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化学品讲课稿-2

造纸化学品讲课稿-2
造纸化学品讲课稿-2

第二节:加填

?一、加填的目的和作用

?1、改变纸的光学性质

?通过改变折光率和光散射系数,增加纸页的不透明度和亮度,并防止透印。

?2、改善纸页的表面性能和印刷适性

?加填可以改善纸页的平滑度和匀度,提高纸页的吸收性和吸墨性,并降低纸页的保

水性和变形性。

?3、赋予纸页某些特殊功能

?如卷烟纸加碳酸钙,改进透气性,调节燃烧速度。导电纸加入碳黑,以获得导电性。

?4、节省纤维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填料的价格是几分钱1kg,而纤维原料的价格是几元钱1kg。因此加填可大大

节约纤维用量,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填料的加入量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大大降低纸页的强度指标。

二、填料性能指标

?1、粒度及其分布(小于2 m的百分率);

?2、白度(或亮度)、光泽度;

?3、相对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

?4、折光率、光散射系数;

?5、化学稳定性;

?6、价格。

三、常用填料(Fillers)

?1、滑石粉(Talc)

?在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白度较高(96.8%),粒子呈鳞片状,有皂滑的手感。可

提高纸页的平滑度和匀度,改善印刷适性。对施胶的影响较小,价格低廉。

?2、瓷土(Clay)

?又称高岭土。使用较广泛。除折光率较低外,其余性能与滑石粉相似。此外,

瓷土加填对纸页的强度指标影响较大。

3、碳酸钙(Calc ium Carbonate)

用于造纸加填用的主要有两种:

?天然碳酸钙--

?研磨碳酸钙、白垩(e\)(Grinding limestone, GCC)

人造碳酸钙--

沉淀碳酸钙(Precipitated Products Made Synthetically, PCC)

沉淀碳酸钙(PCC)

?1) 针状体(霰石,aragonite PCC)

?2) 偏三角面体(scalenohedral PCC)

?3) 菱形六面体(rhombohedral PCC)

4、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钛又名钛白粉,是一种高级填料,其白度高(>95%),粒度小(0.15-0.3),

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和光散射系数,覆盖力强,能显著地增加纸页的白度和不透明度。

五、填料留着率

?填料留着率的影响

?1、纸张的质量;

?2、产品的成本;

?3、抄造工艺;

?4、系统封闭与白水回用;

?5、环境保护。

(一)纸张填料留着率

?纸张填料留着率是指纸张种所含的填料量与加入纸料中的填料量的百分比

值。

?(1)近似值:

? A

?R = ----- x 100% (2-5)

? B

?式中:

?R----纸张填料留着率,%

?A----绝干纸中填料的含量,%

?B----绝干纸料中填料的含量,%

?注意:该式中未考虑填料的灼烧量、纤维本身灰分以及纤维的流失量等因素。其计

算结果数值偏高。

?(2)精确值:

?0.94 (A-C) (100-B-D)

?R = ---------------------------- (2-6)

?(B-C) (100-A-D)

?C----纤维本身所含的灰分,%

?D----填料灼烧减量,%

?0.94----抄纸后纸浆的得率及纤维原料和胶料中

?的灰分平均含量的总修正系数。

(二) 填料留着机理

?1、机械截留说:

?认为填料是由机械过滤作用,截留在纸浆滤层内的。因而纸张的定量越大,

纤维的滤层越厚,填料的颗粒越大,则留着率也越高。但无法解释细小颗粒留着率高的原因。

?2、胶体吸附说:

?认为填料粒子在水中带有负电荷,并吸附铝离子转变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

的纤维吸附并沉积在纤维的表面上。在等电点附近,胶体易于絮聚,从而利于填料留着。

?综上所述:

?填料留着是机械截留和胶体吸附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在某些情况下,吸附的

作用更为重要。

(三)填料留着的影响因素

(提高留着率)

?:

?纸页定量和厚度增加

?纸浆打浆度提高

?施胶中硫酸铝用量的适当增加

?纤维长度的提高

?白水用量的增加

?纸料温度的提高

?上网浓度的提高

?在纸料中加入助剂

填料留着的影响因素

(降低留着率)

?纸机车速的提高

?操作真空度提高(真空箱、真空伏辊和

?真空压榨辊等处)

?纸机网部振幅与频率的增大

?纸机成型网网目增大

?上网浓度降低

高加填纸的发展趋势

高加填纸也是一个造纸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如90年代中,国外学者采用纤维胞腔加填法(In Situ Lumen Loading),以提高加填率和降低纸页强度的损失。

五、助留助滤剂

●(一)助留和助滤作用

●助留是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助滤是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

多数情况下助留和助滤是同时进行的。

助留和助滤的目的

●1、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减少流失,改善白水循环,减少污染。

●2、改善纸页的两面性,提高纸页的印刷性能。

●3、提高网部脱水能力,从而适应纸机车速的提高。

●细小纤维概念

●细小纤维一般指颗料状物料能通过200目筛网的部分。该定义包覆了很宽范围内造

纸配料中的许多物质,如细小纤维、填料等。

●细小纤维会影响纸页的结构、强度和光学性能。细小纤维留着率低。相应的会影响

纸机的运行性、清洁性和化学品的效率。

留着的定义包含下面两个定义:

●(1) 留着:指送到纸机湿部的物料数量与纸机干燥部纸卷的物料数量之比(一般值为

90%~95%)。

●(2) 单程留着:指离开流浆箱的物质量与离开伏辊时纸幅中的物料含量之比(一般为

20%~90%)。流浆箱部分的配料留着包括有三种留着,即单程细小纤维留着、纤维留着和灰分留着。

二、纸料组分的主要留着方式

●机械截留和胶体聚集

●机械截留是指通过纤维沉淀在运动的织物上形成的网络对细小纤维的截留作用.

●胶体聚集是细小组分留着的主要机理,包括由纯细小组分形成的絮凝物以及含有纤

维的细小组分絮凝物,在后者中,细小纤维吸附在纤维表面上,这些细小组分随着

纤维在纸机成形部被固定并结合在成形浆垫中。

(一)细小纤维的机械截留或过滤作用

●机械截留是指通过纤维沉淀在运动的织物上形成的网络对细小纤维的截留作用.

