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铁 佛 中 学 活 页 教 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课 型 班 级 课 题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初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

教学重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教学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危害。

集体备课 个人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

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

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

2、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

3、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

4、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5、紫外线有哪些应用?

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

1、 师生共同探究:

猜想:

2、 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

3、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5、概念:

(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红光 紫光 红光外侧 紫光外侧 温度(0C )

6、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7、紫外线

(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

(2)紫外线的应用:

①用紫外灯灭菌

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

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

线伤害。

四、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五、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

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根

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

5、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晒指数,它的

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六、教后反思、自我提高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1课时)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生自学指导】 一、自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第59--62页 二、自学目标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三、知识要求 (一)必做题 1、不可见光:棱镜可把太阳光分解__种不同颜色的光,其中红光外侧有___,紫光外 侧有___,它们都是____。前者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效应,后者的特性有能使___发光。 2、红外线的特性: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 3、紫外线的特性: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 4.在一些宾馆中有一些自动出水的水龙头“手伸水来,手收水停”这是利用_____外线工作的。在一些银行使用一种自动门,有人进入时,门会自动打开,人进入后会自动关闭。这种智能门是利用_____外线的作用控制的 5.在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试验中,要是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 _______________. (二)选做题 1、举出以下几种电磁波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每种电磁波各举一例) (1):红外线: (2)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电视上看到灾区灾民大多通过喊话来实施自救,很多受难者都没有力气呼救了,小明想出主意来帮忙:能不能把平时学校保安监控用的红外线探测器用在搜救过程中呢?如果将摄像头绑在棍子前段摊入废墟的缝隙下寻找伤员是不是能好些呢?你认为小明的想法正确么?为什么? 3、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4、利用红外线能进行军事侦查,它能透过雪层,发现隐藏在雪中的敌人,这是由于雪和人辐射的__________不同。

《人眼看不见的光》示范课教案

课题:人眼看不见的光 南通市小海初中仇沈平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 2、初步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红外线和紫 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 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难点: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光的色散”图片,并将七种色光以7个幻灯片的形式分别展示给学生看。 2、以“螺旋”动画方式在屏幕上出现“猫头鹰”图像。“猫头鹰”对同学们说:“我在夜间有很好的视力,您知道原因吗?” 3、导语:同学们,除了七种色光外,还有没有其他色光存在呢? 二、学习新课 (一)红外线 1、猜想:除了七种色光以外,还可能有其他色光存在。 2、红外线的发现 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外线的发现。 ⑵红光外侧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3、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几个概念: ⑴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⑵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⑶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4、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外线的热效应。 ⑴课件演示“白光点火实验” ⑵课件演示“红外点火实验”

①现象:用滤色片将可见光滤去,火柴照旧被点燃。②分析:是红外线透过滤色片并通过透镜后会聚在火柴头上。③结论: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⑶思考: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什么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小结归纳] 红外线的特点: 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③物体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向外辐射红外线;④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5、红外线的应用: ⑴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红外成像” ①播放“小兔红外图像.mpg” 问:用红外摄像机对着小兔拍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答:可以看到兔子的耳朵、鼻子呈红色,表明这些部位的温度比较高。②播放“小狗红外图像.mpg” 问:用红外摄像机对着小狗拍摄,又能看到什么现象?你看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答:狗的眼睛和鼻子呈红色,表明它身体这些部位的温度较高;狗的舌头呈粉红色,表明它正通过颤抖的舌头不停地向外散发热量;狗的外皮呈黑色,表明小狗体表的温度比较低。 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红外夜视仪在军事上的应用②用红外技术研究吸烟对健康的影响③红外遥感技术的应用④红外线探测器⑤美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⑥医用红外线热像仪 ⑦非接触式手提红外线人体温度探测仪⑧电视遥控器⑨油汀取暖器⑶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次出现“猫头鹰”图像。猫头鹰说:现在到了我考考小海初中初二学生的时候了!我在夜间有很好的视力,原因是() A、不需光线也能看到目标 B、自身眼睛发光,照亮搜索目标 C、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 D、可对同学们马上要学习的紫外线产生视觉 (二)紫外线 1、猜一猜:在红光的外侧存在红外线,在紫光的外侧是否存在紫外线? 2、介绍紫外线的发 现过程 3、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 4、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5、紫外线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初二教案看不见的光3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仪器材料 红外线演示仪、空气清香喷雾器、幻灯机、三棱镜、紫外线验钞笔、真、假钞票、太阳镜、防晒霜及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知道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2.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2.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新奇的实验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我有气功,同学们相信吗?

