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着重点

作文教学的着重点
作文教学的着重点

中学作文教学的着重点

中学的作文教学应该看重抓什么?从一些资料看,有不同的一说法。有的说“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文体训练,文体规矩训练,文体格式的训练.也就是文体章法的训练;”有的说,重点是“驾驭常用文体”和“掌握表达方法”;还有的说,重点是抓七种能力的培养子审题能力,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系统地整理材料的能力,安排文章体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权威的当然是1980年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重点的具体说明,其总的指导思想就是看重培养学生记叙、说明和议论的能力,使他们的文章达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带整、条理清楚、语句流畅。

以卜这些对中学作文教学重点的确定。都很好,很有道理。这里想说的是,在这些重点中,更应该突出抓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这主要包括文句通顺,文字规范、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等。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写文章,作文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提笔就文句不通.就写错别字和不会用标点,则无法认为他已经具有写作能力,语言文字基本功在作文中的极端重要性、在作文能力中占的极端重要的位置,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如果忽略了这一条.整个作文教学便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要达到“语句通顺,书写工一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见的10种标点”①,可是到高中毕业仍有多数中学生写的作文时有病句和错别字,标点运用多有错误;以致中学毕业生中进了大学的这部分优秀者、如果是进文科大学,写作教·师还得把语言文字的墓本功列为写作教学的重点来加以解决②!这就是说,小学作文教学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拖到大学的写作教学才算勉强完成,甚至仍然没有完成③!

这种现象的产生跟某种认识有关。不少人都认为语言文字标点之类是枝节问题,是不值一提的,作文教学应该抓“观点鲜明,主题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会记叙,会议论,会说明”等大问题,高难度问题,哪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上费功夫?的确,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记叙议论说明等方面是应该抓好的,但这看法把“大问题、高难度的问题”刚好弄反了。如果不从“高、精、深、新”之类去要求,那么,主题正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和会记叙议论说明等比之于语言文字基本功符合要求(通顺、正确等),究竟谁是“高难度的问题”呢?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一所普通的中学,抽查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作文,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主题正确”,“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基本上都能达到“内容充实”,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也已经足以使他们对一般的事物事件和道理作一番说明、叙述和议论。那么他们的作文就很好了吗?不,可能很潜一-主要就糟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上头!一所普通的(一般水平的)中学,无论抽查哪一个班级,几十个人中。又有多少学生作文的句子没有毛病,标点符号运用正确、书写规范正确没有错别字

呢?毫无疑问,很少!这不正说明语言文字基本功要达到符合要求难度比那些更大,它才是作文教学中真正的“高难度”问题吗!叫一个学生掌握举例说明的方法或倒叙之类的方法,20分钟可以办到,要他把这段说明或这篇倒叙写得一句句通通顺顺、清清楚楚,标点不搞一逗到底,不来不明不白的小圆点,而要每处都标得准确无误,这又需要多少时间呢?很难说,多则几年,十几年(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搞清楚),少则一年半载,绝对不是几十分钟就能学到的本领.这是每个有写作能力的人和每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可以证实的。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比之于作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它的确是“高难度”的问题。至于说它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其他方面才是大事情,从文章的角度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培养作文能力的角度看则如前述,它才真正是大问题。必须指出,如果一个人句子都写不通,错别字又多,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你对他讲怎样提炼主题,怎样使文章结构严谨.议论说明叙述有哪些方法之类,那是没有多尖实际意义的:他尚且未掌握书面语言,哪谈得到写文章中的这些事情?奇怪的是,不少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方面毛病百出,文章却主题正确,结构完整,表达方法也会用—可是,这样的文章拿得出手吗?能用吗?这不是说要把字词句标点的文字功夫彻底解决好了才能讲写文章中的这些道理、而是说它决不是小问题,切不可以忽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个环节。反过来,学生如果能把作文写博文从字顺,一句一句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他们的作文也就过关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合用,能够用书面语言处理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了—这不正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么?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既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最大难点,抓好它也正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上边说到学生解决这问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毫无疑问,那是教学中对它重视不够造成的,如果切实下功夫去抓它,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问题在初中阶段一般都是能得到解决的。

二,对内在世界的观察

作文教学都比较重视指导学生观察,但观察的对象一般局限于外在客观事物,不大讲观察体验内在的心灵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欠缺。其实,对于写作来说,相比较而言,对心灵世界的观察体验比对外在事物的观察还重要得多。这重要性在于:心灵世界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原因—无论对个人或群体都是这样。因为人的所作所为都出自某种’目的,而目的就是心灵的东西,也是心理活动的结果。所以,如果不去观察体验内在世界,便不可能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提笔作文便难有深刻的思想感情。此其一。其二,文章对外在事物的描述一般都不会是纯客观的,或已涂上了心灵的色彩,或是为了揭示心灵的什么,总之除了科技文章,少有离开心灵内容而存奋的。更确切地禅,在一般文章中、外在事物是宾,是手段,内在心灵是主,是目的;外在事物之所以有资格进入文章,在这些情况下都是因为表现心灵世界的需要。可见只重视“宾”而忽略“主”,只记住“手段”而忘记“目的”,显然难以把作文水平提高。所以外在事物要观察,内在心灵更要观察。其三,海涅有句名言,“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不仅比天空和海洋更广阔,而且也更深遂,更复杂多变。如果说对外在世界没有认真的观察便不可能有真正了解的话,那么对内在世界没有认真的观察更是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它了。总之,中学生作文中内容