●在大量的细小纤维机械截留之前,纤维要形成一定厚度的浆垫,当纤维形成浆垫后,

更多的细小纤维就会在更密的浆垫上被截留。这一过程将会导致纸幅在网子的一面

粗糙,而在毛毯一边形成平滑、致密的结构。一般可通过控制定量来改变留着,良

好的成形可通过均匀的浆垫来过滤细小纤维,促进细小纤维有更好的留着。同样如

果通过胶体机理形成的絮团越大,细小纤维的留着率就越大。

(二) 细小组分的胶体聚集

●胶体聚集是细小组分留着的主要机理,包括由纯细小组分形成的絮凝物以及含有纤

维的细小组分絮凝物,在后者中,细小纤维吸附在纤维表面上,这些细小组分随着

纤维在纸机成形部被固定并结合在成形浆垫中。

助留、助滤剂的应用

常用助留、助滤剂的种类

● 1. 无机盐类

●主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氯化钙,其中硫酸铝是用量最大。在造纸逐

步转向中性抄造的现阶段,硫酸铝的消费量虽然正在逐年减少,但仍不失为一种主

要的助留剂。

● 2. 天然有机聚合物类

●主要有阳离子淀粉、阳离子瓜豆胶和壳聚糖等,其中阳离子淀粉是用量较

大的一种,它对促进全程留着率和细小组分留着率均有重要的作用。

● 3. 高分子聚合物类

●可分为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等四类。其代表是聚丙烯

酰胺类聚合物。由于聚丙烯酰胺(PAM)价格低廉及其改性产品的研制,使其成为

有机高分子电解质的主要品种。

●此外,还有聚胺(PA)、聚乙烯亚胺(PEI)、聚酰胺(PPE)和聚环氧乙烷(PEO)

等。

合成聚合物特性如下:

●主键结构:聚丙烯酰胺、聚胺、聚乙烯亚胺、聚酰胺、聚氧化乙烯。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低相对分子质量:1~10万;中相对分子质量:10万~100万;

高相对分子质量:100~500万;特高相对分子质量:500万以上。

●电荷类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

●电荷密度:低电荷密度1%~10%,中电荷密度10%~40%,高电荷密度40%~80%,

特高电荷密度80%~100%。

高分子量、低电荷密度的絮凝剂,常常用在高剪切力和湍流条件下细小粒子的留着上。而低分子量、高电荷密度的阳离子产品则在低剪切力的造纸系统中

用于电荷改性和留着方面。

1. 聚丙烯酰胺(PAM) 类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通过自由基链反应制备,由于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是非离子型的,

对纤维的亲合力小,故不是很好的助留剂。为了增加有效性,必须在分子中引入离

子基团。一般有两种方法:

(1) 丙烯酰胺与其他阴离子或阳离子的乙烯基单体共聚:用在共聚中的阳离子乙烯基单体通

常是三甲胺甲基丙烯酸酯,如图所示,阳离子PAM在整个pH值范围内都有正电性。(2)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改性:通过改性使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上结合一个阳离子基团,通常应用Mannich反应来实现,如图所示。这样形成的叔胺在酸性造纸系统中是阳离子化的。

●阳离子PAM应用在造纸时,通常含有20%~70%的阳离子基团,高分子量、低电荷

量。

●阴离子PAM的生产可通过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或通过PAM中氨基的水解,得到

的产物是含有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基的一个混合物,由于丙烯酸的羧基是一个弱酸,一般在酸性条件下带电荷比在碱性条件下少。在pH=2.8时,它将变为零电荷状态。

●PAM通常以乳液或以粉末状供应,使用之前要经过两步:第一,溶液或粉末在高剪

切力清水作用下稀释到1%~2%固含量的溶液。第二,一旦聚合物颗粒完全溶解,溶液就可稀释到非常低的浓度后再加入到浆中,必须在24h内制备以减小聚合物的

降解,暴露在高剪切力下时会降解更快。

2. 聚胺( polyamine )

●聚胺可通过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带电荷的氮原子存在于分子主链中。该产

品具有低中等分子量和高电荷密度,通常不作为单组分留着系统而使用,与阴离子PAM一起用在二元助留体系中,聚胺通常以40%~50%的水溶液供应。

3.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经过己二酸和二乙烯三胺缩聚,然后再与少量的环氧氯丙烷反应可生成阳离子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其分子量较高,可作为助留剂,产品具有高电荷密度,

也可作为湿强树脂使用,通常以20%~30%的溶液供应。

4.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胺(poly-DADMAC)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胺是一个中等相对分子质量(10万~100万) 的阳离子聚合

电解质,其合成是通过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胺(DADMAC)聚合而成,具有高电荷

密度。聚合物通常以30%~50%的水溶液,最初用作电荷中和剂与干扰物反应,也可作为二元助留体系中的阳离子组分。

5. 聚氧化乙烯(PEO)

●聚氧化乙烯对木素中酚基有较强的亲合力,因而会很强地吸附在机械木浆上,是一

种很好的机木浆细小组分的助留剂。它的合成是通过有催化剂的氧化乙烯聚合而成,如图7-6所示,PEO助留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400万,其阴离子电荷度很低。

6. 聚乙烯亚胺(PEI)

聚乙烯亚胺是通过乙烯亚胺在酸性催化剂、聚合物添加剂下开环聚合而成。如图所示。在支链结构中含有伯、仲、叔氨基,电荷密度随pH而变化,在酸性条件下,聚合物有很高的电荷密度,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PEI产品以15%~20%的碱性溶液供应,一般作为助留剂和电荷中和剂。

(三)助留机理

●1、电荷中和

●纸浆和大多数填料具有负电荷表面,加入阳离子助留剂后,减少了纤维与填

料之间的排斥力,从而得到了较好的吸附和留着。

●2、镶嵌机理(补丁机理Patching)

●阳离子型聚合物的强阳电荷抢先吸附部分细小组分,形成局部区域阳电荷性,

这些区域再吸附带阴电荷的细小组分,从而产生

●镶嵌留着。

●3、桥联机理(Bridging Flocculation)

●具有足够链长的高分子聚合物,可再纤维、填料粒子等空隙间架桥,并形

成凝聚。

.影响架桥絮凝的主要因素

●聚合物分子量

●聚合物电荷密度

●颗粒表面电荷密度

●系统中离子浓度

①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量直接与其链长度有关,链越长,其架桥形成絮凝物的能力越强。

