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中风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考释

王清任中风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考释
王清任中风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考释

2008年

第22卷第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J O URNAL O F PRACT I C AL TRAD I T I ONAL CH I NESE I NTE RNAL MED I C I NE

王清任中风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考释

王烨燃1王凯旋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第一作者男,1981年生,2007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从中风理论(发展气血理论、创气虚血瘀学说)、中风论治(中风病因、中风先兆、中风治疗)对王清任所创立的中风学说做了考释。指出王清任在气血理论、脏腑结构、活血化瘀等方面均提出了深刻见解,其创立的中风理论在后世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风;王清任;补气活血;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13(2008)04-13-02

王清任是清代杰出的医学家,其学术思想全面体现在其著作5医林改错6一书中。王氏在气血理论、脏腑结构、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等方面均提出了深刻见解,其创立的中风理论在后世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巨大的贡献。笔者拟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入手,对王氏的中风学说给予简要的阐述,冀以能够拓宽现代中风病的诊疗思路。

1中风理论

发展气血理论,创气虚血瘀学说王清任的中风学说是建立在其所创立的气虚血瘀学说基础之上的。王清任根据自己的实践发展了中医学的气血理论。他认为/气0和/血0是人体的重要物质,/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0。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0。

对于气,他提出:/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0/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0/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0。即正气为病惟有虚候,无实证可言。有余之实证是邪气所伤,故诊病治病应从人身正气虚考虑。/正气虚,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之症,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0说明气虚证十分广泛,临床常见。

对于血,他提出/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0,并明确提出气虚血瘀学说:/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流而瘀。0即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液运行无力而成瘀。

2中风论治

中风病因王清任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在于元气亏损。元气充沛,则充满于周身经络之中,运行不息。元气一亏,经络不能充满而出现空隙,此时流动不息之元气向空隙之处归并。当元气亏损已甚,全身只剩下五成元气时,所剩之元气将归于一侧,而另一侧无气之肢体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此外,王氏还指出多种中风伴随症状亦多与气虚有关,如口角流涎是由于气虚不能摄津,大便干燥是由于气虚无力推动,小便频数是由于气虚不能固摄,舌强语謇是由于舌之半边无气。

中风先兆5医林改错6记载了34种中风先兆症,如/偶尔一阵头晕0/头无故一阵发沉0/耳内无故一阵风响0/耳内无故一阵蝉鸣0/无故一阵眼睛发直0/眼前长见旋风0/睡卧口流涎沫0/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0等。这些症状对中风证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由此也可看出王氏之细心与刻苦。

中风治疗王清任治疗中风,一反诸家散风、清火之法,并在书中指出:/以气虚血瘀之症,仅用散风清火之方,安得不错,服散风药,无风服之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服之则血凝;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散血亡,岂能望生。0故其论治中风,主以大补元气,兼以活血通络之法。根据其理论,王氏创制补阳还五汤,该方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和痿证的名方,也是反映王氏气虚血瘀理论的重要代表方剂之一。全方由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一钱组成。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祛络通,为君药;当归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是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瘀祛络通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而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可愈。

3病例介绍

王清任创立的中风学说对于后世临床上的脑梗死、脑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诸多脑血管疾病偏气虚血瘀型者,具有特异性指导意义。应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治疗,多获良效。

[例一]王某,男,71岁。患者3个月前因患脑血栓形成,左侧肢体完全瘫痪而入院治疗。症见:左上肢完全瘫痪,左下肢能抬高15~20mm,无法行走,需家人扶持方能坐稳,生活无法自理。面色潮红,烦躁,失眠多梦,易激动,口干咽燥,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质嫩红少苔,脉寸浮尺弦。左上肢肌力?级,左下肢肌力ó级,左上、下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血压145/90mmH g。中医辨证为中风,气阴两虚兼血瘀。治宜补气活血、滋阴平肝。药用黄芪4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牛膝15g,夏枯草15g,生龙牡各10g,桑寄生30g。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3个月后,行动不需扶持,已能自行站立,左上肢肌力有所恢复,能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血压平稳。嘱其黄芪用量减

#

13

#

为30g,隔日服1剂,再服药1个月以巩固疗效。

[例二]李某,男,61岁。患者1个月前突觉右上肢麻木无力,右手不能握拳。继则右半身瘫痪,昏迷6h。经某医院救治后神智清醒,以脑梗死收入住院。经治疗1个月,偏瘫未见明显好转,因来就诊,现症见右侧偏瘫,口眼歪斜,口角流涎,饮食不能入口。舌謇语涩。右上肢无力上举,右手肿胀疼痛,拘挛屈曲。下肢行走无力,睡眠二便如常。舌淡胖,苔白,脉弦滑。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阻经络。治宜补气活血,化痰通络。

