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和组合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性能

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和组合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性能
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和组合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性能

《高等钢结构原理》第3章塑性设计

第4章抗震性能

作业

目录

1第3.1b题 (1)

1.1剪力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1)

1.2钢材应力-应变曲线强化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5)

2第3.2c题 (7)

3第3.3c题 (9)

3.1各种塑性铰、塑性区方法的概念、假设和使用情况 (9)

3.1.1典型弹塑性铰法 (9)

3.1.2等效荷载塑性铰法 (9)

3.1.3精化塑性铰法 (10)

3.1.4伪塑性区法 (10)

3.1.5改进塑性铰法 (11)

3.1.6典型塑性铰区法 (11)

3.1.7准塑性铰区法 (12)

3.2各种塑性铰、塑性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12)

4第3.4a题 (15)

4.1模型的建模 (15)

4.1.1截面选取 (15)

4.1.2模型建立 (16)

4.2结果与分析 (17)

4.2.1应力与变形云图 (17)

4.2.2无量纲位移和弯矩图 (21)

4.2.3无量纲极限弯矩对比图 (21)

4.3结论和收获 (22)

5第3.5a题 (23)

5.1模型建立 (23)

5.1.1建模-2层单跨平面框架 (23)

5.1.2建模-4层单跨平面框架 (24)

5.2有限元计算结果 (25)

5.2.1结果-2层单跨平面框架 (26)

5.2.2结果-4层单跨平面框架 (28)

5.2.3综合结果对比 (30)

5.3分析 (31)

6第4.1b题 (32)

6.1滞回曲线的理解 (32)

6.2算例分析 (33)

7第4.2a题 (35)

7.1钢支撑的滞回曲线特点 (35)

7.2钢支撑的滞回曲线模拟要点 (36)

7.3钢支撑滞回曲线模拟 (37)

8第4.3a题 (38)

8.1屈曲约束支撑的构成与原理 (38)

8.2屈曲约束支撑研究与设计现状 (40)

8.2.1试验与理论研究 (40)

8.2.2设计现状和工程应用 (41)

9第4.4b题 (43)

9.1目前的抗震设计的局限性 (44)

9.2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优点 (45)

9.3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 (45)

9.3.1基本思想 (45)

9.3.2基本步骤 (45)

9.4性能目标 (45)

9.4.1地震水平 (46)

9.4.2性能水平 (46)

9.4.3性能目标的确定 (46)

9.5设计方法 (46)

9.5.1承载力设计方法 (46)

9.5.2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46)

9.5.3能量设计方法 (47)

9.6目前存在的困难 (47)

9.7国内外研究进展 (48)

10参考文献 (49)

1 第3.1b 题

题目:简述剪力和钢材应力-应变曲线强化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解答:

1.1 剪力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梁截面上兼有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时,屈服准则是:

222233y vy f f στ+== 3.1.1

因此,当截面上存在剪应力时,至少有一部分正应力还未达到y f 时就完全

进入塑性。但是梁截面完全进入塑性时,其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布的精确计算比较复杂,往往采用一些简化图式来分析。对于工字形截面梁,常有以下几种简化计算图式:

(1) 假定假定梁翼缘和腹板同样承担弯曲正应力和剪应力,即整个截面上正应力都是σ,剪应力都是τ,如下图所示:

图3.1b-1

完全屈服的关系式为

2222()()11y vy

p p f f M Q M Q σ

τ+=????+= ? ? ? ?????或

3.2.2 根据剪力流的方向,腹板剪力为:

0A Q dA h d ττ==? 3.2.3

使腹板受剪屈服的剪力则为:

0p vy Q f h d = 3.2.4

以上屈服的关系式比较简单,但翼缘的正应力低于y f ,偏于保守。

(2) 假设翼缘正应力为y f ,腹板正应力低于y f ,同时假设翼缘没有剪应力,而

腹板应力满足公式3.2.2,如下图所示:

图3.1b-2

则可得:

122()()1y

pw p M h btf Q M Q -+= 3.2.5

式中pw M 为腹板全塑性弯矩,即20/4y h df 。

这一相关公式只适用于1y M h btf >的范围。

(3) 腹板只有部分高度承受剪力,如下图所示:

图3.1b-3

上图显示了该种类型的两种具体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方式。前一种方式,正应力在梁上下边缘一定范围内为y f ,腹板中间没有正应力而承受剪应力;后一

种方式,正应力在梁上下边缘一定范围内为y f ,在腹板中间一定范围内呈线性

变化,而剪应力呈曲线变化。

剪应力使塑性弯矩降低的程度和梁的荷载类型以及高跨比有关。

从比较保守

的式3.2.2出发,设M aQ =,可得

p M M =

3.2.6

此式右端代表塑性弯矩降低系数,它和1/a 及/p p M Q 两个因素有关,且这

两个因素愈大,降低得愈多。其中a 和荷载情况有关,可以看成是个等效悬臂梁的长度,它的影响通常由无量纲化的0/a h 来表现;/p p M Q 则和截面尺寸有关,

10/A A 愈大,/p p M Q 随之增大,其中1A 是腹板面积,0A 是翼缘面积。

以在跨度中央承受集中荷载的梁为例,如下图所示。

图3.1b-4

在中央截面处//2a M Q l ==,代入可得

p M M = 3.2.7

当0/ 5.0a h =,10/1A A =时,得0.937p M M =

当0/ 5.0a h =,10/0.5A A =时,得0.977p M M =

此梁中央截面弯矩和剪力都是最大值,塑性弯矩只下降6.3%和2.3%,按公式3.2.6,比上述情况不利的是承受两个对称集中荷载的梁,如下图所示。原因是荷载距支点近,0/a h 值小,所以算的的塑性弯矩要下降多一点。然而,由于材料存在硬化阶段,以及剪力影响只出现在梁的很小的范围内,梁中段剪力为0,因此梁所能承受的弯矩并不会下降。