演示:打开红外线演示仪开关,让它发出音乐,当教师用手靠近红外线演示仪,阻断了它的红外线(不要接触到仪器),发现音乐嘎然而止。 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猜测、疑惑,都不信。 学生踊跃。“老师,我也会”, 其中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了这个实验。学生观察,思考,说:“这个位置肯定有光线的,要不为什么,手一挡住这一位置,音乐就停止呢?” 激发学生自行设计出方案。 设计的成功给学生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信心。 新课教学 物理学史在介绍的同时,也渗透了物理学的一种经典方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观察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课前的查找资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不同学生获取的资料不同,通过交流能够互相补充,且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 由于红外线应用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用多媒体展示,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科技的力量,逐步形成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的意识。 知道一个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从而养成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介绍紫外线指数,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些实际的生活知识。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教师应多鼓励,舍得花时间。学会从生活中找物理,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师:这是一种什么光呢? 师:怎样证明这种光是激光还是红外线或是其他的光呢?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铁 佛 中 学 活 页 教 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课 型 班 级 课 题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初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 教学重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教学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危害。 集体备课 个人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 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 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 2、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 3、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 4、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5、紫外线有哪些应用? 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 1、 师生共同探究: 猜想: 2、 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 3、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5、概念: (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红光 紫光 红光外侧 紫光外侧 温度(0C )

6、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7、紫外线 (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 (2)紫外线的应用: ①用紫外灯灭菌 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 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 线伤害。 四、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五、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 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根 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 5、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晒指数,它的 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六、教后反思、自我提高

光的色彩 人眼看不见的光

第6周周周练(光的色彩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填空题(46分) 1、能够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光源和光源。在①闪电、②手电筒、③月亮、④太阳、⑤萤火虫、⑥激光、⑦行星、⑧水母、⑨白炽灯、⑩恒星中属于前者的有(选填序号即可,下同),属于后者的有。 2、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最早用实验研究这个现象并取得成果的是英国物理学家。这个实验表明太阳光是由红、、、绿、、、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3、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的玻璃或玻璃纸时,我们发现:红色玻璃(或玻璃纸)只能透过光,蓝色玻璃(或玻璃纸)只能透过光,绿色玻璃(或玻璃纸)只能透过光。上述实验表明,白光照射到有色透明物体上时,被有色透明物体透过的是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反射了。我们把 这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4、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 明;光屏上A、B是光带边 缘的色光,则A为.B为。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七种色光中的热效应最大. 5、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通过某种方式,光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1)太阳能汽车是将能转化为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能转化为能;(3)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由池板是将能转化为能。 6、“白纸黑字”是因为白纸所有色光,黑字所有色光,形成强烈反差而看见白纸上的黑字.在暗室的红光照射下,能否看清白纸上的红字,(填“能”或“不能”)理由:。 7、太阳光谱的红光外测存在线,它具有.在紫光的外测存在线,它最显著的性质是.这两种都是人眼的光.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8、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另外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适当照射紫外线对人体,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 9、自然界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 案(新版)苏科版 人眼看不见的光) 【自主预习】 1、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和等;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物体的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 2、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你的依据是。 3、过量的照射对人体分有害。这种光线的特点是。 4、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以上现象说明它具有效应。 5、在银行里,把100元人民币放在验钞机上,人民币上会显示100字样,说明人民币就是真的,这是利用的性质 6、饭店中常用灯来对房间进行、 【课堂教学】 导学流程活动 1、重温光的色散实验,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活动

2、红外线的发现。通过查阅资料,请你给大家讲一讲红外线是如何发现的,通过发现的过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如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等等。(教师可结合物理学史相关内容)活动 3、结合信息库内容,给大家谈一谈红外线及其显著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4、通过生活物理社会,谈一谈红外线的应用活动 5、既然红光的外侧存在着红外线,那么,紫光的外侧呢是否也存在着不可见光呢,通过查阅资料,给大家谈一谈紫外线的发现过程活动 6、紫外线的显著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7、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说一说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紫外线的照射是越少越好吗?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是什么意思?活动 8、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紫外线与臭氧层,增强环保意识活动 9、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给合你的生活经验,给大家谈一谈你有哪些遥控的方式,将各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是否还能遥控?将遥控器指向不同的方向,是否还能遥控,将你的发现记录下来。(你的发现对下面几节的学习很重要)例题导析例 1、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教案

