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制作工艺培训课程

面包制作工艺培训课程
面包制作工艺培训课程

第一篇面包制作工艺

第一章面包基本原料

第一节面粉

一、面粉的化学组成及烘焙工艺性能

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小麦进入面粉厂后,经过清理除杂、润麦、研磨、筛分等工序,制得各种等级的面粉。

面粉是烘焙工业最主要的基本原料。其化学组成包括:

1.蛋白质

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按不同的小麦品种,由6%~18%不等。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一万至百万之间。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及硫、磷等,其基本形式是氨基酸,二十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组形式,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这二十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部分氨基酸可在人体部自身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这些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每日膳食中摄取一定的数量,这些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它们是亮氨酸、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婴幼儿还有组氨酸。

面粉是的蛋白质有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酸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五种,其中麦

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当面粉加水经过搅拌后揉搓后,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在膨胀

过程中,吸收麦胶蛋白、酸溶蛋白及少量的可溶性蛋白,形成了网状组织结构,即面筋。

如把面团用水浸泡,并经水洗去大部分可溶性蛋白、淀粉及其它可溶性物质,剩下的就是

有弹性、性似橡胶的面筋。

组成面筋的各种含量如下:

湿筋干筋

水 67% /

蛋白质 26.4% 80%

淀粉 3.3% 10%

脂肪 2% 6%

灰分 1% 3%

纤维 0.3% 1%

面筋的的物理性质有弹性、延伸性、韧性等。

弹性:指面筋在拉伸或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弹性分强、中、弱三种,弹性强的面筋,不粘手,复原快。

延伸性:指面筋拉伸时所表现的延伸性,一般以长度表示。

韧性:面筋被拉伸时的抵抗能力。

按照面筋的弹性和延伸性的强弱,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上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长或中等。

中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短或弹性一般或延伸性长。

下等面筋:弹性弱或无,拉伸时易断或不易粘聚。

面筋蛋白质的吸水性很强,一般一份面筋蛋白质可吸收2份重量的水,故湿面筋重量的三分之一,便是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似值。

影响面筋形成的只要因素有:面团温度、放置时间、水分、油、面粉本身质量等。

面团温度过底,会影响面筋的形成;静置,有利于面筋的形成,因为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需要一段过程,故

搅拌后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有利于面筋的形成,对面团制作有好处。

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占面筋组成的80%以上,它们二者的数量基本相等。麦胶蛋白有较好的延伸性,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则有很好的弹性,搅拌得好的面团之所以具有充分的弹性及延伸性,就是这两种蛋白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制作面包需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面粉,同时也要求蛋白质的质量好,即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要高。这样,才能做出来的面包体积大,品质好。

2.碳水化合物

占面粉组成70%以上的是碳水化合物,其部分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复杂高分子化合物,也叫糖类,一般将其分成单糖、双糖、多糖等几种。

单糖:指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其化学式一般为C12H22O11。

双糖:指通过水解作用可变为两分子单糖的糖类,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其化学式一般为C12H22O11。

多糖:指水解后能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糊精、淀粉及纤维素等。

在面粉中,约有1—1.5%的单糖、双糖及少量的可溶性糊精。这些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在面团发酵时被酵母利用而产生酒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面团的气孔膨大并保持在气孔,经烘焙而成松软的海绵状成品,酒精则成为面包特有的风味之一。

面粉中占绝大部分的是淀粉。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一般的面粉中,直链淀粉较少,支链淀粉较多,占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其中约5—8%是破裂淀粉。

当面粉加水并经搅拌形成面团后,若加热到50—60℃,面粉的淀粉就会发生糊化,这个温度叫糊化温度,即淀粉的糊化是指淀粉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淀粉粒突然溶胀破裂,形成均匀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这个现象,淀粉的糊化只能正向进行,不是可逆反应,一经糊化,就不能回复原来的样子。所以当面团经过烘焙后,便保持了一定的形状。就象盖房子浇注钢筋混凝土一样,面筋好比钢筋,起着骨架作用,淀粉就好比水泥一样,填充在钢筋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组织。

3.灰分

灰分是指面粉经高温灼烧后剩下的白色粉末状固体。面粉经灼烧后,有机物质被挥发,无机矿物质则剩下来,所以灰分就是面粉的无机矿物质含量。

面粉中的矿物质含量依照面粉的等级不同而不同,等级高的面粉灰分含量少,只为0.3~0.4%,等级底的则可达1.5%左右。

面粉中灰分的成分主要是磷(约占50%)、钾(约占35%)、锰(约占10%)、钙(约占4%)等,此外还有少量的铁、铝、硫、氯、硅等。

灰分含量是面粉的定等标志之一,其原因是灰分多少是由加工精度决定的。面粉所含的灰分绝大部分来自小麦籽粒的皮层,在制粉过程中,若皮层被辗去越多,得到的面粉的灰分含量越少,即加工精度越高。相反,若皮层留下越多,面粉的灰分含量越高,即加工精度越低,等级也就越低。

就小麦品种来说,软质小麦的灰分含量较硬质小麦的要低。

4.酶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化学反应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它有一个特殊的性质:某一种酶只能作用于某一特定的物质,而不象其它催化剂那样,可作用于多种物质。

存在于面粉中的酶主要有:

(1)淀粉酶

淀粉酶对于面包制作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能使面粉的糊精及极少量的可溶性淀粉水解转化为麦芽糖,麦芽糖继而转化为葡萄糖,供给酵母发酵时所需的能量来源。

面粉的淀粉酶有液化酶(又叫α一淀粉酶)和糖化酶(又叫β一淀粉酶)两种。

要使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淀粉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淀粉粒外层有一层细胞膜,能保护部免遭外界物质的侵入(如水、酶及其它理化作用)。如果淀粉的细胞膜完整,酶便无法渗过细胞膜而于膜的淀粉粒作用。但一般小麦磨成粉时,由于机械压碾作用,有少量淀粉外层破裂而释出淀粉粒,约占5%~8%。液化酶能分解破裂的生淀粉及已糊化的淀粉胶体,使淀粉粘度变小。糖化酶则不能分解上述物质,但可以加速分解液化酶所分解下来的糊精或小

分子淀粉。

糖化酶对热不稳定,易受热的破坏,故主要作用于面包生产的发酵,中间醒发,醒发这些入炉前的阶段。

液化酶则对热较为稳定,在70~75℃时仍能进行水解作用且在一定温度围,温度越高,水解作用越快,所以液化酶在淀粉达到糊化温度后,仍能继续进行水解作用而成为糊精,即不可溶性淀粉经胶化成为可溶性淀粉,再转变为糊精。液化酶在烘炉的作用对于面包的品质改善有极大帮助。

这两种淀粉酶在面粉的含量极为悬殊。在正常面粉有足量的糖化酶,但液化酶则极少。因为液化酶只是在小麦发芽时才产生,故正常小麦磨得的面粉缺乏液化酶。国外多采用人工添加酶的方法,来达到改善面粉烘焙品质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控制一定的温湿度使大麦或小麦发芽,干燥后研磨成粉,在制粉的最后阶段均匀地添加到面粉成品,或在面包制作时加面团一起搅拌,以增加面包体积,改善面包组织,提高面包品质。

(2)蛋白质分解酶

这种酶的作用是分解蛋白质,一般在面粉中极少,但可通过人工制得,当面粉的筋度

太高时,搅拌所需时间较长,为缩短搅拌时间,可以加入这种蛋白质分解酶,适当减低面粉筋度,减少搅拌时间,同时保证面筋完全扩展。

蛋白质分解酶一般多用于连续法或快速法生产。

5.其它成分

面粉中的化学成分,除了上述之外,还有水分、脂肪、维生素等。

其中水分含量较多,约为13%左右。

面粉的含水量,直接影响面粉的吸水量,亦即影响面包制品的品质。

二、面粉的主要作用

1.形成面包的组织结构

一方面,面粉的蛋白质(主要是麦胶蛋白于麦谷蛋白)加水并经搅拌后形成面筋,起了支撑面包组织的骨架作用;另一方面,面粉中的淀粉吸水润胀,并在适当温度下糊化、固定,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面包的组织结构。其具体过程是:面粉吸水并经搅拌后,形成网络状的主体组织——即面筋,淀粉则填充在面筋网络组织的孔隙,发酵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等则被包围在网络组织的小气孔。当面团被烘烤时,小气室的气体由于受热而产生压力,面团的水分也因受热产生蒸气而形成蒸气压,使面团逐渐膨大,直至面筋凝固、淀粉胶体被固定,便可出炉,成为松软可口、如海绵状的成品面包。

