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 D )。

(A)蒸腾量+蒸发量+渗漏量(B)渗漏量+蒸腾量

(C)蒸发量+渗漏量(D)蒸腾量+蒸发量

2、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应取( B )。

(A)75-85% (B)50-75% (C)75-90% (D)25-50%

3、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是( A )。

(A)灌水定额(B)灌溉定额(C)灌水率(D)设计流量

4、目前常用的灌水方法有( A)、喷灌、微灌等。

(A)地面灌溉(B)沟灌(C)畦灌(D)淹灌

5、在进行灌溉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通常取( A)。

(A)毛管断裂持水量(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

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容易吸收和利用的水。(C)

(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

7、沟灌一般适合于灌溉下列哪种作物?(B)

(A) 小麦(B)玉米(C)苜蓿(D)谷子

8、当灌区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A)

(A)有坝取水(B)无坝取水(C)集蓄取水(D)筑库取水

9、各种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

(A)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鼠道排水

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际值小,渠道运行后可能会产生(A)

(A)泥沙淤积(B)冲刷渠床(C)与设计相同(D)水深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六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六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CDF)。

(A) 灌溉面积(B) 灌水定额(C) 灌水次数

(D) 灌水日期(E) 作物种植比例(F) 灌溉定额

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AE)。

(A) 毛流量(B) 损失流量(C) 净流量

(D) 加大流量(E) 正常工况下的最大流量(F)最小流量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F)。

(A) 气象条件(B) 土壤条件(C) 灌溉措施

(D) 耕作措施(E) 作物生育阶段(F) 排水措施

4、灌区渠系建筑物中,下面那些是交叉建筑物(BCDE)。

(A) 分水闸(B) 渡槽(C) 桥梁

(D) 倒虹吸(E) 涵洞(F) 跌水

5、目前常用的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有(ABC)。

(A)田间灌水有效利用率(B)田间灌溉水储存率(C)田间灌水均匀度

(D)渠系水利用系数(E)需水模数(F)灌水方法

6、在对排水沟进行设计时,主要的设计参数包括(ACD)

(A) 底坡(B)日常排水流量(C)糙率

(D)边坡系数(E)水深(F)沟深

7、灌水率常用的单位有(BE)

(A)m3/s (B)m3/s.100hm2(C)m2/s/km2

(D)m3/公顷(E)m3/s.104亩(F)mm/d

8、引起渠道护面冻胀破坏的主要客观原因是(BCD)

(A)地面高程(B)地下水位(C)土质

(D)温度(E)施工质量(F)运行状况

9、目前常用的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有(ABC)

(A)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B)田间灌溉水储存率(C)田间灌水均匀度(D)渠系水利用系数(E)需水模系数(F)灌水方法

10、渠道设计时,常用横断面的形式有(ACEF)

(A)梯形(B)圆形(C)矩形

(D)三角形(E)弧底梯形(F)U型

三、名词解释(本题一律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卷面上不得分)。

1、作物需水敏感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称为作物需水敏感期或需水关键期。

2、凋萎系数: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吸湿系数的1.5~2.0倍,土壤吸力在7~40×104Pa时(一般人为在15个大气压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被作物吸收,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

3、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或某地区进行节水灌溉制定优化配水计划提供基本依据。

5、灌溉制度:物播种前(水稻插秧)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及其灌溉定额合成为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灌区规划管理的依据,据此确定灌区建筑物规模和控制面积。

6、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它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用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水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用水管理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指导节水灌溉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健康发展的重要参考。

7、间歇灌溉:又称波涌灌溉,是把灌溉水断续性地按一定周期向灌水沟(畦)供水,即水在第一次供水输入到灌水沟(畦)达一定距离后,暂停供水,然后过一定时间后,再继续供水,如此分几次间歇反复地向灌水沟(畦)供水的地面灌水新技术。

8、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9、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足的机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

10、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11、渠道设计流量:灌水时期正常工况下渠道通过的最大流量

12、排水模数:单位时间、单位排水面积排出的水量。

四、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直接填入题干空格内)

1、土壤水按其运动特性可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 三类。

2、一般常用的灌溉取水方式有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等四大类。

3、在对排水沟进行流量设计时,根据排水要求的不同,需要考虑排涝流量 、排渍流量、日常排水

流量 等三种流量。

4、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是Ri AC Q =。

5、盐碱土冲洗脱盐的标准包括两个标:脱盐土层的深度、脱盐土层的允许含盐量。

6、如果某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小于200mm ,则该地区属于干旱 地区,属于常年灌溉地带。

7、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 应取50-75%。

8、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灌水定额、灌水次数、灌水日期、灌溉定额等四项内容。

9、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土壤水是毛管水。

10、排蒸比是指地下水排出的水量与地下水补给的蒸发蒸腾量的比值。

11、在天然河道上引水,通常将渠首布置在河道的凹岸一侧,其主要目的是引取表层较清水流,这主要应用了防止泥沙淤积渠口和底沙进入渠道,弯道横流作用原理。

12、田间灌水均匀度的计算公式是%100)1(??-=d d Z Z E ,渠道水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η渠道=Q 渠道净/Q 渠道毛,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是Q= Ri AC Q =,灌水率计算公式是

T m q 64.8α=。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滴灌系统的堵塞及其处理方法。

(1)、滴灌系统堵塞的原因(2分)。 a 、杂质引起系统物理堵塞。造成堵塞的杂质主要有泥沙颗粒和部分有机杂物,由于使用的滴灌水没有处理或处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使其随滴灌水进入滴灌系统,阻滞在支管或软管部位,导致整个滴落系统无法正常工作。(0.5分)。

