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法冶炼操作工竞赛初赛试题A卷答案

火法冶炼操作工竞赛初赛试题A卷答案
火法冶炼操作工竞赛初赛试题A卷答案

火法冶炼操作工竞赛初赛试题A卷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火法冶炼操作工竞赛初赛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金属元素按其性质、产量及用途等差别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

2、火法处理废杂铜的工艺有三种,主要是一段法、二段法和三段法。

3、耐火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按化学成分划分可分为酸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和中性耐火材料。

4、炉渣组成主要来自矿石、熔剂和燃料灰分中的造渣成分。

5、铜的化合物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等。

6、冶炼生产过程中实行的“四高”是指:高投料量,高富氧浓度、高热强度、高锍品位。

7、耐火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按耐火度划分可分为普通耐火材料、高级耐火材料、特级耐火材料、超级耐火材料四大类

8、造锍熔炼所产炉渣是炉料和燃料中各种氧化物相互熔融而成的共熔体,主要

和FeO。

的氧化物是SiO

2

9、铜的原矿含Cu量一般都很低,不宜直接用于提取铜,需经过选矿处理后得到含Cu量较高的铜精矿。

10、闪速熔炼的物料干燥方式主要有气流三段式干燥和蒸汽干燥

11、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一般可分为主晶相和基质两大类。

含量时,炉渣的粘度将上升,比12、在一定渣成分范围内仅提高SiO

2

重将下降,电导率将下降。

13、传统的铜冶炼工艺是指鼓风炉熔炼法、反射炉熔炼法和矿热电炉熔炼法

14、影响炉子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烟气带走热、炉体热损失、燃料不完全燃烧及其他热损失

15、艾萨炉加热熔池时,根据喷枪端部压力、喷枪声音及摆动、熔池温度适当调整喷枪位置并适当加入还原煤。

二、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目前,世界上采用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提取铜的产量比例是 D 。

A. 1:1

B. 2:1

C. 3:1

D. 4:1

2、 B 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的连续炼铜法。

A、艾萨炼铜法

B、三菱炼铜法

C、闪速熔炼

D、诺兰达法

3、影响耐火制品抗热震性指标的主要原因是制品的 A 性质。

A.物理

B.化学

C.物理和化学

D.都不是

4、氧化产物中Fe3O4、Fe2O3和Cu2O的数量。取决于 B 。

A、原料中的Fe和处理的物料量;

B、冰铜品位与原料SiO2的含量;

C、原料中的Cu和处理的物料量;

D、原料中的Fe和原料中的Cu含量;

5、云铜在以电炉熔炼为主的生产工艺时期,选择的配料方式是 A 。

A. 抓斗堆式配料

B. 抓斗堆式二次配料

C.抓斗堆式二次配料结合仓式配料

D. 以上几种配料方式都采用。

6、诺兰达熔池熔炼工艺渣含铜一般为 C 。

A、1%以下

B、1-3%

C、3-5%

D、5%以上

7、提高碱性耐火材料的抗水化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D

A.提高烧成温度使其死烧。

B.使CaO、MgO等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C.加保护层减少与大气接触。

D. A、B和C。

8、采用堆式二次配料结合仓式配料的方法,进口矿占配料原料的50%,吊车工作量相对与全部堆式二次配料降低了 C 。

A.75% B. 50% C. 25% D. 没有下降

9、新兴的炼铜工艺,炉寿最长的是 C

A、艾萨炼铜法

B、三菱炼铜法

C、闪速熔炼

D、诺兰达法

10、对使用过的镁铝砖进行分析时发现,由于 B 的存在,提高了低熔物的耐火度,因而可以减缓炉渣的侵蚀速度。

A. CaO·MgO·SiO

2 B. MgO·A1

2

O

3

C. MgO·Fe

2O

3

D. 2MgO·SiO

2

11、传统的铜冶炼工艺是指 B 。

A、闪速熔炼、电炉熔炼

B、反射炉熔炼、鼓风炉熔炼

C、诺兰达法、闪速熔炼

D、三菱炼铜法、鼓风炉熔炼

12、反射炉熔炼脱硫率低,一般为,烟气中SO2浓度一般在 D 。

A、25%左右, 1%左右

B、25%左右,2%左右

C、30%左右,2%左右

D、30%左右,1%左右

13、对于高熔点物质,在配料中应控制低于 B 。

A.0.5% B. 1% C. % D. 2%

14、艾萨炉加热熔池时根据喷枪端部压力,将喷枪正确定位于熔池中,喷枪端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不大于 B 。