药用黄芪50g,当归15g,川芎15g,赤、白芍各15g,桃仁10g,地龙10g,石菖蒲10g,蒲黄10g,片姜黄10g,桑枝15g,牛膝15g,桑寄生20g,鸡血藤30g,大蜈蚣2条。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1月余,右手肿痛明显减轻,下肢亦较前有力。后随证加减治疗3个月,现右上肢肌力基本恢复,下肢明显有力,已能步行2k m,生活能够自理。

4体会

上述临床实践证明,王清任所创立的中风理论对脑梗死、脑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诸多脑血管疾病确有特异性指导意义。经典方剂补阳还五汤在中风病的预防、治疗、善后等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

临床中风病的中医分型有多种,王氏的理论和方剂主要适用于中风属气虚血瘀者,如遇痰邪阻络、肝阳上亢等证型的中风,用大剂量的黄芪反而会适得其反。医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必须严格遵守辨证论治这一指导原则,切不可随意套用。

(收稿日期:2007-11-15)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J O URNAL O F PRACT I C AL TRAD I T I ONAL CH I NESE I NTE RNAL MED I C I NE J AN.2008 V ol.22No.4

活血利水止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验研究评述

邰东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男,1968年生,2006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对活血利水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作了综述。指出病理基础是血瘀、水湿内停,血水互阻为病。血瘀为本,水停为标。认为更加深入的对其药理及作用机制进行具体化、客观化、定性定量的研究,提高临床治愈率,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利水止痛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13(2008)04-1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 u m bar disc her n iation,LDH)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以致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组织,产生以腰背痛和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现代医学除手术治疗外,其他疗法也较多,如胶原酶盘内注射[1、2]、骨盆牵引[3]、骶管封闭[4、5]等。LDH大部分病例经非手术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或较好的疗效,只有部分经保守治疗不见好转或反复发作,才考虑手术治疗16、72。近期疗效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但远期疗效非手术组优于手术组,非手术治疗是首选[8]。另外,还有学者认为LDH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部分自限性疾病,LDH的患者中可高达30%者无症状,因此为保守治疗提供了依据192。中医药是保守治疗LDH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操作简便,顺应性良好和对医疗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方便地在各级医院开展,特别适合于社区医疗工作的开展,所以治疗需求巨大。

祖国医学认为LDH归属于中医/痹病0/腰腿痛0或/腰痛连膝0等范畴。中医学对LDH的研究主要从脏腑生理、气血功能的角度辨证施治。目前对LDH的中医病机大多认为是肝肾亏虚、气虚血瘀、风寒湿凝滞、痰浊瘀阻等。其中医治则为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祛风散寒、除湿宣痹、化痰祛瘀等。各家对其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可概括为血瘀、湿热、风寒、肾虚4型。治疗多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法。笔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伤或劳损,致筋脉受损,血溢脉外,阻塞脉道,气血运行紊乱,正气虚弱,瘀血内停,水湿内阻,血水互结,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有腰腿疼痛等症状。晚清著名医家唐容川曰:/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0。并在5血证论6中有:/瘀血化水,亦是血瘀而兼水也。0的论述。正说明本病的病理基础是血瘀、水湿内停,血水互阻为病。血瘀为本,水停为标。因此应用活血利水止痛法应收到较好疗效,故对1979年以来运用活血利水止痛法治疗LDH的实验研究报道评述如下:眭承志[10]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用黄芪40g,杜仲15g,当归10g,川芎10g,泽泻10g,白芍20g,三棱10g,莪术10g,车前子10g,五灵脂10g,元胡10g,地龙5g等,对小鼠灌胃治疗,通过免疫学基础实验,表明益气活血利水方能显著提高小鼠碳粒廓清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单核巨噬系统的抑制,说明有良好的改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万超等[11]用逐痰通络汤,药用牛蒡子、僵蚕、制南星、泽泻、川牛膝、丹参、威灵仙、地龙、白芥子、生甘草等,对LDH动物模型灌胃治疗后,检测造模神经根周围局部组织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