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应用。 【重点、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及其作用。 【教学流程】 1、新课引入 利用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把这些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红外线和紫外线。 填一填:______线和_______线属于不可见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_线。 2、红外线: 阅读课本61页的内容,并归纳。 (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2)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 (3)红外线的穿透云雾能力比较强。 填一填: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民在夜间都配戴红外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______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_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比它们的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选一选: 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的的云图,是由卫星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接收云层发出的红外线而形成的图象,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由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A.不可见性B.穿透性C.热效应D.化学效应 3、紫外线: 阅读课本62页的内容,并归纳。 (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3)荧光效应。

选一选:. 以下器具或现象不是应用紫外线的是() A.用来识别钞票或商标的验钞机 B.在医院的手术室或病房里常用的灭菌灯 C.家庭用的烤箱烤食品 D.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3 【课堂检测】 1、除了人眼能够看见的光以外,还有一些光是人眼看不见的,______和_________就是两种不可见光。 2、红外线具有________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_____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________。 4、(2010年乌鲁木齐)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期间,许多科技产品也会像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电视机一样,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看电视时,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发出的_________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来调控电视机的频道。 5、紫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杀死_______,能使荧光物质_______。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6、(2010年浙江宁波)生命探测仪在玉树地震救援中,成为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是通过感知________进行生命探测的。 7、(2010年芜湖)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人们受动物的启示,依据相同的物理原理制造出许多先进的工具和设备,下列是一组对应关系: (1)根据鸟利用翅膀获得升力在空中翱翔,人们制造出飞机() (2)根据蝙蝠利用超声在夜间正常飞行,人们制造出红外线夜视仪() (3)根据鱼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在水中自由浮沉,人们制造出潜水艇() 8、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紫外线 B.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C.紫外线对人体有好处,所以应尽可能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D.利用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

《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

《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吟.唱(yíng) 凸.现(tū) 漫步不期而致 B.迟钝.(dùn) 孤零.零(līnɡ) 闲瑕心有灵犀 C.合拢.(lǒnɡ) 闷.热(mèn) 蔚蓝天涯海角 D.点缀.(zhuì) 狭窄.(zhǎi) 拍摄兴趣盎然 2.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它还能通过________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________到不正常的程度。 (3)宇宙航行是________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 A.收集丰富冷漠 B.采集丰富寂寞 C.收集丰满寂寞 D.采集丰满冷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 B.老师要求大家做完作业后要多检查几遍,一般总能发现一些难以察觉 ....的小问题。 C.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好了。 D.牛郎织女这对恋人,却为浩淼银河所隔,天涯海角 ....,遥遥相望,只有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得以相会。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B.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5.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写它吗? B.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C.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D.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带上她的眼睛》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7.走近名著。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

3132光的色彩颜色看不见的光(教案)

第三章光现象 第一、二节光的色彩颜色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 2.通过观察色光的混合和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初步了解物体颜色形成的原因,能够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 3.通过物理学史中红外线被发现的介绍,确认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4.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得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光源 阅读书P56页信息快递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叫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光源和光源两大类。 2、观察课本上的几幅图片,思考分别是属于哪一类光源? 3、月亮、钻石、星星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活动二.分解太阳光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1、通过实验观察到: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由此说明太阳光(选填“是”或“不是”)单纯的,而是混合光。 2、如果把上面得到的各种色光再通过三棱镜,又会出现的现象是。活动三.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 1、色光的混合 小结:物理学中将、、 2、物体的颜色 (1)让一束白光通过红色、蓝色、绿色和无色的透明玻璃纸时,观察到白纸上的现象分别是是什么?说明: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2)体验活动:观察图片鹦鹉 ①若没有光照在图片鹦鹉上,我们能看到它身上的颜色吗? ②当有不同的光照射在图片上时,我们观察鹦鹉各个部分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呢?填写