空泛,肤浅,缺乏新鲜感,以及拿到题目找不到话说等常见的毛病,的确跟他们平时观察生活不够有关,但是,是他们观察什么生活不够呢?我以为主要不是由于对外在事物的观察,而是由于缺乏对内在心灵生活的观察所致。随便举个例子吧,如柯蓝的这首有名的散文诗《车轮》:

如果可能,我要象一个车轮,不停地向前,向前而去。

那运载着一切重任的车轮呵,你沉重而又坚强地运转,你平凡而又不倦地运转。

即使‘是短暂的停顿,甚至是烧道而去,或者,时而缓慢,时而迅猛,但仇也是为了向前向前!

你,运载一切,运载一切历史而又运载未来的车轮啊!我永远赞美你:为了向前,暇碎一切困难,冲玻一切阻力·…(见许敏政编《中国散文诗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不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车轮向前运转的形象引起了诗人心情的激动。这激动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内容呢?诗人琢磨了它,品味了它,提练和提升了它,于是写出了这首歌颂车轮精神的散文诗。所以,说这首散文诗是诗人观察体验内在心灵世界的成果是不过份的。现在的问题在这里:车轮怎样运转,怎样工作,决不能说中学生没有观察过,不了解,应该说,柯蓝写的车轮的这些情况绝大多数中学生是知道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很简单.他们对于不停地运转的车轮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有感受又将怎样呢?由于作文教学很少强调要观察内在心灵世界,他们即使产生了丰富的、很有意味的感受也1自生自灭地在心灵的原野上流失个,没被发现、更没被逮住!不是鸣?青少年活泼敏感的心,如果说对车轮没有在意,没有什么感受,那么对他们生活天地中别的许许多多他们很在意的事情常常是很有感受的,可是,这些感受被引进作文中去的有多少呢?几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会回答:学生作文中的真切感受实在是太少了!这是怎么造成的?不是跟忽略了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大有关系吗!作家的高明之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经常观察内在心灵世界,只要发现新鲜的、有意味的东西,就把它抓住、写出来。中学生要向他们学习,应该这样去作。

明代诗论家谢棒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观则同于外,感乒组异于内”,意思是说外在的事物在大家的眼中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引起的心灵上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如果只注意观察外在世界忽略了对心灵世界的观察,那么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与别人的日常所见相同,还有必要写吗?还有多少写头?勉强写出来,怎能不让人感到一般化、肤浅、老套、没有新鲜感?要紧的是“感则异于内。”如果把他们的观察也引向内在世界,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所共知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事件,.景物,在他们的心中所引起感受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个不同,里边包含了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啊!无数的好文章就会从这里涌现出来。所谓观察内在世界,就是观察客观事物在心中引起的反应:所请“观察”,这里当然不是指用肉眼看,而是用心去体会,去咀嚼,去把握那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灵的反应。如果引导学生去这么作了,就为他们的作文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的新领域—真正的好文章必然从这里出来,也只能从这里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凡写作上的观察.主要都是指超越个人功利的观察。如果是在个人的功利之内,·那么每个正常的人都是在认真地观察的;不然,他的事情就办不好,他的生活就不能正常运行。学生自己功利范围内的观察用不着语文教师去强调。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强调的观察,着重是超越学生个人功利的;但也正因为超越了他们个人的功利范围.他们会认为这种观察与已无关,是“多管闲事”,是白操心。对这就是他们缺少认真观察的主要原因。要使学生克服这个缺点,自觉地进行“写作观察”,就必须让他们懂得写文章是为社会贡献精神财富,社会的需要总是超越个人功利的 (包括与个火功利的一致),如果柯蓝那段心理感受的观察只是服务于他个人的功利目的,“不停、地向前、向前而去”的车轮形象对广大读者没有启发鼓舞作用,文章就.不会受到社会欢迎,也不必写了。所以.文章的社会性决定了写作观察必然是包括和超越了个人功利的范围。这就是说,这种观察不是“管闲事”.、“白操心,,,而是作文的份内事。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作,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创造精神。中学生写文章难免模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把他们往创造的道路上引.使他们的作文逐渐地有所创新:或者有新的思想见解,或者有新鲜的感情体验,或者有新的选材角度,新的表现形式,等等。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新意,没有新鲜感,只是人云亦云地弹老调子,讲老一套,不能为社会的精神财富增添新东西,严格地说,这文章就没有写的必要。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属于练习,不送出去发表,不强调对社会的作用,但也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文章有新意,能给人新鲜感。这是因为,文章是否老套,是否人云亦云,是个文风问题,不可小看。如果在中学没有养成好的文风,以后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为养成好的文风和克服不良文风都不是一夭一日的事情。更重要的,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中所指出的,八股调会窒息生动活泼的创造精神,中学生如果只会作人云亦云、‘跟人学样的老套文章,反过来他们的创造精神也被窒息了。学生没有创造精神,不能独立思考,只能人云亦云地讲话,只会跟着别人的脚后跟做事情—如果我们把年轻的一代培养成这样的人,他们又怎么能承担起四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呢?所以,作文教学中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强调作文要有新意,要有新鲜感是不行的。但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对一二类试卷都要求要“有新意”,可是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全部语文课本中没有哪册的作文知识短文讲到作文要怎样写才“有新意”、才有新鲜感。平时对学生的作文不作这方面的要求和增养,评高考作文卷子又一直把这一条列为判分标准,这不是奇怪的事吗?但是t,评分标准虽然超出了教材内容,却不是它定错了、定高了;这件事只说明“作文要有新意,要有新鲜感”还一直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盲点。也正因为它一直是盲点,所以就贵州而论,每年四万份左右的高考作文试卷中,有新意有新鲜感的作文实在是太少了,大量的都是平庸、老套、人云亦云的文章!这表明克服作文教学中的这个盲点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把握住什么样的文章是创新的?也就是要从这个角度去对范文作