图3.1b-5

从上图可以看出,达到这一弯矩后梁的承载能力并未穷竭,载还可继续增大,甚至超过p M 值。由其他试验结果也可以得知,简支梁承受一集中荷载者,最大

弯矩都超过p M ,承受两个集中荷载者大部分达到或超过p M ,但也有一部分

0/1a h =的梁未达到。多数设计规范对塑性开展的梁未对剪应力值作特殊限制,有的规范虽不对剪应力做特殊限制,却要求0/a h 不得小于一定限度,即

1001.52 1.2A a h A ≥+ 3.2.8

还有规范以屈服条件为准,限制弯矩最大截面的剪应力不超过0.5/vy r f γ,其中r γ是抗力分项系数。如果超过此值,塑性弯矩应相应降低。有推荐以下算法:当剪力00.50.5p vy Q Q h df ≤=,弯矩可达p M ;当0.5p p Q Q Q ≤≤,弯矩降为

22(1)p p P Q M M M Q ω=-- 3.2.9

此时当p Q Q =时,p p pf M M M M ω=-=,即翼缘全塑形弯矩,相关曲线如

下图所示。

图3.1b-6

1.2钢材应力-应变曲线强化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钢结构的塑形设计法建立在充分利用钢材所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的基础上,它使得结构发生以形成破坏机构为目标的内力重分布,可以使得设计简化分析,比较经济合理并且符合实际。

在钢结构的塑性设计中,通常假定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这样处理计算简单,且硬化阶段的强度提升可提供额外的安全储备。但这种简化并不意味着所有材料可以不具有应变硬化性能。恰恰相反,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应变硬化工作阶段才有可能达到形成机构的极限状态。

下面以受均布荷载q的固端梁来说明,当跨中和梁端均产生塑性铰时,该梁达到极限承载力,如下图所示:

图3.1b-7

表3.1b-1

M

梁端和跨中均产生塑性铰:阶段1,梁端弯矩2/12

qL大于跨中弯矩2/24

qL,处于弹性阶段;阶段2,A

和B两截面先出现塑性铰,荷载继续增大时,这两个截面在保持塑性弯矩

p

M的同时出现转动,梁如同两端铰支杆一样继续工作;阶段3,跨中截面达到塑性弯矩。从A、B两截面刚达到塑性弯矩到C截面达到塑形弯矩时,截面A和B需

要转动角度

A

θ可求得:

6

L

p

A

M L

M M

ds

EI EI

θ==

? 3.2.10 但如果材料是理想弹塑性体,则只有曲率K为无限大时,才能出现这一转动。这是因为曲率/

K d dx

θ

=,当转动只在一个截面发生时,0

dx=,K必然趋于无限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机构也就无从实现。

图3.1b-8

具有应变硬化性能的材料,截面A的弯矩不仅可以达到p

M

,还能超过这一值。这样,在梁端会出现一个短的塑性区,如下图所示,即0

dx≠,曲率K成为

有限值,机构也就有可能实现了,梁的材料具有应变硬化性能时,最大荷载

max

q

不仅可以达到

u

q还能超过这一值,塑性设计得以实现。钢材考虑应力-应变强化

曲线后弯矩和截面曲率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3.1b-9

通过以上说明可知,应变硬化性能过弱的材料也不适用于塑性设计。所以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用于钢结构塑性设计的钢材一般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极限强度

u f 与屈服强度y f 的比值(强屈比)不应小于1.2;②单向拉伸试件的伸长率5δ不小于15%,即515%δ≥;③相应于u f 的应变u ε不小于20倍的屈服应变y ε。 2 第3.2c 题

题目:试用简单塑性分析方法,求出图3.2c 所示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当0<<1时,试求最大极限荷载的作用位置和数值(用Mp 表示)。

图3.2c-1

(此题题目有错,红色标识部分应该改为“最小极限荷载”,因为从下面的求解过程来看,P 在01ξ<<区间内仅存在最小值,而没有最大值)。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第二章 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tgα'=E' f y 0f y 0 tgα=E 图2-34 σε-图 (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 解: (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 =+- =+- 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 σf y σF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 解: (1)A 点: 卸载前应变:5 2350.001142.0610 y f E ε= = =?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 c y F f E σεε-=- =+=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 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另外,载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时间越快,钢材强度会提高、而变形能力减弱,钢材σε-曲线也会更高而更短。 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反复应力大小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应力比或应力幅(焊接结构)来量度。一般来说,应力比或应力幅越大,疲劳强度越低;而作用时间越长(指次数多),疲劳强度也越低。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2.5 解释下列名词: (1)延性破坏 延性破坏,也叫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变形,并有较长持续时间,应力超过屈服点fy 、并达到抗拉极限强度fu 的破坏。 (2)损伤累积破坏 指随时间增长,由荷载与温度变化,化学和环境作用以及灾害因素等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损伤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破坏。