③说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决定的;各种色光都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称为白色,各种色光都能吸收的不透明物体称为黑色。 活动四. 了解光能 冬天阳光照在人身上觉得暖和,说明了 活动五. 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 【巩固反馈】 1.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 A.电池和萤火虫B.烛焰和月亮 C.太阳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 2.光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___,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转化为_______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_______能,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可转化为_______能。 3.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古书中记载了“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个实验流传甚广,连长安的儿童都能演示,那么人工虹是由于()A.水在太阳下变色后形成的 B.光的色散形成的 C.水在被人挡住太阳后喷到人的影子中形成的 D.水被喷出后受热汽化形成的4.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__________ ( ) A.验钞机 B.夜视仪 C.灭菌灯 D.三棱镜 5. 太阳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是被空气中的 __________ ( ) A.二氧化碳所吸收 B.氧气所吸收 C.臭氧所吸收 D.水蒸气所吸收 6.一名演员穿着红色上衣、白色裙子在台上表演,若两束蓝色的光照在她身上,观众看到的演员衣服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7.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哪一个是红外光源,哪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人眼看不见的光

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时:执笔:李冰洁备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教学难点: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具:三棱镜、白纸、温度计、墨水等 一、[教学过程]:复习: 1白光或太阳光会分解成哪七种颜色光? 2、色光的三原光是什么?颜料的三原光是什么?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否相同? 3、什么叫光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电能、化学能。 (学生回答答问,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二、引入: 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 三、进行新课: 1、师生共同探究猜想: 2、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 学生猜想:深色衣服吸引太阳光本领强,浅色衣服吸引太阳光本领弱。 3、照图3—17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 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学生阅读课本P61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的概念。 5、概念:(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6、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学生从“生活”、“物理”、“社会”探究红外线的应用。 7、紫外线

苏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2 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 (2篇)

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学 目标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流程安排 集体智慧 (以知识体系为主)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一、复习: 1白光或太阳光会分解成哪七种颜色光? 2、色光的三原光是什么?颜料的三原光是什么?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否相同? 3、什么叫光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电能、化学能。 二、引入: 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 三、进行新课: 1、 师生共同探究: ① 猜想: 2、 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 服呢? 3、 按照图3—17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 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5、概念: (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 6、 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7、紫外线 红光 紫光 红光外侧 紫光外侧 温度(0C )

(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紫外线的应用: ①用紫外灯灭菌 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线伤害。 环保话题:紫外线与臭氧层。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 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 练习安排1.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可见光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能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也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2.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屋,它对地球的作用是( ) 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 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 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 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 3.目前,在地球的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其元凶是( ) A.地球的温室效应 B.人类使用的空调,冰箱中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 C.阳光中的大量紫外线作用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4.下列不是红外线应用的实例是( ) A.空调器的遥控器 B.适当地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 C. 利用"热谱图"帮助大夫诊断疾病 D.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 板书 设计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年级主任复核签名: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doc

芦台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4.1光的直线传播课型:新授课 主备:审核: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 【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第69—72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光源及光源的分类。 ②知道光的传播规律并利用其解释影子、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 ③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 ④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用其解释影子、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案(限时10分钟) 【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69—p72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以下内容,小组长课前检查) 1.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钻石、电灯、电视屏幕、萤火虫,上述物体中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空气中能传播吗?________ 光在水中能传播吗?__________ 光在玻璃中能传播吗?________