透彻的分析,以便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对文章的创新问题有切实具体的理解和把握。创新无非是两个方面,即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作者都有新的东西,前者叫做“育新意”,后者可叫做“有新鲜感”。文章千变万化,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得纷繁复杂,不是一下子可说清楚的,这里只能简单地提一下。表现形式方面有新鲜感的,如上边提到的柯蓝的散文诗《车轮》,从思想内容方面说它并没有提供什么新东西,它只是告诉我们:不管有多少困难曲折和坎坷,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朝着历史指引的方向一直走下去!但是,用车轮的形象来表达这一思想却从未有过,这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诗人独创精神的表现。因为它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主题,而且抒发了一种很美好的感情,所以尽管主题有些老,文章仍然能给我们新鲜的感觉,读来仍然是感到高兴的。通常所谓文章给人以“新鲜感”,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思想内容方面的“有新意”,且以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上的《谈“从菜篮子看形势”》⑤一文来说明。文章开篇就说,“‘从菜篮子看形势’,这话不假。”那么作者从菜篮子中看出了怎样的形势呢?文章在扼要的剖析中逐一指出:看见“东西涨价了”,人们的“副食结构向良.t4发展了”;看见人们“钱包的票子多了,家底比过去厚了,购买力提高了”;看见买东西不用排队,可见市场供应形势好了,生产者积极性提高了,社会前进了;也看见几十年来“城市居民吃菜难的问题”在今天终于得到了解决,可见改革收到了成效,我们必须搞改革才有出路”二我们也常从菜篮子看形势,但看得简单、肤浅:东西涨价了,便说形势不好了;菜篮子的东西便宜了,便说形势好了;供应的东西不多,便说形势不好,供一应的东西多,便说形势好,如此而已。不能说这样看没有一定道理,但对比一下这篇文章所讲的,人家看出了多少东西,而我

们看见的就比较贫乏。文章的“新意”虽然与看问题深、看见的东西多有本质性联系一但讲“新意”的着眼点在于与一般的看法祖比较它超越了通常的看法而带来了新的认识,有新的思想见解,有新的体会或心得。象《谈“从菜篮子看形势”》这样能给人们带来新的思想认识(当然是正确的认识),就叫做“有新意”。学生懂得了新指的是什么。就为发挥创造精神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有助于创造精神的发挥。

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方法:1.记录灵感的方法。人们平时的思维都是在常规思想认识的范围内运行,都没有写出来的价值;常常只有在灵感爆发之际才使起们冲破常规思想认识的藩篱而获得一种新鲜的意思,这种意思有时就很值得写出来。‘但灵感来得突然,去得迅速,稍不注意就跑得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回来。而且即使注意了,它来的时候多半都是在我们没有条件写的时候,(或在做到别的事,或条件不允许坐下来写,等等)。所以要随时带上纸笔,一有了灵感就简要记下,待有了时间再将它详细写出来。这种灵感记录可以是片断的,也,可以是成篇的,但都有新东西,都可贵。学生作文的时候,如果平时记有这样的灵感材料作参考.就比较容易写出富有新意和新鲜感的文章来。2.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创造性思维是超常规的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也’就是突破常规思想认识的藩篱获得新鲜意思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跟常规思维方向作相反方向的思考(逆向思维),与常规的结论作对立面的思考(求异思维),用解释甲的道理来解释乙(类比思维今,等等。