2.提供酵母发酵所需能量

当配方糖量较少或不加糖的法国面包,则其酵母发酵的基质便要靠面粉来提供,即面粉的少量破裂淀粉先行被逐步降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而提供发酵基质。

3.为人体提供营养

面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类等,可为人体提供营养,促进身体生长及组织重建。

三、面粉的吸水量

1.吸水量计算

面粉吸水量=面团总含水量-面粉本身含水量

正确的吸水量是使面团形成最好的操作性能和机械能及产生理想的最终烘焙成品所需的液体总量。

在面粉最高吸水量的围,加入的水量越多,即面粉的吸水量越高,则出品率越高,成本越低,而面包的成品的货架寿命越长。

2影响面粉吸水量的主要因素

(1)蛋白质

因为面筋的形成要吸收水分,故蛋白质本身含量越高,需吸收水分越多。一般每高1%的蛋白质含量,须增加2%的水量。

(2)淀粉

淀粉的糊化需要吸收水并通过加热才能完成,所以淀粉的含量与种类影响着面粉的吸水量。因为淀粉中有破裂淀粉与完整淀粉之分,破裂淀粉的吸水量较完整淀粉为多,吸水速度也较快。

(3)其它多糖类

其它多糖类的含量例如多缩戊糖,也影响面粉的吸水量。

(4)面粉本身含水量

面粉本身的含水量越高,面粉的吸水量相对越少,但其面团总水量实际不变。

四、面粉的熟化与漂白

有实际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用刚刚磨制出来的面粉做面包,不但色泽较黄,且面团和面包的品质不好面团较不好――面包体积小,组织粗糙。但经储藏1~2个月后,其工艺性能及成品品质便有很大改善,面包色泽洁白且有光泽,面团不易粘手,面包体积增大。

这个变化是由于面粉本身的熟化作用与漂白作用。因为面粉在储藏期间,空气中的氧气会自动氧化面粉中的一些色素(主要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使粉色变白,与此同时,空气中的氧气也会氧化面粉中的还原性基团――硫氢键(-SH),使其变成双硫键(-S-S),从而改善面团的物理性质。

但由于生产场地、资金流转等原因、现代烘焙工艺已采用人工添加漂白剂、熟化剂的方法,来达到快速氧化及漂白的目的。

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漂白剂有过氧化二苯甲酰、氯气等,熟化剂有溴酸钾、维生素C、硫代硫酸盐、酸性磷酸钙等,最新的是ADA。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溴酸钾、维生素C和ADA,它们的用量分别是16~25ppm、10~30ppm、20ppm。

在上述几种熟化剂(也叫氧化剂)中,ADA的作用速度最快,几乎在搅拌后一分钟便完成其氧化作用,反应后的生成物对人体无毒,溴酸钾属于中速度氧化剂,可维持到醒发阶段,维生素C则其本身是还原剂,在干面粉状态下无氧化作用,但在面粉经加水搅拌并形成面团后,由于面粉的氧化酶的作用而变成有氧化作用的脱氢维生素C。

五、面粉选择依据

1.白质含量及质量

制作面包的面粉,其蛋白质含量应在12~13%之间,同时有足够的麦胶蛋白与麦谷蛋白,使面粉有足够的面筋强度,才能制作出优质面包。

2.精白程度

尽量要求洁白,以保证制成品的色泽尤其是面包心部分的色泽,但要注意使漂白剂时不能过量,否则不但不能使面粉变白,相反变成灰色甚至绿色。

3.吸水程度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吸水量越高成本越低。

4.发酵耐力

所谓发酵耐力,即使面团能承受的超过预定的发酵时间的能力。发酵耐力大的面粉,即使面团的发酵超过了预定时间,但仍能制作出优质面包,好的面粉应有足够的发酵耐力。

第二节酵母

酵母是一种微生物疏松剂,能使面包发酵而形成疏松多孔的组织。

一、酵母的构造及形成

酵母是微生物中的真菌类。

酵母的形成、大小,随酵母菌种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形态为圆形、椭圆形,长5-7μ(微米=0.001mm),宽约4~6μ,酵母的结构与其它生物细胞相似,分为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含物等。

1.细胞壁:由多糖类的纤维物质组成,有弹性,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细胞质及含物,并有渗透作用。

2.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层,具有半渗透性,属于半透膜,其功能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并分布一些酵母体外酶如转化酶,把不能渗透过细胞膜的大分子营养物持,先在细胞体外分解成小分子,再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体。

3.细胞质:主要成分为胶体蛋白质,并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其作用是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4.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但无固定的位置,当细胞增殖时,移向边缘伸长逐渐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移入新生细胞,能遗传酵母的特性,如发酵能力等。

二、酵母的化学组成及增值

酵母含有较多的水分(指液体酵母、新鲜酵母而信),一般为65~83%,烘焙常用的新鲜酵母约为70%左右,干物质只占17~32%,根据分析,我们知道在酵母的干物质中,蛋白质为52.4%、油脂1.72%、碳水化合物37.1%、

灰分8.74%。

上述的化学组成,随着酵母的种类及培养条件不同而不同。

酵母的增殖,在正常条件下是出芽增殖法,即酵母细胞成熟时,在一头产生芽或突出物,逐渐长大,细胞质及细胞核分裂,一部分从母细胞移入子细胞,子细胞逐渐长大到一定之后,与母细胞分离,成为一完整、单独的酵母细胞,并按上述方法继续增殖。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酵母细胞的增殖过程约需3个多小时,一个酵母在62小时可以增殖62亿个酵母。但由于酵母分泌出的废物的影响,实际增殖并没有这么多。

酵母细胞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6~28℃,PH值为5.0~5.8,最适宜状态是液体条件。如果环境条件控制得当,液体发酵能使酵母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一定的温度围,温度越高,酵母的繁殖速度越快,反之则慢。如4℃时,繁殖一代需20小时,但当到60℃时,酵母即死亡。

三、酵母的营养

从酵母的组成,可以看出,酵母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是:

1.碳源——供给生长及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中的单糖。双糖需水解。

2.氮素——供作合成蛋白质及核酸。

3.无机盐——组成酵母细胞的正常结构,主要有镁、磷、钾、钠,硫及少量的铜、铁、

锌等,一般是以盐类的形态被酵母利用,如磷酸钾、硫酸镁、硫酸钙及氯

化钙等。

4.生长素——是促进酵母生长的微量有机物质,如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泛酸、肌醇等。其中V B

则主要参与糖代。

四、烘焙用酵母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烘焙常用的酵母可分为四类:

1.液体酵母:即未经浓缩的酵母液。

2.鲜酵母:又称浓缩酵母或压榨酵母,是将酵母液除去一定的水后压榨而成。

其环境温度要求较严,只适宜于0~4℃下保存,保存期2~3个月。13℃时 2星期。22℃1星期,若温度过高,酵母会自溶腐败,丧失活力。

3.干酵母:又叫活性干酵母,是由鲜酵母经低温干燥环境时已成为休眠状态,因此在使

用前需经过活化处理——以30~40℃、4~5倍酵母重量的温水溶解并15~ 30分钟,使酵母重新恢复原来新鲜状态时的发酵活力。保存期一般不要超

过2个月(温度在20℃左右)。

4.速效干酵母:其优点是溶解速度快,一般无需经活化这道手续,可直接加于搅拌缸。目前使用较多的牌号有

美国的“红星”牌、法国的“沙夫”牌。

各种酵母的互换比例为:

这是因为鲜酵母有70%的水分,30%为干物质;而干酵母只含6%的水分,干物质含量为

92%,如按干物质的含量其使用比例的为3:1,但因干酵母在干燥状态时,会损失一部分活性,为保持一定的发酵活力,所以一般之比例为2:1或2.5:1。

五、酵母的发酵机理

酵母的发酵。是酵母在酶的作用下于无氧状态下,将碳水化合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及酒精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是:

无氧

C6H12O————→2 CO2 + 2C2 H5 OH + 27大卡

发酵酶

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热量

酵母发酵除产生CO2和酒精外,还有少量其它副产物如琥珀酸、甘油醇等,其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

可被酵母利用作为能量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而半乳糖则不能被利用,因为酵母体无半乳糖酶。

如果在有氧环境下,酵母会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呼吸作用能加速酵母增殖,但会消耗较多的能量,最终产物为CO2和水及大量热量,其反应式为:

呼吸酶

C6 H12 O6 + 6 O2————→6 CO2 + 6 H2O + 674大卡

葡萄糖氧二氧化碳水热

有氧环境下酵母的呼吸作用对面包制作不利,因为要消耗太多的糖类,且产热量过多,影响面团正常发酵。

六、酵母的烘焙工艺特性

1.酵母在面包制品中的功能

酵母在面包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没有酵母便制不出面包,它在面包制品中有如下的功能:

①生物膨松作用——酵母在面团发酵中产生大量的CO2,并由于面筋网状组织的形成,而被留在网状组织,使面包疏松多孔,体积变大且膨松。

②面筋扩展作用——酵母发酵除产生CO2外,还有增加面筋扩展的作用,使发酵所产生的CO2能保留在面团,提高面团的保气能力,如用化学膨松剂则无此作用。

③风味改善作用——酵母在发酵时,能使面团产生面包产品特有的发酵味道。另外,面团在发酵时除产生酒精外,同时还伴随有许多其它的与面包风味有关的挥发性和不挥发性化合物生成,形成面包制品所特有的烘焙风味,芳香、诱人食欲。

④增加营养价值——因为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酵母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几乎为一半,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尤其是谷物中较缺乏的赖氨酸有较多含量。另一方面,含有大量的V B1、V B2及尼克酸,每克干物质含20~40ug、V B1、60~85ug尼克酸,所以,提高了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

2.发酵代产物

①CO2气体——提供体积

②酒精——增加香味

③有机酸——过多会影响面包的酸碱度,加速发酵

④热——影响发酵速度。加速发酵、降低面筋强度

3.发酵作用对面团及面包制品的影响

①酵母在面团,可以帮助蛋白质分子链的结合

②面团在搅拌时会包入一些氧分子,搅拌后面团延展性大,阻力小,但经30分钟松弛后,则面团由于氧化作用而使面筋键互相结合,从而增加面筋强度。

③面团PH值降低,一般搅好的面团其PH值约为6.0发酵完成后为4.5,烘烤后5.2。面团的PH值在发酵后降低其原因是:A、酵母代过程所产生的有机酸;

B、面团的乳酸菌和醋酸菌,在发酵时产生乳酸和醋酸;

C、面团的改良剂作为酵母氮素来源的氨盐,如硫酸铵[(NH4)2SO4]及氯化铵(NH4CI)等,均是强酸弱碱型盐类,经酵母利用后而产生诸如硫酸,盐酸的强酸,也使面团PH值下降。但这些强酸含量极少。

面团PH值的降低(适当的降低),有助于酵母的发酵。因为酵母发酵的最适PH值为4.2~4.5,同时有助于面团的蛋白质离开等电点(PH=4.2,当蛋白质溶液处于等电点时,其溶解度、膨胀度,渗透压等均下降而对面团发酵不利),增加面团的胶体膨化及吸水作用,改善面团的物理性质。

④产生风味物质,形成面包特有的烘焙风味。

⑤发酵时间长短、发酵程度均影响醒发、烘烤等环节。发酵时间过长,因面团蛋白酶的作用,分解蛋白质链,减弱面筋的强度,影响面包组织结构,同时,发酵时间过长,酵母所消耗的糖量就多,剩余糖少,会使面包表皮颜色浅淡、苍白,无金黄色的颜色。当然,发酵时间不足,又无适当措施加以补救,其结果则无疑是面包成品体积缩小。

七、影响酵母发酵的因素不同温度

在面包的实际生产中,酵母的发酵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气体产生比

1.温度。我们已经讲过,在一定的温度围,随着温度的表1—3

PH值,是溶液(或悬浮、乳浊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以数学式表示是PH=lg[H﹢],它是量度、说明物质的酸性或碱性程度的一个单位,共分十四个值,当处于中性是PH=7.0,如纯水,大于7是碱性,小于7是酸性。

酵母是生物,且是微生物,故对生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酵母对PH的要求不很严,适应力较强,尤其可耐PH值较低的环境。通过实验证明,酵母较适宜于弱酸性的条件。生产实际中,应保持面团的PH值在4~6之间。

3.糖的影响可被酵母直接利用的糖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则经过酵母中转化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为发酵提供碳源。还有一种是麦芽糖,是由面粉中的淀粉酶分解面粉的破碎淀粉而得到的,经酵母中的麦芽酶转化变成2分子葡萄糖后也可以被利用。

后两种糖(均是双糖)是属于间接利用。

4.渗透压的影响

所谓渗透作用,是指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纯溶剂渗入溶液,或由稀溶液渗入浓溶液的现象。

渗透压:是指为阻止渗透作用所需而加给溶液的最小额外压力。

外界介质渗透压的高低,对酵母活力有较大影响。这是因为酵母细胞的外层的细胞膜,是个半透膜即具有渗透作用,故外界介质的浓度会直接影响酵母的活力。高浓度的糖、盐、无机盐及其它可溶性的固体物质都会造成较高的渗透压力,抑制酵母的发酵。其原因是当外界介质浓度高时,酵母体的原生物渗出细胞膜,原质浆分离,酵母因此被破坏,而无法生存。在这一方面,干酵母比鲜酵母有较强的适应性。当然也有一些酵母在高浓度下仍可生存。

在面包生产中,影响渗透压大小的主要是糖、盐这两种原料。当配方中的糖量为0~5%时,对酵母的发酵不会产生抑制作用,相反可促进发酵作用。当超过6%,便会抑制发酵作用,如超过10%,如发酵速度会明显减慢。在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中,麦芽糖的抑制作用比前三种糖小,这可能是由于麦芽糖的渗透压比其它糖要低而致。考虑到渗透压的影响,故面包配方中糖的用量一般不能太高。

盐的渗透压则更高,对酵母发酵的抑制作用更大,当盐的用量达到1%,发酵即受影响。

其它还有酒精浓度的影响和酵母浓度的影响。

面团油脂含量过多也影响酵母进行能量转换。

第三节水

水是面包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其用量仅次于面粉而居第二位。因此,正确认识和使用水,是保证面包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水源分类

1.地面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山塘、水库等。

它汇集了雨、雪及其它地面表层的水而成。优点是水量大,取用方便,缺点是易受污染,如大雨冲刷下的泥土、田头的粪便、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都会流入水中,造成水质的污染。

2.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也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一般来说,地下水在形成水源的渗透过程中,经过地层的过滤,水中的杂质和部分微生物可被过滤掉,故其水质较为清洁。

但若水源流经地区溶解的矿物质较多,则水质较硬,个别地区,也可能溶入多量的氟、砷等有害元素。

所以,用上述两种水源作面包生产用水时,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3.自来水(饮用水)。天然水源(大都取用地表水)经过过滤消毒。