b 、用于滴灌的水过硬,碳酸盐含量偏高。长期使这种水源,会在滴灌系统内管壁生成较多的水垢,

在软管内壁生成较多的水垢,在软管内壁的水垢会堵塞出水孔,导致滴水不正常或无法滴水。(0.5分)。

c、栽培作物的根系和水中藻类及其他微生物进入滴灌系统后吸收滴灌软硬管中残存的水分和营养后大量繁殖,造成滴灌内壁被微生物覆盖造成堵塞。(0.5分)。

d、管道安装不严谨不密封会引起基槽中的泥沙被倒吸引起系统堵塞。(0.5分)。

(2)防止滴灌系统堵塞的方法(3分)。

a、在取水口用铁丝网(网眼0.5-1厘米见方)作栅栏,拦去较大颗粒的悬浮泥沙和有机杂物,将取水口的上方加覆盖物防止杂物落入。(1分)。

b、取水泵口用1-2层防虫网包裹泵口,滤去大于25目的泥沙及纤维物等。(0.5分)。

c、滴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冲洗或把反冲。冲洗时松开每条滴灌软管(滴灌带)尾端的握紧,开启消耗用清水冲洗整个系统,将滴灌内残留的杂物冲出,而反冲是指使用逆向水流对滴灌系统清洗,也是去除系统中杂物的一种方法。(1分)。

d、及时清洗过滤器,发现滴头堵塞时及时更换。(0.5分)。

2、旋转式喷头的主要水力参数及影响因素。

答:(1)射程(2分)。

影响喷头射程的因素:工作压力和喷咀直径;压力增加,射程增加;压力一定时,喷嘴直径增加,射程增加;喷射仰角;28~32度时射程最远,通常为30度;转速,转速增加,射程减小。一般1~3r/min(中),3~5r/min(远射程);水舌形状,水舌掺气少则射程大,减少紊流,水流整直,加粉碎针可增加掺气,减小水滴直径,提高雾化度。

(2)水量分布(3分)。

工作压力:压力适中,水量分布曲线近似于一个偏平的等角三角形;当压力过低时,由于水舌粉碎不足,水量大部分集中在远处,中间水量少,成“轮胎形”分布;当压力过高时,由于水舌过度粉碎,近处水量集中,远处水量不足。(0.5分)。

喷头的布置形式和间距:一般由计算或者试验确定,设计时可参考设计手册;常用形式:矩形分布、等腰三角形分布或正方形分布。(0.5分)。

风力风向:逆风减少的射程要比顺风增加的射程大。在布置喷头时,适当密布一些以抵消风的影响。(0.5分)。

水滴直径: (1.5分)。

①、喷头工作压力和喷嘴直径(雾化指标H/d)

②、粉碎机构

③、喷形状

3、渠道防渗有哪些作用?渠道防渗工程措施有哪些基本类型。

(1)渠道防渗的作用

优点:节水、节能,降低成本;提高输水速度;减少维护费用(淤积少、稳定、杂草少);控制盐碱化。(2分)。

缺点:减少地下水补给;破坏生物多样性(水生动植物减少);破坏环境(自净能力降低)。(2分)。渠道防渗工程措施的基本类型:土料防渗;混凝土防渗(最常用形式);砌石;砖砌;沥青(伸缩性,天荒坪蓄能电站用);塑料等。(1分)。

4、农田主要排水方式以及各自优缺点?

答:一般有水平排水、垂直(竖井)排水两种。水平排水主要指明沟排水和地下暗管排水。(1)竖井。竖井的优点是排水效果好;地下水位降深大,特别适宜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可加大冲洗或灌溉水的入渗速度和淋洗作用,使土壤表层脱盐,且不易返盐;同时在旱涝相间出现的地区,抽水后等于腾出一个地下水库,雨涝季节能容纳较大的入渗水量,供旱季抽水,灌排结合(1或2分)。

缺点是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有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矿化度高时,还要由排水沟系统排出灌区,增加了成本(1或2分)。

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水质能够用于灌溉的地区(1或2分)。

(2)明沟排水。优点:排水速度快(尤其是排地表水),排水效果好(1或2分)。缺点:工程量大,地面建筑物多、占地面积大、沟坡易坍塌且不易保持稳定,同时不利于交通和机械化耕作(1或2分)。

(3)暗管排水。特点是排得快,降得深,与明沟排水相比,具有工程量小,地面建筑物少,

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交通和田间机械化作业等优点,并可避免因沟坡坍塌,沟深不易保持等缺陷。与竖井排水相比,能有效解决水平不透水隔层排水问题(1或2分)。缺点:管道易堵塞,不易修理。投资比明沟排水大,施工技术要求比明沟排水高(1或2分)。

5、灌溉管道系统规划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及首部枢纽的组成及布置?

(1)主要影响因素: (2分)。

水源与灌区的相对位置

灌区的面积大小、形状和地形

作物的分布

耕作方向

灌溉季节的风速风向

(2)首部枢纽的组成及布置(3分)。

首部枢纽包括引水建筑物、泵站(或水泵机组)、沉沙、过滤设备、肥料和化学药剂注入设备、控制器、压力或流量调节器、阀门和测量设备等。首部枢纽的位置的确定,要考虑水源的位置和管网布局方便。

6、什么是作物需水量?如何确定作物田间需水量?

答:是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之和,又称为作物蒸发蒸腾量或腾发量(2或4分)。

确定作物需水量可以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也可以采用以气象因素为主的经验或半经验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计算作物需水量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作物需水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经验关系,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的方法(2或3分)。另一类是先计算参照作物的蒸发蒸腾量或潜在蒸发蒸腾量,再根据不同作物的实际情况及土壤实际含水率状况计算实际作物的需水量的半经验的方法(2或3分)。

7、为什么新疆是常年灌溉地区?

答:因为新疆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全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2或3分),而年蒸发能力却达1000~3000mm以上(2或3分),在这里,天然降水不能满足农业需水需要,没有灌溉

就没有农业(2或4分)。因此,新疆是常年灌溉地区。

8、灌溉与排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1分或2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主要措施有:①灌溉措施②排水措施(2或3分)。(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1分或2分)。调节地区水情的主要措施有①蓄水保水措施②调水、排水措施(2或3分)。

9、控制地下水位的农田排水方法有哪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和采用条件如何?