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钢结构建筑具有建设速度快、工业化程度比较高、技术经济指标好、抗震性能相比较其他建筑材料比较优越,所以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的各个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本文对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总结出钢结构抗震的特点及在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几种钢结构所具有的抗震性能,为建筑中明确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找到了依据。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发展;抗震;分析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产业高速发展,钢铁材料和结构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更是各具特色。作为现代建筑领域新兴的钢结构建筑,也越来越被建筑界所重视,这对地震多发的地区,建筑在地震中由于倒坍所造成的灾害,将会成为地震灾害中,对于生命和财产安全中,最具破坏力和杀伤力的直接因素,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升钢结构建筑抗震的能力 1 钢结构的特点 优质的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伸性,能够将震动时发生的波动抵消掉。对于钢结构在抗拉、抗压、抗剪的强度要求上都很高,特别是钢结构需要凭着工艺制造,利用其所具有的高延性,提升其在地震中的抗震能力[1]。钢结构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特点,达到吸收和消耗震动过程中,抵抗强烈地震的能力。 2 建筑中的钢结构体系 在钢结构建筑中,用的较多钢结构框架体系有纯框架结构、中心支撑结构、偏心支撑结构等。纯框架结构延性和抗震性能比较好,但是由于抗侧刚度比较差,一般不太适合用于层数比较高的建筑。以中心支撑的钢结构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大,适用于层数较高的建筑。由于一些钢结构支撑构件,具有的滞回性能较差,对于耗散的震动的能量有限,抗震性能没有钢结构纯框架的性能好。钢结构的框架偏心支撑结构,还可以通过偏心连梁进行剪切,达到耗散地震的能量,保证通过钢结构框架的支撑不丧失稳定,这种抗震性能的效果,优于中心支撑的钢结构框架[2],并且其弹性阶段的刚度也接近中心支撑框架。如果采用能与钢结构框架抗侧刚度相匹配含有钢板的剪力墙,还有带竖缝剪力墙的钢结构代替支撑,可以构成具有钢结构框架的抗震墙板结构,其抗震的性能强于由钢结构框架构成的中心支撑结构。当房屋建筑的刚度要求更高时,一般都可以采用沿着建筑周边,有秩序地进行设置一些密柱深梁框架,来构成钢结构的框筒结构。这样设计安装的框筒结构抗侧刚度大,能够起到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效果。 3 建筑中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习题参考解答第五章

5.1 影响轴心受压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初始缺陷有哪些?在钢结构设计中应如何考虑? 5.2 某车间工作平台柱高2.6m,轴心受压,两端铰接.材料用I16,Q235钢,钢材的强度设计值2215/d f N mm =.求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及其稳定临界荷载. 如改用Q345钢2 310/d f N mm =,则各为多少? 解答: 查P335附表3-6,知I16截面特性,2 6.57, 1.89,26.11x y i cm i cm A cm === 柱子两端较接, 1.0x y μμ== 故柱子长细比为 1.02600 39.665.7 x x x l i μλ?= == ,2600 1.0137.618.9y y y l i μλ?=== 因为x y λλ<,故对于Q235 钢相对长细比为137.6 1.48λπ = = = 钢柱轧制, /0.8b h ≤.对y 轴查P106表5-4(a)知为不b 类截面。 故由式5-34b 得 () 223212?ααλλλ?= ++?? ()2210.9650.300 1.48 1.482 1.48?=+?+?? ? 0.354= (或计算137.6λ=,再由附表4-4查得0.354?=) 故得到稳定临界荷载为2 0.35426.1110215198.7crd d N Af kN ?==???= 当改用Q365钢时,同理可求得 1.792λ=。 由式5-34b 计算得0.257?= (或由166.7λ=,查表得0.257?=) 故稳定临界荷载为2 0.25726.1110310208.0crd d N Af kN ?==???= 5.3 图5-25所示为一轴心受压构件,两端铰接,截面形式为十字形.设在弹塑性范围内/E G 值保持常数,问在什么条件下,扭转屈曲临界力低于弯曲屈曲临界力,钢材为Q235. 5.4 截面由钢板组成的轴心受压构件,其局部稳定计算公式是按什么准则进行推导得出的. 5.5 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柱,高10m,截面为三块钢板焊接而成,翼缘为剪切边,材料为Q235, 强度设计值2 205/d f N mm =,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3000kN (包括自重).如采用图5-26所示的两种截面,计算两种情况下柱是否安全.

