目标等因素。 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无原则求的确定,一般应考虑:(1)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无原则求的基础,即现有人力资源的投入状况。(2)根据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3)把国家对特殊人才的需求作为人力资源需求确定的依据之一。(4)充分考虑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平衡问题。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有如下特点: ·科学性。人力资源无原则求预测通常是根据以往的资料,按照一的科学程序,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及逻辑推理等手段,对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的分析。预测所获取的有关未来事件的各种可能性的现象、结果和水平等信息,反映了人力资源与诸相关因素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它基本上是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 ·近似性。由于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总要到各方面不断变化的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结果总会与将来事件发生的实际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预测的数值仅仅是一个近似值,因此,预测具有近似性。 ·局限性。预测对象的许多因素往往受到外部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常常有随机性,这就使人力资源预测具有局限性。不仅如此,由于在建立预测模型时简化了一些因素和条件,致使预测结果往往不能表达事物发展的全貌。因此,预测的结果对事物性质的表达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原则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活动不能忽略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坚持运用科学方法来实施预测。 ·实用性原则。从本组织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到本组织人力资源发展的合理速度、结构和规模,努力使预测既符合科学要求,又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经济实用。 ·连贯性原则。把未来的发展同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 ·相关性原则。人力资源需求时不时的变化像任何事物一样,也存在诸多相关的因素,诸如经济发展目标、组织发展的规模、可能的投入、政府的方针政策、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等等。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不能不考虑诸种相关因素,诸如:

第二章 市场预测案例分析

一、 购买力估算法:购买力估算法是从预测全社会总购买力入手,通过分析购买力投向,进一步导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其具体步骤如下:1、预测社会购买力。社会购买力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货币供应量,二是货币流通速度,两者的乘积即为购买力。货币供应量按货币流动性大小划分为若干层次。在我国,划分货币层次除遵循流动性标准外,还要与现行统计口径衔接。目前一般主张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内容是:=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集体存款+机关MMM?010团体部 队存款 +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非财政存款M?M12+财政存 款+债券在估算某年度社会购买力时,一般以MM?23M1为依据;必要时可以M2为依据。 2、分析购买力投向。社会购买力形成后,首先会在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进行分配,分别形成消费品购买力和投资品购买力;然后在这两种物品内部再进行分配,形成某类产品(如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奢侈品等)购买力;最后形成对某种产品的购买力,如电视机、电冰箱、汽车、粮食等。分析购买力投向,并计算某种产品在某类产品购买力中所占的比重。 3、根据某种产品在某类购买力中所占比重,估算该产品的需求潜量。案例1、据预测,某地区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在今后5年内每年递增6%,冰箱在消费量中的比重每年递增10%。目前,该地区居民消2000‰,

冰箱价格5亿元,冰箱在消费品中的比重为200费购买力 元/台,预计其在今后5年内无多大变动。试预测该地区冰箱的需求潜量。 第一年冰箱的需求潜量为: 8×(1十6%)×5‰×(1十10%)÷2000=58300(台) ×20010第二年冰箱的需求潜量为: 822÷2000=67978()台) %×5‰×(1十10×20010)×(I十6%依此类推,该地区第三至第五年冰箱需求潜量分别为79262台、92420台和107761台。 四、相关产品预测法 1、需求价格弹性预测法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其价格变化率的比率。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Q?QP?P?Q?P t0t0?))?(E?(?d QPQP000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变动前的需求量;—QEQ0dt—价格变动后的需求量;——变动后的价格;——基期价格。PP0t E?Q??P需求价格弹性预测法的预测模型为:0d?Q?Q0t P0案例2、某市通过几家有代表性的大百货商场实验销售,得到有关彩色电视机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资料,如下表2—1所示。

教学案例彩电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教学案例:彩电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明星电器公司 1999年11月,明星电器公司市场信息部的办公室里,经理李长浩望着办公室桌的一堆文件资料而沉思。上周,公司领导班子已下达任务,要求他们在年底之前对以后五年全国彩电需求情况做出趋势分析,同时要求在近期解决2000年至2004年公司的目标市场和优先进展产品的问题。 1998年以来,中国的彩电工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这些事件就连西方市场经济进展历史过程中都未曾出现过,其剧烈程度和阻碍力,超过了被经济学家所称的“过度竞争”,是一种“超过度竞争”。这种竞争要紧体现在以争夺市场份额为核心的价格战越演越烈,许多彩电企业甚至不惜血本,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彩电,企业效益急剧滑波。也有的企业销售低价贴牌机,走私国外之器件,损害了国家利益,也威胁到整个彩电行业的生存和进展,明星电器公司也卷入这场大战之中。 价格战的频频爆发,要紧是因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不断扩 作者曹俊文 本案例是作者在调研及有关资料查阅基础上编写的,公司名、人名均经掩饰处理。

