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_许文忠_安神剂

方剂学_许文忠_安神剂

熟悉:安神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熟悉:酸枣仁汤。

了解:磁朱丸、甘麦大枣汤

[说明]需掌握的方用“▲▲▲”标志,熟悉方用“▲▲”标志,了解方用“▲”标志,无标志的为参考方。本章选正方5首,按其功用分为重镇安神和补养安神两类。

1.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和磁朱丸均具有重镇安神之功,皆可治疗不寐,心悸,多梦等。其中朱砂安神丸长于清心泻火,滋阴养血,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的心悸、失眠之证;磁朱丸长于潜阳明目,主治阴虚阳浮,心肾不交而致的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等证。

2.补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皆以补心安神而立法,均可治疗心烦失眠,心悸健忘等。然天王补心丹长于滋阴养血,主治心经阴亏血少,心悸失眠之证;酸枣仁汤侧重于养血调肝,消除烦热,主治肝血不足,虚烦不眠证;甘麦大枣汤长于养心调肝,和中缓急,善治心阴不足,肝气失和之脏躁证。1.重镇安神与滋养安神各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2.朱砂安神丸、磁朱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的功用、主治、药物配伍有何异同?

精选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1.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君子汤的主治证候? A.面色白光白 B.气短懒言 C.食少体倦 D.腹胀肠鸣 E.舌淡,脉虚弱 2.下列除哪一项外,组成中均含有四君子汤的药物? A.补中益气汤 B.参苓白术散 C.异功散 D.六君子汤 E.香砂六君子汤 3.益气渗湿法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 B.玉屏风散 C.败毒散 D.参苓白术散 E.四君子汤 4.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对配伍是: A.黄芪—人参 B.人参—白术 C.黄芪—炙甘草 D.人参—柴胡、升麻 E.黄芪—升麻、柴胡 5.患者发热汗出,渴喜热饮,少气懒言,面色萎白,便溏食少,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宜首选: A.参苓白术散 B.生脉散 C.补中益气汤 D.桂枝汤 E.当归补血汤 6.生脉散的功效是: 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B.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C.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D.益气养阴,清燥润肺 E.以上均非 7.生脉散应用五味子的主要作用是: A.敛肺止咳 B.敛心安神 C.敛阴止汗 D.收敛止泻 E.以上均非 8.患者眩晕心悸,唇爪无华,月经量少,少腹作痛,舌淡,脉细。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逍遥散 C.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以上均非 9.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 A.益气生血 B.益气摄血 C.益气活血 D.益气通便 E.以上均非 10.患者心悸征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小建中汤 C.生脉散 D.逍遥散 E.以上均非

11.炙甘草汤中应用桂枝的作用是: A.温经散寒 B.温阳化气 C.平冲降逆 D.温阳通脉 E.解肌发表 12.体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理论的方剂是: A.百合固金汤 B.二至丸 C.一贯煎 D.六味地黄丸 E.肾气丸 13.六味地黄丸的方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 B.山萸肉、山药滋肾阴、补肺气 C.泽泻配熟地黄泻肾降泄 D.丹皮配山萸肉以泻肝火 E.茯苓配山药以益脾 14.患者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治宜选用: A.四逆散 B.逍遥散 C.一贯煎 D.半夏泻心汤 E.以上均非 15.患者常感腰痛脚软,下半身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舌淡胖,脉沉细。治宜选用: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六味地黄丸 D.肾气丸 E.以上均非 16.体现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的方剂是: A.左归丸 B.六味地黄丸 C.地黄饮子 D.肾气丸 E.以上均非 17.组成药物中含肉桂的方剂是: A.肾气丸 B.地黄饮子 C.炙甘草汤 D.小青龙汤 E.以上均非 18.归脾汤与四物汤均能养血补虚,但归脾汤的功效重在: A.固冲摄血 B.益气健脾 C.养心安神 D.活血调经 E.以上均非 19.四物汤与逍遥散均能养血补肝,但其中四物汤并能: A.疏肝解郁 B.益气健脾 C.温经散寒 D.活血调经 E.以上均非 20.参苓白术散与补中益气汤的共同药物是: A.黄芪、人参 B.升麻、柴胡 C.人参、茯苓 D.白术、茯苓 E.人参、白术