●②聚合物电荷密度

●聚合物电荷密度以下列方式影响絮凝过程。

●第一,溶解的聚合物分子在颗粒表面的扩散速率受聚合物与颗粒表面间的静电荷梯

度的影响,梯度越大,扩散越快,而聚合物电荷密度越高,而产生的梯度越大。

●第二,聚合物电荷密度越高,可提供的聚合物与细小颗粒表面静电吸引的点就越多,

导致颗粒间强烈地吸引。

●第三,聚合物电荷密度越高,在溶解的电解质链上的电荷基团产生的静电排斥力越

大,使分子采取更为舒展的构型,这将促进环和链的扩展而离开细小颗粒表面形成架桥作用。

③细小组分的表面电荷

●细小组分表面电荷对絮凝的有利影响与聚合物电荷的影响相似,高表面电荷将增加

吸附速率和颗粒表面对聚合物链产生强的吸引。不利的一面是高的颗粒表面电荷也增加聚合物重构的速率和引起聚合物分子在颗粒表面电荷也增加聚合物重构的速率和引起聚合物分子在颗粒表面形成一个平坦的、不伸展的构型。

●④离子浓度

●首先,增加高价阳离子浓度会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从而使得两个细小颗粒容易接近,

减小了聚合物必须跨越的架桥距离,易发生絮凝。

●第二,无论何时,高价阳离子都会与纤维、细小组分表面的羟基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导致细小颗粒与阳离子聚合物间的吸引力降低,这会影响聚合物吸附以及聚合物对纤维和细小组分表面的粘附。

●第三,增加离子浓度,降低了聚合物链上的电荷基团间的排斥力,使得分子链蜷得

很紧,形成不能伸展的构型,从而降低了聚合物的架桥能力。

4.网络絮凝机理

网络絮凝是由两种或更多聚合物反应产生一个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捕集颗粒或与颗料表面的某些部位相互作用.

(五) 造纸常用的助留体系

●前面讨论了单一聚合电解质各种聚集机理,实际中可将各种聚合物和各种聚集机理

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助留体系,常用的有:

●单阳离子聚合物;

●单阴离子聚合物与铝离子体系;

●阳离子与阴离子聚合物二元体系;

●微观颗粒体系以及网络体系。

● 1. 单阳离子聚合物体系

单独使用阳离子聚合物是最常用的一种助留体系,常用高分子量、低电荷密度的PAM,添加范围从0.1~1.5kg/t 。前面所有的絮凝讨论都属这种助留体系。

2. 二元组分体系

●(1)阴离子聚合物加铝矾

●铝矾先加入并吸附在纤维和细小纤维表面,赋于其正电性。然后加入高分子量的阴

离子PAM。负电荷的聚合物被吸附在纤维和细小纤维的铝矾位置上与纤维、细小纤维粘附结合在一起。

(2)阳离子(或两性)加阴离子聚合物助留系统

●先加入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它产生阳离子补丁,为阴离子聚合物提供边接点。然后加入

阴离子结合到补丁的阳离子上。分子链上的阴离子吸附到其它颗料补丁上。

(3)阴离子、阳离子(两性)增强剂混合配方助留系统

先将阴阳离子混合成PIC,然后将PIC添加到浆料中,既起增强作用,又能发挥出良好的助留助滤作用。多用于纸板的抄造。

3. 微粒体系

●微粒与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结合使用。一般是将高分子量阳离子PAM或阳离子淀粉在

高剪切力处加入到造纸系统中,在经受剪切力之后加入阴离子微粒胶体硅或膨润土。

●聚合物组分被先加到产生高剪切位置,通过架桥形成大的絮凝体。通过冲浆泵后,

絮团被高剪切力破坏成带正电小絮团,然后加入负电比表面积高的填料,将分散的小絮团结合成网络状结构。

4. 网络系统

●以上讨论的各种助留体系均不能在含磨木浆的配料和高浓度的电荷干扰物质存在时

很好地发挥作用,在该系统中,絮凝剂在溶液中反应形成暂时的、不稳定的网络,通过空隙来捕获细小组分颗粒。这种体系的两个典型例子是PEO/酚醛树脂和APAM/

蒙脱土[(Mg.Ca) Al2Si2O16]

特殊的聚氧化乙烯和酚醛树酯相组合,形成网络助留助滤系统,可使细小纤维和真料高效留着,而对纸页的匀度影响小。

通过PEO分子醚键中的氧原子和PHR分子中的羟基产生氢键缔合,形成网络结构,将纤维和填料凝聚在一起。

(四)助滤机理

●1、电荷中和

●阳离子型助留助滤剂能降低纤维、填料等的表面电荷,致使纤维和填料中

充满水的结构受到破坏,使其表面定向排列的水分子被扰乱而容易释放出来。

●2、凝结与絮聚

●阳离子型助留助滤剂能促进纤维和填料凝聚,使纤维和填料的比表面积降低

而加速了脱水作用。

第三节染色

●一、染色和调色的目的

●1、为了生产颜色纸需进行染色。

●2、生产白纸需对纸页进行调色,以使得

●每批产品的色调趋于一致。

●3、对某些纸种,需要提高白度,因此需

●加入增白剂增白。

几个基本概念

●1、颜色--是光反射的结果。物体的色泽取决

●于物体的性质、结构、成分和对光的反射性能。

●2、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nm。

●光谱波长从高到低依次为

●红(605-750)、橙(595-605)、

●黄(580-595)、绿(500-560)、

●青(480-500)、兰(435-480)、

●紫(400-435)。

二、色相的调配校正原理

三、色料的分类和性质

●色料分为:

●颜料--有色的填料,不溶于水,与纤维无亲和能力,着色的质量主要取

决于其粒度及其在纸页上的分散。分为无机颜料和人造颜料两种。

●染料--溶于水,着色质量好。分为天然染料与人造染料两种。造纸工业

中主要使用人造染料。

1、碱性染料

●具有氨基碱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着色力极强,容易使纤维上色,色彩

鲜艳,价格低廉。在造纸生产上应用广泛。

●但耐光、耐热性极差,对酸、碱、氯根的抵抗力也弱。故产品容易褪色。碱性染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溶解时不宜使用硬水和带碱性的水,否则会产生色斑。通常加1%的稀醋