二、水质分类

按软硬程度,可分为软、硬水。

面包制作过程中遇到的20个问题

1、什么是面包直接法、中种法?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直接法又称一次发酵法,是指面包生产工艺流程中经过一次发酵程序的操作方法。中种法又称二次发酵法,是指生产工艺流程中经过二次发酵阶段的方法。面包经过发酵阶段能令面团形成较好的网络组织,及产生特有的面包发酵香味,二次发酵法因有较长时间的发酵而令面团之效果及特性更为成熟。 2、冬天因天气冷,可不可以把吐司方包放进28度的烤箱中醒发? 答:应放在28度,湿度75-85%的醒发柜内醒发。不应放在烤箱中,因烤箱没有相应的湿度。 3、为什么盐及奶油在搅拌到最后加入? 答:因为盐和奶油与干性酵母同时加入会直接抑制酵母的生长,且盐最后加入能缩短搅拌时间减少能源损耗。 4、氧化成份添加剂能否和乳化成份添加剂同时使用? 答:因添加剂是针对面包某一方面特性不足而添加的辅助材料。氧化剂和乳化剂都是针对不同特性而使用的,不应混合使用。 5、高糖酵母和低糖酵母有何区别? 答:高糖酵母和低糖酵母是根据酵母对原材料的适应能力而生产的。高糖酵母是在配方中含糖量10%以上时使用的;低糖酵母则是在含糖量10%以下时使用,其效果更为理想。 6、卧式和面机和立式和面机有何区别? 答:卧式和面机因其搅拌速度较慢及物理作用不同,因而难以将面筋充分扩展,故通常再经过压面机压面的方式帮助面筋结合。立式和面机其搅拌速度及机械结构能直接令面筋在搅拌中充分扩展。 7、夏天温度太热,搅拌时能否加入冰粒? 答:可以,应在搅拌时用慢速与原材料搅拌至溶解后才改用快速搅拌。 8、快速法生产为什么需要加入氧化成份添加剂? 答:因快速法没有经过正常的发酵阶段,故需要加入氧化成份的添加剂帮助面筋氧化成熟及缩短发酵时间。 9、面包烘烤后,为什么表面会下塌? 答:A、醒发过度。B、烘烤不足。C、面团操作时已经老化。D、操作时没有经过必要的排气。均会令烘烤后,表面下塌。 10、吐司烘烤后,为什么会收腰? 答:A、面筋度过强。B、成型时面筋松驰不足及成型过紧。C、烘烤后,未有及时脱模,均会导至收腰。 11、面包扫蛋水烘烤后,为什么光亮不足? 答:面包醒发后,表面水份未干即扫蛋水会令烘烤后,表面缺乏光泽。 12、面包烘烤后,为何表皮下有大气泡的现象? 答:醒发时温度过大,令表面产生糊化现象,故烘焙后表皮下容易形成气泡。 13、面包制作中糖的用量应在多少? 答:糖的用量可在0-25%的范围内。 14、鲜酵母和干酵母有什么区别? 答:鲜酵母又称压榨鲜酵母,含水份较大,需在低温下保存,保鲜期3个月,用量为一般干酵母的2-3倍;干酵母是经脱水干燥处理程序,真空包装后能保存2年左右。 15、面团搅拌后,为什么表面会出水? 答:水份加入过量面粉蛋白质含量低面筋不足,面粉生产后,未经过氧化期立即使用,及搅拌过度,均会令面团保水性降低而出现表面出水现象。 16、面包醒发不足有何现象? 答:烘烤后,起发体积不足。组织粗糙,有焦味。 17、面包烘烤后,皮厚是什么原因? 答:醒发时湿度不足,没有相适应的烘烤温度及时间,令水份挥发过多。 18、为什么包装面包保鲜期短? 答:面包烘烤后,没有充分冷却,水份容易附于包装上,均会令面包易于受细菌感染发霉。 19、面包表面起绉是什么原因? 答:面包成型时,松驰不足;最后醒发阶段水份过大;出炉后冷却温差过大,均会使面包表面起绉。 20、面团搅拌后,理想温度是多少?怎样掌握? 答:一般面团搅拌后,理想温度在26-28度最为适宜。可用水温来控制.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前言:下图为面包制作工艺流程图。本文仅就面包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一详细的分析讲解。 酵母27—29% 盐、糖水相对温度75% 小麦粉—过筛油调粉面团发酵揿粉发酵 50min 30℃32—37℃ 相对温度75%--80% 温度85% 分割滚圆静置整型醒发装饰烘烤冷却 5—15min 30—60min 一、原料处理: 1、(1)面粉使用前必须过筛,混入空气和防止杂物和面粉结块; (2)高级的有安装磁铁除杂装置,以除掉铁屑金属等杂质。 2、酵母处理: (1)压榨酵母使用前,调粉时一般先用大部分或全部水将酵母化开再加入粉中,使其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2)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40℃左右的火,约酵母5倍的水化开,保置静止,使其活化再使用; (3)酵母在配料时不要与油脂、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1)加水量:加水量不仅决定着面团的软硬、伸展性、黏着性、操作性,而且还对成品的柔软性、抗老化性、保持期和成本等都有影响。加水量过多的面团,搅拌时间短,面团升温小,操作困难、发黏,成品口感不好,气泡膜变厚,组织不,体积变小,形状不一,易发霉,成本低。加水量过少的面团,搅拌时间长,面团升温大,成品体积小,组织酥松老化快。 (2)水的质量:制造面包用水的水质的硬度来判断,其硬度表示水中含碳酸钙的浓度来代表,面包用水的硬度应在40—120mg/kg,极软水15以下,软水15—20,稍硬水50—100,硬水100—200,极硬水200以上。

稍带酸性的水,PH5.2—5.6之间是制作面包最合适的水。 酸性PH〈5.2会使面筋溶解,面团失去韧性需要碳酸钠中和。 (3)奶粉:有奶粉加入时,可先和面粉拌匀,这样能防止奶粉结粒。 (4)油脂的硬度可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夏天溶点较高的,冬季则相反。 二、面团的调制 面团的调制对做好一个面包占25%的责任,发酵占70%,其它工序占5%,可想而知,面团的调制的重要性。 1、投料与面团形成原理 (1)原料的混合:面包原料分为大量原料,小麦粉和水,少量辅料(酵母、砂糖、奶粉、食盐、油脂、微量添加剂、酵母、维生素C、改良剂等)。 (2)投料顺序:可先将面粉、奶粉与酵母搅拌均匀,再加入改良剂拌匀后,加入白糖,拌至均匀后再加入湿性材料(水、牛奶、鸡蛋)食盐可放在中期加入,油放后期加入,调粉时的水温、材料的配比、搅拌的速度都会影响到吸水速度、水温低,吸水快,反之则相反。 (3)水和面粉的均匀结合、水化:高粉水化较慢,低粉水化较快。 盐有硬化面筋,抑制水化进行的性质,所以在工艺流程中,盐先不要加入。 水化作用与PH酸度有密切点关系,PH值越值,水化越快,所以速成法,加了加快面团的形成,常会添加乳酸来降低PH值。 (4)氧化作用:面团的调剂需要氧气的过程,也是面团进行氧化的过程,酵母的生长离不开氧气的存在。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价段:所有配方中的干湿原料混合均匀后,形成一个粗糙并潮湿的面团,无弹性和伸展性,水化只进行了一部分,面筋未形成。 (2)卷起价段:面筋开始形成,水份已均匀的吸收,整个面团结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筋力,搅拌缸四周已元面团,面团表面很湿,无良好的伸展性、易断裂,缺少弹性,此时水化已完成面筋结合只进