A、 B、 C、 D、

15、针对一定的物料处理量,使用的熔剂越多,则熔池温度 D ;精矿越潮,熔池的温度有的趋势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16、艾萨炉控制中,熔炼池温度过高而跳闸的现象,将会引起喷枪提升机构快速提升的执行,其中熔池温度高高高报警的设定值 C ℃,时间达到

秒。

A、1195 1200

B、1210 300

C、1215 60

D、1225 0

17、艾萨炉控制中进行还原煤操作时,每次加热时间不准超过 B 分钟。

A、15

B、20

C、25

D、 30

18、如是由于MgO、Al2O3含量过高导致艾萨排放困难,立即通知相关工艺人员,同时将操作温度提高 B ,在原料成分恢复正常后,可按正常温度进行操作。

A、0-10度

B、10-20度

C、20-30度

D、30度以上

19、下列何种能源为一次能源( A )

A、风能

B、电能

C、蒸汽

D、粉煤

20、正常的停产,排放堵口后,枪位达到 C 米左右后可停止熔炼。

A、 B、1.0 C、 D、

三、判断题(每题分,共15分)

1、硫化矿主要采用火法冶炼工艺处理是因为湿法冶炼技术无法处理硫化矿(×)

2、火法处理废杂铜的三段法是指将废杂铜投入鼓风炉中进行还原熔炼,或投入到转炉中进行吹炼,产出粗铜。再在反射炉或其他精炼炉中精炼粗铜,产粗阳极铜(×)

3、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通常都用标准测温锥的锥号表示。各国标准测温锥规格不同,锥号所代表的温度也不一致(√)

4、转动诺兰达炉使风口在熔池面上,就可有效控制熔炼过程,降低熔炼反映速度(×)

较高,在配料中大量的使用氧化矿能5、氧化矿的成分中Fe和S较低,含SiO

2

含量(√)

降低入炉料的Fe和S,提高SiO

2

6、诺兰达熔池熔炼的一个优势是作业率高,达到95%以上(×)

7、耐火材料在使用中,还应该注意到所用材料之间化学特性应相近,防止或减轻在高温条件下的界面损毁反应(√)

8、在密闭鼓风炉的焦点区进行的主要反应是(1)铜渣与铜锍成分的调整;(2)少量的Cu2O的再硫化(×)

9、堆式一次配料不能成果应用于艾萨炉生产是因为吊车工作量大,难于满足生产的需要(×)

10、在艾萨炉的生产过程中,如是炉顶及锅炉掉渣,清理喷枪及加料口结渣引起,提高温度操作,但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不能停产处理(×)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床能力

床能力指一昼夜内每平方米炉床面积上处理的精矿量

2、耐火度

是指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

3、氧料比

为了获得目标品位的冰铜,熔炼单位重量已知化学成分铜精矿所需要的氧气量4、配料

为了保证配料后的混合物料化学成分满足熔炼炉熔炼的要求(配料成分的要求);同时保证入炉料化学成分的稳定,把各种不同成分或性质的矿种按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5、质量守恒定律

一种物质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行消失,它只能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并在转变的过程中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

五、简答题

1、铜精矿按性质和成分主要分为那几种矿种每一种的主要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1.答:一般铜精矿分成4类,分别为:氧化矿、硫精矿、铜精矿、金精矿(高金矿)等。