酸,调整pH在4.5-6.5,用70oC以下的热水溶解后使用。

●碱性染料对木素的亲和力极大,所以对未漂浆和机木浆容易染色。但对化

学浆和漂白浆亲和力较弱。实际操作时要分别处理。使用时温度不超过70C,否则形成不溶色淀在纸中出现色斑。在染混合浆时先染化学浆再染靡木浆。

常用碱性染料

●盐基金黄

●盐基亮绿

●盐基槐黄

●盐基玫瑰红

●盐基品兰

2、酸性染料

●具有磺酸基、羧基或羟基的酸性有机化合物,呈酸性。其染色离子时酸根与钠、钾

和铵等阳离子结合而成,极易溶于水,水的硬度和浆温对染色影响不显著。

●酸性染料的着色能力和色度的鲜明性较碱性染料差一些,而耐光、耐热性

比碱性染料强,但耐酸、耐碱和抗氯性能极差,抗潮解性也较弱。

2、酸性染料

●具有磺酸基、羧基或羟基的酸性有机化合物,呈酸性。其染色离子时酸根与钠、钾

和铵等阳离子结合而成,极易溶于水,水的硬度和浆温对染色影响不显著。

●酸性染料的着色能力和色度的鲜明性较碱性染料差一些,而耐光、耐热性

比碱性染料强,但耐酸、耐碱和抗氯性能极差,抗潮解性也较弱。

酸性染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酸性染料与植物纤维没有亲和力,需要借助于硫酸铝作媒染剂,才能促使染料留着

于纤维上。

●pH值在4.5-4.7时染色效果最好。对于不施胶的纸产品,不能使用酸性染

料。

●混合浆料的染色多用酸性染料,因其着色均匀,不会产生色斑。

3、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是含有磺酸基团或羧基和羟基或氨基的,可溶于水,染料对纤维

有亲合力,,染色时不需要媒染剂的一类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比酸性染料差,不溶于冷水,可溶于50oC以上的热水中。

●水的硬度对其略有影响。

●直接染料的着色力和鲜艳度均远不如碱性染料,而耐热性、耐光性优于碱性和酸性

染料。

直接染料的特点和使用

●直接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很强,可直接对纤维染色。但如与纸浆混合不匀,

则部分纤维易优先染色而出现色斑。

●用于施胶纸染色时其会与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产生凝聚,降低染色效果,

故应在加矾土前先加入染料,以克服上述缺陷。

●直接染料特别适用于染不施胶的纸和吸收性纸种。染色pH值为4.5-8,

温度50oC,染色效果较好。

常用直接染料

●直接品蓝

●直接胡蓝

●直接桔黄

●直接大红

●直接猩红

染料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1 染色操作:

(1)浆内染色

(2)施胶压榨染色法

(3)压光染色法

4、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其化学组成为二氨基二苯乙烯的衍生物或盐类,是含有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荧光增白剂结构中含有

●激发荧光的胺基磺酸类基团、

●能吸收紫外光的芳香胺和脂肪胺及其衍生物的基团,

●还有能增强牢固性能的三聚氰氨基团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荧光增白剂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可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的蓝色

或红色的荧光。

●在浆料中,这些荧光能对橙黄或浅绿起补色效应二产生显白效果。因此荧

光增白剂对纸浆的作用只是一种光学作用,并未对纸浆起漂白或染色作用。

荧光增白剂的使用

●加入浆内

●用于表面施胶和涂布

●只适用于漂白浆,对未漂浆、机木浆和白度低于65%的纸浆不起增白作用。

●注意!近年来发现荧光增白剂有致癌作用,因此绝对禁止用于食品包装用纸。四、染色方法及影响因素

●(一)染色方法

●浆内染色

●(间歇染色、连续染色)

●纸面染色

●(浸渍法、压光法和涂布法)

(二)影响因素

●1、纸浆的性质

●不同纸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性,这与纸浆的性质和木素的含量有关。木

素对碱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有较大的亲和力,纤维素对直接染料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对碱性染料有一定的亲和力。草浆比木浆容易着色。

●2、打浆

●提高打浆度有利于纤维的着色,使染色加深。

●3、施胶与加填

●松香胶对纤维着色有阻碍作用,硫酸铝对酸性染料起媒染剂的作用,对碱

性染料也能促进着色,但对直接染料则会降低着色效果。

●大多数填料对染料都有较强的亲和力,由于填料会与纤维争夺染料,故加

填纸的色泽较浅,且易产生染色两面性。

●4、pH值

●各种染料都有适宜的范围,必须严格控制。

●5、温度

●提高着色温度通常能增进着色效果,对直接染料最为明显。但干燥过程的

加热往往又会造成变色,要注意控制干燥曲线。

●6、其他化学助剂

●纸浆中残留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染色影响很大。钙盐对多数染料有不良影

响。纸浆中加入增强树脂,也会给染色带来困难。

●7、染色的两面性

●纸机的车速提高,案辊和真空箱脱水强烈,会降低染料的留着率,从而造

成染色的两面性。

●烘缸温度过高或受热不均,也会产生两面性。

●此外,不同染料对两面性的影响也不同。

铝盐

(一) 铝盐对造纸的重要性

从纸的发明开始,造纸就是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抄造的,随后动物胶作为主要

的物质来完成这一目的,后来发现将铝盐加入到施胶溶液中时有以下优点:

①对胶的变硬和阻止变质有益处。

②可改善纸页的形成和滤水性。

③可将松香胶固定在纤维上。

④阻止木材中树脂类化合物并降低树脂的沉淀。

1. 铝盐在造纸中的应用

(1)助滤剂;

(2)阴离子垃圾电荷中和剂;pH控制剂;

(3)净化水的絮凝剂;

(4)碱性造纸污染清除剂;

(5)松香施胶定着剂;

(6)湿强树脂固化的酸性催化剂;

(7)助留剂(染料、填料、胶乳、细小纤维)。

铝盐在造纸上的应用是随着酸法造纸而出现的,然而碱法造纸也要求应用少量的铝

矾,但必须小心控制。

2. 铝盐对造纸系统的不利影响

铝盐系统属酸性,有腐蚀性;铝盐过量加入会降低纸页强度;含铝盐的纸耐久性差;