方剂学单选试题库

A 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D)。 A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B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C清热化痰,开窍安神 D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B 补中益气汤中具有升阳举陷作用的药物是(A)。A升麻,柴胡 B黄芪,人参 C白术,甘草 D当归,陈皮 不属于清暑益气汤组成的药物是(D)。 A黄连 B知母 C石斛 D石膏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C)。 A《五十二病方》 B《普济方》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不属于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B)。A柴胡 B人参 C大黄 D枳实 八珍汤的功用是(C)。 A补气健脾 B滋补阴血 C益气补血 D补气生血 补阳还五汤原方中黄芪用量是(B)。A一两 B四两 C四钱 D二钱 E一钱 保和丸的主治是(B)。 A脾虚食积证 B食滞胃脘证 C肝火犯胃证 D湿滞脾胃证

保和丸中的君药是(D)。 A莱菔子 B半夏 C神曲 D山楂 不属于导赤散组成的药物是(B)。A生地黄 B生大黄 C木通 D竹叶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不包括(E)。A黄芪 B当归 C赤芍 D红花 E穿山甲 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意义是(C)。A清热解毒 B辛凉透表 C清热散结 D疏散风热 八正散的功用是(B)。

A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B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D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八珍汤的主治证是(C)。 A肾阴不足 B营血虚滞 C气血两虚 D脾胃气虚 补中益气汤的主治病证不包括(B)。A脾胃气虚 B大气下陷 C气虚下陷 D气虚发热 不属于泻白散组成药物的是(A)。 A牡丹皮 B地骨皮 C桑白皮 D粳米 不属于清营汤组成药物的是(D)。 A黄连 B玄参

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第八单元补益剂 一、A1 1、归脾汤的功用是 A、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升阳举陷 B、益气补脾 C、补脾养心 D、益气退热 E、养心安神 3、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 A、利水消肿 B、健脾渗湿 C、宁心安神 D、渗湿止泻 E、涤痰除饮 4、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麦冬、麻仁、枣仁 B、生地、元参、麦冬 C、阿胶、当归、芍药 D、生姜、大枣、黄芪 E、生地、阿胶、麦冬 5、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6、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 A、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 B、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 C、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 D、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 E、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 7、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8、补中益气汤功用是 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9、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10、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温肾补阳药 B、滋补肾阴药 C、养阴润肺药 D、化痰开窍药 E、平肝息风药 11、肾气丸原方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桂枝 B、山药 C、炮附子 D、干地黄 E、山萸肉 12、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 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13、完带汤的臣药为 A、苍术、人参、车前子、白芍 B、白术、人参、车前子、陈皮 C、苍术、白芍、黑荆芥、柴胡 D、白术、白芍、黑荆芥、陈皮 E、苍术、白术、车前子、白芍 14、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宜加 A、干姜、盐茴香