A.氧化矿,颜色一般多为黑色或灰色。成分:含Cu在20—29%,

在28%—35%。主要作用降低入炉料的Fe和S在10%左右,SiO

2

Fe和S,提高SiO

含量。

2

B.硫精矿,颜色:一般多为纯绿色。成分:含Cu在20%左右,Fe

在4—6%。作用:在艾萨生产情况下,和S在25—30%,SiO

2

硫精矿主要作用提高入炉料的Fe和S,降低SiO

2

C.铜精矿,颜色:一般多为黑色或黄色。成分:含Cu在25%左

在10—20%。作用:铜精矿成分右,Fe和S在10—20%,SiO

2

介于氧化矿和硫精矿之间,是一既能提高入炉料含SiO

,又能

2

适当降低Fe、S的物料。

D.金精矿,颜色:一般多为纯黑色和浅黄色。成分:含Cu在—

均在20%左右。作用:生产黄金和白银等有2%,Fe、S 、SiO

2

价金属。在配料中可以利用其中较高的SiO2,以提高入炉料的

,但是金精矿的使用会大大降低入炉料的含Cu。

含SiO

2

2、近20年来铜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传统的冶炼工艺正迅速被新的强化冶炼工艺所取代,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约有110做大型炼铜厂,其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工厂仅剩下1/3,其余2/3的工厂已采用新的强化工艺进行铜的生产。现在,奥托昆普闪速熔炼和各种熔池熔炼工艺(奥斯迈特/艾萨法、诺兰达法、特尼恩特法、瓦纽柯夫法等)已成为主流炼铜工艺;(2)氧气的利用更为广泛,富氧浓度已大大提高;(3)各炼铜厂的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4)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已为更多的炼铜厂采用,使冶炼工艺的控制更为精确;(5)冶金工艺参数(如温度、加料量等)的测定手段更为先进,测得的数据也更为可靠;(6)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冶金环境进一步改善;(7)湿法炼铜工艺有了更大的发展,现在世界上已有20%的铜用湿法生产

3、磨浮法与还原贫化法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铜炉渣磨浮法与电炉贫化法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磨浮法铜的回收率高,都在90%以上,浮选尾砂含铜量可降到%。电炉贫化铜的回收率只有70%—80%,弃渣含铜量往往在%以上。如芬兰哈贾瓦尔塔炼铜厂,以前采用电炉贫化法处理闪速熔炼渣和吹炼渣,弃渣含铜量为%%,铜回收率为77%,改用磨浮法后,浮选尾矿含铜量为%—%,铜回收率提高到%。夹杂在铜锍中的贵金属也提高了回收率。此外,对强化熔炼过程而言,采用磨浮法,可选择较高的Fe/SiO

渣型,每吨粗铜产渣量可低于还原

2

贫化法的产渣量,因而相同规模的铜冶炼厂每年弃渣中带走的铜损失总量也少些。

(2)磨浮法电耗少,为60~80kWh/t·渣,而电炉贫化法为70~150kWh/t·渣,如哈贾瓦尔塔炼铜厂采用电炉贫化炉渣时电耗为90kWh/t·渣,而浮选法只有/t渣。

含量<%,难以利用,排放时污染环境。浮选 (3)电炉贫化时排放的烟气SO

2

法产生的污水,比较容易处理,可循环使用。

但是磨浮法工艺流程复杂,厂房占地面积大,设备多、基建投资大,并且不适宜处理含镍钴较高的炉渣,因为它们会进入尾矿中而损失掉。此外,磨浮法也不适宜处理三菱法的炉渣。

4、在艾萨炉生产控制中,如何对熔池温度进行调整

熔池温度过高;

如果正在使用燃油,首先关闭燃油;

当温度上升过快时,将氧气控制由串级控制改为自动控制,将氧气流量在原有基础上减少,当温度有一定下降趋势时可逐步将氧气量恢复到正常值后恢复氧气的串级控制;

如熔池温度出现周期性的缓慢上升,可通过周期性的减少3#煤仓燃煤量来达到降低熔池温度的目的;

如果一段时间内要对温度过高进行反复地调整,则可以减少主煤仓燃煤用量;在进行温度调整时,检查以下情况:

加料系统是否正常;

物料分析结果是否准确;

磁铁矿含量/炉子工艺控制参数;

热电偶的稳定性;

电子皮带称

5、影响渣含铜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渣型

炉渣中磁铁的含量

③温度

④澄清时间

⑤铜锍品位

⑥返转炉渣的影响

⑦生产操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