在有铝盐的配料中,CaCO3填料使用困难;在纸机湿部铝盐沉淀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这些不利的影响导致了碱性造纸的发展。但有许多高级别纸仍将继续在酸性条件下

生产,关键是要很好的掌握铝盐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能。

目前已有四种不同类型的铝盐化合物应用于造纸上,首先是铝矾,其次是偏铝酸钠,

再次是聚合氯化铝。最后则是氯化铝应用在一些不能有SO42的纸品种中。

(二) 造纸铝矾的性能特点

造纸工业应用的铝矾,分子式为Al2(SO4)3·14H2O,不同于分子式为

Al2(SO4)3·18H2O的试剂级铝矾。铝矾一般用“等价Al2O3含量”衡量其含量,干铝

矾一般含有17.1%的Al2O3。

A very提出的定量确定纸浆样品中铝的方法,其过程是先酸化浆样,再用NaF来滴

定(过滤的和未过滤的),再氟选择离子电极法确定其终点,该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

1. Al3+的高电荷密度

铝在造纸中的应用原因是Al3+具有高电荷,小半径的特点。表6-4比较了几种阳离

子的半径。Al3+可通过与6个配位体生成络合物而降低其电荷密度。配位体可以是

中性或阴离子物质如:H2O、OH—、SO4、RCOO—、H2PO4—等,如果离子体积

增加,其净电荷密度会降低。

2. 铝矾的水解

铝矾是由强酸弱碱组成的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强烈的水解,即铝离子与配位体H2O

和OH—离子形成络合物。所以,铝矾溶液呈酸性。

如果没有别的阴离子与铝离子形成络合物,当溶液的pH低于3时,铝离子以

Al(H2O)63+为主要存在形式,如果随溶液的pH升高、OH—增加,由于OH—的配

位能力比H2O强,Al(H2O)63+中的H2O逐渐会被OH—取代,Al3+与H2O电离出

的OH—形成络合物,破坏了H2O的电离平衡,使得溶液中[H+]>[OH—],故溶液

呈酸性。

其水解平衡方程式如下:

Al(H2O)63++ H2O→[Al(H2O)5OH]2++H+

[Al(H2O)5OH]2++ H2O→[Al(H2O)4OH] ++H+

[Al(H2O)4(OH)2] ++ H2O→[Al(H2O)3(OH)3] ++H+

[Al(H2O)4(OH)3] + H2O→[Al(H2O)2(OH)4]-+H+

pH 主要产物

< 4 Al+3

4-5 [Al(H2O)6]+3

5 [Al(OH)(H2O)5]+2

5 以上[Al(OH)2(H2O)4]+1

7.5-8 [Al(OH)3(H2O)3]

8以上[Al(OH)4(H2O)2]-1

3. 聚核铝的形成

如果上述平衡发生在水溶液中则较为简单,由于铝原子的缺电子特性,单核原子铝

通过称为Olation的过程会形成多核络合物,形成的络合物中含有一个以上的铝离子,如图所示,该过程的形成一般是在pH为4~5之间时,大量的铝离子就会被缚束在这样的络合物中。

形成的络合物一般含有两个以上的铝离子,不同的研究者曾提出过不同形式:如

Al13O4(OH)24 7+和Al8 (OH)20 4+等,形成过程会受时间、温度、浓度和其他系统因素的影响,所以该络合物的确切组成是不固定的。

4. 溶液pH对铝离子存在形式的影响

pH对铝离子存在形式影响很大

pH<4.6以下时,Al(H2O) 3+占主导;

pH为4~4.6时多核铝开始形成,聚核铝存在的pH值刚好在造纸pH范围内。

pH值在5.5~8时,Al (OH)3占主要形式

pH=8时,Al (OH)4-离子开始形成,Al (OH)3将随之减少,

pH=10时,Al (OH)3会全部消失而形成AlO2-,

pH在4.6以下时,Al 3+占主导,再降低时,多核铝开始形成。

5. 造纸纤维对铝矾的吸附

在造纸过程中,造纸纤维对铝矾的吸附是很重要的,由于铝矾溶液中铝离子的存在形式是随pH而变化的,所以,pH对铝矾的吸附影响很大,图是pH对纤维吸附铝的影响。

在pH为4~5之间时,由于多核铝的形成将导致纤维对铝离子吸附增加。而在三价

阳离子区域内,吸附最低并与浓度无关,这是因为三价铝的吸附主要靠Al3+与纤维的羟基进行有限量的离子交换来完成。

多核铝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这也许是由于高阳离子电荷以及参与纤维表面氢键

作用的原因。当pH值大于5时,会进一步改善铝的吸附。此时铝离子转化成Al (OH)3形式,该化合物有非常低的水溶性而沉淀出来,但沉淀表面仍有阳离子电荷存在。

表面电荷和低溶解性导致纤维对Al (OH)3强烈地吸附,一旦在纤维表面上吸附,就会进一步形成氢键结合。

从图可看出,高浓度时,曲线在pH=4.3时开始升高,而低浓度时,曲线在pH=4.5

后才开始升高,这与浓度对多核铝的形成影响是一致的,铝矾和AlCl3的实验可揭

示出当SO42-存在时,吸附平衡也向低pH值方向移动。

6. 铝矾对纤维表面电荷的影响

随着pH值的降低,半纤维素羟基会质子化,造纸纤维表面的电荷也会降低,所以纤维对阳离子的吸附总是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大约在pH=2.8时,纤维表面电荷将变为零。相反,如果增加pH会导致羟基电离增加,纤维表面会产生更多的负电荷场所,促使纤维对铝矾的吸附增加。已经证明,由于单核阳离子数量吸附与羟基电离度之间存在着化学计量关系,所以,仅通过吸附阳离子不能使纤维表面的负电荷性发生反转,图是pH值对微晶纤维的电泳淌度的影响。

(三) 铝矾在造纸中的实际应用

由于铝的多核络合物对pH、浓度、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等很敏感,关于确定其化学组

成、定量和平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争论。所以,实际应用中还要依靠经验来掌握。染料留着剂:

许多造纸染料是阴离子性的,在与阳离子物质(如铝矾)作用时,其一,阳离子铝和

阴离子染料形成阳离子沉淀并吸附在纤维表面而被留住,这种机理在pH4.0~4.7时发生,此时铝的电荷密度高,电荷作用强。其二,染料分子的吸附留藏在Al(OH)3

的聚集沉淀里,同时阳离子铝化合物将形成一个净的正电荷吸附在纤维表面上。pH 值在4.5~5.2之间时最好,此时,Al(OH)3和多核铝络合物都存在。

填料和细小纤维助留剂

——铝盐也是一种助留剂,铝可降低纸料颗料Zeta电位,使浆料发生聚集。在4.8~

5.2的pH值区间时,阳离子化的多核络合物和水解铝化合物占主要作用,并能最大

限度降低纤维、细小纤维及填料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

阴离子干扰物的中和剂:

由于铝矾成本低、电荷密度高,所以最合适于消除阴离子干扰物,由于反应机理为

电荷中和机理,应用中pH值应低于4以促进Al3+的形成和阻止纤维、细小纤维、

填料与铝离子吸附的发生。

pH控制剂:

铝矾可用来控制pH值在4.2~4.7范围,必须强调铝矾不是最好的pH控制剂,由于

铝矾溶液呈弱酸性,在强碱性系统时将是无效的。最好的办法是将pH控制与铝矾

添加剂完全分开进行。如用酸(硫酸或盐酸)来控制pH,而让铝矾发挥其施胶、留着、染料的固定等功能。

树脂控制剂:

木材中的树脂酸、脂肪酸等都能通过与阳离子铝化合物反应而沉淀在纤维表面上,

要使铝矾在树脂控制中更为有效,pH值和铝矾浓度必须保证使铝矾形成带电荷的化

合物。

松香施胶固着剂:

松香施胶时,铝矾能提供一个酸性环境和一个正电荷使松香吸附在纤维表面上。这

些反应都发生在纤维悬浮液中,在pH4.2~4.6时,铝化合的阳离子性对皂化松香胶的溶解性和吸附性起主导作用。分散松香一般采取别的留着方式留在纤维上后,铝

矾与松香在干燥部发生反应,这种机理在pH4.8~5.5之间进行,此时铝化合物会强烈地吸附在纤维上。

铝矾的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铝矾的有效性,铝矾必须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这时会引起造纸系统的腐蚀

性和含铝低的不耐久等问题。另外,CaCO3填料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aO和CO2,产生大量的泡沫,故不能采用。但如果在中性造纸条件下,既能应用铝-松香施胶又能用CaCO3作填料,可以通过应用分散松香胶和严格的过程控制来实现这一目的,目前已有一些工厂这样操作。

过量的铝矾加入会使pH值降低而产生沉淀问题。另一个有关铝沉淀的现象称作“pH

波动”,由于含铝的白水使得造纸白水循环系统在某种的pH值突然增加,从而改变铝矾的平衡。使其向Al(OH)3沉淀方面移动。Al(OH)3沉淀通常会填满毛毯和成形网,且很难除去。

(四) 偏铝酸钠用于造纸

当铝矾的含量较高时,造纸系统中的Ba2+和其他金属离子会与铝矾中的硫酸根离子

形成不溶性硫酸盐沉淀。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就是用NaAlO2代替部分铝矾以降低系统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

偏铝酸钠的制备可通过向铝矾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随着溶液pH值升到8.0时

便会出现Al(OH)4-,pH继续升到10时,所有的Al(OH)3转化成Al(OH) 4-,并失去两个水分子变成AlO2-。

由于偏铝酸盐是Al-pH平衡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加入NaAlO2于铝矾溶液中不会干

扰其平衡,偏铝酸钠不含SO42-,在增加铝的含量时并不增加SO42-的量,尽管这在理论上有吸引力,但这种化学品还未被广泛应用于造纸。

(五) 聚合氯化铝用于造纸

铝矾的阳离子电荷密度和与纤维、细小纤维的吸附是其重要的特性。在pH4.4~4.8时,多核铝化合物带有最大的阳离子电荷,并会强烈地吸附在纤维上,但pH范围太窄。铝矾的另一缺点是SO42-的存在。当铝矾过量加入或者pH值升高时,SO42-会以BaSO4形式沉淀。在宽pH范围,一种既能避免铝矾的上述缺点又能提供多核铝的物质就是聚羟基氯化铝,有时也称为聚合氯化铝或PAC。

PAC指一系列聚羟基氯化物,分子式可用Aln(OH)mCl3n-m表示,这里m由中和度

决定,即OH-被部分氯化铝中的氯离子代替。PAC的聚合度对OH-浓度很敏感,因此,聚合氯化铝通常以百分碱度为表示其特性。造纸上应用的PAC碱度为25%~5%。

碱度=100[OH-] /3[Al3+]%

PAC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制造方法和碱度。PAC的制备方法有三种:①氯化铝与碱反

应(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或氧化钙等),②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③铝在氯化铝中溶解。

据报道,许多不同的多核铝存在于PAC溶液中,在pH为2~5时,已证实有:

Al7(OH)174+,Al8(OH)204+,Al3(OH)45+,Al14(OH)348+,在pH>5时,则以Al13(OH)247+形式存在。

PAC已用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分散松香胶施胶、树脂障碍控制、沉淀降低、细小

纤维和填料留着,以及干扰物质的中和(酸性和碱性造纸系统)等,这些都利用了电荷中和与絮凝机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部编版教材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 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说课人:蒋旖妮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学情分析: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准备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充分利用教材,出示教材84页主题图,通过小红起床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墙壁上和床头柜上的钟表试认整时。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的时候就是7时”, 【设计意图:会认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基础,选用了小红起床孩子们喜欢的情境,增加了趣味性。】 2、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表示方法指导学 生书空练习;在教学电子表示法时,强调两点后面两个0表示整时,两点前面是7就是7时。学生同步书空练习。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 3、用教具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 最后达成共识: 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会表示整时是本课的难点,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使难点在活动中自然化解。同时采用分步教学,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概括能力。】 (3)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层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1、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老师说出一个时间,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说一说,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应用新知,在愉快中巩固新知。 2:明明的一天。 用课件出示明明的一天,结合课本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

基础会计说课稿.(精选)