钢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第四章抗震性能设计 4.2b 综述适用于钢构件、钢节点、钢连接的几种滞回模型和损伤指数。(重点阐述有关钢结构的内容) 答: 1、滞回模型 (1)钢构件的滞回模型: a、轴心受力构件 反复荷载作用下轴心受力钢构件滞回模型 b、受弯构件

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弯钢构件的滞回模型 c、钢板 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弯钢构件板的滞回模型 (2)钢连接的几种滞回模型 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

(3)钢节点的滞回性能模型 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弯钢节点的几种滞回模型 2、损伤指数综述 为了定量描述结构防止在地震中倒塌的安全度,提出了损伤指数的概念。对结构在其寿命周期内所能承受的地震破坏总量的预测由损伤指数(Damage Index)控制,而损伤指数由刚度、强度和延性确定。对于其中的延性而言,损伤指数分别从构件级别、楼层级别和整体结构级别代表了塑性铰的塑性转动能力。 (1)构件损伤指数 可以由所需塑性转动能力和可提供的塑性主动能力之间的比值计算得出。 a dm I θθ/r (2)楼层损伤指数 代表了楼层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3)整体损伤指数 描述整个结构的损伤指数,包括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性能。

4.3c综述屈曲约束支撑(无粘结支撑、防屈曲支撑)的特点、类型、设计要点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现状。答: 1、特点 在普通支撑外部设置套管,约束支撑的受压屈曲,构成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支撑仅芯板与其他构件连接,所受的荷载全部由芯板承担,外套筒和填充材料仅约束芯板受压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压下均能进入屈服,因而,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性能优良。 .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支撑滞回性能对比 优点: (1)承载力与刚度分离 普通支撑因需要考虑其自身的稳定性,使截面和支撑刚度过大,从而导致结构的刚度过大,这就间接地造成地震力过大,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选用防屈曲支撑,即可避免此类现象,在不增加结构刚度的情况下满足结构对于承载力的要求。 (2)承载力高 抗震设计中,普通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从结构抗震的角度论述钢结构的性能

题目: 从结构抗震的角度论述钢结构的性能,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班级:建工一班 姓名:杨星星 指导教师:盛朝晖 2014年04月10日从结构抗震的角度论述钢结构的性能,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及性能特点,优缺点,抗震性能以及日后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钢结构,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耐火性差,质量轻,强度大,发展前景好。 目录: 一、摘要 二、绪论 三1.1钢结构的性能及特点。 1.1.1钢结构的特点: 1.1.2钢结构的性能 四、1.2钢结构的优缺点 1.2.1钢结构的优点

1.2.2钢结构的缺点 五、1.3钢结构的发展前景 1.3.1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1.3.2钢结构的发展前景 1.3.3发展方向 六、 1.4结论 七、参考文献 二、绪论 三 1.1钢结构的性能及特点。 近年来,全世界地震频频发生,对人们是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地震中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因素之一是建筑物的倒塌,如 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建筑使用较多的轻钢结构建筑其抗震的能力有明显成果。 1.1.1钢结构的特点 1.钢材的材质均匀,质量稳定,可靠度高;自重轻,变形大,可以吸收很大能量,而且可以通过构造实现强梁弱柱、强剪弱弯。 2.钢材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强; 3.钢结构工业化程度高,工厂制造,工地安装,加工精度高,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建造速度快; 4.钢结构抗震性能好; 5.耐腐蚀和耐火性差,单价较高。 1.1.2钢结构的性能

钢结构轻质高强,所以地震时受地震作用小。而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将地震波的能耗抵消掉。钢材基本上属各向同性材料,扛拉、抗压、扛剪强度均很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特别是钢结构凭着自己特有的高延展性减轻了地震反应。钢结构还可以看作比较理想的弹塑性结构,可以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从而具有较高的抵抗强烈地震的能力。钢结构相对于其他结构自重轻,这也大大减轻了地震作用的影响。不同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明显不同。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受压较好,但不抗拉力,两种力的差距达10倍。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在地震波循环荷载情况下,极易发生整体垮塌。钢结构除了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保性能好的特点也显著优于混凝土结构。 三1.2 钢结构的优缺点 1.2.1钢结构工程优点 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钢梁、钢柱为骨架,同时配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建造而成,其中主要承重骨架是由钢构件或钢管(圆管或矩形管)混凝土构件所组成。在建筑中应用钢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体系轻质高强,可减轻建筑结构自重的30%,大大降低基础的造价;钢结构是柔性结构,有很好的抗震,同时结构安全度高,受损轻,而且由于钢材便于加工,灾后容易修复。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好。低层别墅的屋面大都为坡屋面,因此屋面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弯型钢构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体系,轻钢构件在封完结构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很明显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用于抗震烈度为八度以上的地区。 .2 功能区分割灵活 传统的砖混、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自重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梁、柱粗大,空间利用

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和组合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性能

《高等钢结构原理》第3章塑性设计 第4章抗震性能 作业

目录 1第3.1b题 (1) 1.1剪力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1) 1.2钢材应力-应变曲线强化对受弯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5) 2第3.2c题 (7) 3第3.3c题 (9) 3.1各种塑性铰、塑性区方法的概念、假设和使用情况 (9) 3.1.1典型弹塑性铰法 (9) 3.1.2等效荷载塑性铰法 (9) 3.1.3精化塑性铰法 (10) 3.1.4伪塑性区法 (10) 3.1.5改进塑性铰法 (11) 3.1.6典型塑性铰区法 (11) 3.1.7准塑性铰区法 (12) 3.2各种塑性铰、塑性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12) 4第3.4a题 (15) 4.1模型的建模 (15) 4.1.1截面选取 (15) 4.1.2模型建立 (16) 4.2结果与分析 (17) 4.2.1应力与变形云图 (17) 4.2.2无量纲位移和弯矩图 (21) 4.2.3无量纲极限弯矩对比图 (21) 4.3结论和收获 (22) 5第3.5a题 (23) 5.1模型建立 (23) 5.1.1建模-2层单跨平面框架 (23) 5.1.2建模-4层单跨平面框架 (24) 5.2有限元计算结果 (25) 5.2.1结果-2层单跨平面框架 (26) 5.2.2结果-4层单跨平面框架 (28) 5.2.3综合结果对比 (30) 5.3分析 (31) 6第4.1b题 (32) 6.1滞回曲线的理解 (32) 6.2算例分析 (33)