大的产量之间的矛盾造成的。由于彩电一条装配线的进口价格只在150万到700万美元之间,而且技术也只是电子原器件的组装和外围技术,相对简单,因此彩电行业的进入屏障低,加上彩电导入期时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自然造成了大量企业涌入。如此生产能力越来越大,产量也逐年上升,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因此生产能力利用率比较低。(见表1) 表1 1995—1997年全国彩电生产能力利用率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96—1998 到目前为止,彩电的生产能力差不多达到5000万台以上,远远大于国内市场容量。因此,彩电降价行为,差不多上市场竞争“逼”出来的。面对有限的客源和自身无限的进展欲望,商家往往会低于市场上其他厂家同类产品的价格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市场角逐,与其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争夺“商机”,从

某公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细则与方案

某公司人员需求预测细则与方案 一、总则 1?目的 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预测期内所需员工数量 和种类进行估算,特制定本方案。 2?工作内容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 3.工作要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涉及多种因素,各部门在预测中应灵活采用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并在实 际执行中对预测结果不断进行修正。 4?职责 (1)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及数据汇总。 (2 )各部门必需在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二、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 ?预测流程 本企业现实人力资源需求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确定目前的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 (2) 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出人员的超编、缺编以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 (3) 人力资源部门将上述统计结论与各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对统计结果进行修正。 (4 )该统计结论为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 2 ?具体工作要求 (1)人力资源部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目前的职务编制, 岗位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的标准。 在进行职务编制时,可使用以下工作分析方法:工作日记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关键事件法。 (2)人力资源部应在每年的年中和年终对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 出人员的超 编和缺编情况。同时,根据职务说明书确定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和历次绩效考核结果,统计出 方案 名称 人员需求预测细则与方案 并将相应的职务说明书作为确定各 对照现实职务编制状况,统计

不符合职务资格要求的人数。 (3)人力资源部将上述结果进行汇总,填写《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即为初步的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4)人力资源部将初步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与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讨论, 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 步修正。修正后的结论即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部根据最后的统计结论重新填写《现实人力 资源需求预测表》。 三、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预测方式 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采取自上而下预测和自下而上预测相结合的方式。 2.预测流程 (1)对可能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管理和技术因素进行预测。 (2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确定预测期内每年的销售收入、项目数量等因素。 (3)根据历史数据,初步确定预测期内总体人员需求以及管理职系、销售职系和技术职系的人员需求。 (4)各部门根据增加的工作量并综合考虑管理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确定需要增加的岗位及人数。 (5)将上述两个步骤所得的统计结论进行平衡和修正,即得到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具体工作要求 (1)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内外部环境分析时,可以使用以下分析方法: PEST分析方法、波特五力分析法、SWO分析方法。 (2 )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分析由总裁办公会负责,其他部门配合。 (3 )人力资源部在进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需首先对以下问题做出预测。 ①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②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否会发生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企业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③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否会改变竞争手段这种改变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造成哪些影响 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这种竞争优势如何才能得以保持 ⑤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会做出调整这种调整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是否会做出大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否会增加或减少目前岗位是否会对企业 的人力资源需求产生影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⑦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是否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如不能,应如何做 ⑧行业技术是否会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会对本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⑨本企业是否会采取新的技术或工艺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表格

人力资源管理 常 用 管 理 工 具 编著:张昌喜 校对:逄润峰 审核:张昌喜 2008 年 5 月 1 日 E-mail: 目录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解析表﹍﹍﹍﹍﹍﹍﹍﹍﹍﹍﹍﹍﹍﹍﹍﹍﹍﹍6 (二)人力资源部的主要工作内容﹍﹍﹍﹍﹍﹍﹍﹍﹍﹍﹍﹍﹍﹍﹍﹍﹍﹍7

(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费用构成表﹍﹍﹍﹍﹍﹍﹍﹍﹍﹍﹍﹍﹍﹍﹍﹍﹍7 (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工作流程﹍﹍﹍﹍﹍﹍﹍﹍﹍﹍﹍﹍﹍﹍﹍﹍﹍7 (五)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工作流程﹍﹍﹍﹍﹍﹍﹍﹍﹍﹍﹍﹍﹍﹍﹍﹍﹍8 (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流程﹍﹍﹍﹍﹍﹍﹍﹍﹍﹍﹍﹍﹍﹍﹍﹍﹍﹍9 (一)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1 (二)职位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11 (一)个人履历项目核查表﹍﹍﹍﹍﹍﹍﹍﹍﹍﹍﹍﹍﹍﹍﹍﹍﹍﹍﹍﹍ 18 (一)招聘方式﹍﹍﹍﹍﹍﹍﹍﹍﹍﹍﹍﹍﹍﹍﹍﹍﹍﹍﹍﹍﹍﹍﹍﹍﹍ 27 (一)培训计划的内容﹍﹍﹍﹍﹍﹍﹍﹍﹍﹍﹍﹍﹍﹍﹍﹍﹍﹍﹍﹍﹍﹍ 45