《基础会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感谢大家给我这次说课机会,我的课题是《基础会计》。我将从以下七方面来介绍对这门课的设计:即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课程展望。 一、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应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 因此在我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这一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会、理财及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基础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条主线对该课程加以学习。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中,会计的职业岗位设置包括11项,包括:出纳会计、成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总账报表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等岗位。根据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财务管理教研室特设置了7门核心课程。而在这七门课程中,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程为其他六门课程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们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书”等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原则: 对于《基础会计》来说,我们的课程设计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真正做到“教、学、相结合”。 职业能力: 根据这一原则,针对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有哪些呢?包括:填制凭证、日记账、总帐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这其中就涉及到《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能内容。 课程目标: 根据会计这一职业能力的需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遵循了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其中 1.知识目标有: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等内容。 ●掌握复式记账中有关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 平衡原理。 ●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及填制方法。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有: ●能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合理区分会计核算的内容。 ●能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能熟练处理经济业务。 3.素质目标有: 要求具备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严格公正地执行财经纪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抵制金钱的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说课稿【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说课稿 Unit One Hello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Hello./Hi.Goodbye./Bye-Bye.I'm...。 2、通过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的日常用语。 3、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Hello./Hi.Goodbye./Bye-Bye. I'm...。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用语I'm…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1、Warm-up 1

(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VCD,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CD,VCD,DVD,OK!Hi!Yeah!Wow!Bye!E-mail,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2、Presentation (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Hello,boys and girls.Ss:Hello. (2)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Hello,I'm…/Hi,I'm… (3)教师还可带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I'm Sarah./Hi!I'm Sarah.(教师在示范时,应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体态语言和手势语可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适时利用手势和动作甚至表情来配合教学。)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说课稿全套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②.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一课的内容。 钟表是学生安排日常生活的有力助手,也是他们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的一个载体。“钟表”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孩子对它并不陌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恰恰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使课堂的学习成为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升华。由于学生对时间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我作了如下尝试,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处理,把整时和半时原本两个课时的内容,放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为此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 验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谜语作为导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当学生猜出是钟表的时候,我与他们一起讨论钟表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说课稿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是会计、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等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熟练进行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继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 课程设计思路为:职业岗位需要评估→课程开发与设计→教材选择与编写→教育实施→评价反馈→修改调整。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初学者的对会计知识的缺乏,做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在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特别是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围绕会计职业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采取项目化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项目名称项目教学内容项目能力

各项目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 各项目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围绕会计职业的工作过程进行 教学内容课时的具体安排: 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教学课时项目1、会计基本知识 6 2 项目2、会计基本理论10 6

项目3、会计凭证 6 8 项目4、会计账簿 6 8 项目5、财产清查 4 4 项目6、会计报表 6 6 合计38 34 教材使用与建设:近几年来,一直使用高职规划教材,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了成熟的思考。2007年由李洁老师主编,北大出版社出版《基础会计教程与实训》已投入使用。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和“做中学”。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审核和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难点: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已逐步形成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按工作过程开展模拟教学,建有“学做合一”实训室,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实训室开展,完全做到“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的互动教学:由于本课程是学生的专业入门课程,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全空白,所以首先必须由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式的互动教学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通过看录像、参观企业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 用》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内容。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冶炼金属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观念。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了解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书写冶炼Ag、Mg等金属的化学方程式时,要让学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加深对冶炼实质的理解,同时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讲铝和铁的冶炼时,可让学生观看高炉炼铁和氧化铝电解槽的图片或录像,可以带领学生去工厂参观,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理解金属单质的活泼性与选择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 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常识性介绍金属的回收和利用,了解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3.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观念。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冶炼金属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知识。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了解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环保意识。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探究与活动,通过复习,了解探究过程的意义和方法,培养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介绍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理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科学、热爱社会、关注生活。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这一章主要学习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下面我们进行系统复习。 推进新课 第四章复习课,一、金属的冶炼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填空。 投影: 1.在自然界中少数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金属,其化学性质________;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金属,其化学性质________。

一年级《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年级《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要求学生掌握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读法,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三:教学模式 教法: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讨论合作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拨一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猜谜导入课题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钟表的作用,初步纠正几点,在数学上叫做几时。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

基础会计说课稿有用定稿版

基础会计说课稿有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基础会计》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好,我是来自四川三河职业学院送培的老师李静,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基础会计》。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这门课程。第一课程设置,第二课程培养目标,第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第四教学内容,第五教学设计,第六教学特色,第七教学评价。下面说: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是财会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无论会计专业、会计信息专业乃至工商、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它是研究它是研究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学情来看,我院属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自控能力弱,我系的民族学生占比大,语言接受能力不强,但是学生动手能力强,对实践课程感兴趣.因此,结合具体学情,本课程共设76课时,其中56个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73%,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课程定位 1.基础会计是财会类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 2.它的后续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 (三)课程设计原则

由于高职院校及专业属性决定了我的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不过度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会计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从而将教、学、做相结合。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两大方向的目标: (一)、从专业体系方面来看:使学生扎实掌握三基,以便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课程本身方面来看: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方程式的平衡理论、会计循环的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凭证,账簿等能力目标,养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素质目标。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教学手段 结合90后学生的时代特点及课程属性,这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实操教学,情景式项目教学,网络信息化教学相结合。让教学手段多元化。 (二)、教学方法 由于会计职业特色鲜明,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从“零”开始,老师上课讲的专业用语学生会难以理解,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又非常关键,所以,本门课程主要采用的过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物引导法、实验教学法与分组讨论法想结合让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老师的指导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3.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剪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这里我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的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 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最全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说课稿(整理) 目录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2)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13) 《化学键》说课稿 (18) 化学能与热能的说课 (21)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说课 (31)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37) 《甲烷》说课 (43)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说课稿 (57)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说课稿 (63)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 (75)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