《方剂学·理血剂》

第十二章 理血剂 1、定义: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 统称理血剂。 2、适应病证:⑴血瘀证 ⑵出血证 3、分类:活血祛瘀 止血 4、使用注意:辨明瘀血或出血之原因 分清标本缓急 逐瘀不伤正 止血不留瘀 凡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或忌用活血祛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Ⅰ类 《伤寒论》 主治:下焦蓄血证 外邪入里 主症 少腹急结 瘀热互结下焦 谵语、如狂 (蓄血证) 兼症 至夜发热 下焦瘀血 ★小便自利 蓄血证的病位:膀胱 肠道 泛指下焦(肠道、膀胱、子宫等) 泛指全身涉及到血与热相关的病证(如,癫狂、脑外伤、尿毒血症等或血液粘稠度增高) 治法:逐瘀泻热 君:桃仁 大黄 臣:芒硝 桂枝 佐使:甘草 配伍特点:泻热药(寒凉)与化瘀药(温通)并行 辨证要点: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使用注意:1、表证未解,当先解表。 2、孕妇禁用。 3、服后微利。 4、不必拘泥于外感后造成瘀热,可灵活运用(闭经、痛经、吐衄等) 病案一:湖湘名医典籍精华(内科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某男,20余岁,先患外感,诸医杂治,证屡变,由其父陪来就诊:面色萎黄,少腹胀 满,身无寒热 涩, 舌苔黄暗。 治疗:桃核承气汤。 某女,3l岁,初因感冒,头痛,恶寒,发热,自服感冒药后,略为好转,此时正逢月经来潮,经行两日即止,继而出现烦躁,神情痴呆。入夜则胡言乱语,口干.纳差,大便干,小便少,舌红、苔白黄,脉沉弦。投以清热泻火之剂3剂,无效。后经详细诊查,见其舌边有瘀点,少腹部按之有不适感,脉沉弦中有涩象,遂断为热入血室,因其热与血结,瘀阻于 内,需予清热散结、活血祛瘀之剂,故以桃核承气汤加减,服药3剂,诸症消失。 病案二:全某,男,53岁,1994年12月9日就诊。牙痛已1周,以夜间为甚,曾针灸及服西药止痛片均无效。刻诊:患者面赤,牙龈红肿,大便已3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苔 黄腻,脉沉弦 予桃核承气汤,服6剂痛减,继服2剂而愈 牙龈肿痛多属阳明实热火毒 血府逐瘀汤Ⅰ类《医林改错》 产生背景:《医林改错》“卷上·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胸疼”:“若是忽然胸痛者,前方皆不应者,选用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此方1剂,疼痛即可缓解”。 血府: 《医林改错》:“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 《内经》:血府即脉,血液运行的通路 主治:胸中血瘀证 主症胸中血瘀胸痛、头痛、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 肝郁气滞心烦易怒;干呕、呃逆 或然症心神失养心悸、失眠 入暮潮热

方剂学 安神

第九章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当归 【趣记】皇帝鬼吵,(朱砂安神)。 (皇——黄连,帝——生地,鬼——当归,吵——炙甘草,朱砂安神——方名“朱砂安神丸”,亦包括了“朱砂”在内) 【对照】黄地归草,(朱砂安神)。 【寓意】皇帝心神不宁,吵闹不安,用朱砂安神丸治之。 【方歌】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康复。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憹,舌尖红,脉细数。 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人参丹参玄参茯苓远志五味子桔梗朱砂 【趣记】(天王不信)三婶早搏二冬,当地接令住五院。 (天王不信——方名“天王补心丹”,三婶——三参,即人参、丹参、玄参,早——酸枣仁,搏——柏子仁,二冬——天冬、麦冬,当——当归,地——生地,接——桔梗,令——茯苓,住——朱砂,五——五味子,院——远志) 【对照】(天王补心)三参枣柏二冬,当地桔苓朱五远。 【寓意】天王不相信三婶有早搏已二个冬天,当地医生接令责令三婶住第五医院治疗。 【方歌】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虚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趣记】兄(想找人)炒灵芝。 (兄——川芎,想找人——酸枣仁,亦指方名“酸枣仁汤”,炒——甘草,灵——茯苓,芝——知母) 【对照】芎(酸枣仁)草苓知。 【寓意】兄长想找人帮忙炒灵芝。 【方歌】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剂学安神药整理