2

、5-羟色胺、组织胺)水平,结果表明;逐痰通络汤能降低神经根周围局部炎症介质水平,消除神经根周、神经根内水肿,促进神经根功能恢

# 14 #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既往? 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四诊摘要: 患者?性,?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辨病依据: 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故证属“气虚血瘀”。 辩证依据: 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属"气虚血瘀"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病位在脑,病性属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鉴别诊断:"中经络"须与"中脏腑"鉴别,根据患者有无神志昏蒙可资鉴别。中风病须与痫证、厥证、口僻、痿病相鉴别: ①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 ②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

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 1.1病名沿革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 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 (1)中风病病位在脑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

中 风

中风 【概说】 一、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 二、沿革: (一)《内经》的论述。 1、对其症状: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2、病因方面: 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 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3、病变部位: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也。”可见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 (二)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⑤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该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⑥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⑦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发病机理。同时在治疗上提出:水不涵木,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脱证回阳以参附,使治法益趋完善。 ⑧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 剂之一。 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探讨中医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

探讨中医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30T09:26:19.9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张东芳[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慢性心衰在辨证分型中以气虚血瘀型居多,多表现为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等,可在活动后加重。我们临床治疗时以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以益气为首要任务。张东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 150050 摘要: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为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文献,总结专业学者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从病因病机出发,以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为主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从而观察益气活血治法对慢性心衰气 虚血瘀证型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关键词:慢性心衰;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法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果,是临床上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祖国传统医学对慢性心衰的研究近年来也趋于热化,传统中医中并没有"慢性心衰"这一病名,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的特征把慢性心衰归属于中医"心悸,喘证,胸痹,水肿"等病名的范畴[1]。本文查阅近年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前期学者研究的经验中探讨慢性心衰的证型和治法。1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名的认识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胀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五脏生成论》:"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日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日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中医著作《内经》已经涉及心衰相关病名,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心胀""心痹"可归入心力衰竭范畴,这与现在我们临床所见的慢性心衰临床表现相似。张仲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心水"的病名。并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指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些都与心衰证候相吻合,进一步明确了"心水"这一病名与慢性心衰临床症状相近。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首次直接提出"心衰"这一病名;宋?赵估《圣济总录?心脏门》有云:"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2]。可见"心胀、心痹、心水、心衰"是古代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名早期的认识。从这些病名我们可以发现中医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开始早,且研究日趋完善。2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心衰的发生病因主要是外邪反复侵袭、饮食偏嗜、情志所伤、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的[3,4]。经过不断研究和总结,现代的医家对慢性心衰的病机普遍认为是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气阳虚为本,血脉淤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心主血脉,而血脉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推动,如若因外邪久稽,内舍于心,或因七情内伤,气血违和,心失所养,均可引发心病,使心之气阳耗损,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的症状。众多学者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最主要的病机,心气虚、心阳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致病环节。 2.1气虚是慢性心衰发病的根本因素《金匮要略》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明代刘纯在《伤寒治例》中曾说:"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明确地阐述了心气虚是心衰病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心气虚导致心阳虚,进而发病为慢性心衰。中医认为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气虚无以濡养心脉,故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这说明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心气(动力)的作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于周身,使各个组织器官获得必要的荣养,才能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所以说心气虚衰是慢性心衰发病的根本因素,临床观察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正虚的最基本证候,且贯穿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 2.2瘀血是慢性心衰的中心环节在传统中医学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血瘀证是伴随心气虚的最常见的标实证。"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先有心气不足,日久气虚血运无力出现血瘀、痰阻、水饮标实之候。若心之气阳耗损,鼓动无力,则血行滞缓,血脉淤阻,从而出现心衰症状。《医林改错》中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如果一旦心气虚衰,缺乏动力则帅血无力血行不畅,瘀阻经络就会影响到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心衰症状。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为主,标实则以心血瘀阻、痰饮内停为主,"瘀血乃一身之大敌",故瘀血是慢性心衰中心环节,是伴随整个心衰过程的症状。3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辩证目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其分为7型,即心肺气虚型、气阴两亏型、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痰饮阻肺型、阴竭阳脱型。现代多数医家认为,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心气虚衰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基础,心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血运不畅导致瘀血内阻,形成血瘀。所以气虚血瘀在心气虚的前提下贯穿于慢性心衰的全过程,为主要病理表现,以心悸、喘息、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不能平卧、少尿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4中医药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治法中医认为,慢性心衰的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心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益气活血法可针对心衰发病之病机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而应用。 张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日久成瘀,阻塞脉道。所以我们临床治疗气虚血瘀证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以益气为首要任务。5结论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的五大症状