7第4.2a题 (35) 7.1钢支撑的滞回曲线特点 (35) 7.2钢支撑的滞回曲线模拟要点 (36) 7.3钢支撑滞回曲线模拟 (37) 8第4.3a题 (38) 8.1屈曲约束支撑的构成与原理 (38) 8.2屈曲约束支撑研究与设计现状 (40) 8.2.1试验与理论研究 (40) 8.2.2设计现状和工程应用 (41) 9第4.4b题 (43) 9.1目前的抗震设计的局限性 (44) 9.2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优点 (45) 9.3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 (45) 9.3.1基本思想 (45) 9.3.2基本步骤 (45) 9.4性能目标 (45) 9.4.1地震水平 (46) 9.4.2性能水平 (46) 9.4.3性能目标的确定 (46) 9.5设计方法 (46) 9.5.1承载力设计方法 (46) 9.5.2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46) 9.5.3能量设计方法 (47) 9.6目前存在的困难 (47) 9.7国内外研究进展 (48) 10参考文献 (49)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第二章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 (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 解: (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 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 解: (1)A 点: 卸载前应变:5235 0.001142.0610y f E 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2)B 点: 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 F f E σ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

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另外,载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时间越快,钢材强度会提高、而变形能力减弱,钢材σε-曲线也会更高而更短。 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反复应力大小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应力比或应力幅(焊接结构)来量度。一般来说,应力比或应力幅越大,疲劳强度越低;而作用时间越长(指次数多),疲劳强度也越低。 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解释下列名词: (1)延性破坏 延性破坏,也叫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变形,并有较长持续时间,应力超过屈服点fy 、并达到抗拉极限强度fu 的破坏。 (2)损伤累积破坏 指随时间增长,由荷载与温度变化,化学和环境作用以及灾害因素等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损伤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破坏。 (3)脆性破坏 脆性破坏,也叫脆性断裂,指破坏前无明显变形、无预兆,而平均应力较小(一般小于屈服点fy )的破坏。 (4)疲劳破坏 指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水平低于极限强度,甚至低于屈服点的突然破坏。 (5)应力腐蚀破坏 应力腐蚀破坏,也叫延迟断裂,在腐蚀性介质中,裂纹尖端应力低于正常脆性断裂应力临界值的情况下所造成的破坏。 (6)疲劳寿命 指结构或构件中在一定恢复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应力循环次数。 一两跨连续梁,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上A 点正应力为21120/N mm σ=, 2280/N mm σ=-,B 点的正应力2120/N mm σ=-,22120/N mm σ=-,求梁A 点与B 点的应力比和应力幅是

钢结构抗震优缺点

钢结构工程学习小节 钢结构就是指用钢板与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与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就是发 达国家与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钢结构行业通 常分为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空间钢结构与桥梁结构五大子类, 钢结构在各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如钢桥、钢厂房、钢闸门、各种大型 管道容器、高层建筑与塔轨机构等。根据每平米用钢量及主要构件钢板厚度,钢 结构有轻钢与重钢之分,轻钢结构住宅的墙体主要由墙架柱、墙顶梁、墙底梁、 墙体支撑、墙板与连接件组成。钢结构与其它建设相比,在使用中、设计、施工 及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造价低,可随时移动,钢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相比,其匀质、高强、施工速度快、抗震性好与回收率高等优越性,钢比砖石与砼 的强度与弹性模量要高出很多倍,因此在荷载相同的条件下,钢构件的质量轻。从 被破坏方面瞧,钢结构就是在事先有较大变形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结构,能够预先 发现危险,从而避免。 钢结构工程优点 抗震性:低层别墅的屋面大都为坡屋面,因此屋面结构基本上采用的就是由冷 弯型钢构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体系,轻钢构件在封完结构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 成了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着更强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 载的能力,适用于抗震烈度为八度以上的地区。 抗风性: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建筑物 自重仅就是砖混结构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七十米的飓风,使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抗震性能最好的建筑钢结构建筑

抗震性能最好的建筑----钢结构建筑 地震何时发生我们虽不能预知,但我们可以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说到这里那么尼泊尔地区的建筑抗震性到底怎么样呢?4月25日下午2点11分,尼泊尔发生7.8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是8.1级),还有4月26凌晨2:30左右此次地震至少造成超过1100人遇难;地震还引发了珠穆朗玛峰雪崩,大批游客和登山者被困,准确伤亡暂无法统计。另据报道,此次地震波及中国西藏,至少13人遇难4人失踪(另有4位同胞在尼境内遇难)。这是1934年尼泊尔比哈尔8.2级地震以来最强地震。 这几天连续发生的尼泊尔地震和珠穆朗玛峰雪崩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重视,地震何时发生我们虽不能预知,但我们可以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这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说到这里那么尼泊尔地区的建筑抗震性到底怎么样呢?2013年春天,尼泊尔建筑界开了一次交流会,得出一个结论:在首都加德满都市区、巴丹市(Lalitpur)、巴克塔普尔地区(Bhaktapur)的绝大多数建筑,抗震能力极其脆弱。专