总的说来,与常规思维方法的直线性、单面性、封闭性、框定性布J比,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网状性、多面性、开放性、、随机性等特点。因此,进行创造性思维也就是避免常规思维的直线性、单面性、封闭性和框定性,而使思维多向的展开、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不受已有认识局限,并能随实践的发展寻求新结论。上边提到的((谈“从菜篮子看形势”》一文就是作者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思考“菜篮子”的结果。作者不是单面的、直线的认为菜篮子里的东西涨价了形势就不好,便宜了形势就好,而是突破流行议论的“框定”,对事鬓作了多向、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他由东西涨价但消费量上升看见人们。钱包里的票子多了”;他由菜篮子里的高档次东西多了看见人们的“副食结构向良性发展”的事实;他从供应的东西多看见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在提高”,“社会在前进”并进而看见了改革的正确,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一。这样看,就比“站在自家的门口只注意一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原文语)的常规思维方法所看出的东西要多得多、深得多、也全面正确得多了,所以能在“菜篮子”这个很寻常的话题上为读者提供一些新鲜的认识。至于《车轮》一文;则是以创造性的类比思维为基础,作跨类思考,赋予车轮以象征的含义而获得的一种新颖构思的结果.这是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不必多说了。

小学二年级作文教案如何描写人物

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怎样描述小动物的特征,小朋友们还记得么? 要先观察哪里?小动物的皮毛身体对不对,我们说小鸭子摸起来是怎样的?毛茸茸的。上次课佳怡小朋友用了一个描写颜色的词汇用的很好。是什么词啊?黄澄澄的。五光十色的。恩。很好。写完了小动物的身体后我们要写什么啊?四肢。上次弘达小朋友说小鸭子的脚印子像什么一样。枫叶。五官。五官都有哪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们说小鸡的眼睛圆圆的。小鸭的嘴巴扁扁的。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写完了小动物的五官后,还要写什么呢?写小动物有什么爱好对不对,每只小动物喜欢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再后面呢?写小动物的性格和脾气。我们佳怡小朋友上次说小老虎脾气怎样啊?很威风对不对。欣雨小朋友又是怎样写小鸡的呢?她说小鸡的爸爸怎样?很神气对不对。小朋友们的这些词都用的很好。小朋友们心目中的小动物都各有各的特征,都十分可爱。以后小朋友们都可以这样来写小动物。上次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写的作文有没有写好啊。等下课后交给老师。 今天,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听过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可以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是唱歌。小朋友们,蜗牛为什么葡萄还没成熟就开始往上爬啊?因为蜗牛爬的慢。对,因为蜗牛有自知之明,它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自己爬的慢,因此要先做准备。对不对。自知之明是指我们要正确了解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这样才能早做准备,在别人赞美时也不会过于骄傲自大,最终导致不好的结果。自知之明有个同义词是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是要求我们在与人竞争时,既要对自己有正确了解,也可以对他人有正确了解,这样才能百战百胜。小朋友们要不要向小蜗牛学习?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当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便是进步的时候。 要认识自己,要认识他人,我们便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留意自己和他们的一言一行。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怎样知己知彼。写人物的话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写人物和写动物会不会有一些相通之处啊?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写人物也要写人的五官。也就是外貌特征。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外貌特征,除了双胞胎,没有长的一摸一样的人物。所以我们在写人物时要抓住这个人最具特点的外貌来写,让人可以一眼认出。而且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体型毛发颜色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等。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写外貌,写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从她说的话和行动来看她是活泼开朗呢还是内向腼腆。上次小朋友们写动物都有把动物拿到手上仔细观察。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仔细回想一下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这个人可以是爸爸妈妈,可以是在学校的同桌老师,当然也可以是自己。恐怕小朋友们最熟悉的人首先就应该是自己了。描述一下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可以通过自己发生的一件事情来说明。 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写人物的。 丁丁是这样说的:我的邻居叶鹏哥哥今年十二岁了,留着刺猬头,两只小小的耳朵,加上弯弯的月牙眉毛下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让人一看就觉得他挺可爱的。 玲玲:我的爸爸总是戴着一副大眼镜,一发起火来眼神就变得特别可怕了!只要我考试成绩不好,这种眼神就会落到我的身上。 欢欢: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同学,他胖乎乎的脸蛋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子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眼睛,准有鬼点子。 我们看看丁丁是写的谁啊?邻居叶鹏哥哥。他都写了他的什么?外貌特征。 那玲玲呢?写的是爸爸。写的爸爸的脾气。 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也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向老师介绍一个你们最熟悉的人。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先思考一下,或者拿出纸和笔先写下来。 描写体型的词:胖嘟嘟小瘦猴高高瘦瘦矮个子修长苗条丰满结实健壮 皮肤:白净黝黑蜡黄红润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课题:人物外貌描写指导 课型:写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及方法,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较准确、 具体地描述人物的外貌。 2、能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3、懂得外貌描写应该为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同学描述班级一位同学的外貌, 大家猜猜他是谁?为什么能够猜中呢?(抓住人物外在特征)那么人物的外貌描写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又有哪些方法技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 多媒体展示:寻人启事 1、王梅,女,20岁,身高1.6米左右,体形偏胖,方脸型,眉毛粗黑, 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不太整齐,肤色白皙,曾摔倒受过伤,头顶右侧,留下一处约20cm左右的伤疤。 2、麦换娣,女,67岁,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时不清,穿灰的确凉中 式衬衫,黑裤子,灯芯绒圆口布鞋,牙齿已全部落,带一