气虚血瘀气虚血瘀的五大症状 --> 气虚血瘀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到引起的。那气虚血瘀患者有什么症状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同时小编还会告诉大家血瘀体质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调理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气虚血瘀症状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虚血瘀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肯定更不会知道气虚血瘀有什么症状了。不过没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虚血瘀的症状。 1、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 更不用说胸腔共鸣和腹式呼吸了。所以我们说,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这是肺气虚的表现。 2、肺主皮毛 肺气虚相对来也容易引起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3、脾气虚,脾胃之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饮食没有食欲,而且在饮食之后会出现腹胀,大便困难的情况。 4、四肢无力

我们知道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如果脾气虚的话,则肌肉松软,没有力量。四肢也容易没有力量的,整个形体比较松弛,没有张力,女性会造成乳房下垂,尤其是气虚体质的女性怀孕发胖,生完小孩以后,腹部肌肉会严重松弛。完全一点弹力和张力都没用。还有臀部下垂,整个人的体型很松懈,不挺拔,这就是气虚没有提升的作用。 5、头晕、血压低 因为气虚,清阳不能上升,不能提升,所以会有头晕,血压偏低,基础血压低。比如有的人血压平常都是低压40多,50多,60多,高压不会超过100。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1、人体的血瘀体质,首先应该明白这样的状况是怎么来的?血液粘稠,使血液的活性降低,流动性功能变差,从而是体内的血液流动失去输送氧气和血液体内其他营养物质等人体必需的成分,同时血液中的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增强,是血液在向体外排除二氧化氮等其他无用物质的能力降低。 2、血瘀体质应该如何调理?首先我们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有木有其他疾病病史,之后在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3、了解本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或者有家族史类等。 4、根据情况应该在医院的全面体检和接受医生的正确指导和在健康恢复心理反射,在心理和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不是所谓态度或者可用可无的对待。

中医对中风病证候的认识及研究

中医对中风病证候的认识及研究 【摘要】中医证候是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是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理过程的高度概括。本文分析了中医对于中风病的因素认识,并重点剖析了中医对中风病症候的研究。 【关键词】中风病;证候;中医;认识及研究 1 引言 中风又称卒中,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医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从“外风”到“内风”的演变,其证型分类以及治疗历代医家从“内虚邪中”治以祛散风邪,到“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治以滋肾水泻心火、补中气、清痰热,直至近代“大卒血虚有痰”治痰为先,“肝风内动”治以滋阴养血、平肝熄风,“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显示出中风病是由于多种病机影响而产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现代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剧,中风病患者明显增多,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中风病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及抢救水平的提高,中风急性期病死率已经有所下降,然而存活的残疾患者却大量增加。因此,在中风病恢复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重度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对中风病的因素认识 现代中医病学发现,中风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临床表现可有头晕、耳鸣、心悸、消渴、肢麻等症状。体现在中医方面的详细征兆有: 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和缓之意;其头目时常眩晕,多健忘,常觉疼,或耳聋目胀;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下行;或有气起自下焦,上行作呃逆;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移,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 综上,中医对中风病的因素早有认识,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中,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开展中风病因素的临床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中风病证候的形成机制,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3中医对中风病症候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中风病与对其证候的认识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针对中风病证候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小节主要分析一下中医对中风病症候的

中医辨治心衰血瘀证经验

中医辨治心衰血瘀证经验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虽有心衰之名,但无专篇论述,心衰病名首见于宋·赵估编《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水”等病证。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尤在泾注云:“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于血也。”明确指出血瘀可致水肿的形成。杨思进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得之“血不利则为水”这一著名论点,辨证论治心衰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互结证型,每多获良效。 心衰瘀血证的致病因素 《血证论》曰:“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瘀而兼水也。”“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可见血水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存在互用、互化、相互为病的关系。心衰是一个缓慢的发生发展过程,归结瘀血致心衰为病的机制不外乎虚与实二端。即当血不利时,营气不能化生气血水谷精微,反而会使局部或全身血脉中的精液流溢于脉外,潴留于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其次亦可由于血不利阻滞脉道而导致津液的输布失常,停留于局部或泛溢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因此无论何种原因而致的血不利,皆可阻塞脉络,形成瘀血,使局部组织因缺氧而出现变性、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