答:明沟、暗管、竖井三者都能起到排出地下径流,控制地下水位的作用。它们的优缺点如下:(1)竖井。竖井的优点是排水效果好;地下水位降深大,特别适宜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可加大冲洗或灌溉水的入渗速度和淋洗作用,使土壤表层脱盐,且不易返盐;同时在旱涝相间出现的地区,抽水后等于腾出一个地下水库,雨涝季节能容纳较大的入渗水量,供旱季抽水,灌排结合。缺点是能源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有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矿化度高时,还要由排水沟系统排出灌区,增加了成本(1或2分)。

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水质能够用于灌溉的地区(1或2分)。

(2)明沟排水。优点:排水速度快(尤其是排地表水),排水效果好(1或2分)。缺点:工程量大,地面建筑物多、占地面积大、沟坡易坍塌且不易保持稳定,同时不利于交通和机械化耕作(1或2分)。

在有排涝任务的地区,必须有明沟,可以排涝防渍相结合。

(3)暗管排水。特点是排得快,降得深,与明沟排水相比,具有工程量小,地面建筑物少,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交通和田间机械化作业等优点,并可避免因沟坡坍塌,沟深不易保持等缺陷。与竖井排水相比,能有效解决水平不透水隔层排水问题(1或2分)。缺点:管道易堵塞,不易维修。投资比明沟排水大,施工技术要求比明沟排水高(1或2分)。

在有防渍和治理盐碱化要求的地区,可以采用暗管排水。

10、灌溉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答:灌溉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输、配水渠道系统(2)田间工程(3)渠系建筑物(4)退泄水建筑物。

其中输配水渠道起到向灌区农田供水的作用。田间工程主要是将输送至田间的灌溉水均匀的分配到田间。渠系建筑物主要起到分配水量、控制渠道水位、量测渠道过水流量、宣泄灌区多于水量以及便利交通等作用。退泄水渠道主要起到定期冲刷和排放渠道段的淤沙、排泄入渠洪水、退泄渠道生育水量及下游出现工程事故时断流排水等,达到调节渠道流量、保证渠道及建筑物安全运行的目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已知某渠道Q 设=3.2m 2/s ,m=1.5,i=0.0005,n=0.025,V 不冲=0.8m/s ,V 不淤=0.4m/s ,试按水力最优断面计算过水断面尺寸。

解:(1)根据m=1.5,查教材表4-11得α0=0.61。(1′)

(2)计算水深:

3/8

h ??=优 1.189(2′)3/8 1.45m ??==1.189(1′)

(3)计算底宽:

b h α=优优优=0.61×1.45=0.88m (1′)

为使施工方便,取b =0.9m 。(1′)

(4)校核流速:

ω=(0.9+1.5×1.45)×1.45=4.46m 2(1′)

V = 3.24.46

Q ω=设

=0.72 m/s (2′) 满足校核条件 0.40<0.72<0.80。(1′)

所以,水力最优断面尺寸是:b =0.9m ,h =1.45m

2、冬小麦拔节期测定土壤含水率为14.5%(占干土重的%),此时无降雨,地下水补给量可忽略不计。已知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5米,田间持水率23.5%(占干土重%),土壤干容重为1.35t/m 3,此时日平均作物需水量为3.0mm/d ,该生育阶段的允许最小土壤含水率下限为11%(占干土重%)。 试求(1)几天后进行灌水?

(2)灌水定额是多少?

解:(1)作物需水量E =3.0mm/d =2.001m 3/亩·d

或E’=30 m3/hm2·d

有效储水量W=667Hγ(θ

田-θ

)=667×0.5×1.35×(0.145-0.11)=15.758 (m3/亩)

或W’=100Hγ(θ’

田-θ’

)=100×0.5×1.35×(14.5-11)=236.25 m3/hm2

T=W/E=15.758/2.001=7.87(d)

或T=W’/E’=236.25/15.76=7.87(d)

(2)m=667Hγ(θ

田-θ

min

)=667×0.5×1.35×(0.235-0.11)=56(m3/亩)

或m’=100Hγ(θ’

田-θ’

)=100×0.5×1.35×(23.5-11)=843.75 m3/hm2

七、论述题

1、试论述各灌水方法及其优缺点。

灌水方法一般是按照是否全面湿润整个农田和按照水输送到田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来分类,常见的灌水方法可分为全面灌溉与局部灌溉两大类。(1分)

(一) 全面灌溉(9分)

灌溉时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传统的常规灌水方法都属于这一类。比较适合于密植作物。主要有地面灌溉和喷灌两类。(1分)

1.地面灌溉(4分)

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方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

(1)畦灌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1分)

(2)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1分)

(3) 淹灌(又称格田灌溉) 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使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1分)

(4)漫灌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

灌水方法。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1分)

2.喷灌(4分)

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进行灌溉。其突出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建投资较高,而且受风的影响大。

(二) 局部灌溉(12分)

这类灌溉方法的特点是灌溉时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壤,远离作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仍保持干燥。为了要做到这一点,这类灌水方法都要通过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并且准确地按作物的需要,将水和养分缓慢地加到作物根区范围内的土壤中去,使作物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一般灌溉流量都比全面灌溉小得多,因此又称为微量灌溉,简称微灌。这类灌水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比较适合于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类等。(2分)

(1)渗灌渗灌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专门设施(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所以又称为地下灌溉。近来也有在地表下埋设塑料管,由专门的渗头向作物根区渗水。其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但地表湿润差,地下管道造价高,容易淤塞,检修困难。(1分)

(2)滴灌滴灌是由地下灌溉发展而来的,是利用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每棵作物根部,水由每个滴头直接滴在根部上的地表,然后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其突出优点是非常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但需要大量塑料管,投资较高,滴头极易堵塞。把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的下面,可基本上避免地面无效蒸发,称之为膜下灌。(1分)(3) 微喷灌微喷灌又称为微型喷灌或微喷灌溉。是用很小的喷头(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微喷头的工作压力与滴头差不多,但是它是在空中消散水流的能量。由于同时湿润的面积大一些,这样流量可以大一些,喷洒的孔口也可以大一些,出流流速比滴头大得多,所以堵塞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了。(1分)

(4) 涌灌涌灌又称涌泉灌溉。是通过置于作物根部附近的开口的小管向上涌出的小良水流或小涌泉将水灌到土壤表面。灌水流量较大(但一般也不大于220L/h),远远超过土壤的渗吸速度,因此通常

需要在地表形成小水洼来控制水量的分布。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其特点是工作压力很低,与低压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相近,出流孔口较大,不易堵塞。(1分)