面包制作过程中醒发常识

面包制作过程常识 制作面包时,面团中间醒发的目的和程度的判定 一.醒发的目的 面团在切块和搓圆过程中内部及表面会产生机械损伤。搓圆后的面块还会使内部呈紧张状态,可称为加工硬化现象。要使面团结构松弛一下,减少因机械加工而产生的硬化状态,并且使受损伤的面块通过醒发得到复苏。烘焙制品中的大部分产品,在机械加工以后都需要有一个弛缓的过程,因此并不一定对酵母的发酵作用有任何特殊意义。 中间醒发又称中间静置,其目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各方面: 1.面团在切割、搓圆中受到机械力后产生形变,面块搓圆处于紧张和硬化状态,要在中间醒发得到缓和; 2.搓圆后的面块内部气体含量甚少,进一步的整形加工时就会因弹性甚大而无法延展。醒发后可使内部产生气体,调整面筋网络结构,增加塑性,易于整形; 3.使处于紧张状态的极薄的表皮层不会在整形加工时粘附在压延辊上。 二.程度判定 醒发通常是在28~29℃温度和相对湿度70~75%左右的条件下进行。主食面包面团的醒发时间大约为10~12分钟,花色面包为12~17分钟,硬面包为15~20分钟。中间醒发环境一般都在常温环境下,大多数都是依靠面块本身的温度和水分的蒸发来调节的。不过,环境温度如果太低,那就要求密闭得相当好,以防止温湿度的下降。在夏季还要注意降温等。否则面团表面会出现软化、风干等的不良因素出现。 判别醒发的程度,主要观察面团体积膨大的倍数。通常以搓圆时的体积为基数。如果膨大到原来体积的1.7~2倍时,就可认为是合适的程度。假定体积膨胀不足,面块伸展性就比较差。如膨胀过度在成型时将急速起发,容易引起表皮开裂。

面包制作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了解面包制作最初的重要步骤是先做面团。 面团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经过适量配制,再运用面包搅拌机的转动力量取代人工将材料均匀混合;这个混合过程的烘焙术语通常叫做“搅拌”,它的方式称为搅拌方法。 由于面包制作方式繁多,搅拌的方法也随之有异。面包是一种需要通过发酵的产品,品质好的面包必须经过适当的搅拌,及正常的发酵互相配合,才能做出理想的效果。 搅拌与发酵过程关系密切,搅拌之好坏将直接影响发酵,面团的性质完全依赖搅拌的程度来决定,搅拌适当与否对于面包品质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影响力,而发酵则占有百分之七十,其它操作过程才占百分之5的责任。 因面团制作起源于先搅拌形成面团后,才能产生发酵作用,所以在技术的观点上搅拌与发酵因关系相连而视为一体。之所以我们应将搅拌与发酵的各种方式视为一种专业制作技术来学习。搅拌与发酵是整个面包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搅拌、发酵在本刊物的五、六两期中已有详细介绍)。 搅拌与发酵的方式根据目前世界各地所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搅拌发酵法和中种发酵法两种。另外还有分段搅拌直接发酵法、百分之百中种发酵法、液种发酵法、老面发酵法、各种快速发酵法等多种变化运用的方法。 在诸多方式中,面团制作方式的选择一般是根据工场地的环境,产品配方需要、人员安排和制作者的习惯等因素来决定采用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式来做面包,每种方法都有它独特的功能。 面包制作方法虽然很多,但原则相同,我们可从实际操作中来体会到面包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带有的作用和功能。作为初学者只需充分了解每个过程的原理及需要性,如此将有助于日后在面包制作技术上的灵活妙用。 面包老化的原因及影响

各种面包、西点、饼干烘焙方法 4 (附详细配方及制作步骤图)

花生酱马芬 直径7cm,高5cm纸膜约4个。(我用的小纸杯,效果也还ok) 材料:全蛋2个细砂糖60克沙拉油50克 带颗粒的花生酱100克鲜奶60克低粉100克 泡打粉1小匙 做法:1.全蛋加细砂糖用打蛋器搅匀,再加入沙拉油搅拌均匀。 2.分别加入带颗粒的花生酱及鲜奶,继续搅成均匀液体状。 3.低筋面粉与泡打粉一起过筛,再加入做法2中,改用橡皮刮刀以不规则放心搅拌成均匀的面糊。 4.用汤匙将面糊舀入纸模内约8分满。 5.烤箱预热后,以上火190度,下火180度烤约25-30分钟左右。

【朗姆杂果麦芬】(参考分量:4个) 配料:黄油60克,细砂糖60克,鸡蛋50克,牛奶60ML,低筋面粉95克,奶粉5克,盐1/8小勺,泡打粉1/2小勺,葡萄干30克,杏仁片15克,核桃仁15克,朗姆酒60ML(浸泡干果用)。烘焙:烤箱中层,上下火185度,25-30分钟,至表面金黄 制作过程: 1、将全部葡萄干以及少量杏仁片、核桃仁用朗姆酒浸泡半个小时以上。 2、黄油软化以后,加入细砂糖、奶粉、盐,用打蛋器至体积蓬松,颜色变浅。 3、分3次加入鸡蛋,并继续搅打。每一次都需要搅拌到鸡蛋和黄油完全融合以后再加下一次。 4、搅打完的黄油应该是轻盈、膨松的状态,不油水分离。 5、将牛奶倒入打发好的黄油里(此时不需要搅拌) 6、将面粉、泡打粉混合过筛后,加入黄油里。 【超软巧克力麦芬】 配料:低筋面粉85克,可可粉2大勺,黄油60克,糖粉(或细砂糖)85克,鸡蛋50克(约1个),牛奶80ML,盐1/8小勺,泡

打粉1/2小勺,小苏打1/4小勺。 烘焙:185度,约30分钟(温度和时间仅供参考,视模具大小及烤箱实际情况调整。) 制作过程: 1、把低筋面粉、可可粉、泡打粉、小苏打混合过筛备用。 2、黄油软化后,用打蛋器稍微打发(表面光滑,略微发白,体积稍有变大),并加入糖粉搅匀。 3、分三次加入打散的鸡蛋液,并搅拌均匀。每一次都需要使鸡蛋和黄油完全融合后再加下一次。 4、搅拌均匀后的样子,应该细腻光滑,不出现蛋油分离。 5、倒入牛奶(此时不需要搅拌) 6、倒入第一步里过筛后的面粉。 7、用橡皮刮刀轻轻翻拌均匀,至光滑无颗粒。 8、把拌好的面糊倒入纸杯,1/2-2/3满。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烤焙。 【蜜豆麦芬蛋糕】(参考分量:中等纸杯6个) 配料:黄油60克,细砂糖60克,鸡蛋50克,牛奶50ML,柠檬汁15ML,低筋面粉100克,盐1/8小勺,泡打粉1/2小勺,蜜豆60克。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 名词解释: 1、面筋: 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泡在水中30~60min,将淀粉及可溶性成分洗去, 剩下的有弹性像橡皮似的物质,即为湿面筋,烘干后即得干面筋,其主要成分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2、损伤淀粉:在小麦制粉时,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的外被膜被破坏,即 为损伤淀粉。 3、吸水率是指面粉加水到粉质曲线到达500 Bu时所需的加水量,以面粉含水14%为基 础计算加水量。 4、面团形成时间:是指从零点(开始加水)直至粉质曲线达到峰值时所需搅拌的时间(PT) 5、稳定时间是指面团粉质曲线中心线首次到达500Bu和离开500Bu的时间之差(Stab), 主要反映面团的稳定性,既耐搅拌性能 6、弱化度指面团承受500Bu的阻力,与出现峰值12min后面团所承受阻力之差,用Bu 表示(wk)。弱化度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破坏速率,也就是对机械搅拌的承受能力,也代表面筋的强度。 7、降落数值:是反映小麦中α-淀粉酶活性的指标,以一定质量的搅拌器在面粉糊化液中下 降一段特定高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α-淀粉酶活性的。 8、反水化作用:糖含量超过20%,会形成高渗透压,不仅会夺走自由水,还会吸附淀粉与 面筋之间的结合水,使面筋不宜形成,使面团变软。 9、淀粉糊化:淀粉不溶于冷水,当淀粉微粒与水一起加热时,则淀粉吸水膨胀,其体积可 增大近百倍,淀粉微粒由于过于膨胀而破裂,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这种现象称为糊化作用,在65℃时开始糊化。 10、 填空题: 1、硬质红春小麦(hard red spring)、软质白冬小麦(soft white winter) 2、小麦粉蛋白含量:含量在8%~14% 3、面筋蛋白:麦胶蛋白、麦谷蛋白 4、搅拌好的面团应有以下特性:胶粘的流动性(Fluidity)塑性(Plasticity)弹性(Elasicity0 5、面粉的品质评价:粉质曲线、拉伸曲线、降落数值、面筋含量、烘焙品质与蒸煮品质 6、小麦粉品质的改善:溴酸钾、L-抗坏血酸(Vc)、偶氮甲酰胺(氧化剂) 谷朊粉(提高蛋白含量) 大豆磷脂、单甘脂、(乳化剂) 麦芽粉(0.2~0.4%)或α-淀粉酶(0.03~0.035%)(酶制剂) 焦亚硫酸钠(还原剂) 7、高筋面粉:蛋白含量11%~13%,中筋面粉:蛋白含量9%~11%,低筋面粉:蛋白含 量7%~9%, 8、奶油、黄油需18-21℃时加工 9、白砂糖精制的蔗糖晶体,纯度最高;饴糖:糕点中做抗晶剂淀粉糖浆:防止蔗糖结晶 返砂转化糖浆:主要利用其吸湿性 10、蛋白起泡性:30℃时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与组装