方剂——安神药 一.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又名安神丸 组成 :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 用法:朱砂水飞 功效: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 特性总汇 ①功效:镇心泻火兼养阴 ②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③配伍特点:①安神+泻火=清心力增,安神功强②泻火+滋阴=补泻结合,标本兼顾 ④使用注意: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 二.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特性总汇 ①功效:养血安神兼清热 ②主治:虚烦不眠症 ③配伍茯苓意义:宁心安神 ④酸枣仁汤配伍特点:补血+清热,养肝+调肝宁心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黄、天冬、麦冬、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玄参、人参、茯苓、丹参、当归、远志、桔梗、朱砂 功效: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内热,神志不安 特性总汇 ①含有方剂:增液汤 ②朱砂为衣 ③三参:人参、丹参、玄参 ④二冬 :天冬、麦冬 ⑤二仁:酸枣仁、柏子仁 ⑥桔梗:载药上行 ⑦配伍特点:㈠标本兼顾,重在治本㈡心肾两顾,重在补心 珍珠母丸:《杂病源流犀烛》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真珠丸 组成:珍珠母、当归、熟干地黄、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 功效: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滋阴养血 主治:肝阳上亢,阴血不足 特性总汇 ①配伍特点:重在重镇安神 ②金银花、薄荷汤送服 ③主治:㈠平肝、镇心兼滋阴;㈡肝阳上亢,阴血不足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组成:小麦、甘草、大枣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心脾不足,肝气失和) 特性总汇①配伍特点:心脾并治 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磁朱丸,原名神曲丸组成:磁石、朱砂、神曲 功效:益阴明目,重镇安神 主治:心肾不交;癫痫 特性总汇 ①主治:心肾不交 ②配伍特点:交通心肾 交泰丸: 组成:黄连、肉桂 功效:交通心肾 主治:水不济火,心火上亢 特性总汇:黄连十倍,肉桂一倍

10方剂学安神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10方剂学安神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一节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组成】朱砂另研,水飞为衣,五钱(1g)甘草五钱五分(15g)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5g)当归去芦,二钱五分(8g)生地黄一钱五分(6g)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心神烦乱,失眠多梦,惊悸怔忡,或胸中懊,舌尖红,脉细数。 生铁落饮(《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铁落饮,二冬二茯胆南星; 橘志蒲翘钩玄贝,更加朱丹可镇心。 组成:天冬去心麦冬去心贝母各三钱(各9g)胆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一钱(各3g)元参钩藤丹参各一钱五分(各4.5g)辰砂三分(0.9g)用生铁落煎熬三炷线香,取此水煎药,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凡狂症,服此药二十余剂而愈者多矣。若大便闭结,或先用滚痰丸下之。功用:镇心安神,清热涤痰。 主治:痰热上扰之癫狂。症见狂躁不安,喜怒无常,骂詈叫号,不避亲疏,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等。 【鉴别】朱砂安神丸与生铁落饮均有重镇安神之功,主治心神不安证。然朱砂安神丸以重镇安神之朱砂与清心养阴药配伍组方,适用于心火上炎、灼伤阴血之心烦不安、失眠诸证;生铁落饮以重镇安神之生铁落、朱砂配伍涤痰、滋阴清热之品组方,其重镇之功大于朱砂安神丸,适用于痰火上扰之癫狂。 磁朱丸(原名神曲丸)《备急千金要方》 磁朱丸中有神曲,摄纳浮阳又明目; 心悸失眠皆可治,癫狂痫证亦宜服。 【组成】磁石二两(60g)光明砂一两(30g)神曲四两(120g) 【功用】重镇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心肾不交证。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亦治癫痫。 【鉴别】磁朱丸与朱砂安神丸均用重镇安神之朱砂,皆治心悸失眠等症。但磁朱丸又伍用磁石,长于重镇安神、交通心肾,主治肾阴不足,心阳偏亢,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耳鸣、视物昏花等症;而朱砂安神丸又伍黄连、生地、当归,长于镇心泻火,养血滋阴,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心悸失眠。 珍珠母丸(原名真珠丸)《普济本事方》 珍珠母丸归地参,犀沉龙齿柏枣仁, 朱砂为衣茯神入,镇心潜阳又宁神。

方剂学-安神剂练习

第十一单元安神剂 一、A1 1、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远志 B、知母 C、茯神 D、柏子仁 E、龙眼肉 2、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3、天王补心丹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B、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C、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D、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E、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4、天王补心丹中配伍茯苓意在 A、宁心 B、健脾 C、消痰 D、渗湿 E、利水 5、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当归六黄汤 E、朱砂安神丸 6、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龙骨、人参