从而使患者出现心衰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大多数心衰患者均可见:①血液流变性异常,即血液浓、黏、凝、聚的状态。②微循环障碍,即血流缓慢与瘀滞,微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状态。③血流动力学异常,即心脏射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等。中医学认为,此即是瘀血。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对心衰患者具有以下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状态;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免疫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治疗方法 《高注金匮要略》指出:“水在血分中,当以治血为本,治水为标。”拟从气虚血瘀、久病必瘀和痰瘀互结的基础上,创出以下治疗方法。 益气活血化瘀法:《素问》中有“血实者宜决之,气虚宜引之。”“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的理论,以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衰,补益中气,使元气得复,活血化瘀使血脉通畅,则气血调和,临床症状缓解。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鸡血藤、牛膝等。 温阳活血化瘀法:患者久病,耗伤阳气,导致心阳虚衰,阳虚则不能温煦津液,水湿及血行受阻,津液流溢于脉外,潴留于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心阳亏虚是心衰发病的关键,并贯穿于心衰的整个病理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脏腑由心而涉及脾、肾,多表现头

人体解剖学试题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 [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 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 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 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 B.筛窦后群 C额窦 D.蝶窦 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 B.会厌软骨下端 C.甲状软骨下角 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 B.纵隔胸膜 C肋胸膜 D.脏胸膜 E. 胸膜顶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中风病肢体痉挛是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理复杂,虚实兼有,本虚标实。目前多从阴虚血少、阳亢风动、痰瘀痹阻、筋脉失养等方面辨证,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其病因病机,提高临床痊愈率。本文试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其发病机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阳虚为本温煦失职 《内径》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内能养神养藏,外而温煦筋脉,濡养筋骨,使四肢柔和而伸曲自如。如阳虚不得温煦肢体,筋脉失养,则筋急挛缩,活动受限。中风病患者大多年过半百,年老体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阴精和阳气俱不足。内伤积损,阳气虚弱,温煦失职,筋脉失养,故容易在中风病基础上导致筋脉拘急,肢体痉挛。另一方面,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寒客筋脉也易导致筋脉挛缩,肢体拘急。临床上中风患者常表现畏寒,患肢发凉,说明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有阳气虚弱的病理机制存在。据报道,87%的中风患者在恢复期有畏寒,或患肢发凉的症状,应用温阳法治疗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痉挛,改善症状。中风患者多痰多涎,患肢肿胀,又体型偏胖,提示痰饮作祟,而痰饮之形成是由阳气运化水湿津液的功能障碍所致。《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阳气虚弱是其病因病机之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阳虚生风的病机多有述及,如“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則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上述眩、冒、震摇或身瞤动等皆由阳虚所生痰、饮、水、湿引起,皆属阳虚生风之机。《金匮要略》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为张仲景治疗中风的方剂,近年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中生牡蛎、菊花、黄芩、防风息风清肝潜阳;桂枝、干姜、细辛温通阳气;桔梗涤痰通络;白矾排除痰垢,党参、茯苓、白术、川芎、当归补气养血,助阳气恢复,治其本,全方共奏温阳息风化痰之功效,方中除息风化痰药物外,有理中丸和桂枝,以温阳散寒,亦表明阳气不足是中风病的机理之一。 2风痰为标痹阻络脉 风痰是一个病机概念,在内伤病和热性病中经常见到,二者互兼互生,共同致病。过食肥甘醇酒,伤损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引起风痰病证。《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风生之后,气机逆乱,水湿津液停聚为痰,或受灼为痰,或热性病中火热之邪煎熬津液成痰,痰随风生,风痰壅塞脑窍脉络,导致中风、眩晕、昏迷、痉挛等病证。“风胜则动”,从症状层面讲,临床常表现为痉挛、眩晕、震颤等症状。从发病机理层面讲,风指内风、肝风,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而生肝风;亦可由肝气、肝火等病理演变而成肝风。若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结化火,引起肝阳亢盛,化生肝风。而气机不利同时又影响水湿津液的运行,致湿聚成痰,或肝气乘脾,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故肝风内动易于夹痰上扰清窍,闭阻脑窍脉络。痉挛之形成,缘于风痰上扰清窍,瘀血痹阻脉络。脉络受阻,可动风生痰,加重风痰的病理,风痰的存在又可促进脉络受阻的进一步恶化,如此,便形成了风痰上扰,脉络受阻、动风生痰,阻塞脉络的恶性循环。一旦内风旋上,气血升腾上逆,则痰亦随之上行,扰乱清窍,流窜经络,致发中风病患肢痉挛。如近代张山雷云“卒中之证,肝阳上扰,气升火升,无不挟其胸中痰浊,陡然乏溢,壅塞气道…”;徐景藩曰“肝风夹痰,阻窜经络,气血运行失调,以致痰淤交阻,风痰相兼,脉络痹阻,即成中风中经络之证”。 3阳虚风痰相兼是中风病肢体痉挛的重要发病机理中风痉挛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气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瘀闭阻络脉,但以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为常见病机,患者常表现患肢拘急痉挛、疼痛、肿胀、畏寒等症状。阳虚则寒,寒主收引凝滞,复加风痰阻络,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故肢体拘急痉挛,疼痛。阳虚不得卫外,故见畏寒。阳虚则津液不化,水湿停留,故见肢体肿胀,同时水湿也易侵淫筋脉,加重拘急。因此,中风痉挛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弱,风痰阻络,筋脉失养,治疗当以温阳息风化痰为法。 阳虚生风这一病机理论散见于古今医书,《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阳气之变动”。《本经疏证》在《内经》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对“阳虚生风”作了详细的论述,其谓“风者,阳气之变眚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其阐述表明,“风”乃为阴阳二气不相合化而成,阴虚生风,阳虚也能生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王玲玲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阳虚生风”的学说,认为“风动”本属阳,但是引起风的原因则有阴阳之分,不论内风还是外风,“风证”的性质都存在阴阳的差异。例如外风为患,就有“风寒”和“风热”的不同,理论上“内风”也应该有“阴证”和“阳证”的差别。 风痰为发病之标,其本乃是阳气虚弱,二者又互为因果。阳 从阳虚风痰阻络探讨中风病肢体痉挛的发病机理 孙西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8-1354-02 【关键词】中风肢体痉挛阳虚风痰阻络发病机理 ·临证经验·