根木质拐杖。 3、吴小雪,女,18岁,身高约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 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白色皮凉鞋。 思考:这几则寻人启事中包括哪些相同的内容?属于什么描写? 请同学举例: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并说 明为什么会印象深刻。 多媒体展示人物外貌描写的范例: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 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2、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杨二嫂) 3、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 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 物。(祥林嫂) 4、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孔乙己)这些外 貌描写中,作者都抓住了哪些内容进行描写的? 明确: 五十岁上下一一年龄

作文教学论重点和难点

作文教学论重点和难点 (一)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有哪些新观念和新动态 1.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一种引导作用。 2.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引进电脑多媒体方式,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 3.注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在信息时代,应用文写作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4.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阅读与写作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它们是分则两伤,合则俱荣。 5.培养使用电脑媒体写作规范化文章的能力。 (二)关于作文命题的规范和自由问题 1.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命题,要强调灵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作文命题的灵活性,是指要给学生在作文时留出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允许学生在命题的范畴内,对文章体裁、题材内容、表达手法、语言风格等因素,有充分的个性表现。命题形式可以是全命题作文,如“由克隆技术所想到的……”、“我心中的电脑网络……”等。也可以是半命题方式即提供材料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拟题。 2.作文命题的规范性,是指在文体、题材、格式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作文训练。学生对这种方式常常不甚满意。然而,这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经常需要写作具有特定规范的文本。它要求写作者必须严格符合领导或雇主所规定的写作规范,不得擅自逾越。它绝对不允许学生在规范之内的自由创造,它限制作者写作个性的张扬。可以说这种写作方式像是“代圣立言”,而不是自我风貌的展示。学生必须接受这种具有严格规范的写作训练,这是时代和社会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基础的核心技能。 (三)语文教学改革中应采取的作文批改原则与方式 学生作文的批改,应该尽量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充分肯定其积极因素。 还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就是“多就少改”。

谈谈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谈谈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02-08T16:48:01.70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12月作者:吴春燕 [导读] 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写作文,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完成作文并得到教师的评价与激励的教学,它历来都是费时多、见效慢的语文教学内容之一。 四川省开江县广福镇中心小学 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写作文,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完成作文并得到教师的评价与激励的教学,它历来都是费时多、见效慢的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之所以会这样,与作文教学的特点有关。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表现方法的学习,写作技巧的掌握,这些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如果作文教学侧重点不对或本末倒置,更会费时费力而成效低微。放眼现在的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作文命题:重视内容形式的变化,忽略命题本身的导向 目前通用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之后都根据本单元一些课文的内容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这种编排客观上有利于阅读与写作、说话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但由于写作次数太少,每学期一般只有三次左右,而每周总有两节作文课,这就为作文命题提供了很大的随意空间。在作文命题时,教师往往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不同题材的命题轮番上阵,或者在全命题、半命题、范围命题、自由命题、给材料作文等不同形式中变换花样。这看起来变化多端面面俱到,不过却忽略了命题本身的导向,甚至命题时缺乏导向意识。命题导向就是通过作文要把学生的写作引导到什么地方去,达成什么目标。一般来说,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时代、关注创新。为了重视和把握这种导向,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明确目标命题时先给学生点明作文命题导向的目标,让学生充分调动相关的生活积累、对不同体裁的把握和熟悉的一些表现方法技巧来完成这个目标。 2.强化目标几次作文都在同一题材内命题,或以大作文辅以小作文、日记来强化命题导向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同一题材开掘深刻熟悉透彻。比如写家庭生活题材,就用《家庭琐事》、《家庭风波》、《我的爸爸》、《我家的新鲜事》、《温馨一刻》等命题从各个方面关注家庭生活。长期分题材强化训练,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使他们学会识别材料价值,就会内容丰富充实,写起来得心应手。二.作文指导: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忽略生活体验的积累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现实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和源泉。离开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好作文,就应该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一个人生活阅历、生活体验的丰富或贫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作文成功与否。只有对生活有真正的体验,认真地描写真实的生活,才能写出内容具体、感人肺腑的作文来。然而平常的作文指导往往就忽略了学生生活体验的积累,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如何开头结尾、伏笔照应、制造悬念、对比映衬等技能技巧。严格地说,写作技巧只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而生活体验则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不知道写什么,纵有再多再好的技能技巧也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加强学生生活体验的积累,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时时处处体验生活无时不有,无处不有,体验生活也就应该不分时间和地点,从生活细微处做起,做有心人,一点一滴积累。作文教学要有意识结合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特点引导帮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认识研究生活,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有长期这样坚持体验,才能熟悉生活,作文时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设身处地体验体验生活要设身处地,就是说要体验人物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有和应该有的言行心理和环境的独特之处。只有设身处地地体验,才能对所描写的生活体察入微,生动具体地展现其特征。比如《红楼梦》在写村妪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见到挂钟时的表现就抓住了人物独特的言行心理,符合当时没见过大世面的好奇与猥琐特点,没有设身处地的体验,定不能写得如此真切生动。 3.变换角度体验体验生活要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体验,这样才能对生活有较全面的认识。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曾经要求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写出七篇不同的散文,并启发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有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冈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有明显的不同。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从牛、赶车人、路的不同情况的不同角度深入体验。 4.通过阅读体验作家秦牧曾说,写作除了应该有一个装从生活中得来的直接材料的仓库外,还要有一个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间接材料的仓库。相对而言,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生活积累少,就应该通过大量阅读弥补社会生活体验不足,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扩大生活素材的间接积累,从阅读中体验生活。 5.体验生活本质体验生活要注意体验本质,即生活的内蕴和真善美,尤其是对平凡的事物和现象。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体验生活就是要深入广泛地体验平凡事物现象中的本质,“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样才能提高作文反映概括生活本质的深度和广度。 三.作文评改:重视作文共性的要求,忽略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征。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的色彩。同样的生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提炼出不同的主题,这就是作文个性的表现。作文本身是个人的行为,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性。作文应该通过具体鲜明的个性体现共性,概括生活的共同特征与本质,而不能因为共性的要求扭曲抹杀个性,否则就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共性的要求较多,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句通顺、记叙清楚、结构完整等。这种框架式评价方式限制了作文个性的展现,使作文内容结构死板,语言僵化、不活泼、风格单一,完全成了机械化程式化的学生腔八股文。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呢? 1.尊重个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不同生活条件、经历、修养等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言行心理等,让学生写真人真事、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越是个人的,也就越是个性的,学生作文只有表现自己的真实性,才具有个性特征和感染力。 2.鼓励个性教师不仅要尊重个性,让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更要加以鼓励,让学生乐于展示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作文时鼓励展现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设计:发现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会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 (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小学作文教学ppt