项目一: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及组装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内容 学习初电子产品的一个流水线过程就简单的记在了脑海里。从电子产品的技术设计(最初的定型)——工艺设计(生产)——生产(准备、PCB板安装、检查、机械安装)总装——总调——包装出厂的这么一个流水线过程展开第一个项目的学习。 学会识图是做电子产品项目的一个基础,能够通过印制板驳图画

出产品的电路原理图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要求。我们先通过驳图的基本方法并加之练习,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电路原理图运用A4的图幅将该项目的元器件明细栏、标题栏的一份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在我们课后的努力下很艰苦的完成了(驳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只是该项目的一个开始。 通过课后同学的资料收集与课上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电话机的原理、组成、电路及每一部分电路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一些困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电话机中用的是永久性磁铁?什么是侧音?”解答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电话机的认识。一份有关《什么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调研报告》为我们这个做电话机产品的这个项目做了进一步的准备。 围绕电子产品设计技术文件这一核心我们了解了其分类与组成,工艺文件的编制(将组织生产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手段及标准用文字及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用来指导产品制造过程的一切生产活动,使之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元器件的插接与焊接工艺(其中的焊接五步法对实操是个标准的指导与要求)。这些环节里我们对DY3A-2B面包式电话机做了相关工作,工艺流程图——元器件预成型卡片——导线及线扎工艺表——装配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机械装配工艺卡片的一系列过程。

烘焙配方大全之款吐司面包的烘焙制作方法

1.北海道牛奶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北海道牛奶吐司的制作: 1、面粉、糖、盐、酵母、奶粉、改良剂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蛋、水待面团成团时加油拌至扩展。 2、整形为长方形,覆盖塑胶袋,置冷冻室隔夜松弛。 3、擀压面团裹入片状甜奶油 4、擀压三折二次后,松弛再三折一次。 5、成形:擀压至厚20mm、切割宽4mm.长450mm.重量500~600g/个编麻花型一条后放入模具即可发酵。 6、最后发酵温度36℃,湿度85%,时间100-120分钟。重量1000g/个 备注:裹入油:4~5 :1 烘焙条件:上火180℃,下火150℃ 小42~45,大50分钟

2.比萨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比萨吐司的制作: 1、将高粉、低粉、砂糖、盐、奶粉、酵母、改良剂等干性材料搅拌均匀; 2、将全蛋、水、番茄酱加入,中速3分钟,加入澳仕奶油,拌匀加入黑胡椒、比萨叶拌匀; 3、面团松弛10分钟,擀平,冷冻; 4、2000g面团包500g丹麦专用油,三折二次卷成圆柱形; 5、分割180*3=540克,醒发至模具中间即可。 烘焙条件:上火160℃,下火200℃,烤焙时间:35分钟 3.黄油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黄油吐司的配方: 1、高筋面粉 3000克 2、砂糖 90克 3、食盐60克 4、酵母40克

5、牛奶2000克 6、改良剂40克 7、鸡蛋 300克 8、黄油 240克 9、馅料、维佳奶油(切丁冷冻) 适量 黄油吐司的制作: 1、干性原料搅拌均匀加入牛奶鸡蛋搅拌至扩展; 2、加入黄油搅拌至完成; 3、面团基本发酵30分钟; 4、面团分割200克/个松弛20分钟; 5、面团擀开放黄油丁在表面15克卷起即可,收口向下; 6、两个一组装模发酵,温度38℃,湿度75-80%,发酵时间60分钟; 7、烘焙、刷蛋,上火170,下火230,30分钟; 4.汤种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2)酵母处理?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A加水量?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pH 5.2~5.6),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C奶粉?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1)拾起阶段?(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4)完成阶段?(5)搅拌过度?(6)面筋打断?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1)面粉?(2)调粉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发酵→主面团搅拌→延续发酵→分块→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装盘装听→最后醒发→烘焙→冷却→整理→包装→成品 二、面包的配方 种类原辅材料 标准粉酵母砂糖食盐植物油饴糖鸡蛋甜味料瓜条青梅果脯 圆甜面包1000.5120.31.51.90.60.021——— 主食面包1000.530.4———0.021——— 水果面包1000.5100.31.70.21—0.0221.67.96.3 种类原辅材料 特制粉白砂糖植物油酵母炼乳鸡蛋果脯奶粉核桃仁青梅葡萄干核黄素食盐

牛奶面包100151.50.65.4————3————————0.3 蛋黄面包10012——0.6——18——8.5——————0.0020.3 果子面包1002070.6——810 11.584———— 维生素面包1002050.6——7——3——————0.0090.15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目的 1. 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 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 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二) 面团搅拌的6个阶段 1.原料混合阶段 2.面筋形成阶段 3.面筋扩展阶段 4.搅拌完成阶段 5.搅拌过渡阶段 6.破坏阶段 (三) 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1)小麦粉的处理 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

面包制作工艺培训课程

第一篇面包制作工艺 第一章面包基本原料 第一节面粉 一、面粉的化学组成及烘焙工艺性能 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小麦进入面粉厂后,经过清理除杂、润麦、研磨、筛分等工序,制得各种等级的面粉。 面粉是烘焙工业最主要的基本原料。其化学组成包括: 1.蛋白质 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按不同的小麦品种,由6%~18%不等。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一万至百万之间。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及硫、磷等,其基本形式是氨基酸,二十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组形式,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这二十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部分氨基酸可在人体部自身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这些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每日膳食中摄取一定的数量,这些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它们是亮氨酸、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婴幼儿还有组氨酸。 面粉是的蛋白质有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酸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五种,其中麦 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当面粉加水经过搅拌后揉搓后,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在膨胀 过程中,吸收麦胶蛋白、酸溶蛋白及少量的可溶性蛋白,形成了网状组织结构,即面筋。 如把面团用水浸泡,并经水洗去大部分可溶性蛋白、淀粉及其它可溶性物质,剩下的就是 有弹性、性似橡胶的面筋。 组成面筋的各种含量如下: 湿筋干筋 水 67% / 蛋白质 26.4% 80% 淀粉 3.3% 10% 脂肪 2% 6% 灰分 1% 3% 纤维 0.3% 1% 面筋的的物理性质有弹性、延伸性、韧性等。 弹性:指面筋在拉伸或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弹性分强、中、弱三种,弹性强的面筋,不粘手,复原快。 延伸性:指面筋拉伸时所表现的延伸性,一般以长度表示。 韧性:面筋被拉伸时的抵抗能力。 按照面筋的弹性和延伸性的强弱,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上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长或中等。 中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短或弹性一般或延伸性长。 下等面筋:弹性弱或无,拉伸时易断或不易粘聚。 面筋蛋白质的吸水性很强,一般一份面筋蛋白质可吸收2份重量的水,故湿面筋重量的三分之一,便是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似值。 影响面筋形成的只要因素有:面团温度、放置时间、水分、油、面粉本身质量等。 面团温度过底,会影响面筋的形成;静置,有利于面筋的形成,因为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需要一段过程,故