(5) 膜上灌膜上灌是近几年我国新疆试验研究的灌水方法,它是让灌溉水在地膜表面的凹形沟内借助重力流动,并从膜上的出苗孔流入土壤进行灌溉。这样,地膜减少了渗漏损失,又和膜下灌一样减少地面无效蒸发。更主要的是比膜下灌投资低。(1分)

除以上所述外,局部灌溉还有多种形式,如拖管灌溉,雾灌等。

上述灌水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在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到作物、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条件。对于水源缺乏地区应优先采用滴灌、渗灌、微喷灌和喷灌;在地形坡度较陡而且地形复杂的地区及土壤透水性大的地区,应考虑采用喷灌;对于宽行作物可用沟灌;密植作物则以采用畦灌为宜;果树和瓜类等可用滴灌;水稻主要用淹灌;在地形平坦、土壤透水性不大的地方,为了节约投资,可选用畦灌、沟灌或淹灌。各种灌水方法的优缺点如下表。(包括下表共5分,文字表述2分,表格3分)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给排水管网试卷(有答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长度比流量: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 2.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访流过来的污水量称为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或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及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 3. 最小覆土厚度:指的是管道外壁顶部到达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只管到内壁距离地面的距离。 4. 经济流速:求一定年限t(称为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5. 降雨历时:指的是降雨的连续时段,可以是一场雨整个降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可以是其中某个连续的降雨时段。 集水时间:流域内最远点的雨水流到雨水口所需要的时间。 6.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 清水池有效容积确定后尚需复核必要的消毒接触时间,加氯消毒一般不低于 30 min,且清水池个数一般不少于2个,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放空,若因条件特殊亦可采用1个,但需分格,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2. 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污水并输送到合适的地方并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重复利用。 3. 管道衔接方式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 4. 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是重力流和均匀流。 5. 给水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的原则是:经简化后,等效的管网对象与原来实际对象具有相 同的水力特性。 6.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 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4 。 7. 排水管渠的清通常用的方法为水力清通和机械清通。 8. 给水管网的连续性方程组与能量方程组组成描述管网模型水力特性的恒定流基本方程组。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2、施工单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实行制度,发现施工图疑问、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 配, 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并妥善保管。 4 、施工单位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施工。 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基础上?按验收批、分项工程、分部, 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序进行。 6、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和使用功能要求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 子单位, 工程?严禁验收。7 、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由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解决。 8、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将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归档。 9、土石方爆破施工必须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由的单位进行施工。 10、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 槽, 范围内小应小于基坑, 槽, 底面 m。以下

11、施工降排水终止抽水后?降水井及拔除井点管所留的孔洞?应及时用 填实, 地下水静水位以上部分?可采用 填实。 12、刚性管道沟槽回填的压实作业中?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n范围内胸腔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mm。 13、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压实作业时?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应采用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14、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钢管或球墨铸铁管变形率超过?化学建材管道 变形率超过时?应挖出管道?并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15、管节和管件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不得相互撞击?接口及钢管的内外防腐层应采取保护措施。16、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 安装时宜从 开始?承口应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17、合槽施工时?应先安装的管道?当回填土高和与邻近管道基础高程相同时?再安装相邻的管道。18、地面坡度大于?且采用机械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设备倾翻。 19、压力管道上的阀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20 、露天或埋设在对橡胶圈有腐蚀作用的土质及地下水中的柔性接口?应采用对橡胶圈无不良影响的?封堵外露橡胶圈的接口缝隙。 21、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施工单位必须在施焊前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焊接试验?并应根据试验结果编制。 22、钢管安装时?下管前应先检查管节的?合格后方可下管。

灌溉排水题目综合

河海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三分) 1. 凋萎系数 2、作物需水量3、灌溉设计保证率 4、灌溉制度 5、日常水位 6、排水承泻区 7、排渍模数 8、轮灌 二、判断题(每小题而分) 对以下概念,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你认为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1、土壤中的吸湿水是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分() 2、鉴定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志是土壤含水量() 3、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原理是水量平衡() 4、从河道引水灌溉时,如果河道流量大于灌溉引水流量,但枯水期水位偏低,饮水不足,应修筑水库调节径流() 5设计灌溉渠道时,如果糙率系数取值偏小,就会失渠道断面过大而增加工程量 6、上层滞水是停留在包气带土壤中的重力水() 7、地下水的流量、流速、水位等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的运动叫做地下水非稳定流动() 8、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与排水沟深度无关() 9、制定旱作物灌溉制度是作物地下水利用量指的是地面以下土层的储水量() 10、用平均排出法计算的排涝设计流量比可能出现的排涝设计流量偏大()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 1、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最小流量在渠道设计中各有什么用途? 2、渠道的水量损失包括哪些方面?渠道衬砌有何优点? 3、什么叫渍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排水沟设计中要考虑哪些特征水位?各由哪些因素确定? 5、管道灌溉系统规划中要考虑哪些原则? 四:计算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4分) 1、某排水区面积为40km2,其中旱地占80%,水稻占20%,采用日降雨量150mm三天排出的排涝设计标准,旱地径流系数,稻田日耗水量为5mm,允许拦蓄利用雨量40mm,求该排水渠的设计排涝模数和设计排涝流量。 2、某灌区有干渠一条,支渠三条,其布置如图。各支渠灌溉面积分别为A1支=2.0万亩、A2支=1.5万亩、A3支=1.8万亩,干渠各段长度为AB=1.5km、BC=3.5km,干渠沿线土质为中粘壤土 A=1.9、B=0.4,设计灌水模数q=0.5m3/S/万亩,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η支系=0.8,田间水利用系数η田=0.9,求(1)干渠的径流量和毛流量 (2)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河海大学2002 名称:农田水利学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喷灌强度 3、灌溉水利用系数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5、排渍水位 6、排水承泄区 二、判断题 1、土壤中的毛管水是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分() 2、灌水定额是灌区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灌水量() 3、水库取水方式适用于河道水位和流量都满足灌溉引水要求的情况() 4、规划固定式喷灌系统时,支管轮灌方式是否合理对于管的设计流量有显著影响() 5、设计灌溉渠道时,如糙率系数取值偏小会使渠道断面偏小,从而影响渠过水能力()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复习要点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利用人工干预方式,采用灌溉或利用降雨田间土壤水分和排除农田多余水分。 精量灌溉:精确估算出农作物生长必需的灌溉水量,并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将此水量准确而均匀的灌入作物根系层土壤中。 农田水分状况: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灌溉地带的划分的依据:根据不同地区及农作物对灌溉排水的要求,按降雨量划分:常年灌溉地带:降雨量小于400mm/年。不稳定灌溉地带:400-1000mm/年,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水稻灌溉地带: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1000mm以上。 1、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获取最佳的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灌溉制度。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旱作物播种前(或水田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农作物在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采用水量平衡制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 作物水分亏缺:当作物植株的蒸腾失水超过作物根系吸水时,造成植物细胞体内储水量减少,叶水势降低 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步骤;每个人在同一位置取三个土样。步骤:1.称取土壤铝盒质量