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核 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基础会计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基础会计》,共分为7 部分,分别是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基础会计》是高教版教材第四版第___章第___课。本节内容是____。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_____,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___中,占据_____的地位。《会计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以原理的说明为主,不过分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教材地位: 会计基础是中职初期阶段的必修课程,是会计学科系列的第一门课,它的教学对后续会计的学习,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学科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本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课程,可按照考证要求对相关知识点加以讲解。为学生后续学习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提高就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主要构建三大教学模块: 第一模块会计的基本知识。如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方法等。 第二模块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七种专门方法。 第三模块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即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对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简单操作,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熟悉各种账务处理程序,掌握简单经济业务的核算,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和会计核算方法,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完成会计核算全过程,具备会计上岗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教育学生遵守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财经纪律、遵守职业道德、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会计要素:五大会计要素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2、复式记账法:演变过程、我国的运用 3、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难点 1、经济业务的核算:供应、生产、销售过程涉及的经济业务 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的分类、账簿的登记注意事项 3、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处理程序等 四、教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套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 开场语: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以下我将按照文件精神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步骤来说一说这篇课文。 一说目标:首先我来说一说本教材的教学目标。《XXX》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X册第X组的一篇讲读/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表现了/赞扬了/告诉我们…….。【如果是寓意性的文章只要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就行,不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本组课文围绕着“XXX”的话题展开,主要的训练目标是…….【见单元导语,一般是体会句子含义、表达方式等】,本篇课文是本组的首篇/中间/结尾课文,起到引出/深化/总结主题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三位目标设计体系,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正确认读生字、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目标(1)、(2)是任何课文都固定的,直接拿来用就行。】(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理解(什么道理)…….。【目标(3)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分析课文内容及中心,其中……部分可以讲课文的重点,比如《詹天佑》一文就可以说是体会修筑铁路时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当然如果你说具体了,可以把第一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省去,第三句就看是是么类型文章,寓意性的说理解…的道理,其他的就说反映人物…品质,说明文就不用这一句了】(4)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等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活动(或性格品质)的写作方法。【目标(4)主要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我列举了三句常用的话,这个根据单元提示中的训练目标具体确定。】(5)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目标(5)主要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容易确定。】其中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教学重点一般是目标(4)或者(3),或者两者结合一下,这样比较保险】,教学难点定为……【根据我看过的N篇教案,教学难点一般是理解理解题目含义、理解末尾句含义等,不过这个最好和教案上的保持一致,要背!】。 二、说教法:接着,我来说一说教法与学法。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点拨启示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主要采取“质疑问难法”、“交流讨论法”、“圈点勾画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课文调换,但必

基础会计说课稿

基础会计说课稿 《错账更正方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错账的更正方法”是《基础会计》教材“会计账簿”这一章最后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画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和红字冲销法等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该内容条理清晰、操作性强。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它不但是对前一部分内容“记账规则”的进一步深入,而且为本教材中“会计报表”的学习,乃至后续课程《企业财务会计》等的学习及今后的实践性教学和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该内容无论在学科中,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完成本内容的教学,准备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标志,既显示了努力的方向,也显示了应达到的学习目的。账簿的登记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中心环节,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将直接影响到账簿登记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能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更正方法进行正确更正,这也是专业培养目标之一。为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情意目标:通过认识错账,学习错账的更正方法,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与分析错账的类型,增强判断能力,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要领。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熟练正确地进行错账更正的操作 能力;通过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账簿登记出错,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能够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更正,这也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所以,结合大纲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重点为: 1. 根据错误正确判别应使用的更正方法 2. 每一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三种方法中,画线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适用范围单一,而红字更正法 适用范围较多,且操作繁琐,必须要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相应的更正。故而“红字冲销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法设计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这为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凭证与账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是学生学习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仅仅是从课本上和理性认识的角度了解了有关部门会计核算方法,而对于企业实际的会计操作究竟如何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对正确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这是学习的不利因素。为此,打算利用课件展示账簿记录的真实环境,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揭示凭证与账簿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通过讨论的形式初步熟悉内容,在具体讲授错账更正方法时,将贯彻引导发现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方法的综合运用,掌握各种方法的操作要领;再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加以总结。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二)学法设计

基础会计说课稿--有用

基础会计说课稿--有用

《基础会计》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好,我是来自四川三河职业学院送培的老师李静,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基础会计》。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这门课程。第一课程设置,第二课程培养目标,第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第四教学内容,第五教学设计,第六教学特色,第七教学评价。下面说: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是财会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无论会计专业、会计信息专业乃至工商、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 的学生都会学习。它是研究它是研究会计核算和会计 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学情来看,我院属于高职院校,学 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自控能力弱, 我系的民族学生占比大,语言接受能力不强,但是学生 动手能力强,对实践课程感兴趣.因此,结合具体学情,本课程共设76课时,其中56个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 73%,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课程定位 1.基础会计是财会类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 2.它的后续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 务管理等

(三)课程设计原则 由于高职院校及专业属性决定了我的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不过度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会计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从而将教、学、做相结合。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两大方向的目标:(一)、从专业体系方面来看:使学生扎实掌握三基,以便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课程本身方面来看: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方程式的平衡理论、会计循环的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凭证,账簿等能力目标,养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素质目标。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教学手段 结合90后学生的时代特点及课程属性,这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实操教学,情景式项目教学,网络信息化教学相结合。让教学手段多元化。 (二)、教学方法 由于会计职业特色鲜明,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从“零”开始,老师上课讲的专业用语学生会难以理解,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知识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研说流程,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 一、说教材。 说教材分为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 1.教材编写特点。 1.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 2.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创造 4.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5.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6.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2.编排体例分为: 1.感受与欣赏(一)音乐表现要素(二)音乐情绪与情感(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一)演唱(二)演奏(三)综合性艺术表演(四)识读乐潜 3.创造(一)探索音响与音乐(二)即兴编创(三)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一)音乐与社会生活(二)音乐与姊妹艺术(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感受与欣赏的内容 第一单元·《哆来咪》,第二单元·《打枣》《森林水车》,第三单元 《土耳其进行曲》《号手与鼓手》,第四单元《紫竹调》《小乐队》,第五单元《阿细跳月》《年轻的朋友》,第六单元《鸟店》 2表现的内容(演唱的歌曲)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爱唱歌的小杜鹃、快乐宝贝 (第二单元)放马山歌、老爷爷赶鹅 (第三单元)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小号手之歌 (第四单元)法国号、我是小小音乐家 (第六单元)白鸽、大树桩你有几岁、捉泥鳅 3创造包括实践与创造,识谱演唱、节奏训练、编创表演。 4音乐与相关文化中的音乐与姊妹艺术中歌曲《哆来咪》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歌曲《小号手之歌》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曲。立体式整合 1横向整合,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快乐的doremi》和第六单元《童趣》中与唱歌教学相关的顿音的唱法,与欣赏教学有关的知识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