家说:“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房子和建筑,都未能严格遵守施工管理规定、采用合格建筑材料。”加德满都建设部的高级工程师乌塔尔·库马尔·雷格米博士2013年说:“(加德满都)住房建设根本没按照基本的建筑安全标准进行,这让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都处于风险中。” 可见尼泊尔地区的绝大多数建筑,抗震能力极其脆弱,雷格米博士指责说,尼泊尔建筑质量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负责钢材贸易的加德满都钢铁公司的负责人阿南达当时回应并承认,尼泊尔绝大多数厂商制造的钢材都是低级、劣质的,这些劣质钢材非常容易生锈。尼泊尔国家地震科技学会的专家相信:根本无需高烈度的地震,一场小震就可以把尼泊尔很多房子震塌。尼泊尔的建筑专家2013年公开建议:老百姓造房子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最高级别、最好质量的建筑材料,还要严格遵守相关建筑标准,并在建筑时采用抗震技术,这样才能让房子“安全一点”。 这此地震对尼泊尔来讲是一场巨大灾难,救援必须跟时间赛跑。也是一个很大的经验教训,希望经历过此次地震后,尼泊尔应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生产发展高质量钢材和普及抗震知识重视起来。过去几年里,中国也发生了不少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从汶川到雅安,岷县鲁甸,统计表明在我国发生的地震中,大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震灾所到之处,断壁残垣,房屋损毁严重,大量人员伤亡。这是因

同济大学钢结构设计原理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钢结构,应选用综合性能好的钢材。 2.冷作硬化会改变钢材的性能,将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3.钢材五项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4.钢材中氧的含量过多,将使钢材出现热脆现象。 5.钢材含硫量过多,高温下会发生热脆,含磷量过多,低温下会发生冷脆。 6.时效硬化会改变钢材的性能,将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7.钢材在250oC度附近有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现象,称之为蓝脆现象。 8.钢材的冲击韧性值越大,表示钢材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越强。9.钢材牌号Q235-BF,其中235表示屈服强度 ,B表示质量等级为B 级 ,F表示沸腾钢。 10.钢材的三脆是指热脆、冷脆、蓝脆。 11.钢材在250oC度附近有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现象,称之为蓝脆现象。 12.焊接结构选用焊条的原则是,计算焊缝金属强度宜与母材强度相适应,一般采用等强度原则。 13.钢材中含有C、P、N、S、O、Cu、Si、Mn、V等元素,其中 N、O 为有害的杂质元素。 14.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 15..结构的可靠指标β越大,其失效概率越小。 16.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硫、磷极限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极限含量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对于或大于50 t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冷弯试验的的合格保证。 17.冷弯性能合格是鉴定钢材在弯曲状态下塑性应变能力和钢材质 量的综合指标。 18.冷弯性能是判别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和钢材质量的综合指标。 19.薄板的强度比厚板略高。 20.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Q345钢材时应采用 E50 焊条。 21.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构件的强度。

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断裂与疲劳作业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研究生课程 《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原理》断裂与疲劳部分 任课教师:童乐为(2班) 一、概念论述题: 1.焊接钢结构的缺点及其原因 答: 1)焊接钢结构,如焊接方法不正确,焊接过程易产生热裂纹、冷裂纹、层 状撕裂、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和夹渣六种缺陷。缺陷将成为焊接钢结 构断裂的起源; 2)焊接对钢构件局部加热后冷却,不均匀的温度使焊接钢结构内部存在残 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焊缝处钢材受拉,远离焊缝处受压),和其他因素结 合在一起,可能导致开裂,使构件部分截面提前进入塑性,降低受压构 件的稳定临界承载力; 3)焊接钢结构连接具有较大刚性。当出现三条相互垂直的焊缝时,材料的 塑性变形很难发展,钢材三向受拉,容易发生脆断; 4)焊接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焊接钢结构易开裂,且一旦裂缝开展,可 能一断到底(止裂性能差),不像栓接和铆接能在接缝处裂缝终止; 5)焊接钢结构容易产生热影响区,是焊接连接的薄弱部位,当输入的热量 不大冷却速率很快时,出现钢材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的脆硬现象; 6)由于高强度钢材对缺陷敏感,用高强钢材做结构,构建中存储的应变能 高,断裂的危险性更大。 7)工地焊接,焊接质量难于保证,离散性大,且耽误工期。从发展预制装 配建筑角度讲,钢结构适合工厂焊接,现场栓接。 2.裂纹类型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 答: 断裂力学将裂纹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张开型裂纹(I型);滑开型裂纹(II 型);撕开型裂纹(III型) 1)张开型(最常见,最危险):拉力与裂纹平面垂直,如图1(a); 2)滑开型:受平行于裂纹面、同时垂直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使裂纹 上下二面产生相对滑移,如图1(b); 3)撕开型:受平行于裂纹面、同时平行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使裂纹 上下二面错开,如图1(c);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吴一帆大纲审核人:王创新 课程编号:08090D0315 英文名称: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学分: 3 总学时:48 。其中,讲授48 学时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数字电子技术B》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现代新兴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基础,是一门必修课。学习电子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B》是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典型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能准确设计简单数字电路,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综合设计,为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规则和基本公式,掌握逻辑问题的描述方法和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2、掌握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和主要参数,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特点和符号,了解逻辑门电路的结构、特性,能够根据应用正确选择数字逻辑器件。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极其描