m1 2.取土3称重m2 4.烘干5.称重m3 6.计算公式:含水率=m水/m土x100% 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固态、汽态、液态(吸着水:不能被利用其上限以下的水为无效水;毛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被植物利用,有效水;重力水: 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的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为过剩水,地下水位低,水很快排出根系层而不能被使用。) 水分入渗的规律、特点及考斯加可夫计算公式 入渗前土壤含水率θ0很小时,地面初始入渗速度i1很大,地面处的含水率短时间内就接近饱和含水率θs。随时间的延长,入渗路径的加大,入渗速度i t不断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i f,即接近该土壤的渗透系数K。通常用入渗速度i t和累积渗水量I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描述入渗规律。入渗过程分:渗吸阶段,入渗速度i t随着入渗时间加大不断减小,为非稳定流阶段;渗透阶段。考斯加可夫公式:i t=i1t—a, 式中:i t是任一时间的入渗速度,以单位时间渗入土壤的水层厚度(mm/min或cm/h);i 1是第一单位时间末的入渗速度;t为入渗时间(min或h);经验指数α=0.3~0.8,一般土壤取0.5。 水分亏缺的定义和影响;(1)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过程的影响,抑制作物器官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光合与呼吸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同化物运输;影响生化反应;影响对矿物质吸收。(2)水分亏缺对作物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导致作物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降低,影响程度取决于水分亏缺的程度及发生水分亏缺的时间。(3)有益作用:适度的水分亏缺有益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计算:经测定某灌区土壤干容重为1.41g/cm3,田间持水率为23%(重量比),冬小麦拔节期计划湿润层为0.6m ,日耗水量为3mm,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70%,假定土壤初始含水率为20%(重量比),在无雨情况下还需多少天应进行灌溉?其灌水定额为多少? 解: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可供水量为:W1=γ(θ0-θmin)H=1.41 ×(θ0-70%θf) ×600mm=1.41

苏州科技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试题库一与答案B

一、名词解释: 1、不计算管段:一般在污水管道系统的上游部分,设计污水量很小,若根据流量计算管径会很小,易造成堵塞。在进行水力计算时,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估算出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面积小于此值,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2、暴雨强度:单位时间内降落在不透水地面的水的深度; 3、生活用水量定额:每人每天所使用的平均水量; 4、折减系数:缩小管道排水的断面尺寸使上游蓄水,必然会增加泄水时间,因此而采用了增长管道内流行时间的办法,达到折减设计流量缩小断面尺寸的要求。 5、截流倍数:不从溢流井泄出的雨水量,通常按旱流量的指定倍数计算,该指定倍数称为截流倍数。 6、界限流量:根据相邻两标准管径Dn-1和Dn的年折算费用相等的条件推导得出每一标准管径经济流量的范围称为界限流量。 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小汇水面积:汇水面积一般小于100km2,最远点的集水时间不会超过60min-120min,降雨不均匀分布的影响较小,可假设在这个汇水面积内降雨是均匀的,这个面积称为小汇水面积。 9、回路矩阵;能量方程的系数矩阵L称为回路矩阵,表示环与管段的关系。 10、不计算管段:般在污水管道系统的上游部分,设计污水量很小,若根据流量计算管径会很小,易造成堵塞。在进行水力计算时,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估算出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面积小于此值,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11、雨水管道设计的极限强度理论:1)当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时,全面积产生汇流,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最大;2)当降雨历时等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的集流时间时,雨水管道需要排除的雨水量最大。 12、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13、生活用水量定额:每人每天所使用的平均水量;

给排水试题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考试题 选择题 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共有多少强制性条文(B) A(18)B(20)C(16) 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是什么标准(B) A国家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 阀门安装前应作哪些试验(BC) A压力试验B强度试验C严密性试验 给水、热水、采暖管道穿过楼板、墙面、屋面处均须设置套管,套管管径一般应比管道大几号管径(A) A应比管道大2号B应比管道大1号C应比管道大3号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宜设置什么样的套管(BC) A薄壁管B焊接钢管C无缝钢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普通房间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多少毫米(B) A50B20C10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面多少毫米(A) A50B30C20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其设置个数和高度有哪些要求(ABC)A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每层必须安装1个 B楼层高度大于5m时,每层不得少于2个 C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 严禁将地下管道及管道支墩(座)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ABC) A管道或接口造成断裂 B接口处造成漏水 C管道造成变形 10、弯制钢管的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ABC) A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B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C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11、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度(B)A3度B2度C1度 12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1/2(A) A1/2B1/3C1/4 13、螺纹连接的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多少扣达到外露螺纹(A) A2-3扣B3-4扣C1-3扣 14、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应填塞密实,水泥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多少毫米 (B)A3毫米B2毫米C1毫米 15、室内给水系统安装按分部划分应怎么划分(B) A是一个分部工程B是一个子分部工程C是一个分项工程