项痹病(气虚血瘀证-保守治疗)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病人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编码: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编码: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 风寒痹阻证: 2. 痰湿阻络证: 3.血瘀气滞证:

4. 气虚血瘀证: 5.气血亏虚证: 6.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编码:000、—10编码:M47.221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二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片;颈椎或。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片。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牵引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血瘀证的病因

分类号:B J624 云南日报/2000年/12月/01日/第B02版/ 科普 血瘀证的病因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施德 教授 这里说的血瘀证不光是人们想像中的外伤引起的血肿,而是泛指人体气、血、津液正常运行,受到气虚、气滞、寒凝、火热、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痰湿、血行不畅,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其临床表现为唇舌爪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疼痛而有定处,尤其为刺痛者,出现肿块、出血、肌肤甲错及温脉等特征者,由于瘀阻部位的不同,症状可以各异,如胸闷心痛(心)、咯血胸痛(肺)、呕血便血(胃)、胁下痞块(肝)等统称血瘀证,临床上可分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等。 血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而形成血瘀后又可以引发多种病变,中医对血瘀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因于寒。寒凝血脉是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血“得温而行,逢寒则凝。”临床常见的内寒引起的血 瘀阻络,多见于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 二、因于热。热邪内蕴,煎熬血液,血脉凝结亦可成以瘀。临床上可分扑感邪热和内生邪热。临床可见肺部感染、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 三、因于气。临床可见气滞血瘀,是因气机失调,情志异常,肝郁等均能导致该病。还有气虚血瘀,气虚无力推运血 行,血管天气,必停留而瘀。 四、因于血。临床上有血虚血液、出血血痕、污秽血瘀之分。 血虚血瘀是指出血之源障碍,或慢性耗血而血虚脉道干湿,临床上常指不通则痛,血有虚而滞者。 “瘀血不会,新血难生”,故治疗上应采用祛瘀生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活血化瘀。 出血血瘀: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的病理性瘀血,外伤性出血,脏器出血等。 污秽性血瘀:常见于指有外邪、内伤、自身代谢产物堆积体内不能排除,均可导致血瘀。《证治准绳》首倡“百病之源,来自血瘀”之说法。