述方法。了解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其特点,能够正确使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实现相关应用。 4、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时序特性、逻辑符号,了解各类触发器逻辑功能转换。 5、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时序逻辑器件的功能极其描述方法。了解常用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特点,能够正确使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实现相关应用。 6、了解静态和动态存储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存储原理,掌握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和字节长度的扩展方法。 7、理解可编程电路的基本单元、掌握只读存储器和可编程阵列逻辑PAL、通用阵列逻辑GAL、可擦除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应用。 8、了解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的概念、工作原理,了解555时基电路的组成,掌握555时基电路的三种基本应用。 9、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R-2R电阻变换网络原理和数/模变换电路。了解常用A/D和D/A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内容: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化简、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外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触发器的动作特点和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脉冲电路的分析方法和555定时器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D/A和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难点内容:TTL门电路的外特性、逻辑设计中的逻辑抽象、MSI器件的附加控制端的功能、各类电路结构的触发器所具有的动作特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脉冲电路的波形分析方法、可编程ROM的可编程原理、D/A和A/D转换器内部电路结构和详细工作过程。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讲授和采用现场演示教学以及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实验课单独设课,重视实验内容与讲课内容的密切结合。 重视作业与习题。由于课时紧张,大纲中没有安排习题课的课时,教师应根据学

高等钢结构 节点分析习题v13

高等钢结构理论“节点分析”综合习题 2013 (题号后方括弧内为相对难度系数) 作业提交时间:2013.12.27 作业提交场所: 书面作业:土木新楼A711室(刘静雯) 或电子作业:yiyichen_tj@https://www.360docs.net/doc/128494649.html, (以回复为准) 作业规格:书面作业第一页首行或电子作业文档名:学号+姓名+题号.扩展名 01[1.0] 梁柱节点如图01示。设梁柱钢材均为Q345,h b×b b×t fb×t wb =500×250×20×12(h表示截面全高,下标b表示beam,f表示flange,w表示web),h c×b c×t fc×t wc = 400×350×22×14(下标c表示column)。不考虑梁端剪力对连接的影响。问: (1)设图示连接中柱身未设加劲肋的情况。假定翼缘采用一级对接焊缝、腹板采用焊脚尺寸h f=14mm的双面角焊缝。则保证该连接不失效,梁端作用的弯矩设计值最大为多少?(2)设在梁上下翼缘对应位置柱子有横向加劲肋的情况。加劲肋厚度为20mm,宽度为120mm。倘梁端弯矩达到其截面全塑形弯矩,计算该节点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强度要求。(3)如腹板改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图02b),试选择螺栓级别、直径、排列等。设梁端弯矩达到其在边缘屈服弯矩值。 图01a 图01b 02[0.9]梁柱节点如图02示。设钢材均为Q345,h b×b b×t fb×t wb =500×250×20×12(h表示截面全高,下标b表示beam,f表示flange,w表示web),h c×b c×t fc×t wc = 400×350×22×14(下标c表示column),梁上下翼缘分别通过钢盖板连接于柱,上下钢盖板尺寸为h×b×t=270×200×14,问: (1)倘三面围焊焊缝全长满焊,并假定柱子翼缘能充分抵抗局部变形,试计算在梁端弯矩作用下该连接的弹性刚度。 (2)在不改变柱梁截面和连接形式的条件下,如要使该刚度值降低一半,可采用哪些办法?(3)从弯矩传递和剪力传递方面入手,讨论该连接构造的缺点。 图02 03[1.0] 梁柱节点如图03示。梁上下翼缘通过T形件与柱子相连,连接方式采用高强度螺栓。(1)梁端与柱子间的相对转动,由哪些部件的变形引起? (2)当梁端承受剪力与弯矩时,计算T形件的强度要考虑哪些因素? (3)设梁柱钢材为Q235,梁截面h b×b b×t fb×t wb =500×200×20×12(h表示截面全高,下标f表示flange,w表示web),长8m,承受均布荷载;柱截面h c×b c×t fc×t wc = 400×350×22×14(下标c表示column)。设梁端弯矩达到其边缘屈服弯矩的0.7倍,且端弯矩为跨中弯矩的1.5倍。设计T形件的截面尺寸和相关细节(可假定宽度与梁相同)。并设计高强度螺栓的规格、大小、数量(假定螺栓采用摩擦型连接,抗滑移系数自定)。 (4)定性讨论若要求端弯矩为跨中弯矩的1.8倍或1.0倍,T形件的设计分别会有何变化。 图03 04[0.9] 对图04的梁柱节点连接刚度进行讨论。已知梁截面h b×b b×t fb×t wb =500×250×16×10(h表示截面全高,下标f表示flange,w表示web),梁跨8m;柱截面h c×b c×t fc×t wc = 400×300×20×12,柱高3.2m。节点取自多层框架,结构有侧移。假定T形件翼缘(与柱相连)250×22mm,腹板(与梁相连)350×16mm,翼缘与腹板的宽度(垂直纸面方向)均为240mm。10.9级高强度螺栓规格为M24,螺栓中距均为80mm,边距不小于50mm。(1)假定螺栓无滑移,试计算节点的抗弯刚度。