灌溉排水工程学试卷3

课程试卷(3)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作物耗水量主要是指(作物生理耗水)及(作物生态耗水)。 2、斗、农级排水渠沟网主要有(沟—渠—路)、(沟—路—渠)及(路—沟—渠)三种基本布置形式;其内部条田田间灌溉网可根据不同地形布置为(纵向布置)与(横向布置)。 3、在明渠横断面设计中应以(设计)流量作为基本设计依据,并考虑非常情况下的(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 4、作物的耐淹能力是指作物允许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 5、农作物对排水的基本要求有(除涝)、(防渍)、及(控制土壤盐碱化)。 6、灌区灌溉管理主要由(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环境管理)组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作物有效性。 答、(1)吸着水;紧附于土壤颗粒表面,一般不能被作物利用,其上限(最大分子持水率)以下的水分为无效水。(2)毛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为农作物利用,称为有效水。(3)重力水;如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的重力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为过剩水。 2、简述量测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答、量测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有: (1)、直接计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主要步骤:根据田间试验直接测定作物需水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经验关系,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其中作物需水量的田间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器测法、田测法、坑测法等。 (2)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的方法。主要步骤:先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 ;再根据不同作物的实际情况及土壤实际含水率状 况,确定作物系数K C 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K θ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3、简述灌溉用水量概念、计算方法与其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答、灌溉用水量是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水源提供的水量,其大小及其在多面和年内变化情况,与各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水文地质、气象条件以及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水的水量损失等因素有关。 计算方法:对于某灌区,各作物某次灌水的净灌溉水用量该种作物种植面积 与灌溉定额的乘积,即M 净=ω i ×m i 。全区任何一个时段内的净灌溉用水量M 净 等 于该时段内各种作物净灌溉用水量之和。在根据灌溉水利用系数η 水 即可求得灌溉水毛流量,即为灌区从水源取得的水量。 灌溉用水量在实际中的作用体现在影响灌溉工程规模的大小和对灌水率的使用修正。一般情况下,修正灌水率即是改变灌溉制度中灌水持续时间,增加了输送水的损失量,这会影响该时段的灌溉用水量。 4、简述灌水方法种类及特点。 答、我国目前主要的灌水方法有: (1)地面灌水方法;优点:操作简便、运行简洁;整体经济投资小,土壤储水量大。 缺点:地形高差变化均匀,前期使用劳动力较多;水的使用量大。 (2)喷灌灌水方法。优点:省水、增产、省工省地、适应性强,可以结合施肥、喷药等同时进行,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教学教材

1.我国水资源概况:缺水、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 2.灌溉排水的发展方向: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放在对灌 区专管机构和末级渠系的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灌排工程的更新改造和积极贯彻落实终端水价改革上。 3.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4.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1.灌溉措施(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2.排水措施(排出农田多 余水分) 5.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1.蓄水保水措施。2.调水、排水措施。 6.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根本任务: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 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水只有在土壤冻结时才存在。 气态水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液态水是土壤水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 8.农田水分消耗的五个方面: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 分。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发量+棵间蒸发量 10.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作物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农业技术。 11.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经验公式、蒸发皿法、产量法、多因素法。 :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ɑ需水系数 b经验常数 2.基于参照物蒸发蒸腾量的半经验公式。 12.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对作物生理过程2.对作物生长和产量3.正面效应。 13.土壤水分亏缺的评价指标:土壤水分指标、作物水分指标、气象指标。 14.灌水方法分为全面灌溉和局部灌溉。 全面灌溉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地面灌溉分为: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 局部灌溉分为微灌和渗灌。 15.畦灌适用于窄行距离的作物;沟灌适用于灌溉宽行距的中耕作物;淹灌适用于水田。盐 碱地改良;喷灌使用于蔬菜、果园、苗圃。

最新给排水专业试题及答案

建筑给排水专业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外消防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泵结合器的作用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度锌钢管应采用()连接方法 A 焊接 B 承插C螺纹D法兰 2.进户管与出乎管应保证()距离 A 1m B 1.5m C 2m D2.5m 3.上行下给式管网水平干管应有大于()的坡度 A 0.003 B 0.001 C 0.5 D0.005 4.排水立管最小管径可采用() A DN50 B DN100 CDN150 D DN200 5.排出管距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距离不要小于() A 1m B 2m C 3m D 4m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2、水表口径如何确定? 3、某建筑屋面雨水汇水面积为410m2,采用单斗内排水系统,雨水经过连接管、悬吊管(L=8m), 立管、出户管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当地5min小时降雨厚度h5=110mm/h,试配管。 4、医院污水处理与普通生活污水处理的区别是什么? 5、火警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如何防止误报? 6、室内排水系统可供采用的管材有哪些 7、什么样的建筑物宜于采用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系统? 8、室内给水系统引入管一般应设于什么位置? 9、室内消防系统的分类 10、灭火吉利?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拟建6层住宅,层高2.9米,首层地面标高为± 0.00,室外地面标高为 -0.3m,室外市政给水管中心标高为-1.4m,所能提供的最小压力为180kPa,试选用合理的给水方式,并绘出给水系统示意图。 2、图2为某建筑的生活,消防共用高位水箱,其中V生活为生活调节水量,V消防为消防贮备水量。试配齐水箱配管并纠正图中的错误。

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

【题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副题名】: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标准号】:GB 50288-99 【代替标准】: 【颁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发布日期】:1999-03-02发布 【实施日期】:1999-08-01 实施 【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批准文号】:建标[1999]70号 【批准文件】: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9]70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一九九○年度部分计划(草案)的通知》(计综合[1990]160号)附件二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88-99,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陕西省水利厅 主要起草人:余开德窦以松司志明陈登毅高启仁茆智瞿兴业袁可法 丁夫庆朱凤书魏永曜黄林泉董冠群朱树人刘清奎林世皋 李占柱廖永诚王兰桂仲伯俊 1总则 1.0.1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节水节地,降 低能耗,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1.0.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和 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要求,全面搜集分析所需资料,进行必要的勘察、观测和实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实用,方便管理。 1.0.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等级划分 2.0.1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0.1确定。