从风火痰瘀虚治中风

从风火痰瘀虚治中风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对中风有不同的治法,或以正虚邪中立论,或以中风非风立论。叶天士阐明中风的发病机理是“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所致。《名医杂著》提出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是形成中风的病机。《医林改错》提出中风是由于元气亏损所致,提出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偏枯。陈宝贵认为中风之病机以风、火、痰、瘀、虚为主,治疗以祛风、平肝、豁痰、祛瘀、补益为主,临床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同时致病,致使病机复杂,临证时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 补益肝肾,开窍豁痰法 对于中风病之肝肾阴亏,阴损及阳,虚风内动,肾气不能上荣,痰浊循心肾二经上泛闭阻窍络者,给予培补真元以固本,开窍豁痰以治标。临床症见舌强不语,肢体麻木弛软,偏废不用,口眼歪斜,舌淡脉虚。治宜补肝肾之阴为主,辅以助阳固本,豁痰治标,标本兼顾。 何某,男,55岁。2003年5月10日初诊。脑动脉硬化多年,形体肥胖,平素经常头晕耳鸣,于3天前头晕加重,口唇麻木如蚁走,逐渐口眼歪斜,舌强,言语不清,右侧半身不遂,血压150/80毫米汞柱,经某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方用地黄饮子加减。处方:

熟地黄30克,山茱萸15克,石斛15克,肉苁蓉20克,巴戟天15克,菊花10克,石菖蒲20克,钩藤15克,远志5克,麦门冬20克,五味子10克,泽泻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5月20日二诊:连用前方10剂,口唇麻木及口眼歪斜明显好转,舌见软,语言较清,患侧上下肢较前有力,尤以下肢明显好转,脉稍有力。遵前方继服。 5月30日三诊:唇麻眼斜消失,语言功能基本恢复,半身不遂明显好转,脉渐有力,继以上方辨证治疗半年余,获良效。 此患者脑动脉硬化多年,平素经常头晕耳鸣,此为肾精不足,上扰清窍。形体肥胖易酿湿生痰。头晕后突然口唇麻木,逐渐口眼歪斜,舌强,言语不清,右半身不遂,此为肾虚痰浊阻塞脑窍而为。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为肾阴亏虚之征。方用熟地黄、石斛、肉苁蓉、麦门冬、五味子滋阴补肾,以益肾精。山茱萸、巴戟天补肾阳,以于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阳并补以固本。菊花、石菖蒲、钩藤、远志祛风化痰,开窍醒神。泽泻利水渗湿补中有泻。丹参活血化瘀以通络。 息风化痰,养血通络法 由于五志过极,心火暴盛,使肝阳暴张,或聚湿生痰,风痰阻络蒙蔽清窍而致者,症见平素头晕目眩,或头痛面赤,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中风;患者;辨证施护 中风是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属于脑梗塞、脑动脉痉挛、面神经麻痹等范畴,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的疾患。祖国医学认为“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起病急,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在临床上“中风”亦有中经络及中脏腑之分,根据”中风” 病的临床特点及笔者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现浅析如下。 1病因病机 中风病虽发病急骤,但其病形成却有较长时间的潜在过程。起病多因本虚标实,本虚者气虚、阴虚或阳虚,是脏气之虚为其病理基础;标实者则以风火痰瘀为其病理产物。风者即肝风,多由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而阳气化风或大怒伤肝、肝火上逆是引动肝风的重要因素;火者指五志化火,肝阳亢盛则肝风上冲;肾阴不足则虚火上逆;阴虚火旺则心火妄动,辛辣厚味、脾胃积滞化热均能引动内火之发。痰者多由肥甘厚味

饮酒过度,内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者多有气郁血滞或气虚不运而成血瘀,以及风火痰凝久皆能致瘀,中风病应属内伤病,而且以虚损为其病本,标实之风火痰瘀均由本虚演变而成。 2分辨证分型 临床上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 2.1中经络凡不经昏迷或有短暂的意识不清而出现的口眼歪 斜、偏瘫不语等症者,为中经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均属此范畴。病人得病初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或不经昏倒,或短暂的迷糊失神,继而出现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沉重,活动不利或半身不遂,舌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凡此种病证多为肝阳上亢,痰火阻络,治疗上应平肝潜阳,化痰通络。如果病人起病缓慢多休息时或睡眠时发病,头晕头疼,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不清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弱,此种病人多属气虚血瘀,瘀血阻络,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逐瘀通络法。 2.2中脏腑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或目合口张,鼻鼾息微, 肢体瘫软,二便失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脉微欲绝。中脏腑当其昏迷时亦叫猝中期的闭证,应当分清阳闭和阴闭及脱证,不管属何种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使其苏醒为当务之急。如属 阳闭者,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口臭、鼻鼾、痰鸣、苔 黄腻、脉滑而数,此时应辛凉开窃清肝熄风。如阴闭者除兼有闭证外,有面色苍白,唇暗,痰涎壅盛,静卧而不烦,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而缓,为痰气闭阻,治疗上应辛温开窍。脱证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