小学作文教学ppt 篇一:小学各类型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我谈谈我的看法: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

(完整)初一语文人物描写作文教案

人物描写教案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又是谁? 还有一人,他毛脸雷公嘴,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对于前者,恐怕苦思冥想也得不出圆满答案;而对于后三者相信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孙悟空和王熙凤。 这三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而后两个一猜就中呢?关键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不……不……”公式不能写出人物性;“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在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人物描写方法一:抓住人物最主要特征。 1、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这一段外貌描写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头子的干,又抓住老头子“脸、胡子和眼睛”的特点,刻画了一个精明机智的老交通员形象。《芦花荡》 2、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处外貌描写的文字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服饰与往常与众不同,体现出了最后一课的重要性。《最后一课》 3、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课题及当代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研究对象的分类:现象、问题、规律;事实、价值、技术。典籍里记载的古代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的思想,重点是孔子、中国的蒙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2.近代课程与教学的进步,近代课程与教学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原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近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和教学论的发展。20世纪杜威以后课程与教学论的变化;泰勒的贡献。 3.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4.分科教学的由来及其贡献和局限。 5.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现象、问题、规律 大学里任何一门严谨的学问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蕴涵其中的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概莫能例外。 从一般的角度看,这些要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就是某一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以此类推,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就是研究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 我们把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即不是所有的现象都是问题,只有主体迫切要解决的现象才是问题,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牛顿之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不被意识为一个物理学问题,只有牛顿才是一个问题;依次类推,各个学科对同一问题有自己的思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植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看到的问题的意义不一样);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我们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就课程与教学论来说,当年孔子/亚里斯多德以及夸美纽斯等遇到的现象、问题和解决方法显然和今天人遇到的不一样。这就有了科学的生长。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陈泰琴 临沧市沧源县勐省镇中学677408 【内容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谈起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但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虽然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素材积累,获取大量信息。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三、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四、重视作文讲评(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仿文”;激发兴趣;素材积累;作文评改 引言: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重点

小学作文教学重点 有些小学生对写作文提不上兴趣,不是乱写就是不写,要怎样让小学生愿意写作文,喜欢作文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内容。 观察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生活中,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故而凭空设想的描写、生搬硬套的抒情议论是无味的。常言道:“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鲁迅曾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我们要从正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接触事物,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观察成为写作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学生便水到渠成地写出真人真事,抒发出真情实感来。 观察不仅局限于“用眼看”,还用耳聆听,用身体去体会。 说话是口语教学的实施,亦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说话的动机和机会,叫学生学会学语言,用语言。说话锻炼的方式很多,在生活中,笔者常从一下几点做起,收益甚多。其一,巧设课堂疑问,训练学生“答疑”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中“扮演”中说话。注重学生讨论。其三,图文并茂,让学生利用客观情景做“导游”者。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观察、想象和言论。其四,针对