B、人参、菖蒲 C、菖蒲、远志 D、远志、当归 E、当归、石斛 二、B 1、A.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B.补肾宁心,益智安神 C.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D.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E.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1> 、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A B C D E 2、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朱砂安神丸 D.甘麦大枣汤 E.天王补心丹 <1>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心悸怔忡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2> 、心肾两虚,阴亏血少而心悸怔忡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3、A.磁朱丸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朱砂安神丸 E.甘麦大枣汤 <1>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神烦乱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2> 、阴亏血少,心火偏旺而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神疲健忘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酸枣仁汤的组成是炒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方歌: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该题针对“安神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中医《方剂学》安神剂习题

第九章安神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应用天王补心丹的辨证要点是() A 失眠,惊悸,舌红,脉细数 B 失眠心悸,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C 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D 精神恍惚,悲伤欲哭,舌红苔少,脉细 E心悸失眠,体倦食少,舌淡,脉细弱 2.心悸怔忡,虚烦不眠,神疲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宜选用( ) A 天王补心丹 B 知柏地黄丸 C 朱砂安神丸 D 酸枣仁汤 E 归脾汤 3.酸枣仁汤中用量最少的药物是( ) A 酸枣仁 B 茯苓 C 川芎 D 知母 E 甘草 4.酸枣仁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 心血不足,阴虚内热 B 心阴不足,虚火上炎 C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D 肾阴不足,心肾不交 E 心肾不足,阴虚内热 二、多项选择题 1. 组成中有当归的方剂是( )( )( )( )( ) A 朱砂安神丸 B 磁朱丸 C 天王补心丹 D 归脾汤 E 补中益气汤 2.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有( )( )( )( )( ) A 茯苓 B 酸枣仁 C 知母 D 川芎 E 甘草 3.属于滋养安神的方剂是 ( )( )( )( )( ) A 酸枣仁汤 B 朱砂安神丸 C 天王补心丹 D 甘麦大枣汤 E 磁朱丸 4.以下方剂组成中含有远志、酸枣仁的是 ( )( )( )( )( ) A 天王补心丹 B 酸枣仁汤 C 甘麦大枣汤 D 桑螵蛸散 E 归脾汤 三、填空 1.丹参在天王补心丹中的配伍意义是。

2.天王补心丹中君药为。 四、问答题 1. 试述酸枣仁汤与天王补心丹在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主要配伍方面的异同点。 2. 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归脾汤均治疗心悸失眠,如何区别应用?

(完整版)《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29.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调达。 30.银翘散中使用荆芥、豆豉的主要意义是:解表透邪。 31.清骨散的功用:泻火养阴,退热除蒸。 32.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33.患者胸胁不舒,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小腹坠胀,月经错后,临经腹痛,脉弦而虚。治宜选用:逍遥散。 34.患者带下,色黄而稠,小便浑浊,阴肿阴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选用:龙胆泻肝汤。 35.白头翁汤最适用于:热毒血痢。 36.六一散最适用于:暑湿泄泻。 37.芍药汤最适用于:湿热痢疾。 38.辛凉透表方是:银翘散。 39.辛寒清气方是:白虎汤。 40.清热凉血方是:犀角地黄汤。 41.苦寒直折方是:黄连解毒汤。 42.凉营解毒方是:清营汤。 43.白虎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壮热烦渴。