中风病

[教学要求] 本节内容为3个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中风病的基本病机、证候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证治规律; 熟悉中风病的定义、范围及鉴别诊断; 了解中风病的预后转归、护理调摄及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中风病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历史沿革、范围)、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 教学重点掌握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 [定义] 中风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引起的,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历史沿革] ●中风一病,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描述了中风病不同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记载较多。提出“内虚邪中”的外因论。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认识到病变部位在头部。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并创立了在络、在经、入腑、入脏的分证方法。在治疗上主张驱散风邪,补益正气。 ②唐宋以后,尤其是金元时代,多以“内风”立论。 ③金元时代: ──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甚”; ──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朱丹溪强调“湿痰生热”; ──王履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 ④明代: ──张景岳倡“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 ⑤清代及近代: ──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证治理论。 ──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 [范围] 中风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一、主症: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二、次症: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 三、常见舌象:舌体: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带紫,或红绛、有瘀斑。 舌苔:薄白、白腻、黄或黄腻。 四、常见脉象: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 五、主症的临床特征: ① 神昏:初起即可见,也有起病时神清,数日后渐见神昏者。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多数神昏病 人伴有瞻妄、躁扰不宁等症。 ② 半身不遂:轻者: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肢体完全瘫痪。 ③ 口舌歪斜:伸舌时多歪向瘫痪侧肢体,可见病侧口角下垂,常伴流涎。 ④ 言语蹇涩或不语: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觉舌体发僵,重者不语。

什么是血瘀证

什么是血瘀证?活血化瘀治疗优势何在? 为解答读者的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史载祥教授。血瘀证串起数十种疾病史载祥是我国从事活血化瘀研究较早的学者之一,他与陈可冀院士共同主编了100多万字的《实用血瘀证》一书。 他介绍说:“血瘀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诸多疾病,而形成血瘀后又可以引发多种更严重的病变。” 血瘀证由何而起? 从中医理论来说,血瘀证的始发原因可因寒、因热、因气、因血。 以寒来说,《内经》记载,“血得温而行,逢寒则凝”,这种寒可是六淫之“外寒”,也可是阳虚之“内寒”,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即属于“内寒”所致; 以热来说,“热之为过,血为之凝滞”; 以气来说,“气为血帅”,“血离其气,则血瘀积而不流”,但造成血瘀的气又可分为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 以血来说,则又有血虚血瘀、出血血瘀、污秽性血瘀之分。 “用现代语言来总结,由于血瘀证是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所以它所造成的病种包括了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血液、结缔组织、内分泌、肿瘤、外科、皮肤、骨伤、妇产、儿科、眼科、五官科等多个系统。” 中医学将血瘀证的机制概括为“瘀滞内结”、“血液离经”和“ 血液污秽”3个方面。 “瘀滞内结”是指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内结之血为血瘀”。从西医研究来看,可表现为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栓形成和动脉管腔狭窄。那么,有这些表现的病就包括了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病、急性脑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栓塞、老年血管性痴呆等。 “血液离经”也被认为是瘀血。归纳有以下几类:出血后的离经之血,像各种空腔脏器出血,如胃、肠、胆囊、子宫等不能及时排出的积血以及胸腔、心包腔、腹腔和脑、蛛网膜腔、硬脑膜腔等脏器出血的积血,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其他脏器的血管畸形以及各种新生物的血供,如移植脏器或血管搭桥等亦属此类,此外还有子宫外孕、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尽等。 “污秽之血”的性质是败血、毒血、恶血,西医研究将其概括为: 外源性“污秽之血”,指由生物、理化等因素所污染的血液,如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严重创伤等; 内源性“污秽之血”,指由于重要脏器衰竭自身代谢产物在血中堆积,如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等患者的血液; 复合性“污秽之血”则指前两种污秽之血并存,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活血化瘀解决新老问题虽然属于血瘀证的病种繁多,跨度很大,但由于中医理论将其贯穿始终,因此在诊病和治疗上即可做到“脉络分明”。 史载祥介绍,近40年来,以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的研究取得了较全面的进展,尤其在临床危重病以及疑难病方面更为突出。冠心二号复方、血府逐瘀汤、川芎制剂、丹参制剂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方面疗效明显,已在全国推广;血府逐瘀汤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病率降低了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