突发事件,让学生有所“议”。从肯定中让学生感悟说话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全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创造机会。 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录下来……”的确,平时让学生多写日记,多写感言,多抒情议论,大到新闻论坛,小到遣词造句,灵感观后录等。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也通顺了,素材也就丰富了。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越说越精了。不仅如此,我们在优化设计上给学生予以练笔,“临摹”写法上练笔,插图引发上指导练笔等。 写作中的推敲和修改,是写作灵感的源泉。常人说:“文章三分写七分改”;美国作家柯德说过:“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鲁迅说过:“作文没有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多写多修改。”可见文章修改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领会琢磨、修改。从字、词、句、段、篇,立意,语言特点、谋篇布局、手法结构等诸方面进行修改,学生从而从消化到整合,竟而达到“随模铸器”,写作便不失谱了。 在真情实感的同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像,习作会更生动形象。诸如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但是,联想的并非是胡思乱造,凭空设想,而是想像其隐藏的侧面或背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说道:

写作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高效作文教学之我见 李莉娟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的力气没少费,学生也感觉很累,可效果并不明显。结合我校作文教学实践,认为,按教学步骤,把写作教学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比较符合写作规律。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课上,学生提起笔却没的可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可供作文的材料,所以课前准备阶段,就要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积累作文的有关材料。 准备的方法: (1)短期准备:提前一星期公布作文内容,让学生准备材料。(2)长期准备:平时,指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和观察笔记; 二、优化作文指导 (一)审题要严 方法:一读、二嚼、三定、四想、五看 “读”,就是认认真真地读题目,读出题目的重音。 “嚼”,就是咬文嚼字,细细琢磨题目中的每一个词,嚼出“题眼”——题目中的中心词。 “定”,就是看题目,哪些要求在题目中定下来了,哪些还没有。 “想”,根据题目要求想开去,围绕中心想想哪个材料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

“看”,除题目以外,还看有没有其他具体要求,这点决不能疏忽。 (二)构思、表达要快 做到心中有数。如: 写人,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描写; 记事,可以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进行描写; 状物,可以从物体的形状、构造、功能、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描写;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1、理清思路 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写什么,为什么写,再引导思考按什么顺序写,重点写什么,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2、提出要求: (1)开篇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2)中间选材一定要详尽、为中心服务; (3)收尾干净利落、照应开头。 3、快速打好腹稿。 4、书写快速认真,一气呵成,当堂写完。 三、修改要快 (一)要求:

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语文教师多年钻研的教学课题。我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生不爱作文 大部分学生不爱作文,这是不争的事实。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体验真生活,具有真情实感。 组织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旦有了切身体验,就会变得兴味盎然,然后作文必会情真意切。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进而体验作文美。 2、在特殊的场景中激发起对学生写作的激情和兴趣,一定会激起学生交流、倾诉的欲望。 3、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有用的,是生活的需要。作文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言语交际;学生不是应命而作,而是感到写作是一种需要。 5、及时认真批改讲评 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强烈期待得到老师及时客观的评价,所以,老师及时认真批改,在作文批语及讲评中表现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不妨把作文批改做多样化处理:教师批、同学批、个人批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既可减轻老师负担,又能及时反馈写作情况,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作文同化现象严重 一个学生的作文在选材角度、文章结构、表达情感的方式、语言风格等某个方面有别于其他作文,凸显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那这个学生的作文就是个性化的作文,是我们积极倡导并努力达到的。那么,怎样指导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具有个性呢? 1、对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中渗透,向作文中迁移 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思考,勇于发表独到的见解,这种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在选择同一个作文材料的时候,学生就会巧妙地转换角度,让旧材料写出新意。对于曾经用过的材料,可以重新审视,挖掘藏在里面还没有被发

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讲解第一课:作文标题的重要标准

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讲解第一课:作 文标题的重要标准 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讲解第一课:作文标题的重要标准 最近阿平自己研究到了一种能极大提高作文分数的作文写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种写法究竟如何规划,如何规划: 我们知道,作文内容分层大致分为几层,第一层是标题。 标题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是先写作文在写标题的,这是一种办法,但阿平并不推荐,毕竟这样的规划标题是在作文属于大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是小范围的作文呢?你想破了脑子也很难想出,那么作文的标题要怎么写老师才会给他加分? 1。字数尽量多。 写作文标题的时候,能够把字数写多尽量写多,这样显得作文毕竟丰富多彩。如《我的生命》和《短暂而又灿烂的绽放我的生命》,很显然,这两种作文标题文字多的比较丰富,比较优雅,而较短的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高级,没有那么高端了。

2。能使用或者加入名人名句最好。 如果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标题能加入名人名句最好。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跟《人群中的老师》。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哪一个作文的标题更好?上边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作文标题用了《论语·述而》中的名句,而第二种显而比较简单通俗了,但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简单通俗老师不不会多给分的,所以能用名人名句最好。 3。能加词语成语最好。 我们知道,作文标题要丰富多彩,那么如何达到丰富多彩与生动起来,就在于你如何添加成语词语了。 《我的弟弟》和《我活泼可爱的弟弟》 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作文标题加入了一个词语,那么这样的话会不会显得文章标题更生动了呢?而第一个就显得比较简单,但第3点适用于小学生,第2点就适用于中学生了,担当然这只是阿平的一点点建议,怎么写还是得看大家的领悟,好了,今天就写到这。