面包的加工工艺

面包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面包制作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了解面包制作原理。 3.掌握实验中大型设备的操作要点,并能够熟练操作。 4.观察实验过程中面团发生的变化及各项指标的确定。 二、实验原理 面包的制作离不开其各种原辅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而且要根据面包的色、香、味与营养成分、组织结构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加工工艺及成品质量的影响。面包以面粉为主添加水、酵母、食盐、和少量砂糖制成大众食品。面团经面团搅拌、面团发酵、成品焙烤三大基本工序,制成表皮硬而脆,瓤心松软可口的面包成品。 三、材料与设备 1、原辅料及配方 原辅料:高筋粉、砂糖、植物油、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等。 配方:高筋粉2000g、活性酵母40g、砂糖80g、黄油200g、食盐20g奶粉60g、鸡蛋6个、蛋糕油20g、水800-900g。 2、仪器设备 和面机、醒发箱、烤箱、烤盘、台秤、面盆、刷子、烧杯等。 四、工艺与操作要点 实验方法:一次发酵法 1、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调粉→发酵→切块揉圆→成型→醒发→烘烤→冷却→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辅料选择及预处理 按实际用量称量各原辅料,并进行一定处理。用适量打粉水将酵母溶解,面粉需过筛,糖、盐必须用打粉水实现溶化,固体油脂需在电路上熔化。

2调粉 将除油脂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入和面机中先低速搅拌4-5分钟,成团后将油脂加入,加油后中速搅拌7-8分钟,调至面团成熟。 3发酵 调好的面团在恒温恒湿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8-30℃、相对湿度80%-85%,发酵时间1-2h,发酵至成熟。 4整形、醒发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块,滚圆,成型,然后放入醒发箱中醒发50-80分钟,温度38-40℃,相对湿度85%。 5烘烤 烘烤温度180-200℃,时间15-30分钟。 6面包的冷却与包装 (1)冷却:冷却工序是面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因为面包刚出炉时,温度较高,表皮干脆,包心则很柔软,缺乏弹性。此时如果立即进行切片,由于面包太软,没有一定的机械承受力,容易破碎,增加损耗,很难顺利进行,切好后面包两边也会凹陷,若立即进行包装,则因面包温度过高,容易结露,出现水珠,导致面包容易发霉。冷却后的面包,其中心温度要降到32℃,整体水分含量为38~44%。 (2)包装:面包是即可供食用的食品,为了保证食用品质的符合卫生要求,冷却后或切片后的面包,应以及包装,以免污染。 面包经包装后可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污染,保障顾客健康。同时,可以避免水分的过多损失,较长时间地保持面包的新鲜度,有效地防止面包的老化变硬,延长货架寿命,还有美观漂亮的包装装潢,能增加产品对人的食欲,扩大销售的竞争能力,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五、国家标准 1、理化指标

面包制作原理

第二节面包制作原理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pH5.2~5.6),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 (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烘焙配方大全之款吐司面包的烘焙制作方法

北海道牛奶吐司的制作: 1、面粉、糖、盐、酵母、奶粉、改良剂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蛋、水待面团成团时加油拌至扩展。 2、整形为长方形,覆盖塑胶袋,置冷冻室隔夜松弛。 3、擀压面团裹入片状甜奶油 4、擀压三折二次后,松弛再三折一次。 5、成形:擀压至厚20mm、切割宽4mm.长450mm.重量500~600g/个编麻花型一条后放入模具即可发酵。 6、最后发酵温度36℃,湿度85%,时间100-120分钟。重量1000g/个 备注:裹入油:4~5 :1 烘焙条件:上火180℃,下火150℃小42~45,大50分钟 2.比萨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比萨吐司的配方:

比萨吐司的制作: 1、将高粉、低粉、砂糖、盐、奶粉、酵母、改良剂等干性材料搅拌均匀; 2、将全蛋、水、番茄酱加入,中速3分钟,加入澳仕奶油,拌匀加入黑胡椒、比萨叶拌匀; 3、面团松弛10分钟,擀平,冷冻; 4、2000g面团包500g丹麦专用油,三折二次卷成圆柱形; 5、分割180*3=540克,醒发至模具中间即可。 烘焙条件:上火160℃,下火200℃,烤焙时间:35分钟 3.黄油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黄油吐司的配方: 1、高筋面粉 3000克 2、砂糖 90克 3、食盐 60克 4、酵母 40克 5、牛奶 2000克 6、改良剂 40克 7、鸡蛋 300克 8、黄油 240克 适量) 切丁冷冻(、馅料、维佳奶油 9. 黄油吐司的制作: 1、干性原料搅拌均匀加入牛奶鸡蛋搅拌至扩展; 2、加入黄油搅拌至完成; 3、面团基本发酵30分钟; 4、面团分割200克/个松弛20分钟;

5、面团擀开放黄油丁在表面15克卷起即可,收口向下; 6、两个一组装模发酵,温度38℃,湿度75-80%,发酵时间60分钟; 7、烘焙、刷蛋,上火170,下火230,30分钟; 4.汤种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5 南侨澳士奶油 180 小计 汤种吐司的制作: 一、烫种部分 1、将开水盐砂糖南侨澳仕奶油煮沸后冲入高筋面粉中搅拌至光滑状. 2、搅拌好的烫种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多士炉烤面包机的基本原理

烤面包机的基本原理 在美国,您可以在任何廉价商店以不到2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个烤面包机。右图显示的型号可以让您设置面包片烤焦的程度,还带有解冻模式。 任何烤面包机应用的基本原理都很简单。烤面包机使用红外辐射加热面包片(有关红外辐射的信息,请参见热水瓶工作原理)。您放入面包,然后看到线圈变成红色时,那是线圈在产生红外辐射,这种辐射可以逐渐使面包的表面干燥并变焦。 烤面包机产生红外辐射的最常见方法是使用缠绕在云母片上的镍铬铁合金丝,如图所示: 烤面包机加热元件,云母片上的镍铬铁合金丝 镍铬铁合金丝是镍和铬的合金。它能成为良好的产热器是因为它有两个特点: ?与铜丝等材料相比,镍铬铁合金丝的电阻相当高,即使很短一段也具有足以产生大量热量的电阻。 ?镍铬铁合金在加热时不会氧化。铁丝在烤面包机内的高温下会很快腐蚀。 最简单的烤面包机需要两块缠绕镍铬铁合金丝的云母片,它们是平行放置的,中间形成约2.5厘米的槽,镍铬铁合金丝直接与插头相连。如果要烤面包片:

?您要在插槽中放入一片面包。 ?然后您要插上烤面包机的电源插头,观察面包的情况。 ?当面包变得足够焦时,您要拔下烤面包机的插头。 ?然后您要把烤面包机倒过来,将烤面包片取出! 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耐心,也不希望桌上撒满面包屑。因此通常烤面包机还有另两个装置: 1.装有弹簧的托盘。用于弹出烤面包片。这样您就不必把烤面包机倒过来。 2.定时器。用于自动关闭烤面包机,并同时释放托盘使烤面包片弹出。 下面的照片展示的是一种常见烤面包机的某个插槽的俯视图。在插槽两侧排列着两块云母和镍铬铁合金板。在插槽中有一个可升降的金属托架,用于托起和放下面包片。 面包片插槽俯视图 许多烤面包机的插槽两侧有一对炉栅,用以压住面包片,使其居于中央。这部短片是从插槽底部拍摄的,显示了炉栅是如何启动的。当托架靠近插槽底部时,会推动两个金属弹簧,将炉栅向内拉。 每个插槽中的托架与操作柄相连,按下操作柄可使面包片落进烤面包机,如下图所示: 产品基本特点: 1、8个程序菜单: 1.普通面包; 2.法式面包; 3.全麦面包; 4.快速面包; 5.果酱; 6.和面; 7.搅拌+发酵;8.烧烤; 2、红色数码管显示, 轻触按键操作; 3、具有1斤、1.5斤2种面包大小选择; 4、具有浅色、中色和深色三种面包烧色选择; 5、最大13小时延时; 6、单按键伴音(按键有效时才有伴音约0.1秒);

土司面包制作工艺

综合大实验(报告) 题目吐司面包的制作 院系******************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提交日期*********