3.光在____________介质中_____________传播。 4.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________(想想你现在眼前看到一条条线了吗?) 5._______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字母____表示,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__________m/s=___________km/s。 预习等级评价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 二、新课引入,激发情趣 媒体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各色灯光和精彩的烟火表演。 三、探究新知: 板块一:光源 1. 设疑: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疑: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得出结论:人看到物体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练一练:请将课前预习案中第1题的光源进行分类。 板块二:光的传播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学生实验: [实验1]用激光笔照射白墙,看到墙上有一红斑,但光在空气中的路径不可见,用喷雾器在笔和墙之间喷水雾,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实验2]让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四、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五、教学用具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二)进行新课1.红外线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2.紫外线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丙]紫外线能杀菌。[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反思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反思 逸 夫 中 学 石璇 2013年10月30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上一课时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基础上,探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生产及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本节课我准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从研习教材、教参、课程资源,搜索查找各种教案、导学案、课件,到准备学生活动所需的实验器材。分析总结他人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案、课件及教学流程设计。同时又在备课组杨秀娟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由于我今年刚毕业参加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不充足,所以在正式进行展示课前先在一个班进行了试讲,以便把握课堂时间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但是在课堂正式铃声已经敲响之后,学生们却仍然没能坐好,虽然我在前一天已经强调过到了多媒体教室之后仍然要按照教室里的座次迅速坐好。使得课堂开始的秩序有些混乱。在试讲中我也邀请了杨老师来听我的课,以给我参谋提建议。试讲中由于自己和学生都比较紧张,且二班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也不足,同时自己的课件和教学流程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课堂气氛有些不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且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 并且紧张的原因,我的语速较快,留给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也不充分。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求他们总结红外线的特点。这样抽象的要求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思考和回答。后来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将“要求学生总结红外线的特点”改为以“问题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交流和思考,进而回答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找出重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比如我在给学生呈现物理学史上关于红外线发现的故事时,文字过于繁琐,不简洁,导致学生可能会没有兴趣将其认真读完。因此我又对这段文字进行了精简,使学生对该故事一目了然。 由于上午的试讲课存在很多问题,在做了改进之后,我还是有些许的担心,怕下午的展示课讲砸了。下午是十班的课,十班的学生一直都比较活跃,上课回

初中物理《光现象》人眼看不见的光知识点总结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 知识点1 红外线及其应用 1.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的.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强度就越. 2.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B.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 C.空调遥控器在按下某一键时,上面红色的指示灯会亮一下,这是红外线 D.在色散实验中,红光外侧存在的看不见的光就是红外线 3.下列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 ) A.在卫星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 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 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 D.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 知识点2 紫外线及其应用 4.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可吸收紫外线, 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这样就防止了人类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5.如图所示,在光的色散实验中,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射到区域的光,空调 遥控器是利用射到区域的光制成的. 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照射的紫外线越多越好 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人体器官 D.医院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7.在银行和商场,人们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B.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强 C.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 D.紫外线可以杀菌 8.夏天,在农村的大片农田中,常装有一些紫光灯(俗称“黑光灯”),根据农业专家介绍, 这是利用灯发出的紫外线捕杀害虫.下列关于紫光灯的说法中,你支持的是( ) A.害虫害怕紫外线,见到紫外线就死亡 B.有的害虫对紫外线很敏感,被紫外线吸引 C.紫光灯只发出紫光,不发出紫外线 D.紫光灯发出的光能杀死所有的害虫 【课时精选】 1.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看不见的光 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人眼看不见的光 【目标】(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3)尝试运用转换的方法去感觉看不见的物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重点】认识红外线与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红外线与紫外线是真实存在的。 【要点1】认识红外线 〖思考〗 冬天可以晒太阳取暖,而且太阳光是由 、 、 、 、 、 、 这七种颜色的光混 合而成的。太阳的热主要是以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总结〗 【要点2】认识紫外线 〖思考〗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如何来验证你的 猜想? 〖总结〗 (5)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 外侧的不可见光。 2.红外线的特点:能使某些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 3.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 (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温度计 红外线拍照 红外线感应水龙红外线夜视仪 1.紫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 外侧的不可见光。 2.紫外线的特点:能使 ,能 。 紫外线的应用:(1)紫外线灭菌;(2)紫外线验钞机;(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

紫外线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太阳紫外线照片防紫外线帽 类型一: 认识红外线 在预防“非典”期间,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场所安装了一种体温测度仪,它是利用 -——来测量温度的。 类型二: 认识紫外线 验钞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在太阳发出的光中,只有具有消毒灭菌作用,因此在一些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但是它极易被大气中的吸收。 〖课外练习〗 1.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可见光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能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也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2.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层,它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 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 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 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 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 3.目前,在地球的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其元凶是( ) A.地球的温室效应 B.人类使用的空调,冰箱中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 C.阳光中的大量紫外线作用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4.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5.下列选项中,并非红外线应用的是( ) A.烘烤食物 B.鉴别古画 C.监视森林火灾 D.电视遥控器 6.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 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km到50km的高空有一层叫 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 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