给排水基础知识试题

一、填空 1、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为__、__、__。生活、生产、消防 2、室外消防系统是由___、___、__。水源、管道、消火栓 3、给水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水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配水装置和附件、局部处理设施 4、排水系统组成___、__、__、___、___、___。受水器、排水管道、通气管道、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5、雨水管到按布置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混合排水系统 6、给水管道的附件包括和。阀门、龙头 7、建筑内排水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粪便污水排水系统、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生产废水、屋面雨水 8、给水系统按水平干管的位置不同分为____、____、___。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 9、铸铁管的连接方法___、___。承插、法兰 10、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分为___、___。合流、分流 11、雨水管到按布置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混合排水系统 12、饮用水供应的类型、。开水供应、冷饮水供应

13、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生产、消防 14、镀锌钢管应采用___、___、___、___连接。焊接、承插、螺纹、法兰 15、水泵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叶片式水泵分为、、。叶片式水泵、容积泵、其他类型,轴流泵、混流泵、离心泵 16、离心泵是通过的作用来提升和输送液体的。离心力 17、水泵闭闸启动的时间不超过分钟。3 18、离心泵的主要结构由、、、、、组成。泵壳、泵体、叶轮、泵轴、轴套、填料盒 19、污水是指和,雨水就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天然降水 二、选择题 1、机械搅拌澄清池中设有导流板的目的是缓和搅拌器提升水流时产生的(A)现象。 (A)旋流;(B)不均匀;(C)流速过高;(D)流速过低。 2、某城镇的生活给水管网有时供水量不能满足供水要求,以下所采用的措施中何项是错误的?(C) A 从邻近有足够富裕供水量的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接管引水; B 新建或扩建水厂; C 从本城镇某企业自备的有足够富裕供水量的内部供水

(完整版)《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试卷

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灌溉排水工程学》试卷 专业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20=20) 1.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允许最大和最小之间,允许的最大含水量为_____________、允许的最小含水量为_____________。 2. 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灌溉渠系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4. 喷灌系统按系统获得压力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喷灌系统根据管道的可移动程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集雨系统主要是指收集雨水的_____________。首先应考虑具有一定产流面积的地方作为集雨场,没有天然条件的地方,则需人工修建集雨场。为了提高集流效率,减少渗漏损失,要用不透水物质或防渗材料对集雨场表面进行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是指在降雨量多的地方,为了满足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微灌等所需要的水头而修建的蓄水池。其选址应尽量利用地形高差的特点,设在较高的位置以实现自压灌溉。 8. _____________一般是用人工材料修建的具有防渗作用,用于调节和蓄存径路的蓄水设施,主要用于小型农业灌溉或兼作人畜饮水用。按其结构、作用不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开敞式和封闭式类型。 9.按照是否全面湿润整个农田、水输送到田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常将灌水技术分为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两大类。 10.灌溉对水源的基本要求有水质、水位及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10=20) 1.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 )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灌排相邻布置适用于()地形。 A.平原地区 B.地形微起伏地区 C.地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 D.山丘区 4.一个喷灌系统喷头、竖管、支管可以移动,其它各组成部分都固定不动,则称为()喷灌系统。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移动式 D.管道式 5. 某一渠系有干、支、斗、农四级,则灌入田间的水量与干渠渠首引入水量之比是()的水利用系数。 A.η水 B.η干系 C.η D.η支水 6.土壤吸力小于()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7. 渠道纵断面图上最关键的一条线是() A.地面高程线 B.渠底线 C.设计水位线 D.设计渠顶线 8.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9.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10.陡坡是()类型建筑物。 A.控制 B.交叉 C.衔接 D.泄水 三、判断题(1×10=10) 1、在灌溉设计年内,为保证作物各生育期需水要求,除该时段的降水供给水量外、尚有部分亏缺水量,需灌溉补给,这部分亏缺水量为净灌溉用水量。() 2、对于旱作物,湿润年份及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小;干旱年份及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 3、20%原则是指控制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的工作压力水头之差不超过喷头设计工作压力水头的20%。() 4、日本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300万亩灌溉土地,90%以上实现了管道化。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很高,全国主要水系已连结成统一水网。() 5、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成果应有效地反馈到决策部门,但主要为内部掌握,不宜向社会扩散。() 6、微灌包括喷灌、滴灌地表与地下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小管出流灌、重力滴灌、渗灌几种灌溉形式。() 7、流态指数x反映了灌水器的流量对压力变化的敏感程度。() 8、喷灌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及水滴打击强度。喷头的喷洒方式有全圆喷洒及扇形喷洒;组合方式有正方形组合、矩形组合、正三角形组合及等腰三角形组合。() 9、渠道的渗流过程一般可分为自由渗流和顶托渗流两个阶段;其工作制度有续灌及轮灌两种。() 10、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

灌 溉 排 水 工 程 习 题 集 与 答 案

灌溉排水工程习题集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作物需水量 2.灌溉制度 3.灌溉水利用系数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5.地下水临界埋深 二、是非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你认为叙述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你认为不正确的打×。 1.同一种作物,同样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面积指数越大,作物蒸腾量也越()2.在制定水稻的灌溉制度时,必须考虑地下水补给量和因作物根系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3.为防止渠道因超过允许最高水位而酿成决堤事故,一般在渡槽、倒虹吸等重要建筑物的下游要修建泄洪建筑物。() 4.地面灌溉采用畦灌时,畦长越短越节水。() 5.喷头的喷射仰角在45°时射程最大。() 6.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时,作物将会因土壤水分供给不足而产生缺水() 7.在一定的范围内,土温和水温增高,可以促进根系吸水。() 8.非充分灌溉时,作物的产量因实际腾发量减少而减少,其净效益随之下降。() 9.渠道采用续灌时的灌溉流量一般比轮灌时小,因而更省水。() 10.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与排水沟深度无关。()三、填空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毛管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而保持土壤孔隙内的水分。2.描述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是根据______和______推导而来。

3.渠道输水损失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4.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其取水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5.灌溉排水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共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 1.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释水特性有何区别 2.灌溉水源对水质有哪些要求 3.农作物对农田排水有哪些要求 4.简述地面灌溉与喷灌、滴灌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条件。 5.简述山区、丘陵区的自然特点及灌溉系统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作物需水量:作物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2.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 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3.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5.地下水临界埋深: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二、是非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2.×3.×4.√5.×6.×7.√8.×9.×10.× 三、填空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土壤对水分子的吸附力、水分子之间的粘着力、水的表面张力 2.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原理 3.水面蒸发、渗水损失、漏水损失