13方剂学理血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十三章理血剂 第一节活血祛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 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大黄四两(12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芒硝二两(6g)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至夜发热,其人如狂,甚则谵语烦躁;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抵当汤(《伤寒论》) 组成: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各6g)桃仁去皮尖,二十个(5g)大黄酒洗,三两(9g) 功用:破瘀下血。 主治:下焦蓄血证。症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易解;或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者。 抵当丸(《伤寒论》) 组成:水蛭熬,二十个(4g)虻虫去翅足,熬,二十个(4g)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6g)大黄三两(9g) 功用:破血逐瘀。 主治:下焦蓄血之少腹硬满,发热,小便自利。 下瘀血汤(《金匮要略》) 下淤血汤?桃黄,产后腹痛逐瘀良。 组成:大黄二两(6g)桃仁二十枚(12g)?虫熬,去足,二十枚(9g) 功用:泻热逐瘀。 主治:瘀血化热,瘀热内结证。症见产后少腹刺痛拒按,按之有硬块,或见恶露不下,口燥舌干,大便燥结,甚则可见肌肤甲错,舌质紫红而有瘀斑瘀点,苔黄燥,脉沉涩有力。亦治血瘀而致经水不利之证。 【鉴别】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及下瘀血汤均以大黄、桃仁为主药,共具破血下瘀之功,用治瘀热互结于下焦之蓄血证。桃核承气汤适用于瘀血初结之时,血结不甚之少腹急结,至夜发热以及经闭等证,且配伍桂枝温通血脉,使全方凉而不郁;抵当汤配伍水蛭、虻虫,其破血之力更强,主治瘀结日久,蓄血较重之见少腹硬满,其人发狂者;抵当丸证瘀结深但病势缓,少腹满而不硬,故改抵当汤为丸;下瘀血汤配伍?虫,专以攻下血瘀为用,主治产妇因“干血著于脐下”而致腹痛、拒按、按之有块,以及血瘀所致经水不利者。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方剂学之安神剂

网络方剂学之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多表现为心悸失眠,烦躁惊狂等。其基本病机为外受惊恐,肝郁化火,内扰心神;或阴血不足,心神所养。然火盛每致阴伤,阴虚易致阳亢,所以病机变化多虚实挟杂,互为因果。神志不安证表现为惊狂善怒,烦躁不安者,多属实证,按照“惊者平之”治疗方法,宜重镇安神;表现为心悸健忘,虚烦失眠者,多数虚证,根据“虚者补之”的治疗方法,宜补养安神。)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分类? 重镇安神、补养安神。在临床上,神志不安病证有:实——惊狂、善怒、躁扰不安;乃因外受惊恐,或肝郁化火,内扰心神所致。故应重镇安神。虚——惊悸健忘,恍惚失眠;乃因忧思太过,心肝之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故应补养安神。 ?使用注意? 1.重镇药多属金石类,碍胃,中病即止,注意脾胃功能。 2.质硬打碎久煎,使药力尽出。 3.某些安神药,如朱砂等具有一定毒性,久服能引起慢性中毒,亦应注意。 重镇安神 重镇安神剂,适用于心阳偏亢,火热扰心所致的烦乱,失眠,惊悸,怔忡,癫痫等。常用重镇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珍珠母、龙齿等为主组方。在配伍用药方面,由于火热扰心,故常配伍黄连等清热泻火药以彻火热;心经火热每多耗伤阴血,故常配伍生地黄、当归等滋阴养血药,补其不足之阴血。 朱砂安神丸▲▲▲ 〖组成〗 朱砂半两黄连六钱炙甘草五钱半生地黄二钱半当归二钱半〖用法〗 上四味为细末,另研朱砂,水飞如尘,阴干,为衣,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2g),津唾咽之,食后。 〖方歌〗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清热养阴可复康。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舌红,脉细数。[病机分析] 朱砂安神丸治证由心火亢盛,灼伤阴血,心失所养所致:心火上炎,灼伤阴血,心失所养——心神烦乱;阴血被灼,心血不足——怔忡失眠多梦;阴虚火旺——舌红,脉细数。 〖功用〗 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方解〗 君:朱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脉;入肺可以降气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炭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滞而走筋膜;入肾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无处不到。)──质重性寒,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心)清心火,镇浮阳安神。 臣黄连(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清胃散——清胃中积热;芍药汤——清热燥湿而解毒;左金丸——清泻肝火;朱砂安神丸——清心除烦。)──苦寒入心胃,清偏亢之心火,除烦宁神。 二药一镇一清,共奏清心安神之功。 佐; 生地──甘寒养心阴,滋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不亢,阴能制阳; 当归──甘润,补养心血,共凑养血滋阴之效。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制连、朱砂苦寒伤胃。 [本方特色] 方中朱砂、黄连配伍,一镇一清,以泻心经偏生之火;再配当归、生地以补耗损之阴,为标本两顾之法。但以镇清为主。方中朱砂为矿物药,含硫化汞,不宜多用,也不易入汤剂煎煮,以防中毒。 [朱砂安神丸与清胃散鉴别] 清胃散用黄连是泄胃火而解毒,当归是活血消肿止痛,生地是清热凉血而止牙痛。朱砂安神丸用黄连是清心火以宁神,当归是补养心血,生地是养心阴,滋肾水使阴能制阳。 〖运用〗 1.临床以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神经衰弱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或精神抑郁症引起的神志恍惚,属心火