(二)生产作业人员培训内容设置一览表﹍﹍﹍﹍﹍﹍﹍﹍﹍﹍﹍﹍﹍﹍﹍45 (三)销售人员培训内容设置一览表﹍﹍﹍﹍﹍﹍﹍﹍﹍﹍﹍﹍﹍﹍﹍﹍﹍46 (四)技术人员培训课程设置一览表﹍﹍﹍﹍﹍﹍﹍﹍﹍﹍﹍﹍﹍﹍﹍﹍﹍47 (五)基层管理人员通用课程设置一览表﹍﹍﹍﹍﹍﹍﹍﹍﹍﹍﹍﹍﹍﹍47 (六)培训的主要方法介绍﹍﹍﹍﹍﹍﹍﹍﹍﹍﹍﹍﹍﹍﹍﹍﹍﹍﹍﹍﹍﹍48 (七)柯氏四级培训评估﹍﹍﹍﹍﹍﹍﹍﹍﹍﹍﹍﹍﹍﹍﹍﹍﹍﹍﹍﹍﹍﹍48 (八)新员工培训实施计划表﹍﹍﹍﹍﹍﹍﹍﹍﹍﹍﹍﹍﹍﹍﹍﹍﹍﹍﹍﹍49 (一)目标特征及标准表﹍﹍﹍﹍﹍﹍﹍﹍﹍﹍﹍﹍﹍﹍﹍﹍﹍﹍﹍﹍﹍﹍58 (二)目标制定注意事项表﹍﹍﹍﹍﹍﹍﹍﹍﹍﹍﹍﹍﹍﹍﹍﹍﹍﹍﹍﹍﹍58 (一)员工手册框架体系表﹍﹍﹍﹍﹍﹍﹍﹍﹍﹍﹍﹍﹍﹍﹍﹍﹍﹍﹍﹍﹍76

第二章-市场预测案例分析

一、 购买力估算法: 购买力估算法是从预测全社会总购买力入手,通过分析购买力投向,进一步导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其具体步骤如下: 1、预测社会购买力。社会购买力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货币供应量,二是货币流通速度,两者的乘积即为购买力。货币供应量按货币流动性大小划分为若干层次。在我国,划分货币层次除遵循流动性标准外,还要与现行统计口径衔接。目前一般主张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内容是:0M =流通中现金 01M M =+企业活期存款+农村集体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12M M = +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非财政存款 23M M =+财政存款+债券 在估算某年度社会购买力时,一般以 M1为依据;必要时可以M2为依据。 2、分析购买力投向。社会购买力形成后,首先会在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进行分配,分别形成消费品购买力和投资品购买力;然后在这两种物品内部再进行分配,形成某类产品(如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奢侈品等)购买力;最后形成对某种产品的购买力,如电视机、电冰箱、汽车、粮食等。分析购买力投向,并计算某种产品在某类产品购买力中所占的比重。 3、根据某种产品在某类购买力中所占比重,估算该产品的需求潜量。 案例1、据预测,某地区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在今后5年内每年递增6%,冰箱在消费量中的比重每年递增10%。目前,该地区居民消费购买力200亿元,冰箱在消费品中的比重为5‰,冰箱价格2000

元/台,预计其在今后5年内无多大变动。试预测该地区冰箱的需求潜量。 第一年冰箱的需求潜量为: 200×108×(1十6%)×5‰×(1十10%)÷2000=58300(台) 第二年冰箱的需求潜量为: 200×108×(I 十6%)2×5‰×(1十10%)2 ÷2000=67978(台) 依此类推,该地区第三至第五年冰箱需求潜量分别为79262台、92420台和107761台。 二、 相关产品预测法 1、 需求价格弹性预测法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其价格变化率的比率。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00000)()( P P Q Q P P P Q Q Q E t t d ?÷?=-÷-= d E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0Q ——价格变动前的需求量;t Q —— 价格变动后的需求量;t P ——变动后的价格;0P ——基期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预测法的预测模型为:0 00P P Q E Q Q d t ???+ = 案例2、某市通过几家有代表性的大百货商场实验销售,得到有关彩色电视机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资料,如下表2—1所示。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概述全面)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概述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当今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考虑的往往不是单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总体上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通过对目前流行的各种需求预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有用的建议和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所谓预测,是指利用预测对象本身历史和现状的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预测对象尚未发生的未来发展演变规律预先作出科学的判断。信息的不确定性注定了预测的困难及其不完美性。企业的人力资源预测可以分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包括总量需求和个量需求,也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需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需求的总量、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与技能结构等进行事先估计。 二、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因素 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不仅受到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和已有人力资源状况等诸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不可控的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需要预测时更为复杂。另外在企业人力资源需要预测中还必须注意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发展中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因素,揭示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趋势。此外,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还要掌握预测中的定性、定量、时间和概率四个基本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要素是指在预测之前,必须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性质进行叙述性的、非定量的描述,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大致方向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