高等钢结构--节点分析作业

《高等钢结构原理》 节点分析习题作业 系(所):建筑工程系 学号:1432055 姓名:焦联洪 培养层次:专业硕士 选做题目:第一题 2014年12月24日

01[1.0] 梁柱节点如图01 示。设梁柱钢材均为Q345,hb ×bb×tfb×twb =500×250×20×12(h 表示截面全高,下标b 表示beam,f 表示flange ,w 表示web ),hc ×bc ×tfc ×twc = 400×350×22×14(下标c 表示column )。不考虑梁端剪力对连接的影响。问: (1)设图示连接中柱身未设加劲肋的情况。假定翼缘采用一级对接焊缝、腹板采用焊脚尺寸hf=14mm 的双面角焊缝。则保证该连接不失效,梁端作用的弯矩设计值最大为多少? (2)设在梁上下翼缘对应位置柱子有横向加劲肋的情况。加劲肋厚度为20mm ,宽度为120mm 。倘梁端弯矩达到其截面全塑形弯矩,计算该节点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3)如腹板改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试选择螺栓级别、直径、排列等。设梁端弯矩达到其在边缘屈服弯矩值。 梁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 (1)对于母材为Q345钢,一级对接焊缝的强度设计值为2,/295mm N f w t c =,角焊 缝的强度设计值2/200mm N f w f =。 翼缘采用一级对接焊缝、腹板双面角焊缝,为保证该连接不失效,应以角焊缝的强度来作为控制强度(即角焊缝边缘达到强度设计值连接失效)。

考虑梁腹板两侧的开孔: 433 4.131681894212)28460(147.0212 )2(7.0mm h h h I f b f b =?-??=?-?= 423 23484120000221020240212 202102)2(212 )2(mm t t b a t t b I fb fb b fb fb b f =???+??=?-?+??-= 44.6158018944841200004.131681894mm I I I f b =+=+= 由w f f I My ≤=σ得y I f M w f ≤ 带入参数连接承载能力为: 2187.5703.570186939)14230/(4.615801894200m KN mm N M ?=?=-?≤ H 形钢柱受压时的强度和稳定计算。由柱子 腹板厚度控制,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式有: )(,强度c e b c bf cw f b f A t ≥ r t t b cf fb e 25++= )(235 30稳定yc c cw f h t ≥ 受拉时的强度计算,由柱子翼缘板厚度控制:

浅析钢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

浅析钢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 摘要:钢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也不断的受到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检验,文章通过对钢结构的特点、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了目前建筑行业钢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钢结构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包括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等。钢结构在我国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因其材料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建筑功能分区的可变性强、房屋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越、生产自动化施工装配化程度高和造价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钢结构在我国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一、钢结构的种类和特点 1、钢结构的种类 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钢结构行业通常分为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5大子类。 钢结构在各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如钢桥、钢厂房、钢闸门、各种大型管道容器、高层建筑和塔轨机构等。 2、钢结构的特点 2.1、钢结构自重较轻 2.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2.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2.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钢结构抗震优缺点

钢结构工程学习小节 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钢结构行业通常分为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桥梁结构五大子类,钢结构在各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如钢桥、钢厂房、钢闸门、各种大型管道容器、高层建筑和塔轨机构等。根据每平米用钢量及主要构件钢板厚度,钢结构有轻钢和重钢之分,轻钢结构住宅的墙体主要由墙架柱、墙顶梁、墙底梁、墙体支撑、墙板和连接件组成。钢结构与其它建设相比,在使用中、设计、施工及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造价低,可随时移动,钢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其匀质、高强、施工速度快、抗震性好和回收率高等优越性,钢比砖石和砼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要高出很多倍,因此在荷载相同的条件下,钢构件的质量轻。从被破坏方面看,钢结构是在事先有较大变形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结构,能够预先发现危险,从而避免。 钢结构工程优点 抗震性:低层别墅的屋面大都为坡屋面,因此屋面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弯型钢构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体系,轻钢构件在封完结构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着更强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适用于抗震烈度为八度以上的地区。 抗风性: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建筑物

自重仅是砖混结构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七十米的飓风,使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耐久性: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冷轧镀锌板制造,有效避免钢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的影响,增加了轻钢构件的使用寿命。结构寿命可达一百年。 保温性: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以玻纤棉为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用以外墙的保温板,有效的避免墙体的“冷桥”现象,达到了更好的保温效果。 隔音性:隔音效果是评估住宅的一个重要指标,轻钢体系安装的窗均采用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隔音达四十分贝以上;由轻钢龙骨、保温材料石膏板组成的墙体,其隔音效果可高达六十分贝。 健康性:干作业施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房屋钢结构材料可完全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当前环保意识;所有材料为绿色建材,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有利于健康。 舒适性:轻钢墙体采用高效节能体系,具有呼吸功能,可调节室内空气干湿度;屋顶具有通风功能,可以使屋内部上空形成流动的空气间,保证屋顶内部的通风及散热需求。 快捷:全部干作业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 环保:材料可回收,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节能: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墙体,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可达到50%的节能标准。 钢结构工程的缺点 (一)复杂性: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