方剂学(所有方子的整理-很齐-很完整)

方剂学(所有方子的整理-很齐-很完整)

总论 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据。 使药:(1)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变化形式:药味加减(桂枝汤——咳+杏仁、厚朴,胸闷--芍药)、药量增减(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剂型更换(汤,可加减,急;丸,易带,缓) 重点方剂 1、解表剂 桂枝汤(辛温解表)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小青龙汤(辛温解表) 【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甘草芍药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银翘散(辛凉解表) 【组成】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芥穗牛蒡子淡豆豉生甘草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期。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泻下剂 大承气汤(寒下)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热结旁流证。下痢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脘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大黄牡丹汤(寒下) 【组成】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3、和解剂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方剂学》之安神剂 课件

第九章安神剂 第一节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内伤伤辨惑论》 [组成]朱砂五钱(15g)另研,水飞为衣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8g)炙甘草(16.5g)生地黄一钱半(4.5g)当归二钱半(7.5g) [用法]上药除朱砂外,四味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3-4g),津唾咽之,食后(现代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次6-9g,临睡前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朱砂研细末水飞,以药汤送服)。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侬,舌尖红,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火亢盛,灼伤阴血所致。心火亢盛则心神被扰,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等症;舌红,脉细数是心火盛而阴血虚之征。治当泻其亢盛之火,补其阴血之虚而安神。方中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怯,既能重镇安神,又可清心火,治标之中兼能治本,是为君药。黄连苦寒,入心经,清心泻火,以除烦热为臣。君、臣相伍,重镇以安神,清心以除烦,以收泻火安神之功。佐以生地黄之甘苦寒,以滋阴清热;当归之辛甘温润,以补血,合生地黄滋补阴血以养心。使以炙甘草调药和中,以防黄连之苦寒、朱砂之质重碍胃。合而用之,标本兼治,清中有养,使心火得清,阴血得充,心神得养,则神志安定,是以“安神”名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失眠,惊悸,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胸中烦热较甚,加山栀仁、莲子心以增强清心除烦之力;兼惊恐,宜加生龙骨、生牡蛎以镇惊安神;失眠多梦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精神忧郁症引起的神志恍惚,以及心脏早搏所致的心悸、怔忡等属于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者。 4.使用注意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阴虚或脾弱者不宜服。 第二节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各15g) 当归酒浸五味麦门冬去心天门 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各30g) 生地黄四两(12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6~9g),临卧,竹叶煎汤送下(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用朱砂水飞9~15g为衣,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或用桂圆肉煎汤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多由忧愁思虑太过,暗耗阴血,使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阴虚血少,心失所养,故心悸失

方剂学 第十单元 安神剂练习题

方剂学第十单元安神剂练习题 一、A1 1、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龙骨、人参 B、人参、菖蒲 C、菖蒲、远志 D、远志、当归 E、当归、石斛 2、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3、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为宗旨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甘麦大枣汤 E、朱砂安神丸 二、B 1、A.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B.补肾宁心,益智安神 C.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D.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E.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1> 、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A B C D E 2、A.磁朱丸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朱砂安神丸 E.甘麦大枣汤 <1>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神烦乱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2> 、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而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神疲健忘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3、A.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B.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C.阴血不足之神魂不安 D.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E.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1> 、天王补心丹主治 A B C D E <2> 、珍珠母丸主治 A B C D E 4、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炙甘草汤 D.甘麦大枣汤 E.天王补心丹 <1>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心悸怔忡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2> 、心肾两虚,阴亏血少而心悸怔忡者,治宜选用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