高级奶香土司的制作工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司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 2、掌握影响土司品质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 1、配料:高筋面粉500克,即发干酵母70克,黄油600克,鸡蛋600克,盐60克,细砂糖900克,奶粉300克,水2400克。 2、仪器:刀,电子天平/秤,烘箱,土司模 三、工艺流程 和面 一次发酵 成型 二次发酵 烘烤 四、制作过程 1、把高筋面粉,鸡蛋,盐,细砂糖,奶粉,酵母以及水混合均匀,揉成 面团,揉到面团起筋后,加入软化的黄油,继续不停的揉,直到面团达到能拉出很薄的薄膜的完全阶段。 2、揉好的面团放在烤盘里,盖上保鲜膜,28℃左右发酵1个小时左右, 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捅进去,手指孔不回缩,就表示发酵好了。

3、用手挤压发酵好的面团,使面团内部的气体排出。把排气后的面团放 到滚压机内滚压。 4、滚压好的面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宽需要和土司模等长。 5、擀好后的面团反过来,使原来在下面的那一面朝上。 6、从上往下卷起来。 7、卷成一个长条。 8、把卷好的长条放进土司模里。放在38℃左右,湿度85%的环境下发酵 到8分满。 9、发酵好的土司表面刷一次全蛋液,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烘焙。 165℃,35分钟左右。 10、出炉后,刷上油,放在冷却架上冷却。冷却后切片。 五、感官评价 对做出的高级奶香土司面包作出如下的感官评定: 1、色泽:表面呈金黄色至棕黄色,色泽基本均匀一致,有光泽,表面有稍许烤焦的现象存在。 2、形状:呈凸圆状,整体外观基本不走形,土司面包截面大小大致相同,有少许部分粘连在土司模上。 3、组织结构:切面上观察到气孔均匀细密。无大孔洞,内质洁白而富有弹性,组织蓬松似海绵状,略有生心。 六、成本核算 根据最近各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拟定一张配料价格表如下: 原材料市场价格每个面包用量每个面包耗材价格 高筋面粉 2.1元/kg 260g 0.55元 干酵母9元/kg 3.5g 0.03元

面包坊烘焙坊组织设计方案

合师烘焙坊 组织设计方案

烘焙坊组织设计方案 一、合师烘焙坊职能清单 1、经营职能 (1)研发: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创新是产品生命之所在,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对于一个烘焙坊而言,烤出新 颖美味的面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烘焙坊生存与发展 的重要支柱。 (2)采购:制作面包的各种原料和各种调料品:高筋面粉、酵母、绵白糖、盐、鸡蛋、牛奶、黄油、抹茶、葡萄干等。 (3)生产:做面包步骤(可根据不同口味进行调整): ①酵母粉用少量温水(三十几度,与体温接近即可)搅拌、活化,放 置一旁待用。②把白糖、奶粉、剩余的清水、面包改良剂搅拌均 匀,然后再把鸡蛋一个个放入搅拌均匀成糊。 ③把第 2 步的糊倒入面粉里慢速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倒入第 1 步 的酵母水,搅拌至七成时,把预先化好的黄油(放入碗里,在微波炉 中热几十秒即可)分几次倒入。每倒入一次黄油,就用手使劲揉,直 至被面团吸收,然后继续。最后把面团揉成黄黄的发亮的小团。容 器加盖,静置发酵。室温较低时,则可以把烤箱略微加热,熄火 后,待烤箱内温度在30℃时将面团放入烤箱内发酵。 ④发酵 1.5-2 个小时,面团内有大量蜂窝眼即可上案板分成面团, 搓圆,再静置 30 分钟左右,然后开始根据自己的口味包裹馅料。 xíng ⑤包好馅料后,再放入烤箱静置 15-30 分钟最后饧一下,开始烤之 前,在面包上面刷一层鸡蛋液。肉松面包则在刷过鸡蛋液后,再 在上面涂上色拉酱,撒上肉松。 ⑥烘烤的时间约为 10-15 分钟,温度约 180-200℃ (4)包装:包装要求透明密封,能够让顾客看到产品,可以根据顾客的性别设 计两种环保手提袋。 (5)销售:在烘焙坊初期可以通过打折的方式来提高知名度,在学校通过社团赞助活动提高校内知名度,并提供满二十送货上门服务,对校外 通过外卖平台进行销售,并由外卖配送。 2、管理职能 (1)财务管理在烘焙坊经营期间,烘焙坊的日常开支的费用均需纳入经营成本。对于经 营期间的费用开支,应由经手人向店主签批后即可开支报账。对于经营期间的营业收入,在每天工作结束后由收银员进行财务核对并向店主汇报。 月底由店主进行财务核算并结算员工工资。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T发酵T主面团搅拌T延续发酵T分块T搓圆T 中间醒发T压片T成型T装盘装听T最后醒发T烘焙T冷却T整理T包装T成品。 二、面包配方 普通面包配方 高级面包配方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

O 1、目的 (1)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2、面团搅拌的阶段 原料混合阶段-面筋形成阶段-面筋扩展阶段-搅拌完成阶 段T搅拌过渡阶段—破坏阶段。 3、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小麦粉的处理: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 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进面团发酵成熟。在过筛的装置中要安装磁铁,以利于清除磁性金属杂质。 酵母的处理:压榨酵母、活性干酵母,在搅拌前一般应进行活化;压榨酵母,加入酵母重量5倍、30C左右的水,干酵母,加入酵母重量约10倍的水;水温40—44 C,活化时间为10 —20 min。活化期间不断搅拌;为了增强发酵力,也可在酵母分散液中加5%的砂糖, 以加快酵母的活化速度。酵母溶解后应在30 min内使用,如有特殊情况,溶解后不能及时使用,要放在0C的冰箱中或冷库中短时间贮存;使用高速成搅拌机时,酵母不需活化而直接投入搅拌机中。即发

活性干酵母不需进行活化,可直接使用。 (2)搅拌投料顺序 先将水、糖、蛋、面包添加剂置于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使糖全部溶化,面包添加剂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能够与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充分作用;将奶粉、即发酵母混入面粉中,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面团;当面团已经形成,面筋还未充分扩展时加入油脂;最后加盐,一般在面团中的面筋已经扩展,但还未充分扩展或面团搅拌完成前的5~ 6 min 加入。 (3)面团温度的控制 适宜的面团温度是面团良好形成的基础,又是面团发酵时所要求的必要条件。因此应根据加工车间情况和季节的变化来适当调整面团的温度。 影响面团温度的因素:面粉和主要辅料的温度、室温、水温、搅拌时增加的温度等。面包面团的理想温度为26C -28 C。 (4)搅拌时间的控制 影响面团搅拌的因素很多,如小麦粉的质量、搅拌机的形状、转速、加水率、水质、面团温度和pH值、辅助材料、添加剂等等。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种类来确定:搅拌机不变速,搅拌时间15- 20 min ;变速搅拌机,10-20 min,防止搅拌不足和搅拌过度。 四、面团发酵 面团发酵是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1、面团发酵的目的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2)调粉 (3)加水率 (4)面团温度 (5)面团的pH (6)氧化程度 (7)酵母量 (8)辅料影响(糖、牛奶、蛋、食盐、酶制剂) (9)前处理工序 3、发酵中影响气体产生能力的因素 (1)酵母的量和种类 (2)温度的影响 (3)酵母的预处理 (4)翻面的影响 4、翻面作用 (1)使用面团的温度均匀,发酵均匀; (2)混入新鲜空气,以降低面团内二氧化碳浓度; (3)促进面团筋的结合和扩展,增加面筋对气体的保持力,这是翻面的最重要的作用; 5、面团成熟 面团发酵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达到制作面包的最佳状态,称作成熟。面团的成熟与成品品质的关系如下: (1)成熟的面团聚成品皮质薄,表皮颜色鲜亮,皮中有许多气泡和有一定脆性。内部组织,气膜薄而洁白,柔软而有浓郁香味,总体胀长大。 (2)未成熟的面团成品皮部颜色浓而暗,膜厚,强力粉时,皮韧性较大,表面平滑有裂缝,没有气泡。如果烘烤时间稍短一些,胀发明显不良,组织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