灌溉排水工程学试卷4

课程试卷(4)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形态。液态水按其运动特征又可以分为(吸着水)、(毛管水)、及(重力水)。 2、作物需水量主要是指(作物生理需水量)及(作物生态需水量)。 3、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喷灌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及(水滴打击强度)。 5、在明渠横断面设计中应以(设计)流量作为基本设计依据,并考虑非常情况下的(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 6、渠道工作制度有(续灌)及(轮灌)两种。 7、灌溉对水源的基本要求有(除涝)、(防渍)、及(控制土壤盐碱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灌溉排水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灌溉排水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内容包括: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以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旱情;调节农田水利措施一般有:灌溉措施和排水措施。 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发展趋势为:(1)由丰水灌溉转向节水灌溉,进一步研究生物节水理论;(2)灌水方法仍将以地面灌溉为主,喷灌、微灌及膜下滴灌会有较大发展;(3)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道衬砌、管道输水、覆膜等节水技术将日益得到发展;(4)加强灌溉管理,提高自动化程度;(5)灌排工程对环境影响将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2、试述土壤水分入渗的过程、特点、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答、答、入渗过程:当入渗前土壤的初始含水率θ 很小时,地面维持有薄 水层的初始入渗速度i 1 很大,地面处的土壤含水率在很短时间内就接近土壤的 饱和含水率θ s 。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由于入渗路径加长,从地面到入渗锋面 的水势梯度逐渐减小,所以入渗速度i t 也不断地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i f , 它接近于该种土壤的渗透系数K。 入渗特点:土壤入渗过程可以分为渗吸阶段和渗透阶段;渗吸阶段入渗速率i t 随着入渗时间加大不断减小,渗吸阶段为非稳定流阶段;渗透阶段为稳定流阶 段,入渗速度i t 为稳定值i f 。 计算公式:渗吸阶段计算土壤水分入渗速度与入渗量的公式可用考斯加可夫 公式或非饱和流情况下的达西公式—考斯加可夫公式:i t =i 1 *t-α;渗透阶段计算 土壤水分入渗速度与入渗量可采用饱和水流情况下的达西公式。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及估算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 答、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有:作物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和农业技术。估算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有:(1)根据田间试验直接测定作物需水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经验关系,直接计算作物需水量;(2)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4、简述田间水利用系数、渠道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灌溉水利用系数。 答、田间水利用系数,是指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放水量的比值,用η f 表示;渠道水利用系数,是指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用符号η C 表示;渠系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用ηS表示;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 值,用符号η 表示。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农田灌溉与排水习题册

一、填空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均水资源相当于世界人均的,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 2. 战国以前时期:以为代表的水利工程 3. 战国至西汉时期:代表工程有、郑国渠、引漳十二渠、坎儿井等 4.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代表工程有 5. 唐宋时期:、北方农田放淤 6. 元明清时期:南方两湖垸田和 7.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泾、渭、洛惠渠,长江流域排水闸,黄河流域虹吸, 8. 农田灌溉与排水,是研究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 9. 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状况和与其相关的、、状况。 2

10. 地区水情指地区水资源的、、。 11. 灌溉排水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2. 灌溉工程的任务在于通过、、等措施,改变水资源资源的时空分布,解决供需水量之间的矛盾,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业用水要求。 13. 排水工程的任务是排除多余的和过多的,控制地下水位,与与灌溉措施密切配合,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低产土壤得到改良。 14. 灌溉排水工程是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和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15.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有和 16. 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有和 3

17.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措施应,特别是北方,灌溉农业显得特别重要。 18. 我国降水总量,降水分布不均。 19. 我国水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时空分布。 20. 我国降水和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 二、选择题 1. 战国以前时期( )为代表的水利工程 A. 沟洫、芍陂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D. 引漳十二渠、坎儿井 2.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代表工程有( ) A. 沟洫、芍陂 B. 黄河流域陂塘建设 C. 南方太湖圩田 D. 引漳十二渠 3. 地区水情: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 ) A. 流态 B. 流量 C. 动态 D. 状态 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试卷汇总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试卷A 1、(20分)城市年平均日供水量为Q d ,日变化系数为K d ,时变化系数为K h ,用该三个参数依次写出下图中各设计流量的计算式。(注:q 1=5%Q 2,排水量=80%用水量, q 7=0) (第1题图) 答: 3 23243421120.1q q K K Q q q Q Q K K Q Q Q K Q q Q Q K Q h d d h d d d d d d -+=-+===+== 2、(25分)回答问题: (1)什么是给水排水系统规划?规划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是对水源、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的综合优化功能和工程布局进行的专项规划。 规划共做的任务是:1)确定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规模;2)确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措施;3)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4)确定给水排水主要构筑物的位置;5)确定给水排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与水质保证措施;6)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和干管布置与定线;7)确定废水的处置房案及其环境影响评价;8)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2)什么是人均综合用水量和人均最高日综合用水量?一般数值范围是多少? 答:城市人口平均总用水量成为人均综合用水量。

(3)什么是管网恒定流基本方程组?写出表达式。 答:给水管网的节点流量方程组与管段能量方程组,组成描述管网模型水力特性的恒定流基本方程组。即: ?????==-==+±∑∈M i h H H N j Q q i Ti Fi S i j i j ,...,3,2,1,...,3,2,10)( (4)排水系统分为哪几种排水体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5)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截流井上游管渠、下游截流管和溢流管设计水量计 算公式各是什么? 答:截流井上游管渠 y h y g s z Q Q Q Q Q Q +=++= 下游截流管道 '')1(0y h h j Q Q Q n Q +++= 溢流管道 h y h y h yi Q n Q Q n Q Q Q 00)1(-=+-+= 3、(15分)某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为9600万元,年运行费用为325万元/年,计算: 1)投资偿还期为20年的静态年费用计算值; 2)利率为5.5%,还款期为20年的动态年费用计算值。 【提示:动态年平均还款计算公式:P i i i P A n n 1 %)1(%)1%(-++==θ】 解:1)静态年费用折算值: 80532520 9600=+=+= Y T C W 万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