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doc

第一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本课程力求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二.学科定义: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基丁实践性Z上的融取了诸多学科知识的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经验与规律的教育学科。它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应用教育学。 第二讲学科基本概念少理论 一.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文”、“国语”两个名称, 统称“语文”。 二.课程定义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培养目标、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教疗环境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论定义 课程论是依据对课程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來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第三讲前代教材和教学经验今用 一.与教材相关的几个概念 ■“语文课程内容”:指语文课程计划、标准、编制、实施、评价、改革等。 ■“语文教材内容”: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的所有资料,包插教师文本(课程标准、教案、教科书、教学用书——教参和教辅资料)和学生文本(教科书、阅读书目、练习册、作文本等)。 ■“语文教科书内容”:通称“课木”,是根据课程标准编订的教学主要用书,包括语文教木和读木。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具体形态层而的概念,指教师教语文和学生学语文的一切活动。也即教师所教的语文和学生所学的语文。 二?语文教材编排理念 1 .文选型(包括选注型):按时代或文体顺序编排文选的教科书。 2.理规型:以既成知识体系作为课程中心内容來编排的教科书。 前者主要是阅读教材,后者主要用于写作教材。建国以后的主导性语文教科书,按照编排类型的不同有综合型和分科型Z分,但也笼罩在“范文制度”中。 三.封建社会的教材 1.《三字经》(來自百度) 《三字经》1248字,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三字经》与《门■家姓》、《「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心蒙读物。《三字经》是屮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T-百年來,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徳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丁■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粘神耕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弟子规》(來自百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 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圣 贤的道徳教育Z大成,提传统道徳教育著作Z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冇德冇才Z人的最佳读物。、第四讲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介绍

作文教学难点与突破

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表述: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 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 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字的习作。 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理性定位初中作文教学目标 第二、科学构建作文教学序列 第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 第四、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夯实学生写作技能 第五、修正对作文评改的认识,强化评改的落实与评 作文教学现象面面观 1、随意式:作文指导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想写就写,想写什么就写 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功利式:不考虑学生的写作实际和生活实际,从七年级就以中考考场作文的 要求作为写作指导的主要的衡量标准。 3、生态式:按照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写作,作文之前没有深入的指导,作文 之后也只是以简单的分数加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是随其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自 然改善。 4、碎片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文本阅读的示范功能,展开针对性的片断训练,但是训练点之间缺乏关联性与综合性,学生习得的写作技巧呈碎片化的形态不能为其 综合表达所用。 一、理性定位作文教学的目标 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明确价值取向;第二、科学设定水平到达度; 第三、关注个体差异,实现有差别的共同提高。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引导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表达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3、指导学生在评改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写作能力; 4、引导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写作视野。 二、科学设置作文教学序列 作文序列化教学: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以阅读教材为典范,使阅读与写作 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坡度地进行写作指导训练。

小学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

小学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 1、记寒假里的一件事 课题:以寒假生活为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教学要求:1、内容详细,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2、书写工整,注重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教学难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教具预备:有关的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寒假结束了,你觉得这个寒假过的怎么样?有没有使你难忘的事情,(这个寒假没有可以是以前某个寒假中比较难忘的事)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审题指导 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索) 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三、组织材料 1、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材料的组织。 要求: 1、说一说使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2、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在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进行交流)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 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留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长处,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 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某个事情,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只有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了,才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只有在文中融入自己的真情,才会让读者感动,所以同学们应该学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实践活动来,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很少去思考和总结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为什么要作文”这一话题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明白:作文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将终生受益。只有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并不断内化为一种驱动力,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参与作文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前面讲到,要结合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接触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能力。作文又要培养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提到作文,有的教师认为这是高年级的事,这是极大的误解。低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说话、写话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决不只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训练,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原则,一步一步训练的。不是上陡楼梯,一开始作文要求就很高,达不到就埋怨学生,产生急躁情绪。 ①从说到写:一句几句段篇 ②由易到难: 说:要求做到句子完整、通畅、明白、语气连贯、生动鲜明。 写: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 ③从简单到复杂 达芬奇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少林寺和尚练功是从“蹲脚窝”“面壁三年”这样的基本功开始。鲁班学艺是从熟悉使用各种工具开始。总之,作文训练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原苏联著名作家契柯夫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他的教师让他每天站在街头观察行人,要求用极简的语句勾画出这个人物的特点;要用几句话写出杂货店的特点。 这个序怎样安排,就要好好研究。 低段中段高段 词句—————段—————篇是逐步过渡的 3、阶段性原则 大纲指出:作文训练的要求,各年级要有所侧重。即各年级有各年级要求。落实各年级的重点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年段过关”。在目前的情况下,落实好各阶段的训练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如低年级的词句训练,要求说话、写话语句通顺。 例: 树一棵树一棵梧桐树我种了一棵梧桐树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春天,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我经常给它浇水。…… 中段:要加强段的训练(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语言进行思维训练)。 (1)总分关系(总—分—总) (2)并列关系 (3)递进关系 (4)因果关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