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保暖的重要作用

膝盖保暖的重要作用
膝盖保暖的重要作用

近段时间,由于气温骤然下降,我的门诊里多了不少年轻的女性朋友,很多都诉说自己近几天觉得两只膝盖酸痛,久坐后起身时尤其疼痛得厉害。看一下这些朋友的装束,大都是一身时髦装扮——裙子、薄袜。

热裤、迷你裙是年轻女性朋友们的至爱,殊不知,长久这样的装扮,尤其是在天寒的冬季,会给下肢带来许多伤害,尤其是膝关节。膝关节部位皮下脂肪相对比较少、比较薄弱的地方,骨头较多,一旦受寒,易造成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软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轻者关节酸痛,久之易引起膝关节的“早衰”。

终于,针灸和京剧申遗成功了。

央视的主持人说,刚刚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针灸和京剧申遗审查,这意味着,两个“国宝”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我却没有随着主持人高兴起来,反而有一种悲凉感。按照我的理解,都“非遗”了,离奄奄一息也就不远了。或者说,快奄奄一息了,才被“非遗”了。对于这样的疑问,有专家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两个名录,一个是‘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我们的昆曲、古琴都属于此名录。还有一个名录是‘急需保护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京剧不是因为它日渐衰微,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发展和保护,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到现在的发展,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OK,不是因为日渐衰微,你保护她干什么?日渐衰微的不一定就不是精华,譬如大熊猫,是精华的不一定就不日渐衰微,譬如昆曲和京剧。所以,又要寻求联合国保护,又不承认日渐衰微,切!

话说回来,京剧虽然是好东西,不过确实已经不适应现代了。不是每一样好东西都万古长青。在人类的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好玩意儿已经消失了,甚至包括灭了大明王朝的满洲人的语言。也许现代的人们胃口太大,不但要拥有现在和未来,也要拥有过去。所以,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许多东西会退出历史舞台,不管有多少人不情愿。哦,有一样是例外,希伯来语,复活成功。

对于针灸的前途,我倒不认为会像京剧那么悲观。针灸的情况和京剧不同,针灸目前是在发展壮大中,照理不该申遗。可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是,针灸可以壮大,中医整体却在衰落,甚至也就只剩下针灸“一花独放”。因为中医疗效慢、不能手术,缺乏规范的可以量化的诊疗标准,凭感觉去看病,在西医面前,中医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很多人,甚至包括不少专家都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因此,针灸申遗无非是“曲线救国”的策略,以针灸的成功申遗换取人们对中医的理解。据报道,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向记者透露:“原来想把中医打包申遗,但这个包太大,讲不清楚,外国专家也看不懂,所以决定分解。最先申遗的是中医针灸,因为中医针灸在国外有很多应用,西方最易接受。我们强调的是中医针灸,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针灸,而不是一般的针刺疗法。”

京剧、针灸申遗,反映了京剧和中医令人堪忧的现实。申遗成功算喜吗?也许吧,因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也许只是“京剧保卫战”、“中医保卫战”的开始吧?

今喜欢外出旅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不管是大的节假日还是双休短假,很多人家是全家老少出动;也有同事朋友相约而游的;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境外游,远途游还是短途游的,出门时其乐融融,想象着每个美好的明天,每个脑海里出现的美景,每个地方的新鲜风貌与或许从来没有品尝过的美食……反正是,既然选择外出旅游,图的就是新鲜与快乐,更是心情的释放与愉悦。

然而,现实总是与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很多的人选择节假日旅游,可是,不要计较旅游旺季的价格提升与翻倍,那却是个人群扎堆的日子。无论是从媒体报道或是微信微博上看,所以的景区或景点总是人头攒动,寸步难行!高速路上,车队排成长龙,上顶烈日,下踩柏油路,汽车尾气滚滚而来,而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是个未知数,饿了,渴了,甚至连大小便都变成了“不方便”,大人急,小孩哭……这样的旅游,相信出行的人肠子都悔青了:以后再也不出去了!呆在家里悠闲自在,何必受这份苦遭这份罪呢?

记得有一次“五一”节厦门之旅,到处人山人海不说,在日光岩景区,好不容易排上队,蚂蚁迈步似的一步一步向上移动,结果短短的几步台阶,竟然用了一个多小时,眼前抬头只是别人的后脑勺,低头是前后排的脚丫子,风吹来呼啦啦的响,中午的太阳照得头顶直冒烟。此时,还有什么心情去欣赏风景?(其实想看也看不到)懊悔、苦脑也没用,因为没有退路。好不容易上了岩顶,由于人过多,后面的人急着上来,上面的人如果滞留了,就影响到向前移动的人流,此时只能马上撤离!唉,那一刻的心情!

还有一次国庆节到洛阳某景区,光景点门口排队就花了两小时!腿都站得酸了,坐没地方坐,蹲也没位置蹲,退也不是,进又进不去。烦啊!好不容易进去了,一条弯弯的单行道容不得你停留,后面前行的人流紧挨着,稍停片刻就会听到后面的人吆喝着:“快走快走,别挡着路。”哎呀,就像被赶鸭子似的一路不停地走呀走,拍照没机会,赏景不允许,那不远万里花那么贵的门票等那么长的时间过来干什么呀?自嘲为傻子一个!

又比如选好旅游社,跟着导游启程了。每个旅游者都会期盼着一路的惊喜与收获。这其中心情的好坏,导游就是一个关键人物。一位好的导游,她(他)会把握好游客的年龄、职业、爱好等特征,投其所好,笑脸相迎,细心周到的服务,幽默风趣的讲解,会把游客的心全拽在自己手里,然后把一路的疲惫忘其脑后。很快的,导游与游客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短暂的旅程,也会使大家亲如一家地相处,很多*****的生疏与不适应感会因为导游的亲密与服务的周到得到化解与忘却。这样的旅游,心情自然会好。我曾遇到一位好导游,人长得很一般,还没等大家嫌弃,她就用风趣的介绍把大家逗乐了:“我的样子有点丑,可是我会很温柔。这一路有我的陪伴,相信大家会笑声不断……”哈哈哈,果然把大家都笑了。接下来,她一直用微笑面对大家,用非常专业的常识与甜美的声音把所去的

景点介绍给游客,中间还插进去一些笑话故事,弄得大家坐车几小时都不感觉到累,下景点了还有点余兴未尽!

而反之,那次去泰国旅游,导游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青年,一上车就耷拉着严肃的脸,“你们赶紧把护照拿出来都交给我。”接着,一开口就让大家交小费给驾驶员,还有自费游费用等,把旅客的游兴给破坏了。然后一路上景点常识介绍得少,推销当地的商品的积极性倒很高……

人在他乡*****,吃的睡的不比自家,难免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但随同的旅友关系融洽,大家志趣相投,互相之间宽容与大度,谦让、客气,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旅途不但会让大家忘记旅途的陌生感与疲劳感,反而会因团队的热闹与温馨而产生温暖与舒适感。出去玩,大家无拘无束疯玩逗趣;吃饭时,你谦我让的,亲如家人;旅途中,你帮我,我助你,友情亲情浓浓之意,情感收获早已替代了旅途的某些欠缺与不足。心情好,吃什么都香,睡什么地方都感到舒适。

总之,去什么地方,豪华不豪华,景点好还是不好,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找对人:导游、旅友,即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旅途,心情才会好。心情好了,一切就都是美好的,旅途中的所有点点滴滴,就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不经意的犯错,人的一生谁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错误有大有小,只要不是那些伤天害理的,丧失人性的,一般的小错误是应该要得到别人的宽容与原谅的。

小时候,我们年小无知,经常做些让父母操心、甚至伤心的事,比如偷吃东西,好吃懒做,欺骗说谎,甚至故意与父母对着干。这些错误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改之。

读书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做一些让老师伤心或烦恼的事,比如上课做小动作,抄袭作业,背后评论老师的是非甚至给老师取绰号;考试的时候扔纸条或夹带偷看等等。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懂得了该如何尊重老师,如何学到真知识才是明智之举,这些缺点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工作了,我们也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比如好逸恶劳,互相攀比,计较个人得失,空闲之间也会嚼舌头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对福利与报酬永远没有满足……

在家里,我们同样会犯一些小错误,比如把自己的情绪带回家,对家人无缘无故发脾气;也会过多注重自己的情感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对长辈的要求过高,对妻子(丈夫)的过多要求;对孩子的强制性与压迫性等等。

总之,我们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犯错误,没有犯错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根本不存在。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而且不想改正,一错再错。

纠正错误的能力使一个人成就自己的伟大能力。一个人在犯了错误之后能否纠错,关键要看这个人的慧根如何。有人犯错误不知道自己在犯错,有人知道自己犯了错但没有能力纠正,有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能够毅然改正。改了错误仍然是个受欢迎的人,就连那些犯过大错坐过监狱的人如果能悔过改错,都可以“浪子回头金不换”呢。孔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也会做低级的事情,而小人很难做崇高的事情;也有君子犯错会改而小人难改的意思。

所以,犯错误难免,而改错误比犯错误更难。有错就改,才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